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史.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魏晋南北朝史.pdf(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魏晋南北朝 魏晋南北朝是上政权更迭最频繁的时期。由于长期的封建割据和连绵不断的战争,使这一时期的发展受到特别的影响。其突出表现则是的兴起、的输入、的勃兴及、希腊文化的羼入。政治 1)三国 三国包括了魏、蜀、吴,分别是曹丕、刘备及孙权所建立。曹魏的年代始于公元 220 年,曹丕篡汉,建都洛阳,史称魏或曹魏。亡于公元265年。蜀汉为刘备所建立的国家,公元221 年,刘备称帝于成都,国号曰汉,史称蜀或蜀汉。公元 263 年为曹魏所灭。孙吴为孙权所建立的国家,公元 222 年孙权称吴王,229 年称帝,国号吴,建都于建业,史称孙吴或东吴。公元 280 年为晋朝所灭。2)晋十六国时期 西晋与东晋 晋朝分
2、为西晋与东晋。公元 266 年司马炎代魏称帝(晋武帝),国号曰晋,建都洛阳,史称西晋。公元 280 年灭吴,统一全国,秦汉以来的分裂,至此再度统一。但晋武帝死后不久,宗室之间爆发八王之乱,曹魏以来入徙塞内的游牧民族也乘机起兵称帝,全国又陷入分裂混战的局面。公元 317 年,晋朝宗室司马睿在南方重建晋王朝,占有今长江、珠江及淮河流域,建都于建康,史称东晋。公元 420 年,刘裕代晋,改国号曰宋,东晋亡,共历十一帝、104 年。南朝 南朝分为宋、齐、梁、陈四代。宋乃刘裕于公元420 年夺取东晋政权后所建立,国号曰宋,建都建康,因皇室姓刘,故史称刘宋。齐,公元 479 年萧道成所建,国号曰齐,建都建
3、康,为了与北朝的北齐加以区别,史称南齐,也因皇室姓萧而称萧齐。梁,公元 502 年萧衍所建,国号曰梁,建都建康。陈,公元 557 年陈霸先代梁称帝,国号陈,建都建康。589 年为隋所灭。北朝 北朝主要为、西魏、北齐、北周及隋朝。北魏乃鲜卑族拓跋部所建,公元 398 年建都于(今山西大同),公元 399 年改号称帝,逐步并吞十六国中的夏、诸国。公元 439 年统一北方,南大致以淮河、为界,与南方的刘宋对峙。北魏国力颇强盛,拓跋宏于公元 493 年迁都洛阳,进行一连串的汉化运动,但因种种因素,却造成汉化与反汉化两大阵营的对抗,引起,瓦解了。公元 534 年北魏分裂成东魏与西魏,隔黄河而治,东魏后为
4、北齐所代、西魏为北周所代。从拓跋珪建魏,到公元 557 年西魏亡。东魏,公元 534 年,北魏孝武帝受权臣大将胁迫,逃往。公元 581 年,北周大臣受禅称帝,大隋,公元 583 年建都(今陕西),公元 589 年灭南方的,结束南北朝分裂的局面,全国再度统一。经济 1)南北经济趋于平衡。迅速开发,中原发展相对缓慢。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中心,南北方经济发展差距很大。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大规模的战乱多发生在北方并且时间持续很长,使得北方经济遭到严重破坏。而南方则相对稳定,使得南方经济得到迅速发展。这样南北经济开始趋于平衡,以北方为的经济格局开始改变。2)和占有重要地位。由于士族制的发展和统治者佛教,导
5、致和恶性膨胀,造成土地和劳动力的大量流失。3)商品经济总体水平较低。由于战乱,不少城市遭到严重破坏,加上南方刚刚开发,商品经济发展缓慢。4)各交流加强。由于的加强,魏晋南北朝时期各民族之间的联系密切,并逐渐融合为一体,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也为的繁荣奠定了基础。文化 文化特点 科学技术成就突出。如祖冲之的圆周率的计算,郦道元的水经注等。思想界异常活跃。道教系统化,佛教和反佛斗争激烈,佛儒道三教开始出现合流的迹象,文学、绘画、石窟艺术等打上了佛教的烙印。体现民族融合的特色。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和成就,体现民族特色和不同的民族风格。带有分裂割据的烙印。此时期中国社会处于分裂割据的状态下,不同的地域文
6、化,带有不同的特点,具有明显的差别,尤其是南北文化差异很大,南北民歌风格迥异。文化成就 1)笔记体小说:中国古代小说有两个系统,即文言小说系统和白话小说系统。魏晋南北朝时期,只是文言小说,统称之为笔记体小说,采用文言,篇幅短小,记叙社会上流传的奇异故事,人物的逸闻轶事或其只言片语,缺少艺术的虚构。2)五七言古近体诗的兴盛:魏晋以后,诗学摆脱了经学的束缚,整个文学思潮的方向也是脱离儒家所强调的政治教化的需要,寻找文学自身独立存在的意义。这个时期文学创作的一个显着特点是:服务于政治教化的要求减弱了,文学变成个人的行为,抒发个人的生活体验和情感。宗教:三教互相渗透 孔子的地位及其学说经过玄、佛、道的猛烈冲击,脱去了由于两汉造神运动所添加的神秘成分和神学外衣,开始表现出更加旺盛的生命力。此时期虽然出现儒佛之争,但由于儒学与政权结合,使儒学始终处于正统地位,佛道二教不得不向儒家的宗法伦理作认同,逐渐形成以儒学为核心的三教合流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