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情况的调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县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情况的调研报告.docx(1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县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情况的调研报告为扎实推动我县乡村振兴工作,县人大常委会组成调研组,在分管主任带领下,分别深入到*、*、*、*、*等镇街,对我县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又组织召开了县直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的座谈会。通过实地调研、听取汇报和座谈交流等方式,全面了解了我县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情况,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主要做法及成效县政府及其相关工作部门坚持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全县“三农”工作的总抓手,紧紧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积极研究谋划,加大工作力度,强力推进落实,全县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注重规划示范引领。由县发改委牵
2、头,已编制出台*县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规划(20182022年)。由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牵头,按照调整完善后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十四五”土地整治规划,强化城乡统筹规划,推进镇村布局规划优化,积极做好与现代化农业、城乡融合、特色小镇、美丽田园乡村、农村产权等规划的衔接工作。经过县域协调、镇村酝酿统筹,按照“多规合一”的要求和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的原则,选择了*镇的*村、*村、*村作为试点村庄开展我县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试点工作。(二)优化乡村生活空间。*镇和*镇分别被确定为全国国土空间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和省国土空间全域综合整治试点工作,*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已列入部级名录,省级首批补助资金近*亿元。
3、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扎实开展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工作,已完成造林*亩,农田林网*万亩,四旁植树*万株、森林抚育*万亩,另有*绿美村庄建设正在快速进行。全域综合整治工作有效改善了生产、生活、生态条件,为建设“颜值”与“内涵”并重的美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三)培优农业产业结构。充分发挥我县“农”字招牌作用、积极挖掘“特”字带动潜力、不断打造“商”字专属品牌。坚持高质量发展,构建了生态虾稻、高效园艺和休闲农业、数字农业“2+2”农业主导产业结构。全县虾稻共生总面积达*万亩,高效园艺种植面积*万亩,*镇*村获批省级休闲农业精品村,*镇*村获批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全县*个农产品获得绿色食品认
4、证,建成*万亩国家级绿色食品原料(水稻)标准化生产基地,*万亩省级绿色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四)扎实推进农旅融合发展。近年来,政府高度重视农旅融合工作,并在全县科学发展目标考核加分中予以体现。编制了*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规划。以全域旅游为引领,坚持以“3221”品牌创建为目标,以“一南一北”两个区域为重点,推动乡村旅游建设。*社区、*村、*社区创成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聘任旅游发展顾问,建立旅游专家智库;实施“牛师傅耕耘计划”,聘请高校、第三方专家团队作为“牛师傅”,指导我县乡村旅游区建设和发展。*镇共整治土地*万余亩,用于发展农旅融合项目,并出台支持特色农家乐、精品民宿等乡村旅游业态相关政策
5、;*镇*村与县平台公司共同对土地进行综合治理后,高标准打造田园综合体。(五)深入开展宜居乡村建设。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接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积极推进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在原有已建成*个美丽宜居乡村的基础上,再打造*个左右的美丽宜居乡村,美丽宜居乡村建成率达*%以上。实施县域污水一体化工程,目前*、*污水处理厂以及*、*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已经建设完成。合计建设污水管网超*公里。*水处理厂*万吨/日项目正在进行设备安装,配套污水管网已经完成约*公里,计划*月底前建成并通水运行。(六)不断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截止*年底已有*个行政村的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收集处理,行政村覆盖率*
6、%,自然村覆盖率达到*%,农户覆盖率达*%。*年拟新建*座污水处理设施,配套建设污水管网*公里,预计投入*万元,覆盖新的行政村*个,项目建成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行政村覆盖率达*%。*年农村黑臭水体治理有*和*,目前这*条黑臭水体已基本完成治理工作。*县*年计划建设农村生态河道*条,涉及*、*等镇街,整治长度*公里,计划投资*万元。*年实施*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工程投资*万元,涉及*镇*村、*村。小流域面积共计*平方公里,综合防治水土流失面积*平方公里,水土保持目标完成率达*%。健全三级河长制体系,县委书记,县长为盱眙县总河长,县委、县政府*位领导分别担任全县*条(个)重要河湖河长,全县镇(街道
7、)河长*名、村级河长*名。(七)持续改善农民住房条件。按照“进城、入镇、留村”原则,坚持把危房户、砖泥房户、丘陵高岗饮用水困难户和“三道两区”周边矮旧房户作为优先改善对象。对四类重点对象户,按照“一户一策”原则,通过危房改造、政府托底安置等方式改善其住房条件。根据镇村布局规划,建设*镇*小区、*社区等一批新型农村社区;对规划发展村庄进行新建翻建或改造提升,用于搬迁群众“留村”安置。*年来共改善农户*余户,*个农房改善项目竣工交付。(八)深入开展文明乡风建设。常态化在冬至、除夕、中元节、清明节等重要祭祀期间,引导群众摒弃焚烧冥币等祭扫陋习,倡导树立文明祭扫新风。对占用国家级、省级生态公益林和未经
8、批准建设的*家公益性公墓发出停止运营、停止扩建、停止销售的通知;拆除超大超豪华墓*座、停建超大超豪华墓*座、改造超大超豪华墓*座、整治*座散葬坟墓。全县所有农村社区办公活动用房均达到*平米以上标准,社区服务中心全部建有“四室七个一”,借助良好的硬件设施,举办文化知识学习、职业技能培训和科普讲座,有效促进了乡风文明。农村和谐社区达标率达*%。累计投入财政资金约*万元,对全县*个敬老院的硬件设施进行改造,达到了“三有三能六达标”要求,完成*镇和*镇敬老院农村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双提升工作试点,积极推动农村留守老人关爱工作有序开展。(九)繁荣兴盛农村文化。我县建成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博物馆三馆以
9、及镇街综合文化站和基层文化阵地建设工程、农家书屋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等一批重大文化服务项目和文化惠民工程,初步形成了县、镇、村三级文化服务体系。目前,全县*个镇街设有综合文化站,*个村(社区)设有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文化设施全覆盖。今年,根据民生实事要求新建*个公益放映厅已全部完成并投入使用。镇(街)以“一乡一特”为要求,精心组织文艺演出、农民运动会等喜闻乐见的群众文化活动,定期开展文体活动、骨干培训,鼓励引导业余文艺团队节目出新。(十)大力推进法治乡村建设。依托“法律七进”,共开展反邪教、反诈骗、防范非法集资等宣传活动*余场,共发放宣传资料*余份,解答群众疑惑*余条。开展*场“百场法治文艺
10、演出下基层活动”。结合各村实际,多点多面多形式打造了一批别具特色的法治文化广场、法治文化墙、法治一条街、法治宣传栏等法治文化阵地,推动实现乡村法治文化阵地全覆盖。积极推进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工作,截至目前,全县共有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家,省级民主法治村(社区)*家、市级民主法治村(社区)*家。*县*个村(社区)共培育法律明白人*名,开展“法律明白人”培训、学习民法典活动达*余场。积极实施“网格+普法”,定期开展大走访、大排查、大调解活动,送法进村入户到田头,向群众宣传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选强配优法律顾问人员,由*名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和律师分别挂钩,实现村(社区)法律顾问从“有形
11、全覆盖”向“有效全覆盖”转变。(十一)实施科技兴农工程。*年县科技局投入资金*万元组织实施苏北科技专项项目,共有*家优秀涉农企业单位申报,其中“*”等*个富民强县项目以及“*”等*个科技帮扶项目成功立项。针对产业结构和业态比较单一问题,在水产养殖与加工产业基础下扩展支持面,新增加特色种植与加工,组织实施了“*”等科技计划项目。不断加强人才培训、技术培训,培育了*、*等具有一定产业规模的农业科技型企业。(十二)不断加大财政支农力度。积极向上争取财政资金,不断整合各类涉农资金,扎实推进现代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大力扶持龙虾产业发展,对虾稻共生种养户进行扶持,推进稻虾综合种养发展,带动企业增效
12、和农民增收,共争取省以上资金*亿元。紧紧围绕“财政亲民折通车”方便、快捷的服务宗旨,及时、高效地将涉农补贴发放给补贴对象,每年通过“一折通”系统发放涉农补贴*项,资金总额约为*亿元。十三五以来,共投入各级财政扶贫专项资金*亿元,带动经济薄弱村增收*万元,分配低收入农户*万元,全县*个省市定经济薄弱村和*个低收入村集体经济收入达*万元以上,全部达标出列,并实现低收入人口全部脱贫目标。(十三)加强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提高农民创业能力,*年开展城乡劳动者就业创业技能培训*人,其中就业技能培训*人,岗前培训、以工代训*人;城乡新成长劳动力技能培训*人;新生代农民工培训*人。开展重点
13、群体创业意识、能力培训*人。*年开展城乡劳动者就业技能培训*人,其中就业技能培训*人,适岗培训*人,新生代农民工培训*人,创业意识、能力培训*人。培育农村实用乡土人才,开展乡土人才高级职称申报评审工作,*、*通过评审获得乡土人才高级职称证书。开展了省级乡土人才建设发展项目评选工作,*已通过“省级乡土人才传承示范基地”评审。二、存在的问题一是乡村产业发展水平亟待提升。我县乡村产业仍处于大而不强、多而不优的状况。传统产业缺乏竞争力,经营效益偏低;特色农业有规模但经营水平低,产品质量好但市场知名度和占有率低;新型产业起步较晚,规模小,乡村旅游、田园综合体、农村电商等新业态刚刚起步,辐射带动不够,农村
14、新型产业远未形成主导产业。农旅融合发展步伐较慢,乡村旅游产品不够精致,差异化、品质化有待进一步提高;旅游公共服务体系不够完善,集散中心、智慧旅游虽已建成,但有待进一步提升;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相对单一,参与性、互动性的旅游产品较少,还有待进一步丰富;旅游业带动效应不够明显,依托明祖陵景区,*村发展了农家乐、乡村客栈、民俗文化等旅游业态,但由于受到后续资金匮乏、基础设施不完善、旅游项目单一等因素,对游客的吸引力不强,乡村旅游发展效益不佳。二是环境整治工作存在短板。由于历史欠账多,加上重视程度、保障力度、措施办法的差异,各镇街之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不平衡的现象比较突出。整治经费投入不足,乡村保洁队伍不
15、稳定,人居环境整治标准不高,不少村庄仅限于环境卫生整治,对亮化、绿化、美化、公共设施方面标准低,人居环境整治未形成长效机制。组织宣传工作不到位,群众的参与意识还不够强。部分镇街长效管护体制不完善,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经常出现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各项维护资金严重缺乏,包括公共服务设施的维修费、生活垃圾日常保洁清运费、公共道路亮化绿化日常管理维修费用、污水管网维修及日常处理费用等,导致部分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昙花一现,建成之初时“高大上”,建成之后疏于管理,杂草重生,设施损坏,美景不再。三是乡村引才、留才难依然存在。一是随着城镇化、工业化的快速推进,农村人口尤其是年轻劳动力加速向城市地区转移,“空壳村”
16、、“老龄村”等成为普遍现象,家庭的青壮年劳动力纷纷外出,常年在外打工,留守的都是老、弱、病、残、小,劳动能力有限,无法参与农村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导致产业发展政策难以落实,产业发展受到人力限制。二是乡土人才回归和吸引人才的政策措施需要健全。现行的人才政策总体上缺乏系统性,难以最大程度地满足人才发展需求,影响了扎根农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是乡土人才培养重视不够,缺乏有效的培养方式和手段,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不足。四是大部分乡土人才创办的企业和合作社与高层次创新创业类企业相比,存在经济效益不够明显、带动就业人数少等短板,导致部分镇街对乡土人才创新创业重视程度不够,扶持力度不大。四是农村改革进展不
17、平衡。一是对农村改革认识不到位。从调研情况看,个别镇(街)和部门对深化农村改革重视程度不够,没有真正把深化农村改革作为乡村振兴的突破口来谋划推进,存在工作流于形式等问题。二是工作进展不平衡。有些镇(街)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土地利用综合改革等进展顺利、成效明显,有些宅基地改革相对缓慢。三是改革效果不平衡。有的镇街,通过改革实现了农民增收、集体增收、财政增收,提升了村容村貌、基层组织面貌、广大群众精神风貌;有的镇街,对改革政策不研究,工作没思路,推进没办法,存在“等靠要”思想和不想触及矛盾的惰性。五是村居干部公共服务能力有待提升。乡村振兴工作推进过程中不少村居干部喜欢按老
18、办法、老规矩办事,不敢打破常规,创新思维,缺乏担当精神。不少村居干部对乡村振兴认识模糊,特别是对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认识不高,认为人居环境整治就是一场持久的拉锯战,今天整治了,明天又重复,是一场既费力又费钱的难事,对这项工作持有观望思想和畏难情绪。有的村居干部到县里或镇里开会后,回到村居后既不开会传达,又不对外宣传,更谈不上家喻户晓,认为乡村振兴是上面的事情,上面工作安排了就应付一下,认为现在农村年轻人都外出了,在家的不是老人就是小孩,宣传了也就是摆摆样子,实际意义不大。这种做法的长期结果就是农民对乡村振兴工作尤其是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参与度不高,卫生意识和觉悟认识很难提升。有的村居一到考核的时候就
19、突击上人整治一下环境卫生,检查过后,无人问津,做不到长效治理。三、意见和建议一要坚持规划先行。乡村规划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前提。政府及有关部门要按照中央农办等五部委发布的关于统筹推进村庄规划编制的意见精神,树牢“不规划不建设、不规划不投资”理念,坚持“多规合一”,统筹推进农村土地利用、村庄布局、公共服务设施配套、产业发展、生态宜居等规划;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各具特色,不搞千村一面;坚持规划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规划编制与当地实际相结合,科学合理编制,获得大多数群众认可。要注重示范引领,在全国聘请一批不同设计风格、设计理念的设计团队编制规划,提高规划水平,做到规划一个,评审一个,实施一个;要增
20、强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村庄规划编制完成后,就要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届接着一届干”。二要坚持产业支撑。产业兴则乡村兴。政府及有关部门要把产业发展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成败的关键,紧扣现代农业发展,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产业发展落实到农民持续增收上来。要围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积极探索城乡融合发展新模式,推动人才、土地、资源、技术等要素在城乡间相互流动和平等交换,释放农村发展潜力。要围绕“一镇一特”“一村一品”“百村百态”“百村百业”,选准产业定位,因地制宜,发展休闲农业、观光农业、体验农业、数字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促进农业产业链条延伸。建立健全集旅游集散、咨询、商品展销、智慧管理
21、等功能为一体的全域旅游综合服务中心,加快编制旅游交通规划,并按照规划完善旅游交通体系,推进旅游厕所革命,在全域范围内实施新建、改扩建旅游厕所工程,进一步丰富*、*、*田园综合体等乡村旅游体验型项目和业态,培育一批特色民宿,加强宣传营销,扩大品牌影响力。三要坚持生态宜居。要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推动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统一。要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为打造生态宜居乡村的突破口,实施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五年提升行动计划。围绕省市特色田园创建工作部署,强化组织机构,明确工作责任,统筹社会资金,加快我县特色乡村、田园乡村、活力乡村融合发展。高标准规划设计,依据自然资源禀赋,打造
22、特色产业,形成“一村一特”的特色田园乡村。各职能部门和镇街要加快美丽宜居乡村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同时要对已建设完成的配套设施加强日常维护管养,使农村成为绿色生态宜居的亮丽风景线。要充分挖掘每个村庄的历史文化、乡愁故事,打造田园综合体,使其成为文化旅游、生态旅游特色产业的载体。要进一步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逐步减少农药化肥使用量,发展绿色农业。四要坚持改革驱动。要进一步加大农村改革力度,挖掘农村内部潜力,充分解决好乡村振兴资金不足和土地瓶颈制约。要着力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在全面组建农村集体股份合作组织的基础上,探索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有效途径,确保集体资产保值增值。要稳妥推进宅基地改革,因地制
23、宜、分类施策,有序推进宅基地有偿退出,盘活闲置宅基地,激活农村沉睡的资源;要积极探索农村土地征收制度和农村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做好顶层设计,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解决产业发展用地问题,增强乡村振兴发展的活力。要探索建立和完善农村住房抵押、有偿退出和流转机制,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要完善乡村治理机制,激活基层基础活力,有效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努力实现农村治理能力现代化。五要坚持统筹协调。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切实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强化组织领导,明确部门责任,建立工作台账,建立考评督导体系,定期研究推进,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同时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统
24、筹谋划,科学安排,积极稳妥推进。要切实加大资金投入,安排县镇财政专项资金、整合涉农资金、引导金融和社会资金协同支持乡村振兴;要进一步建立完善政策体系,建立城乡资金、技术、产业、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双向流动的体制机制,实现城乡资源融合发展。六要坚持人才先行。要从从青少年抓起,培养爱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情怀,树立致力乡村繁荣、奉献乡村振兴的价值观。通过兴办家庭农场、龙头企业、合作组织等,为农村居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打造实现自我价值的发展平台。用农村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比较效益,吸引一大批有志青年返乡创业,带动群众致富。积极鼓励、宣传、引导优秀返乡人才投身乡村振兴队伍,激发其创业创新的内生动力和智慧热情。要制定扶持政策,大力支持农村致富能人领办产业园、创业园、创新园。要持续加强职业培训,不断培育更多更好爱农村、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要不断加强村级组织建设,完善实施村组干部培养规划,保障和提高村组干部待遇,进一步调动干事创业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头雁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