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优秀3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优秀3篇.docx(1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优秀3篇语文是工具学科,是我们学好各门功课的基础。学好语文有利于提高我们逻辑思维,有利于提高我们的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有利于提高我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若是语文你都不行,别的是学不通的。下面是白话文整理的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优秀3篇,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家。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篇一 教学目标 1通过介绍风景,让学生了解家乡和祖国的壮丽山河,增强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美好感情。 2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提高学生口头表达的能力。 3培养学生在口语交际中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重难点 1、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提高学生口头表达的能力。 2、培养学生在口语交际中
2、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乐学善思办法 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情境,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旅游快车”环节,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和强烈的表现欲。通过引导学生看、说、听、评,让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完成学习任务,促进思维的发展,培养他们观察、表达、倾听、合作的能力。 教学流程 一、情境导入,明确目标 1龙龙和文文今天带来了一段自制的录像片,你们想看吗? (出示课件1) 2观赏了美丽的景色,听了龙龙和文文的介绍,你有什么感受?(指名说) 二、双向互动,达成目标 1龙龙和文文在旅行中获得了无限的乐趣,你们喜欢旅行吗?你们都知道哪些旅游景点?介绍一下好吗?(指名说一说) 2同学们说的这些景色真美啊!其实我们看
3、到过的许多风景已经深深地印在我们的记忆里,而且被我们深深地喜爱着。这样的风景就是我们“心中的风景”。那么,该怎样介绍我们“心中的风景”才能让别人和你一样感受到美呢?今天,我们就以“心中的风景”为话题进行一次口语交际训练。请同学们打开书,先来读一读书上的要求。(学生读,教师板书课题) 3师指名说一说读明白什么了,然后出示课件2,再指名读一读。 4同学们,你们想不想去旅游啊?现在就让我们坐上“旅游快车” 共同去旅行吧!(出示课件3)本次旅行我们共有四条路线选择。(出示课件4)旅行前,各队先选出一名领队,一是为了组织大家观光旅行,二是便于和我联系。(学生选,并颁发标志牌) 5本次旅行,我们同学都是导
4、游,请你们按照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把你准备的照片或图片介绍给和你一起旅行的小伙伴,并表达己的真情实感。当一位小导游介绍风景的时候,其他同学就扮演游客,仔细地看、认真地听,假如有不懂的地方可向小导游提问。 6好!列车出发,祝你们旅途愉快!(小组交流:介绍图片或照片,师巡视指导) 7(课件5)列车已经到站。你们旅途愉快吗?谁愿意让别人也来分享你的快乐,请拿着你的图片或照片到前面介绍一下。我们大家认真听一听,看他说得好不好?(轮流汇报,每汇报完一个师生根据要求评议一个) 8大家的热情太高了!我们进行一场比赛好不好?请各旅行团队再进行一次游览,选出你们队最好的导游,代表你们队和其他三个队比一比,然后我
5、们评出最佳导游奖。(小组合作介绍图片或照片,推选代表) 9各组代表演讲,介绍自己小组推荐的风景,师生共同评议,选出最佳导游若干名,并颁发证书。 三、情感延伸,拓展想象 1此次旅游就要结束了,大家有什么感受?(指名说一说) 2谁来想象一下我们家乡和祖国未来的景色是什么样的呢?(指名说一说) 同学们的想象可真丰富啊,真了不起!你们长大以后一定会成为最棒的导游、最优秀的演说家和最出色的建设者!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 篇二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识9个二类字。理解生词意思。 通过本课的学习,懂得人与人之间需要尊重鼓励,
6、要主动去关爱别人,特别是对身处困境的人;同时也要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正确地看待自己。 【教学准备】 生字卡、图片。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目的要求】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一、导入揭题 1、我们鼓掌时发出的声音叫什么?(板:掌声) 2、我们常常会在什么情况下听到掌声? 3、预习了渴望呢,知道文章写谁为谁鼓掌?为什么事鼓掌? 二、初读课文 1、师范读。 2、生自读课后生字词。 3、师出示词语,检查认读情况: 班里、愿意、投向、调来、情况、持久、讲述、交谈 珍惜、慢吞吞、困境、残疾、犹豫、骤然、鞠躬、舞蹈 理解: 持久:保持的时间长。 困境:捆那的处境。 犹豫:拿不定注意。 骤然:
7、突然。 4、读课文。 5、指名分节朗读课文,概括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6、讨论分段,概括段意: 写小英因患有残疾而忧郁、自卑。 老师由于不了解情况而让小英上台演讲,小英在同学们的掌声中上台演讲,获得成功。 同学们的掌声使小英鼓起了生活的勇气,不再忧郁了。 点明中心:人人都需要掌声。 7、每组各读一段。 三、书写生字 1、师指导写“班”“境”“愿”。 2、生习字,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 【目的要求】 精读课文。 一、复习 1、认读词语。 2、说出文章各段的内容。 二、前后对比,感受小英变化 1、小英曾经是怎样一个人?请小朋友自己读读第一段。 2、小英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胆小、自卑、没有勇气面对现
8、实) 3、这样的印象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1)出示:她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 (2)指名读这句话。 (3)她为什么坐在教室的一角? (4)“默默地”说明了什么? (5)你从“总是”中又体会到了什么? (6)齐读这句话。 可是不久以后,小英像变了个人似的,她变得怎样了? (7)指名说。 (8)读读这一小节,出示:“说也奇怪” (9)小英变得怎么样了?(自信、勇敢) (10)你认为省略号还省去了什么?谁来补充? (11)是什么原因,使她变得判若两人?(指名说) 真替小英的变化感到高兴呀,就让我们高兴地来读读第5段吧! 小英前后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能从你的朗读中把这种变化表现出来吗?(分组读1、
9、5两段。) 4、读到这儿在我们心中一定留下一个很大的问号,是?(小英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你认为是因为什么?(掌声) 过渡:掌声竟会有这么神奇的作用!让我们回到那次难忘的演讲中去。 三、感悟重点,领会掌声内涵 1、学生自由读2、3、4自然段。 2、同学们给了小英几次掌声?用不同的符号划出表示掌声的词语 3、第一次掌声“热烈、持久”。大家来鼓掌(指名读)小英感受到了吗? 谁来读一读,让大家感受到掌声的力量? 4、同学们的为什么要给小英这样的掌声呢?在掌声响起来之前发生了什么事? 5、出示: 轮到小英的时候,全班四十多双眼睛一齐投向了那个角落,小英立刻把头低了下去。 小英犹豫了一会儿,最后慢吞
10、吞地站了起来。我们注意到,小英的眼圈儿红了。 小英在大家的注视下,终于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 (1)谁来读第一段话? 小英为什么立刻把头低了下去?在那一刹那,小英首先想到的是什么?齐读。 (2)自由读第二段话,注意体会带点的词语。 “犹豫”是什么意思?(拿不定主意)小英犹豫什么?(上去还是不上去) 小英想上去吗?(不想)为什么?小英能不上去吗?(不能)为什么? 因此,从“慢吞吞”、“眼圈儿红了”我们体会到小英的内心是多么的(生答:痛苦、无奈)。齐读。 (3)师:在万般无奈下,在无比痛苦下,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小英终于(引读)。 是啊,同学们已经走进了小英的心里,关注着她。其实同学们早已在关注她
11、,这关注的目光里包含着什么? (4)小英终于走上了讲台,教室里顿时响起了什么?包含着什么? (回顾前面的课文。) (5)掌声渐渐平息,小英开始演讲了,她讲得怎么样?听了演讲,如果你是小英的同学你想对她说些什么? 6、同学们把要对小英说的话用什么表达出来?(第二次掌声)这时的掌声又是什么?这时的掌声又犹如什么?(学生自由说,并让说得精彩的同学把关键词板书在黑板上) 再次听到这经久不息的掌声,小英内心又是多么的(生答:感激) 7、听到同学们的第二次掌声,小英怎样了? (出示):小英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在同学们的掌声里微笑着走下讲台。 齐读。 小英在掌声中,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无数的话语在
12、小英心头涌动,她想说(生答)小英什么也没说,只是向大家(引读) 8、是啊,从那次演讲以后,小英像变了个人似的,她(再次引读) 9、后来,小英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她给她的老师写来了一封信,想看看吗? 出示: (1)指名读。读课文就应该这样,把自己放进课文中读。 四、总结升华,读背作者感想。 这掌声仅仅是指这次掌声吗?这掌声包含着什么?(关爱、友情) 是呀,当别人需要你的掌声的时候,我们就要毫不吝啬地把自己的掌声送给别人。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篇三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识11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掌握2个多音字,理解生词意思。 3、通过本课的学习,懂得人与人之
13、间需要尊重鼓励,要主动去关爱别人,特别是对身处困境的人;同时也要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正确地看待自己。 教学重难点: 通过本课的学习,懂得人与人之间需要尊重鼓励,要主动去关爱别人,特别是对身处困境的人;同时也要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正确地看待自己。 课前准备: 生字卡、图片。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揭题。 1、我们鼓掌时发出的声音叫什么?(板:掌声) 2、我们常常会在什么情况下听到掌声? 3、预习了课文后大家知不知道,知道文章写谁为谁鼓掌?为什么事鼓掌? 二、初读课文。 1、师范读。 2、生自读课后生字词。 3、师出示词语,检查认读情况: 班里愿意投向调来情况持久讲
14、述交谈 珍惜慢吞吞困境残疾犹豫骤然鞠躬舞蹈 4、理解词义: 持久:保持的时间长。 困境:困难的处境。 犹豫:拿不定主意。 骤然:突然。 5、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概括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6、讨论分段,概括段意: 写英子因患有残疾而忧郁、自卑。 老师由于不了解情况而让英子上台演讲,英子在同学们的掌声中上台演讲,获得成功。 同学们的掌声使英子鼓起了生活的勇气,不再忧郁了。 点明中心:人人都需要掌声。 7、每组各读一段。 三、书写生字。 1、师指导写“班”“境”“愿”。 2、生习字,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认读词语。 2、说出文章各段的内容。 二、前后对比,感受英子变化。 1、英子曾
15、经是怎样一个人?请同学们自己读读第一段。 2、英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胆小、自卑、没有勇气面对现实) 3、这样的印象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1)出示: 她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 (2)指名读这句话。 (3)她为什么坐在教室的一角? (4)“默默地”说明了什么? (5)你从“总是”中又体会到了什么? (6)齐读这句话。 可是不久以后,英子像变了个人似的,她变得怎样了? (7)指名说。 (8)读读这一小节。 (出示:“说也奇怪”) (9)英子变得怎么样了?(自信、勇敢) (10)你认为省略号还省去了什么?谁来补充? (11)是什么原因,使她变得判若两人?(指名说) 真替英子的变化感到高兴呀,
16、就让我们高兴地来读读第5段吧! 英子前后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能从你的朗读中把这种变化表现出来吗?(分组读1、5两段。) 4、读到这儿,在我们心中一定留下一个很大的问号,那就是英子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你认为是因为什么?(掌声) 过渡:掌声竟会有这么神奇的作用!让我们回到那次难忘的演讲中去。 三、感悟重点,领会掌声内涵。 1、学生自由读2、3、4自然段。 2、同学们给了英子几次掌声?用不同的符号划出表示掌声的词语。 3、第一次掌声“热烈、持久”。大家来鼓掌(指名读)英子感受到了吗?谁来读一读,让大家感受到掌声的力量? 4、同学们为什么要给英子这样的掌声呢?在掌声响起来之前发生了什么事? 5、出
17、示: 轮到英子的时候,全班四十多双眼睛一齐投向了那个角落,英子立刻把头低了下去。 英子犹豫了一会儿,慢吞吞地站了起来,眼圈红红的。 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她终于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 (1)谁来读第一段话? 英子为什么立刻把头低了下去?在那一刹那,英子首先想到的是什么?齐读第一段。 (2)自由读第二段话,注意体会带点的词语。 “犹豫”是什么意思?(拿不定主意)英子犹豫什么?(上去还是不上去) 英子想上去吗?(不想)为什么?英子能不上去吗?(不能)为什么? 因此,从“慢吞吞”、“眼圈红红的”我们体会到英子的内心是多么的(生答:痛苦、无奈)。齐读。 (3)师:在万般无奈下,在无比痛苦下,在全班同学的
18、注视下,英子终于(引读)。 是啊,同学们已经走进了英子的心里,关注着她。其实同学们早已在关注她,这关注的目光里包含着什么? (4)英子终于走上了讲台,教室里顿时响起了什么?包含着什么?(回顾前面的课文。) (5)掌声渐渐平息,英子开始演讲了,她讲得怎么样?听了演讲,如果你是英子的同学你想对她说些什么? 6、同学们把要对英子说的话用什么表达出来?(第二次掌声)这时的掌声又是什么?这时的掌声又犹如什么?(学生自由说,并让说得精彩的同学把关键词板书在黑板上) 再次听到这经久不息的掌声,英子内心又是多么的(生答:感激) 7、听到同学们的第二次掌声,英子怎样了? 出示: 英子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
19、在同学们的掌声里一摇一晃地走下讲台。 齐读。英子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无数的话语在英子心头涌动,她想说(生答)英子什么也没说,只是向大家(引读) 8、是啊,从那次演讲以后,英子像变了个人似的,她(再次引读) 9、后来,英子上了中学,她给“我”写来了一封信,想看看吗? 指名读最后一段。 四、总结升华,读背作者感想。 这掌声仅仅是指这次掌声吗?这掌声包含着什么?(关爱、友情)是呀,当别人需要你的掌声的时候,我们就要毫不吝啬地把自己的掌声送给别人。 出示: 是啊,人人都需要掌声,特别是当一个人身处困境的时候。让我们珍惜别人的掌声,同时,也不要忘记把自己的掌声献给别人。 齐读这一段,把这一段话工工整整地抄下来,把这爱记在心里。以后如果有人遇到困难的时候,你就把这段话送给他;如果你自己遇到困难,你可以拿出来看看。记住:还有很多朋友在关心你,爱护你! 板书设计: 掌声 原先的英子:文静、默默、早早、最后不愿意(忧郁) 热烈的掌声(关爱)受到鼓励、鼓起勇气 改变的英子:快乐游戏跳舞(开朗) 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能抓住主线,突出重点,只要抓住两次掌声出现的时间、英子的神态及心理,以及同学们的表现,就抓住了本文的主干。另外在讲课时要把课堂的掌声与文本的掌声相结合。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