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文言文二则教学设计(精选11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下册文言文二则教学设计(精选11篇).docx(2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四年级下册文言文二则教学设计(精选11篇)四年级下册文言文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理念 创设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在研读课文、探究疑难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对文言文初步的感受、理解和欣赏能力。 教学目标 1、学会三个生字,理解语句意思,把握课文内容,体会做事要专心致志的道理。 2、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课文。 3、初步了解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培养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读懂每句话的意思,正确地断句,流利地朗读、背诵。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谈话交流,导入新课。 2、简介作者,认识孟子。 3、板书课题,理解课题。 二、试读质疑 1、初读课文。交流对课文的印象,初步感知文言文的特点。 2、再
2、读课文。指导学生借助课后解释和工具书,了解故事大意,并就不懂的地方自由质疑。 三、研读交流 1、探究疑难,深入研读: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引导学生对照解释,说说句子的意思,同时借助课件,帮助学生初步掌握理解文言文词句的基本方法。 相机指导学生理解“者”、“也”的含义。 通过反复诵读,初步感受文言文的语言特点。 “使弈秋诲二人弈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自由朗读,交流对这两句话的理解,明白几个“之”的不同意思。 学习生字,指导识记书写。 运用成语分别概括两人不同的学习态度,了解白话文与文言文的联系,感受祖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指导朗读。进一步引导学生体
3、会文言文的语言美。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理解交流句意,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把句子的意思说明白,说顺畅。 指导朗读,体会文言文朗读的语气。 2、串联全文,整体把握: 师生问答,要求学生用课文中相应的语句回答老师的提问,从而帮助学生疏通全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四、吟诵体味 1、教师配乐朗诵。 2、学生自由练读。 3、尝试背诵古文。 4、学生配乐诵读。 五、拓展延伸 1、出示“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孟子?告子原文中未选入本课的一句话),组织理解交流,加深对课文思想内涵的感悟。 2、将刻舟求剑、守株待兔等文言小故事发到网上,鼓励学生课后阅读,并通过网络与老师交流
4、。 四年级下册文言文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生字词。 2、理解课文内容,背诵课文。 3、领悟做事必须专心致志,心无旁骛。 教学重点: 读通课文,理解文章意思。 教学难点: “思援弓缴而射之”“为是其智弗若与?”等一些难懂句子的读和理解。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文言就象一艘大船,承载着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与我们现在的白话相比,文言好比是根,白话是枝叶,它们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想认识、了解它们吗?好!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一篇文言文学弈,课文讲的是两千多年前两个小孩儿学下棋的事。文言文中是怎么来描述这个故事的,大家一定很想知道,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课文。学下棋
5、的事情,我们呢,可要从中学习一下文言的朗读、理解了。 二、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课文,请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把每一句话读通顺。把不好读的字词和句子标出来。教师巡视学生读书情况,了解哪些字读不准,哪些句子读不通。 2、检查自读情况:谁愿意先来读一读?谁能看着屏幕读呢?读得真流畅,字音很正确 3、同学们,读了学弈文章后,你有什么感觉呢?能和大家交流交流吗?你觉得哪句难读?哪句不好懂呢?师生评读交流体会 4、听了大家的朗读和感受,自己给大家朗诵一遍!教师谈初次读文言文的感受,告诉学生多读多练,也能象老师读的一样,甚至超过老师。 三、感悟探究 1、同学们,你们能用我们所说的方法,把每句话都弄懂
6、吗?请大家自由说说课文的意思,你也可以和的学习伙伴同桌说一说。 2、交流反馈:你理解了哪句话的意思?请你先把这句话读一读,然后再说说意思。谁再来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3、谁能把全文的意思说说呢? 4、老师给你配上插图,你能看着插图说说意思吗? 5、同学们,在这篇短短的文言文里,有一个字反复出现了好几次?你发现是哪个字了吗?它都在哪个句子中,什么意思呢? 6、小结:对,同一个字,在不同的句子中,用法和意思都不一样了。所以,要联系上下文和句子意思来理解。 四、熟读成诵 1、意思理解了,你能够把全文读出韵味呢?请你自己先练习练习。 2、谁愿意来读一读,让我们来欣赏欣赏?如果需要,老师可以给你配上音乐,
7、那耳朵可还得听着音乐的节奏了。可以吗?指导问句读法,这个句子后是什么标点?问号读出什么语气?谁来试试?好,不错,谁愿意来再问问?接:曰:非然也。我们一起来再问问?真不错。 3、你能试着背一句或者几句吗? 五、回顾明理 1、同学们,跟弈秋学下棋的两个人,为什么后一个人没有前一个人学的好,是他们的智力不同吗?那是因为什么呢?请小组讨论一下板书:专心致志,三心二意。 2、学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收获呢?你能结合实际来谈谈自己的体会吗? 3、小结:看来,聪明不聪明不是最主要的,天才出于勤奋,态度决定了一切板书:态度决定了一切。今后,你将怎样对待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呢? 六、延伸激趣 总结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
8、 四年级下册文言文教学设计 篇3 学习目标 1、读准每个字的读音。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根据课后解释联系上下文,了解故事内容。 3、能从课文中体会到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学习孔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 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了解孔子的生平资料。 2、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学弈) 一、读通全文,感悟读法。 1、师:学习文言文最基本的方法是诵读,最好的方法也是诵读。先听老师范读课文,再跟老师读课文。(范读时做到抑扬顿挫、有声有色、流畅自如,感染学生,激发诵读兴趣。领读时有意识地让学生感悟语速和断句方法。) 2、
9、学生自由练读,把不认识的字注上音,并在练习本上写两遍。 3、在学生掌握每一句的正确读法后,练习熟读。 二、结合解释,疏通文意 1、“弈”是什么意思?“学弈”呢?你怎么知道的呢? 2、学生自读课文,结合文后的解释理解每一话,然后说说这篇文章主要讲什么内容? 3、同桌互讲,相互纠正补充,不懂的记下来。 4、小组合作,疏通文意。 5、指名说全文大意。 三、导悟相济,突破难点 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课文 1、把你和同学都读不懂的句子提出来。(结合学生提问重点理解“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思援弓缴而射之”、“为是其智弗若与”、“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这几句话。) (1)讨论“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的原因是什
10、么?从中能得出一个什么道理?大家谈谈自己是否有这种经历和体会。 (2)指名说说“思援弓缴而射之”的意思。你从哪个词知道射的是“天鹅”呢?(“之”字。) (3)指名说说“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意思。这句话中的“之”是指哪个人。 师:同学们,你们觉得奇怪吗?两个人一起学习,可是学习效果却不相同。用书上的话说说原因。 指名读“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师范读,让学生体会怎样读听得更清楚,学生指出老师停顿的地方然后试着读读。 (4)”为是其智弗若与?”这句意思是什么? 师:哪个词是第二个人?这句话该怎么读呢?指名读,齐读。 四、流利朗读,积累语言
11、 课件出示全文及朗读录音,生边看边跟读体会语感,然后练习把全文朗读好,最后师生合作背诵全文。 五、迁移训练、练读古文 拓展读“揠苗助长”、“守株待兔”、“掩耳盗铃”、“鹬蚌相争”等浅显易懂、故事性强又为学生熟知的文言成语故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四年级下册文言文教学设计 篇4 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精读课文,讲述了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五十岁时向师襄学琴,勤学苦练,最后琴艺达到炉火纯青的故事,表现了孔子虚心好学、精益求精、不断进取的优秀品质, 文章语言朴实简练,人物形象鲜明,以孔子学琴为主线展开故事,凸显孔子顽强进取、追求卓越的艺术形象。全文既有对孔子学琴的正面描写,又有从师襄的眼睛看孔子学
12、琴的侧面描写,还有师襄神态的不断变化。课文先描述师襄对孔子学琴的表现不解,再写师襄看到孔子弹琴后的诚恳评价与肯定,接着写师襄愉悦地欣赏孔子弹琴,最后写师襄惊异于孔子琴艺的高超,由衷地佩服孔子。通过师襄对孔子学琴过程的看、问、听、赏的动作与语言的描写,读者感受到孔子刻苦练习,技艺不断提高,达到炉火纯青境界的过程。 全文线索明晰,层次清楚。按照时间的顺序,写了孔子学琴的四个阶段:即学会曲谱掌握技巧弹出思想曲中识人,情节环环相扣、步步深入,使故事既连贯又紧凑。让读者在阅读故事中感受到孔子孜孜以求的学习态度与进取的精神,从而产生深深的敬意,受到感染与教育。 围绕课文的主要情节,课文配有一幅插图,表现的
13、是孔子专心弹琴,师襄陶醉于琴声之中的情景。观看插图,有助于学生把握重点、理解课文。 教学目标 1、辅导学生自学生字新词,搜集并选择、整理有关孔子的资料,扫除阅读障碍,逐步养成运用工具书及背景资料进行独立阅读的习惯。 2、指导学生默读课文,尝试归纳默读的方法,交流默读的经验,提高默读的效率。在默读中理清文章思路,体会文章中重点词语的意义及作用,达到读懂课文的目的。 3、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孔子刻苦学习的态度及精益求精、不断进取的学习精神,从中受到启发与教育。 4、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学习默读课文,理解孔子的琴艺是怎样达到炉火纯青的,体会孔子不断进取、精益求精的优秀品质。 教学难点 理解孔子刻
14、苦练习,琴艺逐步达到最高境界的过程。 教具准备 1、布置学生搜集有关孔子的故事、言辞等资料。 教师制作介绍孔子生平、思想成就、历史地位、国际影响的课件。 教学过程 一、展示成果。 (1)读生字。 (2)读课文。 (3)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二、精读感悟,读说结合。 学习第1自然段,初步了解孔子: 1、默读第1自然段,说说你了解了什么,从中感悟到什么。 学情预设: (1)学生可以从课文中获得信息,在大家的补充中可以全面把握内容,但对关键词语的作用难以体会,需要教师给予点拨,引导学生注意为什么这样写的问题,感受写作的方法。 (2)学生能了解到的信息有:课文概括地介绍孔子不但是
15、思想家、教育家,还是音乐的行家,多才多艺;孔子对古代的乐器样样都会,尤其弹一手好琴;从不自满,还拜师学艺,表现孔子虚心好学的精神。 2、朗读第1自然段,说说你读明白了什么, 3、探讨问题:尤其什么意思?去掉这个词行不行?作者为什么要强调这一句呢?这个词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 (尤其表示更进一步的意思。去掉这个词,句子就不通了。作者强调并引用这个词,目的是突出了弹得一手好琴这句话。这个词在文章中的作用是:它不仅说明孔子琴弹得好,而且彰显孔子从不自满、虚心好学的精神,还起到引出下文、照应题目、贯通文意的作用。这句话中弹得一手好琴与下文怎样练琴互为因果,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使文章内容真实可信。) 三、
16、深入学习,品味感悟 1、默读孔子学琴的部分。找出表示时间的词语,说说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归纳出孔子学琴的几个阶段。 作者按时间顺序写出孔子学琴的四个阶段: (1)一晃十天过去了孔子学会了曲谱; (2)过了几天孔子掌握了弹奏的技巧; (3)又过了些时候孔子领会了音乐的精神,弹出了感情; (4)不知又过了多少天孔子从音乐中知道了作者。 2、朗读课文,全班交流自己的学习收获。 (1)交流孔子学琴的四个阶段的划分结果。 (2)结合自己的音乐常识以及学习音乐的实践思考:这四个阶段的内容、难度有什么不同?孔子依次达到的目的说明了什么?从这四个阶段中,你体会出什么?(第一阶段是学会曲谱,第二阶段掌握技巧,
17、第三阶段是弹出感情、感动别人,第四阶段是曲中识人。这四个阶段难度越来越大,我们从中体会出孔子学而不厌、精益求精的学习态度。) 2、默读课文,思考问题:孔子是怎样不断追求,逐步达到理想的境界的? 3、边读书边标注,练习使用记录符号,并且要把自己的体会用简洁的词语标注在书上的空白处。可依次思考以下问题: (1)找出描写孔子学琴的句子。思考:从这些词语中你理解了什么?体会了孔子什么优秀品质? (2)找出孔子说的话。思考:从这些词语中你理解了什么?体会到孔子什么优秀品质? (3)找出师襄看孔子弹琴时神情的.变化以及对孔子琴艺的四次评价。思考:从这些词语中你理解了什么?这些侧面描写表现了孔子是怎样的人?
18、 5、学生交流:孔子是怎样弹琴的?你是从哪些词句中知道的?从这些词语中你体会出什么? 6、师生交流。 在学生的交流中,不仅要引导学生说出找到的词语、句子,而且要说出词语、句子的意思,并且说出从这些词语或句子中体会到什么? 三、总结升华、拓展延伸。 读孔子的名言,不理解的字查字典: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温故而知新。 有朋友远方来,不亦说乎? 四、质疑、释疑。 1、周文王何许人? 周文王姬昌是西周的奠定者。姓姬,名昌。姬昌是在其父季历死后担任周族首领的。他是一个很有作为的人,重视发展农业生产,关心民间疾苦,勤于政事,兢兢业业地治理国家。他以仁德为本,宽厚待人,保持质朴的美德,深得人心。这样,周族
19、逐渐兴盛起来。为了使自己更有实力,他重视人才,礼贤下士,一大批仁人志士前来投奔。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姜尚,即姜子牙。姬昌在位时,商王朝还十分强大,所以,他在表面上仍臣服于商,但暗中加紧发展经济扩充军队。纣王听了崇侯虎的告发,把他抓了起来,关在羑里。他镇定自若,潜心研究八卦,创制了周易,后在臣子的营救下,被释放回到了周。这时,他的决心已下,一定要攻灭商朝,报仇雪耻。他整顿内部,认真做了准备工作。为了扩大政治影响,他不断对外用兵。姬昌晚年时,已经取得了当时天下三分之二的土地,为攻灭商朝奠定了基础。 周文王体恤百姓、胸怀博大、任人唯贤等品质被后人颂扬。 2、炉火纯青的本意是道家炼丹时的火候,有什么故事或
20、典故吗? 老师讲述炉火纯青的成语故事。 五、指导书写。 一、写生字词,把字写正确、规范: 1、抑字容易写错,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右边不要多一横或多一点。比较印与卬的不同,要把字写正确。抑字要注意结构特点,左高右低,左窄右宽。 2、倦纯溢这三个左右结构的字,都是左窄右宽,书写时注意搭配,左右两边的笔画既有谦让又有穿插,使字成为一体。倦溢两个字点画比较多,要注意点的方向以及摆放的位置,努力把字写得左右匀称、字形饱满。 六、限时作业。 辨一辨,再组词: 抑( )纯( )倦( )溢( )浸( )谱( ) 迎( )吨( )卷( )益( )侵( )普( ) 板书设计 孔子学琴 学会曲谱练习技巧领会内容体会作
21、者炉火纯青 四年级下册文言文教学设计 篇5 一、激趣引入,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孔子吗?你能讲讲他的故事吗?(学生讲述,老师结合学生的讲述补充孔子的生平,介绍他是一个极有名的学问家、政治家、教育家、思想家等)孔子这么有学问,可是有一次,他在周游列国时,却被两个小孩的一个简单的问题给难住了,你们想知道孔子遇到什么难题了吗?今天我们就学习两小儿辩日。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说说题目是什么意思?(重点理解辩字) 二、初读课文,梳理学法 1、自由读课文,凭自己的理解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考查学生对古文的感悟能力) 2、想想我们是怎样学习对弈的? 一是要理解重点字词;二要读出诗文韵味;三要
22、感悟人文内涵(意境、感情、哲理)。 三、读熟课文,自学理解 1、自由读课文,找出不认识的字,通过解决。 2、同桌互相读文,纠正字音。 3、反复读文,把课文读熟。 4、学生对照解释,自己理解课文,记下不懂的问题。 5、按学习学弈的方法自学课文,小组内交流学习成果。 四、激励测试,交流感悟 出示测试题,各小组抢答积分,评出优胜学习小组。 1、回答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游: 其: 为: 也: 如: 此: 乎: 始出: 小儿: 2、两小儿在辩论什么?(太阳大小?太阳冷热?太阳远近?)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引导读好两小儿的话,理解句子的意思。 3、朗诵课文,看哪组能读出古文韵味。 五、深化感悟,明确寓意
23、。 1、各组提出分歧较大的问题以及不懂的问题,同学交流讨论。 (重点引导学生理解这两个小孩争的是什么问题,他们各自的理由是什么?引导学生理解两个小孩是根据不同的感觉说明地面距离太阳的远近。) 2、你同意他们的意见吗?用科学知识解答两小儿提出的问题。(根据学生回答引导学生课下收集资料,将课内学习延伸到课外。) 3、这个故事中,你最喜欢谁,为什么?你想对他说什么? (引导学生肯定两小儿敢于嘲笑孔子,挑战权威;或赞扬孔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4、练习有感情背诵课文。 5、以表演的形式复述课文内容,看哪组理解得好(稍做表演准备) 6、向学生推荐阅读女娲补天、夸父逐日等文言文,培养学生阅读古
24、文的兴趣。 四年级下册文言文教学设计 篇6 教学目标: 1、 学生通过探讨认识从师的重要意义。 2、 领会课文正反对比、破立结合的论证方法。 3、 掌握重要字词及文言现象,背诵全文。 教学重点: 1、理解文中的多义词,解释它们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和用法。 2、掌握文中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能解释具体语境中意动词的含义。 4、 区分课文中的古今异义词,理解它们的古今义。 教学课时: 3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 我们刚学习过荀子劝学,明确了学习的重要意义。通过学习,人们的修养与学问可以得到提高,人们的素质可以得到改变。那么,学习的最佳途径是什么呢?是自学,或是从师学习?答案应该是不言自明的,但是
25、 二、作者及背景简介 (写作背景)魏晋以来,社会上风行非学无师,重视家传,。在韩愈所处的中唐时代,虽然推行科举制度,但耻于从师的风气却很盛行,上层士大夫之族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所以他们不愿从师学习,而且他们也反对别人从师学习。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由魏晋世以下,不益不事师。进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唯有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抗颜而为师,并著师说千古佳文。 在这著名的师说,作者借为文送学生李蟠来抨击那些上层士大夫之族,大力宣扬从师的必要性和正确途径,师说即说说从师的道理。 (作者)说起韩愈,我们应该不陌生,请哪一位同学来介绍他的有关资料。 韩
26、愈,字退之,世称韩文公,昌黎先生。 韩愈是与古文运动联系在一起的,他和柳宗元一起大力提倡古文运动,主张文章应该象先秦散文一样言之有物,阐发孔孟之道,反对六朝以来只求形式而内容贫乏的骈俪文;语言要新颖,言贵创新,词必己出。二人不论在理论上或是在在创作实践上,都有力地促进了古文运动的兴起、发展,并身体力行,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的浮艳的骈体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散文的基础。因此二人影响巨大,韩愈被推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齐读,思考:韩愈对从师持什么态度?当时人是什么态度?找出文中词句。 四、复读课文 1、研读课文第一段 方法: (1)教师范读课文。 (2)注意理解下列问题。
27、哪句可以看作是本文的中心论点?首句:推出中心论点:学者必有师。托古言事,乃针对当时士大夫以从师为耻而说的,更增加力度。 四年级下册文言文教学设计 篇7 教学目标 1、在诵读理解的基础上理清作者的行文思路 2、理解作者不慕荣华、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 3、联系现实对学生铭谈看法并仿写教学重点、 难点 1、诵读、品味优美的语言 2、理解作者不慕荣利、安贫乐道的情怀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新课简介刘禹锡、陋室铭的来历和“铭”这种文体。(刘禹锡,唐代诗人、哲学家,唐顺宗时热心赞助王叔文的政治革新,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失败后被贬为朗州司马,后又连任刺史等官职,陋室铭就是他被贬后任和州刺史时所写。他和柳宗
28、元交谊很深。铭原来是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本文“陋室铭”,意思是刻在鄙陋居室里的文章。) 二、整体感知,疏通句意 1、采用多种方式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和节奏 2、根据页下解释理解课文内容(先个人译,有疑难小组解决,小组不能解决的再提出来全班来理解),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再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可以给课文内容配上怎样的画面。 3、提供一些画面让学生们匹配相应的课文语句 三、精读细品,把握主旨先小组合作解决两个问题, 1、你知道统领全文的词语是什么吗? 2、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陋室的?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怀?全班交流提问:本文通过对陋
29、室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不慕荣华、安贫乐道的情趣,处在今天这个充满竞争的社会中的你如何看待作者的这种生活态度?学生发表见解并评价四、联系现实,发表见解出示仿写篇学生铭,提要求有学生学了刘禹锡的陋室铭后仿写了一篇学生铭,你觉得它反映的是何种学习态度?你对这样的学生是如何看待的?分不在高,及格就行。学不在深,作弊则灵。斯是教室,唯我闲情。小说传得快,杂志翻得勤。琢磨打篮球,寻思游戏厅。可以打瞌睡,观窗景。无书声之乱耳,无复习之劳心。自习说闲话,讲课听不进。心里说,混张文凭。学生交流谈看法。 五、学生仿作看了刚才的学生铭,了解了刘禹锡借陋室以言志,表达自己不贪恋富贵荣华,安贫乐道的
30、生活态度,你能否借鉴他们的写法写一篇仿作? 提出要求 1、为自己要仿写的内容选定标题,如“电脑铭”,“考试铭”,“旅游铭”等等; 2、仿写练笔的句式要基本相同,最好能大致押韵; 3、主题要明确,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四年级下册文言文教学设计 篇8 教学目标: 掌握文言实词,正确翻译全文,理解类比、对比、反问在说理中的作用。 准确把握文中楚王和晏子的人物形象,感受晏子有利有礼有节的爱国精神。 教学重点: 掌握文言实词,正确翻译全文,理解类比、对比、反问在说理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 准确把握文中楚王和晏子的人物形象,感受晏子有利有礼有节的爱国精神。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时代背景介绍:齐景公在
31、晋国访问时的狂妄态度,引起了晋国的不满,于是派出军队攻打齐国几乎兵临城下。通过这次教训,景公意识到单凭齐国的力量是无法与强晋抗衡的,于是他将目光放到了南方的楚国,决意与楚修好,共抗晋国。在这种情况下,具有外交才干的晏子作为使者访问了楚国。 此时楚国由楚灵王执政,他目空天下,狂妄自傲,因此打算羞辱一下齐国的使节“身材矮小,其貌不扬”的晏子,于是便有了“晏子使楚”这个故事。 2、楚王想出了一个怎样的阴谋?晏子又是如何化解阴谋的? 二、初读翻译 1、朗读课文、复述故事(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2、自读课文,圈划出不理解的字、词、句。 3、互助翻译,疏通课文 三、理解课文 1、楚王要“辱
32、”谁?(真的是为了辱晏子吗?) “齐之习辞者”VS“习辞者” 2、楚王为了“辱”成功,做了哪些准备? 与左右大臣合谋 安排演员 选择时机:酒酣 3、在宴席上正式“演出”时有没有破绽呢? 4、“王视左右曰”,此时的楚王可能有怎样的语气神情? 5、面对楚王的别有用心的刁难,面对国家尊严受到威胁,晏子是如何应对的?晏子运用了哪些方法技巧进行反击? 对比 淮南为橘VS淮北为枳 类比 对比 在齐不盗VS入楚则盗 弊在楚 5、“王笑曰”,楚王此时是一种怎样的笑? 6、从全文来看,体现出晏子是一个怎样的人?晏子为什么要“避席”? 7、楚王是一个怎样的人? 8、分角色朗读 四、总结 1、通过这篇文章,你获得了
33、哪些启示? 2、复习文言文知识 四年级下册文言文教学设计 篇9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板书课题)提到马,大家都知道它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一个动物,值到今天,在我们的生活中仍有许多与马有关的成语、俗语。比如说这个人整日忙碌,我们可以说他(马不停蹄),我们祝愿别人的时候常说(马到成功),一个人老人仍为事业奋斗,我们可以称赞他为(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注:有的同学可能认为这里没有马,就用骥引出千里马这个话题。 师生解释“说”,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用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与现代杂文大体相近。 简介作者。交待写作背景。 二、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注意读出停顿,节奏,感情。学生读完
34、后,可进行适当的评价。再读,如不行,范读。 2、请同学们在小组内朗读,每人读一段,然后互相交流。 交流的内容: 1、找出难懂的词、句。 2、疏通文意(让学生做好勾画)教师从旁点拨 3、交流 同学之间,针对难懂的词、句,互相交流。不会的,老师启发,引导,解决。最后找同学疏通文意。 三、问题探究 1、用文中的话讲一讲,千里马有怎样的不幸遭遇? 明确: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才,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这道题设计目的是看看学生是否真的理解文章内容了,并且再次帮助学生记忆重点词语,引出本文的主旨名,最后引
35、导大家在读的时候,要读出同情、嘲讽。 2、食马者要对千里马的不幸遭遇负责,还有人要对千里马的不幸遭遇负责吗? 明确:伯乐 3、第一自然段交代了伯乐与千里马的关系是怎样的? 明确:课文中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表明作者的观点认为伯乐是最重要的,就是伯乐对千里马起决定作用。 这句话充分强调了作者对伯乐作用的肯定。引导学生辩论。世上先有伯乐再有千里马,还是先有千里马再有伯乐。在这里可以引出本文托物寓意的写法。引导学生最后认识到“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天生我材必有用”。 (这里可作拓展部分) 最后读课文结束。 马说韩愈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之手,
36、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 四年级下册文言文教学设计 篇10 教学目标 1、掌握积累一些重点虚实词的用法。包括文中一些特殊用法的词,一词多义,表示时间的词,数词的应用。 2、学习本文正面描摹与侧面烘托相结合的手法,并能在自己的作文中应用。 3、深切感受口技这一民间艺术的魅力,激发学生热爱艺术的热情。受到艺术的熏陶。 教学重点 重点虚实词的
37、落实,积累背诵。 教学难点 本文正面描摹与侧面烘托相结合的手法。 教学设想 设想为不提问课,主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 教具准备 CAI课件一套 教学过程 一、开门见山直接导入,交待学习要求 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一篇课文口技,这里说研究而不说学习,是希望本节课同学们要以研究的态度,发现的精神来学习这节课。 二、听读课文,请你发现 1、文中有一句话可以概括全篇的内容,请发现,找出来。 2、文中有一个字可以拎起全篇,请发现,找出来。 三、研究课文 1、文章是如何表现口技表演之善的?找出相关的语句,研究一下。 2、请你说话: 用口技人表演之善,从( )这几句可以看出,它写出了( )的
38、句式,说说你的研究成果。 3、请你归结: 文章表现口技人表演之善,主要表现在: 对( )的描摹 用( )的烘托 、请你思悟: 研究了本文表现口技表演人表演之善的方法,对我们今后的写作有什么启迪?请说说看。 四、请你发现,落实字词 1、概括老师的示例,分组发现: 第一组:发现文中用法特别的字词 第二组:发现文中古今异义的字词 第三组:发现文中表示时间的字词 第四组:发现文中一词多义的字词 2、交流 3、请你做做,课堂训练 五、课堂小结 六、板书设计 对声响的正面描摹 口技 善 用观众反应侧面的烘托 简单的道具 四年级下册文言文教学设计 篇11 学习目标 1、反复诵读本学期学习的文言文,产生自己的
39、独特感受,领悟其中的道理,达到“熟读成诵”。 2、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产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激发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准备 1、学生课外收集喜欢的文言文,准备交流。 2、电脑课件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激趣 1、师谈话: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用之于政治,可以治国安邦;用之于军事,可以百战百胜;用之于艺术,可以美轮美奂;用之于个人,可以修身养性我们从小就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 2、(屏幕显示:诗词等)这个学期,我们在语文课上学到了哪些属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容呢? 二、温故知新,复习课内文言文 1、谈谈对文言文的认识: 师小结:文言文,言简意赅,琅琅上口,便于传诵
40、,是中华文明的结晶,是中华传统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2、谈谈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3、回顾本学期学习了哪些文言文。 4、小组合作,复习文言文。师提示:朗读,释义,明理,背诵 5、小组汇报。注意生生互动,读得充分,入情,有韵味。形式多样 三、归纳学习方法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温故而知新 四、拓展延伸,交流课外文言文。 1、文言文充满哲理,饱含人生经验的语言,能使我们陶冶情操,充实文化底蕴。同学们在课外收集了不少文言文,我们先在小组里交流一下。(各小组交流课外收集的文言文。) 2、各小组上台,幻灯展示收集的文言文,汇报自学收获。 小结:同学们收集到的文言文真是美轮美奂。因为时间关系,还有很多妙文我们来不及看,同学们可以下课后继续交流。 五、总结。 板书设计:(略)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