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考核标准9月.xls》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标准化考核标准9月.xls(3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A级要素B级要素标准化要求企业达标标准评审方法要点得分1 法律、法规和标准(10分)1.1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识别和获取1.企业应建立识别和获取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的管理制度,明确责任部门,确定获取渠道、方式和时机,及时识别和获取,定期更新。1.建立识别和获取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政府其他有关要求的管理制度2.明确责任部门、获取渠道、方式;3.及时识别和获取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及政府其他有关要求;4.形成法律法规、标准及政府其他有关要求的清单和文本数据库,并定期更新。1.适用的法律法规、标准及政府其他要求的清单和文本数据库(5分)2.定期更新记录。(2分)1、
2、清单并收集文本数据库。2、清单及时更新。3、其他要求指规章、规范性文件。2.企业应将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及时传达给相关方。采用适当的方式、方法,将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及时传达给相关方。2.培训记录、告知书、宣传材料。(3分)查相关的记录(人、时间、内容、接受情况,对方联系人、电话等),签字确认、询问相关方。2 机构和职责2.1 方针目标1.企业应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主要负责人应依据国家法律法规,结合企业实际,组织制定文件化的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应满足:(1)形成文件,并得到所有从业人员的贯彻和实施;(2)
3、符合或严于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3)与企业的职业安全健康风险相适应;(4)目标予以量化;(5)公众易于获得。1.主要负责人组织制定符合本企业实际的、文件化的安全生产方针;2.主要负责人组织制定符合企业实际的、文件化的年度安全生产目标;3.安全生产目标应满足:(1)形成文件,并得到所有从业人员的贯彻和实施;(2)符合或严于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3)与企业的职业安全健康风险相适应;(4)根据安全生产目标制定量化的安全生产工作指标;(5)应以公众易于获得的方式发布安全生产目标。询问:抽查从业人员是否知道本企业安全生产方针和安全生产目标。(2分)2.企业应签订各级组织的安全目标责任书,确定量化的年度安
4、全工作目标,并予以考核。企业各级组织应制定年度安全工作计划,以保证年度安全工作目标的有效完成。1.将企业年度安全目标分解到各级组织(包括各个管理部门、分厂、班组),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2.定期考核安全生产目标完成情况;3.企业及各级组织应制定切实可行的年度安全生产工作计划。1.各级组织的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5分)2.各级组织年度安全生产工作计划(3分)3.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的考核与奖惩记录。(2分)层层签订,签订的形式:应当制定相关的考核办法,规定考核内容、方式、频次、责任部门、奖惩办法;按时考核。频次:各部门制定年度安全工作计划2.3 职责(30分)1.企业应制定安委会和管理部门的安全职
5、责。制定安委会和各管理部门及基层单位的安全职责。安全生产责任制文件及内容。(2分)2.企业风险评价的范围应包括:(1)规划、设计和建设、投产、运行等阶段;(2)常规和非常规活动;(3)事故及潜在的紧急情况;(4)所有进入作业场所人员的活动;(5)原材料、产品的运输和使用过程;(6)作业场所的设施、设备、车辆、安全防护用品;(7)丢弃、废弃、拆除与处置;(8)企业周围环境;(9)气候、地震及其他自然灾害等。风险评价范围满足标准要求。1.风险评价记录;3.企业可根据需要,选择科学、有效、可行的风险评价方法。常用的评价方法有:(1)工作危害分析(JHA);(2)安全检查表分析(SCL);(3)预危险
6、性分析(PHA);(4)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HAZOP);(5)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6)故障树分析(FTA);(7)事件树分析(ETA);(8)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LEC)等方法。1.可选用JHA法对作业活动、SCL法对设备设施(安全生产条件)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和风险评价;2.可选用HAZOP法对危险性工艺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和风险评价;3.选用其他方法对相关方面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和风险评价。2.风险评价记录;3.选用的风险评价方法。询问:有关人员对风险评价方法的掌握和运用情况。3.2风险评价(10分)1.企业应依据风险评价准则,选定合适的评价方法,定期和及时对作业活动
7、和设备设施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和风险评价。企业在进行风险评价时,应从影响人、财产和环境等三个方面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分析。1.建立作业活动清单和设备、设施清单;2.根据规定的频次和时机,开展危险、有害因素辨识、风险评价;3.从影响人、财产和环境等三个方面的可能性和严重性进行评价。1.作业活动清单、设备、设施清单;2.风险评价记录;3.风险评价报告。现场检查:从业人员参与风险评价活动的情况。2.企业各级管理人员应参与风险评价工作,鼓励从业人员积极参与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1.厂级评价组织应有企业负责人参加;2.分厂级评价组织应有分厂负责人参加;3.所有从业人员应参与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查文件:1.
8、各级机构组织开展风险评价的有关文件;2.风险分析记录、风险评价报告;3.风险评价有关会议记录或纪要。询问:有关企业负责人及从业人员是否参与风险评价工作。3.3风险控制(15分)1.企业应根据风险评价结果及经营运行情况等,确定不可接受的风险,制定并落实控制措施,将风险尤其是重大风险控制在可以接受的程度。企业在选择风险控制措施时:1)应考虑:可行性;安全性;可靠性。2)应包括:工程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培训教育措施;个体防护措施。1.根据风险评价的结果,建立重大风险清单;2.结合实际情况,确定优先顺序,制定措施消减风险,将风险控制在可以接受的程度;3.风险控制措施符合标准要求。2.风险控制措施;3.
9、风险评价记录,风险评价报告。2.企业应将风险评价的结果及所采取的控制措施对从业人员进行宣传、培训,使其熟悉工作岗位和作业环境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掌握、落实应采取的控制措施。1.制定风险管理培训计划;2.按计划开展宣传、培训。查文件:1.风险管理培训教育计划;2.风险管理培训教育记录。询问:从业人员是否知道本岗位的危险、有害因素及应采取的控制措施。3.4隐患排查与治理(20分)1.企业应对风险评价出的隐患项目,下达隐患治理通知,限期治理,做到定治理措施、定负责人、定资金来源、定治理期限。企业应建立隐患治理台账。1.建立隐患治理台账;2.对查出的每个隐患都下达隐患治理通知,明确责任人、治理时限
10、;3.重大隐患项目做到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预案“五到位”;4.按期完成隐患治理。查文件:2.隐患治理台账;3.隐患治理记录;5.1培训教育管理1.企业应严格执行安全培训教育制度,依据国家、地方及行业规定和岗位需要,制定适宜的安全培训教育目标和要求。根据不断变化的实际情况和培训目标,定期识别安全培训教育需求,制定并实施安全培训教育计划。1.制定全员安全培训、教育目标和要求;2.定期识别安全培训、教育需求;3.制定安全培训、教育计划并实施。查文件:2.安全培训、教育需求记录;3.安全培训教育计划;4.安全培训、教育记录。询问:抽查有关人员参加培训情况。2.企业应组织培训教育,保证安全培训教
11、育所需人员、资金和设施。提供培训、教育所需的人员、资金和设施。查文件:1.安全生产费用台账或资金计划;2.培训教育计划和记录。3.企业应建立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教育档案。建立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教育档案。查文件: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教育档案。4.企业安全培训教育计划变更时,应记录变更情况。安全培训教育计划变更时,应按规定记录变更情况。查文件:1.安全培训教育计划;2.变更记录。5.企业安全培训教育主管部门应对培训教育效果进行评价。安全培训教育主管部门应对培训教育效果进行评价和改进。查文件:培训教育效果评价记录。询问:了解有关人员对安全培训、教育效果的评价。6.企业应确立终身教育的观念和全员培训的目标,对在
12、岗的从业人员进行经常性安全培训教育。1.确立终身教育的观念和全员培训的目标;2.对从业人员进行经常性安全培训教育。查文件:1.安全培训教育制度;2.安全培训教育计划;3.安全培训教育记录、档案。5.2从业人员岗位标准1.企业对从业人员岗位标准要求应文件化,做到明确具体;2.落实国家、地方及行业等部门制定的岗位标准。查文件:1.载明企业从业人员岗位标准的文件;2.从业人员招聘资料、员工台账、档案。5.1培训教育管理5.4从业人员培训教育2.企业应按有关规定,对新从业人员进行厂级、分厂(工段)级、班组级安全培训教育,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新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教育时间不得少于国家或地方政府规定学时。
13、1.新从业人员进行厂级、分厂(工段)级、班组级安全培训教育,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2.三级安全培训教育的内容、学时应符合安全监管总局令第3号的规定。查文件: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教育档案、考核合格证明。现场考核:抽查新上岗的从业人员接受三级培训教育情况。3.企业特种作业人员应按有关规定参加安全培训教育,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方可上岗作业,并定期复审。1.特种作业人员及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应按有关规定参加安全培训教育,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方可上岗作业;2.特种作业操作证定期复审;3.建立特种作业人员及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管理台账。查文件:1.特种作业人员及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管理台账;2.特种作业操作证;3.特种
14、作业人员和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培训教育计划。现场检查:抽查现场特种作业人员、特种设备作业人员。4.企业从事危险化学品运输的驾驶员、船员、押运人员,必须经所在地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交通部门考核合格(船员经海事管理机构考核合格),取得从业资格证,方可上岗作业。1.从事危险化学品运输的驾驶人员、船员、装卸管理人员、押运人员,应当经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考核合格,取得从业资格证,方可上岗作业;2.建立危险化学品运输的驾驶人员、船员、押运人员管理台账。查文件:1.从业资格证;2.管理台账。现场检查:抽查危险化学品运输有关人员资格证。5.企业应在新工艺、新技术、新装置、新产品投产前,对有关人员进行专门培训,经考核合格
15、后,方可上岗。在新工艺、新技术、新装置、新产品投产或投用前,对有关人员(操作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专门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查文件:培训记录、培训内容、考核内容。询问:现场抽查上岗人员培训情况。5.5其他人员培训教育1.企业从业人员转岗、脱离岗位一年以上(含一年)者,应进行分厂(工段)、班组级安全培训教育,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从业人员转岗、脱离岗位一年以上(含一年)者,应进行分厂(工段)、班组级安全培训教育,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查文件: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教育档案。3.企业应对承包商的作业人员进行入厂安全培训教育,经考核合格发放入厂证,保存安全培训教育记录。进入作业现场前,作业现场所
16、在基层单位应对施工单位的作业人员进行进入现场前安全培训教育,保存安全培训教育记录。1.对承包商的所有人员进行入厂安全培训教育,经考核合格发放入厂证;2.进入作业现场前,作业现场所在基层单位对施工单位进行进入现场前安全培训教育;3.保存安全培训教育记录。查文件:1.厂级承包商安全培训教育记录;2.基层单位承包商安全培训教育记录。询问:外来施工单位接受企业培训教育情况。现场检查:抽查外来施工单位入厂证。5.6日常安全教育1.企业管理部门、班组应按照月度安全活动计划开展安全活动和基本功训练。1.管理部门、班组应明确基本功训练项目、内容和要求;2.按照月度安全活动计划开展安全活动和基本功训练。查文件:
17、1.安全活动计划;2.管理部门和班组安全活动、基本功训练记录。2.班组安全活动每月不少于2次,每次活动时间不少于1学时。班组安全活动应有负责人、有计划、有内容、有记录。企业负责人应每月至少参加1次班组安全活动,基层单位负责人及其管理人员应每月至少参加2次班组安全活动。1.班组安全活动每月不少于2次,每次活动时间不少于1学时;2.班组安全活动有负责人、有内容、有记录;3.企业负责人每季度至少参加1次班组安全活动,基层单位负责人及其管理人员每月至少参加2次班组安全活动,并在班组安全活动记录上签字。查文件:查班组安全活动记录。3.管理部门安全活动每月不少于1次,每次活动时间不少于2学时。管理部门安全
18、活动每月不少于1次,每次活动时间不少于2学时。查文件:部门安全活动记录。4.企业应在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有毒有害作业场所按规定设置报警设施、冲洗设施、防护急救器具专柜,设置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泄险区,定期检查,并记录。在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有毒有害作业场所按规定设置报警设施、冲洗设施、防护急救器具专柜,设置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泄险区,定期检查并记录。查文件:检查记录。现场检查:报警设施、冲洗设施、防护急救器具专柜、应急撤离通道、泄险区的设置及完整性1.企业应根据接触危害的种类、强度,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个体防护用品和器具,并监督、教育从业人员正确佩戴、使用。1.为从业人员
19、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个体防护用品和器具;2.监督、教育从业人员正确佩戴、使用个体防护用品和器具。查文件:个体防护用品台账。现场检查:1.从业人员配备和使用的个体防护用品是否符合规定;2.从业人员是否能够正确佩戴、使用个体防护用品和器具。2.企业各种防护器具都应定点存放在安全、方便的地方,并有专人负责保管,定期校验和维护,每次校验后应记录、铅封。1.各种防护器具都应设置专柜,并定点存放在安全、方便的地方;2.专人负责保管防护器具专柜;3.定期校验和维护防护器具;4.防护器具校验后的记录、铅封。现场检查:1.防护器具配备是否正确、齐全;2.防护器具专柜存放地点是否安全、方便;3.防护器具定
20、期校验、维护,并记录和铅封。3.企业应建立职业卫生防护设施及个体防护用品管理台账,加强对劳动防护用品使用情况的检查监督,凡不按规定使用劳动防护用品者不得上岗作业。1.建立职业卫生防护设施及个体防护用品管理台账;2.加强对劳动防护用品使用情况的检查监督,凡不按规定使用劳动防护用品者不得上岗作业。查文件:1.职业卫生防护设施台账;2.个体防护用品台账。现场检查:作业人员是否按规定使用个体防护用品。1.企业应建立应急指挥系统,实行分级管理,即厂级、分厂级管理。建立厂级和分厂级应急指挥系统。查文件:应急救援预案。询问:有关人员是否了解应急指挥系统。2.企业应建立应急救援队伍。建立应急救援队伍。查文件:
21、应急救援预案。询问:有关人员是否了解应急救援队伍组成。3.企业应明确各级应急指挥系统和救援队的职责。明确各级指挥系统和救援队伍职责。查文件:应急救援预案。询问:应急救援指挥人员和救援人员是否了解各自的职责。1.企业应按国家有关规定,配备足够的应急救援器材,并保持完好。1.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按照规定配备足够的应急救援器材、消防设施及器材;2.建立应急救援器材、消防设施及器材台账;3.应急救援器材、消防设施及器材保持完好,方便易取;4.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通道符合规定,保持畅通。查文件:1.应急救援预案;2.应急救援器材台账;3.消防设施、器材台账;4.应急救援器材、消防设施及器材检查维
22、护记录。现场检查:1.应急救援器材、消防设施及器材数量及完整性;2.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通道符合性。2.企业应建立应急通讯网络,保证应急通讯网络的畅通。1.设置固定报警电话;2.明确应急救援指挥和救援人员电话;3.明确外部救援单位联络电话;4.报警电话24小时畅通。查文件:应急救援预案;询问:作业人员是否清楚内部、外部报警电话。现场查验:1.企业是否设置了报警电话;2.报警电话是否置于各岗位显著位置;3.报警电话是否畅通。3.企业应为有毒有害岗位配备救援器材柜,放置必要的防护救护器材,进行经常性的维护保养并记录,保证其处于完好状态。1.有毒有害岗位配备救援器材专柜,放置必要的防护救护器材;
23、2.防护救护器材应处于完好状态;3.建立防护救护器材管理台账和维护保养记录。查文件:1.防护救护器材管理台账;2.防护救护器材检查维护记录。询问:作业人员是否熟悉防护救护器材的使用。现场检查:1.有毒有害岗位是否设置了救援器材专柜;2.防护救护器材是否完好。应急救援预案与演练(25分)1.企业宜按照AQ/T 9002,根据风险评价的结果,针对潜在事件和突发事故,制定相应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1.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符合标准要求;2.根据风险评价结果,编制专项和现场处置预案。1.组织应急救援预案培训;查文件:应急救援预案。查文件:1.应急救援预案培训记录;2.应急救援预案演练记录;3.应急救援预案
24、演练评价报告。询问:有关人员是否熟悉应急救援预案内容及参加演练情况。2.企业应组织从业人员进行应急救援预案的培训,定期演练,评价演练效果,评价应急救援预案的充分性和有效性,并形成记录。2.综合应急救援预案每年至少组织一次演练,现场处置方案每半年至少组织一次演练;3.演练后及时进行演练效果评价,并对应急预案评审。3.企业应定期评审应急救援预案,尤其在潜在事件和突发事故发生后。1.定期评审应急救援预案,至少每三年评审修订一次;2.潜在事件和突发事故发生后,及时评审修订预案。查文件:1.应急救援预案评审修订规定;2.应急救援预案评审记录。抢险与救护(20分)1.企业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应迅速启动应急
25、救援预案,企业负责人直接指挥,积极组织抢救,妥善处理,以防止事故的蔓延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安全、技术、设备、动力、生产、消防、保卫等部门应协助做好现场抢救和警戒工作,保护事故现场。1.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迅速启动应急救援预案;2.企业负责人直接指挥抢救,妥善处理,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3.相关部门协助现场抢救和警戒工作,保护事故现场。询问:企业负责人、各职能部门负责人是否了解事故时各自的职责。2.企业发生有害物大量外泄事故或火灾爆炸事故应设警戒线。发生有害物大量泄漏事故或火灾爆炸事故时,及时设置警戒线。询问:相关人员是否了解有发生害物大量外泄事故或火灾爆炸事故时应采取的措施。3.企
26、业抢救人员应佩戴好相应的防护器具,对伤亡人员及时进行抢救处理。1.抢救人员应熟练使用相关防护器具;2.抢救人员应掌握必要的急救知识,并经过急救技能培训。询问:事故抢救人员是否了解事故现场防护器具的配备、使用规定及抢救知识。事故报告(15分)1.企业应明确事故报告程序。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除立即采取应急措施外,应按规定和程序报告本单位负责人及有关部门。情况紧急时,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可以直接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1.明确事故报告程序和事故报告的责任部门、责任人;2.发生事故,现场人员立即采取应急措施;3.发生事故后按
27、程序报告;4.情况紧急时,事故现场人员可以直接向有关部门报告。询问:1.从业人员是否了解事故报告程序;2.从业人员是否了解应急措施。事故调查(15分)1.企业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应积极配合各级人民政府组织的事故调查,负责人和有关人员在事故调查期间不得擅离职守,应当随时接受事故调查组的询问,如实提供有关情况。1.发生事故,积极配合政府组织的事故调查;2.负责人和有关人员在事故调查期间不得擅离职守,应当随时接受事故调查组的调查,如实提供有关情况。询问:有关人员如何配合事故调查。2.未造成人员伤亡的一般事故,县级人民政府委托企业负责组织调查的,企业应按规定成立事故调查组组织调查,按时提交事故调查报告
28、。1.按规定成立事故调查组,必要时请外部专家参加事故调查组;2.认真组织一般事故调查,按时提交事故调查报告。询问:相关人员是否了解事故调查组要求、职责、一般事故调查程序。3.企业应落实事故整改和预防措施,防止事故再次发生。整改和预防措施应包括:(1)工程技术措施;(2)培训教育措施;(3)管理措施。1.制定并落实事故整改和预防措施;2.事故整改和预防措施要具体,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3.检查事故整改情况和预防措施落实情况。现场检查:有关事故整改和预防措施的落实情况。孝孝义义市市金金晖晖煤煤焦焦有有限限公公司司安安全全生生产产标标准准化化考考核核表表A级要素 B级要素标准化要求企业达标标准评审方法
29、得分扣分原因1 法律、法规和标准(5分)1.1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识别和获取1.企业应建立识别和获取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的管理制度,明确责任部门,确定获取渠道、方式和时机,及时识别和获取,定期更新。1.建立识别和获取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政府其他有关要求的管理制度2.明确责任部门、获取渠道、方式;3.及时识别和获取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及政府其他有关要求;4.形成法律法规、标准及政府其他有关要求的清单和文本数据库,并定期更新。1.适用的法律法规、标准及政府其他要求的清单和文本数据库(2分);2.定期更新记录(1分)。2.企业应将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
30、他要求及时传达给相关方。采用适当的方式、方法,将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及时传达给相关方。1.培训记录、告知书、宣传材料(2分)。2 机构和职责(10分)2.1 方针目标1.企业应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主要负责人应依据国家法律法规,结合企业实际,组织制定文件化的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应满足:(1)形成文件,并得到所有从业人员的贯彻和实施;(2)符合或严于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3)与企业的职业安全健康风险相适应;(4)目标予以量化;(5)公众易于获得。1.主要负责人组织制定符合本企业实际的、文件化的安全生产方针;2.主要负责人组织制定
31、符合企业实际的、文件化的年度安全生产目标;3.安全生产目标应满足:(1)形成文件,并得到所有从业人员的贯彻和实施;(2)符合或严于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3)与企业的职业安全健康风险相适应;(4)根据安全生产目标制定量化的安全生产工作指标;(5)应以公众易于获得的方式发布安全生产目标。询问:抽查从业人员是否知道本企业安全生产方针和安全生产目标(1分)。2.企业应签订各级组织的安全目标责任书,确定量化的年度安全工作目标,并予以考核。企业各级组织应制定年度安全工作计划,以保证年度安全工作目标的有效完成。1.将企业年度安全目标分解到各级组织(包括各个管理部门、分厂、班组),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2.
32、定期考核安全生产目标完成情况;3.企业及各级组织应制定切实可行的年度安全生产工作计划。1.各级组织的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3分);2.各级组织年度安全生产工作计划(2分);3.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的考核与奖惩记录(2分)。2.3 职责1.企业应制定安委会和管理部门的安全职责。制定安委会和各管理部门及基层单位的安全职责。1、安全生产责任制文件及内容(2分)。3、风险管理(25分)3.1范围与评价方法1.企业应组织制定风险评价管理制度,明确风险评价的目的、范围和准则。1.制定风险评价管理制度,并明确风险评价的目的、范围、频次、准则及工作程序;2.明确各部门及有关人员在开展风险评价过程中的职责和任务。询
33、问:1.从业人员是否了解风险评价制度的有关内容(1分)。2.企业风险评价的范围应包括:(1)规划、设计和建设、投产、运行等阶段;(2)常规和非常规活动;(3)事故及潜在的紧急情况;(4)所有进入作业场所人员的活动;(5)原材料、产品的运输和使用过程;(6)作业场所的设施、设备、车辆、安全防护用品;(7)丢弃、废弃、拆除与处置;(8)企业周围环境;(9)气候、地震及其他自然灾害等。风险评价范围满足标准要求。1.风险评价记录(5分)。3.企业可根据需要,选择科学、有效、可行的风险评价方法。常用的评价方法有:(1)工作危害分析(JHA);(2)安全检查表分析(SCL);(3)预危险性分析(PHA);
34、(4)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HAZOP);(5)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6)故障树分析(FTA);(7)事件树分析(ETA);(8)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LEC)等方法。1.可选用JHA法对作业活动、SCL法对设备设施(安全生产条件)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和风险评价;2.可选用HAZOP法对危险性工艺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和风险评价;3.选用其他方法对相关方面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和风险评价。1.风险评价记录(1分);2.选用的风险评价方法(2分)。询问:有关人员对风险评价方法的掌握和运用情况(1分)。3.2风险评价1.企业应依据风险评价准则,选定合适的评价方法,定期和及时对作业活动和设
35、备设施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和风险评价。企业在进行风险评价时,应从影响人、财产和环境等三个方面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分析。1.建立作业活动清单和设备、设施清单;2.根据规定的频次和时机,开展危险、有害因素辨识、风险评价;3.从影响人、财产和环境等三个方面的可能性和严重性进行评价。1.作业活动清单、设备、设施清单(3分);2.风险评价记录(1分)。现场检查:从业人员参与风险评价活动的情况。(1分)2.企业各级管理人员应参与风险评价工作,鼓励从业人员积极参与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1.厂级评价组织应有企业负责人参加;2.分厂级评价组织应有分厂负责人参加;3.所有从业人员应参与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查文件:1
36、.风险评价有关会议记录或纪要(1分)。询问:有关企业负责人及从业人员是否参与风险评价工作(1分)。3、风险管理(25分)3.1范围与评价方法3.3风险控制1.企业应根据风险评价结果及经营运行情况等,确定不可接受的风险,制定并落实控制措施,将风险尤其是重大风险控制在可以接受的程度。企业在选择风险控制措施时:1)应考虑:可行性;安全性;可靠性。2)应包括:工程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培训教育措施;个体防护措施。1.根据风险评价的结果,建立重大风险清单;2.结合实际情况,确定优先顺序,制定措施消减风险,将风险控制在可以接受的程度;3.风险控制措施符合标准要求。1.风险控制措施(1分);2.风险评价记录(
37、1分)。2.企业应将风险评价的结果及所采取的控制措施对从业人员进行宣传、培训,使其熟悉工作岗位和作业环境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掌握、落实应采取的控制措施。1.制定风险管理培训计划;2.按计划开展宣传、培训。查文件:1.风险管理培训教育计划(1分);2.风险管理培训教育记录(1分)。询问:从业人员是否知道本岗位的危险、有害因素及应采取的控制措施(1分)。3.4隐患排查与治理1.企业应对风险评价出的隐患项目,下达隐患治理通知,限期治理,做到定治理措施、定负责人、定资金来源、定治理期限。企业应建立隐患治理台账。1.建立隐患治理台账;2.对查出的每个隐患都下达隐患治理通知,明确责任人、治理时限;3.
38、重大隐患项目做到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预案“五到位”;4.按期完成隐患治理。查文件:1.隐患治理台账(2分);2.隐患治理记录(1分)。5、培训教训(25分)5.1培训教育管理1.企业应严格执行安全培训教育制度,依据国家、地方及行业规定和岗位需要,制定适宜的安全培训教育目标和要求。根据不断变化的实际情况和培训目标,定期识别安全培训教育需求,制定并实施安全培训教育计划。1.制定全员安全培训、教育目标和要求;2.定期识别安全培训、教育需求;3.制定安全培训、教育计划并实施。查文件:1.安全培训、教育需求记录(1分);2.安全培训教育计划(1分);3.安全培训、教育记录(2分)。询问:抽查有关
39、人员参加培训情况(1分)。3.企业应建立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教育档案。建立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教育档案。查文件: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教育档案(1分)。4.企业安全培训教育计划变更时,应记录变更情况。安全培训教育计划变更时,应按规定记录变更情况。查文件:1.安全培训教育计划;2.变更记录(1分)。5.企业安全培训教育主管部门应对培训教育效果进行评价。安全培训教育主管部门应对培训教育效果进行评价和改进。查文件:培训教育效果评价记录(1分)。询问:了解有关人员对安全培训、教育效果的评价(1分)。6.企业应确立终身教育的观念和全员培训的目标,对在岗的从业人员进行经常性安全培训教育。1.确立终身教育的观念和全员培训
40、的目标;2.对从业人员进行经常性安全培训教育。查文件:1.安全培训教育计划(1分);2.安全培训教育记录、档案(2分)。5.4从业人员培训教育2.企业应按有关规定,对新从业人员进行厂级、分厂(工段)级、班组级安全培训教育,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新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教育时间不得少于国家或地方政府规定学时。1.新从业人员进行厂级、分厂(工段)级、班组级安全培训教育,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2.三级安全培训教育的内容、学时应符合安全监管总局令第3号的规定。查文件: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教育档案、考核合格证明(1分)。现场考核:抽查新上岗的从业人员接受三级培训教育情况(1分)。3.企业特种作业人员应按有关规
41、定参加安全培训教育,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方可上岗作业,并定期复审。1.特种作业人员及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应按有关规定参加安全培训教育,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方可上岗作业;2.特种作业操作证定期复审;3.建立特种作业人员及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管理台账。查文件:1.特种作业人员及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管理台账(1分);2.特种作业操作证(1分);3.特种作业人员和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培训教育计划(1分)。现场检查:抽查现场特种作业人员、特种设备作业人员。(1分)5.5其他人员培训教育1.企业从业人员转岗、脱离岗位一年以上(含一年)者,应进行分厂(工段)、班组级安全培训教育,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从业人员转岗、脱离岗
42、位一年以上(含一年)者,应进行分厂(工段)、班组级安全培训教育,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查文件: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教育档案。(1分)3.企业应对承包商的作业人员进行入厂安全培训教育,经考核合格发放入厂证,保存安全培训教育记录。进入作业现场前,作业现场所在基层单位应对施工单位的作业人员进行进入现场前安全培训教育,保存安全培训教育记录。1.对承包商的所有人员进行入厂安全培训教育,经考核合格发放入厂证;2.进入作业现场前,作业现场所在基层单位对施工单位进行进入现场前安全培训教育;3.保存安全培训教育记录。查文件:1.基层单位承包商安全培训教育记录(1分)。询问:外来施工单位接受企业培训教育情况。现场检
43、查:抽查外来施工单位入厂证(1分)。5.6日常安全教育1.企业管理部门、班组应按照月度安全活动计划开展安全活动和基本功训练。1.管理部门、班组应明确基本功训练项目、内容和要求;2.按照月度安全活动计划开展安全活动和基本功训练。查文件:1.安全活动计划(1分);2.管理部门和班组安全活动、基本功训练记录(1分)。2.班组安全活动每月不少于2次,每次活动时间不少于1学时。班组安全活动应有负责人、有计划、有内容、有记录。企业负责人应每月至少参加1次班组安全活动,基层单位负责人及其管理人员应每月至少参加2次班组安全活动。1.班组安全活动每月不少于2次,每次活动时间不少于1学时;2.班组安全活动有负责人
44、、有内容、有记录;3.企业负责人每季度至少参加1次班组安全活动,基层单位负责人及其管理人员每月至少参加2次班组安全活动,并在班组安全活动记录上签字。查文件:查班组安全活动记录(1分)。5、培训教训(25分)3.管理部门安全活动每月不少于1次,每次活动时间不少于2学时。管理部门安全活动每月不少于1次,每次活动时间不少于2学时。查文件:部门安全活动记录(1分)。8、职业健康(10分)8.2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管理4.企业应在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有毒有害作业场所按规定设置报警设施、冲洗设施、防护急救器具专柜,设置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泄险区,定期检查,并记录。在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有毒有害作业场所按规
45、定设置报警设施、冲洗设施、防护急救器具专柜,设置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泄险区,定期检查并记录。查文件:检查记录。现场检查:报警设施、冲洗设施、防护急救器具专柜、应急撤离通道、泄险区的设置及完整性(1分)。8.3劳动防护用品1.企业应根据接触危害的种类、强度,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个体防护用品和器具,并监督、教育从业人员正确佩戴、使用。1.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个体防护用品和器具;2.监督、教育从业人员正确佩戴、使用个体防护用品和器具。查文件:个体防护用品台账(1分)。现场检查:1.从业人员配备和使用的个体防护用品是否符合规定(1分);2.从业人员是否能够正确佩戴、
46、使用个体防护用品和器具(1分)。2.企业各种防护器具都应定点存放在安全、方便的地方,并有专人负责保管,定期校验和维护,每次校验后应记录、铅封。1.各种防护器具都应设置专柜,并定点存放在安全、方便的地方;2.专人负责保管防护器具专柜;3.定期校验和维护防护器具;4.防护器具校验后的记录、铅封。现场检查:1.防护器具配备是否正确、齐全(1分);2.防护器具专柜存放地点是否安全、方便(1分);3.防护器具定期校验、维护,并记录和铅封(1分)。3.企业应建立职业卫生防护设施及个体防护用品管理台账,加强对劳动防护用品使用情况的检查监督,凡不按规定使用劳动防护用品者不得上岗作业。1.建立职业卫生防护设施及
47、个体防护用品管理台账;2.加强对劳动防护用品使用情况的检查监督,凡不按规定使用劳动防护用品者不得上岗作业。查文件:1.职业卫生防护设施台账(1分);2.个体防护用品台账(1分)。现场检查:作业人员是否按规定使用个体防护用品(1分)。10.事故与应急(25分)10.1应急指挥与救援系统1.企业应建立应急指挥系统,实行分级管理,即厂级、分厂级管理。建立厂级和分厂级应急指挥系统。询问:有关人员是否了解应急指挥系统(1分)。2.企业应建立应急救援队伍。建立应急救援队伍。询问:有关人员是否了解应急救援队伍组成(1分)。3.企业应明确各级应急指挥系统和救援队的职责。明确各级指挥系统和救援队伍职责。询问:应
48、急救援指挥人员和救援人员是否了解各自的职责(1分)。10.2应急救援设施1.企业应按国家有关规定,配备足够的应急救援器材,并保持完好。1.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按照规定配备足够的应急救援器材、消防设施及器材;2.建立应急救援器材、消防设施及器材台账;3.应急救援器材、消防设施及器材保持完好,方便易取;4.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通道符合规定,保持畅通。查文件:1.应急救援器材台账(2分);2.消防设施、器材台账(2分);3.应急救援器材、消防设施及器材检查维护记录(1分)。现场检查:1.应急救援器材、消防设施及器材数量及完整性;2.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通道符合性(1分)。2.企业应建立应
49、急通讯网络,保证应急通讯网络的畅通。1.设置固定报警电话;2.明确应急救援指挥和救援人员电话;3.明确外部救援单位联络电话;4.报警电话24小时畅通。询问:作业人员是否清楚内部、外部报警电话(1分)。现场查验:1.企业是否设置了报警电话;2.报警电话是否置于各岗位显著位置;3.报警电话是否畅通(1分)。3.企业应为有毒有害岗位配备救援器材柜,放置必要的防护救护器材,进行经常性的维护保养并记录,保证其处于完好状态。1.有毒有害岗位配备救援器材专柜,放置必要的防护救护器材;2.防护救护器材应处于完好状态;3.建立防护救护器材管理台账和维护保养记录。查文件:1.防护救护器材管理台账(1分);2.防护
50、救护器材检查维护记录(1分)。询问:作业人员是否熟悉防护救护器材的使用(1分)。现场检查:1.有毒有害岗位是否设置了救援器材专柜;2.防护救护器材是否完好(1分)。10.3应急救援预案与演练)1.企业宜按照AQ/T 9002,根据风险评价的结果,针对潜在事件和突发事故,制定相应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1.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符合标准要求;2.根据风险评价结果,编制专项和现场处置预案。1.组织应急救援预案培训;查文件:1.应急救援预案培训记录(1分);2.应急救援预案演练记录(1分);3.应急救援预案演练评价报告(1分)。询问:有关人员是否熟悉应急救援预案内容及参加演练情况(1分)。10.事故与应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