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主要病虫害.ppt

上传人:wuy****n92 文档编号:75110072 上传时间:2023-03-02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1.0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豆主要病虫害.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大豆主要病虫害.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豆主要病虫害.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豆主要病虫害.ppt(2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大豆主要病虫害 专业二组:庄桂清一、大豆食心虫1、分类:鳞翅目,小卷叶蛾科2、俗名:小红虫、大豆荚蛀虫3、为害区:东北、华北、内蒙古、宁夏、甘肃、陕西、湖北、安徽、浙江等省市区。4、为害率:常年虫食率为10%-20%,严重的可达30%-40%,甚至80%以上。(一)形态特征1、成虫2、卵3、幼虫4、蛹大豆食心虫大豆食心虫幼虫大豆食心虫(二)生活习性1、代数:一年一代2、越冬:以老熟幼虫在土壤中作茧越冬3、趋性:成虫有趋光性4、产卵:产卵时多在黄昏,卵多产在豆荚上,少数产在叶柄、侧枝及主茎上。5、低温高湿有延长成虫寿命的趋势。6、荚毛多的品种着卵多,受害重。(三)综合防治1、方针:对大豆食心虫应

2、采取以农业防治为主、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2、措施:(1)农业防治A、B、C、D (2)化学防治 (3)生物防治A、B (4)物理防治二、豆荚螟1、分类:鳞翅目、螟蛾科2、俗称:蛀虫、红虫、豆板虫3、分布:华东、华中、华南为害最重4、为害率:长江流域各地虫荚率一般为10%-30%,重者可达80%以上。(一)形态特征1、成虫2、卵3、幼虫 4、蛹豆荚螟豆荚螟豆荚螟成虫(二)生活习性1、越冬:以老熟幼虫在豆田和晒场周围土表下3-6cm处结茧越冬,有的地区也可以蛹越冬。2、豆荚荚毛多的产卵多于少的。(三)综合防治方针:对豆荚螟的防治应采取以农业防治为主,结合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的综合

3、防治措施。措施:1、农业防治 2、化学防治 3、生物防治三、大豆花叶病 大豆花叶病的出现频率占我国大豆病毒病的90%以上,发生十分普遍。以黄淮流域、江汉平原和华北等地最重。病株矮化,结荚稀少,流行年份可减产30%-70%,甚至绝收。(一)症状识别 典型症状为植株明显矮化,叶片皱缩并形成褪绿花叶,叶缘向下蜷曲。有的沿叶脉形成许多深绿色泡状突起。一般嫩叶较老叶症状明显。大豆花叶病大豆花叶病(二)病原特征病原:马铃薯Y病毒组,大豆花叶病毒。该病毒只能侵染豆科植物。(三)发生规律1、初侵染来源是带毒种子。2、田间通过汁液接触传染和蚜虫传染。3、流行因素:毒源数量、蚜虫发生的迟早和数量、气温及品种抗病性。四、大豆胞囊线虫病 大豆胞囊线虫病长期以来在我国东北西部干旱、盐碱、沙土地带为害较重,近年来在安徽、河南、山西、山东等地也发生普遍而严重。(一)症状识别大豆受害后,植株矮化,叶片变黄褪绿,生长瘦弱,花期延长。地下根系发育不良,根瘤稀少,侧根增多,须根上附有大量白色小米粒状颗粒,即线虫的胞囊,后期变褐色,落入土中。(二)病原特征病原:异皮科、胞囊线虫属(三)发生规律1、越冬:以胞囊在土中越冬,也可随带有胞囊的土块混杂在种子中越冬。2、胞囊的抗逆力极强,其中的卵可存活多年。3、线虫一年可产生多代。4、传播:通过农事活动传播,远距离传播主要通过种子中夹杂的胞囊传播。大豆胞囊线虫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大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