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人教六年级下册(统编)第一单元-《送元二使安西》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74581976 上传时间:2023-02-27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6.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人教六年级下册(统编)第一单元-《送元二使安西》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小学语文人教六年级下册(统编)第一单元-《送元二使安西》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人教六年级下册(统编)第一单元-《送元二使安西》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人教六年级下册(统编)第一单元-《送元二使安西》教学设计.docx(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送元二使安西教学设计四川大学西航港实验小学曾风教学目标:1、读通并理解诗句意思2、结合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王维和元二之间的深厚友谊3、掌握学习古诗的五步法4、有感情地诵读这一首诗教学重难点:1、掌握学习古诗的五步法2、体会王维和元二之间的深厚友谊教学过程:一、由曲入诗.1、师:课前请大家欣赏阳关三叠,请孩子们仔细听,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谈谈 你的感觉。2、放曲。3、过渡语:刚才我们听到的歌曲根据唐代著名的诗人王维写的这首送别诗谱曲而成的,齐读课题 送元二使安西。4、读准了直接过渡,没读准诗示范。为什么这样停顿呢?请看:二、学习古诗.(一)解诗题.1、释义:元二:诗人的朋友元常,在家

2、排行老二,所以叫元二。使:出使。安西:地名,新建维吾尔族自治区,也是元二此行的目的地。2、谁能用自己的话完整地说一下诗题的含义(1-2人回答):王维送元二出使到安西去任职(齐读)。3、相机引导:也就是说这是一首送别诗。4、极书:这是学习古诗的第一步:解题诗。(二)知诗人1、师:诗人王维,你了解吗?生答(评:看来孩子们准备的非常充分)。2、师:老师在课前也搜集了王维的资料,请孩子们读一读。PPT:王维:唐代诗人“诗中有话,画中有诗。”3、师:读完后有的同学脸上露出羡慕的神情,俗话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我们来欣赏一下 王维的作品吧!4、师:有的同学边欣赏边“哇,”你觉得王维是一位怎样的人?生1:多

3、才多艺.生2:才华横溢.5、极书学法:刚才我们一起了解了诗人王维,这是学习古诗的第二步:知诗人。(三)读诗文.1、师:王维除了是位多才多艺,才华横溢的人,他还是一位怎样的人呢?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与元 二的故事。2、师:首先请孩子们自由地读两遍这首诗,要求把字音读准确(生自由读)。3、抽2生读:(1) 一中等生,正音:其中有个多音字“朝二意为“早晨”时候读“zha。”,“舍”意为“房子” 的时候读四声。(2)谁再来试试。(3)谁还想来读读,请一优等生,尝试读出节奏。(评:老师听出来了,你已经尝试着用恰当的 停顿读出诗歌的节奏。)(4)师追问:你在哪里停顿的?生:223师评:很好,字正腔圆,又能读出

4、诗歌的节奏,让我们像这位同学这样,一起有节奏地读读 这首诗。(生齐读)(5)极书:孩子们,这是学习古诗的第三步:读诗文。(四)明诗意.1、师:诗读正确了,如果我们能明白这首诗的诗意,会读得更好更有感情。板书:明诗意。下面,我们来看看这首诗描绘的画面。PPT:下雨画面、客舍请孩子们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生1:渭城的清晨下起了毛毛细雨。生2:王维和元二在饮酒道别。生3:王维叫元二再喝一杯美酒。2、师:王维怎样把这个画面通过诗句体现出来呢?请孩子们结合画面,注释说了诗句的意思,自 由说一说。生1:(真不错,诗句中的每一个字都说出来了,意思表达的很完整)生2:(你把王维的心里话都说出来了

5、)(五)悟诗情.一友情深厚过渡:明白了诗意,诗中王维与元二的感情值得我们悟一悟。极书:悟诗情。1、同学们,王维与元二的感情怎么样?(生:深厚)极书:友情深厚2、请孩子们仔细思考一下,他们的交情深厚体现在哪些地方,譬如之前我们从“元二”这个称谓 就能感受到亲切,从诗中去找,可以是一个字。生1:我从“送”字体会到王维亲自送,友情深(评:真不错,从一个“送”字便可感受到)生2: “劝”关系亲近,才劝了一遍又一遍。(“劝无故人”。)哪个字?生3: “更进”什么意思?生答:再喝一杯.T师:再喝一杯酒就能让元二多留一会儿。生4: “无故人”(王维是元二的真心朋友,出阳关难再遇到)生5: “客新”柳:留。二

6、 渭新3、同学们,我们来看看渭城的美景吧。师:引说:这里有鲜花,有焕然一新的杨柳,有亭亭玉立的荷花,有亭台楼阁,有小桥流水需到这么美的景色,你想用一个什么词形容这幅画面?生1:美不胜收T你能读出这美不胜收的画面吗? T看来你需要多练习一下,会把画面读得更美。生2:生机勃勃T真好生3:清新渭城这么多美景,为何诗人只选取了 “柳、客舍、雨” ?(生说)“客舍”是羁族者的伴侣,折柳送别古来有之,最早在诗经中就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这样诗句,后来人们常借“柳”来表达挽留、不舍的意思,田边随风舞动的杨柳最容易引起人们 千丝万缕的离愁,而且“柳”同“留”谐音,“柳”就成了离别的象征,天空中再下点零星小

7、雨更 让人伤感,“柳色青青”却是离别的象征,读出留恋。PPT:渭城柳色新。小结:从王维描绘的场景中看出王维与元二友情深厚,王维不愧是位多才多艺的诗人,把感情融 予景中,叫“融情于景,情更深”。(板书)三 劝故人过渡:请同学们找一找,诗中的哪几行在描写诗的情呢?(生答“劝君故人)1、男同学读一读(劝故人)。2、在这如诗如画的画面中按理说诗人应该怀着喜悦的心情,可我想问,王维他有这种心情吗?(生: 没有)为什么?(生:元二要出便安西了)。3、那我想问,此时王维是什么心情? (2生:依依不舍,悲伤难过。评:你们已经站在诗人的角度, 走进了诗人的内心)。4、师:元二这次出使安西,是受了朝廷的派遣,按理

8、说是件好事呀,可好朋友诗人王维为什么如 此的感慨呢?这可是要从元二要出使的安西说起。5、渭T安西的图片:师:渭城是古时长安古城的西北,渭水的北岸,因此被称作渭城;阳关位于甘肃省的西南,是 古时通往西域的必经之路。安西还在阳关以西,是那么遥远。从渭城-安西几乎横跨了大半个中国,已经到了唐代边界。这一路,无限的沼泽地,无尽的荒漠,除了沙漠还是沙漠,除了黄土还是黄土,除了戈壁还是 戈壁。4从渭城T安西有3000多公里,即使是用上当时最快的交通工具骑马,也得花上整整半年时间, 这是元二的一路所见之处,越往西越荒凉越冷清,那可是塞外边城啊,孩子们,来看看,面对着 漫漫黄沙路,如果你是诗人王维,有没有什么

9、话想对王维说?生1:路途遥远,一定要注意安全。师:来,好个知心朋友,来你把你的关心读出来。3000多公里的路程,几乎到了塞外边境,想了这一路,元二又会遇到什么样的危险和困难呢?生2:沙漠没水了。师:那你又想嘱咐元二什么呢?生2:多带水。师;担忧啊,来,读出来。骑马也要花整整半年时间,面对着人困马乏,如果你是王维,你这时间又想嘱咐王二什么?生3:温差大,多穿衣服。师:太担忧了,读出来。小结:你们的担忧,其实也是诗人王维的担忧,一起读(劝无故人)。6、是啊,到过(边塞)多次的王维,他深知元二此行的艰辛,“古老征战几人回”,这叫王维如何 不担忧,可是此时,他只能举起酒杯,一遍又一遍地对王二说一“劝无

10、故人”。7、在这离别的日子里,王维有很多的话想对元二说,可此时他却只能代作一句祝福,代作手中的 一杯酒,这可不是一杯普通的酒,这一杯酒里可是有一百种滋味,孩子们,请仔细地品一品,这 一杯又一杯的酒里面有什么滋味,可小组讨论(生讨论)。8、师:谁来说说,你品出来什么滋味。(生1):祝福(生2):不舍、留恋、担忧、体贴、关爱、深厚友情、忧愁、担心9、师:你们已经把这是什么样的酒的词语写在黑板上,百种滋味在这酒里面,王维的这种方法是: 寄情于景,情更浓。(板书)10、过渡:端起这杯饱含深情的酒,此时,王维的脑海中一定就像放电影似的,回放着这样的钱 头PPT:还记得去年(1)同学们,请你们拿起你们手中

11、的笔写下王维脑中回放的镜头。(2)生写(3)孩子们,曾记得T引导(生说)11、情感升华:是啊,别时容易见时难!王维就在元二走后的5年便去世了,因此这首诗也是王维与元二的诀别 诗。王维与元二的深厚友谊让我感动,让我们带着这份感动再次朗读一下这首诗吧!PPT出示全诗三、课外拓展师:多么感人的离别之情,在古代,这样的离别诗数不胜数呢,来,同学看,李白在目送孟浩然, 生读“孤帆 天际流听,高适在安慰董大一“莫愁 不识君瞧“桃花情”这是李白在赠别汪伦。四、总结总结:孩子们,今天我们通过送元二使安西了解到王维与元二的友情深厚,更学习了学古诗 的五步法:解诗题、知诗人、读诗文、明诗意、悟诗情。极书设计: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解诗题友情深厚:融情于景、情更深寄情于酒、酒更浓寄情于酒、酒更浓知诗人读诗文 明诗意 悟诗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