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人教一年级下册课文1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76070629 上传时间:2023-03-0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63.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人教一年级下册课文1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小学语文人教一年级下册课文1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人教一年级下册课文1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人教一年级下册课文1教学设计.docx(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教学设计教学课题一年级下册静夜思设计编写者徐欢教学课时 1课时教材分析静夜思是李白26岁时,于九月十五日客居扬州旅舍所做的一首思乡诗。 在一个皓月当空的夜晚,诗人望着天上的这轮圆月,思乡之情油然而生。全诗共四 句,短短二十个字,有情有景,字字质朴单纯,却把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之情表 达得淋漓尽致。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孩子比较活跃,对学习抱有一定的好奇心,爱表现,学习的积极性 容易调动。思维具有多向性,注意力易分散。这首古诗语言质朴简单,重点是要指 导孩子了解月亮在古诗中的意象,引导他们体会是思乡之情。丰富他们的情感,培 养他们对古诗的兴趣。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正确、流利、有节奏、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

2、古诗,培养语感。认识9个生字,会写“床、光、故”等7个生字,认识新偏旁“攵过程与方法:自主学习。利用教学媒体以及“合并拆分”法引导孩子自主学习本课生字, 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识字的能力。通过多种方式朗读(教师范读,男女生分开读,小组读),培养学生朗读诗 歌的能力。情景教学。创设古诗所描绘的情景,借助多媒体,出示月亮的照片,并借 助音乐的艺术感染力,再现课文所描绘的情景表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对故乡深深的思念之情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激发学生对古诗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教学重点:认识生字,熟读成诵。教学难点:感受诗意,领悟诗情。教学过程一、渲染意境,解诗题、

3、知诗人1、师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则:有时落在 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像面圆镜,有时像把镰刀。(谜底:月亮)。自古以来月 亮就是文人墨客表达思想情感的载体,他们望着月亮就会想起许多他们思念的东西。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有关月亮的古诗。孩子们,齐读课题静夜思唐 李白。 (板书课题)2、诗题静夜思中的“静”的意思是?是没有声响,指环境很寂静。那“思” 的意思又是什么呢?是指想、想念。请同学们根据诗题想一想,这首古诗是在写谁?在什么时候?思念什么呢?是的,是诗人李白在晚上的时候思念故乡。现在就让我 们有感情的再来齐读课题静夜思3、知诗人:同学们,对于李白大家了解吗?是

4、的,他被世人尊称为“诗仙”。“愿 随夫子天坛上,闲与仙人扫落花”,李白一生随性洒脱,过着潇洒自在,犹如神仙般 的生活,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所以人们称李白“诗仙”。请孩子们做好 笔记。(板书:诗仙;浪漫主义诗人)二、初读古诗,读准字音,读出节奏1、李白在这首静夜思中写了些什么呢? PPT出示要求:自读静夜思两 遍,注意读准字音。2、同学们,你会读诗中的这些字吗?床 光望 乡同学们,对于这四个字的读音你们有什么发现吗?(都是后鼻音,且韵母都是 ango)跟老师练读。3、经过我们的练习,相信大家现在都能把字音读准了,现在我们来齐读这首古 诗。4、读古诗不仅要读准字音还要读出节奏,这首诗共有四行

5、,每行五个字,是一首古体五言绝句。在朗读时可以按照两个字、三个字也就是“2、3”的节奏来读。静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5、师生打节拍练读。三、理解诗意,朗读诗句同学们,我们读了这么多遍古诗,你读懂了哪一行诗的意思呢?(根据孩子们的 理解随机讲解。)(一)、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夜晚时分,皎洁明亮的月光洒落在床前,迷离中怀疑是地上结了一层冰霜)讲点:1、明月光:皎洁明亮的月儿发出的亮光。2、疑:怀疑,疑惑。3、霜:附着在地面或者植物上的细微冰粒。(霜降)我国二十四节气之一。 (出示图片)4、比喻:皎洁的月光太洒落在床前,让人觉得好像是地上铺满了冰

6、霜。把 月光比作霜。5、在这两句诗中要特别注意2个字:“明”太阳和月亮发出的光都很亮所以,日+月二明;“霜”雨字头,这个字就和天气,气候有关,雨+相二霜。(记字的方法:力口一口)6、结合所出示的图片练读指导一二句:第一句读出夜晚月光洒下来的恬静; 第二句读出诗人的“疑”来衬托出月光的皎洁。(二)、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诗人抬头望着天上的一轮明月,不由的低头思念起自己的故乡。)讲点:1、举:向上抬、向上托。(做出动作)(出示图片)2、望:看、像远处看。3、低头:把头低下,形容沉思的形态。(做出动作)4、思:想念,挂念。5、故乡:家乡,自己出生的地方。6、触景生情:由望月而想到此时月下的故乡。

7、7、结合出示的图片指导三四句:第三句,引导学生做出抬头望的动作;第 四句,在低头的动作中读出诗人深深思念家乡的感情。四、整体感知诗句,感悟诗情1、带着前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全班再次齐读古诗。2、思考:(1)诗中提到最多的事物是什么?请圈出来。(板书:明月)(2)诗人想用明月来表达自己的什么情感?在诗中找出来。(板书:思故乡)(诗 人此时在想什么?)(家人是否安好,他们是否也在望着这轮明月,是否也在想 念着诗人。)3、古诗的意象:月亮在中国的传统文化当中代表着思念和团圆。李白在这首静 夜思中就用了 “月亮”这一意象来表达自己对家乡深深的思念之情。4、在读中体悟诗情。(1)在这个安静的夜晚,窗外的月

8、亮又圆又亮,而圆月是 团圆的象征,但诗人这时正客居他乡,请同学们思考一下此时此刻诗人的心情会是 怎样的呢?伤心、难过。(分小组,分男女生比赛朗读)(2)假如你是李白,现在远 离自己的父母,又对他们十分的想念却不能相见,此时你的心情会是怎样的,请读 出来。(抽学生朗读)(配乐朗诵)板书设计:作业设计:静夜思作业设计班级:姓名:一、给加点的字注音。安静() 床前()月光( 希望() 思念( ) 故乡()二、填空。1、“思”共()笔,笔顺,第三笔是()o2、”乡”共()笔,笔顺,第二笔是()03、“光”共()笔,笔顺,第三笔是()o【唐】李白【唐】李白)o床明月光,-疑衰她霜。举头-望胡一T氐头一一一一十.故1、把诗句补充完整。2、给下面的字选择适当的解释。(1)疑()疑点怀疑(2)思()思考思念3、这首古诗是写看见想起了自己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