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2板块古代诗文阅读6古代诗歌鉴赏7古代诗歌比较鉴赏课件.ppt

上传人:可****阿 文档编号:75316559 上传时间:2023-03-03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500.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2板块古代诗文阅读6古代诗歌鉴赏7古代诗歌比较鉴赏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2022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2板块古代诗文阅读6古代诗歌鉴赏7古代诗歌比较鉴赏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2板块古代诗文阅读6古代诗歌鉴赏7古代诗歌比较鉴赏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2板块古代诗文阅读6古代诗歌鉴赏7古代诗歌比较鉴赏课件.ppt(4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7讲古代诗歌比较鉴赏第一页,编辑于星期六:四点 三十八分。2018年全国卷、2018年和2019年全国卷均考查了与课文诗歌的比较阅读,考查了对课本知识的迁移能力,令人耳目一新。不管是主观题还是客观题,古代诗歌比较鉴赏题的设题角度一般都从诗歌的意象、意境、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情感等方面设置题目。诗歌比较鉴赏题在设题上基本是遵循“求同探异”的原则,即所选的两首诗歌在题材相同或相近的基点上比较辨别其他方面的异同。考生在做题时应该有一个鉴赏的方针用“相同”去鉴赏“不同”,也就是所说的存“同”探“异”。第二页,编辑于星期六:四点 三十八分。一、答题模板第三页,编辑于星期六:四点 三十八分。二、题型突

2、破(一)比较形象【典型例题】阅读下面的诗词,完成后面的题目。蝴蝶儿五代张泌蝴蝶儿,晚春时。阿娇初著淡黄衣,倚窗学画伊。还似花间见,双双对对飞。无端和泪湿胭脂,惹教双翅垂。第四页,编辑于星期六:四点 三十八分。咏蝴蝶北宋谢逸桃红李白一番新,对舞花前亦可人。才遇东来又西去,片时游遍满园春。【注】阿娇:汉武帝陈皇后小名阿娇,此处借指少女。伊:词中指蝴蝶。两首诗词都刻画了“蝴蝶”的形象,两个形象有何不同?(6分)答:_第五页,编辑于星期六:四点 三十八分。【步骤演示】1.从“求异”的角度,分析两首诗词中“蝴蝶”的外在形象。(1)第一首词中蝴蝶的特点:花间成双成对飞舞。(2)第二首诗中蝴蝶的特点:花前自

3、由自在飞舞。2.从形象的精神内涵的角度,分析蝴蝶的不同作用。(1)第一首词中“双双对对飞”反衬少女孤单无聊的形象;“惹教双翅垂”表现蝴蝶对怀春少女的同情。(2)第二首诗中“游遍满园春”烘托了春天的美好,表达了诗人热爱自然的情感。第六页,编辑于星期六:四点 三十八分。【答案印证】张词的蝴蝶,是概括的形象,强调了其“双双对对飞”的特点;同时作者又赋予它人的情感,看到因怀春而伤心的少女,以致双翼下垂。谢诗中的蝴蝶更加具体生动。它在桃李花前飞舞,忽东忽西,自由自在,活泼灵动,赏遍满园春色,欢快愉悦。第七页,编辑于星期六:四点 三十八分。(二)比较语言【典型例题】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送杜十

4、四之江南孟浩然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第八页,编辑于星期六:四点 三十八分。登崖州城作【注】李德裕独上高楼望帝京,鸟飞犹是半年程。青山似欲留人住,百匝千遭绕郡城。【注】此诗是李德裕被贬至海南时所作,诗人被贬之前官至宰相。两诗都着一“望”字,在表情达意上有什么不同?(6分)答:_第九页,编辑于星期六:四点 三十八分。【步骤演示】1.从“求异”的角度,分析明确两首诗中“望”字所望的对象。(1)第一首中“望”的对象为天涯,即友人远去的地方。(2)第二首中“望”的对象为帝京,即皇帝所在的京城。2.分析“望”字所表达的人物情感。(1)第一首诗,送友远行望“天涯”,

5、抒发的情感:离别之苦。(2)第二首诗,贬官海南“望帝京”,抒发的情感:对国君的眷念及望不到的失落感伤。第十页,编辑于星期六:四点 三十八分。【答案印证】孟诗之“望”是极力远望友人离去的方向,通过这一“望”字,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不舍和无限牵挂的痛苦之情。李诗之“望”是登楼远望帝京所在的方向,引领下文的景物描写,既表达了对国君的眷念和向往,又蕴含了对“帝京”遥不可及的感伤。第十一页,编辑于星期六:四点 三十八分。(三)比较情感【典型例题】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问题。别 宋 常 侍隋尹式游人杜陵北,送客汉川东。无论去与住,俱是一飘蓬。秋鬓含霜白,衰颜倚酒红。别有相思处,啼乌杂夜风。第十二页,编辑于星期

6、六:四点 三十八分。留 别 王 维唐孟浩然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注】游人:游宦之人,指宋常侍。据旧唐书文苑传载,孟浩然“年四十,来游京师,应进士不第,还襄阳”。此诗即行前留别之作。第十三页,编辑于星期六:四点 三十八分。两首诗均写离别,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6分)答:_第十四页,编辑于星期六:四点 三十八分。【步骤演示】1.从诗歌题目、注释上分析,发掘有价值的信息。(1)题目“别宋常侍”中“别”:分别送行诗。(2)题目“留别王维”中“留”:以诗文做纪念赠给分别的人。(3)注释体现的情感:年纪大,科举失败。第

7、十五页,编辑于星期六:四点 三十八分。2.抓诗中的关键词语,分析诗歌情感的重点。(1)第一首诗中的关键词语:飘蓬、秋鬓、衰颜等。情感重点:漂泊的孤寂、人生迟暮的无奈。(2)第二首诗中的关键词语:寂寂、空自、知音稀、故园等。情感重点:科举失意、知音少、归隐田园。从“求异”的角度,分析出每首诗的思想情感即可。第十六页,编辑于星期六:四点 三十八分。【答案印证】尹诗表达了羁旅漂泊的孤寂、同病相怜的伤感及人生迟暮的无奈。孟诗表达了科举不第的失意、知音难遇的感慨及归隐田园的决心。第十七页,编辑于星期六:四点 三十八分。【即学即练】阅读下面这两首唐诗,完成各题。(9分)马诗李贺(其一)龙脊贴连钱,银蹄白踏

8、烟。无人织锦韂,谁为铸金鞭。(其十二)批竹初攒耳,桃花未上身。他时须搅阵,牵去借将军。第十八页,编辑于星期六:四点 三十八分。【注】韂(chn):也叫障泥,垂覆在马腹两侧以遮挡泥土的布帘。批竹:削竹。骏马耳小而促,如批竹状。(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马背上的图案像连着的铜钱,银蹄奔驰如踏着云烟,写出骏马身形不凡,动作矫健。B.小马还未长成,耳朵已看得出形状,所以用“初”,毛色还没有全显,所以用“未”。第十九页,编辑于星期六:四点 三十八分。C.以“龙”写马,点明此马非同寻常;向将军荐马却用“借”字,表达出爱惜之意。D.两首诗以马喻人,这种写法和韩愈的“雪拥蓝关马

9、不前”相同,诗歌中较为常见。第二十页,编辑于星期六:四点 三十八分。【解析】选D。D项“两首诗以马喻人,这种写法和韩愈的雪拥蓝关马不前相同”错误。这两首诗都是借物喻人,而韩愈的属于即景抒情,既悲且壮:谪贬赴任,前瞻茫茫,雪拥蓝关,马也踟蹰起来,“其后家亦谴逐,小女道死,殡之层峰驿旁山下”,可谓悲极。故选D。第二十一页,编辑于星期六:四点 三十八分。(2)两首马诗所抒发的情感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分析。(6分)答:_第二十二页,编辑于星期六:四点 三十八分。【解析】解答此题,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两首马诗所抒发的情感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分析”,这是针对全篇设题,然后要抓住诗歌的标题、注释、诗中

10、的意象以及直接流露情感的词语来分析。两首诗借物喻人。第一首,以龙脊银蹄的骏马自比,慨叹纵有千里马但没有爱惜良马的人,抒发了怀才不遇,抱负不能施展的抑郁与愤懑之情。诗的前两句写的是马的威武雄姿,速度飞快,身后踏起烟尘。“无人织锦韂”二句就是企盼把良马当作良马对待,以效大用。“锦韂”“金鞭”统属贵重鞍具,都是象征马受重用。显然,这是作者热望建功立业而又不被赏识所发出的心声。第二首,这首诗是说良驹虽还第二十三页,编辑于星期六:四点 三十八分。幼稚,但从马的耳朵和毛色,一眼望去已知是骏马之材,将来定会冲锋陷阵,帮助将军成就功业。作者在这里暗喻自身虽头角未露,将来定能辅助君相,做出一番事业。结合以上行文

11、作答即可。第二十四页,编辑于星期六:四点 三十八分。答案:两首诗借物喻人。第一首,诗人以龙脊银蹄的骏马自比,慨叹纵有千里马,却没有识马的伯乐,抒发了怀才不遇、抱负不得施展的惆怅和愤懑。第二首,诗人以小马驹自比,借幼马自信可以冲锋陷阵,表达自己虽然年幼,但定能够成为人才,报效祖国的坚定信心。第二十五页,编辑于星期六:四点 三十八分。比较技巧【典型例题】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塞上听吹笛高适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注,风吹一夜满关山。第二十六页,编辑于星期六:四点 三十八分。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注】梅花

12、何处落:一语双关,既指想象中的梅花,又指笛曲梅花落。第二十七页,编辑于星期六:四点 三十八分。两首诗的结句在抒情方式上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6分)答:_第二十八页,编辑于星期六:四点 三十八分。【步骤演示】1.理解诗歌的含意,明确重点写作对象。(1)第一首:“风吹一夜满关山”,含意是由听到的梅花落的乐曲想象故乡的梅花四处飘散,一夜之间布满关山;写作重点是自然环境。(2)第二首:“一夜征人尽望乡”,含意是凄凉幽怨的芦笛声,唤起了征人的望乡之情;写作重点是人物活动。2.从思想感情的角度,分析诗歌表现手法的不同。(1)第一首表达的情感:思乡之情。表现手法:寓情于景。(2)第二首表达的情感:思乡之情

13、。表现手法:直接抒情。第二十九页,编辑于星期六:四点 三十八分。【答案印证】高诗寓情于景,由听到的梅花落的乐曲想象故乡的梅花四处飘散,一夜之间布满关山的情景,从而让读者感受到诗中寄寓的思乡之情。李诗直接抒情,凄凉幽怨的芦笛声,唤起了征人的望乡之情,“望乡”直接点明思乡之情。第三十页,编辑于星期六:四点 三十八分。【即学即练】1.阅读下面这首元诗,完成(1)(2)题。(9分)登泰山张养浩风云一举到天关,快意生平有此观。万古齐州烟九点,五更沧海日三竿。向来井处方知隘,今后巢居亦觉宽。笑拍洪崖咏新作,满空笙鹤下高寒。第三十一页,编辑于星期六:四点 三十八分。(1)下列对这首元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14、(3分)()A.这是作者青年时代写的一首七言律诗,表现了诗人初次登上泰山的欢愉心情。B.诗的颔联叙述了诗人登上南天门终于看到了“齐烟九点”的古老奇观,也目睹了“泰山日出”的壮丽美景。C.尾联写诗人拍着洪崖仙人的肩膀咏唱新歌,满天的仙乐飘然而下,与大地、泰山共鸣,表现出诗人羡慕仙人的快乐和自我感伤叹息之情。D.全诗充满一种新鲜、壮美的人生体验和昂扬进取的精神状态,与诗人入仕后的成熟、洞彻世事的老练迥然不同。第三十二页,编辑于星期六:四点 三十八分。【解析】选C。C项,“自我感伤叹息之情”错,这里主要表现出作者乐观的情怀和达观的人生态度。第三十三页,编辑于星期六:四点 三十八分。(2)与杜甫的望岳

15、相比,两诗描写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6分)答:_第三十四页,编辑于星期六:四点 三十八分。【解析】抓住张诗中的关键词语“登”“到”等,知晓这首诗所写的内容是作者亲眼所见,所写之景是眼前之景,是实写;再分析杜诗中“望”“会当”等可以看出诗人并未登上山顶,所见之景为想象,是虚写。这样两首诗就区别开了。答案:杜诗是从泰山脚下远望,是诗人的想象,是虚写;本诗则是登上泰山后亲眼所见之景,是实写。杜诗标题中的“望”字、诗中的“会当”表明作者没有登上泰山;本诗标题中的“登”字、诗中的“到天关”表明是作者登上泰山之后的亲眼所见。第三十五页,编辑于星期六:四点 三十八分。2.阅读下面两首诗词,完成(

16、1)(2)题。(9分)采桑子苏轼多情多感仍多病,多景楼中。尊酒相逢,乐事回头一笑空。停杯且听琵琶语,细撚轻拢。醉脸春融,斜照江天一抹红。第三十六页,编辑于星期六:四点 三十八分。润州甘露寺弹筝苏轼多景楼上弹神曲,欲断哀弦再三促。江妃出听雾雨愁,白浪翻空动浮玉注。唤取吾家双凤槽,遣作三峡孤猿号。与君合奏芳春调,啄木飞来霜树杪。【注】浮玉:喻指金山。第三十七页,编辑于星期六:四点 三十八分。(1)下列对这两首诗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采桑子开篇从“多景楼”的“多”字获取灵感,连用三个“多”字引出“情”“感”“病”而不赘述,令人印象深刻。B.“空”字写出“一笑”之后,“回头”来眼前的

17、“乐事”便会消失而“空”无所有,只有“多情”“多感”“多病”依然留在心头。C.润州甘露寺弹筝一诗首句写在多景楼上弹奏一首神曲,悲伤的弦音像要断裂一样再三紧促,开篇便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D.这两首诗词皆出自苏轼之手,均写多景楼中与友人相聚之事,都借用音乐抒情,但抒发的情感却一喜一忧,迥然不同。第三十八页,编辑于星期六:四点 三十八分。【解析】选D。D项,“一喜一忧,迥然不同”有误,两首诗词抒发的情感都是感伤的。第三十九页,编辑于星期六:四点 三十八分。(2)有人评论说苏轼采桑子中“斜照江天一抹红”一句与白居易琵琶行 并序中“唯见江心秋月白”一句有异曲同工之妙。请试做简要分析。(6分)答:_第四十页,编辑于星期六:四点 三十八分。答案:两句都运用了以景结情、情景交融的手法。“斜照江天一抹红”写演奏结束,四下安静下来,只看见夕阳斜照在江面,水天映着残阳的一道红光。“唯见江心秋月白”写演奏结束后,四周静悄悄的,只看见江心倒映着一轮皎洁的秋月。这两句都写出了演奏结束后,演奏者和听众还沉浸在音乐的回味中,此刻出现了刹那的宁静,从侧面表现出琵琶声的妙绝动听,曲有尽而韵无穷,言有尽而意无穷,给读者留下了涵泳回味的广阔空间。第四十一页,编辑于星期六:四点 三十八分。第四十二页,编辑于星期六:四点 三十八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