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误差的合成与分配优秀PPT.ppt

上传人:石*** 文档编号:74477458 上传时间:2023-02-27 格式:PPT 页数:55 大小:4.2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章误差的合成与分配优秀PPT.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第四章误差的合成与分配优秀PPT.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四章误差的合成与分配优秀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章误差的合成与分配优秀PPT.ppt(5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四章误差的合成与分配第一页,本课件共有55页 用各项误差求总误差的过程称为用各项误差求总误差的过程称为误差的合成。误差的合成。误差的合成,须具体考虑以下几个方面:误差的合成,须具体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确定误差的性质、确定误差的性质 2、确定误差的分布规律、确定误差的分布规律 3、分项误差的相关性、分项误差的相关性 5、确定被测量与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确定被测量与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 实实际际情情况况非非常常复复杂杂,误误差差合合成成应应根根据据具具体体情情况况进进行行,采采用用抓抓主主要要舍舍次次要要的的原原则则,使使误误差差合合成成的的最最后后结结果果能能够够简简便便而而真真实实地表示

2、出测量结果与精度。地表示出测量结果与精度。4 4、误差项的划分及数目、误差项的划分及数目第二页,本课件共有55页间接测量间接测量 函数误差函数误差 间接测得的被测量误差也应是直接测得量及其误差的函数,故称这种间接测量的误差为函数误差函数误差 通过直接测得的量与被测量之间的函数关系计算出被测量 第一节函数误差间接测量的数学模型间接测量的数学模型 与被测量有函数关系的各个直接测量值与被测量有函数关系的各个直接测量值 y y 间接测量值间接测量值第三页,本课件共有55页一、函数系统误差计算一、函数系统误差计算求上述函数求上述函数 y y 的全微分,其表达式为的全微分,其表达式为:误差的合成误差的合成

3、 间接测量数据处理的任务:间接测量数据处理的任务:根据直接测量量的测量值估计出间根据直接测量量的测量值估计出间接测量量的数学期望;接测量量的数学期望;根据直接测量量的测量值和误差估计出根据直接测量量的测量值和误差估计出间接测量量的误差。间接测量量的误差。对于这种有确定关系的误差的计算,常称为误差的合成。对于这种有确定关系的误差的计算,常称为误差的合成。如果各直接测量量定值系统误差为如果各直接测量量定值系统误差为 ,且各系统误差是微小的,且各系统误差是微小的,则用各则用各 代替上式中相应的代替上式中相应的 d dx xi i 后,即可得到间接测量量的系后,即可得到间接测量量的系统误差为统误差为第

4、四页,本课件共有55页 为各个输入量在该测量点处的误差传播系数为各个输入量在该测量点处的误差传播系数 几种简单函数的系统误差几种简单函数的系统误差 1 1、线性函数、线性函数系统误差公式系统误差公式当当函数为各测量值之和时,其函数系统误差亦为各个测量值系统误差当函数为各测量值之和时,其函数系统误差亦为各个测量值系统误差之和之和 2 2、三角函数形式、三角函数形式 关于直接测量量关于直接测量量x xi i的分误差的分误差 第五页,本课件共有55页【例】【例】用弓高弦长法间接测量大圆工件用弓高弦长法间接测量大圆工件直径。如图所示直径。如图所示,车间工人用一把卡尺量得弓车间工人用一把卡尺量得弓高高h

5、 h=50=50mmmm ,弦长,弦长l=500mml=500mm。已知,弓高的已知,弓高的系统误差系统误差 h h=-0.1=-0.1mm mm,弦长的系统误差弦长的系统误差 l l=-1mm=-1mm。试问车间工人测量该工件直径试问车间工人测量该工件直径的系统误差,并求修正后的测量结果。的系统误差,并求修正后的测量结果。【解】【解】建立间接测量大工件直径的函数模型建立间接测量大工件直径的函数模型 不考虑测量值的系统误差,可求出在不考虑测量值的系统误差,可求出在 处的直径处的直径测量值测量值 第六页,本课件共有55页直径的系统误差直径的系统误差:故修正后的测量结果故修正后的测量结果:误差传递

6、系数为误差传递系数为:车间工人测量弓高车间工人测量弓高 h h、弦长、弦长 l l 的系统误差的系统误差 第七页,本课件共有55页二、函数随机误差计算二、函数随机误差计算变量中只有随机误差时的误差传递公式变量中只有随机误差时的误差传递公式函数的一般形式函数的一般形式 或或 第第i i个直接测得量个直接测得量 的标准差的标准差 第第i i个测量值和第个测量值和第j j个测量值之间的相关系数个测量值之间的相关系数 第第i i个测量值和第个测量值和第j j个测量值之间的协方差个测量值之间的协方差 第第i i个直接测得量个直接测得量 对间接量对间接量 在该测量点在该测量点 处的误差传播系数处的误差传播

7、系数 第八页,本课件共有55页或相互独立的函数标准差计算相互独立的函数标准差计算相互独立的函数标准差计算相互独立的函数标准差计算 若各测量值的随机误差是相互独立的,相关项若各测量值的随机误差是相互独立的,相关项 令则 当各个测量值的随机误差都为正态分布时,标准差用极限误差代替,可得函数的极限误差公式 第i个直接测得量 的极限误差 第九页,本课件共有55页三角形式的函数随机误差公式三角形式的函数随机误差公式三角形式的函数随机误差公式三角形式的函数随机误差公式1 1)正弦函数形式为正弦函数形式为:函数随机误差公式为:函数随机误差公式为:2 2)余弦函数形式为余弦函数形式为:函数随机误差公式为:函数

8、随机误差公式为:三角函数标准差计算三角函数标准差计算 3 3)正切函数形式为正切函数形式为:函数随机误差公式为:函数随机误差公式为:4 4)余弦函数形式为余弦函数形式为:函数随机误差公式为:函数随机误差公式为:第十页,本课件共有55页【解】【解】【例】【例】用弓高弦长法间接测量大工件直径。如图所示,车间工用弓高弦长法间接测量大工件直径。如图所示,车间工人用一把卡尺量得弓高人用一把卡尺量得弓高h h=50=50mmmm ,弦长,弦长l=500mml=500mm。已知,弓高的已知,弓高的系统误差系统误差 h h=-0.1=-0.1mm mm,弦长的系统误差弦长的系统误差 l l=-1mm =-1m

9、m。试求测量该试求测量该工件直径的标准差,并求修正后的测量结果。工件直径的标准差,并求修正后的测量结果。已知:已知:,有修正后的测量结果 第十一页,本课件共有55页相关系数对函数误差的影响相关系数对函数误差的影响 函数标准差与各随机误差分量标准差之间具有线性的传播关系函数标准差与各随机误差分量标准差之间具有线性的传播关系 函数随机误差公式函数随机误差公式 反映了各随机误差分量相互间线性关联对函数总误差的影响反映了各随机误差分量相互间线性关联对函数总误差的影响 当相关系数当相关系数 时,误差线性无关时,误差线性无关当相关系数当相关系数 时,误差完全正相关时,误差完全正相关三、相关系数估计三、相关

10、系数估计第十二页,本课件共有55页相关系数的确定相关系数的确定相关系数的确定相关系数的确定可判断可判断 的情形的情形 断定断定 与与 两分量之间没有相互依赖关系的影响两分量之间没有相互依赖关系的影响 当一个分量依次增大时,引起另一个分量呈正负交替当一个分量依次增大时,引起另一个分量呈正负交替变化,反之亦然变化,反之亦然 与与 属于完全不相干的两类体系分量,如人员操作引起的误属于完全不相干的两类体系分量,如人员操作引起的误差分量与环境湿度引起的误差分量差分量与环境湿度引起的误差分量 与与 虽相互有影响,但其影响甚微,视为可忽略不虽相互有影响,但其影响甚微,视为可忽略不计的弱相关计的弱相关 1 1

11、、直接判断法、直接判断法、直接判断法、直接判断法第十三页,本课件共有55页可判断可判断 或或 的情形的情形 断定断定 与与 两分量间近似呈现正的线性关系或负的线性两分量间近似呈现正的线性关系或负的线性关系关系 当一个分量依次增大时,引起另一个分量依次增大或减小,当一个分量依次增大时,引起另一个分量依次增大或减小,反之亦然反之亦然 与与 属于同一体系的分量,如用属于同一体系的分量,如用1 1m m基准尺测基准尺测2 2m m尺,尺,则各米分量间完全正相关则各米分量间完全正相关 2、试样观察法和简略计算法、试样观察法和简略计算法 (1 1)观察法观察法第十四页,本课件共有55页 (2 2)简单计算

12、法简单计算法简单计算法简单计算法其中,n2n3n4n10(3 3)直接计算法直接计算法直接计算法直接计算法 根据 的多组测量的对应值 ,按如下统计公式计算相关系数 、分别为 、的算术平均值 AB第十五页,本课件共有55页第二节随机误差的合成 任何测量结果都包含有一定的测量误差,这是测量过程中任何测量结果都包含有一定的测量误差,这是测量过程中各个环节一系列误差因素作用的结果。误差合成就是在正确地各个环节一系列误差因素作用的结果。误差合成就是在正确地分析和综合这些误差因素的基础上,正确地表述这些误差的综分析和综合这些误差因素的基础上,正确地表述这些误差的综合影响。合影响。标准差合成 极限误差合成解

13、决随机误差的合成问题一般基于标准方差和根合成的方解决随机误差的合成问题一般基于标准方差和根合成的方法,其中还要考虑到误差传播系数以及各个误差之间的相法,其中还要考虑到误差传播系数以及各个误差之间的相关性影响关性影响 随机误差的合成形式包括:第十六页,本课件共有55页一、标准差合成一、标准差合成合成标准差表达式合成标准差表达式:q个单项随机误差,标准差 误差传播系数 v 由间接测量的显函数模型求得 v 根据实际经验给出 第十七页,本课件共有55页当误差传播系数当误差传播系数 、且各相关系数均可视为、且各相关系数均可视为0 0的情形的情形 若各个误差互不相关,即相关系数若各个误差互不相关,即相关系

14、数 则合成标准差则合成标准差 用标准差合成有明显的优点,不仅简单方便,而且无论各用标准差合成有明显的优点,不仅简单方便,而且无论各单项随机误差的概率分布如何,只要给出各个标准差,均单项随机误差的概率分布如何,只要给出各个标准差,均可计算出总的标准差可计算出总的标准差 视各个误差分量的量纲与总误差量的量纲都一致,或者说视各个误差分量的量纲与总误差量的量纲都一致,或者说各个误差分量已经折算为影响函数误差相同量纲的分量各个误差分量已经折算为影响函数误差相同量纲的分量 第十八页,本课件共有55页二、极限误差合成二、极限误差合成 单项极限误差单项极限误差:单项随机误差的标准差单项随机误差的标准差 单项极

15、限误差的置信系数单项极限误差的置信系数 合成极限误差合成极限误差:合成标准差合成标准差 合成极限误差的置信系数合成极限误差的置信系数 合成极限误差计算公式合成极限误差计算公式第十九页,本课件共有55页根据已知的各单项极限误差和所选取的各个置信系数,即可进行极限误差的合成 各个置信系数 、不仅与置信概率有关,而且与随机误差的分布有关 对于相同分布的误差,选定相同的置信概率,其相应的各个置信系数相同 对于不同分布的误差,选定相同的置信概率,其相应的各个置信系数也不相同 ij 为第i个和第j个误差项之间的相关系数,可根据前一节的方法确定。应用极限误差合成公式时,应注意:应用极限误差合成公式时,应注意

16、:第二十页,本课件共有55页 当各个单项随机误差均服从正态分布时,各单项误差的数目q较多、各项误差大小相近和独立时,此时合成的总误差接近于正态分布合成极限误差:合成极限误差:若和各单项误差大多服从正态分布或近似服从正态分布,而且他各单项误差大多服从正态分布或近似服从正态分布,而且他们之间常是线性无关或近似线性无关,是较为广泛使用的极们之间常是线性无关或近似线性无关,是较为广泛使用的极限误差合成公式限误差合成公式 时:此时第二十一页,本课件共有55页第三节系统误差合成一、已定系统误差的合成一、已定系统误差的合成系统误差的分类:系统误差的分类:1)已定系统误差2)未定系统误差定义定义:误差大小和方

17、向均已确切掌握了的系统误差表示符号:表示符号:合成方法合成方法:按照代数和法进行合成按照代数和法进行合成i 为第i个系统误差,ai为其传递系数系统误差可以在测量过程中消除,也可在合成后在测量结果中消除第二十二页,本课件共有55页二、未定系统误差的合成二、未定系统误差的合成(一)(一)未定系统误差的特征及其评定未定系统误差的特征及其评定定义定义:误差大小和方向未能确切掌握,或者不须花费过多精力去掌握,而只能或者只需估计出其不致超过某一范围 e 的系统误差特征特征:1)在测量条件不变时为一恒定值,多次重复测量时其值固定不变,因而单项系统误差在重复测量中不具有抵偿性2)随机性。当测量条件改变时,未定

18、系统误差的取值在某极限范围内具有随机性,且服从一定的概率分布,具有随机误差的特性。表示符号:表示符号:极限误差:极限误差:e 标准差:标准差:u第二十三页,本课件共有55页1、标准差合成、标准差合成(二)(二)未定系统误差的合成未定系统误差的合成 未定系统误差的取值具有一定的随机性,服从一定的概未定系统误差的取值具有一定的随机性,服从一定的概率分布,因而若干项未定系统误差综合作用时,他们之间就率分布,因而若干项未定系统误差综合作用时,他们之间就具有一定的抵偿作用。这种抵偿作用与随机误差的抵偿作用具有一定的抵偿作用。这种抵偿作用与随机误差的抵偿作用相似,因而未定系统误差的合成,完全可以采用随机误

19、差的相似,因而未定系统误差的合成,完全可以采用随机误差的合成公式,这就给测量结果的处理带来很大方便。合成公式,这就给测量结果的处理带来很大方便。同随机误差的合成时,未定系统误差合成时即可以按照标准同随机误差的合成时,未定系统误差合成时即可以按照标准差合成,也可以按照极限误差的形式合成。差合成,也可以按照极限误差的形式合成。若测量过程中有 s 个单项未定系统误差,它们的标准差分别为 u1,u2,us,其相应的误差传递系数为a1,a2,as,则合成后未定系统误差的总标准差 u 为:第二十四页,本课件共有55页则由各单项未定系统误差标准差得到的合成未定系统误差极限误差为:式中,ij 为第 i 个和第

20、 j 个误差项的相关系数当 ij=0 时2、极限误差的合成、极限误差的合成 因为各个单项未定系统误差的极限误差为:若总的未定系统误差极限误差表示为:则有:第二十五页,本课件共有55页或者,由各单项未定系统误差极限误差得到的合成未定系统误或者,由各单项未定系统误差极限误差得到的合成未定系统误差极限误差为:差极限误差为:当各个单项未定系统误差均服从正态分布,且相互间独立无当各个单项未定系统误差均服从正态分布,且相互间独立无关,即关,即 ,则上式可简化为:,则上式可简化为:第二十六页,本课件共有55页第四节系统误差与随机误差的合成第四节系统误差与随机误差的合成一、按极限误差合成一、按极限误差合成 误

21、差的合成可按照两种形式合成:按极限误差的误差形式合成、按误差的合成可按照两种形式合成:按极限误差的误差形式合成、按标准差形式合成。标准差形式合成。测量过程中,假定有测量过程中,假定有 r r 个单项已定系统误差,个单项已定系统误差,s s 个单项未定系统误差,个单项未定系统误差,q q 个单项随机误差。它们的误差值或极限误差分别为:个单项随机误差。它们的误差值或极限误差分别为:1、单次测量情况、单次测量情况 若各个误差的传递系数取各个误差的传递系数取 1 1,则测量结果总的极限误差为:,则测量结果总的极限误差为:式中,式中,R R 为各个误差之间的协方差之和。为各个误差之间的协方差之和。第二十

22、七页,本课件共有55页 当各个误差均服从正态分布,且各个误差间互不相关时,测量结果总的极当各个误差均服从正态分布,且各个误差间互不相关时,测量结果总的极限误差可简化为:限误差可简化为:一般情况下,已定系统误差经修正后,测量结果总的极限误差就是总一般情况下,已定系统误差经修正后,测量结果总的极限误差就是总的未定系统误差与总的随机误差的均方根值,即:的未定系统误差与总的随机误差的均方根值,即:2、n 次重复测量情况次重复测量情况 当每项误差都进行当每项误差都进行 n n 次重复测量时,由于随机误差间具有抵偿性、系次重复测量时,由于随机误差间具有抵偿性、系统误差(包括未定系统误差)不存在抵偿性,总误

23、差合成公式中的随机误统误差(包括未定系统误差)不存在抵偿性,总误差合成公式中的随机误差项应除以重复测量次数差项应除以重复测量次数 n n。总极限误差变为:总极限误差变为:第二十八页,本课件共有55页二、按标准差合成二、按标准差合成 测量过程中,假定有测量过程中,假定有 s s 个单项未定系统误差,个单项未定系统误差,q q 个单项随机误差,个单项随机误差,它们的标准差分别为:它们的标准差分别为:1、单次测量情况、单次测量情况 若各个误差的传递系数取若各个误差的传递系数取 1 1,则测量结果总的误差为:,则测量结果总的误差为:式中,R 为各个误差之间的协方差之和。若用标准差来表示系统误差和随机误

24、差的合成公式,则只考虑若用标准差来表示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的合成公式,则只考虑未定系统误差与随机误差的合成。未定系统误差与随机误差的合成。第二十九页,本课件共有55页 当各个误差均服从正态分布,且各个误差间互不相关时,测量结果当各个误差均服从正态分布,且各个误差间互不相关时,测量结果总标准差为:总标准差为:2、n 次重复测量情况次重复测量情况 当每项误差都进行当每项误差都进行 n n 次重复测量时,由于随机误差间具有抵偿次重复测量时,由于随机误差间具有抵偿性、系统误差(包括未定系统误差)不存在抵偿性,总误差合成公式性、系统误差(包括未定系统误差)不存在抵偿性,总误差合成公式中的随机误差项应除以重

25、复测量次数中的随机误差项应除以重复测量次数 n n。总误差变为总误差变为:第三十页,本课件共有55页【例例】用用TC328BTC328B型天平,配用三等标准砝码称一不锈钢球质量,型天平,配用三等标准砝码称一不锈钢球质量,一次称量得钢球质量一次称量得钢球质量 ,求用标准差表示的测量误,求用标准差表示的测量误差。差。(1)(1)随机误差随机误差:天平示值变动性所引起的误差为随机误差。多次重复称天平示值变动性所引起的误差为随机误差。多次重复称量同一球的质量的天平标准差为量同一球的质量的天平标准差为 (2)(2)未定系统误差未定系统误差:标准砝码误差和天平示值误差,在给定条件下为确定值,但标准砝码误差

26、和天平示值误差,在给定条件下为确定值,但又不知道具体误差数值,而只知道误差范围(或标准差),故这又不知道具体误差数值,而只知道误差范围(或标准差),故这两项误差均属未定系统误差。两项误差均属未定系统误差。砝码误差砝码误差:天平称量时所用的标准砝码有三个,即天平称量时所用的标准砝码有三个,即10g10g的一个,的一个,2g2g的两个,标准差分别为的两个,标准差分别为:故三个砝码组合使用时,质量的标准差为故三个砝码组合使用时,质量的标准差为 根据根据TC328BTC328B型天平的称重方法,其测量结果的主要误差如下:型天平的称重方法,其测量结果的主要误差如下:第三十一页,本课件共有55页 天平示值

27、误差天平示值误差 该项标准差为该项标准差为:三项误差互不相关,且各个误差传播系数均为三项误差互不相关,且各个误差传播系数均为1 1,因此误差,因此误差合成后可得到测量结果的总标准差为合成后可得到测量结果的总标准差为 最后测量结果应表示为(倍标准差):最后测量结果应表示为(倍标准差):第三十二页,本课件共有55页第三十三页,本课件共有55页第三十四页,本课件共有55页第三十五页,本课件共有55页第五节误差分配第五节误差分配误差分配误差分配 给定测量结果允许的总误差,合理确定各个单项误差。给定测量结果允许的总误差,合理确定各个单项误差。在误差分配时,随机误差和未定系统误差同等看待。在误差分配时,随

28、机误差和未定系统误差同等看待。假设各误差因素皆为随机误差,且互不相关,有:假设各误差因素皆为随机误差,且互不相关,有:若已经给定若已经给定 ,确定,确定 D Di i 或相应的或相应的 i i,使其满足使其满足式中,式中,称为部分误差,或局部误差称为部分误差,或局部误差第三十六页,本课件共有55页一、按等影响原则分配误差一、按等影响原则分配误差 等影响原则等影响原则:各分项误差对函数误差的影响相等,即各分项误差对函数误差的影响相等,即 由此可得:由此可得:或用极限误差表示:或用极限误差表示:函数的总极限误差 各单项误差的极限误差 进行误差分配时,一般应按照下述步骤:进行误差分配时,一般应按照下

29、述步骤:第三十七页,本课件共有55页二、按可能性调整误差二、按可能性调整误差(1)(1)对各分项误差平均分配的结果,会造成对部分测量误差的需求实对各分项误差平均分配的结果,会造成对部分测量误差的需求实现颇感容易,而对令一些测量误差的要求难以达到。这样,势必现颇感容易,而对令一些测量误差的要求难以达到。这样,势必需要用昂贵的高准确度等级的仪器,或者以增加测量次数及测量需要用昂贵的高准确度等级的仪器,或者以增加测量次数及测量成本为代价。成本为代价。按等影响原则分配误差的不合理性按等影响原则分配误差的不合理性(2)(2)当各个部分误差一定时,则相应测量值的误差与其传播系数成反当各个部分误差一定时,则

30、相应测量值的误差与其传播系数成反比。所以各个部分误差相等,相应测量值的误差并不相等,有比。所以各个部分误差相等,相应测量值的误差并不相等,有时可能相差较大。时可能相差较大。在等影响原则分配误差的基础上,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在等影响原则分配误差的基础上,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对难以实现测量的误差项适当扩大,对容易实现的误差项尽可能缩对难以实现测量的误差项适当扩大,对容易实现的误差项尽可能缩小,其余误差项不予调整。小,其余误差项不予调整。第三十八页,本课件共有55页例:测量一圆柱体的体积时,可间接测量圆柱直径例:测量一圆柱体的体积时,可间接测量圆柱直径 D D 及高度及高度 h h,根,

31、根据函数式据函数式 三、验算调整后的总误差三、验算调整后的总误差 误差按等影响原理确定后,应按照误差合成公式计算实际总误差按等影响原理确定后,应按照误差合成公式计算实际总误差,若超出给定的允许误差范围,应选择可能缩小的误差项再进误差,若超出给定的允许误差范围,应选择可能缩小的误差项再进行缩小。若实际总误差较小,可适当扩大难以实现的误差项的误差,行缩小。若实际总误差较小,可适当扩大难以实现的误差项的误差,合成后与要求的总误差进行比较,直到满足要求为止。合成后与要求的总误差进行比较,直到满足要求为止。求得体积求得体积 V V,若要求测量体积的相对误差为,若要求测量体积的相对误差为1 1,已知直径和

32、高度,已知直径和高度的公称值分别为的公称值分别为 ,试确定直径试确定直径 D D 及高度及高度 h h 的准确度。的准确度。第三十九页,本课件共有55页一、按等影响分配原则分配误差一、按等影响分配原则分配误差得到测量直径 D 与高度 h 的极限误差:【解】【解】计算体积 体积的绝对误差体积的绝对误差:第四十页,本课件共有55页 用这两种量具测量的体积极限误差为用这两种量具测量的体积极限误差为 因为 查资料,可用分度值为查资料,可用分度值为0.10.1mmmm的游标卡尺测高的游标卡尺测高 ,在,在5050mmmm测量范围内的极限误差为,用测量范围内的极限误差为,用0.020.02mmmm的游标卡

33、尺测直径的游标卡尺测直径,在,在2020mmmm范围内的极限误差为范围内的极限误差为 。二、调整后的测量极限误差二、调整后的测量极限误差 显然采用的量具准确度偏高,选得不合理,应作适当调整。若显然采用的量具准确度偏高,选得不合理,应作适当调整。若改用分度值为改用分度值为0.050.05mmmm的游标卡尺来测量直径和高度,在的游标卡尺来测量直径和高度,在5050mmmm测量范围测量范围内的极限误差为内的极限误差为 。此时测量直径的极限误差虽超出按等作。此时测量直径的极限误差虽超出按等作用原则分配所得的允许误差,但可从测量高度允许的多余部分得用原则分配所得的允许误差,但可从测量高度允许的多余部分得

34、到补偿。到补偿。第四十一页,本课件共有55页调整后的实际测量极限误差为调整后的实际测量极限误差为 因为 因此调整后用一把游标卡尺测量直径和高度即能保证测量准确因此调整后用一把游标卡尺测量直径和高度即能保证测量准确度。度。第四十二页,本课件共有55页微小误差微小误差 测量过程包含有多种误差时,当某个误差对测量结果总误差的影响测量过程包含有多种误差时,当某个误差对测量结果总误差的影响较小,可以忽略不计的误差称为微小误差。较小,可以忽略不计的误差称为微小误差。已知测量结果的标准差:若将其中的部分误差取出后,则得 如果 ,则称为微小误差 第六节微小误差取舍准则第四十三页,本课件共有55页测量误差的有效

35、数字取一位:测量误差的有效数字取一位:某项部分误差舍去后,满足某项部分误差舍去后,满足:或或则对测量结果的误差计算没有影响。则对测量结果的误差计算没有影响。测量误差的有效数字取二位:测量误差的有效数字取二位:或或 对对于于随随机机误误差差和和未未定定系系统统误误差差,微微小小误误差差舍舍取取准准则则是是被被舍舍去去的的误误差差必必须须小小于于或或等等于于测测量量结结果果的的十十分分之之一一到到三三分分之之一一。对对于于已已定定系系统统误误差,按百分之一到十分之一原则取舍。差,按百分之一到十分之一原则取舍。某项部分误差舍去后,满足:某项部分误差舍去后,满足:应用:应用:计计算算总总误误差差或或进

36、进行行误误差差分分配配时时,若若发发现现有有微微小小误误差差,可可不不考考虑虑该项误差对总误差的影响。该项误差对总误差的影响。选选择择高高一一级级精精度度的的标标准准器器具具时时,其其误误差差一一般般应应为为被被检检器器具具允许误差的允许误差的1/101/103/103/10。第四十四页,本课件共有55页最佳测量方案的确定:最佳测量方案的确定:当测量结果与多个测量因素有关时,采用什么方法确定各当测量结果与多个测量因素有关时,采用什么方法确定各个因素,才能使测量结果的误差最小。个因素,才能使测量结果的误差最小。研究间接测量中使函数误差为最小的最佳测量方案。函数的标准研究间接测量中使函数误差为最小

37、的最佳测量方案。函数的标准差为:差为:欲使欲使 为最小,可从哪几方面来考虑?为最小,可从哪几方面来考虑?第七节误差分析第七节误差分析考虑因素:考虑因素:因为已定系统误差可以通过误差修正的方法来消除,所以设计最因为已定系统误差可以通过误差修正的方法来消除,所以设计最佳测量方案时,只需考虑随机误差和未定系统误差的影响。佳测量方案时,只需考虑随机误差和未定系统误差的影响。研究对象和目标:研究对象和目标:第四十五页,本课件共有55页一、逐个分析各个误差的来源,分别确定各个误差的大小及对总误一、逐个分析各个误差的来源,分别确定各个误差的大小及对总误差的贡献差的贡献 有些基本操作可根据所用量具的已知精度估

38、计出来,有些操作有些基本操作可根据所用量具的已知精度估计出来,有些操作的误差也可以通过多次重复操作的方法,即用实验方法加以确定。的误差也可以通过多次重复操作的方法,即用实验方法加以确定。误差分析大致可分为三个方面工作误差分析大致可分为三个方面工作 二、确定实验结果的总误差二、确定实验结果的总误差两种方法:两种方法:1.1.把各误差因素的分误差按平方和关系计算求出;把各误差因素的分误差按平方和关系计算求出;2.2.通过实验直接求出,即让各误差因素都有变化,观察实验结果的通过实验直接求出,即让各误差因素都有变化,观察实验结果的数据离散性。数据离散性。三、综合分析三、综合分析 找出分误差最大的几个误

39、差因素,提出减小它们对总误差的贡献找出分误差最大的几个误差因素,提出减小它们对总误差的贡献途径,使实验达到最有利的测量条件。途径,使实验达到最有利的测量条件。第四十六页,本课件共有55页实验目的实验目的n n观察液体的内摩擦现象,学会用落球法测量液体的粘滞系数。观察液体的内摩擦现象,学会用落球法测量液体的粘滞系数。观察液体的内摩擦现象,学会用落球法测量液体的粘滞系数。观察液体的内摩擦现象,学会用落球法测量液体的粘滞系数。n n应用斯托克斯定律测定蓖麻油的粘滞系数。应用斯托克斯定律测定蓖麻油的粘滞系数。应用斯托克斯定律测定蓖麻油的粘滞系数。应用斯托克斯定律测定蓖麻油的粘滞系数。n n掌握基本测量

40、仪器(如游标卡尺、螺旋测微计、停表等)的使用掌握基本测量仪器(如游标卡尺、螺旋测微计、停表等)的使用掌握基本测量仪器(如游标卡尺、螺旋测微计、停表等)的使用掌握基本测量仪器(如游标卡尺、螺旋测微计、停表等)的使用方法。方法。方法。方法。误差分析的一个实例:液体粘滞系数的测定误差分析的一个实例:液体粘滞系数的测定一、实验介绍一、实验介绍第四十七页,本课件共有55页实验仪器实验仪器盛液体玻璃筒、蓖麻油、小钢盛液体玻璃筒、蓖麻油、小钢盛液体玻璃筒、蓖麻油、小钢盛液体玻璃筒、蓖麻油、小钢球、停表、钢尺、游标卡尺、球、停表、钢尺、游标卡尺、球、停表、钢尺、游标卡尺、球、停表、钢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计、

41、比重计、竹夹。螺旋测微计、比重计、竹夹。螺旋测微计、比重计、竹夹。螺旋测微计、比重计、竹夹。第四十八页,本课件共有55页实验原理实验原理 在粘滞性液体内下落的小球受到三个力的作用,即重力在粘滞性液体内下落的小球受到三个力的作用,即重力在粘滞性液体内下落的小球受到三个力的作用,即重力在粘滞性液体内下落的小球受到三个力的作用,即重力f f f f重重重重、浮力、浮力、浮力、浮力 f f f f浮浮浮浮 和粘滞性阻力和粘滞性阻力和粘滞性阻力和粘滞性阻力 f f f f阻阻阻阻。按斯托克斯定律:当液面无限宽广,且小球的。按斯托克斯定律:当液面无限宽广,且小球的。按斯托克斯定律:当液面无限宽广,且小球的

42、。按斯托克斯定律:当液面无限宽广,且小球的运动速度不大,没有旋涡产生时,粘滞阻力等于:运动速度不大,没有旋涡产生时,粘滞阻力等于:运动速度不大,没有旋涡产生时,粘滞阻力等于:运动速度不大,没有旋涡产生时,粘滞阻力等于:f阻=6r 式中式中 为液体的粘滞系数;为液体的粘滞系数;r r是小球的半径;是小球的半径;是小球的速度。是小球的速度。粘滞系数与液体的种类及温度有关。粘滞系数与液体的种类及温度有关。第四十九页,本课件共有55页f重重 f浮浮 f阻阻=0 当小球在液体内下落时,因为当小球在液体内下落时,因为 和和r是一定的,故阻力将随下是一定的,故阻力将随下落速度的增大而增大。最后必将达到重力、

43、浮力、阻力三者的落速度的增大而增大。最后必将达到重力、浮力、阻力三者的合力为零。此后小球就以速度合力为零。此后小球就以速度 0作匀速运动,即作匀速运动,即 第五十页,本课件共有55页但因液体总要放在一定的容器内,液面不可能是无限广的。但因液体总要放在一定的容器内,液面不可能是无限广的。但因液体总要放在一定的容器内,液面不可能是无限广的。但因液体总要放在一定的容器内,液面不可能是无限广的。当考虑到容器壁的存在时,当考虑到容器壁的存在时,当考虑到容器壁的存在时,当考虑到容器壁的存在时,应修正为:应修正为:应修正为:应修正为:R R为容器的内半径;为容器的内半径;r r为钢球的半径;为钢球的半径;t

44、 t为小球下落的时间;为小球下落的时间;l l为为小球下落的距离,小球下落的距离,m m为小球的质量,为小球的质量,1 1为油的密度。此公式仍为油的密度。此公式仍未把容器的底与液体的表面这种边界对实验的影响考虑在内,未把容器的底与液体的表面这种边界对实验的影响考虑在内,在实验中忽略不计。在实验中忽略不计。第五十一页,本课件共有55页二、计算误差二、计算误差1.1.误差传递系数的计算误差传递系数的计算具体的测量条件及直接测量量的数据为,具体的测量条件及直接测量量的数据为,T=6.0T=6.0O OC C第五十二页,本课件共有55页2.2.直接测量量标准偏差的估计直接测量量标准偏差的估计rr,t

45、t,m m三个量通过重复测三个量通过重复测1010次得到数据,经标准偏差计算得次得到数据,经标准偏差计算得l l,R R,三个量只进行了单词测量,它们的标准偏差可使用仪器最小分三个量只进行了单词测量,它们的标准偏差可使用仪器最小分度的度的3 3-1/2-1/2倍来计算倍来计算用米尺测用米尺测l l,故,故用卡尺测用卡尺测R R,故,故用密度计测用密度计测,故,故第五十三页,本课件共有55页3.3.计算计算的总标准偏差的总标准偏差将上面计算的将上面计算的6 6个量的标准偏差和误差传递系数代入误差传递个量的标准偏差和误差传递系数代入误差传递公式得公式得三、六个直接测量量的分误差在总误差中所占的百三

46、、六个直接测量量的分误差在总误差中所占的百分数计算分数计算第五十四页,本课件共有55页四、误差分析及具体改进意见四、误差分析及具体改进意见1.1.减小减小t t值的措施:值的措施:提高实验计时人员的计时技术;提高实验计时人员的计时技术;实验测量中,力求使小钢球在圆筒中心轴线下降;实验测量中,力求使小钢球在圆筒中心轴线下降;增加时间增加时间t t的测量次数;的测量次数;改换测量时间的仪器。改换测量时间的仪器。2.2.减小减小 值的措施:值的措施:加大圆筒形液体容器的长度加大圆筒形液体容器的长度l l;减小小钢球的半径;减小小钢球的半径;用密度较小的小球。用密度较小的小球。第五十五页,本课件共有55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资格考试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