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谷县金山乡金山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公开课.pdf

上传人:深夜****等你... 文档编号:75951549 上传时间:2023-03-06 格式:PDF 页数:27 大小:677.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谷县金山乡金山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公开课.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甘谷县金山乡金山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公开课.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甘谷县金山乡金山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公开课.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谷县金山乡金山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公开课.pdf(2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六年级下册数学公开课教案及反思例文 六年级下册数学公开课教案及反思最新例文 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分析分数应用题的方法,会分析关系句,找准单位“1”。2.使学生弄清题中的数量关系,掌握解题思路,正确列式解答。3.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知识迁移的能力。4.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教学重点和难点 1.会分析数量关系,掌握解题思路,正确解答。2.找准单位“1”;根据问题需要的条件,把间接条件转化为直接条件。教学过程 导语:前边我们已经学过了简单的分数应用题,今天继续学习分数应用题。(板书课题:分数乘法应用题)(一)复习铺垫 1.说图意填空。(投影)问:谁是单位“1”?2.说图意回答

2、问题。(投影)问:谁和谁比,谁是单位“1”?3.准备题:(做在练习本上,画图列式计算,一个学生到黑板板演。)教师订正讲评。提问:谁是单位“1”?要求用去多少吨就是求什么?少。)根据什么用乘法计算?(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师:如果把问改成“还剩多少吨”应该怎样计算呢?这就是今天要研究的稍复杂的分数应用题。(在课题板书前加上“稍复杂的”。)(二)学习新课 1.学习例 4。(1)读题找出条件和问题,并问:问题变了,现在“?”应画在哪?(在线段图中把“?”号移动。)(2)分析数量关系。(同桌互相说。)提问:单位“1”变了吗?单位“1”是谁?请同学们认真观察线段图,再

3、根据刚才复习的有关知识讨论这道题如何解答,试着做一做。学生汇报结果,让学生说解题思路,老师一边把图补充完整。=2500-1500=1000(吨)答:还剩 1000 吨。生:把原有煤的总数看作单位“1”,先求出用去多少吨,就可以求出还剩多少吨。师追问:求用去多少吨你是怎么想的?答:还剩 1000 吨。生:把原有煤的总数看作单位“1”,欲求剩下多少吨,就要先求(3)引导学生比较:这两种解法在思路上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两种解法都是经过两步计算。不同点:第一种解法是先求出用去了多少吨,再用总吨数减去用去的吨数,得到的就是剩下多少吨。第二种解法是先求出剩下的占总吨数的几分之几,再求剩下的是多少

4、吨。(4)练习“做一做”(1):昆虫标本有多少件?(做完让学生说解题思路、投影订正。)2.学习例 5。六月份捕鱼多少吨?(1)读题找出条件、问题。(2)师生合作画出线段图,并分析数量关系。(让学生说画图过程)问:谁和谁比,谁是单位“1”?(3)列式解答。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小组讨论如何解答,并考虑可用几种方法解答。学生汇报结果。(老师板书列式)答:六月份捕鱼 3000 吨。师追问:你是怎么想的?生:要想求六月份捕鱼多少吨,就得先求出六月份比五月份多捕鱼多少吨。师再追问:怎样求六月份比五月份多捕的吨数?捕的吨数。答:六月份捕鱼 3000 吨。师追问:怎么想的?生:把五月份的

5、吨数看作单位“1”,先求出六月份捕的相当于五月份捕的几分之几,就可以求出六月份捕鱼多少吨。师问:这两种解法有什么联系和区别?(联系:两种解法都利用了分数乘法的意义求已知数的几分之几。区别:解题思路不同。)(4)练习“做一做”(2)。答。(三)巩固练习 1.补充问题并列式解答。(复合投影片)_?2.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里。包?列式是 A.乙队修了多少米?B.乙队比甲队多修多少米?C.甲队比乙队多修多少米?D.乙队比甲队少修多少米?(3)根据条件和问题列出算式。已知一袋大米重 40 千克。(四)课堂总结 六年级下册数学公开课教案及反思最新例文 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对称图形,明白对

6、称的含义,能找出对称图形的对称轴。2.通过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培养学生多种能力,渗透美的教育。教学重点 理解对称图形的概念及性质,会找对称轴。教学难点 准确找全对称轴。教学准备 1.教具:投影片、图片、剪刀、彩纸。2.学具:蝴蝶几何图片、剪刀、白纸。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你们看这些图形好看吗?观察这些图形有什么特点?(图形的左边和右边相同。)你能举出一些特点和上图一样的物体图形吗?(人体、昆虫、房屋、衣服)这些图形从哪儿可以分为左边和右边?请同学到前边来指一指。(指出中间的那条线。)你怎么知道图形的左边和右边相同?(看出来的)还有别的办法吗?用手中蝴蝶图形动手试一试,互相讨论。(对折,图形

7、左右两边完全合在一起,也就是完全重合。)你能不能很快剪出一个图形,使左右两边能完全重合?可以讨论,也可以看一看其他同学是怎么剪的。(把纸对折起来,再剪。)(二)讲授新课 1.对称图形的概念。(1)对称图形和对称轴的定义。以剪出的图形为例,贴在黑板上。问:你们剪出的这些图形都有什么特点?(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师:像这样的图形就是对称图形。(板书课题)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画在图上)。问:现在谁能准确说出什么是对称图形?什么是对称轴。板书: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2)加深理解概念。以小

8、组为单位,说一说,你刚才剪的图形叫做什么图形?为什么?画出自己剪的图形的对称轴。注意对称轴是一条直线,两端可以无限的延长。(3)巩固概念。(投影)判断下面的图形是不是对称图形?为什么?用小棒摆出对称轴。生:_、奖杯、汽车图是对称图形,金鱼图不是对称图形,无论怎样折,两侧都不能完全重合,因此也就没有对称轴。拿出从方格纸上剪下来的几何图形,折一折,看一看哪些是对称图形,画出它们的对称轴。个人完成后,按顺序摆放在桌子上,同桌互查,再指名按顺序说。投影出示,折一折,说明是否是对称图形,并在()里写明有几条对称轴。生边回答老师边填在投影片上,并用小棒摆出对称轴。回答:1 任意三角形不是对称图形。2 等腰

9、三角形是对称图形,有一条对称轴。3 任意梯形不是对称图形。4 正方形是对称图形,有四条对称轴。(学生再折一折,老师示范。)5 平行四边形不是对称图形。(再折一折,沿任何一条直线折都不重合。)6 长方形是对称图形。有两条对称轴。(有四条对不对,折一折。)7 圆是对称图形。有无数条对称轴。(在你那个圆上至少画出三条对称轴。)8 等腰梯形是对称图形,有一条对称轴。小结。问:决定一个图形是不是对称图形,具备什么条件?有几条对称轴由谁来决定?练一练 打开书第 125 页“做一做”,读题后做在书上,一名学生做在投影片上,投影订正。第 2 个图和第 4 个图较难,要引导学生用对折的思想思考,关键找准第一条对

10、称轴,其它就好找了。2.对称图形的性质。(1)结合实例思考:对称图形在沿着对称轴折叠时,为什么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投影对称图形,边观察边思考边讨论。(2)测量并归纳性质。打开书第 125 页,看下半部分的对称图形,用尺子量一量图中的 A,B,C,D 点到对称轴的距离分别是多少厘米?(保留一位小数)认真度量,结果填在书上,你发现什么?投影订正。填后的结果:A 点到对称轴的距离是 0.6 厘米。B 点到对称轴的距离是 1.2 厘米。C 点到对称轴的距离是 0.6 厘米。D 点到对称轴的距离是 1.2 厘米。问:根据测量的结果你发现什么?(A,D 两点及 B,C 两点都分别在对称轴两侧。A,D

11、两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都是 0.6 厘米;B,C 两点到对称轴的距离也相等,都是 1.2 厘米。)问:根据度量结果,你们能总结出对称图形的性质吗?板书:在对称图形中,对称轴两侧相对的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3)验证性质。量一量五角星对称轴两侧到相对应的点到对称轴的距离是否相等。看 126 页上面三幅图,同桌指着图形说出谁和谁是相对的点,相对点到对称轴的距离是多少。反过来,如果图形两侧相对应的两点到图形中线距离都相等,那么这个图形就是对称图形,中线就是对称轴。(三)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什么样的图形叫对称图形?什么是对称轴?对称图形具有什么性质?为什么有很多建筑、生活用品都是对称

12、图形?(四)巩固练习 1.第 127 页 1 题,画出对称轴。2.在你周围的物体上找出三个对称图形。3.让学生把一张纸对折,用笔画出图形一半,然后剪出来,打开看一看是什么图形。也可按第 127 页第 3 题先画、再剪。4.你能否应用对称图特点,剪出美丽的窗花或五角星。六年级下册数学公开课教案及反思最新例文 3 教学目的 1.通过知识迁移使学生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应用题的结构特征及解题规律。2.正确列式,掌握计算方法,准确计算。教学重点 明确单位“1”,会列关系式。教学难点 能够根据题中条件找出和关系式中相对应的数量。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 1.什么叫百分数?2.把下列各数化成百分数

13、。(保留一位小数)0.75=1.25=0.786=1.763 0.9855 3.列式计算,说分析思路。六年级有学生 160 人,已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儿童组)的有 120 人,占六年级学生人数的几分之几?说思路:关键句是“占六年级学生人数的几分之几”,也就是 120人占六年级学生人数的几分之几。和六年级人数相比,六年级人数做单位“1”,关系式为 已达标人数六年级人数 小结:这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应用题。因为所求的问题是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所以用除法计算。关键是找单位“1”,用单位“1”做除数。(二)讲授新课 改变准备题为例题,把“几”改成“百”。例 1 六年级有学生 16

14、0 人,已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儿童组)的有 120 人,占六年级学生人数的百分之几?1.读题,说出例题与准备题有什么不同?百分数表示什么?(表示两个量之间的倍数关系。)这道题与准备题的解题思路一样吗?2.说解题思路。(小组互说,集体订正。)这道题的关键句是“占六年级学生人数的百分之几”,把问题补充完整,也就是已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 120 人占六年级学生人数的百分之几。和六年级人数比,六年级人数是单位“1”,做标准量。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 120 人是和六年级学生人数相比的量。3.列关系式:已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人数六年级总人数 4.列式:(板书)120160=0.75=75%答:占六

15、年级学生人数的 75%。请同学们看计算格式:通常先求出商,用小数表示,然后,再转化成百分数。问:结果表示什么?为什么没单位名称?(体育达标的人数与六年级学生人数是倍数关系,所以没有单位名称。)5.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与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应用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应用题的结构特征、数量关系、解题方法都用除法计算;不同点是最后结果,一个用分数表示两数间的倍数,另一个是用百分数表示两数间的倍数关系。)6.解这类题的关键是什么?(明确单位“1”的量;找准与单位“1”相比的量,用与单位“1”相比的量除以单位“1”。)7.过渡到例 2。百分数还可以叫做什么?(百分率,百分比

16、。)你在日常生活中,听到过哪些率?(发芽率,出勤率,合格率)求这些率有什么作用?表示什么意思呢?师:实行科学种田,为了保证基本苗数量,又避免浪费种子,就要先进行发芽率的试验。求发芽率就是求发芽的种子数占试验种子总数的百分之几。通常用下面的公式计算:问:“率”表示什么?(两个数相除的商。)师:发芽率是百分率的一种,公式本身应该用百分数的形式(%)表示,所以,要“100%”。例 2 某县种子推广站,用 300 粒玉米种子做发芽试验,结果发芽的种子有 288 粒。求发芽率。1.默读题,说已未知条件。2.什么叫发芽率?(同桌互说)3.根据发芽率公式,自己列式。集体订正。问:结果有单位名称吗?为什么?4

17、.根据发芽率的公式,你们能说出求下列百分率的公式吗?(边说边投影。)想一想:你能告诉大家一个百分率公式吗?5.练习:第 137 页“做一做”。强调先写公式,再列式计算。(集体订正。)(三)巩固练习(投影)1.一班种树 40 棵,二班种树 48 棵,二班种的棵数占一班的百分之几?(集体订正)4840=120%为什么不是 4048?(一班是单位“1”,一班种的棵数做除数,二班种的棵数是和一班相比的量,做被除数。)2.读题,说单位“1”;列式,说结果。2 是 5 的百分之几?(5 是单位“1”,25=0.4=40%。)5 是 2 的百分之几?(2 是单位“1”,52=2.5=250%。)4 千米相当

18、于 5 千米的百分之几?(5 千米是单位“1”,45=0.8=80%。)20 分钟是 1 小时的百分之几?能直接列式吗?先怎么办?3.以小组为单位说分析思路后,个人在本上列式,集体订正。某村前年造林 15 公顷,去年造林 18 公顷,是前年造林的百分之几?某种录音机原价 560 元,现价是 320 元。现价是原价的百分之几?原价是现价的百分之几?某生产队割青草 200 吨,晒成干草后还有 120 吨。求青草的含水率?关键要明确,青草含水重量,就是失去的水分,即:青草晒成干草后少的重量。某年级一班有男生 22 人,女生 20 人。女生占男生的百分之几?男生占女生的百分之几?男生占全班人数的百分之

19、几?分析第三问,全班人数是单位“1”,全班人数是男生和女生的总和,所以,除数就是男女生人数的和,列式为:22(22+20)。问:第三问与前两问有什么区别?某区绿化环境,前年种花草 200 公顷,去年比前年多 40 公顷。前年种花种草是去年的百分之几?小组讨论分析,谁是单位“1”,谁是和单位“1”相比的量?会列式吗?集体订正。4.根据:“24,60”两个数编“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题。(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解题步骤是什么?解题关键是什么?(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百分之几,求百分率。解题步骤是先找重点句,确定单位“1”。关键找准单位“1”后,根据关系式找出相对应的数量。)

20、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1.依据知识的迁移规律,进行了必要的铺垫。根据新课“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需要,首先复习了百分数的意义,及分数、小数化成百分数的方法,重点突出了准备题,为顺利讲授新课、过渡到新课做了铺垫。2.引导学生找出新旧知识的异同点,进一步强化了教学的重点。总结出解题思路,掌握解题的关键及步骤。3.精心设计习题,使知识引向深入。由直接给出关系式中的数量到间接给出关系式的数量,通过智力活动内化,逐步向能力转化。4.运用迁移规律,以旧引新,调动学生参与新知识学习的积极性,教给学生掌握知识的方法与技能,使学生学会学习。板书设计 六年级下册数学公开课教案及反思最新例文 4 教学目标 1

21、.使学生初步认识正比例的意义、掌握正比例意义的变化规律。2.学会判断成正比例关系的量。3.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的能力。教学重点和难点 理解正比例的意义,掌握正比例变化的规律。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准备 请同学口述三量关系:(1)路程、速度、时间;(2)单价、总价、数量;(3)工作效率、时间、工作总量。(学生口述关系式、老师板书。)(二)学习新课 今天我们进一步研究这些数量关系中的一些特征,请同学们回答老师的问题。幻灯出示:一列火车 1 小时行 60 千米,2 小时行多少千米?3 小时、4 小时、5 小时各行多少千米?生:60 千米、120 干米、180 千米 师:根据刚才口答的问题,

22、整理一个表格。出示例 1。(小黑板)例 1 一列火车行驶的时间和所行的路程如下表。师:(看着表格)回答下面的问题。表中有几种量?是什么?生:表中有两种量,时间和路程。师:路程是怎样随着时间变化的?生:时间 1 小时,路程是 60 千米;2 小时,路程为 120 千米;3 小时,路程为 180 千米 师:像这样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这两种量就叫做两种相关联的量。(板书:两种相关联的量)师:表中谁和谁是两种相关联的量?生:时间和路程是两种相关联的量。师:我们看一看他们之间是怎样变化的?生:时间由 1 小时变 2 小时,路程由 60 千米变为 120 千米时间扩大了,路程也随着扩大,路程随

23、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师:现在我们从后往前看,时间由 8 小时变为 7 小时、6 小时、4 小时路程又是如何变化的?生:路程由 480 千米变为 420 千米、360 千米 师:从上面变化的情况,你发现了什么样的规律?(同桌进行讨论。)生:时间从小到大,路程也随着从小到大变化;时间从大到小,路程也随着从大到小变化。师:我们对比一下老师提出的两个问题,互相讨论一下,这两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分组讨论)师:请同学发表意见。生:第一题时间扩大了,行的路程也随着扩大;第二题时间缩小了,所行的路程也随着缩短了。师:我们对这种变化规律简称为“同扩同缩”。(板书)让我们再看一看,它们扩大缩小的变化规律是什么?

24、师:根据时间和路程可以求出什么?生:可以求出速度。师:这个速度是谁与谁的比?它们的结果又叫什么?生:这个速度是路程和时间的比,它们的结果是比值。师:这个 60 实际是什么?变化了吗?生:这个 60 是火车的速度,是路程和时间的比值,也是路程和时间的商,速度不变。驶多少千米,速度都是 60 千米,这个速度是一定的,是固定不变的量,我们简称为定量。师:谁是定量时,两种相关联的量同扩同缩?生:速度一定时,时间和路程同扩同缩。师:对。这两种相关联的量的商,也就是比值一定时,它们同扩同缩。我们看着表再算一算表中路程与时间相对应的商是不是一定。(学生口算验证。)生:都是 60 千米,速度不变,符合变化的规

25、律,同扩同缩。师:同学们总结得很好。时间和路程是两种相关联的量,路程是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时间扩大,路程也随着扩大;时间缩小,路程也随着缩小。扩大和缩小的规律是:路程和时间的比的比值总是一样的。师:谁能像老师这样叙述一遍?(看黑板引导学生口述。)师:我们再看一题,研究一下它的变化规律。出示例 2。(小黑板)例 2 某种花布的米数和总价如下表:(板书)按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幻灯)(1)表中有哪两种量?(2)谁和谁是相关联的量?关系式是什么?(3)总价是怎样随着米数变化的?(4)相对应的总价和米数的比各是多少?(5)谁是定量?(6)它们的变化规律是什么?生:(答略)师:比较一下两个例题,它

26、们有什么共同点?生:都有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师:对。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这就是今天我们学习的新内容。(板书课题:正比例的意义)师:你能按照老师说的叙述一下例 1 中两个相关联的量之间的关系吗?生:路程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它们的比值(也就是速度)一定,所以路程和时间是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是正比例关系。师:想一想例 2,你能叙述它们是不是成正比例的量?为什么?(两人互相试说。)师:很好。请打开书,看书上是怎样总结的?(生看书,并画出

27、重点,读一遍意义。)师:如果表中第一种量用 x 表示,第二种量用 y 表示,定量用 k表示,谁能用字母表示成正比例的两种相关联的量与定量的关系?师:你能举出日常生活中成正比例关系的两种相关联的量的例子吗?生:(答略)师: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有很多相关联的量,有的成正比例关系,有的是相关联,但不成比例关系。所以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正比例关系,要抓住相对应的两个量是否商(比值)一定,只有商(比值)一定时,才能成正比例关系。(三)巩固反馈 1.课本上的“做一做”。2.幻灯出示题,并说明理由。(1)苹果的单价一定,买苹果的数量和总价()。(2)每小时织布米数一定,织布总米数和时间()。(3)小明的年龄

28、和体重()。(四)课堂总结 师:今天主要讲的是什么内容?你是如何理解的?(生自己总结,举手发言。)师:打开书,并说出正比例的意义。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提出来。(五)布置作业 六年级下册数学公开课教案及反思最新例文 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受到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2.使学生学会并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解答方法,掌握“比例分配”问题的特征,能熟练地计算。教学重点和难点 把比转化成分数。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准备 2.甲数与乙数的比是 45。甲数是乙数的几分之几?乙数是甲数的几分之几?甲数是甲、乙总数的几分之几?乙数是甲、乙总数的几分之几?3.出示投影图:师:看到此图你能想到什么?学生说

29、,老师写在胶片上:女生与男生的比是 32。男生与女生的比是 23。4.某生产队运来 60 吨化肥,平均分给 5 个小队。每个小队分到多少吨?605=12(吨)这种解答的方法,在算术上叫什么方法?刚才我们解题的方法叫平均分配的方法,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应用很广泛,而且这种方法你们早已比较熟悉,也经常用它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但有些事情,用这种方法就行不通了。如:你们单元住着 18 家,每月交的水电费能平均分配吗?又如:国家搞绿化建设,能把绿化任务平均分配给各单位吗?比如生产队的土地,也要根据国家计划,合理安排种植,不能想种什么就种什么,所有这些,都需要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这样的分

30、配方法叫“按比例分配”。(板书课题)(二)学习新课 1.出示例题。例 1 第四生产队计划把 400 公顷地按照 32 的比例播种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各种多少公顷?学生读题,分析题中的条件与问题,教师把条件与问题简写出来:然后再让学生带着三个问题去思考。(1)两种作物一共几份?怎样求?(3)400 公顷是总数,要求的两种作物各种多少公顷?怎样计算?分析:用一个长方形表示全部土地。(画图)根据粮、经之比是 32,你知道什么意思?(粮 3 份,经 2 份。)师边说边把长方形平均分成5 份,其中3 份标粮,其中2 份标经。观察:从图上看,把全部土地平均分成几份?你怎么算出来的?(板书

31、)总份数:3+2=5 32,实质都表示倍数关系。现在这道题能够解决了。粮食作物多少公顷?怎么算?经济作物多少公顷?怎么算?验算:求总数 240+160=400 求比 240160=32 答:粮食作物 240 公顷,经济作物 160 公顷。(附图)这道题就是“按比例分配”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首先 多少。师归纳:问题通过分析得到解决,又经过验算证明方法正确,从这道题可以悟出解答“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规律为:已知两个数的和与两个数的比,把两个数的比转化成各占几分之几,然后按“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的方法解答。2.试一试。抓住主要矛盾练习,运用规律解决问题。把 45 棵树苗分给两个

32、中队,使两个中队分得的树苗的比是 45,每个中队各得几棵树苗?总份数是几?怎么算?一中队占几分之几?二中队占几分之几?总份数 4+5=9 验算:总棵树 20+25=45(棵)比 2025=45 答:一中队得 20 棵,二中队得 25 棵。(三)巩固反馈 1.某工厂有职工 1800 人,男女职工人数比是 54,求男女职工各多少人?2.沙子灰是灰和沙子混合而成的,它们的比是 73。要用 280吨沙子灰,则灰和沙子各需多少吨?3.图书馆买来 160 本儿童故事书,按 123 分给低、中、高年级同学阅读。低、中、高年级各分到多少本?以上三题只列出主要算式即可。4.学校把 560 棵的植树任务,按照五年

33、级三个班人数分配给各班。一班 47 人,二班 45 人,三班 48 人。三个班级各植树多少棵?分析条件、问题以后让学生讨论:三个班植树的总棵树是几?题目要求按什么比?人数比是几比几?三个数的和及三个数的比知道后,根据“按比例分配”的规律,怎样计算这道题?试着让学生在本上做,老师巡视,然后把方法集中到黑板上。(找用不同方法计算的学生板演。)5.有一块试验田,周长 200 米,长与宽的比是 32。这块试验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这道题给了长与宽的比是 32,指的是一个长与一个宽的比,而周长包括 2 个长和 2 个宽,因此先求出一个长宽的和,即 2002,然后把 100 按 32 去分配。)6.看图

34、编一道按比例分配题解答。7.水是由氢和氧按 18 的重量比化合而成的。5.4 千克的水中含氢、氧各多少千克?(看谁用的方法多。)方法 1 8+1=9 方法 2 5.49=0.6(千克)0.61=0.6(千克)0.68=4.8(千克)方法 3 方法 4 5.4(8+1)=0.6(千克)0.68=4.8(千克)方法 5 解:设氢为 x 千克。5.4-x=8x 5.4=9x x=0.6 5.4-x=5.4-0.6=4.8 方法 6 解:设氧为 x 千克。x=(5.4-x)8 x=43.2-8x 9x=43.2 x=4.8 5.4-x=5.4-4.8=0.6 以上方法 4,5,6 要写全过程。(四)布置作业(略)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1.通过复习,使学生认识到比与分数是有联系的。2.讲授新课时,先讲了一个最一般的按比例分配题,练习 13题以后出现另一种形式的按比例分配题,这里老师采用讲练结合的方法。最后让学生用多种方法解答一道题,从而让学生认识到整数、分数、比和比例这些知识的内在联系,使学生明确,当题中给出比的条件时,可以直接用比例的知识解题,也可以根据整数、分数、比和比例之间的联系,把比所表示的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用分数、整数之间的关系来表示,并解答题。但是由于分析的思路不同,解答的方法也不同。不管学生采用哪种方法解答,老师都要加以肯定,并鼓励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解答。板书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