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特殊句式课件课件精选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文特殊句式课件课件精选课件.ppt(4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文言文特殊句式第一页,本课件共有42页学业水平考试学业水平考试 考试说明考试说明2第二页,本课件共有42页判断句判断句 文言文判断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文言文判断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基基本上本上不用不用判断词判断词“是是”来表示来表示,而,而往往让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往往让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3第三页,本课件共有42页判断句判断句判断句应满足以下判断句应满足以下三个条件三个条件:1.1.涉及事物的涉及事物的涉及事物的涉及事物的性质性质性质性质、情况情况情况情况或事物或事物 之间之间关系关系。2.2.要要要要作出判断作出判断作出判断作出判断。3.是个
2、是个句子句子句子句子(表肯定或否定)。(表肯定或否定)。(表肯定或否定)。(表肯定或否定)。4第四页,本课件共有42页请判断请判断:下列句子哪些属于判断句?下列句子哪些属于判断句?下列句子哪些属于判断句?下列句子哪些属于判断句?1.1.1.1.臣之壮也,犹不如人。臣之壮也,犹不如人。臣之壮也,犹不如人。臣之壮也,犹不如人。2.2.2.2.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过去凭借别人的帮助才有今天的成果,现在却反过过去凭借别人的帮助才有今天的成果,现在却反过过去凭借别人的帮助才有今天的成果,现在却反过过去凭借别人的帮助才有今天的成果,现在
3、却反过 来攻打他,是不符合仁德的。来攻打他,是不符合仁德的。来攻打他,是不符合仁德的。来攻打他,是不符合仁德的。)3.3.3.3.齐谐齐谐齐谐齐谐者,志怪者也。者,志怪者也。者,志怪者也。者,志怪者也。4.4.4.4.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5.5.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6.6.6.6.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当立者乃公子扶苏。7.7.7.7.度我至军中,公乃入。度我至军中,公乃入。度我至军中,公乃入。度我至军中,公乃入。8.8.8.8.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
4、也。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9.9.9.9.今臣亡国贱俘。今臣亡国贱俘。今臣亡国贱俘。今臣亡国贱俘。5第五页,本课件共有42页判断句:判断句:2、3、4、6、8、92.2.因人之力而敝之,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不仁仁3.3.齐谐齐谐者,志怪者,志怪者也者也4.4.穷发之北有冥海穷发之北有冥海者者,天池,天池也也。6.6.当立者当立者乃乃公子扶苏公子扶苏8.8.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也9.9.今臣亡国贱俘今臣亡国贱俘注意标志注意标志6第六页,本课件共有42页常用判断句式常用判断句式1 1、用、用“者者”或或“也也”表判断表
5、判断“.者,者,.也。也。”例:例:“南冥南冥者者,天池,天池也也。”“.,.也。也。”例:例:“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也。”“.者也。者也。”例:例:“即今之傫然在墓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者也。”7第七页,本课件共有42页常用判断句式常用判断句式 2 2、用副词、用副词“乃乃”“则则”“即即”“皆皆”“耳耳”等表判断。等表判断。当立者当立者乃乃公子扶苏。公子扶苏。此此则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之大观也。即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今之傫然在墓者也。夫六国与秦夫六国与秦皆皆诸侯。诸侯。此亡秦之续此亡秦之续耳耳8第八页,本课件共有42页常用判断句式常用判断句式3 3、用动词、用动词“为
6、为”表判断表判断。如今人方如今人方如今人方如今人方为为刀俎,我刀俎,我为为为为鱼肉。鱼肉。鱼肉。鱼肉。9第九页,本课件共有42页常用判断句式常用判断句式4 4、用否定副词、用否定副词“非非”、“莫莫”、“无无”等表示等表示否定的判断。否定的判断。六国破灭,六国破灭,非非非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10第十页,本课件共有42页常用判断句式常用判断句式5 5、直接判断、直接判断刘备,天下枭雄。刘备,天下枭雄。刘豫州王室之胄。刘豫州王室之胄。11第十一页,本课件共有42页知识迁移1.1.选出选出不是判断句不是判断句的一项:的一项:A.A.亚父者,范增也。亚父者,范增也。B
7、.B.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C.C.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D.D.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托者,用心躁也。12第十二页,本课件共有42页知识迁移1 1.选出选出不是判断句不是判断句的一项:的一项:A.A.亚父者,范增也。亚父者,范增也。B B.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C.C.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D.D.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托者,用心躁也。13第十三页,本课件共有42页知识迁移2 2.选出选出“也
8、也”字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字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A.A.亚父者,范增亚父者,范增也也。B.B.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也。C.C.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也。D.D.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托者,用心躁也也。学考学考A计划计划 P137 (2)14第十四页,本课件共有42页知识迁移知识迁移3 3.翻译下列句子翻译下列句子(1 1)义,人之本也。)义,人之本也。(2 2)吾闻无劳而获,身之灾也。)吾闻无劳而获,身之灾也。忠义是做人的根本。忠义是做人的根本。我听说不劳而获是自身的灾祸。我听说不劳而获是自身的灾祸。1
9、5第十五页,本课件共有42页 判断句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作出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作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文言中常用以下形式表示判断: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文言中常用以下形式表示判断:1 1、用用用用“者者者者”或或或或“也也也也”表示判断表示判断。这是典型的文言判断形式。这是典型的文言判断形式。这是典型的文言判断形式。这是典型的文言判断形式。分三种情形:分三种情形:分三种情形:分三种情形:用用用用“者,者,者,者,也也也也”表判断表判断表判断表判断。句末用句末用句末用句末用“者也者也者也者也”表判断。表判断。表判断。表判断。单用单用单用单用“者者者者”或
10、或或或“也也也也”表判断。表判断。表判断。表判断。2 2、用、用、用、用“即即即即”“”“乃乃乃乃”“”“则则则则”“”“皆皆皆皆”“”“耳耳耳耳”等副词表示肯定判断。等副词表示肯定判断。等副词表示肯定判断。等副词表示肯定判断。3 3、用、用、用、用动词动词“为为为为”表判断。表判断。5 5、用、用、用、用“非非”“未未”“弗弗”“无无”“莫莫”等等等等 表示否定的表示否定的判断。判断。判断。判断。4 4、直接表示判断直接表示判断直接表示判断直接表示判断。既不用判断词,也不用语气词,。既不用判断词,也不用语气词,通过语意直接表示判断。通过语意直接表示判断。16第十六页,本课件共有42页被动句被
11、动句被动句被动句是表示被动意义的句子。文言中常常借助一是表示被动意义的句子。文言中常常借助一是表示被动意义的句子。文言中常常借助一是表示被动意义的句子。文言中常常借助一些些些些介词介词介词介词表示被动。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形式:表示被动。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形式:表示被动。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形式:表示被动。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形式:1 1、用介词、用介词“于于”“”“受受于于”表示被表示被动,动,“于于”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君幸君幸君幸君幸于于于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于于
12、于时,学于余。时,学于余。17第十七页,本课件共有42页2 2、用、用“为为”“”“为为所所”(“为为”引出引出动作的主动者)动作的主动者)“为所为所”表示被动。表示被动。而身死国灭,而身死国灭,为为天下笑。天下笑。吾属今吾属今为为之虏矣。之虏矣。不者,若属皆且不者,若属皆且为所为所虏。虏。重重为为乡党乡党所所笑。笑。18第十八页,本课件共有42页3 3、用、用“见见”“”“见见于于”表被动表被动(“于于”引进动作的主动者引进动作的主动者)。秦城恐不可得,徒秦城恐不可得,徒见见欺欺 信而信而见见疑疑臣诚恐臣诚恐见见欺欺于于王而负赵王而负赵 19第十九页,本课件共有42页予犹记周公之予犹记周公之
13、被被逮逮风流总风流总被被雨打风吹去雨打风吹去戍卒叫,函谷举戍卒叫,函谷举屈原放逐,乃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离骚4 4、用介词、用介词“被被”表被动表被动 5 5、无任何标志,根据句意判断、无任何标志,根据句意判断20第二十页,本课件共有42页被动句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形式:被动句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形式:1 1 1 1、用介词、用介词、用介词、用介词“于于于于”“”“”“”“受受受受于于于于”表示被动,表示被动,表示被动,表示被动,“于于于于”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2 2、用、用、用、用“为为为为”“”“”“”“为为为为所所所所”(“为为
14、为为”引出动作引出动作引出动作引出动作的主动者)的主动者)的主动者)的主动者)“为所为所为所为所”表示被动。表示被动。表示被动。表示被动。3 3 3 3、用、用、用、用“见见”“”“”“”“见见见见于于”表被动表被动(“于于于于”引出引出动作的主动者动作的主动者)。4 4 4 4、用介词、用介词“被被被被”表被动。表被动。表被动。表被动。5 5 5 5、动词、动词本身本身本身本身表被动。表被动。表被动。表被动。21第二十一页,本课件共有42页知识迁移1 1.选出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选出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A.A.不拘于时,学于余。不拘于时,学于余。B.B.吾属今为之虏矣。吾属今为之
15、虏矣。C.C.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D.D.樊哙覆其盾于地。樊哙覆其盾于地。22第二十二页,本课件共有42页知识迁移1 1.选出加横线选出加横线“于于”的用法与其他三项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不同的一项()A.A.不拘不拘于于时,学于余。时,学于余。B.B.此非曹孟德之困此非曹孟德之困于于周郎者乎?周郎者乎?C.C.或脱身以逃,不能容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于远近。远近。D.D.幽幽于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粪土之中而不辞者。23第二十三页,本课件共有42页翻译下列句子,找出它们的特点翻译下列句子,找出它们的特点大王来何操?大王来何操?沛公安在?沛公安在?沛公安在?沛公
16、安在?客何为者客何为者客何为者客何为者?“何操何操何操何操”“操何操何操何操何”“安在安在安在安在”“在安在安在安在安”“何为何为何为何为”“为何为何为何为何”句子的特点:句子的特点:句子的特点:句子的特点:1 1 1 1、都是疑问句,、都是疑问句,、都是疑问句,、都是疑问句,2 2、疑问代词分别是、疑问代词分别是、疑问代词分别是、疑问代词分别是“何何何何”“”“”“”“安安安安”“”“”“”“何何何何”,它们分,它们分,它们分,它们分别作别作别作别作“操操操操”“”“”“”“在在在在”“”“”“”“为为为为”的宾语。的宾语。的宾语。的宾语。3 3 3 3、宾语都前置。、宾语都前置。、宾语都前
17、置。、宾语都前置。规律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规律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24第二十四页,本课件共有42页翻译下列句子,找出它们的特点翻译下列句子,找出它们的特点忌不自信。忌不自信。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古之人不余欺也!古之人不余欺也!古之人不余欺也!古之人不余欺也!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不自信不自信不自信不自信”“不信自不信自不信自不信自”“未之有未之有未之有未之有”“未有之未有之”“不余欺不余欺不余欺不余欺”
18、“不欺余不欺余”“未之闻未之闻未之闻未之闻”“未闻之未闻之未闻之未闻之”句子的特点:句子的特点:句子的特点:句子的特点:1 1 1 1、都是否定句、都是否定句、都是否定句、都是否定句,2 2 2 2、代词分别是、代词分别是、代词分别是、代词分别是“自自”“”“”“”“之之之之”“”“”“”“余余”“之之之之”,它们分,它们分,它们分,它们分别作别作别作别作“信信”“”“”“”“有有”“”“”“”“欺欺”“”“”“”“闻闻闻闻”的宾语的宾语,规律二: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规律二: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25第二十五页,本课件共有42页规律三:规律三:用用 “是是”或或“之之”把
19、宾语提到动把宾语提到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这时的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这时的“是是”或或“之之”只是宾语前置的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没有什么实在意义。意义。翻译下列句子,找出它们的特点翻译下列句子,找出它们的特点1 1、句读、句读之之不知,惑不知,惑之之不解。不解。2 2、何陋、何陋之之有?有?3 3、无乃尔无乃尔是是过矣?过矣?4 4、唯兄嫂唯兄嫂是是依依。26第二十六页,本课件共有42页1 1 1 1、何以何以何以何以战战战战?l规律四:介宾结构,介词的宾语有时会置于规律四:介宾结构,介词的宾语有时会置于介词前,形成介词的宾语前置。介词前,形成介词的宾语前置。3 3、项王
20、项伯、项王项伯东东向坐;亚父向坐;亚父南南向坐。向坐。“何以何以”“以何以何”“谁与谁与”“与谁与谁”2 2、微斯人,吾、微斯人,吾谁与谁与归?归?“东向东向”“向东向东”27第二十七页,本课件共有42页一是一是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时,宾语前置。二是二是二是二是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提前提前提前提前。三是三是三是三是用用用用“之之”或或或或“是是是是”把宾语提取到动词前,以突把宾语提取到动词前,以突把宾语提取到动词前,以突把宾语提取到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出强调宾语出强调宾语出强调宾语。这时的。这时
21、的。这时的。这时的“之之”“”“是是是是”只是宾语前置的只是宾语前置的只是宾语前置的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四是四是四是四是介词宾语介词宾语介词宾语介词宾语,也放在介词的前面。,也放在介词的前面。,也放在介词的前面。,也放在介词的前面。动词可以带宾语,介词也可以带宾语。宾语前动词可以带宾语,介词也可以带宾语。宾语前置有以下几种情况。置有以下几种情况。28第二十八页,本课件共有42页l1 1、请选出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请选出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lA A、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l
22、B B、未之有也、未之有也lC C、之二虫又何知?、之二虫又何知?lD D、公之逮所由使也、公之逮所由使也知识迁移29第二十九页,本课件共有42页l1 1、请选出、请选出“之之”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lA A、夫晋,何厌之有?、夫晋,何厌之有?lB B、未之有也、未之有也lC C、句读之不知、句读之不知lD D、之二虫又何知?、之二虫又何知?知识迁移30第三十页,本课件共有42页l句子中句子中省略某一词语或某种成分省略某一词语或某种成分的现的现象,是古今共有的,不过,文言里这象,是古今共有的,不过,文言里这种现象更突出,而且有些在现代汉语种现象更突出,而且有些
23、在现代汉语中一般不能省略的句子成分,古文中中一般不能省略的句子成分,古文中也经常被省略。也经常被省略。31第三十一页,本课件共有42页(一)省略主语(一)省略主语l主语的省略,文言文中最为常见。主要原因之一,主语的省略,文言文中最为常见。主要原因之一,是是文言的第三人称代词一般不独立作句子的主语文言的第三人称代词一般不独立作句子的主语。句子若是重复前边的词语又罗嗦,这样省略主语的句子句子若是重复前边的词语又罗嗦,这样省略主语的句子句子若是重复前边的词语又罗嗦,这样省略主语的句子句子若是重复前边的词语又罗嗦,这样省略主语的句子自然就多了。句子中是否省略了成份,要以上下文的意自然就多了。句子中是否
24、省略了成份,要以上下文的意自然就多了。句子中是否省略了成份,要以上下文的意自然就多了。句子中是否省略了成份,要以上下文的意思或整个语言环境去推断。翻译时,要根据具体情况把思或整个语言环境去推断。翻译时,要根据具体情况把思或整个语言环境去推断。翻译时,要根据具体情况把思或整个语言环境去推断。翻译时,要根据具体情况把省略成分补出来。主语的省略,可分为省略成分补出来。主语的省略,可分为省略成分补出来。主语的省略,可分为省略成分补出来。主语的省略,可分为“承前省承前省”、“蒙后省蒙后省蒙后省蒙后省”、“对话省对话省对话省对话省等形式。等形式。等形式。等形式。32第三十二页,本课件共有42页1 1承前省
25、承前省l廉颇廉颇为赵将,(为赵将,(廉颇廉颇)伐齐,大破之。)伐齐,大破之。33第三十三页,本课件共有42页2 2蒙后省蒙后省沛公谓张良曰:沛公谓张良曰:“(公公)度我至军中,)度我至军中,公公乃入。乃入。”34第三十四页,本课件共有42页3 3对话省对话省l(1 1)()(孟子孟子)曰:)曰:“独乐乐,与人乐乐,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孰乐?”(王王)曰:)曰:“不若与人。不若与人。”l(2 2)樊哙曰:)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今日之事何如?”良曰:良曰:“(今日之事今日之事)甚急。)甚急。”35第三十五页,本课件共有42页(二)省略谓语(二)省略谓语l l谓语是句子最重要的部分,无论是古
26、代还是现代,省略谓语是句子最重要的部分,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省略谓语是句子最重要的部分,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省略谓语是句子最重要的部分,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省略谓语的情况还是比较少的,不过在文言文中,省略谓语谓语的情况还是比较少的,不过在文言文中,省略谓语谓语的情况还是比较少的,不过在文言文中,省略谓语谓语的情况还是比较少的,不过在文言文中,省略谓语也不是非常个别的现象,尤其是也不是非常个别的现象,尤其是也不是非常个别的现象,尤其是也不是非常个别的现象,尤其是并列的句子,如果一并列的句子,如果一句用了某个动词,另一句同样的动词就可以省略。句用了某个动词,另一句同样的动词就可以省略。有时省略的谓
27、语需要根据上下文补出,才能不影响意思有时省略的谓语需要根据上下文补出,才能不影响意思有时省略的谓语需要根据上下文补出,才能不影响意思有时省略的谓语需要根据上下文补出,才能不影响意思的表达。的表达。的表达。的表达。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为乐为乐)。)。一鼓作气,再(一鼓作气,再(鼓鼓鼓鼓)而衰,三()而衰,三()而衰,三()而衰,三(鼓鼓)而竭。)而竭。)而竭。)而竭。36第三十六页,本课件共有42页(三)省略宾语(三)省略宾语l l文言文中省略动词和介词后的宾语是比较普遍的,所省文言文中省略动词和介词后的宾语是比较普遍的
28、,所省文言文中省略动词和介词后的宾语是比较普遍的,所省文言文中省略动词和介词后的宾语是比较普遍的,所省多是代词多是代词多是代词多是代词“之之之之”。1 1 1 1省略动词后的宾语,如:省略动词后的宾语,如:l l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之之之之)以事。)以事。2 2省略介词后的宾语,如:省略介词后的宾语,如:省略介词后的宾语,如:省略介词后的宾语,如:l l 敢以(敢以(敢以(敢以(之之之之)烦执事)烦执事)烦执事)烦执事37第三十七页,本课件共有42页l(四)省略兼语(四)
29、省略兼语“使、命、令使、命、令”这类动词的宾语常兼作后这类动词的宾语常兼作后边一个主谓词组的主语,这个词就称作兼语。边一个主谓词组的主语,这个词就称作兼语。现代汉语的兼语一般不能省略,文言里的兼现代汉语的兼语一般不能省略,文言里的兼语却往往被省略,所省多是代词语却往往被省略,所省多是代词“之之”:不如因而厚遇之,使(不如因而厚遇之,使(之之)归赵。)归赵。38第三十八页,本课件共有42页(五)省略介词(五)省略介词l古文中常常省略介词古文中常常省略介词“于于”,还有介词,还有介词“以以”、“自自”等,这些介词与后面的宾语组成等,这些介词与后面的宾语组成介宾结构,这个介词常常被省略。介宾结构,这
30、个介词常常被省略。l将军战(将军战(于于)河北,臣战()河北,臣战(于于)河南)河南 39第三十九页,本课件共有42页 师旷撞晋平公师旷撞晋平公 晋平公与群臣饮,饮酣,乃喟然叹曰:晋平公与群臣饮,饮酣,乃喟然叹曰:晋平公与群臣饮,饮酣,乃喟然叹曰:晋平公与群臣饮,饮酣,乃喟然叹曰:“莫乐为莫乐为人君人君!惟其言而莫之违惟其言而莫之违。”师旷侍坐于前,援琴撞之。师旷侍坐于前,援琴撞之。师旷侍坐于前,援琴撞之。师旷侍坐于前,援琴撞之。公披衽而避,琴坏于壁。公曰:公披衽而避,琴坏于壁。公曰:公披衽而避,琴坏于壁。公曰:公披衽而避,琴坏于壁。公曰:“太师谁撞?太师谁撞?太师谁撞?太师谁撞?”师旷曰:师
31、旷曰:师旷曰:师旷曰:“今者有小人言侧者今者有小人言侧者今者有小人言侧者今者有小人言侧者,故撞之。,故撞之。,故撞之。,故撞之。”公曰:公曰:公曰:公曰:“寡人也寡人也寡人也寡人也。”师旷曰:师旷曰:师旷曰:师旷曰:“哑!哑!哑!哑!是非君人者之言也是非君人者之言也是非君人者之言也是非君人者之言也。”左右请除之。公曰:左右请除之。公曰:左右请除之。公曰:左右请除之。公曰:“释之,释之,释之,释之,以为寡人戒。以为寡人戒。以为寡人戒。以为寡人戒。”(韩非子韩非子韩非子韩非子)翻译翻译故事故事40第四十页,本课件共有42页参考译文:晋平公和臣子们在一起喝酒。酒兴正浓时、他参考译文:晋平公和臣子们在
32、一起喝酒。酒兴正浓时、他参考译文:晋平公和臣子们在一起喝酒。酒兴正浓时、他参考译文:晋平公和臣子们在一起喝酒。酒兴正浓时、他得意地说得意地说得意地说得意地说:“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没有比做国君的更快乐了没有比做国君的更快乐了没有比做国君的更快乐了没有比做国君的更快乐了!他的话没他的话没他的话没他的话没有谁敢违背有谁敢违背有谁敢违背有谁敢违背!”著名音乐师师旷正在旁边陪坐,听了这话,著名音乐师师旷正在旁边陪坐,听了这话,著名音乐师师旷正在旁边陪坐,听了这话,著名音乐师师旷正在旁边陪坐,听了这话,便拿起琴朝他撞去。晋平公连忙收起衣襟躲让。便拿起琴朝他撞去。晋平公连忙收起衣襟躲让。便拿起琴朝他撞去。晋
33、平公连忙收起衣襟躲让。便拿起琴朝他撞去。晋平公连忙收起衣襟躲让。琴在墙壁琴在墙壁琴在墙壁琴在墙壁上撞坏了。晋平公说上撞坏了。晋平公说上撞坏了。晋平公说上撞坏了。晋平公说:“太师,太师,太师,太师,您撞谁呀您撞谁呀您撞谁呀您撞谁呀?”师旷故意答师旷故意答师旷故意答师旷故意答道:道:道:道:“刚才有个小人在胡说八道,因此我气得要撞他。刚才有个小人在胡说八道,因此我气得要撞他。”晋平公说晋平公说:“说话的是我说话的是我说话的是我说话的是我嘛。嘛。嘛。嘛。”师旷说师旷说师旷说师旷说:“哟!哟!哟!哟!这可不这可不是做国王的人应说的话啊!是做国王的人应说的话啊!”左右臣子认为师旷犯左右臣子认为师旷犯上,都要求惩办他。晋平公说上,都要求惩办他。晋平公说:“放了他吧,放了他吧,我要以我要以我要以我要以此作为鉴戒此作为鉴戒此作为鉴戒此作为鉴戒。”41第四十一页,本课件共有42页感感谢谢大大家家观观看看2023/3/1第四十二页,本课件共有4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