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材料在区域活动中运用的要领_以_快乐的小木匠_为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乡土材料在区域活动中运用的要领_以_快乐的小木匠_为例.pdf(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教学月刊小学版2013.4综合 JIAOXUEYUEKANXIAOXUEBAN54学 前 教 育裘珍娟乡土材料在区域活动中运用的要领以“快乐的小木匠”为例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称指南)指出:“给幼儿提供丰富的材料和适宜的工具,支持幼儿在游戏过程中探索并感知常见物质、材料的特性和物体的结构特点。”可见,选择适宜的材料非常重要。而乡土材料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有利于孩子对生活的理解,也能激发幼儿的兴趣及探索精神,巧妙运用这些材料,为幼儿探索并感知不同材料的特性提供了机会。我园利用乡土材料开展各类丰富多彩的活动,进行了尝试和探索。本文以“木工房”为例,说明其操作要领。一、适宜增强幼儿操作自
2、信心区域活动投放的材料,要能够被幼儿喜欢,能引起他们的操作兴趣,并让他们意识到通过努力,是自己能完成的。这提醒教师在区域材料难易程度的安排上要符合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幼儿的活动过程,是幼儿与教师共同建构、共同表达、共同成长的过程。当幼儿在活动过程中,遇到困难、障碍时,他们原有的动力就会消失,兴趣也随之降低。教师作为观察者要适时地介入,并为幼儿提供适宜的、所需的材料,以此来提高幼儿的兴趣,推进幼儿活动的开展。案例1:松木制作通过向木匠打听,才知道松树的木头质地比较疏松,易于孩子操作。凑巧幼儿园有这种木头的边角料,大部分是长条形和一些不规则图形。于是教师就选择了一些松木投入到木工区中。果然,新材料的
3、投入让活动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幼1:“老师,你看,我钉进去了”幼2:“真好玩,我也会了”幼3:“老师你看,我的榔头很有力气!”成功给孩子带来了喜悦,愉快的心情是孩子继续活动的动力。幼4:“老师,你看,我做了一把枪!”该幼儿将两根长短不一的长条形木条钉在一起,变成了一把“枪”。虽然是简单的一把枪,说明孩子已经不满足于简单的敲敲钉钉,已呈现了多块木料组合的趋势。由于教师提供了适宜的材料,符合了幼儿的发展水平,幼儿敲钉的水平一下子提高了,动作也变得熟练、协调多了,兴趣也被调动了起来。在敲敲打打的过程中幼儿获得了很多成功的体验。在这个活动中教师也发现,幼儿已经不满足于简单的“一根钉子一块木头”的敲钉
4、,他们希望自己像木匠师傅一样做出许多东西来。但由于教师提供的材料过于单一(基本都是长条形的),所以幼儿的作品多以几何图形为主。在幼儿熟练地掌握“敲钉”这个动作以后,我们的木工区就应该提供更多丰富的材料了。所以说适宜的材料能激发幼儿的兴趣。二、多样激发幼儿操作积极性丰富多样的材料能引发幼儿丰富的思维活动,从创造学的角度讲,它给幼儿带来了更多的灵感和顿悟。我们采集了农村里的一些树皮、木头的边角料、刨花来进行区域活动,这些材料虽然比较粗糙、教学月刊小学版2013.4综合 JIAOXUEYUEKANXIAOXUEBAN55学 前 教 育原始,色彩也不鲜艳,但它具有较大的可塑性、还原性、耐玩性。幼儿在与
5、材料充分接触的过程中,不仅获取了丰富的造型经验和乐趣,还融入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当孩子对教师投放的材料不感兴趣时,教师就应反思材料所存在的问题。是否太难,偏离孩子的最近发展区;是否太容易,对幼儿缺乏挑战;是否投放时间过长造成厌倦重复感;是否游戏指向太单一,缺乏选择性;等等问题。因而当遇到孩子对游戏内容不感兴趣时,教师就应敏锐地意识到并进行材料调整案例2:刨花制作教师选择了刨花放在区域角,桌子上放满了刨花,尧尧这边翻翻,那边翻翻,就是定不下来用哪条。看见我过来,就急急忙忙找了一根,在彩色底板上比画来比画去教师:“尧尧,你要做什么漂亮的东西呀?”尧尧:“啊啊还没想好!”教师:“你把刚才拿过来的刨花
6、放在桌子上,看看,它会怎么样?”听了教师的话,她就轻轻地将刨花放在了桌子上。尧尧:“老师,刨花卷起来了。”教师:“那你觉得它像什么呢?”尧尧:“卷卷的有点像头发还像一朵花。”教师:“你想把它变成什么呢?”尧尧:“哦,我想好了。”只见她把卷起的小刨花贴在了彩色底板上,又找来了挂历纸,把挂历纸撕成一小长条,分别贴在了刨花的周围,变成了一朵漂亮的花,又在花朵下面用挂历纸贴了上茎和叶子。一株漂亮的花就这样做好了尧尧:“老师,你看,我的花还是立体的。”木刨花是教师从木工坊开发出来的第一种材料,虽然它不艳丽,但它卷卷的样子让幼儿觉得很有趣。当孩子们碰到这种新材料时,他们是兴奋的,同时也是陌生和彷徨的。教师
7、最重要的就是帮助他们了解、熟悉材料的特点与特性,这样他们的想象力才能发挥出来。当孩子们对材料掌握熟练后,又可以开发其他的材料,如:树皮、锯末、树根等,来激发幼儿更多的创作欲望。三、等待提供解决问题的空间指南 中指出:支持和鼓励幼儿在探究的过程中积极动手动脑寻找答案或解决问题。在活动中,幼儿常常会出现一些疑惑。教师不要急于去帮助解答,有时采取适度的“等待”,也是一种很好的教学策略。皮亚杰理论中的“等待思想”认为:“儿童的认知结构有一个不断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无论是动作的内化,还是新概念的形成,都依赖于儿童与环境的交互作用,并要有一不定期的时间。”所以在幼儿的探索中,教师不要急于干涉,而要善于等待幼
8、儿认知结构发生真正的变化。教师要学会留出时间、留出空间,等待幼儿的自然成熟。教师应相信幼儿有能力发现问题的奥秘,并应让幼儿有更多的时间去探索。教师的“等待”不是消极的坐等,也不是袖手旁观。教师可以通过提供资料和材料,为幼儿的探索铺路,暗暗地帮助幼儿,使他们的探索获得成功。四、设计拓展幼儿思维的碰撞幼儿在对自然事物的探究过程中,不仅获得了丰富的感性经验,而且会发展形象思维。让幼儿在操作前发挥想象,为操作增加难度,可以拓展幼儿的思维。我们在操作前加入了“设计”这一环节,这个环节的增加,可以让孩子们合作完成一个作品,增强幼儿的交往和合作能力,并体验合作的乐趣。让幼儿有思维的操作对幼儿发展非常有效。刚
9、开始设计时,幼儿根本不知道怎么设计,只是在画自己喜欢的东西,设计出来的东西小木匠也做不出来。和幼儿探讨了如何画设计图后(一张设计图只能设计一样东西。设计前看看材料里有些什么形状的木头,设计出来的东西是这几个形状的组合)。再设计时,幼儿的目的性就强多了,许多幼儿在动手之前都会考虑一下如何设计。设计出来的图纸,教师先不让别人去做,而是先让他们自己做。亲自体验设计操作这个过程,便于在设计的过程中更有针对性,设计出来的图纸操作性更强,制作了以后,再去设计就在这反复的过程中,幼儿不教学月刊小学版2013.4综合 JIAOXUEYUEKANXIAOXUEBAN56学 前 教 育仅学会了制作自己的设计图,对
10、别人的设计图也能通过自己的方式制作出来。而且,通过“设计图纸”这个过程,幼儿的作品更加丰富了,对当小木匠的热情也更高涨了。五、安全引导幼儿注意材料安全指南 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在投放材料上,安全性应该是第一位的。在活动前,我们总是担心这种“真枪实弹”的东西孩子会不会发生危险,就连家长在帮我们收集榔头时也会问:“老师,是真的榔头还是玩具的?”可见,他们对于孩子用真榔头还是不敢相信。几次活动下来,孩子的表现消除了教师和家长的顾虑。家长们觉得这个活动对培养孩子的意志力、创造力、做事的坚持性都很有帮助,连他们自己都想试一试了。我们应该为孩子创设一个操
11、作和探索的平台,相信孩子的能力,支持他们大胆去做。没有机会让幼儿尝试,怎么会知道他们喜欢不喜欢、会不会做呢?案例3:改进制作对于小朋友的作品,如“苍蝇拍”“小房子”“枪”“飞机”“桌子”“剑”等等,在日常活动中,只要他们有兴趣,都会拿来当玩具,而且玩得不亦乐乎。可是不久小朋友和教师就发现了两个问题:一是由于钉子太长,在幼儿钉的小制作中有的露出了一大截钉子,玩起来比较危险;二是有的小制作由于钉子太短,牢固性不够,容易散架,影响幼儿玩的兴趣。怎样正确解决这两个问题呢?教师决定给幼儿提供一些长短不一的钉子,同时也可以将计算中的比较、长短、粗细等内容融入其中。一进木工区,袁志隆小朋友就发现了今天的变化
12、。幼:“老师怎么多了那么多的钉子呀?”教师:“你看一下,它们有什么不一样?”幼:“老师,我知道了,它们有长的有短的,长的粗,短的细。”她的话,吸引了许多小朋友的注意。多种钉子的投入使幼儿觉得当小木匠更好玩了,许多幼儿在钉之前都去比一下,钉子会不会太长,会不会太短。如果太长了,他们就会用榔头的另一端将钉子拔出来。袁志隆和俞泽烽两个好朋友,遇到拔不出的钉子,还会两个人一起合作:一个按住木板,一个用双手拔。有些小钉子,钉不牢,他们还会在上面多钉一些钉子。该活动中教师通过观察、比较,巧妙地将安全问题交代给幼儿,让幼儿注意安全,幼儿在操作中很自然地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张雪门先生提出:区域活动中“须尽量用
13、本地的土货竹头木屑,无一废物”这一观点值得我们借鉴。像我们木工区的材料采集了农村里的一些树皮、木头的边角料。这些材料虽然比较粗糙、原始,色彩也不鲜艳,但它具有较大的可塑性、还原性、耐玩性,能拓展幼儿的思维。我们应该努力挖掘乡土材料蕴含的美学、科学原理,让孩子在玩耍中自然而然地发展自己的思维和能力,同时也使我们的区域活动更具特色!(浙江省富阳市教师进修学校 311400)(上接封三)也就是76个具体的题目。最后,它研制出了整体性的实施策略。这些实施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研制了简单明了的评估操作手册,让学前教育者自主评估与专家外部评估有机结合;二是研制了等级选择及其实例描述评估方法,让量化评估与质量评估有机结合;三是建立了家庭园所社区伙伴关系机制,让“家园互动评估”与“园社互动评估”有机结合;四是凸显了特殊儿童关爱机制,让评估有效促进全纳学前教育。近年来,我国已经启动了基本普及学前教育的战略性举措。在这个规模巨大的工程中,我们需要秉承学前教育公平原则,努力创新与实行整合性幼儿园教育质量评价,在开发各种途径迅速扩大学前教育规模的同时,切实遵循质量原则,建构优质学前教育体系,从而实现让所有幼儿都享有优质教育的美好愿景。(史航 摘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