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高考仿真模拟二475.pdf

上传人:深夜****等你... 文档编号:75954482 上传时间:2023-03-06 格式:PDF 页数:28 大小:1.5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高考仿真模拟二475.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高考仿真模拟二475.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高考仿真模拟二475.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高考仿真模拟二475.pdf(2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 1 页 高考仿真模拟(二)(时间:100 分钟 分值:120 分)第一卷(选择题 共 55 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局部包括 20 题,每题 2 分,共 40 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以下关于细胞中化合物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胆固醇与磷脂属于脂肪,都是细胞膜的组成成分 B生长激素与甲状腺激素属于蛋白质,都能促进细胞生长 C麦芽糖与乳糖都是二糖,水解产物都有葡萄糖 DDNA 与 RNA 属于核酸,都可以是细胞内的遗传物质 解析 脂质包括脂肪、磷脂与固醇,固醇包括胆固醇、性激素与维生素 D,A 错误;甲状腺激素不属于蛋白质,B 错误;麦芽糖的水解产物是 2 分子葡萄糖,乳糖的水解

2、产物是葡萄糖与半乳糖,C 正确;细胞内的遗传物质肯定是 DNA,不可能是 RNA,D 错误。答案 C 2如图是甲、乙两种雄性高等动物的细胞分裂模式图,相关判断正确的选项是()A甲、乙动物正常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分别是 3 个、4 个 B甲动物体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乙动物体细胞中有同源染色体 C图示两种细胞中染色单体数与 DNA 分子数之比均为 11 D图示两种细胞都能在各自的精巢中找到 第 2 页 解析 甲图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有 3 条染色体,无同源染色体,染色单体数与 DNA 分子数之比为 11,只能在精巢中找到,甲动物正常体细胞有 6 条染色体;乙图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有 8

3、 条染色体,有同源染色体,没有染色单体,染色体数与 DNA分子数之比为 11,在精巢及其他组织中都能找到,乙动物正常体细胞有 4 条染色体。答案 D 3以下关于“可溶性复原糖、蛋白质与脂肪鉴定实验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常用番茄、苹果等组织样液作为鉴定植物组织内复原糖的实验材料 B脂肪鉴定中观察花生子叶切片,细胞间不可能出现橘黄色小颗粒 C脂肪鉴定中 50%的酒精是为了溶解组织中的油脂 D蛋白质鉴定中参加的 0.1gL1NaOH 溶液可为反响提供碱性环境 解析 番茄组织样液的红色会影响实验结果颜色变化的观察,A 错误;切片时,可能有子叶细胞被破坏,会释放出少量脂肪滴,故细胞间会出现染成橘黄色

4、的小颗粒,B 错误;脂肪鉴定中 50%的酒精主要作用是洗去浮色,C 错误;蛋白质鉴定先加双缩脲试剂 A 液(0.1gL1NaOH 溶液)造成碱性环境,在碱性条件下双缩脲试剂 B液中 Cu2及肽键反响生成紫色的复杂化合物,D 正确。第 3 页 答案 D 4以下有关细胞凋亡与癌变的表达中,错误的选项是()A细胞凋亡有利于维持人体内环境的稳态 B癌变的细胞形态、构造会发生显著变化 C两者的发生都是遗传物质改变的结果 D通过激活细胞凋亡机制可杀死癌细胞 解析 细胞凋亡是受基因控制的细胞自动完毕生命的过程,是生物体正常生长发育所必须的生理过程,A 正确;癌变的细胞的形态构造会发生显著变化,B 正确;细胞

5、凋亡过程中的遗传物质不改变,C 错误;通过激活细胞凋亡机制可杀死癌细胞,D 正确。答案 C 5以下有关物质通过生物膜方式的表达中,正确的选项是()AmRNA 通过协助扩散的方式通过核膜 B离子都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出细胞 C分泌蛋白的分泌需要消耗能量,但不需要载体蛋白 D小分子化合物都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出细胞 解析 mRNA 通过核膜上的核孔进入细胞质,A 错误;离子可通过主动运输与被动运输的方式进出细胞,B 错误;分泌蛋白的分泌属于胞吐,依靠膜的流动性,需要消耗能量,但不需载体蛋白的协助,C 正确;小分子化合物有的不能进出细胞,能够进出细胞的,可以通过自由扩散,也可以通过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

6、,D 错误。答案 C 第 4 页 6以下关于实验或研究方法的表达中,正确的选项是()A利用高倍镜观察菠菜叶肉细胞叶绿体的基粒 B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可以追踪细胞内某些物质的代谢途径 C利用样方法可以调查校园草地上各种植物的种群密度 D人工设计、制作生态缸时,主要运用了构建数学模型的方法 解析 利用高倍镜观察菠菜叶肉细胞,可以观察叶绿体的形态与分布,但观察叶绿体的基粒等构造需电子显微镜,A 错误;如用14C标记的 CO2可以研究光合作用中碳原子的转移途径,B 正确;样方法可以调查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而单子叶植物由于丛生或蔓生,难以区分,故一般不适合调查,C 错误;研究种群数量变化时主要运用了

7、建构数学模型的方法,人工设计、制作生态缸时并未运用建构数学模型的方法,D 错误。答案 B 7 研究人员用32P标记的T2噬菌体进展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相关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T2噬菌体中含32P 的成分是磷脂分子与 DNA 分子 B经保温培养、搅拌、离心后,放射性全部集中在沉淀物中 C在形成的子代噬菌体中不会检测到放射性 D本实验可以证明 T2噬菌体 DNA 可侵入大肠杆菌 解析 32P 标记的是噬菌体的 DNA 分子,A 错误;经保温培养、搅拌、离心后,放射性主要集中在沉淀物中,B 错误;噬菌体侵染细菌后,以标记的噬菌体的 DNA 为模板,半保存复制后,合成的子第 5 页 代噬菌体中

8、会检测到放射性,C 错误;用含32P 标记的 T2噬菌体进展实验,通过检测沉淀物与上清液中的放射性可以证明 T2噬菌体的DNA 能侵入大肠杆菌,D 正确。答案 D 8以下有关人体细胞核 DNA 及基因表达的表达中,错误的选项是()A同一个 DNA 分子,转录形成的 mRNA 都一样 B不同 mRNA 分子中,可能含有一样的密码子 C不同核糖体中,可能翻译出一样氨基酸序列的多肽 D不同组织细胞中,可能有一样的基因进展表达 解析 一个 DNA 分子含有许多个基因,不同基因转录形成的mRNA 不同,A 错误;mRNA 中编码氨基酸的 3 个相邻碱基称之为密码子,不同 mRNA 中可能含一样的密码子,

9、编码一样的氨基酸,B、C 正确;不同的组织细胞都能进展呼吸酶、ATP 合成酶等相关基因的表达,D 正确。答案 A 9不同基因型的褐家鼠对“灭鼠灵药物的抗性及对维生素 K 的依赖性(即需要从外界环境中获取维生素 K 才能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表现型如表所示。假设对生活在维生素 K 含量缺乏环境中的褐家鼠种群长期连续使用灭鼠灵进展处理,那么该褐家鼠种群()基因型 rr Rr RR 灭鼠灵 敏感 抗性 抗性 第 6 页 维生素K依赖性 无 中度 高度 BRR 个体数量增加,rr 个体数量减少 C基因型 RR 及 Rr 数量趋于相等 D基因 r 的频率最终降至 0 解析 由于 RR 个体对维生素 K 具

10、有高度的依赖性,所以在维生素K 含量缺乏环境中绝大多数抗性个体的基因型为 Rr,A 正确;RR个体数量由于维生素 K 缺乏而减少,rr 个体数量由于长期使用灭鼠灵也减少,B、C 错误;由于有 Rr 的个体存在,基因 r 的频率不可能降至为 0,D 错误。答案 A 10以下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维生素、纤维素、尿素都是内环境的成分 B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恒定不变 C胰岛素分泌量增加,肝糖原合成会加快 D胰高血糖素通过体液定向运输至肝细胞 解析 纤维素是植物多糖,不能被人体吸收进入内环境,A 错误;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相对稳定,B 错误;胰岛素能促进葡

11、萄糖合成肝糖原,从而使血糖浓度下降,C 正确;激素的运输不是定向的,即激素的运输没有选择性,激素的作用具有选择性,D 错误。答案 C 第 7 页 11以下有关生长素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顶芽生长占优势时侧芽生长素合成受到抑制 B顶芽合成的生长素通过自由扩散运输到侧芽 C植物向光性现象能表达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D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根的作用效果可能一样 解析 顶端优势是顶芽产生的生长素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运输到侧芽,在侧芽部位积累,使侧芽生长受到抑制,A、B 错误;植物向光生长时,向光侧与背光侧均为促进生长,不能表达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C 错误;在最适浓度两侧的两种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可能对根的作

12、用效果一样,D 正确。答案 D 12.以下有关如下图模型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假设图中 A、B、C 依次表示同一个种群中幼年期、成年期、老年期各年龄段个体数量,那么此种群为增长型种群 B假设 A、B、C 为某生态系统中的三个营养级,那么 A、B、C构成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 C 假设 A、B、C 为某生态系统中的三个种群,并且形成 ABC的食物链,那么三者的数量关系一定符合该模型 D假设 A、B、C 为某生态系统中的三个营养级,那么 B、C 中不会出现同一生物种群 解析 增长型种群中幼年个体多,老年个体少,A 正确;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包含分解者,营养级中不含有分解者,B 错误;树昆第 8 页

13、 虫鸟这类食物链不符合该模型,昆虫的数量远多于树的数量,C错误;动物所处的营养级别并非一成不变的,在不同食物链中营养级可能不同,D 错误。答案 A 13如图是某伴性遗传病的家系图,有关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该病是显性遗传病,4是杂合子 B7及正常男性结婚,子女都不患病 C8及正常女性结婚,儿子都不患病 D该病在男性人群中的发病率高于女性人群 解析 题干中交代了该遗传病是伴性遗传病,由4有病推测该病不可能是伴 Y 染色体遗传病,由4有病,儿子6正常可知,该病不可能是伴 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所以该病是伴 X 染色体显性遗传病,4是杂合子 XAXa,A 正确;7的基因型为 XaXa,及正常男性(X

14、aY)结婚,子女都正常,B 正确;8的基因型为 XAY,及正常女性(XaXa)结婚,儿子基因型为 XaY,表现都正常,C 正确;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在女性人群中的发病率高于男性人群,D 错误。答案 D 14以下有关生物技术实践操作的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A提取洋葱的 DNA 时参加洗涤剂的目的是瓦解细胞膜 B腐乳制作利用了毛霉等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与脂肪酶等 C控制凝胶珠在氯化钙溶液中的浸泡时间,可以控制凝胶珠的硬度 第 9 页 D家庭制作果酒时,需用洗涤剂反复冲洗葡萄外表,发酵效果才好 解析 提取洋葱 DNA 时,需参加洗涤剂与食盐,洗涤剂能瓦解细胞膜,A 正确;制作腐乳主要是利用毛霉等微生

15、物产生的蛋白酶与脂肪酶将豆腐内的蛋白质与脂肪分解,从而改变豆腐的成分与口味,B 正确;凝胶珠在氯化钙中浸泡一段时间,以便形成稳定的构造,浸泡时间过长那么凝胶珠的硬度会过高,C 正确;为了保持葡萄外表的野生型酵母菌,葡萄用水冲洗干净,不要用洗涤剂之类的化学物品冲洗,D 错误。答案 D 15加酶洗衣粉比普通洗衣粉的去污能力强。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一样条件下,加酶洗衣粉的去污效果总比普通洗衣粉好 B加酶洗衣粉中的酶都是用包埋法固定起来的 C不同品牌的洗衣粉中酶的种类一样,酶的含量不同 D加酶洗衣粉中的含磷量低,可降低环境污染 解析 酶具有专一性与高效性,在一样且适宜的条件下,添加酶的洗衣粉才能

16、比普通洗衣粉去污效果好,A 错误;加酶洗衣粉中的酶不是固定化酶,不能重复利用,B 错误;不同品牌的洗衣粉中酶的种类不同,如添加蛋白酶、脂肪酶等,C 错误;加酶洗衣粉可以降低外表活性剂的数量,使洗涤剂朝低磷、无磷方向开展,降低环境污染,D 正确。第 10 页 答案 D 16以下关于生态系统及生态工程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构造及功能越简单的生态系统,其抵抗力稳定性越弱,恢复力稳定性就越强 B生态系统中的物质是能量流动的载体,能量随着物质一起在生态系统中循环 C根据生态工程“物质循环再生原理,应将所有秸秆还田,不能投入沼气池中 D生态系统中某一时刻全部生产者体内存有的能量可能小于全部消费者体内存

17、有的能量 解析 一般而言构造与功能越简单的生态系统,营养构造越简单,其抵抗力稳定性越弱,恢复力稳定性越强,但苔原生态系统由于环境恶劣,其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都弱,A 错误;生态系统中物质是循环利用的,而能量是单向流动,不能循环的,B 错误;根据“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秸秆既可以还田,也可以投入沼气池中,C 错误;人工养殖的鱼塘生态系统,消费者的能量可以大于生产者的能量,D 正确。答案 D 17以下有关生物进化的相关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细菌在接触青霉素后会产生抗药性的突变个体 B自然选择能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C突变与基因重组可以使种群产生定向变异,因而可能导致新物

18、第 11 页 种的形成 D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认为生活在地穴水中的盲螈,因长期不用眼睛会失去视觉 解析 细菌本身就存在抗药性的个体,青霉素只是起到选择的作用,而不是定向诱变的作用,A 错误;自然选择能将适应环境的基因定向选择下来,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从而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B 正确;突变具有不定向性,使种群产生的变异是不定向的,C 错误;盲螈长期不用眼睛导致失去视觉,表达的是拉马克的用进废退学说,不属于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的观点,D 错误。答案 B 18以下有关胚胎移植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受体母畜及供体母畜必须处于同期发情状态 B胚胎移植所用的胚胎一定是体外受精而来的 C试管婴儿是指受精

19、及胚胎发育阶段都在体外进展 D哺乳动物早期胚胎形成后,在一定时间内处于游离状态 解析 受体母畜与供体母畜需进展同期发情处理,但不一定都要一直处于同期发情状态,A 错误;胚胎移植采用的胚胎可以是由体外受精而来,也可以是通过核移植技术形成的重组胚胎,B 错误;试管婴儿的受精作用与胚胎发育的早期在体外进展,但是后期要将胚胎移植到体内进展发育,C 错误;哺乳动物早期胚胎形成后到囊胚期一般处于游离状态,D 正确。答案 D 第 12 页 19以下有关实验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用洋葱鳞片叶的内表皮细胞观察 DNA、RNA 在细胞中的分布 B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中应观察根尖分生区细胞 C可以用人的口腔上皮

20、细胞作材料观察线粒体 D在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温度是因变量 解析 洋葱鳞片叶的内表皮细胞无色素,可用于观察 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A 正确。低温处理后染色体数目加倍发生在能分裂的细胞中,而根尖分生区细胞能进展有丝分裂,B 正确。可用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作材料观察线粒体,C 正确。在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温度是自变量,D 错误。答案 D 20以下关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与信息传递的表达中,错误的选项是()A能量流动的渠道是食物链(网),桑基鱼塘的生产方式提高了能量利用率 B能量流动是单向的,而物质循环与信息传递可以是双向的 C利用生长素类似物除去农田中的杂草,属于化

21、学信息传递在生产中的应用 D物质循环与信息传递可以发生在无机环境及生物群落之间 解析 食物链(网)是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的渠道,桑基鱼塘的生产方式充分利用了废弃物中的能量,可以提高能量的利用率,A 正确;能量流动一定是单向的,物质是可以循环的,信息在捕食者与被捕第 13 页 食者之间可以双向传递,B 正确;植物的生长素类似物并未在生物及生物之间或生物及无机环境之间传递信息,不属于信息传递在生产中的应用,C 错误;物质循环发生在无机环境及生物群落之间,信息传递既可以发生在生物群落内部,也可以发生在无机环境及生物群落之间,D 正确。答案 C 二、多项选择题(本局部包括 5 题,每题 3 分,共 15

22、 分。每题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 3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1 分,错选或不答的得 0 分。)21以下关于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实验的相关操作,不正确的选项是()A取样时应在每天的同一时间从同一培养瓶中吸取等量培养液 B应对培养用具进展灭菌处理,对培养液进展灭菌与无氧处理 C取样前对试管轻轻振荡、预实验、重复实验等措施均可减小实验误差 D制片时应先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再将培养液滴在盖玻片边缘 解析 取样时应在每天的同一时间从同一培养瓶中取样,但不必等量,A 错误;实验前,应对培养液与培养用具进展灭菌处理,但培养液不需进展无氧处理,B 错误:预实验不能减小实验误差,取样前对试管

23、轻轻振荡、重复实验可减小实验误差,C 错误;制片时应先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再将培养液滴在盖玻片边缘,让培养液第 14 页 自行渗入,D 正确。答案 ABC 22 大蒜根尖细胞在含3H 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培养液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转入不含3H 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培养液中培养第二代后获得的子细胞内 DNA 分子的标记情况可能为(只考虑其中一对染色体上的 DNA 分子)()解析 根据 DNA 的半保存复制的原理可知,根尖细胞在含有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中培养一个细胞周期后,全部 DNA分子都有一条链被标记,再转入不含3H 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中培养一代后,一半的 DN

24、A 分子不被标记,一半的 DNA 分子一条链被标记,复制第二代后局部 DNA 分子不被标记,局部DNA 分子一条链被标记,不存在 DNA 分子两条链被标记的情况,因此 A、C、D 均有可能。答案 ACD 23以下关于胚工程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对桑椹胚或囊胚进展分割处理,可培育基因型一样的两个新个体 B采用胚胎分割技术获得同卵双胎或多胎,可以看作动物的无性繁殖 C胚胎移植时,供体与受体母畜都必须具备优秀的遗传性能 D试管动物技术主要包括体外受精、早期胚胎培养与胚胎移植技术 第 15 页 解析 胚胎分割的时期一般是桑椹胚或囊胚期,分割得到的胚胎基因型一样,能培育成基因型一样的个体,A 正确;

25、胚胎分割技术获得的胚胎来自同一胚胎,属于无性繁殖的方式,B 正确;胚胎移植时,供体牛要具备优良的遗传性能,但受体牛只要是安康的个体即可,C 错误;试管动物技术属于有性生殖,其根本过程包括体外受精、早期胚胎培养与胚胎移植,D 正确。答案 ABD 24以下关于传统发酵技术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及自然发酵相比,人工接种菌种不易被杂菌污染 B较高温度与密闭环境有利于果醋的发酵 C盐的用量、酒的种类与用量、温度等均会影响腐乳风味 D果酒、果醋与腐乳制作的微生物细胞呼吸产生 CO2的场所都是细胞质基质 解析 人工接种菌种,人为的控制下可以防止杂菌的污染,A 正确;果醋是好氧型细菌,果醋发酵要持续通入空

26、气,而不应该在密闭的环境下进展,B 错误;盐的用量、酒的种类与用量、温度会影响腐乳的口味,也会影响腐乳成熟的时间,从而影响腐乳的风味,C 正确;果酒发酵利用的是酵母菌,其产生 CO2的场所为细胞质基质与线粒体基质,果醋发酵利用的是醋酸杆菌,其产生 CO2的场所是线粒体基质,腐乳利用的主要是毛霉,其产生 CO2的场所是线粒体基质,D 错误。答案 BD 第 16 页 25以下关于组成生物体的氨基酸与蛋白质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不同氨基酸之间的差异是由碳元素多少决定的 B氨基酸与蛋白质都是细胞代谢的主要能源物质 C蛋白质肽链的折叠被解开时,其特定功能也发生改变 D由m条肽链、n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

27、质至少有n一m个肽键 解析 不同氨基酸之间的差异是由 R 基决定的,A 错误;糖类是细胞代谢的主要能源物质,B 错误;构造决定功能,蛋白质肽链的折叠被解开时,空间构造发生了变化,其特定功能也发生改变,C 正确;由m条肽链、n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至少有n一m个肽键,脱去n一m个水分子,D 正确。答案 CD 第二卷(非选择题 共 65 分)三、非选择题(本局部包括 8 题,共 65 分。)26(8 分)如图表示小肠上皮细胞亚显构造示意图,分析答复以下问题:(括号中填数字编号,横线上填文字)(1)该图中构成生物膜系统的构造有_(填数字)。膜蛋白 A 在执行相应功能时需要消耗 ATP,产生 ATP 的

28、构造主要是 _。(2)该细胞面向肠腔的一侧形成很多突起即微绒毛,该微绒毛的根本骨架是_。微绒毛不仅可以增加膜面积,还可以增加细胞膜上_数量,有利于吸收肠腔中的葡萄糖等物质。第 17 页(3)细胞膜外表还存在水解双糖的膜蛋白 D,说明膜蛋白还具有_功能。图中的四种膜蛋白功能不同、构造有差异,其根本原因是_。(4)新生儿小肠上皮细胞吸收母乳中的免疫球蛋白方式是_,表达了细胞膜的构造特点是_。解析(1)是核糖体、是高尔基体、是内质网、是细胞膜、是细胞核、是线粒体,除核糖体外,其余构造都具有膜构造。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故线粒体是形成 ATP 的主要场所。(2)微绒毛实质是细胞膜,其根本骨架是磷

29、脂双分子层。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肠腔中的葡萄糖需要膜蛋白 A(一种载体蛋白)的转运。(3)膜蛋白 D 能将双糖水解,是一种酶,故膜蛋白 D 具有生物催化作用。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四种膜蛋白功能不同、构造有差异,其根本原因是控制四种膜蛋白合成的基因(或 DNA)不同。(4)免疫球蛋白是生物大分子,大分子物质与颗粒性物质主要通过胞吞作用进入细胞,表达了细胞膜的流动性。答案(1)线粒体(2)磷脂双分子层 载体蛋白(膜蛋白 A)(3)生物催化(或催化)控制四种膜蛋白合成的基因(或DNA)不同(或基因选择性表达)(4)胞吞 流动性 27(7 分)某科研人员将绿色的小麦叶片放在温度适宜的密闭容器内,在不同的

30、光照条件下,测定该容器内氧气量的变化,如下图。分析第 18 页 答复以下问题:(1)小麦叶肉细胞进展光合作用的场所是_。CO2进入叶肉细胞后被固定,固定产物的复原需要光反响提供_。(2)B 点时,叶片的光合作用速率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呼吸作用速率。A 点以后的短时间内,叶片细胞内 C3的量将_。(3)在 05 min 内,该容器内氧气量减少的原因是_。在 515 min 内,该容器内氧气量增加的速率逐渐减小,这是因为_ _。(4)如果小麦叶片的呼吸速率始终不变,那么在 515 min 内,小麦 叶 片 光 合 作 用 的 平 均 速 率(用 氧 气 产 生 量 表 示)是_molmi

31、n1。(5)同一小麦植株的底部叶片呼吸作用强度比顶部叶片弱,其内部原因最可能是_ _。解析(1)小麦是真核生物,叶肉细胞中进展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CO2进入叶肉细胞后被固定,固定产物 C3的复原需要光反响第 19 页 提供的H与 ATP。(2)B 点时,植物进展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此时容器内氧气量不变,说明植物的净光合作用速率为 0,即叶片的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A 点以后的短时间内,环境变化主要是光照强度变强,那么光反响产生的H与 ATP 增加,暗反响C3的复原过程加快,所以叶片细胞内 C3的量减少。(3)在 05 min内,叶片在黑暗条件下,叶肉细胞只进展呼吸作用,所以该容器内

32、氧气量减少的原因是呼吸作用消耗氧气。此实验装置是一个密闭的容器,在 515 min 内,光照强度不变,随着光合作用进展,密闭容器内的 CO2浓度逐渐下降,即光合作用暗反响速率减弱,消耗的H与 ATP 减少,H与 ATP 的积累会抑制光反响的进展,所以光反响产生氧气的速率逐渐减小。(4)如果小麦叶片的呼吸速率始终不变,测定的氧气产生量,是植物的净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即净光合作用速率总光合作用速率一呼吸作用速率。515 min内,小麦叶片光合作用的平均速率为总光合作用速率,即1584100.6,还要注意纵坐标单位(107mo1),那么答案为 6108molmin1。(5)注意题目要求“内部原因,

33、影响呼吸作用的内部原因最可能是底部叶片衰老,酶活性降低。答案(1)叶绿体 H与 ATP(2)等于 减少(3)呼吸作用消耗氧气 光合作用使密闭容器内的 CO2浓度逐渐减少,光合作用速率逐渐下降(4)6108(5)底部叶片衰老,酶活性降低 第 20 页 28(8 分)人类的 ABO 血型主要及常染色体上的 5 种基因有关,其中 H、h 是一组等位基因,IA、IB、i 是另一组等位基因,两组基因位于两对染色体上。研究发现,红细胞只含 A 抗原的人为 A 型血;红细胞只含 B 抗原的人为 B 型血;红细胞同时含 A、B 两种抗原的人为 AB 型血;两种抗原都不含有的人是 O 型血。以下图甲为人体内 A

34、、B 抗原的产生原理,H 物质不能从其他途径获取。请据图答复以下问题:(1)基因型 Hhii 与基因型 hhii 的个体都表现为 O 型血,分析图甲,说明基因控制 ABO 血型其实是通过控制_实现的。(2)AB 型血的人,细胞内既能合成 A 抗原又能合成 B 抗原,据此推断 IA、IB、i 三基因中属于显性基因的是_。有一 O 型血型的人,推断其基因型除了 hhIAIB外,还可能有_种可能,其中纯合子有_种。(3)图乙为某家族两代成员的血型调查结果。图乙代中 AB 血型个体的基因型是_。代的这对夫妻再生一个孩子为 O 型血的概率是_。(4)hh 基因型的个体在人群中的比例为万分之一,那么 h

35、的基因频率为_。假设代中 B 型血个体与人群中一个 AB 型血的男子结婚,生一个 A 型血孩子的概率及生一个 B 型血孩子的概率_(填“一样或“不同)。解析(1)根据图示可知,几种基因都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影响抗原的合成,从而决定生物的血型的,因此可以说明基因控制 ABO第 21 页 血型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实现的。(2)AB 血型的人体内同时存在 A抗原与 B 抗原,说明 IA与 IB都表达了,从而可以推测 IA与 IB均为显性基因。O 型血的人,既不能合成 A 抗原也不能合成 B 抗原,可能是缺乏 H 基因,此时基因型有 hhIAIA、hhIBIB、hhii、hhIAIB、hhIAi、hhI

36、Bi,也可能是含有 H 基因,但不含有 IA与 IB基因,此时基因型有 HHii 与 Hhii,因此其基因型除了 hhIAIB外还有 7 种,其中有 4 种(hhIAIA、hhIBIB、hhii、HHii)是纯合子。(3)根据题意,I 代的后代有 O 型血与 B 型血,因此亲代的基因型为 HhIAi 与HhIAIB,后代只有 hh 才是 O 型血,因此该夫妇再生一个孩子为 O型血的概率为14。(4)Hh 基因型在人群中的比例为110000,根据遗传平衡定律可知 h 的基因频率为1100。不考虑 H 与 h,可知代 B型血的基因型为 IBi,AB 型血的基因型为 IAIB,因此后代为 B 型血的

37、概率为12,为 A 型血的概率为14,即生育一个 A 型血孩子的概率与生育一个 B 型血孩子的概率不一样。答案(1)酶的(生物)合成(2)IA、IB 7 4(3)HhIAIB 14(4)1100 不同 29(9 分)如图是人体内有关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局部构造示意图,图中 A、B 与 a、b、c 代表相关构造,代表不同的激素,X代表某个生理过程。答复以下问题:(1)A 代表_,c 代表_。第 22 页(2)兴奋从 A 传到 B 导致 B 兴奋,在此过程中发生的信号转换是_;c 的膜内电位变化过程是_。(3)人体受到寒冷刺激后,将兴奋传至下丘脑的_,一方面使骨骼肌颤栗,另一方面使肾上腺素与_(填序

38、号)的含量升高,产热增加。(4)当激素含量过高时,激素含量会减少,这是一种_调节机制。血糖含量降低时,会刺激_细胞合成并分泌胰高血 糖 素,该 激 素 调 节 血 糖 升 高 的 原 理 是_。解析(1)图中 A 代表突触小体,a 代表突触小泡,b 代表突触间隙,c 代表突触后膜。(2)兴奋在突触处发生的信号转换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突触后膜发生兴奋时,膜内电位变化是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3)人体受到寒冷刺激后,兴奋传至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通过神经一体液调节,使肾上腺素与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升高,协同产热,图中甲状腺激素是由甲状腺分泌的。(4)当血液中激素(甲状腺激素)含量过高时,会反过来抑制激

39、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与(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这个过程属于负反响调节机制。血糖含量降低时,会直接刺激胰岛 A 细胞合成并分泌胰高血糖素,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肝糖原分解与非糖物质的转化,从而升高血糖。答案(1)突触小体 突触后膜(2)电信号到化学信号再到电信号 由负变为正(3)体温调节中枢 (4)反响 胰岛 A 促进肝糖原分解与非糖物质的转化 第 23 页 30(7 分)图甲表示某二倍体动物精原细胞通过减数分裂形成精子的过程中某构造的数量变化曲线;图乙表示及该精原细胞有关的不同分裂时期的图像。请据图答复以下问题:(1)图甲曲线表示_的数量变化,B 点后的细胞名称是_。(2)图乙中,细胞_处于图

40、甲中的 OB 段(不含 B 点)。(3)图乙中,细胞 A 中有染色体_个,细胞 D 中有染色单体_个。B 细胞中染色体上的基因可及染色体_上的基因发生自由组合。(4)图乙中,细胞 C 处于_期。如果细胞 D 中的 M 为 X 染色体,那么 N 一定是_。解析(1)根据题意,图甲表示的是精原细胞减数分裂形成精子的过程中某构造的数量变化曲线,根据“构造这一关键词,再结合OB 段数量为 N 而 BC 段数量为 0,得出曲线表示的是同源染色体对数的变化。B 点以后应该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各个时期,因此细胞的名称包括次级精母细胞与精细胞。(2)OB 时期的细胞正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各个时期,A 处于有丝分裂

41、后期、B 为有丝分裂间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C 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D 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因此细胞 B、C 处于 OB 段(不含 B 点)。(3)细胞A 中含 8 条染色体,细胞 D 中含 4 条染色单体,细胞 B 中的与为同源染色体、与为同源染色体,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在非第 24 页 同源染色体之间,故染色体上的基因可及染色体或上的基因发生自由组合。(4)C 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D 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如果 M 为 X 染色体,那么 N 一定为常染色体。答案(1)同源染色体对数 次级精母细胞、精细胞(2)B、C(3)8 4 或(4)减数第一次分裂

42、后 常染色体 31(9 分)植物篱是无连续式或接近连续的狭窄带状植物群,由木本植物或一些茎干坚硬、直立的草本植物组成。科研人员研究了蓑草、苜蓿构成的植物篱对小麦蚜虫(如麦长管蚜、禾谷缢管蚜等)及其天敌种群的影响。生物类型 同化量 净同化量 呼吸消耗 传递到分解者 传递给下一个营养级 未被利用 小麦(?)()小麦蚜虫 ()蚜虫()()微量 无()第 25 页 天敌(1)植物篱自上而下分别有乔木、灌木与草本植物等,形成群落的_构造。(2)图甲为该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局部示意图,图乙表示麦田生态系统中主要生物之间的关系,各种群对能量的使用情况(净同化量同化量呼吸消耗量)见上表,据图答复以下问题:图甲中碳

43、元素是以_形式流入 B 体内,图中缺少两个重要过程,请用文字与箭头形式书写出来:_、_,并写出其中的一条食物链:_。图乙因某原因,小麦蚜虫的数量急剧下降,迫使其天敌飞向其他麦田觅食,此过程表达了信息传递_的作用。表格中“?处数值为_,未被利用的能量最终去路的形式是_。解析(1)群落中垂直方向上自上而下有乔木、灌木与草本植物等,表达了群落的垂直构造。(2)图甲的碳循环局部示意图中由箭头关系可以看出 C 为分解者、D 为生产者,食物链为 DAB,图中缺少了“D(生产者)无机环境与“A(初级消费者)C(分解者)的箭头,碳元素在生物群落内以有机物形式流动,所以碳元素以有机物的形式流入 B(次级消费者)

44、体内。小麦蚜虫的数量下降使其天敌飞向其他麦田觅食,表达了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能调节生物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小麦同化的能量去向有自身第 26 页 呼吸消耗、流向下一营养级、被分解者利用与目前未被利用的。故小麦的同化量3.015.041.565.5125,未被利用的能量最终都以热能的形式散失。答案(1)垂直(2)有机物 D无机环境 AC DAB 调节生物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125 热能 32(8 分)RTPCR 是将 RNA 逆转录(RT)与 cDNA 的聚合酶链式扩增反响相结合的技术,具体过程如以下图所示:(1)过程需要参加缓冲液、原料_、_与引物 A 等。(2)过程首先要将反响

45、体系的温度升高到 95,其目的是_,该反响体系中所用的 Taq 酶至少应能耐受_。(3)过程拟对单链 cDNA 进展n次循环的扩增,理论上至少需要_个引物 B。(4)利用 RTPCR 技术获取的目的基因_(填“能或“不能)在物种之间交流;该技术还可用于对某些微量 RNA 病毒的检测,可提高检测的灵敏度,原因是_。(5)RTPCR 过程中主要借助对_的控制,影响酶的活性,从而使得化学反响有序高效地进展。解析(1)过程 I 为将 mRNA 逆转录成 DNA 的过程,该过程需要参加缓冲液、原料与引物 A 外还需要参加模板(即 RNA 提取物)与逆转录酶。(2)mRNA 逆转录形成 cDNA 后,就要

46、利用 cDNA 为模板第 27 页 进展 PCR 过程,首先将反响体系温度升高到 95,一方面使逆转录酶失活,防止逆转录的继续发生,一方面将 mRNAcDNA 杂合双链解开后以 cDNA 单链为模板进展 PCR 过程。(3)根据图示,该过程是以 cDNA 单链为模板的,第一次扩增需要 1 个引物,之后每扩增一次,DNA 单链的数目增加一倍,所需的引物也增加一倍,因此扩增 n 次后需要的引物数量为 2n一 1 个。(4)利用 RTPCR技术获取的目的基因能在物种间交流,该技术增加了 RNA 逆转录产生的 DNA 浓度,便于检测。(5)根据图示可知,该过程提供控制适宜的温度影响酶的活性,使化学反响

47、高效进展。答案(1)RNA 提取物 逆转录酶(2)让逆转录酶失活、使 mRNAcDNA 杂合双链解开 95(3)2n1(4)能 增加了待测 RNA逆转录产生的 DNA 的数量(或浓度),便于检测(5)温度 33(9 分)马铃薯是种植广泛的农作物,病毒侵染后导致产量大幅下降,培育脱毒与抗毒的马铃薯品种是提高产量的有效方法。请分析并答复以下问题:(1)马铃薯茎尖病毒极少甚至无病毒,因此可将马铃薯茎尖接种在培养基中,经过人工培养获得脱毒苗。培养基中添加植物激素的作用是诱导离体细胞经过_完成组织培养过程,从而形成脱毒苗。为监控脱毒苗的质量,可采用_的方法检测病毒的蛋白质。(2)研究人员研究了茎尖外植体

48、大小对苗的成活率与脱毒率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图。该结果说明,茎尖越小,_,因此马铃薯第 28 页 脱毒培养中茎尖外植体的适宜大小为_。(3)假设要通过转基因技术获得抗病毒的马铃薯植株,采用最多的方法是使用_酶切割目的基因与载体,用_酶将目的基因及载体连接起来,再将含有目的基因的_导入农杆菌,利用农杆菌的转化作用,可以使目的基因进入植物细胞,并将其插入到植物细胞中染色体的 DNA 上,使目的基因的遗传特性得以稳定维持与表达。待筛选出成功转化的马铃薯细胞后,再通过_技术形成完整植株。解析(1)培养脱毒苗的过程即植物组织培养过程,将离体组织经过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再分化形成胚状体,培育成幼苗。病毒蛋白质为抗原,利用抗原一抗体杂交法进展检测。(2)由图可知,随横坐标中茎尖大小的增大,脱毒率下降,成苗率提高。在茎尖为 0.27mm时脱毒率与成苗率均较高,此长度适宜作为外植体。(3)基因工程技术是采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目的基因与载体,再用 DNA 连接酶连接成重组质粒,将重组质粒导入农杆菌。转基因成功后的植物细胞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培养成完整植株。答案(1)脱分化与再分化 抗原抗体反响(或抗原抗体杂交)(2)脱毒率越高,但成苗率越低 0.27mm(3)限制性核酸内切(或限制)DNA 连接 重组质粒(或 Ti 质粒)植物组织培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