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教学设计.docx(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七第3课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教学设计一、 课标要求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 折性。二、教材分析本节内容主要包括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和戈尔巴乔夫改革等知识要点,学习本节内 容有助于了解在高度集中的斯大林模式形成后,苏联是如何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的,并从 中识到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在分析戈尔巴乔夫改革内容的基础上了解苏 联解体的过程和原因;总结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探讨其对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建设的借鉴作用。三、学情分析本课的授课对象为高二上学期的学生。根据课改的理念,要坚持以
2、学生为本,以学定教,老师 眼中要有学生。通过调查结果分析,本班大部分学生喜爱历史故事,思维活跃,爱表现自己, 具备一定的分析问题能力,能回顾上一节课斯大林模式弊端的主要内容。并且学生大都喜爱在 多媒体教室上历史课,课堂参与度更高,但容易将注意力停留在多媒体设备上,誉抄笔记积极 但课堂思考不够,课后容易遗忘知识点等。综合以上分析,我制定了适合于该班学生学习本课 的教学目标。四、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 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简评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和戈尔巴乔夫改革,总结其经 验教训,培养认识和概括问题的能力;在学习戈尔巴
3、乔夫改革过程中分析苏联解体的原因。(二)过程与方法:列表比较法:在分析归纳的基础上,比较三次改革的背景、主要措施和改 革结果,从中体会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材料解析法:搜集相关史料r认 识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和戈尔巴乔夫.改革的经验教训,进一步认识社会主义改革 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角色体验法:从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的各自改革 的经验或教训出发,归纳分析苏联解体的原因。(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苏联解体只是苏联模式的失败,而不是社会主义的失败,加深 对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的认识,坚定社会主义改革的信心,树立求真、务 实和改革创新的意识;
4、在总结苏联社会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深化对中国共产党的社会主义 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重大意义的理解,更好的推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 化建设。五、教学重难点重点:根据课标要求,我把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赫鲁晓夫、勃烈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改革内 谷。难点:基于学情分析,我把本课的教学难点确定为探讨苏联解体的原因;归纳总结苏联社会主 义建设的经验教训,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六、设计思路本节内容所涉及的三次改革,知识点较多,容易混淆,且经济史的内容较为枯燥单调,不易引 起学生的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提兴趣、抓重点”是我本次教学设计的主要方向。我 将本课立意为“苏联
5、的三位医生”,将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三位苏联领导人看 作是为苏联“治病”的“医生”。因此从“苏联病了一一什么病一一怎么治”来导入新课,分 析斯大林模式的弊端该如何解决。苏联在治病的过程中如何经历“痛一一残一一死”的过程, 从客观原因“病情”和主观原因“医术”两方面探讨,最终认识到“对症下药”的重要性。七、教学方法通过演示多媒体、设置问题、组织课堂分组讨论、展示图片、讲历史故事和播放相关的小视频 等方式进行教学,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阅读教材、 认真思考、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充分参与课堂,体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八、课时安排2课时。九、教
6、学设备多媒体,黑板,U盘,粉笔。十、板书设计十一、教学过程(详案)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学习新课一一苏联的三位“医生二什么时候会需要医生呢?对,生病的时候。那苏联得了什么病?我给它取了个名字一一“斯大 林综合症:这病啊,时好时坏,我们来看一下,它有哪些症状。正常状态:精力充沛、干劲十足、 注意力高度集中、热爱极限运动;发病状态:体力透支、消极怠工、饥寒交迫、恐惧忧虑。看来,苏联这病,病得不轻啊,斯大林模式的弊病日益暴露,严重影响了苏联的健康,这就成 为了苏联社会主义改革、治病的根本原因。毕竟,有病,就得治,咱,不能放弃,对吧。讲授新课第一位医生一一把苏联医痛了的赫鲁晓夫(19531964年)一、赫鲁
7、晓夫改革(19531964年)1、背景1953年3月5日,斯大林逝世。而斯大林的逝世,正好,给了谁上台执政的机会?赫鲁晓夫。 于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第一位医生也就上场了一一赫鲁晓夫。他当了十年的医生,从什么时候到 什么时候?从1953年当到1964年,11年。这就是赫鲁晓夫。2、措施面对苏联这个急诊病人,赫鲁晓夫医生他为苏联开出了什么样的处方呢?重点医治的是哪个方 面?大家翻到教材141页,快速阅读第一子目的内容,找到答案。好,现在请一位同学给我们解读一下,赫鲁晓夫的处方。很好,看样子XX同学有当医生的潜 质啊。他的处方有医治经济的,也有,医治政治的药。经济领域里面就涉及到农业和工业。那么赫鲁
8、 晓夫医生他重点医治的是?农业!因为农业发展迟缓是苏联经济老大难的问题,尤其当斯大林逝世 时,粮食供应紧张,农业形势十分严峻。所以赫鲁晓夫以农业!为突破口,揭开了医治苏联的序幕。农业方面是赫鲁晓夫改革的重点:改革农业管理体制,扩大自主权;削减农业税,提高农产品 收购价格;垦荒运动和种植玉米运动。在工业方面改革管理体制,取得的成效不大,地方权力虽有 所扩大,但企业没有独立自主的经济地位。政治方面:对斯大林个人崇拜的批判(苏共二十大“秘 密报告”);平反冤假错案。勾画下来。我们重点来了解垦荒运动和种植玉米运动。1959年,应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之邀,赫鲁晓夫 访美。在这次的美国之旅,他去参观了美国的
9、农场。在农场中,他看到了大片大片的玉米田,这些 玉米种的整整齐齐,在风中摇曳着沉甸甸的玉米棒,一望无际的玉米田,都是丰收的场景。赫鲁晓 夫在这个时候就产生了这样的想法,自己也要在苏联推广玉米。从美国返回苏联后,他决定效仿美 国在苏联大面积种植玉米。他坚定地认为“一切就是这么简单,玉米就是灵丹妙药二赫鲁晓夫的 玉米承载着他的救国梦。赫鲁晓夫简直就是一个玉米狂魔,他在全国范围内号召大家种植玉米,甚 至连远东地区的西伯利亚都没有放过,都要种上玉米棒子。关于垦荒种植玉米,我们看一下这样两则材料,请同学们根据材料想一想:如何评价赫鲁晓夫 的垦荒玉米运动?有利有弊。在东部地区西伯利亚开垦荒地,春播面积增加
10、了 945万多公顷。可以得出,利是耕 种面积扩大,有利于增加苏联粮食产量。苏联的农业形势有所好转,1955年起连续四年获得大丰 收。但农业上的丰收助长了赫鲁晓夫的冒进思想,提出了一些不现实不能实现的高目标。面对上面 下达的高额的玉米产量任务,很多地方官员为了达成目标,不惜用作假的手段来实现,虚报产量, 从国外购买玉米来圆谎。而且,没有对土壤和气候条件进行科学分析,大规模的开垦也破坏了草原上的植被,土地被风 沙侵蚀,导致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且美国和俄国的地理自然条件是不一样的,俄国处于高纬度地区,那些地区要么是过于寒冷, 玉米不能生长,要么是土壤不适合。而赫鲁晓夫却不顾气候、土壤条件强行种植玉米,
11、乱指挥,反 复折腾。于是,在意料之外情理之中,1963年,农业再度出现了危机。最后,农民没有得到好的 收成,养不活自己,玉米被农民们淘汰,玉米运动也就推广不下去了,玉米运动以失败而告终,而 这也成了赫鲁晓夫执政的一个很大的笑话。这就是,事与愿违。接着,我们来了解苏共二十大“秘密报告:斯大林大搞个人崇拜,给苏联带来了巨大的政治 灾难,导致什么遭到破坏?民主和法制遭到破坏。为避免重蹈斯大林的覆辙,1956年2月赫鲁晓 夫在苏共二十大,作了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秘密报告”,他慷慨陈词,滔滔不绝讲了近 4个小时,严厉谴责了斯大林搞的个人崇拜。然而,赫鲁晓夫并没有找到个人崇拜的根源,仅仅把错误归罪于斯
12、大林的个人品质,所以,当 赫鲁晓夫掌握了党政大权之后,也玩起了独裁和一言堂,赫鲁晓夫也陷入到了个人崇拜的泥潭。真是讽刺啊!正如美国人多恩伯格在1974年出版的克里姆林宫的明争喑斗一书中这样评 价赫鲁晓夫:“一个在斯大林死后集体领导口号叫得最响的人,却把自己变成了一个新的专制暴君, 变成了肉麻的个人迷信的焦点,其程度甚至要超过已故的独裁者斯大林。赫鲁晓夫的画像到处悬挂, 没有哪一篇演说,没有哪一篇文章,能不颂扬他的伟大”真是讽刺啊,赫鲁晓夫当年严厉谴责斯大林搞个人崇拜的词语,现在儿乎可以不作改动地用于 赫鲁晓夫他自己。3、评价怎样评价赫鲁晓夫改革呢?“赫鲁晓夫既是斯大林模式的掘墓人,但最终还是扮
13、演了守墓人的角色J怎么理解?赫鲁晓 夫的改革冲击了斯大林模式,打开了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闸门,具有探索性和开创性,所以说他是 斯大林模式的“掘墓人”。但是赫鲁晓夫的改革没有打破斯大林模式框架,只是对原有体制的小修 小补局部调整,所以他又是“守墓人”。4、结果他非但没有把苏联医治好,反而把苏联医痛了。所以,赫鲁晓夫改革的结果是?失败。5、失败原因失败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呢?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缺乏实事求是的精神,没有结合国情,没 有触动高度集中的体制,这是根本原因。最终,1964年赫鲁晓夫被迫下台。那是发生在1964年10月,当赫鲁晓夫正在黑海边安然度 假时,勃列日涅夫等人在莫斯科发动政变。至此,赫鲁
14、晓夫被迫“退休”。赫鲁晓夫改革失败。请 同学们观看一小段视频。课堂结语1971年,赫鲁晓夫逝世了。他的墓碑是用7块黑白大理石相向衔接成一个长方框形状,黑白 两半,左边为白色大理石,右边为黑色大理石,中间烘托着赫鲁晓夫的头像。这种独特的设计,形 象地表达了赫鲁晓夫极其矛盾的性格和毁誉参半的一生。在他执政苏联期间,既为国家的进步和社 会的发展做出过许多卓越贡献,但他同样也犯下了不少过错,惹出过很多事端。总之,有人称颂他, 也有人咒骂他,但无可争议一个事实是,绝对没有人会忘记他。课堂演练,当堂达标1、以下对赫鲁晓夫改革的评述,正确的是( )A.改革的重点在农业方面B.推广玉米种植获得成功C.突破斯大
15、林模式的限制D.全面引入市场经济体制2、下列有关赫鲁晓夫批判斯大林个人崇拜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是当时苏联政治上最大的事件B.引起了苏联和整个世界的震惊C.把错误归罪于斯大林个人品质D.找到个人崇拜产生的真正根源3、有学者认为:“赫鲁晓夫宛如一个政治万花筒:顶上阴谋家的帽子刚脱,头上便戴上了改革 家的桂冠;策略家的徽章未送进门庭,蛮干家的门牌就已挂出。”这里所谓的“蛮干”是指他 ( )A.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实行新经济政策C.强行推广种植玉米D.彻底废除了高度集中的“斯大林模式”第二位医生一一把苏联医残了的勃列日涅夫(19641982年)二、勃列日涅夫改革(19641982年)1、
16、背景苏联的病久治不愈,于是苏联换医生了。我们今天学习的第二位医生也就上场了一一勃列日涅 夫。他当医生的时间是19641982年,十八年。苏联最高领导人,掌权执政时间第一长的是斯大 林,第二长的,就是勃列日涅夫,一共在任18年。2、措施大家先快速阅读第二子目内容,归纳勃列日涅夫为苏联开出了怎样的处方?他又是重点医治哪个方面?1964年10月,勃列日涅夫上台。他的改革分为前期和后期两个方面。改革前期,20世纪60 年代后期至70年代,将重点放在工业上,推行“新经济体制”。改革前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全苏 联出现一个比较好的形势,在他统治下成为与美国不相上下的超级大国,军事政治实力可与美国匹 敌,在美
17、苏争霸中占据上风。然而到了改革的后期,也就是从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改革步伐放慢,经济发展呈现停滞和 下降趋势,结果使苏联陷入困境。1975年以后,国民经济进入停滞时期。到80年代初经济全面滑 坡。同学们知不知道,苏联历史上7个最高领导人,谁统治时期苏联在军事上最强呢?并不是斯大 林时期,而是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强到能与美国匹敌。我们来看这样一组数据。从表格的对比中, 我们看到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苏联的军事力量大大增强,在核武器和常规武器上,苏联在数量上都 占有优势,超过了美国,苏联成为军事上的超级强国,这在当时人看来,苏联是世界上当之无愧的 “老大哥”,并且凭借着军备力量,足以翻手为云覆手为
18、雨。但,这并不能说明苏联是真正的强大, 因为它军事上的强大是以牺牲经济为代价的。苏联的发展是畸形的片面的,片面优先发展重工业, 尤其是军事工业。苏联当时奉行“不要面包,不要黄油,只要大炮”的策略,如果说得更为直观些,那就是苏联 可以很轻松地造出飞机大炮,却很难造出一根火柴。3、评价勃列日涅夫改革为什么会失败呢?请同学们,根据材料,总结勃列日涅夫改革失败的原因。勃列日涅夫仍然片面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尤其是军事工业,说明勃列日涅夫改革仍没有突破 原有斯大林模式的框架,只是修补性的改革。执政后期,苏共趋于,因循守旧、保守,安于现状、不愿改革、不思进取。勃列日涅夫时期的 政府,是“老人政府”,以苏共中
19、央政治局为例,平均年龄接近70岁。如果我们打个比方的话,苏 联经过勃列日涅夫统治18年后,政治上已经类似于曾经的沙皇俄国,唯一不同的是,苏联还披着 “民主”的外衣,政治上还看似“健康”,但内在早已病入膏肓。“勃列日涅夫主义”是要与美国争霸。这一时期,苏联很强势,对外搞霸权主义,发动对阿富 汗的侵略扩张战争,在全球和美国对抗,为了称霸世界,苏联与美国展开军备竞赛,虽然取得了成 效,成为了与美国不相上下的超级大国,军事政治实力可与美国匹敌,在美苏争霸中占据上风。但 是却严重消耗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影响了经济发展。1975年以后,国民经济进入停滞 时期。到80年代初经济全面滑坡。4、比较异同
20、请同学来比较比较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异同。“赫玉米”“勃勋章二据说他在任期间总共获得了 100多枚勋章,都入选了吉尼斯世界纪录。 勃列日涅夫走向了个人集权和个人崇拜。1982年11月10日,勃列日涅夫在自己的寓所内突发心脏病去世,享年76岁。第三位医生一一把苏联医死了的戈尔巴乔夫(19851991年)三、戈尔巴乔夫改革(19851991年) 1、背景勃列日涅夫之后的苏联两任最高领导人,安德罗波夫和契尔年科,在名气上无疑远不如前两位, 这主要是因为他们在任的时间特别短,两个人很默契地都各自只干了一年时间就去见马克思了。安 德罗波夫与契尔年科都是暮年上台,都是执政一年多后就去世了。于是在19
21、85年,苏联迎来了他的末代领导人戈尔巴乔夫。戈尔巴乔夫是当时最年轻的核心领 导候选人,时年54岁的他,似乎给人们带来了希望。戈尔巴乔夫成为了第三位医生。1985年,年 轻的戈尔巴乔夫上台,他意气风发,志向高远,准备把苏联带出停滞不前的状态,重振超级大国的 雄风。当时,苏联的病越来越重,经济全面滑坡,社会危机四伏。戈尔巴乔夫上台后大刀阔斧的改 革为病重的苏联下了 “猛药”。2、内容大家先快速阅读第三子目内容,归纳戈尔巴乔夫为苏联开出了怎样的处方?他又是重点医治哪 个方面?为了把苏联带出停滞不前的状态,重振超级大国的雄风,戈尔巴乔夫首先在经济领域推行“加 速发展战略”,试图以经济管理代替行政干预。
22、由于各方面困难重重,改革难以奏效。面对经济改 革的困境,戈尔巴乔夫奉行“哪里跌倒就换个地方爬起来”的策略,转而将改革重心转移到政治领 域。在政治领域:用“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代替“科学社会主义”;倡导“民主化”和“公 开性”纵容自由化思想。这些措施乍一看似乎都挺不错的,又是自由、又是民主又是公开的,其 实质却是对“自由”“民主”的片面理解。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实质是改良的资本主义。即 全盘西方化,这是改革失败的思想根源,致使改革逐步背离了社会主义道路,导致思想混乱。推 行政治多元化,实行多党制。从根本上动摇苏共的领导地位。1991年8月公布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苏联变为松散的邦联,
23、各共和国独立性大为 增强,各个地区很快就有了不同的想法,他们想要摆脱苏联中央的控制,走自己选择的道路,实现 独立发展。这是一个很不好的信号,但是却没有人能够阻挡这个历史的洪流。八一九事件,苏联共产党丧失了领导苏联的地位,使俄罗斯联邦总统叶利钦掌握了苏联的国家 大权,国家政权性质由此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发生质变。1991年12月21日,阿拉木图宣言,的签订就标志着苏联完全解体了,它分解成了 15个国 家。由苏联11个共和国(波罗的海3国和格鲁吉亚除外)的领导人在中亚国家哈萨克斯坦最大城市 阿拉木图举行的首脑会议上签署。简称:阿拉木图宣言。阿拉木图宣言,的签订就标志着苏联完 全解体了,它分解成了
24、15个国家。1991年12月25日,苏联旗帜降落。苏联国旗从克里姆林宫悄然降下,俄罗斯国旗缓缓升起。1991年12月26 FI,苏联,这个曾在国际舞台叱咤风云的超级大国消失了。这就是苏联解体的过程。何为苏联解体?含义是什么? 一个苏联国家分裂成多个主权国家。苏联社会制度也发生了根本 性改变,社会主义制度被资本主义制度所取代。做好笔记。3、评价回顾三夫改革。有人说:“赫鲁晓夫把苏联改痛了,勃列日涅夫把苏联改残了,戈尔巴乔夫则 把苏联改死了!”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都对苏联传统的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进行 了改革,但是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这种改革都只是修修补补而己,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
25、式。 戈尔巴乔夫改革,来了一招釜底抽薪,改革背离了社会主义道路,最终导致苏联的解体。有人曾形象地说:戈尔巴乔夫改革的手术刀不是挥向党身上的肿瘤,而是挥向了党的脖子。戈 尔巴乔夫没有去革除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而是走上了否定共产党的领导、否定社会主义的道 路。一位前苏联杂志主编这样讽刺戈尔巴乔夫说戈尔巴乔夫“他摆弄这个国家,就像家庭主妇摆 弄卷心菜一样。他以为只要把外面的烂叶子剥掉,就会有里边的好心子,他不停地剥下去,一直到 剥光为止。”戈尔巴乔夫是苏联最后一任领导人,很多人认为他是导致苏联解体的罪魁祸首,说, 是戈尔巴乔夫的改革葬送了苏联,如果不改革,苏联就不会解体。你是否赞同这种说法?为什
26、么?通过对材料的分析,我们进一步认识苏联解体的原因。戈尔巴乔夫造成了苏联的混乱,毁坏了这个帝国。戈尔巴乔夫改革背离社会主义方向直接导致 苏联解体。西方国家进行和平演变,是外部原因。苏联其实并非铁板一块,它是一个由不同国家组成的大 型联盟,其内部本身就有很多不同的声音。西方国家想明白这点后,开始对苏联进行内部分化、和 平演变。和平演变甚是成功,比如说1989年,受苏联高压控制的东欧,发生了剧变,东欧剧变, 东欧国家的社会制度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从社会主义制度转变为资本主义制度,他们争先恐后地向 西方靠拢。最终,苏联解体,这是和平演变结出的最大的一个果子,西方吃着这个果子,觉得好甜 好好吃啊。然而最
27、根本的原因是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斯大林模式的弊端长期得不到纠正。因此,虽 然戈尔巴乔夫上台后大刀阔斧的改革为病重的苏联下了 “猛药”,但是却己经回天乏力了。因为苏 联早已经积重难返,是一颗烂白菜。所以改革也是步履艰难,收效甚微。毕竟,斯大林模式实在太 根深蒂固了,戈尔巴乔夫也没办法拯救这个苏联了,只好“无可奈何花落去”。所以,历史并不如烟,不能完全以成败论英雄,戈尔巴乔夫未能保住苏联,未能保住自己的宝 座,但他开启了俄国走向政治民主和市场经济之路,当今俄国的民意也承认戈尔巴乔夫带给他们的 进步。课堂小结中国曾经的“老大哥”就这样消失在历史舞台,“大哥”的经历告诉我们:社会主义制度需要 在发
28、展的道路上自我调整和自我完善;改革是不断探索和前进的过程,必然具有复杂性、曲折性和 艰巨性。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失败,仅仅是斯大林模式的失败,并不代表社会主义运动的最终失败。 社会主义中国正在汲取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基础上、结合本国的实际,开辟着新的社会主 义建设的成功道路。一句话总结:对症下药,方能药到病除。巩固练习固学案十二、教学反思本堂课设计之初的目标是尝试“一课一魂”的探究性学习模式,突出并升华一课主旨。但在实 际的教案准备中,发现探究性学习对教师的知识水平、授课能力、课堂掌控等方面要求较高。本课 以三位“医生”的“医术”为主线,苏联的“病情”为暗线进行教学,在南充一中高一二十四班的 实习讲课时,能较好地调动学生兴趣,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度较高。但离“一课一魂”的目标 相差甚远,目前只做到了将题目、内容等有所调整,“换了个说法”吸引学生注意。在教学内容方 面,史料的运用不够成熟,某些地方得出结论时比较生硬,留给学生思考的深度不够。在教学的路 上,我需要学习的还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