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优秀9篇)_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优秀9篇)_1.docx(3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优秀9篇)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篇一 简单的计算: 教学目标 1、能正确地进行关于元、角、分简单的加、减法计算。 2、理解元、角、分的加、减法的计算的算理。 3、使学生能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教学重难点 正确、合理、灵活地进行元、角、分的加、减法计算。 教学工具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铺垫助学) 师:同学们都去过超市吧,今天我们来当一回售货员,不过我要考考你们,看你们是不是一名合格的售货员。(出示课件) 1、课件出示人民币面值图片,说出人民币币值。(学生举手抢答) 2、填空:(指定小组一个个回答) 1元=(10)角,10角=(1)元 2元
2、=(20)角,20角=(2)元 7元=(70)角,40角=(4)元 5元=(50)角,80角=(8)元 9元=(90)角,60角=(6)元 (二)例5(以趣激学) 1、彤彤要买一袋牛奶,牛奶是1元两角,可是彤彤没有面值一元的人民币,只有一些面值1角的人民币,他该怎么给钱呢? 2、让学生思考后举手发言,说出方法。(板书:人民币简单的计算) 3、教师再次根据学生描述的方法进行课件直观演示。 1元2角=12角(板书),让同学齐读一遍,并让几个后进生复述。 4、彤彤转天又买了一杯酸奶,给售货员18角,你们知道酸奶是几元几角吗? 18角=1元8角(板书) 5、点名回答,说出原因,并让后进生复述。 6、练
3、习(指定小组一个个回答) 1元3角=(13)角,15角=(1)元(5)角 4元6角=(46)角,24角=(2)元(4)角 6元1角=(61)角,53角=(5)元(3)角 5元7角=(57)角,89角=(8)元(9)角 9元5角=(95)角,67角=(6)元(7)角 7、书写反馈: 数学书第57页做一做第一题,注意书写姿势,比一比谁书写最快、最工整。写好后立刻坐好。 (三)例6(顺思导学) 1、出示图片。 2、提出问题1: (1)买一个圆气球和一个桃心气球,要多少钱? (2)让学生思考后回答,并说出方法。 (3)出示课件,并提示:单位名称都是“角”,可以直接计算。 (板书:5+8=13(角)13
4、角=1元3角) 3、提出问题2: (1)笑脸气球比粉色气球贵多少钱? (2)让同学描述“贵”是什么意思? (3)同位讨论,这个问题该如何解答。 (4)同学代表发言,教师给予适当纠正和引导。 (5)教师再度用课件演示同学们的方法,并提示:单位名称不同时,要 先转化成相同的单位名称,再计算。 (板书:1元=10角10-6=4(角) 4、提出问题3: (1)买一个笑脸气球和一个鸭子气球,要多少钱? (2)让同学们仔细想一想,然后把自己想到的方法写在小纸条上,教师巡视。 (3)利用投影展示部分学生作业,共同讨论他们是否做的正确,让同学说理由。 (4)利用课件展示做题过程,(板书:1元+3元1角=4元1
5、角) (四)练习:(应用促学) 数学书第57页第二题1、2问。 (六)课堂小结:(梳理评学) 你们都是非常聪明的售货员,帮顾客解决了,买两样东西如何计算一共多少钱?一个商品比另一个商品贵多少钱?顾客们认为你们态度满分,服务满分,下课后,由组长为所有的售货员们发放优质奖章。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篇二 教学目标: 1、经历从实际情景里提出并解决问题的过程,理解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能比较熟练地计算十几减9。 2、在观察、操作中逐步发展探究、思考的意识和思维的灵活性。 3、能应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相关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作用。 教学重点: 能比较熟练地计算十几减9。 教学难点: 理解十几减9的退位计算方
6、法。 教学资源: 学具。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讲到小猴子水果店里的桃子可香甜了,你看(挂图出示)小白兔蹦蹦跳跳跑来了,它对小猴子说:我买9个。你们能看图提出哪些要解决的问题呢? 学生互相说图意。 全班交流,提出:还剩多少个的问题。 应怎样计算呢? 根据回答板书:139= 二、自主探索,领悟算法。 1、实物操作。 讲述:假如用小棒来表示,你应该怎样摆、怎样算?(学生摆学具) 2、请大家先独立思考,再四人一组互相讨论:13个怎样减去9个? 3、小组汇报:你是怎样算的? 4、结合学生的回答演示不同的算法。 方法一:10-9=1 1+3=4 方法二:13-3=10
7、 10-6=4 方法三:9+( )=13 9+(4)=13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篇三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自主探索得出计算8、7、6加几的各种方法;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凑十法,并能正确熟练地口算8、7、6加几。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抽象及概括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类推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数学应用的意识。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03104页8、7、6加几。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求知的欲望 (录像出示8个小朋友去公园买门票,然后,又来了5个小朋友的情景。) 1、教师创设情境:星期天上午,天气非常好,小文、小丽、小明等8个小朋友到公园去玩。他们
8、来到公园门口,正要买门票,又来了他们的5个同学。这时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应该买多少张门票?他们想请同学们帮忙算一下。同学们想帮这个忙吗?先在小组里讨论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好吗? 2、小组合作讨论。 3、小组汇报交流。 生1:我们是数的,数了数这些小朋友一共有13个人。 生2:我们小组是这样想的,第一次来了8个人,然后接着往下数,9、10、11、12、13,一共有13人。 生3:我们是把后来来的5个小朋友中的2个人先和8个人凑成10个人,10个人再加上剩下的3个人,一共是13个人。 生4:我们是把8个小朋友分成5个小朋友和3个小朋友两组,然后把这5个小朋友和后来来的5个小朋友凑成10个人,10个人
9、再加上剩下的3个人,一共是13个人。 教师小结:同学们想出的这几种办法都不错,这4种方法你最喜欢哪一种方法? 二、动手操作,自我感悟,探求新知 1、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如果用计算的方法,应该怎样列算式呢?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8+5。 师:8+5应该怎样计算呢?请同学们在小组里用小棒摆一摆。 小组汇报交流,由于学生有了9加几的基础,所以很容易想到用凑十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生:我们小组先摆了8根小棒,又摆了5根小棒,然后从5根小棒里拿出2根放入8根小棒里凑成了10根小棒,10根小棒再加上剩下的3根,就等于13根小棒。 教师再请几个小组说一下他们是怎么做的。 教师根据几个小组汇报操作的情况,边板书边
10、小结:同学们真聪明,都想到了从5根小棒中拿出2根,跟8根小棒凑成10根,10根小棒再加上剩下的3根,就等于13根小棒,这种方法真不错。 其他小组还有不同的计算方法吗? 由于有了9加几的基础,所以其他方法,如数数法、接数法便不再出现或很少出现。 2、师:刚才我们通过摆小棒,计算出了8+5=13,现在我们不摆小棒,只看算式,你能计算出8+4、7+6、6+5的结果吗? 学生汇报,因为计算8加5时,学生用摆小棒的办法研究过了,所以用凑十法计算这三个算式应该没什么问题,教师这时应多让几个学生说想法。 教师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小结凑十的方法:同学们刚才都是把8、7、6分别凑成10,然后用10再加上剩下的数
11、,这也就是我们今天共同研究的主要内容8、7、6加几的计算方法。 (教师板书课题) 巩固内化,发散思维 师:同学们真不简单,自己想出了做8、7、6加几的题的方法,这种方法跟我们学过的9加几的方法有什么关系?(一样)那老师这里有一道题目8+9,看哪个同学想到的方法最多? 学生汇报: 生1:从9中拿出2,与8凑成10,10加7等于17。 生2:从8中拿出1,与9凑成10,10加7等于17。 生3:我想因为9+8=17,所以8加9也等于17。 教师对这3种方法都予以肯定,并特别表扬第3种方法。教师渗透交换加数的位置,得数不变的规律。教师用课件演示9+8=17想的过程和8+9=17想的过程,以帮助学生实
12、现学习的迁移。 三、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1、(课件出示)圈一圈,算一算。 2、(课件出示)1路公交车上原来有6个人,又上来了7个人,这时车上有多少人? 3、(课件出示)小兔找家:每个小兔身上有一个算式,每个小屋上有一个得数,学生做对后,小兔子就能回到自己家。 4、(课件出示)写算式。根据图中情景,写出算式,看哪个同学写得又多又好。 一年级下册的数学教案 篇四 教学内容: 第25页(数一数) 教学目标: 1、在非常和谐愉悦的氛围中,初步了解儿童认数、数数情况。 2、通过观察等探求活动,使学生初步建立数感,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合学生体验与人合作、交流物快乐,初步培养学生的合
13、作参与意识。 4、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其对人对物的爱的情感,初步培养学生会听、会说、会补充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初步建立数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及合作与参与的意识。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仪一台。 教学过程: a)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教师拿出一封一份礼物金龟子的信,让学生随着美丽的画面和动听的音乐听信: 亲爱的小朋友们,你们好,从今天开始,你们将成为一名真正的小学生了,在学校里,你们将会在老师的带领下,学到许许多多有用的知识,学会许多的本领,会面为一个对社会有着巨大贡献的人,你们高兴吗?数学书里都是一些有趣的游戏和活动,充满了神奇,学好数学非常有用,它可以帮助你解决一些你生
14、活中的困难,你们想学习数学吗?那么,从现在开始,你们的数学陈老师将会把你们带进数学的王国里,让你们学好数学,用好数学,到那时,你们一定会成为一名出色的小学生的,你们有信心吗? b)认真观察,小组讨论,了解数数情况 用实物投影仪出示书中第23页的画面。 1、这是什么地方?你认为它美丽吗? 2、请你说一说:这幅图是什么意思?图上的物体分别有多少?(先小组讨论,互相说,教师深入到小组里了解情况,并且在个别组里探讨数数规律,然后再请小朋友说) 3、评价:你认为你们组有什么优点,别的组呢? 三、继续观察,小组交流,了解认数情况 用实物投影仪出示北师大版一年级教材第23页的图画 活动形式同第二个环节一样:
15、观察交流汇报评价,不苛求学生按怎样的模式说,让学生在相互启迪中自我感知怎样说好就怎样说,怎样说适合自己就怎样说。 四、操作感知,及时强化 1、数周围的实物(可带领学生走出教室,数一数学校里的事物各有多少) 2、数字卡片 3、按方位数数 4、开放性练习 猜一猜,想一想、说一说,验一验 手里最多能拿几根粉笔?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篇五 进位加法 教学目标 1、 经历探究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计算方法的全过程,理解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的算理,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2、 培养同学们知识迁移的能力和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3体会所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从中获得价值体验。 教学
16、重点 理解并掌握笔算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教学单元主题图 多媒体课件出示第84页单元主题图。 教师:小朋友们知道这是哪儿吗?从这幅情景图中你都知道些什么? 主要引导学生回答出图中的文字信息。 教师: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 引导学生提出相关的数学问题,并让学生列出算式。 教师随学生回答板书出这些算式:278 4545 321712等。 教师:这些算式你会计算吗?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内容-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 (板书课题) 二、教学新课 1复习旧知引入 多媒体课件出示:改编的例1情景图:把其中的有8辆客车改为有2辆客车。
17、 教师:从图中你能知道些什么信息?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从图中可以知道这个停车场货车有27辆,客车有2辆。 教师:一共有多少辆车呢?解决这个问题该怎么列式? 学生:27+2。 教师:为什么这么列式? 学生:求一共有多少辆车就是要把客车的辆数和货车的辆数合起来。 教师:27+2又该怎么算呢? 学生: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个位上的7和个位上的2加起来等于9,9再加上20就是29,所以27+2=29。 2教学例1 多媒体课件出示例1情景图。 教师:看来小朋友对以前学习的知识掌握得不错!下面我们再看看这个停车场,你发现有变化没有?哪些变了,哪些没有变?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后回答出:这幅情景图中的问
18、题和小男孩说的话都没有变,只是小女孩说的话由原来有2辆客车变成了8辆客车。 教师:现在要求一共有多少辆车,又该怎样列式呢? 学生:27+8。 教师:27+8和27+2在计算方法上一样的吗? 引导学生猜想:它们都是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加法,我想它们的计算方法是一样的。 教师追问:同学们这个猜想是有道理的,由于它们都是两位数加一位数,所以它们的计算方法是一样的,都要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相加,都要从个位加起。但是同学们在用这个方法计算27+8时会遇到新的问题,究竟会遇到什么问题呢?你们试着算一算就知道了。 学生试着计算后,引导学生回答出在计算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发现在算27+8时,个位上的7+8得15,这
19、个结果比10大,不知结果该怎么处理?此处如果学生知道结果该怎么处理可请学生来讲,他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要这样做? 如果学生不知道结果该怎么处理教师则作如下引导: 教师:是呀,这个比10还大的结果该怎么处理呢?我们可不可以用学具小棒来帮助我们呢?现在请你用小棒摆出27+8,然后算一算它们合起来是多少? 学生摆小棒,教师巡视指导。 教师:谁来汇报一下27根小棒加上8根小棒合起来是多少根小棒? 学生:合起来有35根小棒。 教师追问:能说说你是怎么算的吗?如果你能边演示边说那就更好了。 学生:先拿出2捆零7根小棒,再拿出8根小棒合在一起,零的7根小棒加上8根小棒等于15根小棒,满十了,我又可以把它捆成1
20、捆。新捆好的一捆和原来的两捆合起来就是3捆,也就是30。然后再加上剩下的5根就是35。所以27+8=35。 教师多抽两个学生说一说这个过程。 教师:小朋友们真能干!你们通过摆小棒解决了我们这节课上遇到的新问题。 教师:刚才我们用小棒操作的方式解决了进位的问题,在计算过程中,我们又该怎样来解决这个问题呢?我们可以配合操作过程想一想,先可以把这两个加数写在竖式上。然后从哪一位加起呢? 引导学生发现:从个位加起,7+8=15。 教师:刚才在摆小棒的时候你是怎样解决7+8=15这个问题的呢? 引导学生回答:是把其中的10根小棒捆成新的1捆。也就是把10个一变成了1个十。 教师:也就是说7+8=15时,
21、要向十位上进1,在个位上写5。在竖式上怎样表示这个变化呢?我们在十位上写上一个小1,表示刚才7+8=15中的1个十,再把剩下的5写在个位上。 (教师边讲解边板书) 教师:在这里老师想请小朋友们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这儿为什么不把1个十直接写在结果的十位上呢? 引导学生说出:因为十位上的数还没有加,现在进上去的1就把十位占了,一会儿十位上加起来的数就不知写在哪儿了。因此这个进到十位上的1只能记在心里,为了不至于忘记,在十位上写一个小1作记号。 教师:接下来我们该怎么办? 引导学生说出:接下来要把十位上的2和进上来的1相加,2+1=3,在十位上写3。 教师:通过刚才的探讨,你发现这节课学习的加法和我们
22、以前学过的加法有什么不同吗? 学生:以前我们学过的加法个位相加没有满十,今天我们学习的加法个位上的数相加时满十要向十位进1。 教师小结:这样看来,我们还应该在我们掌握的计算方法上面补充一句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这样加法的计算方法才全面。 教师板书: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 三、自主练习,深化理解 教师:278小朋友们已经会算了,请看大屏幕上这道算式,你会算吗? 多媒体课件显示:827。 教师:这道算式和278相比较,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引导学生说出:相加的两个数完全相同,只是交换了两个加数的位置,计算方法应该也是完全相同的。 学生自主练习计算后汇报结果。 多媒体课件出示例2:975
23、。 学生独立完成后小组交流计算过程再全班汇报,汇报时重点要求学生说一说进位的过程。 四、巩固练习 课堂活动1,2,3题。 五、全课小结 教师: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我们在笔算进位加法时要注意什么? 学生回答。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篇六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98页。 教学案例 师:说一个你最喜欢的100以内的数,并说说为什么? 生1:我喜欢60,因为我们班有60位小朋友。 生2:我喜欢7,因为我今年7岁了。 (老师把学生说的数字一一写在黑板上。) 师:大家说了这么多喜欢的数字。那么,你们能不能选择+其中的两个数字组成一道加法或减法算式?能的
24、话将它写在卡片上。 (把学生编好的算式卡片贴到黑板上。)师:看着一黑板乱七八糟的卡片,你现在最想对它们做什么?谁愿意帮这个忙? 生1:给它们分类。 生2:按顺序排一排。 师:小组内讨论一下,按什么顺序排?理由是什么? 组1:我们组认为按得数大小排比较好。 组2:我们组认为按计算方法排比较合理。 组3:我们组同意2号组的意见。我们还把加法计算题分成两类:一类是进位加法,一类是不进位加法;还把减法计算题也分成两类:一类是退位减法,一类是不退位减法。 师:说得真好!就请你上来帮老师来归归类。 师:选择你最喜欢的一道题说说你怎么算出来的? 生1:我来说进位加法36+8。我是这样想的,先把8分成4和4,
25、先算36+4得40,再算40+4等于44。 生2:30+58,先算30加50得80,再算80加8等于88。 生3:9540,先算90减40得50,再算50加5等于55。 师:每个同学都有自己最好的方法,真了不起。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复习10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板书课题。) 教学反思: 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活动对学生理解数学的重要性,认为学生的实践、探索与思考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条件。这个课例就本着这一理念为指导,创设了一个个“做数学”的机会:让学生说一个自己喜欢的数字,并用卡片写下自己所编的算式题;小组讨论分类的标准、依据,各自说说自己的思考过程,充分展示学生的个性,开放思维空间,不仅锻炼了
26、学生的数学能力,还可以改善学生的情感态度,培养学生“做学问”的素养。本节课,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篇七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单数和双数;初步了解单数和双数之间的关系。 过程、能力与方法:培养学生探求、猜想、验证的科学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动手操作、小组讨论等形式培养合作学习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探求单数和双数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认识单数和双数。 1、情景引入。 师:春天到了,数宝宝们手拉手排着队去森林里玩。 (板书出示主题图) 请学生比较两个队伍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师:如果用小圆点来表示数宝宝的个数,像这样两个一列地在方格里排成的图形
27、,就叫做数图。 2、摆数图。 (1)教师在方格上演示摆数图。 (2)学生动手操作:用小圆片在方格纸上摆数图。 3、找特点,分类。同桌合作先找所摆数图的特点,然后把这些数图按形状进行分类。板书出示(或多媒体演示)分类结果。 师:右边边框是折线的数图都是单数,右边边框是直线的数图都是双数。板书出示课题:单数和双数。 4、反馈练习:要求:先判断数图表示的是单数还是双数,然后再说出它表示几。 二、探求单数和双数之间的关系。 1、提问与猜想 师:请小朋友先来猜一猜:如果任意拿出两张数图拼成一张数图,结果会是什么数?接着小组合作,每人拿两张数图拼一拼,并列出一道相应的加法算式,然后观察小组4个人的拼图,问
28、学生发现什么规律了。 2、实践与验证 小组上黑板边操作边汇报。 例如: 6+4=10 4+5=9 3+5=8 教师可根据学生的汇报进行板书,并提示学生读一读,想一想为什么会出现这3种结果? (板书:单数+单数=双数双数+双数=双数单数+双数=单数) 3、巩固练习书本第2大题第一行(看数图,写算式)。 三、实践与运用。 1、计算:(第3大题) 先判断和是什么数,再计算。 4+8 6+8 2+1 9+3 9+5 9+7 9+9 10+9 独立计算。 2、出示题4 口答:大组找规律接龙赛,每组开火车往下接5个数。 2、4、6、(8、10、12、14、16) 1、3、5、(7、9、11、13、15)
29、20、18、(16、14、12、10、8) 19、17、(15、13、11、9、7) 小组派代表说说接的是什么数? 3、数宝宝玩累了,想回家休息,两个队伍要接成一个队伍往回走,想想,它们的队伍里有没有单个的?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解释一下。 四、总结与评价。 师:今天你们都学到了什么?你觉得自己表现得如何?谁的表现最棒呢?和是双数和是单数 (学生畅所欲言)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篇八 教学目标: 1、在计数物品数量的活动中,初步了解学生对数数的理解情况,使学生初步学会数数的基本方法。 2、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的生活,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兴趣。 3、对学生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并逐步养成仔细观察的良好
30、习惯。 教学重点: 初步掌握数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能正确数出图中事物的个数。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情境图、实物。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教师:同学们,现在你们已经是小学生了。在今后的日子里你们要和老师一起学习很多的数学知识。数学知识能帮我们解决生活中的好多问题呢!大家有信心学好数学吗? 教师:学习数学首先要会数数,你会数数吗?那你能从1数到10吗?数数看。 二、探索新知 1、激发观察兴趣 教师(多媒体课件显示):这是一所漂亮的小学校。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小朋友们高高兴兴地上学来了。大家来看看这里都有一些什么呢?自己先看一看。 教师:把你看到的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教师:谁来说
31、一说这幅图上都有些什么?还有什么? 2、引导学生逐一数出数量是110的人和物 教师:大家都会数啊!真不错!我们能不能按照一定的顺序,先数数目比较小的,再数数目比较大的? 教师在学生随意说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按数目从小到大的顺序数出图中的事物个数。 (1)数出数量是“1”的事物。 教师:同学们仔细看看,这里有几面国旗?(配合学生回答,课件出示一面国旗图并加上圈。) 教师:一面国旗,就可以用数字“1”表示。(同时在图右边对应贴出数字卡片“1”。) 教师:同学们再找一找,图中还有什么也可以用数字“1”来表示?(一位老师、一栋教学楼、一个足球) 教师根据学生的描述出示相应的图片,并告诉学生,它们都可以用
32、数字“1”来表示。(注意此时要帮助学生梳理语言,培养学生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2)数出其他数量的事物。 教师:同学们再数数看,数量是“2”的东西都有什么呢?(配合学生的回答,依次贴出教科书45页上的各图片及对应的数字卡片。) 数数量是3以上的人或物时,可以让学生说说是怎么知道其数量的。学生可能会回答“看出来的”或“数出来的”。教师可以让数出来的学生到前面给大家数数看。数完后,可以让全班同学发表意见,说说他数得对不对。 教师:同学们,你们发现这样数有什么好处吗? 教师:如果以后让你数数,你打算怎么数?(适时渗透小学生应遵守的行为规范) 3、认读110各数 (1)教师领读各数,同桌互相读一读。
33、(2)教师打乱顺序出示数字卡片让学生认读。(为了了解学生认识这10个数的实际情况,教师还可安排一些游戏:如接龙数数游戏、跳数10个数等。) 4、数身边的数 教师:这幅图上这么多事物都能用数来表示,那么我们周围或生活中有没有可以用这些数来表示的事物呢? 学生不会说的话教师启发:数教室里的数(如教室里有几扇门?几扇窗?几盏灯?铅笔盒里有几支铅笔?一行有几个课桌);数自己身上的数(如你有几只手?你有几只眼睛)。 5、课后延伸 教师:下课后数一数校园里的事物,看看有多少。放学后,再数数路上看到的或回家后家里的一些事物,把你的发现告诉同学、老师或爸爸、妈妈、爷爷、奶奶。 三、全课总结 教师:今天,我们数
34、了漂亮的小学校里的人呀、花呀、树呀、鸽子呀等好多东西,还数了教室里的门和窗等。希望同学们做一个善于观察的好孩子。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篇九 教学内容:教材第9598页 教材分析: 本单元主要通过复习和整理,帮助学生增进对本学期所学数学知识和方法的理解,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建立合理的认知结构,发展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大致可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第16题,主要复习100以内数的认识,以及简单平面图形和人民币的认识。第二部分是第710题,主要复习20以内的退位减法,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以及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口算。第三部分是第1113题,主要复习100以内的
35、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第四部分是第1416题,主要是让学生在相对开方的情境中,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20以内退位减法的口算方法,能正确、熟练地进行口算,形成相应的计算技能。 2、使学生进一步认识100以内的数,认识计数单位“个”“十”“百”,了解数位和数位顺序,理解数的组成,掌握数的顺序,进一步提高数数、读数的能力,进一步掌握比较数的大小、描述数的大小关系的方法,发展数感。 3、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和一位数的口算方法,能正确熟练地口算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和一位数,形成相应的计算技能。 4、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
36、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地笔算100以内的加减法,形成相应的计算技能。 5、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能正确辨认这些平面图形,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6、使学生经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加深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沟通实际问题之间的联系,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初步进行有条理的思考,具有初步的对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进行反思的意识。 7、使学生在复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初步培养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可以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具有初步的与同伴合作的意识,愿意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 重难点: 1、正确熟
37、练地进行100以内的口算以及笔算; 2、数的组成和数有顺序。 3、辨认常见的平面图形。 4、用所学过的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第1课时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教材第9596页,第16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对100以内的数的组成、数位、数的大小比较进一步加深理解,并能正确熟练地读写。 2、通过复习进一步加深对平面图形的认识和简单统计的认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从今天开始,我们进入了期末复习,首先我们来复习一下100以内的数和常见的平面图形。 板书课题:复习100以内的数。 二、复习100以内的数。 1、复习计数单位“十”与“百”、数数、写数。 (1)要求学生从37数到52
38、,再从52数到37。 十个十个地数,从10数到100,五个五个地数,从5数到100。 (2)完成95页“期末复习”第1题。 按要求数数,先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时指名说一说一共有几个5本,几个10本?一共有多少本? (3)完成95页“期末复习”第2题。 老师说明题意并指导学生完成。 先圈出10个,再看一看图中的草莓大约有几个十,估计一下大约是几十个? 老师指导学生一个一个地数,边数边用铅笔做记号,防止漏数或重复。 2、复习数的组成和数的比较大小。 (1)出示“期末复习”第3题,师生先示范一下题目要求,同桌同学拿出计数器按要求完成此题,第一步在计数器 上拨上数并说出“几个十和几个一合起来是多少
39、”,第二步再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2)学生独立完成第4题,集体交流,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3、小结。 刚才我们复习100以内的数,你有哪些收获? 三、平面图和简单的统计。 1、出示第5题仔细观察并提问:看一看题中有哪些图形?并从题中各指出一、两个。 2、仔细观察横着每排有哪些图形?图形的排列有什么规律?接下去的应该是什么图形?并在右边的四个图形中找出合适的一个,用线和括号连一连。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时提问:括号里是什么图形?你是怎样想的? 3、你能统计出上面每种图形各有多少个吗?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你是怎样知道的? 4、出示第6题仔细观察并提问:要求应找回的钱,你是怎样想的? 板书:付
40、出的钱-要买的物品的钱=应找回的钱 第2课时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697页的第610题。 【教学要求】 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并掌握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和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2、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初步掌握估算方法。 3、通过富有童趣的情境练习,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习数学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复习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 板书课题:复习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 二、复习口算。 1、完成期末复习第7题。 (1)学生独立口算。 (2)集体交流时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3)比一比。 竖着比一比,每一行的三道题在算法上有什么不同? 横着比一比,每一行的
41、两道题在口算上有什么相同点与不同点。 (4)老师小结: 1、口算两位数加、减整十数都要从十位算起;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都从个位算起。 2、完成“期末复习”第8题。 3、独立完成期末复习第9题。集体交流。 4、独立完成期末复习第10题。 然后交流:先说一说题意, (1)原来有数学故事35本,借出20本,还剩多少本? (2)童话大王借出36本后还剩4本,童话大王原来有多少本? (3)森林王国有50本,借出一些后还剩8本,借出了多少本? 三、复习总结。 今天我们复习了什么内容?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一位数怎样口算? 第3课时 【教学内容】“期末复习”的第1113题。 【教学要求】 1、通过复习,使学
42、生对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在计算正确率和速度两方面都能达到基本要求。 2、着力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增强数学意识。 3、激发学生积极的数学情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愉悦。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上节课我们复习了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复习一下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的知识。 板书课题:复习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二、复习。 1、出示:先用竖式计算,再比一比。 43+25= 86-54= 75+7= 43+28= 85-58= 75-7= 仔细观察上下两式,进行比较 2、出示第11题:用竖式计算。 16+53= 32+29= 93-42= 86-1
43、7= 16+35= 23+29= 93-24= 68-17= 仔细观察上下两式,进行比较,认真计算。 3、认真完成第12题,集体交流。 4、出示第13题,先把题意说一说。 小朋友踢毽,小明第一次踢了18下,第二次踢了25下,两次一共踢了多少下? 小娟两次一共踢了60下,其中第一次踢了32下,那么第二次踢了多少下? 然后独立完成。 三、小结: 我们做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时,数位对齐,个位加起。 第4课时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4页“期末复习”的第1820题。 【教学要求】 1、通过复习,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从实际问题中找到数学问题,能够利用题目中的条件提出数学问题。 2、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简单的推理判断等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增强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初步的数学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上一节复习课,看看哪一位小朋友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强。 二、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