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三单元 溶液复习 (新版)鲁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三单元 溶液复习 (新版)鲁教版.doc(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1第三单元第三单元 溶液溶液基础检测基础检测 1溶液:_或_物质分散到_物质里,形成的_的、_的混合物。2特征:_、_。溶质:_ 3组成溶剂:_(_是常用的溶剂,_、_也可以作溶剂) ,例如: 碘酒中溶质是_,溶剂是_。 4溶解时的吸热和放热现象 物质在溶解时,常常会使溶液的_发生变化,即溶解时会出现_现象和_现象。 NaCl、NH4NO3、NaOH、浓 H2SO4的溶解现象比较NaClNH4NO3NaOH浓 H2SO4溶解后温度变化溶解时吸热还是放热5乳化现象 汽油洗油污属于 ,洗涤剂洗油污属于 。 1溶液、稀溶液 6溶液的分类 _或加入溶质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适用于大多数固体)_、蒸发溶
2、剂或_(只有指明一定温度和一定量的溶剂时,溶液的“饱和”和“不饱和”才有意义)降温结晶(适用于溶解度_的物质) 7结晶方法 _(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的物质) 升温结晶(适用于溶解度_的物质)固体物质溶解度四要素:一定温度、_、_、以克为单位。 固体溶解度影响因素内因:_外因:_ 8溶解度 气体溶解度:随温度_而_,随压强_而_。 上升型,例如_,结晶方法:_溶解度曲线及意义 平缓型,例如_,结晶方法:_下降型,例如_,结晶方法:_溶质的质量分数=(适用于所有溶液)%100)()g(g溶液质量溶质质量9溶质质量分数 m 溶液= _+_ (溶液浓稀的表示方法) 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 _
3、(只适用于饱和溶液)溶液稀释前后,_的质量不变。 10配制一定质量分数溶液 固体溶质配溶液的步骤:_;_;_;_。 用到的仪器:_;_;_;_。 浓溶液配制稀溶液:_;_;_。 用到的仪器:_;_;_;_。2【考点精讲考点精讲】溶解度曲线溶解度曲线典型例题典型例题确定某物质在某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如图,t3时,A 的溶解度为_g,将 27gA 溶于 50g 水中,则所得到的溶液为_(填“饱和”或“不饱和”)。比较同一温度下,不同物质溶解度得大小。 (如图)在 t1时,A 的溶解度_(填“大于” “小于”或“等于” ) 。 (比较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时,必须指明温度,否则没有意义。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
4、液的转化。 (如图)_、_、_能使接近饱和的 a(或 b)溶液变为饱和溶液。_、_、_能使接近饱和的 c 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判断溶质质量分数。图中:a、b、c 三种物质 t1时的饱和溶液升温至 t2,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顺序:_。a、b、c 三种物质 t2时的饱和溶液降温至 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顺序:_。根据几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的变化趋势,确定混合物的分离方法。如图中:如果 a 中混有少量的 b,可采用_法进行分离。如果 b 中混有少量的 a,可采用_法进行分离(留少量水,这时少量的 a 仍留在溶液中,趁热过滤可得到 b). 判断一定质量饱和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如图,t
5、3时 100gA 的饱和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为 _g。解题方法:利用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关系:解题方法:利用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关系:g100溶解度溶解度 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根据溶解度曲线判断溶质的质量分数。如如图,t3时 150g 水中加入 70gB 物质,形成溶液的溶 质质量分数为_。1右图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降温或蒸发均可使乙物质从其饱和溶液中结晶出来BN 点和 M 点表示的甲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C甲、乙饱和溶液从t1升温至.t2,其浓度均保持不变Dt1时,甲、乙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液的质量比均为 13 I3中考真题演练 1餐桌上的饮品种类丰富,
6、下列饮品中属于溶液的是( ) A酸奶 B玉米糊 C冰水 D可乐 2溶液的知识广泛用于生产、生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洗涤剂去油污的原理是溶解 B植物油加入水可得溶液 C氧化钠溶于水,温度明显上升 D尿素施用过量会导致水污染 3某次蔗糖溶解实验过程如图所示,不考虑水分蒸发,下列判断 错误的是 A中溶液是饱和洛液 B中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相同 D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大于中溶液的溶质质量 4下列关于溶液说法正确的是 A将氯化钠和植物油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后都能形成溶液 B把 20%的蔗糖溶液均分成两份,每份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10% C向 20时的蔗糖饱和溶液中加入食盐,食
7、盐不再溶解 D配制 50g16%的氯化钠溶液一般经过计算、称量(或量取) 、溶解、装瓶存放等步骤 5物质甲与乙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A常温下,乙易溶于水 B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比乙的大 C从 t2降至 t1,甲溶液中有晶体析出 D甲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程度比乙的大 6右图是甲、乙固体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 P 点所表示的溶液是 t3时甲的饱和溶液 B可用 t1时 20的甲溶液配制 10的甲溶液 C若甲中含有少量乙,可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甲 D分别将 t3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降温至质量相等 7小龙同学在工具书中查到 NaOH 在水和酒精中的溶解度
8、(见右表) 。 通过分析她得出以下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是 A温度和溶剂种类对 NaOH 的溶觯度都有影响 BNaOH 易溶于水,也易溶于酒精 C40,40 gNaOH 溶解在 l00 g 酒精中达到饱和 D将等质量 40的饱和 NaOH 水溶液和饱和 NaOH 酒精溶液降温至 20C, 析出的晶体前者比后者多 8、图表法是一种常用的数据处理方法。结合所给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氢氧化钠、碳酸钠分别在水、酒精中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氢氧化钠碳酸钠20402040 水109 g129 g 21.8 g 49 g 酒精17.3 g 40 g不溶不溶(1)上述图像表示_(填“氢氧化钠”或“碳酸钠”)的溶解度 曲
9、线。 (2)20时,氢氧化钠的溶解度_(填“大于”或“小于”)碳酸钠。 (3)40时,若将 50 g NaOH 分别投入到 100 g 水和 100 g 酒精中,能形成饱和溶液的是_, 再将 CO2 通入所得 NaOH 的酒精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为_。 9t2时,将甲,乙各 80g 分别放到盛有 100g 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溶解后,恢复到 t2,现象如 图一。甲和乙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二。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4(1)固体甲对应的溶解度曲线是_ (填“a”或“b”)。 (2)M 点的含义_。 (3)向烧杯的溶液中继续加入 15g 甲物质,充分搅拌,发现固 体先全部溶解,一段时间后又有部分固体甲
10、析出你认为“全部 溶解”的原因是_。 (4)将 t2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们将 t1时, 所得溶液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填字母) 。 a甲溶液仍为饱和溶液 b两溶液质量甲乙 c两溶液中溶剂质量甲=乙 d两溶液溶质质量甲乙 10R 是硝酸钾或氯化铵中的一种。硝酸钾和氯化铵的溶解度曲 线如图 1 所示.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图 2 所示实验。(1)t1时,氯化铵的济解度为_g。 (2)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_。 (3)根据以上信息可推出 R 是_(写名称或化学式均可) 。 (4)关于图 2 中烧杯内的物质,以下几种说法正确的有_。 A、中,只有中上层清液是饱和溶液 B若使中的固体溶
11、解,可采用加水或升温的方法 C和的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 D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比的上层清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小。 11某同学配制 50g6%氯化钠溶液,整个操作过程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为_(填序号,下同) ,其中操作错误的是_。 (2)图 中盛放氯化钠固体的仪器名称是 _,需称取氯化钠 _g。 (3)量水时选用的量筒的量程最合适的是_(填序号) ,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_保持水平。A10 ml B25 ml C50ml D100ml (4)经检测,该同学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可能的原因是_(填序号) 。 A氯化钠固体不纯 B用生锈砝码称量 C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 D溶解时烧杯内壁有水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