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的起源精选课件.ppt

上传人:石*** 文档编号:74901541 上传时间:2023-03-01 格式:PPT 页数:14 大小:59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的起源精选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中医的起源精选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的起源精选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的起源精选课件.ppt(1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关于中医的起源第一页,本课件共有14页中医的起源w“中医”二字最早见于汉书艺文志经方,其云:“以热益热,以寒增寒,不见于外,是所独失也。”故谚云:“有病不治,常得中医。”在这里中字念去声,中。“中医”这个名词真正出现得到鸦片战争前后。东印度公司的西医为区别中西医给中国医学起名中医。这个时候的中医的名称是为和西医做一个对比。第二页,本课件共有14页中医的起源w中医发源于中国黄河流域,很早就建立了学术体系。中医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历代都有不同的创造,涌现了许多名医,出现了许多重要学派和名著。第三页,本课件共有14页中医的起源w中国历史上有神农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的传说,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在与自然和

2、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发现药物、积累经验的艰苦过程,也是中药起源于生产劳动的真实写照。第四页,本课件共有14页中医的起源w在古代,原始人医治自己疾病的经验最初来自生活的实践,例如,原始人在捕猎时身体中扎进了带尖的荆棘,于是拔出木刺,他们最初会本能地模仿许多动物那样用舌头舔伤口,以后可能会把唾液吐在伤口上,然后用手将唾液涂抹均匀,以便使伤口迅速痊愈。如果伤口出血较多,他们会胡乱地抓些叶子,挤出汁或将其揉碎涂抹在伤口上,偶尔他们发现某种植物果然止住了血,于是便记住了这种植物具有止血的功能。第五页,本课件共有14页中医的起源w古人通过自己的经验逐渐认识了越来越多的草药,例如,调味的植物可激起食欲,香味扑

3、鼻的植物可减轻身体的某种不适,麻醉的植物可减轻疼痛等等。然而中医最初的形成必有一位高智能的伟人或圣人来成就此大业,中医药的创立应该首推神农。纲鉴易知录述:“民有疾病,未知药食,炎帝始味草木之滋,察其寒温、平热之性,辨其君、臣、佐、使之义,尝一日而遇七十毒,神而化之,遂作方数以疗民疾,而医道自此始矣。第六页,本课件共有14页中医的起源w神农尝百草看来不仅仅是传说,因为已经有了文字的记录,我们现在无法考证神农是否确有其人,然而神农尝百草毕竟意味着中医的真正开始。神农作为古代中医的先驱首先不是像西医那样应用仪器,而是充分应用我们自身活体的感觉器官来认识自然界的草药,用眼观察自然物的外形和色泽,用舌品

4、尝自然物的味道,用鼻嗅自然物的气味,甚至将自然物吞进肚中,体验自然物对人体的反应。当然神农不仅仅是亲尝,也会不断将这些自然物用于其他人体,因为作为炎帝,必有无数身患各种疾病的臣民向他求救,这无疑为他提供了大量的临床机会。第七页,本课件共有14页中医的起源w在夏商周时期(约公元前22世纪末前256年),中国就已出现药酒及汤液。西周(约公元前11世纪前771年)的诗经是中国现存文献中最早记载有药物的书籍。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典籍内经提出了寒者热之,热者寒之,五味所入,五脏苦欲补泻等学说,为中药基本理论奠定了基础。第八页,本课件共有14页中医的起源w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是秦汉时期(公元前221

5、公元220年)众多医学家搜集、总结了先秦以来丰富药学资料而成书的。本书载药365种,至今尚为临床所习用。它的问世,标志着中药学的初步确立。第九页,本课件共有14页中医的起源w我们的古人不仅用自身的五官认识药物,同样用自身的五官认识健康的活体,以及身患疾病的活体,这就是中医的基本诊断术望闻问切。望闻问切四诊源于中医首部经典医著黄帝内经,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审清浊,而知部分;视喘息,听音声,而知所苦;观权衡规矩,而知病所主;按尺寸,观浮沉滑涩,而知病所生。以治无过,以诊则不失矣。”又如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说:“见其色,知其病,命曰明;按其脉,知其病,命曰神;问其病,知其

6、处,命曰工。”第十页,本课件共有14页中医的起源w因为脉象与尺肤有必然的联系,故诊病时亦可互相配合。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说:“脉急者,尺之皮肤亦急;脉缓者,尺之皮肤亦缓;脉小者,尺之皮肤亦减而少气;脉大者,尺之皮肤亦贲而起;脉滑者,尺之皮肤亦滑;脉涩者,尺之皮肤亦涩。凡此变者,有微有甚。”w可见古代中国的医圣们认识人体、疾病如同认识药物一样,没有借助任何仪器,而是依靠自身的五官,直接用望闻问切的方法认识人体、疾病,因为是直接体察病人的活体,所以他们能“别阴阳,审清浊”,“知病所主,知病所生”。而这些最原始的方法也成为流传至今的中医大夫最基本的诊疗方法,有别于现代的西医大夫。第十一页,本课件共有14页中医的起源w中医的起源和形成大约在先秦战国时代,中医首部医书黄帝内经和首部药书神农本草经最初的创作年代应该始于战国,但并非一时一人之作,是集那个时代许多医学家之大成,最后成书于西汉,历经数百年。第十二页,本课件共有14页中医的起源w唐代医学家孙思邈曾说:“不知易不足以太医”,这说明一个真正有造诣的医生,必须学习和精通周易,盖因为“医易同源”,易具医之理,医得易之用。第十三页,本课件共有14页28.02.2023感感谢谢大大家家观观看看第十四页,本课件共有14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资格考试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