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初中语文专业面试》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江*** 文档编号:7495900 上传时间:2022-02-26 格式:DOCX 页数:54 大小:3.9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初中语文专业面试》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2021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初中语文专业面试》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初中语文专业面试》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初中语文专业面试》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5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1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初中语文专业面试真题及答案解析2021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初中语文专业面试真题及答案解析1简答题(江南博哥)1.题目:八年级藤野先生片段教学2.内容:过了一星期,大约是星期六,他使助手来叫我了。到得研究室,见他坐在人骨和许多单独的头骨中间,他其时正在研究着头骨,后来有一篇论文在本校的杂志上发表出来。“我的讲义,你能抄下来么?”他问。“可以抄一点。”“拿来我看!”我交出所抄的讲义去,他收下了,第二三天便还我,并且说,此后每一星期要送给他看一回。我拿下来打开看时,很吃了一惊,同时也感到一种不安和感激。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

2、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这样一直继续到教完了他所担任的功课:骨学、血管学、神经学。可惜我那时太不用功,有时也很任性。还记得有一回藤野先生将我叫到他的研究室里去,翻出我那讲义上的一个图来,是下臂的血管,指着,向我和蔼的说道:“你看,你将这条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了。自然,这样一移,的确比较的好看些,然而解剖图不是美术,实物是那么样的,我们没法改换它。现在我给你改好了,以后你要全照着黑板上那样的画。”但是我还不服气,口头答应着,心里却想道:“图还是我画的不错;至于实在的情形,我心里自然记得的。”3.基本要求:(1)试讲约10分钟;(2)体会藤野先生的品质;(3)教学过程中设置适当的小组活动;(4)配合

3、教学内容适当板书。参考解析:一、谈话导入,引出课题教师引导:古之学者必有师,老师在我们的生命中有着重要意义。那么,同学们,你们对哪位老师印象深刻呢?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文本,去看一看鲁迅先生的老师藤野先生。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介绍作者及其写作背景。2.提问:作者眼中的藤野先生是什么样子的?要求:自由朗读课文,高度概括。三、研读课文,深入分析赏析句子1:我拿下来打开看时,很吃了一惊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1.提问从添改讲义这件事中可以看出藤野先生的哪种品质,为什么?学生回答,老师总结:“从头到末”“都用”“不但连”这些词语直接表明藤野先生认真负责的品质。2.多媒体出示关于藤野先生的视频,

4、引导学生感受藤野先生的品质。赏析句子2:你看,你将这条血管移了一定位置了以后你要全照着黑板上那样画。3.提问:作者从哪个方面描写藤野先生纠正解剖图这件事的?从中可以看出藤野先生的哪种品质?明确:借助语言描写,鲁迅先生向我们呈现了一位严格的老师。这位老师严格、严谨但是不严厉。“然而解剖图不是美术”这种平实的话语表现了藤野先生治学的认真,他没有讲大道理也不必讲大道理,他是用自己的言传身教指导学生,也是用自己对治学的尊重在影响学生。4.提问:如果当时你也在现场,你会怎么办呢?要求:引导学生联想,思考并回答,教师指导点评。5.提问作者通过简单的几件事描写了藤野先生的品质,由此可以看出什么?明确:作者对

5、藤野先生的怀念,对老师的尊重,浓厚的师生情。6.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藤野先生的认真负责的态度,和尊重学生的品质。四、拓展延伸,升华情感说一说你遇到的印象最深的一位老师。要求:学生结合自身经历分享。五、总结全文,加深理解学生总结,教师补充。六、布置作业,提升认知1.除了藤野先生,还有哪些文章记述了鲁迅“弃医从文”的缘由,查阅相关资料,班内分享。联系实际生活说一说鲁迅的人生选择带给你的启示。板书设计:略2简答题1.题目:陋室铭2.内容: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

6、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3.基本要求:(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文意;(2)引导学生理解“陋室不陋”;(3)合理的板书设计。参考解析:【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曾经有一个文人因政治革新,得罪了当朝权贵宠臣,被贬为安徽和州通判。当地的知县是个趋炎附势的小人,他得知文人被贬而来,便多方刁难强迫他在半年内搬了三次家,最后住进了仅能容纳一桌一椅一床的陋室。如果是你们,你们会怎么办呢?这位文人他写了篇文章刻在自己门前的石碑上。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立于房门之前的文章陋室铭。(二)整体感知1.反复吟诵全文,划出读不准的字音,读出节奏,教师指导。2.自由读课文,疏通文意,提出疑问,集体交流。(三

7、)研读赏析1.细读课文,理清文章层次。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前三句,思考讨论:作者的目的是写陋室,为何要在开头引用有仙之山、有龙之水呢?运用了什么样的手法?(学生讨论并积极发言。)明确:作者的目的是写陋室,却用山水作比喻,这种方法叫比兴。开头以比喻起兴,以虚(山水)衬实(陋室主人),引出“斯是陋室”,而立意于“惟吾德馨”。这几句既是形象的比喻,又是事物的类比,表明“陋室”也具有“名”和“灵”的性质,即“陋室”不“陋”。“陋室”二字扣题,“德馨”一词统领全篇。朗读后六句进一步探究作者写作的文章内容:课文哪里能够说明陋室不陋呢?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品格?明确:“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写环境的清幽、雅致

8、。景。反映出室主人淡泊名利的志趣。这是写陋室的环境,用的是对偶、拟人的修辞方法。“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写朋友的贤良儒雅,反映出主人高洁傲岸的情怀。除了对偶,还有衬托。“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写生活的高雅脱俗(陋室主人的情趣),反映出室主人不为琐事萦怀的心态。作者通过描写陋室不陋,表达了自己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2.品读课文,掌握写法学生思考:作者在表达感情的时候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明确: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是指通过描写客观事物,寄托、传达作者的某种感情、抱负和志趣。即将个人之“志”依托在某个具体之“物”上。于是,这个“物”便具有了某种象征意义,成为作者

9、的志趣、意愿或理想的寄托者。3.朗读文本,体会情感集体朗读课文,体会升华情感。(四)课堂小结结束语:全文寥寥81字,共九句,前四句设喻引题,颂扬陋室。中间四句通过描写陋室清幽环境及其人物交往、生活状况,极力表现“陋室不陋”。最后三句以古贤居室自比,引孔子话语结束全文,再次含蓄表达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志趣。(五)布置作业以“刘公,我想对你说”为开头写一段心里话,畅谈感受。【板书设计】略3简答题题目:阿长与山海经阿长与山海经原文:长妈妈,已经说过,是一个一向带领着我的女工,说得阔气一点,就是我的保姆。我的母亲和许多别的人都这样称呼她,似乎略带些客气的意思。只有祖母叫她阿长。我平时叫她“阿妈”

10、,连“长”字也不带;但到憎恶她的时候,例如知道了谋死我那隐鼠的却是她的时候,就叫她阿长。我们那里没有姓长的;她生得黄胖而矮,“长”也不是形容词。又不是她的名字,记得她自己说过,她的名字是叫作什么姑娘的。什么姑娘,我现在已经忘却了,总之不是长姑娘;也终于不知道她姓什么。记得她也曾告诉过我这个名称的来历:先前的先前,我家有一个女工,身材生得很高大,这就是真阿长。后来她回去了,我那什么姑娘才来补她的缺,然而大家因为叫惯了,没有再改口,于是她从此也就成为长妈妈了。虽然背地里说人长短不是好事情,但倘使要我说句真心话,我可只得说:我实在不大佩服她。最讨厌的是常喜欢切切察察,向人们低声絮说些什么事。还竖起第

11、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我的家里一有些小风波,不知怎的我总疑心和这“切切察察”有些关系。又不许我走动,拔一株草,翻一块石头,就说我顽皮,要告诉我的母亲去了。一到夏天,睡觉时她又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挤得我没有余地翻身,久睡在一角的席子上,又已经烤得那么热。推她呢,不动;叫她呢,也不闻。“长妈妈生得那么胖,一定很怕热罢?晚上的睡相,怕不见得很好罢?”母亲听到我多回诉苦之后,曾经这样地问过她。我也知道这意思是要她多给我一些空席。她不开口。但到夜里,我热得醒来的时候,却仍然看见满床摆着一个“大”字,一条臂膊还搁在我的颈子上。我想,这实在是无法可想了。但是

12、她懂得许多规矩;这些规矩,也大概是我所不耐烦的。一年中最高兴的时节,自然要数除夕了。辞岁之后,从长辈得到压岁钱,红纸包着,放在枕边,只要过一宵,便可以随意使用。睡在枕上,看着红包,想到明天买来的小鼓、刀枪、泥人、糖菩萨。然而她进来,又将一个福橘放在床头了。“哥儿,你牢牢记住!”她极其郑重地说。“明天是正月初一,清早一睁开眼睛,第一句话就得对我说:阿妈,恭喜恭喜!记得么?你要记着,这是一年的运气的事情。不许说别的话!说过之后,还得吃一点福橘。”她又拿起那橘子来在我的眼前摇了两摇,“那么,一年到头,顺顺流流。”梦里也记得元旦的,第二天醒得特别早,一醒,就要坐起来。她却立刻伸出臂膊,一把将我按住。我

13、惊异地看她时,只见她惶急地看着我。她又有所要求似的,摇着我的肩。我忽而记得了“阿妈,恭喜。”“恭喜恭喜!大家恭喜!真聪明!恭喜恭喜!”她于是十分欢喜似的,笑将起来,同时将一点冰冷的东西,塞在我的嘴里。我大吃一惊之后,也就忽而记得,这就是所谓福橘,元旦辟头的磨难,总算已经受完,可以下床玩耍去了。她教给我的道理还很多,例如说人死了,不该说死掉,必须说“老掉了”;死了人,生了孩子的屋子里,不应该走进去;饭粒落在地上,必须拣起来,最好是吃下去;晒裤子用的竹竿底下,是万不可钻过去的。此外,现在大抵忘却了,只有元旦的古怪仪式记得最清楚。总之:都是些烦琐之至,至今想起来还觉得非常麻烦的事情。然而我有一时也对

14、她发生过空前的敬意。她常常对我讲“长毛”。她之所谓“长毛”者,不但洪秀全军,似乎连后来一切土匪强盗都在内,但除却革命党,因为那时还没有。她说得长毛非常可怕,他们的话就听不懂。她说先前长毛进城的时候,我家全都逃到海边去了,只留一个门房和年老的煮饭老妈子看家。后来长毛果然进门来了,那老妈子便叫他们“大王”,据说对长毛就应该这样叫,诉说自己的饥饿。长毛笑道:“那么,这东西就给你吃了罢!”将一个圆圆的东西掷了过来,还带着一条小辫子,正是那门房的头。煮饭老妈子从此就骇破了胆,后来一提起,还是立刻面如土色,自己轻轻地拍着胸埔道:“阿呀,骇死我了,骇死我了。”我那时似乎倒并不怕,因为我觉得这些事和我毫不相干

15、的,我不是一个门房。但她大概也即觉到了,说道:“象你似的小孩子,长毛也要掳的,掳去做小长毛。还有好看的姑娘,也要掳。”“那么,你是不要紧的。”我以为她一定最安全了,既不做门房,又不是小孩子,也生得不好看,况且颈子上还有许多炙疮疤。“那里的话?!”她严肃地说。“我们就没有用处?我们也要被掳去。城外有兵来攻的时候,长毛就叫我们脱下裤子,一排一排地站在城墙上,外面的大炮就放不出来;再要放,就炸了!”这实在是出于我意想之外的,不能不惊异。我一向只以为她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罢了,却不料她还有这样伟大的神力。从此对于她就有了特别的敬意,似乎实在深不可测;夜间的伸开手脚,占领全床,那当然是情有可原的了,倒应该

16、我退让。这种敬意,虽然也逐渐淡薄起来,但完全消失,大概是在知道她谋害了我的隐鼠之后。那时就极严重地诘问,而且当面叫她阿长。我想我又不真做小长毛,不去攻城,也不放炮,更不怕炮炸,我惧惮她什么呢!但当我哀悼隐鼠,给它复仇的时候,一面又在渴慕着绘图的山海经了。这渴慕是从一个远房的叔祖惹起来的。他是一个胖胖的,和蔼的老人,爱种一点花木,如珠兰、茉莉之类,还有极其少见的,据说从北边带回去的马缨花。他的太太却正相反,什么也莫名其妙,曾将晒衣服的竹竿搁在珠兰的枝条上,枝折了,还要愤愤地咒骂道:“死尸!”这老人是个寂寞者,因为无人可谈,就很爱和孩子们往来,有时简直称我们为“小友”。在我们聚族而居的宅子里,只有

17、他书多,而且特别。制艺和试帖诗,自然也是有的;但我却只在他的书斋里,看见过陆玑的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还有许多名目很生的书籍。我那时最爱看的是花镜,上面有许多图。他说给我听,曾经有过一部绘图的山海经,画着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三脚的鸟,生着翅膀的人,没有头而以两乳当作眼睛的怪物,可惜现在不知道放在那里了。很愿意看看这样的图画,但不好意思力逼他去寻找,他是很疏懒的。问别人呢,谁也不肯真实地回答我。压岁钱还有几百文,买罢,又没有好机会。有书买的大街离我家远得很,我一年中只能在正月间去玩一趟,那时候,两家书店都紧紧地关着门。玩的时候倒是没有什么的,但一坐下,我就记得绘图的山海经。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

18、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书的模样,到现在还在眼前。可是从还在眼前的模

19、样来说,却是一部刻印都十分粗拙的本子。纸张很黄;图象也很坏,甚至于几乎全用直线凑合,连动物的眼睛也都是长方形的。但那是我最为心爱的宝书,看起来,确是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一脚的牛;袋子似的帝江;没有头而“以乳为目,以脐为口”,还要“执干戚而舞”的刑天。此后我就更其搜集绘图的书,于是有了石印的尔雅音图和毛诗品物图考,又有了点石斋丛画和诗画舫。山海经也另买了一部石印的,每卷都有图赞,绿色的画,字是红的,比那木刻的精致得多了。这一部直到前年还在,是缩印的郝懿行疏。木刻的却已经记不清是什么时候失掉了。我的保姆,长妈妈即阿长,辞了这人世,大概也有了三十年了罢。我终于不知道她的姓名,她的经历;仅知道有一个过

20、继的儿子,她大约是青年守寡的孤孀。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基本要求:(1)学习“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2)品析“阿长”的任务形象(3)试讲约10分钟参考解析: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学会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体会本文重点词语的含义及作用。.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谈论法和情境感受法,提升对于课文深层次理解的能力和感受作者所传递的情感。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对于过去身边亲近的人“阿长”的怀念、感激和敬佩之情。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反复朗读和分析,总结欲扬先抑的特点和使用效果。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对于过去身边亲近的人“阿长”的怀念、感激和敬佩之情。三、教学方法小组讨论法

21、、情境表演法、多媒体辅助法。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多媒体导入导入语:同学们,老师为大家播放一段著名演员姚晨在朗读者上的朗诵片段,大家来一起聆听。音频就到这里,相信同学们都被这真挚的语言片段所感染,那么故事是怎么进展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课文阿长与 。(二)整体感知,进入情境1.大声朗读课文,对不理解的字词进行标记,并借助工具书自主完成,教师着重强调“憎恶”。2.默读课文,尝试概述作者对于阿长,主要描写了哪几件事情,用简练的文字概括。教师明确:名字来源、睡相丑陋、规矩繁琐、购买山海经。(三)抓住重点,体会情感小组探究活动,选择其中一个问题进行探究:(1)通过这四件事情,能够感受

22、到阿长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2)结合这四件事情的叙事顺序,再次感知全文,作者对于阿长发生了什么样的态度转变,这样叙述有什么好处?小组反馈:A.粗俗,渴望平安,善良。B.从不满到厌恶到感激,作用是鲜明区别。教师明确:A.粗俗、迷信、不幸、善良淳朴,渴望一生平安的农村妇女形象,体现了作者对于典型环境下典型人物描写的高超技艺。B.从对于阿长的不满到厌恶,到购买山海经后的感激,再到最后的怀念与敬佩,从感性的表面的抑,到理性的深刻的扬,这种写作手法叫欲扬先抑,对于写作中构思故事和塑造人物形象都能形成一种冲击感,加强写作效果,大家以后要在写作中多加利用,让你们的文章更加有张力。(四)活动深化,总结课堂

23、总结本节课堂内容,采取系统归纳法和情感深化法相结合的原则。(五)课后作业为课文情节绘制几幅小插画。【板书设计】略4简答题1.题目: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片段教学2.内容: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现在却常是忧郁;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3.基本要求:(1)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2)体会作者在诗中表达的情感;(3)配合教学内容适当板书。参考解析:【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人人都有失意之时,李白有着“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的洒脱;刘禹锡有着“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

24、春”的豁达。当你们面对挫折、失意的时候怎么办?将怎么样表达自己的情绪呢?俄国诗人普希金的诗歌将带给我们不一样的人生态度。(板书标题: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教师播放录音,学生听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文,思考问题:这首诗主题在表达什么?(该诗用劝说且亲切和蔼的口吻告诉人们,生活中并不总是一帆风顺,遇到人生挫折时要镇静,要相信未来是光明、美好的,表达了诗人真诚博大的情怀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过渡句: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诗文,思考回答以下问题,通过标记课文内容,细细品味诗中的含义。)(三)深入研读1.如何理解“生活欺骗了你”这句话,为什么是欺骗呢?明确:作者写这首诗时,正被流放,这

25、是他自身遭遇的经历。俄国沙皇专制扼杀了正义,革命也被镇压,人们认为只要去努力肯定会获得光明、成功,但人生经历着苦难,生活遭遇着困苦不幸,这是生活对热爱她的人的一种“欺骗”。2.作者说“不要悲伤”是一种乐观,可又说“须要镇静”,镇静是“忍让、妥协”,那就是消极,懦夫,这两种说法矛盾吗?为什么?明确:不矛盾。因为面对生活的“欺骗”,我们必须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去应对,同时,保持沉着冷静的态度,等待时机的成熟。是为了养精蓄锐,所以并非忍让、妥协。所以这是人生的睿智。对于诗人而言,当时沙皇专制统治很严酷,革命势力一时不能与之抗衡,唯有善于忍耐,保存实力,当时机成熟,定当势如破竹,与黑暗作斗争,这是诗人

26、热爱生活、乐于革命的永恒追求。3.怎样理解“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回忆”这句话。明确:过去的疼痛将会成为人生的回忆,生活的真谛在于人生的体验应该是丰富多彩的,是一笔可贵的精神财富,在逆境中成长磨砺,才能锻炼真正的勇士,才能铸就精彩的人生,在过去中获得成长和蜕变是告别过去的最好方式。多么真实地记载着,又多么亲切地回馈给我们。4.这首诗成为激励人们的座右铭,它的写作语言有何特点?明确:诗人用劝告的口吻,平等的娓娓的语气道来,情真意切的语调,诗人似乎与你亲密交谈。诗句清新流畅,热烈深沉,有丰富的人情味和哲理意味,从中可以让人感受到诗人真诚博大的情怀和坚强乐观的思想情绪。(四)整体回顾,想象拓展

27、诗人在这首诗中诠释的人生态度是我们每个人所要学习的,请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启示?明确:当发现生活残酷的真相,我们依然热爱生活。生活就是一场竞技场,我们在其中历经了考验和磨砺,兴许有疼痛有欢乐。疼痛的那些我们往往不要记恨,我们要沉重冷静,永葆对对生活的热爱,对希望和未来抱有期待,才能铸就精彩开朗的人生。(五)小结作业1.总结:学习了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这首诗,相信大家对诗人身处困境乐观积极的心态所感染,希望大家在今后的人生道路敢于接受风雨的洗礼,对生活持有热爱,活出精彩的人生。2.作业:课下搜集相关诗歌中的励志名言,形成资料库,下节课课前教师挑选其中进行分享。【板书设计】略5简答题1.题目:

28、爱莲说2.内容:爱莲说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3.基本要求:(1)点明本文的写作手法。(2)指导学生进行写作实践。(3)根据教学内容有适当的板书。答辩题目:1.请说一说你是如何突破本堂课的教学重点的?3.结合本堂课,谈一谈你认为如何才能增强文言文学习的兴趣?参考解析:【教学过程】(一)生活导入,激发兴趣同学们喜欢花草吗?你最喜

29、欢哪一种花草?请说出理由。(引出莲花)过渡语:莲花,也是我国历代文人墨客的钟爱之物。“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水中仙子并红腮,一点芳心两处开”等等,这些诗句可谓写尽了六月莲花盛开之态。而今天,我们要接触的这位宋代文人周敦颐,更是对莲花情有独钟!在夏秋之交,莲花盛开之际,微风吹过,朵朵鲜花颔首,田田荷叶轻摇,阵阵清香悠远,作者触景生情,爱莲之洁白,感宦海之混沌,写下这篇千古佳作爱莲说。今天,我们就来品读这篇文章。(二)通读课文,整体感知1.介绍本文的作者、写作背景及体裁。2.朗读课文(1)请同学们自己轻声把课文读一遍,做到读准字音,疏通文意。(2)教师范读

30、课文。(3)学生齐读课文。这一遍的要求是:读通课文,感情充沛,声音响亮,精神饱满。请同学们找出自己喜欢的、有独特见解句子与大家一起分享、交流,根据注解翻译一下大致内容。(三)再次朗读,深入体会1.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莲花的?作者把莲花比作什么?并赋予了莲花哪些品格?明确:作者是从生长环境、体态、香气、风度描写莲花的。他把莲花比做君子,赋予了莲高洁、质朴(洁身自好)、品行端正(正直、通情达理)、美名远扬、端庄令人敬重(仪态庄重)等品格。2.作者借花喻人,抒情言志。那么他把菊花比作什么?把牡丹比作什么?写菊、写牡丹的目的是什么?明确:菊是隐逸者,就像那些不肯与世俗同流合污而离群索居、隐遁山林的逸民

31、高士。牡丹是富贵者,贪图享乐。它雍容华贵,绚丽多姿,就像达官显贵和攀附富贵的庸碌之辈。以菊、牡丹、莲喻三种人,以三种爱象征三种生活态度。既婉曲地批判当时趋炎附势、追求富贵的世风。又通过菊的正面衬托和牡丹的反面衬托突出自己在污浊的社会洁身自好,保持正直坚贞节操的生活态度。3.文章的主旨句是哪一句?说说这篇短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明确:莲,花之君子者也。作者把莲比作花中的君子,他是要赞美君子形象,这句话是全文的核心。借赞花来赞人,这种写法就叫借物喻人和托物言志。归纳主题:表达了作者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不慕名利的高尚品格,批判了当时趋炎附势、追逐富贵的世风。4.本文运用了哪几种修辞方法

32、?明确:对偶,排比,比喻,拟人。(四)迁移拓展1.请欣赏几幅莲花的图片。学生再读课文,同学们,我们学完了课文后有哪些收获呢?在写法上,爱莲说具有“说”这一文体的共同特点,即托物言志。文章从“出淤泥而不染”起,以浓墨重彩描绘了莲的气度、莲的风节,寄予了作者对理想人格的肯定和追求,也反射出作者鄙弃贪图富贵、追名逐利的世态的心理和其追求洁身自好的美好情操。在写作中可以运用这样的写作手法,通过对客观事物的描写或刻划,间接表现出作者的志向、意愿。采用托物言志,关键是志与物要有某种相同点或相似点,使物能达意而志为物核。2.积累古诗文中描写莲花的诗句,尝试背诵课文。(五)作业小结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作

33、业:任选一种自己喜爱植物,采用多种修辞方法,写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板书设计】略2021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初中语文专业面试真题及答案解析11简答题1,试讲题目:茅屋为秋风所破歌2.内容:3.基本要求 :(1)解释学生提的问题,作者称别人的孩子为盗贼,称自己的孩子为娇儿,作者会把广厦分给天下寒士吗?(2)课堂中体现出尊重学生。4.答辩题目(1)怎么学好古诗词?(2)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达作者心怀天下的句子。参考解析:暂无解析2简答题1.题目:九年级下册渔家傲秋思片段教学2.内容:3.基本要求:(1)指导学生朗读;(2)理解诗歌内容,体会作者思想感情;(3)试讲时间10分钟左右。4.答辩:(1

34、) 渔家傲上阕用了什么意象,描绘了什么之景?(2) 你认为板书对课堂有什么用?参考解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学会“嶂、羌等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词并背诵。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朗读诗歌、想象画面,学生体会词的情感,提高对词的鉴赏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从诗句中感受边塞的环境和戍边将士的复杂情感。【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诵词并背诵,掌握诗歌内容。教学难点:从词句中感受边塞的荒凉和将士的思乡之情。【教学过程】一、温故导入,联系知识1.教师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关于边塞的诗歌,如王之涣的凉州词,王昌龄的出塞。2.根据学生发言,教师引导:边塞诗是时代的产物,盛唐的边塞诗中普遍带着

35、昂扬的气魄和建功立业的雄心,那么宋代的边塞词又有怎样的情调,又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呢?我们一起来学习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教师板书课题)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一)读通诗句1.教师范读该词,学生认真听,生字标注拼音。2.学生自己练习朗读词,注意读准字音,注意断句和节奏。3.教师邀请请学生朗读,给予反馈评价,尤其注意要读出词中上下阕之间的停顿。(二)理解诗歌大意1.学生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自主疏通诗歌大意,不懂的地方小组之间交流讨论。2.教师检查反馈,讲解疑难句子和词语。如:千嶂:绵延而俊俏的山峰。边声:边塞特有的声音,如大风、号角、羌笛的声音。羌管:羌笛。三、研读诗歌,深入分析1.提问:我们

36、先来看这首词的上阕,上阕描绘 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要求:学生齐读上阕,自主发言。明确:深秋孤城落日图。教师再问:你是如何概括出来的?明确:作者在开头就点名、塞下秋来,描绘了秋天的北雁南飞之景,并写出落日孤城闭”的场景。2.提问:作者在上阕说到“塞下秋来风景异”,这个“异”字该如何理解呢?要求:同桌思考讨论,并举手发言。明确:边塞秋景的“异”表现在:北雁南飞毫无留恋,城外都是号角、羌笛之声,狼烟不绝,孤城独守。3.提问:上阕全是景色描写,作者是怎样写景的?要求:小组讨论,派代表发言。明确:运用视听结合的方式,词人看到了燕、长烟落日孤城之景;听到了四面边生。教师追问:作者在上阕写景有什么用意?明确:

37、是为了下阙抒情作铺垫,写边塞清冷荒凉之景,以抒发作者悲情。4.提问:刚刚我们用“异” 来概括词的上阕,那大家能不能用一个字来概括下阙?要求:学生齐读上阕,根据理解自主发言。明确:“泪”。教师追问:词人的 “泪”是因为什么呢?明确:是因为燕然未勒,战功还没有建立;离家万里,归期难定。5.提问:大家能试着边想象画面边朗读词的下阙吗?要求:男女生齐声朗读,要求读出词的雄浑壮阔之感。6.提问:通过对下阙的分析和朗读,大家体会到了怎样的情感?要求:学生想象边塞画面并小组讨论,派代表发言。明确:表达了成边将士厌战的情绪,战功未建的无奈,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归期难定的痛苦等种种复杂情绪。四、巩固拓展,提升认知提

38、问:大家脑海中的戍边将士是怎样的形象?带着自己理解的情绪朗诵这首词。要求:学生自由朗读,并比一比谁读得最有感情。明确:戍边将士是孤苦、无奈、凄凉的形象。五、归纳总结,深入理解教师请学生谈谈学完本课的收获。六、实际演练,分层作业1.背诵并默写本词。2:将这首词和王昌龄的出塞对比,看看有什么差异。板书设计:略3简答题1.题目:七年级下册紫藤萝瀑布片段教学2.内容:3.基本要求:(1)试讲约10分钟;(2)有感情地诵读课文,鉴赏紫藤萝美好形象和品味文章优美语言;(3)理解作者对生命的感悟,自我反思,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人生;(4)配合教学内容适当板书。参考解析:一、谈话导入,引出课题教师引导:有人说

39、,一树一菩提,一花一世界。面对一株盛开的紫藤萝,女作家宗璞从中感悟到什么样的生活哲理呢?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首先介绍作者及其写作背景。2.提问:朗读课文,带着问题思考本文主要讲述了什么内容?要求:自由朗读课文,高度概括。明确:紫藤萝旺盛的生命力,使作者领悟了花和人虽各有各的不幸,但生命的长河无止境这一永恒的哲理。三、研读课文,深入分析1.老师提问:文章第一句“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的作用是什么?学生自由回答,老师总结:从侧面烘托出紫藤花引人止步,眩人眼目的美丽,也引出下文。2.老师提问:文中哪些句子描写了紫藤萝瀑布?有什么好处?引导学生学习分析重点句子:“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也不见其终

40、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在不停地生长。”“花儿一串挨着一串,好不活泼热闹!”“我在开花!它们嚷嚷。”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地表现出花的勃勃生机和浪漫情趣。3.老师提问:“它依傍着一株枯槐爬得很高再也看不见藤萝花了。”这句话中作者主要采用了什么写作方法?学生自由回答,老师总结:对比方法,作者通过花的由哀而盛,联想到类似的家庭境况和人生际遇,触景生情。4.老师提问:作者为什么说“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一朵朵花,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这里的花有什么象征意义?学生自由回答, 老师总结:象征着新的历史时期,中国人民焕发出旺盛的生命力。5.提问:结尾句在全文中的作用?学生自由提问,明确:与开篇相照应,

41、“不觉加快了脚步”暗示作者被花感动,迈出了人生坚定的脚步。6.全班再次齐读课文,在反复的朗读中体会生命的永恒与美好,鼓励人们要热爱、珍爱生命。四、拓展延伸,升华情感引导:搜集一些吟咏花木的诗文,与同学交流一下自己的理解?明确:菊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五、总结全文,加深理解学生总结,教师补充。六、布置作业,提升认知搜集宗璞的其他的作品,下次课一起分享。板书设计:略4简答题1.题目:七年级上册次北固山下片段教学2.内容:3.基本要求(1)试讲约10分钟;(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3)体会诗歌所抒发的旅途思乡之情;(4)配合教学内容适当板书。参考

42、解析:【教学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理解诗歌所抒发的思想感情。通过反复朗读、小组讨论,掌握即景抒怀的表现手法,提高朗读感悟和合作学习能力。领悟诗歌所抒发的旅途思乡之情。【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理解诗意,品味语言。教学难点:领悟诗歌所抒发的旅途思乡之情。【教学过程】一、质疑导入,激发兴趣教师板书课题次北固山下并抛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看到这个课题的时候有什么疑问?(学生自由发言)次是什么意思?谁是“次北固山下”?作者在次北固山下后见到了哪些景物呢?老师:看来大家对今天的新课文都有很多好奇,那就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走进今天的新课次北固山下。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1)了解作者提问:说

43、一说,你对王湾有哪些了解?要求学生结合课前预习以及自己的了解,鼓励学生踊跃发言,教师总结并补充。明确:王湾,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洛阳人。先天(唐玄宗年号)进士,官洛阳尉。早有文名,往来吴楚间。作品有奉使登终南山等。(二)了解背景提问:这首诗是在什么情况下作的呢?要求:学生结合课前预习以及自己的了解,自主发言,教师归纳补充。明确:本诗选自全唐诗。诗人家住洛阳,先天年间中了进士,以后曾往来于吴、楚间,不得归家。诗人经镇江到江南一带去,一路行来,当船停留在北固山下的时候,被那里开阔秀丽的景色吸引。此时潮平岸阔,残夜归雁,触发了诗人心中的情思,于是就有了这一千古名篇。(三)揭示主题提问:你从此诗的题

44、目中知道了哪些信息?要求:学生结合课前预习以及自己的了解,同桌之间交流。明确:次:停留、停泊的意思。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北。诗题即停泊在北固山下,点明诗歌的内容是写人在旅途中,诗歌是作者在旅途中所作。(四)朗读诗歌,感受韵律1.要求:学生自由朗读诗歌,采取各种形式把诗歌读通读顺,分清断句,注意读准字音、节奏。明确: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2.教师范读,学生自由朗读。3.学生齐读?三、研读诗歌,深入分析1.提问:诗歌首联“客路青山外, 行舟绿水前”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诗人为什么要写他的道路还在青山之外呢?要求

45、:同桌之间交流讨论。明确:首联点题,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诗人乘着一叶扁舟在绿水中前进,他要驶向青山,而思绪已飘向青山之外遥远的客路,暗含旅途奔波之意。2.提问:发挥想象,想象、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是怎样的画面?说说你的理解要求:学生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小组代表发言。明确:“阔是“潮平的结果。春潮涌涨,江水浩渺,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平了。船上的人视野也因之开阔。此句写得恢弘阔大。”悬”是端端直直高挂着的样子。只有既是顺风,又是和风,帆才能“悬,而“正”字兼包“顺与“和的内容。3.提问:”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两句历来是千古传诵的名句,你认为该如何理解?要求:学生小组讨论交流,

46、教师巡视指导,小组代表发言。明确:作者从“炼”字着眼,把“日”与“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并且用“生 和入字使之拟人化,赋予它们以人的意志和情思。作者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道理:海日生于残夜,将驱尽黑暗:江上景物所表现的” 春意”闯入旧年,将赶走严冬。不仅写景逼真,叙事确切,而且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美好的新生的事物必将取代旧的事物,光明必将取代黑暗。4.提问: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这句是如何传达乡思愁绪的?要求:学生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小组代表发言。明确:作者写这首诗很明确地是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而却无法回到故乡的一种遗憾。乡书何处达的意思是说我寄给家乡的书信会到达什么地方呢?说明作者是有乡却不可归、有家却不能回,一种失落、遗憾、惆怅的情怀体现得淋漓尽致。而此时的作者看到正在归去的大雁落在了洛阳河边,思乡之情更加浓烈,道出一种无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试题 > 教师资格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