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林业标准化体系建设(林业标准化研究4).pdf

上传人:asd****56 文档编号:74065983 上传时间:2023-02-24 格式:PDF 页数:20 大小:321.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04林业标准化体系建设(林业标准化研究4).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04林业标准化体系建设(林业标准化研究4).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04林业标准化体系建设(林业标准化研究4).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4林业标准化体系建设(林业标准化研究4).pdf(2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林业标准化体系建设林业标准化体系建设(林业标准学(林业标准学 4)林业标准化研究之四 张国庆(安徽省潜山县林业局 246300)本文主要内容:第一节第一节 林业标准体系要素林业标准体系要素 1.1.林业生产过程要素林业生产过程要素 2.2.林业生物特性要素林业生物特性要素 3.3.林业投入品要素林业投入品要素 4.4.林业生产环境要素林业生产环境要素 5.5.林业管理要素林业管理要素 第二节第二节 林业标准化体系建设林业标准化体系建设 1.1.林业标准体系结构林业标准体系结构 1.1 林业标准体系层次划分 1.2 林业标准体系结构 1.3 林业标准体系核心内容 2.2.林业标准化体系结构林业

2、标准化体系结构 3.3.我国林业标准化体系建设我国林业标准化体系建设 3.1 林业标准化体系建设依据 3.2 林业标准化体系建设对策 4.4.林林业标准化体系的管理业标准化体系的管理 第三节第三节 林业标准制修订林业标准制修订 1.1.我国林业标准分类我国林业标准分类 1.1 林业标准级别 1.2 林业标准性质 1.3 林业标准约束力 1.4 林业标准分类 2.2.林业标准形式林业标准形式 3.3.林业标准的制修订林业标准的制修订 3.1 林业标准化对象 3.2 林业标准制修订原则 3.3 林业标准制修订方法 3.4 林业标准制修订的程序 3.5 林业标准的快速制定程序 3.6 林业标准制定基

3、本步骤 林业标准体系属于标准体系中的子体系,林业标准体系从宏观描绘出了林业标准化活动范围和总体发展框架蓝图,能够反映林业标准发展水平,能够看出林业标准化的工作努力方向和工作的重点,为安排标准化工作提供主攻任务和依据。同时,通过林业标准体系框架蓝图可以提出需要制定的标准种类和数量,避免计划的重复性和盲目性,加快林业标准的制定速度,并不断完善,使林业标准体系更加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更好的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第一节第一节 林业标准体系要素林业标准体系要素 林业标准的产生与林业生产过程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一项林业标准可以简单地认为就是某一个林业生产过程的要素化描述,对于复杂的林业生产过程,还可能是几个

4、林业标准的并集或交集。因此,林业标准体系要素,可分解成林业生产过程要素、林业生物特性要素、林业投人品要素、林业环境要素和林业管理要素五个方面。1.1.林业生产过程要素林业生产过程要素 林业生产过程要素主要包括:营林生产技术规程,生物灾害管理规程,林用设施建设技术规程,风沙治理技术规程,野生动物保护技术规程,森林公园建设技术规程,自然保护区建设技术规程,森林防火技术规程,野生动植物繁育技术规程,林产品质量安全标准,林产品包装和标识标准等。2.2.林业林业生物特性要素生物特性要素 林业生物特性要素主要包括:林木花卉种子质量标准,林木花卉种子繁育(包括组织培养、转基因等)技术规程,野生动植物品种质量

5、标准,野生动植物品种繁育(含转基因)技术规程等。3.3.林业投入品要素林业投入品要素 林业投入品要素主要包括:林用肥料(化肥、液肥、叶面肥、有机肥料和生物肥料)产品质量标准、使用技术规程,林用农药产品质量标准、使用技术规程,林用机具产品质量标准、作业技术规程,野生动物饲料产品质量标准、使用技术规程,野生动物饲料添加剂产品标准、使用技术规程,林用兽药产品质量标准、使用技术规程,森林资源监测设备质量技术标准、操作技术规程等。4.4.林业林业生产环境要素生产环境要素 林业生产环境要素主要包括:土地资源环境、水资源、光热资源、大气环境质量标准,野生动植物繁育环境要求标准,林区能源建设标准,森林生态环境

6、安全性评价技术标准,森林工业环境安全标准等。5.5.林业管理要素林业管理要素 林业管理要素包括:林业基本术语,林业岗位规范,森林生态保护执法规范,林业检验鉴定技术规程,林业资质认证规范,林木材积表,森林资源评估技术规程,森林灾害评价技术规程,森林灾害监测技术规程,森林资源开采(林木采伐及其他野生动植物采挖、猎取)技术规程,林地管理规范等。第二节第二节 林业标准化体系建设林业标准化体系建设 1.1.林业标准体系结构林业标准体系结构 1.11.1 林业标准体系层次划分林业标准体系层次划分 林业标准体系的层次划分,不同学者所处的领域不同,划分的方法就会出现差异。一般情况下,根据林业标准化的基本原理,

7、按照林业生产过程,把林业标准化体系划分为四级。如果林业标准在整个标准体系中所在分类地位为“纲”的话,那么,林业标准“纲”下的四级分别为目、科、属、种,分别对应林业标准的一级标准(专业分类)、二级标准(学科分类)、三级标准和四级标准。1.21.2 林业标准体系结构林业标准体系结构 依据林业标准体系的层次划分,我们可以绘出林业标准体系结构图。依据标准类别,林业标准体系可以分为质量标准、岗位规范、技术规程、基础标准;依据林业工作过程,分为营林标准、森林保护标准,森林工业标准,林业管理标准;依据森林产出产品,可以分为森林环境标准,木材产品标准,森林化工产品标准、森林食品药品标准、林业机械标准。这种划分

8、不是唯一的,各类别之间的界限不一定是明确的,有的标准可能横跨几个类别。图 4-1 林业标准三维结构 1.31.3 林林业标准体系核心内容业标准体系核心内容 林业标准体系的核心内容首先是森林保护技术规程,其次是营林技术技术规程,再次是森林工业标准中的林产品质量标准。只有森林保护技术规程制定得切合实际,并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实施起来林农易于接受,那么设定的森林保护目标就会实现,才能保证森林生态安全。只有营林技术规程制定得科学,简单易行,具有先进性,才能实现森林资源的稳定与增长,森林资源质量的提高,才能不断改善生态环境,才能为林产品生产提供物质基础。只有林产品质量标准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并且与国际标准接

9、轨,才能保证林产品安全,促进林产品质量水平的提高,才能提高林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由此可见,这三个标准,是保障生态安全、繁荣生态文化、发展林业产业的基础性标准,是整个林业标准的核心。林业工作管理标准等则是围绕这三个标准,根据林业发展实际,充分考虑林业生产过程中各管理要素和森林生态特性,建立在科学、适用和对现代林业的发展有指导作用的基础上,从战略的高度解决林业发展存在的难题。表表 4-1 林业标准体系表(示例林业标准体系表(示例,根据孙亮修改)目(一级)目(一级)科(二级)科(二级)属(三级)属(三级)种(四级)种(四级)林业综合 与基础标准 林业 基础标准 基本术语 基本方法 林业制图 基本符号

10、统计 分类 林业信息化 信息管理 森林资源 管理标准 林地 林地分类 立地质量评价与区划 森林土壤 肥料 林木 经营管理 经营数表 信息与档案管理 森林资产评估 森林资源流转 经营方案 林木计测 蓄积、材积计测 林木调查数表 采伐 更新 贮运 野生动植物 分类 植被分类 野生植物分类 野生动物分类 保护 保护级别划分与确定 保护措施 保护工程 利用 产品标识 人工繁育 采挖、猎捕 出入境管理 资源监测 监测平台 遥感监测 地面监测 森林源调查 森林资源动态监测 森林灾害监测 表表 4-1(续(续 1)林业标准体系表(示例林业标准体系表(示例,根据孙亮修改)目(一级)目(一级)科(二级)科(二级

11、)属(三级)属(三级)种(四级)种(四级)森林文化标准 森林游憩 森林公园 规划设计 景观评价 生态与景观保护 森林旅游 森林游乐园 纪念地森林 城市森林 城市森林生态 园林植物 城市园林规划与设计 森林艺术品 森林保护标准 森林防火 防火工程 消防设备 消防管理 生物灾害管理 外来有害生物管理 植物检疫 有害生物治理 防治药械 野生动物疫情疫病管理 森林生态保护 湿地管理 分类分级 湿地保护 保护工程 自然保护区管理 分类分级 规划设计 保护措施 保护工程 公益林管理 规划设计 保护措施 保护工程 荒漠化治理 监测与保护 生态保护 治理措施 表表 4-1(续(续 2)林业标准体系表(示例林业

12、标准体系表(示例,根据孙亮修改)目(一级)目(一级)科(二级)科(二级)属(三级)属(三级)种(四级)种(四级)森林营造标准 种苗 种子 种质资源 良种繁育 质量管理 苗木 育苗基地与设施 苗木培育 苗木分类分级 造林 公益林营造 商品林营造 园林绿化 营林工程 营林设备 营林规划与设计 林业管理标准 岗位规范 岗位职责规范 劳动技能等级鉴定 技术等级鉴定 行政执法规范 程序 自由裁量标准 案情与损失评估 技术鉴定 物种鉴定 品质鉴定 价值计测 森林认证 认证管理 标志标识 森林工业标准 木材 原材 木材处理 木制品 人造板 纤维板 刨花板 胶合板 木质工程材料 木基复合材 木材工业用胶黏剂

13、其他人造板 表表 4-1(续(续 3)林业标准体系表(示例林业标准体系表(示例,根据孙亮修改)目(一级)目(一级)科(二级)科(二级)属(三级)属(三级)种(四级)种(四级)森林工业 化工产品 松香类 松节油类 软木类 活性炭类 胶黏剂类 香料 其它 森林食品 水果 干果 油料 饮料 蔬菜 调料 药材 其它 林业机械 营林机械 种苗机械 造林整地机械 园林机械 园林树木养护机械 草坪机械 园林喷灌设备 园林废弃物清理机械 森林保护机械 森林消防机械 喷雾机械 航空施药机械 喷粉机械 木材生产机械 采伐机械 集材运材机械 采伐剩余物加工机械 林特产品采收机械 采收机械 加工机械 人造板机械 本表

14、划分还不科学,不完备,仅供示例。2.2.林业标准化体系结构林业标准化体系结构 林业标准化体系包括林业标准化法律法规体系、林业标准体系、制修订体系、实施体系、评价体系、监督体系、科研体系和森林认证体系。林业标准化体系不是孤立的,在林业标准化过程中,要以国家法律法规、国家标准为依据,同时还要及时反馈林业标准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要主动采用国际国外先进标准,积极参与国际林业标准化活动,使得我国林业发展在国际上取得更多的话语权;及时主动与其他行业标准化活动进行沟通,增加林业标准化协调性;指导地方和企业林业标准化活动,并主动接受各方反馈意见,提高林业标准化水平。3.3.我国林业标准化体系建设我国林业标准化

15、体系建设 3.13.1 林业标准化体系建设依据林业标准化体系建设依据 图 4-2 林业标准化体系 地方标准 企业标准 林业法律法规 标准化法律法规 其他国家标准 其他法律法规 林业标准化体系林业标准化体系 标准体系 制修订体系 实施体系 评价体系 监督体系 科研体系 认证体系 林业标准化法律法规体系 工作流 反馈流 管理流 其他行业标准 国际国外标准 林业标准化体系建设的主要依据是:国家法律法规;林业法律法规;标准化法律法规;国家标准;国际国外先进标准以及标准化管理经验;其他行业标准和地方、企业标准中可供采用的先进成果;林业标准化过程中的先进成果和经验;国外先进的林业标准化研究成果;先进的林业

16、科技成果和管理经验;国家经济发展趋势,市场化经济水平与消费动态,国际贸易动向等。其中为硬性依据,林业标准化活动不得与之抵触。其他均为软性依据,是提高林业标准化水平的主要渠道。3.23.2 林业标准化体系建设对策林业标准化体系建设对策 林业标准化就是以森林保护技术规程、营林技术技术规程、森林工业标准为基础,以产品标准为形式,以林业管理标准为手段,建立完善以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为主,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为辅,既适合我国国情又与国际接轨的林业标准,满足我国林业发展的基本要求,做到林业发展的各个环节都有具体的标准可循,使得我国林业发展。(1)统筹规划,突出重点,逐步完善我国林业标准体系 统筹规划,对林业标

17、准制修订的近期、中期、长期计划统筹规划,逐步完善,确保标准制定的科学性、适用性和超前性要求。分清主次,突出重点,从当前关系到生态安全、森林资源培育与保护以及涉及到国计民生、人民生命安全林产品的质量标准、林业管理标准制定为重点,分类制定强制性标准或推荐性标准。在总结我国林业科技成果和先进的生产实践基础上,积极引进吸收转化国际国外先进标准,使我国林业发展与国际接轨。对于林产品标准,包括森林工业产品,要围绕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最关心的问题,重视研究采用高新技术,提高产品档次,开发一些质量高、安全可靠、环境友好的林产品标准,通过林业标准化协调消费、流通和生产之间的关系,为参与国际竞争、开拓国际市场打

18、下基础。(2)由上到下,有序推进,逐步建立我国林业标准化体系 首先,加强国家级和省级林业标准化机构建设,建立常设的标准化制修订、实施与监督机构,负责林业标准制修订、实施、监督;建立标准化信息管理中心,负责标准化信息发布、咨询与标准化反馈信息处理;建立林业鉴定与评估认证机构,负责林业有关认证、监测、检验、评估与鉴定工作。其次,加强县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的林业技术推广和综合行政执法工作,将林业标准化工作纳入林业技术推广和行业行政执法日常林业工作中,使得林业管理工作规范化,林业先进技术得到及时推广。再次,加强林业标准化人才队伍建设,在农林院校林业类专业中增设林业标准化课程,组织有关农林院校、林业研究院

19、所开展林业标准化科学研究,提高我国林业标准化研究水平和人才队伍的实践能力。(3)多措并举,循序渐进,逐步推进我国林业标准化工作 首先是加强林业标准化宣传工作,充分利用各种媒体,进行广泛的宣传,使林农了解林业标准化,尤其是要通过宣传,强化领导和林业管理工作者林业标准化意识,在林业工作者中普及标准化知识。其次,将林业标准化工作融入林业日常工作中,尤其是要将各种林业行政执法、林业项目工程建设以及其他行业的涉林项目工程,纳入林业标准化管理,这样不但规范了林业行政执法和林业项目工程管理,提高了林业行政执法水平和林业项目工程建设质量,也促进了林业能力水平的提高,还大大促进了我国林业标准化进程。再次,加强林

20、业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通过林业标注化示范基地的示范效应,起到林业标准化榜样和带动作用,有利于林业标准的实施;通过林业标准化示范基地的实施试验,及时发现林业标准化中存在的问题,有利于林业标准的修订,有利于提高林业标准化管理水平。最后,加强林业鉴定与评估认证工作,尤其是要加强对林业技术等级、林业劳动技能等级、林产品质量等级鉴定认证工作,加强森林资源与生态环境监测与监察工作,加强林业岗位责任规范实施与监察工作,加强林业工程建设标准化管理与监察审计,从制度上规范林业工作,促进我国林业标准化进程,提高我国林业现代化水平。4.4.林业标准化体系的管理林业标准化体系的管理 林业标准化体系的管理包括林业标准的

21、制修订、实施、评价和监督。林业标准化全过程是在国家标准化法律法规和林业法律法规约束下,结合林业的特点展开的。(1)林业标准化体系管理机构 林业标准化体系的管理工作,在国务院标准化行政管理机构指导下,由国务院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具体负责全国林业标准的宏观管理工作,制定林业标准化管理法规,制定国家林业标准发展规划,开展林业标准制修订工作,监督地方林业标准实施,对林业标准的质量进行评价,组织开展有关林业鉴定评估认证工作。省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林业标准化机构在省级标准化行政管理机构和国务院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林业标准化管理机构指导下,开展地方林业标准化管理工作,负责地方林业标准制修订工作,负责本地林业企业标准审

22、定工作,负责本地林业标准实施监督工作,在国务院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林业标准化管理机构授权下,开展本地林业鉴定评估认证工作。县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地林业标准化具体工作。(2)林业标准化体系的运转 国务院标准化行政管理机构 国务院林业行政管理机构 国务院林业标准化行政管理机构 省级标准化行政管理机构 省级林业行政管理机构 县级标准化行政管理机构 省级林业标准化行政管理机构 县级林业行政管理机构 图 4-3 林业标准化体系管理系统结构 林业标准化体系的高效运转是林业标准能否有效实施的关键,关系到林业标准体系建设的成败。根据林业生产过程所涉及的具体范围和国家政府管理部门的业务与职能划分,并考虑到资源节

23、约,避免重复,发挥优势,相互协调的原则,林业标准体系应按照标准化过程,建立分层次运转的机制。第一层次是林业标准的制修订工作,这是林业标准化的首要任务,林业强制性国家标准的制定工作由国务院标准化行政管理部门负责,组织有关国务院组成部门或机构参加,国务院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具体的制修订工作。林业推荐性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由国务院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林业科研单位、林业院校和其他相关单位参加,特别要邀请林业企业研发机构和林业管理机构中优秀的技术人员参与,在广泛民主的基础上制修订林业标准。林业地方标准主要由省级标准化行政管理机构和省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共同负责,具体的制修订工作由省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负

24、责。林业企业标准的制修订工作由企业自己按照标准化法的有关规定制定并备案。标准发布实施之前应进行有关验证试验,或对所制定标准的质量进行评价,合格的标准才能正式发布实施,尤其是在验证、评价过程中必须确保标准用户的参加,否则,制定的标准很可能不合实际或难以实施。第二层次是林业标准的实施工作。林业标准实施的主体是林业管理机构、林业企业、林农和科研推广技术机构。在实施方面,国家或行业林业标准的实施由国务院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地方林业标准实施由省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林业企业标准的实施工作由企业负责。不管是那一个范围内实施的林业标准工作,都应该建立实施机构,确定设施计划,并在人员组成方面注意不同专业的

25、协调,提供所需经费的支持。第三次层次是监督与反馈工作。国务院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要建立开放式的林业标准化信息平台,除了免费发布林业标准信息和提供免费的林业标准化信息咨询外,还要建立反馈信息渠道,及时收集林业标准化反馈信息,为林业标准的修订和科学研究服务。国务院林业行政主管部门通过林业监测手段,对森林资源、生态环境、林产品质量、林业经济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测或定期检测,监督林业标准化实施效果;通过有关林业鉴定、评估、认证工作,检验监督林业标准化实施进展情况和林业标准用户的标准化水平。省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通过林业监测和评估、认证等手段,监督本地区林业标准化实施效果,并及时纠正其中的问题。县级林业行政主管

26、部门负责日常林业标准化效果的检查监督工作,并及时纠正标准实施中存在的偏差。第四层次是林业标准化科研工作,通过林业标准化科学研究,为林业标准化提供新的理论支撑,创新高效的标准化方法与管理措施。第三节第三节 林业标准制修订林业标准制修订 1.1.我国林业标准分类我国林业标准分类 林业标准涉及内容广泛,数量庞大,为了便于对林业标准的研究、制修订、实施和管理,需要对林业标准进行分类。由于林业标准种类十分繁多,可以根据不同的目的,从不同的角度对标准进行分类,比较通行的方法有四种,第一种分类方法是按标准的级别(制定主体)分类,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第二种分类方法是按标准的约束力分类,

27、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第三种分类方法是按标准的性质分类,分为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工作标准、环境标准;第四种分类方法是按林业学科分类,分为目、科、属、种四级,这一分类方法是较为系统的分类方法,便于标准信息化管理。1.11.1 林业标准级别林业标准级别 (1)国家标准 在全国范围内适用的的林业标准,主要包括基础性林业标准,通用性林业技术标准,林业生产与林产品卫生健康、安全标准,林业工程建设类标准,资源监测与保护标准等。我国国家标准的标准编号前以“GB”表示。(2)行业标准 在林业行业内适用的林业标准。对没有国家标准又需要在全国林业行业范围内统一规范的技术要求,可以制定林业行业标准。林业行业标

28、准通常由国务院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在目前涉及林业行业的行业标准中,农业、民航等部门也制定有适用于林业的行业标准。在公布国家标准之后,该项行业标准即行废止。我国行业标准的标准编号前以行业标准代号表示,如林业行业标准代号为“LY”。具体的行业标准代号由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 1998 年发布的关于规范使用标准代号的通知规定。(3)地方标准 地方标准是在某个行政区内适用的标准。对没有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又需要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对林业生产或管理进行统一规范的,可以制定地方标准。在公布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之后,该项标准即行废止。我国地方标准的标准编号前以“DB”加上该地区编号表示。(4)企业标准 企

29、业标准是由企业制定的标准。林业企业生产的产品没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地方的,企业可以制定企业标准。已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的,企业可制定严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的企业标准,在企业内部适用。我国企业标准的标准编号前以“Q”表示。1.21.2 林业标准性质林业标准性质 (1)技术标准 技术标准是对林业标准化领域中需要协调统一的技术事项所制定的标准。主要包括:基础标准、产品标准、工程建设标准、方法标准、安全标准、卫生标准和环境保护标准等。(2)管理标准 管理标准是对林业标准化领域中需要协调统一的管理事项所制定的标准。“管理事项”主要指在营销、采购、设计、工艺、生产、检验鉴定、评估、能

30、源、安全、卫生以及森林资源监测、管理、生态保护等需要规范且重复性事物、过程和概念。管理标准主要包括各种技术管理标准、生产管理标准、采购管理标准、营销管理标准、不合格及纠正措施管理标准、科技档案标准、质量成本管理标准、劳动组织管理标准、安全标准、卫生标准、检测鉴定标准、评估标准以及森林资源监测、管理、生态保护等方面的管理标准。(3)工作标准 工作标准是对林业标准化领域中需要协调统一的工作事项所制定的标准。“工作事项”主要指在执行相应技术标准与管理标准时,与工作岗位的职责、岗位人员的基本技能、工作内容、要求与方法、检查与考核等有关的重复性事物与概念。工作标准主要包括通用工作标准、分类工作标准、工作

31、程序标准、技能等级标准和岗位职责规范等。(4)环境标准 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以保护生态环境为目标而制的统一规范,称为环境标准。由于林业标准化的主要对象是陆地生态系统,与工业标准化相比有明显的差异,林业标准化是围绕陆地生态系统演变进行标准化工作,并且受自然条件和陆地生态本身变化、人为干扰影响比较大,这与工业标准化在工厂、车间完成有明显差异。因此,在制定林业标准时,要充分考虑环境自然条件等诸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制定与之相匹配的林业环境标准。1.31.3 林业标准约束力林业标准约束力 (1)强制性标准 依靠国家法律强制实施的林业标准,主要包括林业基础标准,保证产品森林工业技

32、术衔接及互换配套标准,林业通用试验、检验方法标准,林业生产与林产品安全、卫生标准,林业工程建设标准,生态环境质量标准,生态安全标准等。(2)推荐性标准 由标准用户自主决定是否执行的林业标准,如一般营林技术标准,一般认证标准等。在我国,推荐性标准的标准编号在标准级别编号后加上“/T”,以与强制性区别。1.41.4 林业标准分类林业标准分类 为了使得林业标准系统化,便于信息处理,林业标准按照林业学科进行分类,分为目、科、属、种四个等级。如表 4-1 所示。林业标准可以分为 6 个目:林业综合与基础标准;森林资源管理标准;森林文化标准;森林保护标准;森林营造标准;林业管理标准;森林工业标准。2.2.

33、林业标准形式林业标准形式 目前,我国林业标准的形式主要为标准文件,即用文字表达的林业标准。此外,林业标准也可以用实物来表达的,即实物标准,可以是物种种类标本或岩石、土壤标本、林产品质等级标准样品等。3.3.林业标准的制修订林业标准的制修订 3.13.1 林业标准化对象林业标准化对象 简单地说,林业标准化,就是指以森林生态系统为对象的标准化活动,从宏观角度看,包括森林生态保护与林产品生产两个方面。具体来说,林业标准化对象包括森林资源管理、森林文化、森林保护、森林营造、林业管理、森林工业等,如表 4-1 所示。林业与农业不同,不仅仅是生产生物产品的部门,还是生态产品、陆地生态保护的行政管理部门。生

34、物产品的生产是一个生命过程,有其自身的规律,这种规律是自然的;生态产品与生态安全除了具有一般商品的特点外,更重要的特点是公益性和系统性,涉及人类社会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因此,以这一生命和生态过程为对象的林业标准化,其根本的特点就在于它的生命和生态特点,林业标准化要符合林业的提点,即公益性(生态性、经济性、社会性)、文化性、经济低效性、广域性。正是由于上述特点,决定了在制定和实施林业标准时的一些特殊要求,除了一般农业标准化的产品质量分类分级、技术措施的因地制宜等要求外,更重要的是要坚持生态优先、功能多样性、生物性、生态补偿的林业标准化原理,是林业标准化在最大程度上规范林业生产与管理活动,充分发

35、挥林业的维护生态安全、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多种效益的功能。3.23.2 林业标准制修订原则林业标准制修订原则 可以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中对制定标准的原则概括为“四个有利”、“二个保护”、“一个符合和三个做到”。“四个有利”即有利于保障安全和人民的身体健康;有利于合理利用国家资源,推行科技成果,提高经济效益;有利于产品的通用互换;有利于促进对外技术合作和对外贸易。“二个保护”即一要保护消费者利益,二要保护环境。“一个符合和三个做到”即要符合使用要求,做到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又与有关标准协调配套。此外,还规定了应根据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经济建设的要求,对标准进行复审,以确认该标准继续有效或应予以

36、修订、废止。制定标准是标准化工作过程中的首要环节,也是标准化管理的起点。推行标准化管理,首先要有先进的标准,要有科学合理的标准体系。否则,就谈不上贯彻实施标准,更不能获得标准化的效益。因此,我们应该首先重视和做好各类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制定标准是一项政策性、技术性和经济性很强的工作,一个标准制订得是否先进合理、切实可行,直接影响到该标准的实施效果,影响到社会经济效益的大小。因此,林业标准制修订标准时,除了要遵循标准化原理外,还要遵循以下原则:(1)符合国情、满足要求的原则 我们制修订林业标准,主要是在我国贯彻实施,就应该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具体地说,就是在技术先进的前提下,要适应我国的森林资源

37、状况、林业生产与管理水平、自然环境条件,适合我国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实际情况,要符合我国政治、经济法规政策等。首先,我国领土辽阔,地形复杂,从东到西,从南到北,各地的森林资源状况、地理气候条件差异较大,如何使林业标准能适应它工作地的森林资源状况、地理气候条件,这是制定林业标准时首先必须考虑的问题之一。其次,标准是建立在一定的技术、经济和管理基础上的,标准的内容和水平要与我国的技术、经济和管理水平想适应,并能促进其不断提高。有些标准还与我国的经济体制、文化传统、价值观念和生活习惯等国情有关,在制定标准时,都要具体分析,认真考虑,不可盲目照搬外来标准。再次,制定标准还应充分考虑对标准本身质量的综合要求

38、,即要保证标准的适用性。标准的适用性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标准中规定的技术要求,要能保证标准化对象的适用性,如对于林产品标准,要充分考虑林产品的适用性,保证林产品能满足使用要求,提高使用价值;二是要提高标准制定质量,保证标准文本的适用性,以利于标准的贯彻实施。要保证标准的适用性,在标准立项时,要进行充分论证,明确制定该标准的目的、内容与适用范围,对于使用价值不高的标准不应列项。在标准制定过程中,要做好调查研究,认真听取有关各方专家和代表的意见,保持标准制定过程的透明度、公正性和权威性。纳入标准的内容,要有可靠的依据。对有分歧的问题要经过充分的协商。对重要问题的几种方案,要反复权衡,必要时要进行

39、试验验证。(2)经济合理、易于操作原则 经济上的合理性是评价标准质量的重要条件之一,特别是林业标准,即要充分考虑其经济性,又要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作为重点进行论证。任何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都受到经济条件的制约。因此,制定林业标准不仅要考虑技术上的先进性,而且要进行充分的经济性和生态安全分析,寻求经济上的合理性和生态上的安全性,把提高标准技术水平与取得良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统一起来。此外,任何标准的制定都是为了达到统一规范,所以,制定的林业标准必须便于操作,使标准能够得到切实的应用,否则标准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目前,我国基层林业管理者和林农技术水平与管理水平还很低,因此,对于林业标准,要充分

40、考虑其应用人群的层次以及应用的实际效果,在制定标准时,尽量通俗易懂,一定要把易于操作作为一条必须遵循的原则。(3)时机适宜、利于发展原则 时机适宜就是指制(修)订标准时时机要适宜。任何事物都有一个产生、发展灭亡的过程,标准化对象也不例外。标准制定得过早,由于客观事物的矛盾还没有充分暴露,人们的实践经验也不丰富,制定出来的标准就容易缺乏充分的科学依据,其技术指标、参数也不能考虑周全,因此就会约束甚至阻止事物的正常发展。反之,如果标准制定得过迟,由于事物向多样化的自由发展,又会出现许多不必要的不合理的品种、规格,给制定标准时的统一协调工作带来很多困难,给标准的实施带来阻力,而且实施标准后,又要给一

41、些部门和单位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还会使一些已经发展成熟的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得不到及时的总结、推广和应用,得不到应得的经济效益。(4)保护为主、持续发展原则 我国林区面积广大,森林资源数量和质量都很差,林区经济发展迟缓,由于缺少科学的规划与政策引导,再加上林业发展社会化不足,森林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常常成为一对矛盾体。在林业标准化时,就要正视这一矛盾体,深入研究矛盾体内制约经济发展的内在因素,提出科学解决这对矛盾的技术方法,做到生态与经济并重,实现林区生态环境不断改善、森林资源数量不断增长、森林质量不断提高、林业产业发达的可持续发展目标。3.33.3 林业标准制修订方法林业标准制修订方法 (1)以

42、社会发展为导向 随着我国社会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人们的社会和谐、生态安全与市场化意识日益增强,社会和谐、生态安全与市场化原则将成为社会活动的主要原则。以社会发展为主导,就是要充分体现林业标准从社会中来,到社会中去,服务于社会发展,要坚持不断提高林业标准的社会发展适应性,维护生态公平与生态安全,还标准在市场经济环境中自愿性的属性,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2)强化政府宏观管理 政府一定要从主导者的地位上退下来,成为标准战略的推动者。政府在把标准的主导权交还给社会的同时,要为标准化活动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作为决策者,提出并实施林业标准化战略;作为管理者,引导制定有利于对林业产

43、业发展的标准;作为指导者,让权给林业企业或林农;作为服务者,通过优惠政策或资金支持,鼓励技术创新,促进技术向标准的转化。(3)以林业企业和林农为主体 林农和林业企业是林业发展的主体,是标准的最终“用户”。在林业标准化活动中,要发挥林业企业和林农的主体作用。对于林业企业,一要积极开展本企业的标准化活动,根据自身的技术水平加以完善和修正,二要积极参加林业行业的技术交流活动和标准制修订工作,努力在林业企业利益和林业行业利益之间取得一致性,进而推动企业的技术进步和行业竞争能力的全面提升。(4)促进林业社会化 标准本质上具有公共产品的属性,标准的制定和作用牵涉到社会各层面、各利益主体,因此要建立开放、广

44、泛的社会动员机制,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使各方的意见充分反映到标准中去,兼顾到各方的利益,让全社会涉林方面都参与到林业标准化中来,共同林业标准化的发展。同时,更重要的是,通过林业标准化,促进林业社会化,让林业发展融入社会发展主流中去,承担起维护生态安全与繁荣林业经济的主体责任。(5)标准的废止与修订 我国林业标准标龄过长,不少林业标准亟需清理修订。按照我国已加入的国际组织公约和有关国际条例、国际惯例、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和我国有关政策、法律法规的规定和要求,组织人力对现行标准进行清理,加快标准应废止和修订进度。(6)加强林业标准的地方化 一般而言,地方政府主要是标准政策的执行者,一般不宜强

45、化标准制定职能。但是,由于林业的区域性强的特点,一些国家标准与行业标准制定得可能不很具体,在各地方实施时,可能起不到很好的规范或指导作用,这就需要省级林业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在省级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指导下,因地制宜,以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为蓝本,将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地方化,使之更适应于当地的林业生产实际。但是,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地方化时,不得违背原标准的宗旨和目标,偏离原标准的主导思想。3.43.4 林业标准制修订的程序林业标准制修订的程序 标准是技术经济领域中的行为准则,是一种技术法规,法规的产生有其一定的法定程序,标准的制修订也有规定的程序,只有严格地遵循这些程序,才能保证标准的质量。在制修订

46、标准的各个阶段中,应按规定的时间要求完成相应的任务,如出现延期或撤消该项目,主办单位应及时提出申请报告,经标准归口主管部门批准方可生效。林业标准的制修订,同其他标准一样,一般大致可分为五个阶段:计划阶段、起草阶段、审查阶段、批准阶段和复审修订阶段。3.4.1 计划计划(1)项目计划 标准化工作的规划和计划都是在总结过去的基础上立足于现在、展望并预测未来标准化工作的客观需要,拟订目标,安排任务,制定措施后进行编制工作。标准化的规划和计划,使标准化工作有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使标准化的制修订工作有次序、有计划地进行,是确定标准项目的直接依据。在确定制修订标准项目后,应纳入国家、行业或企业的工

47、作计划,付诸实施。通常标准化工作规划按 3 年或 5 年编制,标准化工作计划按年度编制,其内容包括纲要或说明、标准制修订或实施项目、措施等三个部分。(2)立项论证 立项论证的目的是为了保证新上的标准制定项目立项科学、正确、合理。立项论证要依据上级有关方针政策、标准体系表、标准化中长期计划以及上级关于编制年度计划的指导文件。立项论证要填写立项论证报告或项目任务书。立项论证报告或项目任务书的内容一般包括所制定标准的名称、制定目的和内容、国内外现状、现有工作基础和条件、存在的关键问题及解决途径、有关各方对新上标准的意见、项目所需技术力量和参加单位、项目经费预算和计划进度安排等。新上项目的立项论证工作

48、一般由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或专业标准化技术归口单位根据上级要求组织。立项论证报告或任务书经本单位主管领导审查后,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查、协调,并根据经费情况进行综合平衡,确定新上项目,然后由主管部门编制,下达年度标准制定计划。年度计划中一般应明确标准名称、总的进度、当年进度、项目归口单位、负责起草单位、参加单位以及经费指标等内容。3.4.2 起草起草(1)编写草案 承担标准制订任务的单位接到上级下达的任务后,要纳入本单位的计划,并按要求组织实施。首先要成立编制组,标准的全部起草工作主要是由标准编制组完成的。标准起草是标准制订的实质性工作阶段,其工作内容因标准不同而异,大致工作步骤是:调查研究,收集

49、资料,制订标准编制大纲,确定编制人员分工,完成初稿并进行统编,进行必要的验证试验,起草编制说明,完成标准草案。调查研究、收集资料。起草标准,要了解与标准有关的研究、设计、生产、管理、流通、使用等有关方面的情况,掌握所需的各种资料。因此,必须做好调查研究,收集有关资料。这些资料一般包括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等文字性资料、标准化对象资料、其他标准等。文字性资料:主要是用以指导编制标准的有关法规、规章制度、标准和有关政策性文件。只有掌握了这些文件和资料,才能了解编制标准的依据和要求,保证标准的编制质量。标准化对象资料:主要包括标准化对象的历史情况、现状、发展趋势等方面的内容和标准化对象的技术数据。标

50、准化对象的技术数据主要来自科学研究成果、生产和使用经验等。如果是修订标准,还应掌握原标准制定的档案材料和贯彻实施情况。从这些资料中,可以吸取历史的经验和教训,使标准内容联系实际,并符合技术发展方向,保持标准的先进性和适用性。其他标准:一类是与所制定标准的内容相同或基本类似的标准,对这类标准中的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在制定标准时可以等同、等效或参照采用,或作为参考资料。另一类是与所制定标准内容相关的其他标准,这类标准,可能作为本标准的部分内容加以引用,也可能有些问题要与相关标准协调,因此,这类相关标准必须收集齐全。(2)分析研究和试验,确定标准技术内容 标准的起草过程包含有大量十分重要的研究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材料 > 机械标准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