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生产企业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大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食品生产企业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大全.docx(5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食品生产企业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大全(根据最新相关法规修订整理)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目录% 1刖5颁布令任命书质量方针和目标质量目标分解及考核管理规定组织机构图管理制度的管理质量管理体系厂区管理实施办法生产车间管理实施办法关键环节控制管理制度产品安全防护控制制度人员管理制度人员培训和质量管理职责及考核制度质量责任制考核办法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仓储管理制度原材料明细帐产品销售台帐原辅料采购管理制度供应商审核制度进货查验记录制度信息化管理及产品可追溯管理制度物料储存和分发制度工作服清洗保洁制度生产设备管理制度生产过程管理制度产品防护管理制度运输管理制度产品检验管理制度不安全产品召回制度不合格品管理制度5相
2、关记录原材料明细帐产品销售台帐原辅料采购管理制度1 .职责1.1 采购中心负责组织对供应商的评审与确定,对供应商的供货业绩定期 进行评价;1 - 2采购中心负责原材料的采购;1.3 品质管理部负责制定原材料的进货验收及供应商供货质量状况的跟 踪;1.4 总经理负责合格供应商的确定以及采购文件的批准;2 .程序2.3 对供应商的评价1. 1.1评价的常用方法a)市场比较;b)提供产品的质量验证报告;C)供应商的情况调查;d)供应商的现场评定;2. 1.2供应商评价的主要内容a)管理情况、生产情况;b)技术能力、生产设备与环境控制情况;c)检测与监控情况;d)供货质量状况、价格情况;e)交付情况、
3、提供的支持性服务情况;f)市场反映情况等;3. 1.3合格供应商应具备的条件a)原辅料供应商、内包装材料供应商应提交生产许可证;b)能提供有效的第三方实验室对产品的检验合格证明材料;c)产品全部自产,供货质量稳定、合格;d)有良好的信誉。e)做到供货及时、价格适中、服务周到。f)生产商或经销商应具有有效的营业执照,需要持许可经营的需要提供 有效的经营许可证。4. 1.4供应商的评价与确定a)对于原辅料、包装材料的供应商,填写供应商评定记录表对其进行 全面的了解调查;根据合作情况,必要时,可由采购中心组织品质管理部等相 关部门进行供应商的现场评定;b)对于一般物资的供应商,由采购中心在采购时进行
4、市场比较、商家比 较、价格比较;c)采购中心负责供应商评定的实施,根据评价结果确定合格供应商名 单,报总经理批准后实施。d)对同一种物资需同时选择多家合作供应商,以确保供货及时及生产的 流畅;5. 1.5合格供应商的控制a)根据市场需要及本公司采购需要,必要时应与合格供应商签订采购合 同、质量保证协议或解决质量争端协议等,确保采购产品的合格;b)采购中心负责每年对合格供应商进行一次年度综合评定,形成供应商 业绩年度评定意见,评价不合格将不再作为合格供应商;当供应商连续两次供 货情况不能满足公司采购要求或供货质量不合格程度较严重时,应向供应商提 出纠正要求,限期整改。2.4 采购实施采购中心按采
5、购文件要求,根据合格供应商名单选择供方,以电话、 书面合同或传真、亲自采购等方式进行物资采购。3采购文件控制3.1 采购文件一般包括采购计划、采购订单、采购合同和有关协议、原材 料验收标准等。3.2 采购中心根据库存情况、资金情况、生产销售情况以及供方的生产能 力和供货情况等制定采购计划单,报请总经理批准。3.3 3采购中心负责采购订单,采购合同和有关协议的签订,其内容应包括: 采购产品的名称、规格型号、数量、交付期限、质量要求等;必要时还包括对 供应商产品的安全认证要求;对加工过程、设备及人员要求、委托检测的服务 要求等.在与供方沟通前,应确保规定的采购要求是充分与适宜的。3.4 品质管理部
6、负责制订原材料验收标准,包括检睑抽样、判定的方 法和接收的标准等要求。3.5 采购文件发放前,由总经理负责对其内容是否适当进行审批。采购文 件须总经理批准后实行。4采购产品的验证控制4.1 采购人员负责向供应商索取许可证复印件(指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规定, 应当取得许可的)和与购进批次产品相适应的合格报告证明文件提交给品质管 理部。4.2 对供应商无法提供有效合格证明文件的原辅料,采购中心应通知品质 管理部,依照原材料验收标准实施进货检验/验证或委托检验,并记录相应 的检验记录。4.3 采购进口需法定检验的食品原辅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应 当向供应商索取有效的检验检疫证明。4.4 企业生产
7、加工食品所使用的食品原辅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 的品种应与进货查验记录内容一致,具体执行进货查验记录制度。4.5 如需要在供应商现场实施检验/验证,采购中心应在相应的采购文件 中规定验证的安排和产品放行的方法并组织、协调予以实施;4.6 公司的验证不能免除供应商提供合格产品的责任也不能排除其后拒 收的可能;4.7 采购中心负责保存供应商提供的合格证明文件。5、定期对主要原辅料生产商或者供应商的质量体系进行现场审核评估, 形成现场质量审核报告。6、进口原辅料的生产企业,应审核进口原辅料供应商、贸易商的资质证明 文件、质量标准、每批原辅料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出具的相关合格证明。7、含乳原辅料应
8、对三聚氨胺等项目进行查验合格报告。不得采购经辐照 处理过的原辅料。食用植物油采购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规定,不得采购氢化油 脂。8、相关文件和质量记录供应商评定记录表合格供应商名单采购合同或订单供应商生产许可证复印件供应商产品合格证明原材料验收标准供应商审核制度1目的对原辅材料、外购(协)件的供应商进行审核,并对其进行评价,确保所 采购物品满足其产品生产的质量和相关法规要求。2范围适用于本公司供应商的管理和控制。3职责3.1 采购中心负责本制度的具体实施并归口管理。3.2 品质管理部负责采购物资的验证。4. 1内容审核要求4.1.1 准入审核:采购中心制定供应商准入要求,建立供应商档案。根据 采购
9、信息,包括采购物品类别、验收准则、规格型号、规程、图样等内容,对 供应商经营状况、生产能力、质量管理体系、产品质量、供货期等相关内容进 行审核,必要时开展现场审核,以确保采购物品符合要求。4.1.2 过程审核:生产技术部建立采购物品在使用过程中的审核要求,对 采购物品的进货查验、生产使用、检睑情况、不合格品处理等方面进行审核并 保持记录,保证采购物品在使用过程中持续符合要求。4.1.3 评估管理:采购中心建立评估要求,对供应商定期进行综合评价, 回顾分析其供应的产品质量、技术水平、交货能力、产品合格率等。对结果为 不满意的供应商,采取淘汰或改进措施。采购物品的生产条件、规格型号、样 品、生产工
10、艺、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等可能影响质量的关键因素发生重大改变 时,应当对供应商进行重新评估,必要时进行现场审核。4.2审核要点4.2.1 文件审核4. 2. 1.1供应商资质,包括企业营业执照、合法的生产经营证明文件等;4. 2. 1.2供应商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4.2. 1.3采购物品生产工艺说明;4. 2.1.4采购物品性能、规格、型号、安全性评估材料、企业自检报告或 有资质检验机构出具的有效检验报告。4.2.1.5、其他所需的文件和资料。4. 2. 2特殊采购物品的审核4.2.2. 1如对洁净级别有要求的,有可能对供应商的生产条件进行现场审 核。4. 2. 2. 2根据外协加工采购物品的要
11、求和特点,对供应商的生产过程和质 量控制情况开展现场审核。4.3新供应商的选择、评价与审核:根据外加工委托书及质量要求,采购中心调查和了解市场信息,提供 有生产能力、交货及时、质量稳定、信守合同的单位,作为候选供应商。物资 类别为:A类(重要物资):对产品质量有重要影响(主要特性、安全性)的物资 (主要原料,食品添加剂等);B类(一般物资):对产品质量有一般影响(一 般特性)的物资(主要辅料,内包装等);C类(辅助物资):对产品质量有 轻微影响(外观等)的物资(包装箱等)。A类、B类物资评价方法:由采购中心组织品质管理部、生产技术部参加对候选供应商进行调 查,内容包括:4.3. 1.1生产能力
12、:产品品种、质量等级、可供数量、包装、运输、防护、 交付能力等;4.3. 1.2检测能力:可检测项目、检测设备、检测人员素质、环境条件;4.3. 1.3技术水平:包括技术人员素质及技术能力;4. 3.1.4质管水平:质量保证体系及其运行状态;4. 3.1.5第三方评定证明:如标准化水平确认、计量水平等级考核、第三 方认证等。、调查评价的方法:可以采用以下方法的一种或若干种4. 3. 2.1在可能的情况下对供应商质量体系现场调查评价;4. 3. 2. 2对产品进行抽样检验;4. 3. 2. 3与同类产品进行比较;1.1.3、 调查结果由调查人员填写供应商调查表,并签署意见。1.1.4、 3. 4
13、、经调查评价,基本符合要求的,由采购中心通知其提供少量样品试 用,并抽样检验。1.1.5、 根据检验和试用结果,由品质管理部出具样品试用报告,通知 采购中心。1.1.6、 样品试用报告判定样品质量符合规定要求的候选供应商,由采 购中心列入合格供应商名单,报最高管理者批准后,作为定点采购单位之OC类物资评价方法:a.采购中心向候选供应商发放供应商调查表。经调查评价,基本符合 要求的由采购中心通知其提供少量样品进行检验和试用。b.根据检验和试用结果,由品质管理部出具样品试用报告,通知采购 中心。c.样品试用报告判定样品质量符合规定要求的,由采购中心列入合 格供应商名单,报最高管理者批准后,作为定点
14、采购单位之一。4.4 老供应商的评价和选择:根据老供应商(连续供货历史不少于3年)历年来对本公司所供应产品的 质量情况,由采购中心主持召开相关部门会议,共同评价分析,填写供应商 评定记录表,选择其中符合本公司要求的,列出单位名称及供应产品范围, 交采购中心纳入合格供应商名单,报最高管理者批准后,作为定点采购依 据。对已经通过IS09000质量体系认证或(和)IS022000、HACCP认证的供应 商,经最高管理者批准后,直接纳入合格供应商名单。4.5 对合格供应商的管理:采购中心根据品质管理部的进货质量情况,对合格供应商实施动态分级控 制,并填写供应商质量记录。4.5.1、 供货质量一直合格的
15、定为A级;4.5.2、 若连续2批不合格的降为B级,并警告限期整改。只有再连续3 批合格者,才能升为A级,若达不到连续3批合格者就降为C级;4.5.3、 若连续3批不合格者降为C级,并责令限期整改。只有连续3 批合格者,才能升为B级,C级再不能保持连续3批合格者,从合格供应 商名单中除名并停止进货。采购中心每年按4.3要求对合格供应商进行一 次复评。4.6 执行本制度形成的质量记录按质量记录控制程序管理。 进货查验记录制度1目的为了加强对进货,确保物资在有合法资质的供货商,从源头控制不合格食 品原辅料、产成品、食品添加剂和食品相关产品流入,特制定本制度。2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所有外购物资的进
16、货查验和原辅料、产成品验收。3职责采购中心和品质管理部负责本制度的实施。4工作程序4.1 索取相关资质证明4.1.1 查验供货商资质证明文件。对首次采购的供货商,应当索取并仔细 查验下列证明文件:a)营业执照、生产许可证等资质;b)出厂检验报告和供需双方共同认可的第三方型式检验报告;c)进口食品需提供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提供的检测报告;上述相关证明文件应当在有效期内,并由供应商加盖公章。对上述证明文 件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要求的,经营者不准进货。4.1.2 索取并仔细查验食品质量证明文件。首次购入食品应当按食品种类 和生产批次索取并仔细查验法定检验机构出具的检验合格报告。4.1.3 索取销售凭证。
17、4.1.4 索取资料的管理。经营者索取的上述文件资料应当按供应商名称或 者食品种类分类建档保存,档案保管期限为自该种食品购入之日起不少于二年。4.2 进货验证的要求4.2.1 对每批采购进货,供货方必须提供该批次货物的出厂检验报告、有 效期内的型式检验报告,具体执行原辅材料验收标准。4.2.2 如有特殊情况或特殊原辅料、产成品,供货方确实无法提供检验报 告,企业必须按照有关标准自行检验,检验记录至少保存二年。4.2.3 库管员配合采购中心对每批进货进行核对,做到物、证、帐统一, 检验报告和物品名称、批次、等级等信息不一致者不予接受,退回供货方协调 处理,并在进货查验记录和供应商评价记录中予以注
18、明。4.3 建立和保存进货查验记录企业应建立并保存每次的进货查验记录,对进货查验情况进行真实、全面、 系统的记录以备质量追溯。4.3.1 记录内容。应当根据进货查验文件、凭证如实记录购进原辅料的名 称、规格、数量、生产批号、保质期、供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进货日期等内 容。4.3.2 定期查阅进货记录。市场综合部应当定期查阅进货记录,检查原辅 料保存与质量状况。并按先进先出原则提醒仓库和车间优先使用生产时间更早 的原辅料。一旦发现物料超过保质期,立即通知仓库启动不合格品管理制度 进行处理。4.3.3 记录保存期限。进货查验记录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二年。5、维生素、微量元素等营养强化剂、食品添加剂应采
19、购获得食品生产许可 证的企业,每批进行进货查验,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方可使用,对复配营养强 化剂还应查验各营养素的含量。6、包装材料应清洁、无毒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及规定,直接接触食品的 包装材料不得使用添加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的材料,包装材料在特定贮存和使 用条件下不应影响特殊膳食食品的安全和产品特性,包装材料不得重复使用。相关记录原材料进货验收记录信息化管理及产品可追溯管理制度1产品标识;为防止不同产品混淆,在产品实现的全过程中以适当的方式标识产品,可 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标识办法并实施控制。1.1 各仓库保管员负责对进企业的原辅料、物资等通过标签、标牌等方式 进行标识。标识内容有:产品名称、
20、规格型号、产品数量等。1.2 成品标识以包装袋及包装纸上的印刷版面为准,内容包括:产品名称、 包装容量、生产厂家、注册商标、保存期、生产日期等。2可追溯性管理2.1 原辅料库必须按照原材料发放记录的内容详细记录,对每班生产 产品名称、所用原材料(包括包装材料)的生产厂家、生产日期、使用量、使 用日期等详细填写。特别是一个班次使用的同一种原辅料,出现两个批次,当 班人员首先要通知车间配料人员,同时自己要记录清楚两批原辅料生产日期、 使用量、厂家名称、使用日期。2.2 车间配料人员接到原辅料库人员通知后,将两批原材料使用情况,按 车间原材料使用记录要求填写清楚,记录每品种的原材料使用情况。2.3
21、成品库人员必须按成品库发货记录要求,详细记录。内容包括:(1)产品名称、规格、数量、批次(2)发货日期、发货目的地(3)运输工具编号。2.4 成品库人员见到化验人员合格的检验报告单,方可发货,不合格产品 不允许出库。2.5 原材料发放记录、车间原材料使用记录、制程检验记录成品库发货记录月底汇总保管。2.6 可追溯性适用场合:a、合同要求b、产品出现质量问题时按以上记录追溯到产品所使用的原辅材料,工序操作人员以及产品发货区 域,便于产品的追溯召回。3产品的防护对于产品从接收、加工、交付直到预期目的地的所有阶段,企业对产品的 符合性提供防护措施,防止产品变质、损坏和错用。防护包括:标识、搬运、 包
22、装、贮存和保护。3.1 食品在运输过程中严格按食品行业的相关要求进行运输;不得破坏包 装、防止跌落、磕碰、划伤;搬运过程中注意保护好产品,防止丢失或损坏; 运输过程应防雨、防潮、防火等。3.2 营销中心根据客户的要求确定包装材料,规定包装要求;包装工按时 将检验合格的产品在箱内放上合格证,其内容有:产品名称、规格型号、生产 日期等。3.3 生产技术部负责编制仓储管理实施办法并下发到各部门,规范仓 库的管理,按规定码放产品;所有贮存的产品应建立台帐,仓库每年定期盘点, 做好帐务处理,保持帐、物、卡一致,经常查看库存物品,发现异常及时汇报 给分管领导。物料储存和分发制度1目的建立仓库各种物料的验收
23、、入库、储存、发放的管理制度,防止物料错收、 错发或不按规定储存。2范围适用于仓库物料验收、入库、储存、发放的全过程。3责任仓库主管、仓管员、品控员、车间统计。4内容4. 1物料的验收入库4.1.1 仓管员对进库的物料必须按送货凭证核对品名、规格、供货厂家、 数量与货物是否一致,检查包装是否完整,是否受潮、污损,标签是否完好, 如不符合要求,应予拒收,做好拒收记录。4.1.2 同意收货的物料,仓管员应及时填写“进公司原材料、包装材料 总 帐”,并按“物料验收抽查实施办法”进行数量验收。4.1.3 物料进库,仓管员将货放在待验区内,填写请检单交品质管理部检 验。4.1.4 经检验符合规定的物料,
24、仓管员应逐件放上合格证,移入合格品区, 挂上绿色合格标示牌,填写物料分类帐。4.1.5 经检验不符合规定的物料,仓管员应立即移入不合格区,挂上红色 不合格标示牌,填写不合格品总帐,并通知采购人员作退货处理。4.2 物料的储存4.2.1 库存的物料应按规定的要求分库、分区存放,物料存放要牢固、整 齐、无明显倾斜,应符合规定的距离要求。4.2.2 库内待验、合格、不合格的物料应分区存放,并要有明显的状态标o4.2.3 分为必须控制合理的温、湿度、照明度,保持仓库的通风干燥,做 好温、湿度记录。4.2.4 认真做好仓库的预防工作(防火、防鼠、防盗、防潮),不定期对 库存物料进行检查,了解物料在贮存过
25、程中的变化,以便及时采取措施,确保 库存物料的质量。4.3 物料的发放4.3.1 物料发放原则:4. 3. 1.1经检验符合规定的物料;5. 3. 1.2超过贮存期的物料,需复检符合规定后;6. 3. 1.3处理后使用的物料,应经品质管理部门批准后;6.2.2 仓管员发放物料,应执行“先进先出,近期先出”的原则。6.2.3 物料领用应按生产计划由车间专职人员领取,仓管员凭领料部门负 责人、品控员签名的限额领料单发料,双方签字认可。6.2.4 生产车间如遇到限额发放的物料不够需超额领料时,首先要认真检 查原因,确认生产过程无异常情况下,经生产技术部门负责人审核、品质管理 部门负责人批准后,填写超
26、额领料单方可发料。工作服清洗保洁制度1为了规范工作服清洁管理,保证生产过程卫生要求,特制定本制度。2员工每人配备两套工作服,及时清洗保洁,更换使用。3直接与食品接触的岗位员工下班后,必须将工作服进行清洗消毒处理, 其他岗位员工要保持工作服清洁卫生。4更衣室中,工作服必须和其他衣物分开存放,防止交叉。5品控员负责对在岗员工衣着卫生,进行监督检查,公司不定期抽查。6保洁员及时对工作服清洗消毒,并做好记录。7为保证生产正常需要,保洁员日常配备一定数量的洁净工作服,做好应 急准备。生产设备管理制度1概述为了对影响产品质量的设备实施有效的控制和适当的维护,确保设备正常 运转,以配合有效生产运作与品质保障
27、过程的能力,提升作业的安全性。2职责2.1 设备动力班组负责生产设备控制、保养、维护。2.2 操作人员负责生产设备的使用和易损件更换。3内容3.1 设备台帐和标识3.1.1 设备动力班组建立生产设备台账,并将设备编号进行统一管理。 设备编号要标识在生产设备上;3.1.2 对于维修、报废和停用的设备,应在设备现场予以标识。3.2 设备的提供3.2.1 设备的采购设备动力班组根据使用部门的要求及公司发展的需要,向总经理提出设备 需求计划,书面注明设备名称、用途、型号规格、技术参数、单价、数量等, 总经理批准后,组织安排采购或自制的相关事宜;3. 2. 2直接接触食品及原辅料、产成品的设备和容器,必
28、须由无毒、无害、 无异味的材料制成,结构上应边角圆滑、不易积垢,便于清洗消毒。3 3.3设备的验收1.1.1 采购的设备动力班组组织安装调试,必要时由设备厂家现场安装调 试,确认满足要求后,由生产技术部和使用部门在设备验收单上签字验收, 并记录设备名称、型号、技术参数等随机附件及资料等内容。设备验收单 由生产技术部保管。低值易耗的工、卡、量具等由使用部门自行验收。1.1.2 验收不合格的设备,设备动力班组与供方协商解决,并在设备验 收单上记录处理结果。3.4 设备的操作使用及日常检查3.4.1 根据生产需要设备动力班组组织编写设备的操作规程,发放给使用 部门。对于大型、精密设备或关键过程所用的
29、设备必须有操作规程,相关操作 人员应由部门技术负责人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3.4.2 设备管理员负责每天对设备、设施运行情况进行巡检,并对设备运 行情况进行记录。设备动力班组保存设备、设施运行巡检记录。3.5 生产设备、设施维护保养和清洗消毒3.5.1 设备使用者为日常检查的责任人,每日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和清洗 消毒。3.5.2 定期维护保养和清洗消毒检查a)设备管理员为定期检查责任人,负责对设备的维护保养和清洗消毒进行 定期检查。内容应包括:检查项目、方法、工具、周期等事项。b)设备动力班组每年12月制定下年度的设备检修计划,设备管理员 负责实施,设备定期检查工作,并记录于设备检修单中
30、。3.6 设备的维修控制3.6.1 设备使用者在日常检查、作业过程中或定期检查,发现设备异常需 检修时,应填写设备巡检记录报设备动力班组负责人。3.6.2 维修涉及之零件采购、托外维修,由设备动力班组负责统筹处理。食品安全风险管理和自查制度食品安全事故处理制度产品研发管理制度检验设备管理制度文件管理制度记录管理制度消费者投诉处理制度食品添加剂管理制度防止食品污染卫生管理制度人员进出生产清洁区管理制度异物控制管理制度成品销售管理制度设备故障、停电停水等特殊原因中断生产时保障不符合标准的产品按不合格产 品处置的办法不合格原辅材料拒收、报废、返 厂等处理办法规 定三聚氧胺控制制度电子追溯系统管理制度
31、-1.A-刖后为了食品安全,保证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打造企业品牌。进一步提高企 业内部管理,结合本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的实际情况编制本食品安全管理制 度。本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具体阐明了本企业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是指 导本企业建立并实施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纲领和行动准则;是本企业开展质量 活动,实现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实施质量管理体系的法规性文件,该文件的 发布对我企业质量管理和企业管理再上一个新台阶具有重要的意义。质量方针和目标根据质量和食品安全方针,公司制定可测量的质量和食品安全目标;根据 各部门在质量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中承担的职责,将质量和食品安全目标分解 落实到各职能管理部门。所有的质量方针
32、及目标由质量负责人按照考核周期进 行考核。公司质量方针:略公司质量目标:略质量目标分解及考核管理规定略3.6.3 设备维修时间较长,对生产可能造成较大影响时,设备动力班组、 设备使用单位应会同分管副总经理协商处理,以利生产顺畅。3.6.4 检修中的设备应标识“检修”。3.6.5 维修工作完成后由设备动力班组将检修情况记录在设备检修单 上,设备管理员负责记录保管。3.6.6 检修好的设备应有使用部门负责人签字验收,设备使用前必须清洁 消毒,符合卫生要求并经车间主任检查同意后方可使用。车间主任负责设备清 洁消毒记录的保管。3.6.7 3.7设备、设施等停产复产安全控制记录3.7.1 停产超过1天时
33、,应对设备进行彻底清洗。复产时,设备使用前 必须彻底清洁消毒。检查结果记录在设备设施日常维护保养记录中。3.7.2 设备动力班组负责建立和保存生产设备、设施等安全控制记录。3.8设备的报废3.8.1 对无法修复或无使用价值的设备,由设备动力班组填写设备报废单, 经总经理批准后报废,在生产设备台账中注明。3.8.2 对低值易耗的工装、塑料盒、辅具等,由使用部门填写设备报废单 报部门负责人批准即可报废。3.8.3 报废的设备应标识“报废”,及时清理出加工区域。4 4质量记录4.1 设备验收安装交付使用记录4.2 生产设备设施台帐4. 3设备检修计划4.4 设备巡检记录4.5 设备设施维护保养记录生
34、产过程管理制度1目的对产品的生产过程进行有效控制,保证各有关职能部门履行职责,保证生 产作业操作按规定的方法和程序进行,对半成品进行有效检验控制,确保产品 质量满足产品标准要求,特制定本制度及考核办法。2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对本企业所有产品生产过程中各种影响因素的控制,特别是 对生产过程关键质量控制点等的有效控制,也包括对违反工艺纪律、对产品质 量造成危害的管理。3职责3.1 生产技术部负责人:负责对生产整个操作过程进行组织考核。3.1.1 负责制定生产计划,负责生产计划的落实;负责生产过程的管理和 现场监督;负责工艺纪律考核;负责设备的管理,水、电供给、安全生产等。3.2 品质管理部:负责生
35、产过程的关键控制点的产品检验考核。4工作程序4.1 生产计划的控制生产技术部根据销售状况及库存报表安排生产,并向加工车间下达生产任 务,均衡生产。4.2 生产过程控制生产过程分为一般工序和关键控制工序,(见本手册关键控制点的控制要 求)。对关键质量控制点的严格控制主要采取监控工艺纪律方式,确保准确无 误等。4.3 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的控制1)生产技术部研发中心是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的管理部门。负责产品标 识的设计、规定、管理和执行情况的检查。2)品质管理部负责产品标识的检查,以防止同类产品或相同形状的产品 的混淆或误用,区别性标识可以用标识卡、标签、挂牌、印制、编号等形式。3)每次进货,由化验员
36、通过原材料验收记录对供货情况进行记录,记 录内容应包括货源地供应商、进货日期、进货数量、检验人等,必要时,应包 括供方提供的检验报告结论等内容。4)原辅材料贮存过程采取定置存放、挂标识牌等方式进行识别,识别内容 应包括:原辅料、产成品名称、规格等级、产地(生产商、经销商)、进货时 间、保质期等,原辅材料发放填写原辅材料发放记录。5)生产过程的标识通过加工过程的生产记录、检验记录等进行批号识别, 通过不同的容器进行检验状态的识别及不合格品的识别;车间做好生产加工记录,记录内容应包括原辅料、产成品批号、加工时间、 质量状态、日期、操作者等。加工现场通过标牌、定置存放、不同颜色的盛装容器等方式进行检
37、验状态 的识别及不合格品的识别;6)化验员负责出具公司产品检验记录,依据记录内容(生产日期、检验日 期、产品批号、代表数量、抽样量、检测结果、检验人等)可对产品质量进行 追溯。7)仓库管理员负责产品出、入库的相关记录,内容应包括生产日期、数量、 发货日期、数量、提货人等。8)成品贮存过程采用入库、发货记录等进行产品批号的识别。9)出厂产品通过产品标签和产品合格证及销售记录进行追溯产品标签其 内容应符合GB7718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规定。10)市场综合部根据销售记录等可以对已交付的产品可以进行追溯。4.4 人员控制操作人员须经岗前培训,掌握本岗位的操作规程、技能要求和安全知识。生产操作人员每年进
38、行一次健康查体,应有卫生监督机构颁发的体检合格 证。每天上岗前进行卫生检查。4.5 设备控制生产车间要按照管理制度要求,对生产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及检修,确保 设备处在正常运转状态。操作人员负责正确使用本岗位的设备,对设备进行维 护保养和润滑。4.6 6半成品质量检验半成品的检验方法要按照作业指导书规定的关键质量控制点及时进行检 查检验。4.7 环境条件控制按本手册防止食品污染管理制度要求控制生产现场,确保生产现场的 卫生环境满足要求。4.8 生产设备、设施清洗消毒按本手册生产设备、设施清洗消毒管理制度要求,对生产现场的设备 设施进行清洗消毒,确保生产设备设施的卫生满足要求。4.9 对违反工艺纪
39、律的控制:4.9.1 生产技术部负责对执行工艺纪律情况进行检查和指导,防止违反工 艺纪律的现象发生。检查考核关键质量控制点的控制结果,考核结果与员工业 绩挂钩。4. 9. 2执行本程序形成的质量记录分别由相关部门保存。产品防护管理制度1目的在生产加工过程和运输过程中加强产品防护,防止产品出现污染或损坏。2职责4.1 仓库负责原辅料、产成品、包装材料、成品的进货仓储、发货搬运过 程的产品防护。4.2 生产车间负责生产加工过程中产品的防护。4.3 采购中心、市场综合部负责采购和销售运输过程的产品防护。3进货和发货的过程的产品防护3. 1检查运输工具车辆,应专用、清洁、无异味。盛装容器应清洁,无破
40、损。3.2检查进货产品的贮存情况,产品包装无损坏、污染现象。3. 3装卸搬运现场无有毒有害物体,采取防尘、防潮、防鼠、防虫等措施。3.4产品不允许落地,有防护措施。4原辅料、产成品、包材的贮存防护要求4.1 仓库要专库专用,专人管理,不得混存混放,不得存放无关物品,管 理人员应每日进行清查记录。4.2 充分、合理利用库容,合理划分库区、库位、货架、层号,各类物资 按品种、规格、外形、特点及贮存要求进行分区、分类、分批次定置存放。4.3 各类物资叠放整齐、横竖对齐、离地10cm、离墙10cm,留有通道。4.4 加工过程中的产品防护5.1 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分开存放,防止、交叉污染。5.2 生产
41、工人应搞好个人卫生,进入车间应穿戴好工作服、帽,及时对手 进行消毒,防止对食品造成污染。配齐工作服、口罩、工作帽等防护用品。5.3 及时对设备、容器、工具进行清洗、消毒,防止机油、残留的清洁剂、 消毒剂等对食品的污染。5.4 搞好车间环境卫生,采取防尘、防鼠、防虫等措施,对生产设施及时 进行维护保养,防止灰尘、脏水、屋顶上的脱落物、水珠及蚊蝇、虫鼠等对产 品的污染。5.5 生产车间应保证各项工艺操作应在良好的条件下进行。5.6 产品转运过程中所用的容器、工具和车辆必须清洁,辅垫物、遮盖物 应干净卫生,不能将食品与其他物品同车搬运。5.7 严格执行卫生控制管理制度。6成品的防护6.1 成品应采用
42、合格的纸箱包装,搬运工具和车辆必须清洁,辅垫物、遮 盖物应干净卫生。6.2 成品贮存时应分类放置,应存放在垫板上;不得与有害、有毒、有异 味或对产品产生不良影响的物品同处贮存。6.3 成品在装车时码放高度要符合要求:纸箱(塑箱)食品不超过八层。7运输过程产品防护控制要求7.1 运输原辅料、产成品、包装材料所用的包装容器、工具和车辆必须清 洁,辅垫物、遮盖物应干净卫生,不能将食品与有害、有毒、有异味的物品同 车运输。7.2 专用运输车辆进行运输,不得将产品与有害、有毒、有异味的物品同 车运输;应轻拿轻放,不得重压;避免日晒、雨淋。运输管理制度1目的规范运输和交付的工作程序,在原辅材料采购和成品交
43、付过程中,使物料 在运输、防护和交付过程中不受污染损害和降低质量特性。2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企业在食品生产中各种原辅料、产成品、半成品和成品的 中转和搬运、防护与交付的运输过程控制。3工作程序3.1 运输工具3.1.1 应根据食品的类型、特性、运输季节、距离以及产品保质贮藏的要 求选择不同的运输工具。3.1.2 运输应专车专用,不使用可能污染食品的物品而未经清污处理的运 输工具运输食品。3.1.3 运输工具在装载食品之前应清理干净,必要时进行灭菌消毒,防止 害虫感染。3.1.4 运输工具应配有防尘、防雨、防虫设施,铺垫物、遮盖物等应清洁、 无毒、无害。3.1.5 自身没有能力提供运输工具,需
44、跟被委托的车辆签订运输委托合同, 被委托方应同样严格遵守本制度的要求。3.2 运输过程控制3.2.1 装运前应进行食品质量检查,在食品、标签、单据三者相符合的情 况下才能装运。3.2.2 运输过程中应轻装、轻卸,防止挤压和剧烈震动。3.2.3 运输过程应有完整的档案记录,并保留相应的单据。3.3 搬运过程控制3.3.1 由各搬运部门对其搬运人员进行技能和安全知识的培训I,确保无质 量事故和安全事故的发生。3.3.2 人力装卸车时,须轻搬轻放。严禁野蛮装卸产品。3.3.3 借助工具搬运成品时,不应超过该产品规定码放层数量。3. 3. 4由各搬运部门对其所用搬运设备和器具进行定期的维护保养。3.3
45、.5 所有搬运、交付应履行交接手续,对所搬运产品的名称、数量、质 量进行核对检查,并做好记录。3.3.6 因搬运责任造成产品损坏、变质,标识损坏、丢失,应由搬运部门 负责,破损产品按不合格产品控制程序执行。3.4交付过程控制3 . 4.1原辅料进厂后应迅速卸车,严格按原辅料收购标准(或按合同要求) 进行验收。4 .4.2成品出库后应立即装车,仓库主管按照销售合同、提货单等记录进 行清点,做好出库记录。产品检验管理制度(-)原辅料验收管理制度1目的不得采购和使用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原辅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 关产品。确保未经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原辅材料及包装材料不投入使用生产。2适用范围适用于
46、原辅料、包装材料的进货检验(或验证)。3职责3.1 品质管理部负责原材料的质量检验或验证。3.2 采购中心负责不合格品采购的退货处理。4检验人员检验人员应具有相关专业专科以上学历,了解产品特性,熟悉标准、规程 等检验依据,掌握检验技术和相关知识,经培训考核合格,持证上岗。5进货检验/验证5.1 原材料及包装材料进公司后,仓管员作好待检标识并通知品质管理部 检验。5.2 品质管理部按原辅料接收标准进行抽样、检验/验证,如实记录食品 原辅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的名称、规格、数量供货者名称及联系 方式、进货日期等内容。保存进货检睑记录。5.2.1 每批进货,应当查验供货者的生产许可证和产品合格证明文件(产 品合格证、产品检验报告);对无法提供合格证明文件的食品原辅料,应当依 照食品安全标准进行检验,合格后验收入库5.2.2 品质管理部保存进货检验的相关记录。5.3 检验或验证不合格的,由采购中心办理退货和索赔手续。5.4 仓管员根据检验或验证结果对原材料、包装材料作好检验状态标识。5.5 公司原材料不允许“紧急放行”。5.6 对随货提供检验报告的产品,化验员须查验报告的符合性。仓管员凭 品质管理部化验员出具的合格检验报告办理入库。5.7 进货查验记录应当真实,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二年,由品质管理部归档 保管。6记录6.1 进货检验记录6.2 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