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债经济学导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债经济学导论.ppt(3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公债经济学第一章 导论v第一节 公债的历史v第二节 现实世界中的公债问题v第三节 公债概念、本质、特征及 种类第一节 公债的历史v一、公债的产生及其早期发展(一)公债在西方社会的起源与发展 公债时随着国家的发展而出现的,公债制度产生于古代西方社会,发展于西方中古时期和自由资本主义时期。1.公债最早出现于奴隶社会。在奴隶社会中,公债的出现时少量的、偶然的,并非经常的现象,而且公债的规模也是很小的。v2.公债在封建社会,尤其是中古社会时期的欧洲,公债获得了一定的发展。公债封建社会时期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主要是由于战争等政治和自然原因造成的政府收支不平衡比较严重。尽管这个时期的公债得到一定的发展,但
2、是其还是具有规模小和偶然性的特点。v3.现代意义上的公债制度是在封建社会末期,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发展而产生和发展。现代意义的公债制度产生于最早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意大利地区就再自然不过了。v(二)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的公债 资本主义的发展为公债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和技术条件,但纵观整个资本主义时期公债的发展,不难发现公债的发展是不平衡的,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1.由于战争的原因造成政府的财政支出大于收入,靠发行公债筹集战争经费。2.政府职能的发展变化促进了公债的发展与变化v二、旧中国的公债(一)我国封建社会的公债与特点 我我国古代几乎没有公债,平时国家财政支出需要,都是通过赋
3、税徭役等方式得到满足,即使是在社会矛盾极为尖锐、皇权统治摇摇欲坠的情况下,为了弥补其政府支出,也普遍采用强化税赋的办法。因此,公债在我国封建社会没能发展和壮大起来绝非偶然。v(二)晚清时期的公债 1840年英国发动的鸦片战争,轰开了中国大门,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而在资本主义体系中发展与成熟起来的公债制度也被“移植”到中国,从此,总过也开始出现具有现代意义的公债制度。v纵观整个晚清时期的公债发展史,主要具有下列特点:(1)向国外借款早于国内举债。(2)家务战争后举债赔款,国家主权丧失,国民财富外流,生产力受到极大的破坏。(3)内宅的发行缺乏经济基础。v(三)北洋政府时期的公债 1.
4、北洋政府的外债 由于北洋政府成立初期国内银行尚不发达,国民资金未击中,内债发行仍然较为困难,不得不依赖外债。这段时期借款次数达468次之多,总计13.48亿元。v2.北洋政府的内债 在这一阶段成立了多家银行机构以及金融市场的形成,促成了中国公债的发行。当时,北洋政府向国内银行借的短期借款,也相当多,有些有抵押,有的无抵押。v3.北洋政府公债发展的经济缘由(1)资本主义经济在我国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2)北洋政府财政入不敷出。(3)北洋政府的公债发行采取了经济办法,主要由银行购买。v四、国民党时期的公债 (一)国民党政府发行的公债及其特点 民国政府成立以后,为了推进北伐战争和反共,在国内外大量举
5、债,同时也发行了部分发展实业的公债。v在南京政权建立以后,发行国内公债大体分为三个阶段:1.1927-1936年,在这个阶段,国民党政府依靠帝国主义和国内金融资产阶级的支持,以关、盐、统税为担保,大量发行内债。2.1937-1945年,国民党政府以抗战的名义大量发行国内公债,发行额远远超过前一阶段。3.1946-1949年,由于通货膨胀严重,发行的国内公债,大体不再以法币为本位,而是采用美元。v(二)革命根据地公债概况及特点 1.各根据地因地制宜、分散独立发行。2.公债面额单位极不相同。3.以实物公债为主。4.根据地发行的公债利率一般较低。5.根据地的公债无一例外不是为了筹集战争经费。v五、新
6、中国的公债(一)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公债(1949-1952年)“人民胜利折实公债”于1950年1-3月发行了第一期,实际发行了1.48亿份。v(二)“一五”时期的公债(1953-1958年)由于当时有大规模经济建设计划,需要大量资金,1954-1958年,我国连续5年发行了5次“国家经济建设公债”,实际发行总额达35.45亿元。v(三)公债的空白期(1959-1980年)当时,中国政府分别从1958年和1959年起先后停止了国外公债和国内公债的举借活动,随之中国进入了20年的“既无内债,又无外债”的公债空白期。v(四)我国恢复公债发行(1981年)1.从1981年开始的国库券 发债的主要目的是将
7、由于扩大企业自主权而分散的财力重新集中起来,因而发行对象主要是国有企事业单位。v2.改革开放以后的发展历程(1)计划阶段(2)市场化初探阶段(3)全面发展阶段(4)市场建设阶段第二节 为什么要关注和重视公债v一、公债经济学研究的主要问题 1.如何正确认知和处理公债的筹借、使用、偿还和管理等问题。2.公债政府会对一国或地区产生什么样的经济影响。3.如何从历史的、发展的角度来充分认识公债理论的重要作用或效应。4.公债的交易或流通对资本市场以及货币或金融政策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v二、关注和重视公债的几个理由 1.从纳税人角度,公债资金也是一种公共资金,并会产生类似于税收的负担 2.从债务人角度,公债
8、时政府筹集资金以弥补财政赤字的重要手段 3.从投资者的角度,公债时一种誉为“金边债券”的重要投资工具 4.从宏观经济运行的角度,公债是影响一国或地区经济增长与稳定的重要“杠杆”第三节 公债的概念、本质、特征及种类v一、公债概念的界定 西方财政学者往往将政府或公共机构举借的债务称为公债,而国内学者往往将国家举借的债务称为国债或公债。国内学者往往将国家作为公债的举借主题,并未对国债和公债进行严格的区分。v国内关于公债概念的主要看法和观点:1.国家以债务人身份向国内和国外筹借的借款,称为公债或国债。2.公债是国家或政府以其信用为基础,在向国内外筹集资金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债权债务关系。(张馨)3.政府举
9、借的债务称为国债或公债,中央债称为国债,地方债称为公债。(陈共)4.公债是指国家举借的债,包括内债和外债。5.公债即公共债务,是政府向团体、公司、个人或别的政府所借的债务,它反映着以国家为主题的一种分配关系。(蒋洪)v公债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看:1.从最狭义的公债概念角度,公债是指中央政府对内和对外举借的债务。2.从狭义的公债概念角度,公债是指政府部门对内和对外举借的债务。3.从广义的公债概念角度,公债是指公共部门(包括政府部门和各公共企事业部门)对内和对外举借的债务。4.从最广义的公债概念角度,公债包括所有公共部门对内和对外举借的直接和间接债务,甚至包括中央银行代表国家所承担的信用货币债务。
10、v二、公债的“三性”特征 1.公债的自愿性 即举债主题在对内、对外举债筹资时,举债对象借或不借、借多借少等都是在自愿原则上的资助选择。2.公债的有偿性 即举债主体在公债到期时具有还本付息的责任与义务。3.公债的灵活性 即主要指举债主体在什么时候借债、借多少债、以多少利息为代价借债等债务要素都是不确定性的或经常变化的。v三、公债的功能和作用 1.弥补财政赤字 2.筹集建设资金 v4.3.公债的金融功能(1)对于金融市场来说,公债市场是一个基准性市场,公债是一种基准性金融产品,其利率是市场的基准利率。(2)对于中央银行来说,公债是其实施货币政策的主要操作对象,公债市场是其贯彻实施货币政策的主要渠道
11、和场所。(3)对于金融机构来说,发达的公债市场是其实施流动性管理的一个基础。v(4)对于工商企业来说,公债市场也有助于它们进行流动性管理。(5)对于居民来说,一个具有深度和广度的公债市场,是他们建立有效的投资组合,进行风险防范的前提条件(6)降低政府的筹资成本。v4.公债的宏观调控功能(1)发型公债,政府几种了社会上暂时闲置或沉淀下来的资金,通过公共支出的方式投资到公共工程建设中去,这本身就构成社会总需求的一部分。(2)通过公债认购主体的不同,调节货币供给和流通,优化资源配置和调节收入分配。v(3)公债集中社会闲散资金,集中投入到经济发展最需要的地方去,这不仅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加速资本的周
12、转和资本市场的发展,而且由于公债建设项目的社会效益进一步加强了资本的边际效率。(4)政府举借公债,再把资金使用出去,通过资金来源和使用的方式不同,可促进投资和消费的相互转化。(5)公债是连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最佳结合点。v四、公债的种类(一)按举借形式的不同,可以分为政府借款协议、政府债券和其他法定偿债义务(二)按举借主体的不同,可分为中央政府公债和地方政府公债(三)按借债地域,可分为国内公债与国外公债(四)按借债期限的不同,可分为短期公债、中期公债与长期公债v(五)按可流通或转让性的不同,可分为可流通公债或不可流通公债(六)按债券债务关系建立是否自愿为标准,可分为强制公债、准强制公债和自由公债(七)按债务本位的不同,可分为货币公债、实物公债和折实公债v(八)按公债利率确定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固定利率公债和浮动利率公债(九)按利息偿付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剪息公债和贴息公债 (十)按债务资金用途规定的不同,公债可分为特种公债和一般公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