《《地球的公转》七年级地理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球的公转》七年级地理教案.doc(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0地球的公转七年级地理教案小学教案 汇报人:XXXXYour content to play here, or through your copy, paste in this box, and select only the text. Your content to play here, or through your copy, paste inthis box, and select only the text. 地球公转是指地球按一定轨道环绕太阳的运动。地球公转方向是自西向东,周期为1个恒星年。从北天极看呈逆时针,从南天极看呈顺时针。下面由我为大家整理了关于地球的公转七年级地理
2、教案,供大家参考。 地球的公转七年级地理教案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地球公转的概念、运动方向、周期。 2.使学生理解由于地轴与公转轨道面成66。5的夹角、太阳直射点的变化规律、二分二至点的含义。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地球公转示意图,弄清二分二至点的含义 教学媒体: 手电、地球仪、自制地轴与公转轨道面成66.5度的夹角模型。 教学过程: 片段:分析地球公转示意图 讲解:地球上的光热来自太阳,冷暖的变化也与接受到的太阳光热密切相关。由于日地距离遥远,地球比太阳小的多,一般把太阳照射到地球的光线看作一组平行光。 板图:平行光照身射球体时直射点的图形特征 提问: 哪儿是直射点?直射点在图形上有
3、什么特征? 小节:平行光线延伸过圆(球)心的光线是直射线,和球的交点就是直射点 演示 步骤: (1) 地球仪在灯泡的照射下,最亮处就是直射点 (2) 另一地球仪摆在对面(注意观察两者轴的倾斜方向)用教鞭连接两地球仪的直射点,教鞭恰好通过光源中心,三点成一线。(注意两个球体的光点的位置有什么不同) (3) 旋转教鞭一周,所得轨迹就是公转轨道。 学生活动 由学生充当太阳和地球,演示地球公转示意图。请观察,地球绕日公转中,直射点的位置有无变化? 一个学生(个儿稍高)当太阳,在中间,向两侧张开双臂,表示平行光 四个学生(个儿差不多)的头当地球,分别站在P11地球公转示意图的四个位置上。 演示步骤: 1
4、.找齐. “太阳”张开双臂旋转一周,他的手指均指向四位同学鼻子位置。(鼻尖代表赤道) 2.倾斜. A,B,C,D四个“地球”的头同时指向北极星方向(A前倾,C后仰,B,D侧偏) 3.观察. 确定二分二至点。(太阳的直射光分别指向 -A眼睛、C嘴、C,D鼻子) 4.公转. 四个“地球”在轨道运行,位置相互替换。辨别新位置(注意保持头的倾斜方向不变) 5.自转加公转。留一个“地球”,让他自己旋转一周的同时向前跨一步(注意保持头的指示方向不变) 分小组演示:教师指导 提问: 哪个时间看不到头顶?哪个时间看不到下巴?这两个时间出现的是什么现象? 读一读:极昼极夜 小结:学生用观察和体验的结果填入表中节
5、气太阳直射纬度极昼极夜春分3月21日夏至6月22日秋分9月23日冬至12月22日北回归线 赤道 南回归线 北极圈 南极圈 板书: 二.地球的公转 1.绕太阳旋转 2.方向:自西向东 3.周期:一年(356天) 地球的公转七年级地理教案2 教材分析 地球公转在七年级已经学过,初中阶段的重点是:地球公转的方向、周期、地轴倾斜及由此产生的太阳直射点移动、昼夜长短变化、四季
6、的形成。 学情分析 1.本班学生优秀生在1/4,中层生占1/2,有1/4的学生成绩不是很理解,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办法,通过组内、组间、师生合作互助交流,解决问题,实现全体学生成绩的提升。 2.七年级学习过的内容,现在有所遗忘,通过复习,温故而知新,加深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课标考纲要求 1.分别用事实说明地球公转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课标) 2.能够运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公转;(考纲) 3.知道四季更替和五带形成是地球公转造成的;(考纲) 4.懂得比较不同季节正午太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度。(考纲)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观看教学视频、动画等,理解地球公转的规律及各种现象的相互关系。 2.熟
7、悉地球公转中的知识点并系统化。 3.分析图形,运用知识点解决问题。 【过程与方法】 1.运用播放视频、动画,投屏,角色扮演等教学手段,让学生通过具体的感知,理解抽象理性的地理原理,培养学生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的地理核心素养。 2.采用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进行教学,统筹分配时间,分工合作,优势互补,展示、评价、互助,面向全体学生。 3.投屏包括:平板屏幕投影,平板控制讲台电脑,平板充当移动的实物投影仪,增强教学效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进行教学,角色扮演,培养学生间的团结互助精神,实现学生上的“精准扶困”,引起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8、1.地球公转的定义、方向、周期及地轴倾斜指向。 2.地球公转过程二分二至点的日期、太阳直射位置及昼夜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 1.理解地球公转的规律及各种现象的相互关系。 2.系统化地球公转中的知识点。 3.分析图形、数据,运用知识点解决问题。 教学策略 感性到理性认知法、问题导学复习法、合作探究法、小组讨论法、现代化教学手段辅助教学。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原创ppt课件,投屏教学的软硬件,自制教具等。 【学生准备】导学案、地理书、图册等。 【应用的新(相对)技术】 利用路由器(或随身wifi等)及希沃授课助手实现同屏(投屏)教学,用平板电脑或手机无线操作讲台电脑,减少被讲台的束缚,提高效率
9、;把手机或平板电脑屏幕投影到讲台电脑屏幕及白板,打开录像功能,实时拍摄学生答卷或活动过程并同步投影到讲台白板,变成移动实物投影仪。 利用PPT功能创作:太阳直射点移动及昼夜变化的动画,控制歌曲播放时间,ppt中有ppt对象,控制答案显示。 地理功能室应用:白板书写,双屏投影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课堂三合一: 云南省怒江州福贡县跟岗老师汇报课 斗门区城东中学地理室验收展示课 珠海市初中地理小组合作与现代教学手段优化整合研讨课 总设计意图: 整理加工知识,构建思维线索和知识网络。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根据已经讲过的知识,设置新的问题,给学生提供思考和应用的机会,让学生爱听,加强理解,加深记
10、忆,并能思考应用。疏理系统、整理结构、总结规律、分析联系,相同知识归纳,不同知识重组,相似知识迁移,相关知识联系。 通过小组合作、投屏等教学技能的优化整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课后练习 课后制作环保教具 教学后记 地球的公转七年级地理教案3 教学目标 通过各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使学生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概念、方向、周期。理解昼夜交替、四季的更替的原因和五带的划分的含义。通过回顾人类天地观的发展过程,使学生理解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是由近到远、由浅入深逐步发展的。 通过观察地球仪自转和公转的演示以及参与各项探究活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空间思维和想象力,分析概括能力,小组合作学习能力等。 本节的学习过
11、程是学生建立地球体的空间概念,锻炼空间思维和想象力的过程,是探索和发现自然规律、对习以为常的自然现象和生活常识从科学的角度重新认识的过程。是对科学的探索和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良好时机。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从动态的角度研究地球的本质属性地球运动。地球上许多自然现象同地球在宇宙中的空间位置,特别是同太阳的空间位置分不开。充分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原理及地理意义,是了解地理环境结构特点、揭示地理规律,解释自然地理现象的关键,也是学好以后各章节的基础。本节内容都是重点,四季产生是难点。但本节内容涉及的空间概念较多,很难直接感知,会使学生感到抽象。 本节教材由“地球自转和昼夜交替”、“地球公转和四季
12、的产生”、“五带的划分”三方面基本内容组成。为了便于学生学习,教材配置了11幅插图,三个“想一想”两个“读一读”一个“做一做”利于学生对课文的深入了解及增添学习情趣。三方面知识互为联系。其中空间概念的正确建立是关键。空间概念的难点是地球公转,地轴与公转轨道面成66。5的夹角,导致了太阳直射点的变化,产生了四季。 由于知识点多,程度深,初一的学生,空间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都处在起步阶段,是精讲,设计学生能直接参与的动手动脑的活动,使他们对空间充分感知,有利于空间概念的形成。 教法建议: 出发点:为学生展现认识的过程和思路,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欲望,尽量使教学形式多样化。 第一课时,首先介绍人类天地观
13、的发展过程,激发学生探索宇宙的兴趣,转入对地球运动规律的探讨。“地球自转和昼夜交替”,通过观看演示,初步建立自转的空间概念,明确自转的方向。实物演示和讲解提问相配合,通过对地球不同地点的昼夜更替的观察,理解周期和晨昏圈的概念。通过现场对太阳高度的观测或指导课后做观测作业,加深学生对昼夜更替、太阳高度和地方时的理解。通过举熟悉的自然和生活实例,了解自转的地理意义。 第二课时“地球公转和四季的产生”是难点,关键抓住地球在公转的过程中,地轴的指示方向不变,从现象入手,通过观看演示,初步建立公转的空间概念,明确方向和周期。设计让学生充当太阳和地球模拟“地球公转示意图”让他们用身心感受地球和太阳的空间位
14、置关系。体验地轴的倾斜,真正理解“二分二至”的含义,突破难点。 第三课时“四季的产生”在前两节的基础上,通过复习,得出了同一地区接受的太阳光热不同,产生了四季。“五带的划分”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填图并指图说明五带的名称及,划分的依据,通过五带的天文和气候特征,(有时间可做填表、填图,并做整章的练习)。 本课也可以通过看录象、电脑课件、幻灯片强化巩固知识。然后,总结归纳。 教学设计示例 关于“地球自转”的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自转的概念、运动方向、周期。 2.使学生理解自转的地理意义。 教学重点: 1.自转的概念、运动方向、周期。 2.理解自转的地理意义-昼夜更替。 教学难点:晨
15、昏线的概念。 教学媒体:手电 、地球仪、一块泡沫塑料、一支铅笔、量尺、一段塑料绳、两个夹子。 教学过程: 导入:现在大家知道,我们脚下的大地是一个球体,这个地球是一个行星,它和另外八个行星一起围绕太阳旋转。人类就住在太阳系中。但是“发现”这个体系,也就是说,真正了解我们在其中的位置,花费了多少世纪的苦功啊? 我们来回顾一下人类天地观的发展。(略) 现在让我们一起探索地球运动的奥秘。 演示并提问: 教师转动地球仪 1)地球怎样自转 ? (绕轴旋转) 2)描述地球自转方向?地球上指向北极星方向的几点是什么?(确定方向“北”) 3)为什么感觉不到地球在运动?P10读一读。(讨论或学生举例) 4) 自
16、转一周的时间是多少?(每小时转多少度?) 演示并讲解 教师用手电照射地球仪 1.地球是一个球体,向光的一半叫昼半球,背光的一半叫夜半球。昼夜半球相交的大圆叫晨昏圈.(用一段塑料绳折成大圆环放在晨昏圈的位置,两个夹子把绳固定在地球仪底座) 2. 从黑夜进入白天的是晨线,是日出之处。从白天进入黑夜的是昏线,是日落之处 3. 北京是在白天还是黑夜(有红五角星标记)?纽约呢?(兰色) 演示并提问 一边拿手电照射一边转动地球仪 现在北京在那儿?纽约呢?在日本正在卫星实况直播世界杯足球赛,英国的球迷大概要在什么时间观看?美国纽约呢? 小节:由于地球在不断自转,各地的昼夜在不断交替着。 讨论:生活在地球的人
17、怎样知道地球自转了一周?“坐地日行八万里”这种情况是否可能发生? 观察太阳的高度变化。(有兴趣,让学生算赤道的周长) 学生活动: 弄清教室的东南西北方向,用手画出太阳东升西落的弧线。 做实验:(也可留做作业) 在一块泡沫塑料上垂直插入一支铅笔,或木版上垂直钉一个钉子,放在阳光下,使铅笔的影子正好投在泡膜上,用直尺量出铅笔的影长。 利用这个装置,观察记录在一天中不同时间铅笔的影长,说明影长的变化规律时间 正午 影长(厘米) 板书: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 一.地球的自转 1.绕轴旋转 2.方向 自西向东 3.周期: 一天 时间:XXXX2020感谢您的审阅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