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粤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粤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docx(10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品文档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第一单元微观生命世界第1课放大镜下的生物一、科学概念(1) 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 能看到更多的细节。(2) 放大镜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3) 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凸起)。二、过程与方法(1) 正确用放大镜观察物体。(2) 比较用肉眼观察和用放大镜观察的不同。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 理解使用放大镜观察的意义。(2) 增强用放大镜观察身边世界的兴趣。(3) 认识到从肉眼观察到发明放大镜是人类的一大进步。四、教学重点:能正确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的细微部分。五、教学难点:放大镜是“凸”“透”镜。六、教学设
2、计:提出问题实验观察分析结论七、教学方法:实验、观察、分析八、教学过程:精品文档精品文档一、情境引入,前测放大镜知识1、师:(大屏幕展示“放大镜下的电视机屏幕的画面”)猜猜屏幕上的画面是什么?2、师:这是放大镜下的电视机屏幕。今天我们要利用放大镜观察周围的世界。(板书:放大镜)3、师:你知道放大镜有什么用?4、师:刚才有同学说,“能放大物体”,对吗?5、师:其实真能放大就好了,如能把米粒,把饼干, 把肉放大哪多好啊!二、尝试使用,掌握放大镜操作1、师:看看放大,其实没放大。你们会用放大镜吗? 桌上有两个放大镜,你们玩一玩看,把你要看的物体的图像放大了,并想一想你是怎样放大图像的,花两分钟时间吧
3、。学生开始观察,教师巡视2、师:请个同学说,是怎样放大物体的。3、师:(师边操作边演示)移动的是什么?不移动的是什么?你们发现了吗,再试一试。学生操作,教师巡视。4、师:请个同学来说,你怎样看清物体的?5、师:放大镜观察物体有几种做法。生:我们认为是两种,一种是移动放大镜,一种是移动物体。三、师生交流,探究放大镜特点1、师:放大镜能放大的秘密在哪里呢?有谁了解过放大镜的结构?谁了解放大镜的特点?生:中间厚,边缘薄。 生:它是一种凸透镜。2、师:凸透镜有什么特点? 生:放大。3、师:本来我不赞成用手去摸放大镜这类仪器的镜面,精品文档精品文档今天为了解放大镜的特点,允许你去摸放大镜的镜面,但你得把
4、手擦干净?4、师:发现了吗?谁能画一画它的特点。5、师:用语言描述一下。生:中间厚,边缘薄。6、师:“凸”是一个特点,还有吗? 师:透明,象玻璃一下。师出示铁饼,能放大物体吗?为什么?(不能,不是透明的;放大镜透明,中间又是凸起的)四、再次使用,认识放大镜作用1、师:放大镜在什么地方用过?2、师:这样吧,我们用放大镜来看看报纸,除了放大外,还能看到啥,报纸在抽屉里。把你的发现记录下来。用肉眼看到的用放大镜看到的新发现观察报纸记录表3、学生观察,教师巡视4、师:利用放大镜,我们原来没有看到的,现在看到了,放大镜帮助我们发现细微的地方。5、教师:老师现在要考考大家,(出示三种纸的纤维图片)根据三种
5、纸的纤维特征,猜猜哪一张是书写纸、吸水纸、过滤纸。图上看,三种纸的主要差异在哪里?学生:主要差异是毛的多少、颜色。6、教师:这三种纸的纤维的主要差异在它们的长短, 我认为第一张是过滤纸,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三种纸,可以把纸撕开,用放大镜观察。7、学生观察三种纸的纤维特点。8、讨论交流师:我们发现用眼睛看和放大镜看是很不一样的,如果你用精品文档精品文档放大镜去放大电视机屏幕上的图,能发现屏幕上的图像是由许多小点组成的。五、反思特点,模拟放大镜功能1、师:放大镜有两个特点一个是“凸”,一个是“透”, 满足了两个条件就可以做放大镜了,这个能放大吗?(举起装有水的集气瓶)2、师:每个小组上来领一个,比较用
6、放大镜与集气瓶放大的字,哪个放的更大些。3、师:能放大,这是肯定的。放大镜放大的确有大有小,你们认为与什么有关?生:凸度有关。生:越厚,越凸放大的倍率也越大。4、师:给大家一个培训皿(举起),可以做成放大镜吗,有什么办法?生:磨。5、师:磨这个办法,我们课堂上时间也不及,也把实验材料搞坏了,你看,我在这里滴一滴水,不要多滴,要小心,能发现它会放大吗?(举起滴管,又用吸管试)学生尝试。6、师:我们可以用这个做一个凸度不一样的放大镜, 大家可以试试看。学生尝试六、课堂小结,梳理放大镜知识师:对于熟悉的放大镜,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发现或收获吗?(放大镜也叫凸透镜,凸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运
7、用放大镜细心地观察物体,还能看到很多有意思的细节)精品文档精品文档第2课 用显微镜观察一、活动目标1. 认识显微镜,初步了解显微镜各部分的名称及作用。2. 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够通过显微镜观察微小的物体。3. 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索的好奇心和积极性。二、活动重点能够通过使用显微镜,知道显微镜比放大镜有更大的放大倍数,能看到更加微小的物体。三、活动准备材料准备:显微镜、放大镜 ;自备头发丝若干四、活动过程导入:通过使用放大镜导入教师:同学们,大家都玩过放大镜了,你们都用放大镜观察过什么呢?(引导学生联想使用放大镜的经验)教师:如果医生想要检查病人身体里的病菌,放大镜能帮上忙吗?需要用什么才合适呢?(引
8、导学生说出显微镜) 教师:那你们见过显微镜吗?在哪里见过呢?用显微镜能看到什么呢?精品文档精品文档教师:同学们,你们想不想使用显微镜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一下显微镜,看看显微镜有多么神奇吧!活动一:认识显微镜1. 学生自由观察显微镜教师:现在老师就把显微镜发给大家,大家看一看显微镜什么样吧。(教师分发显微镜,鼓励学生自由观察)教师:同学们都看过显微镜了吗?大家说一说,显微镜什么样呢?(鼓励学生自由描述自己看到的显微镜)2. 教师引导学生认识显微镜的结构教师: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显微镜身上都有什么。(教师按照从下往上的顺序,向学生简单介绍显微镜的结构和作用)活动二: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显微镜
9、的取镜、安放、对光。活动三:用显微镜观察头发丝1. 用放大镜观察头发丝教师:同学们,你们想知道自己的头发丝在显微镜下面, 会是什么样子吗?(激发学生用显微镜观察头发丝的想法)教师:不要着急,我们先来看看,自己的头发丝在放大精品文档精品文档镜下面是什么样吧!(鼓励学生先用放大镜观察自己的头发丝)教师:大家说一说,用放大镜看到的头发丝是什么样子的?(鼓励学生积极回答,发现用放大镜看头发丝依然很细, 看不清楚)2. 教师示范用显微镜观察头发丝教师:如果我们用显微镜观察头发丝,就会把头发丝放大几百倍!现在,老师要用显微镜观察头发丝了,大家仔细看看,老师是怎么使用显微镜的。(教师使用显微镜观察头发丝,引
10、导学生仔细观察)教师:哇,老师已经看到头发丝了,看起来很清楚,细细的头发丝变得很粗!(教师将自己的发现告诉学生,激发学生用显微镜观察头发丝的兴趣)3. 学生轮流通过显微镜观察头发丝教师:现在,请第一组同学来看一看吧!老师现在把其他小组的显微镜调试好,大家先不要着急。(教师引导第一组学生使用调试好的显微镜观察头发丝,然后给其余小组调试显微镜,引导学生有序观察)4. 学生自由描述精品文档精品文档教师:你们都仔细看过了吗?谁来说一说,你们看到的头发丝是什么样的?(鼓励学生描述自己观察到的头发丝)5. 教师和学生共同总结教师:看来,显微镜真的好神奇,它可以帮助我们把非常微小的东西放得很大,这样我们就能
11、看的更清楚了。精品文档精品文档3、植物的细胞【教学目标】科学概念:洋葱表皮是由细胞构成的过程与方法:1、学习制作洋葱表皮玻片标本。2、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用图画记录观察到的洋葱表皮细胞。3、对比用肉眼、放大镜、显微镜看到的洋葱表皮有什么不同。情感、态度、价值观:1、认识到细致观察、详尽记录是重要的2、发展观察生物标本、研究生物标本的兴趣。3、懂得由于观察工具的改进,人们才能观察到许多自然界的秘密【教学重点】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教学难点】正确使用显微镜【教学准备】分组实验材料:洋葱、小刀、清水、滴管、吸水纸、载玻片、显微镜、放大镜。【教学过程】精品文档精品文档一、谈话导入师:这是一个洋
12、葱,如果从它的内表皮上揭下一块,你能看到些什么?如果用上放大镜又能看到些什么?如果用 上显微镜又能看到些什么?二、制作洋葱表皮玻片标本1、师:为了能更好地观察它,首先我们要制作一个玻片标本。(师演示)1) 在一个干净的玻璃载片中间滴一滴清水2) 用镊子把取下的洋葱表皮放到栽玻片的水滴中央,注意标本要平展开,不能折叠。3) 用盖玻片(或另一个玻璃载片)倾斜着盖到标本上面, 放盖玻片时,先放一端,再慢慢放下另一端,注意不要有气泡。4) 从标本的边缘滴一滴稀释的碘酒,并把玻片微微倾斜,再用吸水纸吸掉多余的水。2、学生以组为单位制作玻片标本二、用肉眼和放大镜观察洋葱表皮1、先用肉眼观察洋葱表皮,将看到
13、的画在科学记录本上(或书上 13 页)精品文档精品文档2、材料员发给每位同学放大镜,大家用放大镜观察洋葱表皮将看到的画到科学记录本或书上。3、交流用肉眼和放大镜观察到的有何不同。三、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1、师:如果我们将洋葱表皮的玻片标本放到显微镜下观察,又会有什么新的发现呢?2、师出示显微镜,介绍各部分的名称、功能及使用方法(如果学生五年级时已使用过,也可叫学生介绍老师指导更正,具体内容见 13 页)3、每 2 人一个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不会使用的同学可根据 13 页的提示进行操作。每组的材料员监督大家进行规范的操作,对不规范操作且不改正的同学取消其使用资格。同样将显微镜下的发现画到科学记录
14、本或书上。4、交流我们在显微镜下的发现(洋葱表皮由一个个比较规则的多边形组成。洋葱表皮上的一个个小房间似的结构,是洋葱的细胞。阅读 12 页的资料,了解胡克发现细胞的故事。让学生谈谈对细胞的认 识。)四、课外作业:查找资料,细胞的作用精品文档精品文档4、细胞组成了生物体科学概念:1、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2、生物细胞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生物的细胞是不同的,生物不同器官的细胞也是不同的。3、细胞是生物最基本的结构单位,也是生物最基本的功能单位。过程与方法:1、观察几种植物、动物及人体的细胞。2、画图记录显微镜下的生物细胞。3、阅读资料了解细胞对生物的作用。情感、态度、价值观:1、认识到细致观
15、察、详尽记录的重要性。2、发展观察研究生物细胞的兴趣。3、懂得由于工具的改进,人们才能观察到许多自然界的秘密。【教学重点】仔细观察并用画图记录显微镜下的生物细胞。【教学难点】能认真细致观察、记录。精品文档精品文档【教学准备】分组实验器材:几种动物、植物和人体的细胞装片、显微镜。教师演示器材:多种生物细胞及细胞作用的课件或图片。【教学过程】一、生物细胞的观察1、师:上节课我们观察了洋葱表皮,发现洋葱的表皮是由一个个细胞构成的。(在黑板上张贴洋葱表皮细胞的手绘图片,尽量细致,用于给学生做示范,引导学生细致地观察记录)今天我们要继续用显微镜来观察生物不同部位的结构,看看在显微镜下我们能发现些什么。2
16、、提供给四人小组两张相同的装片,装片上要有生物及部位的名称,组与组之间尽量不同。两人一个显微镜一个装片一张白纸。观察时可先将观察到的图画到科学记录本 上,然后再用粗记号笔,画到A4 纸上。3、各组将所画的细胞张贴在黑板上。4、如果先画完的组时间充裕,可与其它组交换观察用的装片,以观察更多种类的生物细胞。精品文档精品文档5、交流我们的发现1) 观察完毕后,各组将观察工具及材料放到规定地点, 准备交流观察发现。2) 先让学生自由地表达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发现。3) 根据自己的观察和黑板上同学们的绘图,说说你有什么发现?4) 生命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阅读 16 页资料。二、细胞
17、的作用1、师:不同的细胞对于生命体有什么意义呢?2、观看课件或 21 页资料库的内容,结合自己课前收集的资料,小组同学讨论并填写 16 页的网状图。3、集体交流,完成细胞作用的网状图如:血液中的红细胞能运输吸入的氧气和产生的二氧化碳。我们身体里的白细胞能和病毒、细菌作战。绿色植物的一些细胞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料。细胞具有遗传作用, 能使特种的特征延续到下一代三、小结:一切生物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精品文档精品文档的,它们具有不同的功能。板书设计:一切生物体都是由细胞组成(张贴不同细胞的绘图)精品文档精品文档5、微小的生命世界科学概念:1、用显微镜能看到肉眼不能看到的微小生物
18、。2、在水中生活着很多形态各异的微生物。3、微生物通常都有特殊的构造和功能,以适应周围的环境。4、微生物具有生物的特征,如:对环境有一定的需求、对外界的刺激有反应、能繁殖等。过程与方法:1、在显微镜下观察水中活着的微生物,用图文方式记录它们的形态和行为特征。2、发现微生物的生物特征。3、对照资料识别微生物的种类。情感、态度、价值观:1、发展对微生物进行研究的兴趣。2、培养微生物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的意识。【教学重点】运用显微镜观察认识一些水中的微生物。【教学难点】记录并识别水中的微生物。【教学准备】精品文档精品文档分组实验器材:显微镜、水中的微生物如草履虫、眼虫等。滴管、载玻片、盖玻片、脱脂棉。
19、教师演示器材:介绍微生物的图片或课件【教学过程】一、观察水中的微生物1、故事导入:罗伯特胡克最早在显微镜下发现了生物的细胞结构,而列文虎克用他自制的显微镜发现了曾经不为人知的奇妙的微生物世界,他在他的观察记录里这样描绘:“大量难以相信的各种不同的、极小的狄尔肯 它们活动相当优美,它们来回地转动,也向前和向一旁转 动” “一个粗糙沙粒中有 100 万个这种小东西;而在一滴水中,狄尔肯不仅能够生长良好,而且能活跃地繁殖能够寄生大约 270 多万个狄尔肯”。 “狄尔肯”(拉丁文中“细小活泼的物体”的意思)就是后来人们常说的微生物。1675 年,雨水成了列文虎克的观察对象,他描述到:“我用 4 天的时
20、间,观察了雨水中的小生物,我很感兴趣的是,这些小生物远比直接用肉眼所看到的东西要小到万分之一这些小生物在运动的时候,头部会伸出两只小 角,并不断地活动如果把这些小生物放在蛆的旁边,它精品文档精品文档就好像是一匹高头大马旁边的一只小小的蜜蜂”。雨水中的小生物其实就是原生动物。1683 年,牙垢成了列文虎克关注的对象,他发现人口腔中竟然躲藏着许多“小动物”, 它们像蛇一样用优美的弯曲姿势运动。他惊叹地记录道:“在人的口腔的牙垢中生活的动物,比整个荷兰王国的居民还要多。”这就是人类第一次观察到细菌时发出的感叹。今天我们借助显微镜来观察和认识一些水中的微生物。2、制作装片1) 准备好一块载玻片2) 在
21、玻片中央放少量脱脂棉纤维3) 在池塘水或培养液中取一滴水滴在棉纤维上4) 轻轻盖上盖玻片5) 用吸水纸吸去多余水分3、搜索观察显微镜下的微生物1) 将装片放到载物台上将要观察的中心部分对准通光孔中央2) 调整好镜筒的高度,使视野里出现较清楚的物体影像3) 移动装片,搜索装片上的生物4) 找到生物后继续调整镜头高度使镜头下的生物图像精品文档精品文档更清晰5) 初步辨别是否是生物(动物会动,生物一般都有较规则、完整的个体)a) 画下观察到的微生物两个学生一组,将观察到的微生物画在科学记录本或 18 页上。b) 辨别认识微生物对照 18 页,2224 页的资料,辨认所观察到的是什么生物。如果与资料提
22、供的生物不相符,课外再找资料查证。老师也可在课前对培养液中的微生物进行观察,并事先寻找相关的资料与图片提供给学生作为参考。4、微生物和我们请学生思考讨论以下问题:c) 除了水中有微生物,哪些地方也有微生物? d)它们是如何生存的?e)微生物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板书设计:水中的微生物(张贴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微生物的图片)精品文档精品文档6、酸奶的秘密二、教学课题和目标教学主题(教学内容):粤教科技版小学科学教科书第二单元第 6 课酸奶的秘密。教学目标:1. 能够尝试自己动手做酸奶;2. 能够描述自己做酸奶的过程,并与同伴交流;3. 能够收集有关细菌、病毒的资料并参与讨论。知识与技能 1知道酸
23、奶是乳酸菌使鲜牛奶发酵而成的;2. 知道细菌是一种无处不在的微生物;3. 认识到细菌具有双重性,一方面可以为人类造福, 另一方面又会给人类带来危害;4. 知道病毒也是微生物中的一类,初步了解病菌的知识和传播途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享受动手制作所带来的快乐,无论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精品文档精品文档2. 认识科学是不断地发展的,需要不断的学习和提高;3. 学习利用互联网搜集信息,愿意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劳动和探究成果。三、教材分析本课题是第二单元无处不在的微生物中的第一个学习主题。从小学生大家所熟悉的酸奶开始,在亲自动手制作酸奶的实践活动中,让学生找到牛奶变成酸奶的关键所在添加新鲜酸奶,培养学
24、生的推理、判断能力。在学习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设计控制变量的实验“探究酸奶形成的合适条件”,学习科学对比的方法,并以此验证自己的猜想,理解细菌(乳酸菌)所起的作用,由现象而探本质。在学生认识了乳酸菌之后,通过课前学生的搜集、教师介绍细菌和病毒的主要特点、主要形态,以帮助学生对微生物有更多的了解,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知识容量。教学重点:1. 认识细菌对人类正、反两方面的作用;2. 了解细菌的形态和主要特点,知道病毒也是生物中的一类。教学难点:精品文档精品文档1. 通过制作酸奶的活动,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猜想和设计对比实验的能力;2. 能够根据探究的主题,充分利用互联网搜集有效的信息,为自己的研究提供理
25、论和素材,同时培养学生愿意与同伴合作交流的精神。四、教学方法1. 对比实验法;2. 观察发现法;3. 调查法;4. 查阅法(在书籍、互联网上查找)。五、教学过程(一)教学相关准备:1. 鲜奶,酸奶,清洁的容器、温度计、时钟、保温瓶(杯)、糖、锅及汤匙、冷藏设施。2. 细菌、病毒的图文、视频资料。(二)教学过程设计:精品文档精品文档第一课时一、引入探究的主题1. 谈话:你喝过酸奶吗?你知道酸奶是怎么做成的吗?2. 展示图片,引入课题。二、动手制作酸奶1. 学生交流吃酸奶的感受并猜测酸奶是怎样做成的。(让学生提出各种可能性,教师不做任何评价;提供给学生每组一份空的酸奶瓶,让学生阅读、观察酸奶瓶上的
26、配料表,或许他们会有所发现。)2. 教师介绍酸奶的制作。(1) 介绍做酸奶的方法:(视频资料:酸奶的制作)(2) 教师示范酸奶的制作过程。 煮好的鲜牛奶若干。(具体是:在电饭锅里放入一些鲜牛奶,再加一些白糖,煮开几分钟,并将煮好的鲜牛奶倒放在碗里。) 待牛奶冷却到 3540的时候,把鲜牛奶倒入消过毒的保温杯(事前用开水烫一烫),并往里面加入适量的酸奶(酸奶的多少与浓度有关),仔细搅匀,并盖上盖子。 保温几个小时后,酸奶就做成了。精品文档精品文档(3) 制作时注意的地方。 注意制作的方法。 注意卫生和安全。三、学生自己制作酸奶(课堂时间有限,布置学生在家里完成。)1. 明确制作的步骤和具体的要求
27、:第一步,认识制作酸奶的主要材料和工具:一盒新鲜牛奶和一盒酸奶,勺子(用来盛取酸奶和搅拌),盛鲜奶和酸奶的碗(用于调和),保温瓶或保温杯(用于发酵)。第二步,把鲜牛奶在锅里煮开,再凉至 3540 摄氏度左右。第三步,在鲜牛奶(约 500 毫升)中加入 2 勺子(约 125 克)酸奶,然后搅拌均匀。制作过程中,避免手与酸奶或鲜牛奶接触,更不能品尝。(注意,鲜牛奶与酸奶的比例不同, 会有不同的口感、不同浓度。)第四步,把搅拌好的鲜牛奶和酸奶混合物放入保温瓶中,保温 10 小时左右。第五步,把奶倒出来。观察牛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用干净的勺子盛一些出来,观察它的颜色、气味、形态(浓度)、精品文档精品文
28、档味道等进行观察。在家长检验、确保没有变质的情况下,品尝一下。把剩下的酸奶放进冰箱,在下一节课中将盛酸奶的保温瓶带回学校,以作交流和研究。2. 总结制作的方法、过程和注意事项。 测一测:在制作酸奶时,放入的酸奶与鲜奶的比例是 : 。 教师强调:大约保温 810 个小时后,酸奶便制成了。 特别提醒:自制的酸奶不要存放太久。不要吃变质的酸奶,否则会引起腹泻、消化不良,甚至中毒!精品文档精品文档第二课时一、品尝自制的酸奶,并交流酸奶的制作感受。1. 小组内、附近的小组品尝自制的酸奶,看哪个同学制作的酸奶味道最好。2. 交流酸奶制作的过程和感受。二、认识细菌,解释牛奶为什么会变成酸奶1. 谈活:做酸奶
29、时需要注意些什么?(制作酸奶时需要注意两个条件:一是温度,保持在3540左右;二是卫生,所有的器皿要进行消毒处理。)2. 提问:为什么牛奶会变成酸奶?(这是应用细菌作用的结果。)三、学生交流、讨论1. 根据课前布置的任务,学习小组展示所搜集相关的资料。2. 以学习小组的形式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和讨论;交流课前收集来的有关细菌的资料,资源共享。3. 小组汇报交流情况。四、教师归纳总结。教师在学生讨论、交流、汇报的基础上,进行简单的总精品文档精品文档结,并引出引出酸奶中的乳酸菌,从而引出细菌的概念。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的资料细菌和酸奶。五、细菌具有双重性,一方面可以为人类造福,另一方面又会给人类带来危害。
30、(相关链接:细菌的作用。)精品文档精品文档7、发酵与发霉教学目标:1、能仔细观察发霉与发酵的食物,初步感知食物放久了会长出霉菌这一现象。2、能根据问题进行假设,并能设计实验研究霉菌的生长与环境的关系。3、能坚持记录霉菌的生长情况,会分析整理自己的记录的数据。材料准备: 、发霉和新鲜馒头、培养皿,手套、镊子。 、放大镜、显微镜、霉菌切片。 、操作材料:新鲜馒头、塑料袋、小刀、线、黑色遮光纸、透明胶带。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出示霉馒头)我这里有块馒头,看,它怎么啦?今天我们就来讨论这个话题(板书课题:馒头发霉了)二、获取事实,认识霉菌(一)初步观察精品文档精品文档、安全教育这块馒头还
31、能吃吗?对,不能吃!有霉的食物可以使我们的内脏发生癌变! 在我们的观察活动,同学们一定要保护好自己。像我这样(演示):带上手套、用镊子来取,辨别气味时不要直接把它们凑到鼻子前,应该把它段起来,用手轻轻扇动。明白了吗?、明确要求现在我就把材料发给大家,请仔细观察比较,发霉的食物与新鲜的食物有哪些不同?注意:把你们的发现简要的记录下来。、发放材料,学生观察记录 、组织汇报好,让我们听听大家都有哪些发现。当其他小组同学发言的时候,请同学们认真听,对照自己的记录做好补充发言准备。(抓住闪光及时表扬)(二)细致观察、放大镜观察因为霉菌,新鲜馒头与发霉馒头有了这么多不同。那精品文档精品文档么霉菌到底是什么
32、样的东西呢?下面我们借助放大镜再次观察,用准确简要的语言描述你看到的霉菌。分发放大镜、学生观察描述组织汇报(收回材料)那位同学愿意带上你们小组的材料来说说:放大镜下的霉菌是什么样的?看来霉菌有很多种,颜色不同,形状各异。、显微镜观察 同学们观察得很细致,但还是看得不真切,因为霉菌实在太小了,不过,把它们放在显微镜下看得可清楚了。想看吗?用显微镜观察的注意事项:A、不要随便调整B、观看时用一只眼睛看,另一只眼睛要闭起来。把你看到的霉菌画下来。结合同学们的图画讲解:霉菌虽然很多中,但都有“孢子囊”、“菌丝”两部分。像霉菌这样用容颜看不清,放大镜也看不清,要用显微镜来观察的生物,我们叫它微生物。精品
33、文档精品文档三、牵引过渡:我们还在什么物品上看到过霉菌? 四、对比实验(一)提出问题,进行猜想。讨论:霉菌在什么情况下生长得快?独立思考,把你想到的列出来。在小组内小声讨论。汇报:随机简要板书:温度、水分、通风、光照等。(注意追问“什么关系”)(二)引导设计方案1、同学们认为霉菌的生长与这么多因素有关系,有些想法还互相矛盾,怎么证明你的猜想?2、引导设计方案教师以“温度”为例,引导设计实验一块放在“高温”里,另一块放在“低温”里,进行“对比”(板书)具体怎么做?出示两块品质不同的馒头,用这两块做实验成吗?看来还得对另一些条件加以控制,需要控制哪些条件?精品文档精品文档(如果很多学生恍然大悟,就
34、不用说了,直接让他们分组从各种因素中选取一个最感性区的条件设计方案,填写实验计划。(如果学生明白的少,指名说说。)3、学生分组设计方案4、交流实验设计,对有争议的方案进行修正完善。(三)执行注意事项。、怎样观察?为了观察时便于区分,是否该做点标记? 间隔时间查看方式注意事项?2、发霉与发酵的区别:而发霉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 多出现在食物中,食物中含有一定的淀粉和蛋白质,而且或多或少地含有一些水份,而霉菌和虫卵生长发育需要水的存在和暖和的温度。水份活度值低霉菌和虫卵不能吸收水分, 而在受潮后水分活度值升高,霉菌和虫卵就会吸收食物中的水分进而分解和食用食物中的养分。木质家具、衣物等受潮时间长后也
35、容易导致发霉。四、实验、整理 、按照小组计划领取材料,进行实验。、整理实验桌。精品文档精品文档8、网络课堂:身边的发酵食品一、课标要求1、举例说出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作用。2、说明食品的腐败的原因。3、运用食品保鲜的一般方法。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 、举例说明发酵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2) 、运用发酵技术制作一种传统食品。(3) 、体会生物学知识的应用价值,体验与生物学有关的知识。2、能力目标(1) 、通过品尝酸奶,引出身边的发酵技术。(2) 、通过自制酸奶(或制酱,或酿米酒)的实践活动, 了解微生物发酵技术的一般原理。(3) 、通过制用沼气发酵装置,了解科学技术的关系。(4) 、通
36、过调查发酵技术产品在生活中的应用的活动,了解发酵技术产品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生物 知识的应用价值。精品文档精品文档3、情感目标通过本节的教学,使学生正确认识、体验与生物发酵技术有关的职业。三、教学重点1、活动:品尝一杯自制的酸奶。2、工业化的发酵产品。四、教学难点1、活动:制作沼气发酵装置。2、工 业化的发酵产品。3、活动:调查发酵技术产品在生活中的应用。五、课时安排2 课时六、教学准备1、生物技术成果的图片或多媒体课件。2、生活中常见的发酵产品:调味品、米酒等。3、师生各自制一份酸奶。4、学生在家长的指导下自制一份米酒。5、收集工业化的发酵产品:味精、抗生素 、加酶洗衣粉等。课前 学生调查家
37、中厨房里的调味品。精品文档精品文档七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引入新课你们吃过面饱、酸奶吗?你们洗衣服时用过加酶洗衣粉吗?知道多莉绵的故事吗?通过多媒体或图片 给学生展示。从而导入本章课题生物技术。出示面包、酸奶、醋等准备好的发酵食品,请同学们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发酵产品?从而引出本节课题发酵技术。可见,了酵技术与我们的生产生活密可不分,有极重要的意义。教师指导学生观察图片或多媒体画面,让学生回答自己的感受,谈自己的生活 体验。指导学生看教材 114 页,并勾画生物技术的概念。学生积极回答。甜面酱、豆腐乳。(一)活动:品尝一杯自制的酸你们还记得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的特点吗? 你
38、们家中厨房中有哪些发酵产品?你可能品尝过多种各有特色的酸奶,但你品尝过自制的酸奶吗?其实课前几天老师已经布置每一个小组的同学精品文档精品文档按照书中的操作步骤自制一份酸奶,今天老师和你们一样制作了一份酸奶,让我们一起来品尝一下自己的劳动成果,好吗?(品尝学生自制的酸奶时,教师要提示学生品尝前一定要仔细观察酸奶的色泽和形态,确认质量合格后才能品尝 )。通过展平台或每小组一名学生进行对自制酸奶进行展示,并对每小组的酸奶进行评比。提问:(1)你们刚 才品尝的酸奶是什么味?(2) 你们能否将刚才品尝的酸奶,制作的步骤讲给大家听呢?要求学生阅读教材 115 页活动:品尝一杯自制的酸奶。(3) 为什么要将
39、牛奶煮开?(4) 煮开的牛奶为什么要冷却后,才可加入酸奶?(5) 加入酸奶的作用是什么?(6) 为什么酸奶和牛奶的口味、形态不同?(7) 你能举出一种利用相同原理制用的食品或饲料吗?( 教师要在学生回答的过程中给予肯定的指导)。教师小结:酸奶的制作需要乳酸菌的参与,温度适宜, 没有氧气条件,可以使牛奶中的营养物质产生乳酸所致。四精品文档精品文档川泡菜、青贮饲料等根据同样的发酵原理。回答:微生物种类多、代谢能力强、繁殖速度快, 代谢方式多样。味精、酱油、豆豉、泡菜。学生品尝酸奶,激发学习兴趣,同时让学生体验自己的劳动成果。并让每小组的学生代表进行汇报制作过程。学生回答:(1)酸奶呈酸味、微酸。(
40、2)一是器具和原料的消毒,二是微生物接种,三是微生物的发酵。(学生一边回忆自制酸奶的操作,一边对照教材中的实验步骤。)(3) 牛奶煮开可杀死牛奶中可能存在的其他的微生物, 避免酸奶腐败。(4) 煮开的牛奶冷却后才能加入酸奶的原因是高温能杀死乳酸菌或减弱乳酸菌的生活力。(5) 加入酸奶的作用是接种。(6) 不同的学生描述会不同。但是大多数同学指出酸奶的口味有点酸,酸奶是因为在乳酸发酵的过程中,利用牛奶的营养物质产生乳酸等物质,牛奶与乳酸的物质不同,口味就不同。酸奶是固态,像豆腐。精品文档精品文档(7) 泡菜、酸菜、青贮饲料。(二)酿一醇香浓郁的米酒同学们看老师带来了什么?闻一闻,是什么?(同时拧
41、开盖知道怎么酿成的吗?课前几天已布置同学们回家 在家长的指导下制用的米酒,质量如何?让全班同学看一看你的劳动成果,行吗?(要加强学生的教育,不能饮酒,对同学们的身体影响很大)。好的。我们来看看怎样才能酿出一醇香浓郁的米酒,指导学生总结归纳出方法步骤,让学生明白制作米酒的一般方法。提问(1):同学们品尝了酿制的米酒和基本操用方法, 酒药里有哪些微生物?在酿酒中起什么作用?(2) 酒药为什么要与米混合均匀?学生回答时要给予肯定与鼓励。(3) 联系前面的知识回答,米饭表面的绒毛是什么?(4) 如果酿酒的时间拖长,味道会发生什么变化?(5) 同学在酿酒的过程中注意了哪些问题?精品文档精品文档归纳小结:
42、酿酒时酒药与米饭充分混匀,酒药的质量要合格, 发酵的温度要适宜,创造无氧的环境。曲霉、毛霉酵母菌淀粉葡萄糖酒精30无氧在制内过程中却需要适量的食盐水,其目的是为什么? 归纳小结:制作面酱的原料是面粉,需要米曲霉素进行发酵;制作黄豆酱的原料是面粉和黄豆,主要需要米曲发酵;制作豆豉的原料是黄豆,主要需要米曲霉、毛霉、黑根霉等进行发酵。回答:原料处理,制曲,发酵制酱、晒酱。都需要微生物的参与,发酵微生物的参与,发酵微生物来自空气。制曲过程中将原料煮熟更容易被微生物利用。主要是抑制腐败微生物的活动,使产品咸味更适口。精品文档精品文档第二单元桥梁9各式各样的桥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各种各样的桥,讲述桥梁的名称,感知桥的形状及组成,了解桥的发展史。2、通过阅读用书,认识各种各样的桥梁,初步感知桥梁的建筑结构,知道桥的作用。3、对桥梁感兴趣,积极参与桥的话题讨论。教学重难点:对桥梁感兴趣,积极参与桥的话题讨论。活动过程:一、引导自由讨论,回忆自己见过的桥梁。教师:你们与爸爸妈妈外出游玩时见过桥吗?在哪里见到的?你们见到的桥时什么样的?同伴交流,再在集体中交流。二、活动 1 常见的桥梁1、分小组讨论2、班上汇报精品文档精品文档三、桥梁的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