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学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诊断学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pptx(9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骨髓组织由网状组织、基质、血管系统和神经等构成的造血微环境,以及充满其间的发育过程中的血细胞所组成,分布在骨小梁之间的腔隙中。骨髓是红细胞、粒细胞和血小板生成惟一的场所,同时也产生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第1页/共90页一、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的临床应用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主要用于:1 1、确定诊断某些造血系统或非造血系统疾病2 2、辅助诊断某些造血系统疾病3 3、作为鉴别诊断的应用第2页/共90页二、血细胞的生成、发育规律及正常形态学特征(一)血细胞的生成 所有血细胞均起源于共同的造血干细胞。造血干细胞是造血组织中一类目前尚无形态学特征描述的功能细胞,其功能特点为:具有高度自我更新的能力;具有多向
2、分化的能力。第3页/共90页血细胞的生成过程可划分为三个连续的阶段,即造血干细胞、造血祖细胞和形态学上可辨认的各系原始幼稚细胞阶段,然后进一步成熟为具有特定功能的各系血细胞(终末细胞end end cellcell)。第4页/共90页(二)血细胞发育过程中形态学演变的一般规律1 1、细胞大小及外形(1)(1)大小:从原始细胞到成熟细胞,胞体由大逐 渐变小。但巨核细胞则与此相反。(2)(2)外形:2 2、核质比例(N/CN/C)由核大质少变为核小质多,即由高N/CN/C变为低N/CN/C。第5页/共90页3 3、细胞核(1)(1)大小:由大变小,巨核细胞的胞核 则由小明显变大。(2)(2)核形:
3、(3)(3)核位置:(4)(4)核染色质:(5)(5)核膜:(6)(6)核仁:第6页/共90页4 4、细胞质(1)(1)胞质量:一般由少逐渐增多,淋巴细胞例外。(2)(2)着色:(3)(3)颗粒:粒细胞、单核细胞、巨核细胞等多从无到有。(4)(4)空泡:(三)血细胞的正常形态学第7页/共90页三、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的内容和方法(一)低倍镜检查1 1、确定骨髓标本的取材和涂片制作是否满意2 2、判断骨髓增生程度第8页/共90页第9页/共90页3 3、观察巨核细胞对巨核细胞的观察需要注意其数量、成熟程度、产血小板功能及其形态(包括血小板的形态)等四个方面。4 4、注意有无异常细胞第10页/共90页
4、5 5、正常骨髓象 A A、有核细胞增生成度为增生活跃 B B、骨髓中各系列细胞及其各发育阶段细胞的比例 (1)(1)粒细胞系统:约占有核细胞的50%50%60%60%。一般原粒细胞1%1%,早幼粒细胞5%5%,中幼粒、晚幼粒细胞约15%15%,而杆状粒细胞高于分叶核粒细胞,在粒细胞系中所占的比例为最高。嗜酸性粒细胞5%5%,嗜碱性粒细胞1%1%,多为成熟型者。第11页/共90页(2)(2)红细胞系统:幼红细胞约占有核细胞的20%20%,其中原红细胞1%1%,早幼红细胞5%5%,以中、晚幼红细胞为主,平均各约为10%10%左右。粒红比例(G/EG/E):以粒细胞系的百分数除以红细胞系的百分数即
5、为粒红比例。正常2-2-4 4:1 1第12页/共90页(3)(3)淋巴细胞系统:约占有核细胞的20%20%,幼儿偏高,可达40%40%。以成熟淋巴细胞为主,原淋巴和幼淋巴细胞罕见。(4)(4)单核细胞系统:一般4%4%,系成熟型单核细胞。第13页/共90页(5)(5)浆细胞系统:一般2%2%,以成熟阶段的浆细胞为主。(6)(6)巨核细胞系统:波动大7-357-35个。(7)(7)其他细胞:可见到极少量网状细胞、内皮细胞、组织嗜碱细胞等非造血细胞成分。C C、各系统、各阶段细胞形态正常D D、无血液寄生虫及其他异常细胞第14页/共90页6 6、各系列细胞比例改变的临床意义(1)(1)粒细胞系与
6、红细胞比例(粒/红比例)1)1)粒红比例正常:见于 正常骨髓象;粒、红两系细胞平行增多或减少;粒、红两系细胞基本不变化的造血系统疾病;第15页/共90页2)2)粒红比例增高:指粒/红比例大于5 5:1 1。常见于 急性或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化脓菌感染、中性粒细胞性类白血 病反应;纯红细胞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第16页/共90页3)3)粒红比例减低:指粒/红比例小于2 2:1 1。常见于 粒细胞系减少,如粒细胞缺乏症;红细胞系增多,如各种增生性贫血、真 性或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等。第17页/共90页(2)(2)粒细胞系统1)1)粒系细胞增多:见于各型粒细胞白血病;大部分急性炎症和感染性疾病、中性粒细
7、胞性类白血病反应等。2)2)粒系细胞减少: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缺乏症或粒细胞减少症。第18页/共90页(3)(3)红细胞系统1)1)红系细胞增多:见于各类增生性贫血;巨幼细胞贫血;急性红白血病。2)2)红系细胞减少: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第19页/共90页(4)(4)淋巴细胞系统1)1)淋巴细胞绝对性增多:见于急性和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恶性淋巴瘤、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和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其他病毒性感染、淋巴细胞性类白血病反应等。2)2)淋巴细胞相对性增多:淋巴细胞相对性增多: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缺乏症或粒细胞减少症。粒细胞缺乏症或粒细胞减少症。第20页/共90页
8、(5)(5)单核细胞系统:单核细胞增多见于:系统疾病;某些感染性疾病;风湿性疾病;其他。第21页/共90页(6)(6)浆细胞系统:浆细胞增多见于:多发性骨髓瘤、浆细胞白血病、巨球蛋白血症、重链病等;反应性浆细胞增多如慢性炎症及感染性疾病、风湿性疾病、恶性肿瘤、过敏性疾病等;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缺乏症等。第22页/共90页(7)(7)巨核细胞系统1)1)巨核细胞增多:见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骨髓增殖性综合征;脾功能亢进;巨核细胞白血病。第23页/共90页2)2)巨核细胞减少: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及其他骨髓浸润或破坏的疾病,以及急性感染、化学物或药物中毒、放射病等。第24页/共9
9、0页四、血细胞的细胞化学染色(一)过氧化物酶染色 结果 胞质中无蓝黑色颗粒者为阴性反应,出现细小颗粒、分布稀疏者为弱阳性反应,颗粒粗大而密集者为强阳性反应。临床意义 过氧化物酶染色主要用于急性白血病类型的鉴别。POXPOX染色对急性粒细胞白血病阳性(+)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鉴别最有价值。第25页/共90页(二)苏丹黑B B染色 结果 各类血细胞SBSB染色显示的结果与POXPOX染色大致相同。临床意义 本染色法也用于急性白血病类型的鉴别。第26页/共90页(三)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 结果 碱性磷酸酶主要存在于成熟阶段的中性粒细胞(分叶核及杆状核),其他血细胞均呈阴性反应。阳性反应为
10、在胞质中出现灰色到棕黑色颗粒,反应强度分为5 5级,即“”、“1 1”、“2 2”、“3 3”、“4 4”。反应结果以阳性反应细胞的百分率和积分值来表示。第27页/共90页 临床意义 生理性变化。在病理情况下,NAPNAP活性的变化常有助于某些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1 1、感染性疾病:细菌感染活性增高。病毒感染活性降低。2 2、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NAPNAP活性明显减低,积分值常为0 0。类白血病反应的NAPNAP活性极度增高,故可作为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鉴别的一个重要指征。第28页/共90页3 3、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时NAPNAP积分值减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NAPNAP积分值多增高;急性单核
11、细胞白血病时一般正常或减低。故可作为急性白血病类型的鉴别方法之一。第29页/共90页4 4、再生障碍性贫血时NAPNAP活性增高;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的活性减低。5 5、其他血液病。6 6、腺垂体或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ACTH、雌激素等NAPNAP积分值可增高。第30页/共90页(四)糖原染色 结果 胞质中出现红色物质者为阳性反应。临床意义 1 1、红血病或红白血病时幼红细胞呈强阳性反应,积分值明显增高,有助于与其他红细胞系统疾病的鉴别。2 2、急性粒细胞白血病,PASPAS反应对三种急性白血病类型的鉴别有一定参考价值。3 3、其他巨核细胞PASPAS染色呈阳性反
12、应,有助于识别不典型巨核细胞。第31页/共90页第32页/共90页五、常见血液病的血液学特1 1、缺铁性贫血其典型的血液学特征是呈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第33页/共90页 血象(1)(1)红细胞、血红蛋白均减少,以血红蛋白减少更为明显。(2)(2)轻度贫血时成熟红细胞的形态无明显异常。中度以上贫血才显示小细胞低色素性特征,严重贫血时红细胞中央苍白区明显扩大则呈环状,并可见嗜多色性红细胞及点彩红细胞增多。(3)(3)网织红细胞轻度增多或正常。(4)(4)白细胞计数和分类计数,以及血小板计数一般正常。第34页/共90页 骨髓象 缺铁性贫血骨髓象具有如下特点。(1)(1)骨髓增生明显活跃。(2)(2)
13、红细胞系统增生活跃,幼红细胞百分率常30%30%,使粒红细胞比例降低。红系以中幼及晚幼红细胞为主,贫血严重时,中幼红较晚幼细胞更多。第35页/共90页(3)(3)贫血早期程度较轻时,幼红细胞形态无明显异常。中度以上贫血时,幼红细胞内血红蛋白合成不足,核畸形,晚幼红细胞的核固缩。(4)(4)粒细胞系相对减少,但各阶段细胞的比例及形态大致正常。(5)(5)巨核细胞系正常。第36页/共90页2 2、溶血性贫血主要表现为红细胞系明显的代偿性增生。血象(1)(1)红细胞、血红蛋白减少,两者呈平行性下降。(2)(2)红细胞大小不均,易见大红细胞、嗜多色性红细胞及有核红细胞,以及可见Howell-Howel
14、l-JollyJolly小体、CabotCabot环、点彩红细胞等。第37页/共90页(3)(3)网织红细胞增多,尤其是急性溶血时常明显增多。(4)(4)急性溶血时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常增多。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并有中民生粒细胞核左移现象。第38页/共90页 骨髓象 溶血性贫血骨髓象具有如下特点:(1)(1)骨髓增生明显活跃。(2)(2)红细胞系显著增生,幼红细胞常30%30%,急性溶血时甚至50%50%,使粒红比例降低或倒置。(3)(3)粒细胞系相对减少,各阶段细胞的比例及形态大致正常。(4)(4)巨核细胞系一般正常。第39页/共90页5 5、再生障碍性贫血(1)(1)急性型:急性型再生障碍性
15、贫血(AAAAAA)又称重型再障型(SAA-SAA-),起病急,发展迅速,常以严重出血和感染为主要表现。第40页/共90页 血象 呈全血细胞减少。红细胞、血红蛋白显著减少,两者平行性下降,呈正常细胞正常色素性贫血;网织红细胞明显减少,绝对值0.5100.5109 9/L/L,甚至为0 0;白细胞明显减少,多数病例为(1.01.02.02.0)10109 9/L/L;淋巴细胞相对增高,多在60%60%以上,有时可高达90%90%以上。外周血中一般不出现幼稚细胞;血小板明显减少,常2.0102.0109 9/L/L,严重病例常1.0101.0109 9/L/L。第41页/共90页 骨髓象 骨髓增生
16、明显减低。造血细胞罕见,大多为非造血细胞;粒、细两系细胞极度减少,淋巴细胞相对增高,可达80%80%以上;巨核细胞显著减少,多数病例常无巨咳细胞可见;浆细胞分类比值增高。有时还可有肥大细胞(组织嗜碱细胞)、网状细胞增高。第42页/共90页(2)(2)慢性型:慢性型再生障碍性贫血(CAACAA)起病和进展缓慢,以贫血和轻度皮肤、粘膜出血症状多见,严重出血和感染少见。第43页/共90页 血象 表现为二系或三系细胞不同程度减少,其发生的先后也有不同,通常血小板减少常早期出现。红细胞、血红蛋白平行性下降,血红蛋白多为中度或重度减低,呈正常细胞正常色素性贫血;网织红细胞减少,绝对值低于正常,常小于151
17、015109 9/L/L,部分病例骨髓呈局灶性增生者,则可有轻度增高;白细胞减少,多在(2.02.03.03.0)10109 9/L/L,分类中性粒细胞减少,但绝对值0.5100.5109 9/L/L;淋巴细胞相对增高,一般不超过50%50%;血小板减少,多在(30(3050)1050)109 9/L/L。第44页/共90页 骨髓象 骨髓增生程度多为增生减低;巨核细胞、粒细胞、红细胞三系细胞均不同程度。巨核细胞减少常早期就出现,治疗有效时恢复也最慢,故在诊断上的意义较大;淋巴细胞相对增多,浆细胞、肥大细胞和网状细胞分类值也可增高,但均比急性型为少;有时可有中性粒细胞核左移及粒细胞退行性变等现象
18、。第45页/共90页(二)白血病1 1、急性白血病 血象(1)(1)红细胞及血红蛋白中度或重度减少,呈正常细胞正常色素性贫血。成熟红细胞形态无明显异常,少数病例可见红细胞大小不均,或出现幼红细胞。第46页/共90页(2)(2)白细胞计数不定:白细胞数增多者,多在(10(1050)1050)109 9/L/L之间,超过10010100109 9/L/L者较少见;白细胞分类计数可见一定数量的白血病性原始或幼稚细胞,所占百分率不定,一般占30%30%90%90%,也有高达95%95%以上者。(3)(3)血小板计数减少:早期约半数病例血小板低血小板计数减少:早期约半数病例血小板低于于601060109
19、 9/L/L,晚期血小板多极度减少。,晚期血小板多极度减少。第47页/共90页 骨髓象(1)(1)骨髓增生明显活跃或极度活跃。(2)(2)以原始和早幼细胞增生为主,原+早幼稚50%50%可见畸形。(3 3)增生细胞的类型随白细胞的类型不同而不同。(4)(4)涂片中分裂型细胞和退化细胞增多。红系、巨系受抑。第48页/共90页根据血象和骨髓象特点确定急性白血病的诊断后,进一步需确定急性白血病的类型。(1)(1)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ALL)L L1 1型、L L2 2型、L L3 3型(2)(2)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AML)M M1 1型: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未分化型 M M2 2型:急性粒细
20、胞白血病部分发化型 M M3 3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M M4 4型: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 M M5 5型: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 M M6 6型:急性红白血病 M M7 7型: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第49页/共90页2 2、慢性白血病(1)(1)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血象 红细胞及血红蛋白早期正常或轻度减少;白细胞显著增高为突出表现;血小板早期增多或正常,疾病加速期及急变期,血小板可进行性下降。第50页/共90页 骨髓象 骨髓增生极度活跃;粒细胞系显著增生,常在90%90%以上,粒红比例明显增高。各阶段粒细胞均见增多,以中性中幼粒细胞以下阶段为主,中性中幼粒和晚幼粒细胞居多,原粒和早幼粒细胞10%
21、10%。嗜碱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也增多,一般均10%10%。粒细胞常见形态异常,细胞大小不一,核染质疏松,核质发育不平衡,胞质中出现空泡,分裂象增加等;第51页/共90页幼红细胞增生受抑制,成熟红细胞形态无明显异常;巨核细胞早期增多,晚期减少。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时,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NAP)活性明显减低或呈阴性反应,可出现PhPh染色体。第52页/共90页(2)(2)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血象 红细胞及血红蛋白早期减少不明显。白细胞数增高,多在(1515100100)109/L109/L之间,少数100109/L100109/L。淋巴细胞60%-60%-70%70%,晚期可达90%90
22、%以上,以小淋巴细胞增多为主,其形态与正常小淋巴细胞难以区别。有时可见少量幼淋和原淋巴细胞,易见篮细胞;中性粒细胞比值减少;血小板减少者为晚期表现。第53页/共90页 骨髓象 骨髓增生明显活跃或极度活跃;淋巴细胞系显著增多,占50%50%以上,以小淋巴细胞为主,原淋及幼淋巴细胞少见。篮细胞明显增多。至疾病后期,骨髓中几乎可全为淋巴细胞,原始和幼稚淋巴细胞占5%5%10%10%;粒细胞系和红细胞系均减少。并发溶血时,粒细胞系和红细胞系均减少。并发溶血时,幼红细胞可明显增生;幼红细胞可明显增生;晚期巨核细胞减少。晚期巨核细胞减少。第54页/共90页(四)多发性骨髓瘤 血象 1 1、红细胞及血红蛋白
23、不同程度减少,多属正常细胞正常色素性贫血。2 2、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减少。3 3、血小板计数正常或减少。第55页/共90页 骨髓象 1 1、骨髓增生明显活跃或增生活跃。2 2、出现典型的骨髓瘤细胞3 3、粒系、红系及巨核系细胞的比例随骨髓瘤细胞百分率的高低而不同,可轻度减少或显著减少。涂片中组织细胞可稍增多,成熟浆细胞也多见。第56页/共90页(五)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血象 1 1、红细胞及血红蛋白一般正常或减低。2 2、白细胞计数一般正常。3 3、血小板减少。急性型血小板明显减少,常低于201020109 9/L/L;慢性型常为(30308080)10109 9/L/L,在出血症状发作期可
24、低于501050109 9/L/L,出血缓解时升高至(60608080)10109 9/L/L。血小板形态大致正常,慢性型者可见大型血小板、血小板染色过深、颗粒减少等异常。第57页/共90页 骨髓象 1 1、骨髓增生明显活跃,儿童患者有时呈极度活跃。2 2、红系和粒系细胞增生活跃,细胞比例及形态一般无明显异常。3 3、巨核细胞数增多,并伴有成熟障碍,产血小板功能障碍及形态异常。第58页/共90页第五节第五节第五节第五节脑脊液检验脑脊液检验脑脊液检验脑脊液检验第59页/共90页 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cerebrospinal fluid,CSFCSF)是存在于脑室及蛛
25、网膜下腔内的一种无色透明液体,循环流动于脑和脊髓表面,大约70%70%来自脑室系统脉络膜丛的超滤和分泌,其余由脑室的室管膜和蛛网膜下腔所产生,通过蛛网膜绒毛回吸收入静脉。正常脑脊液容量成人约为120-180ml120-180ml,新生儿约为101060ml60ml。第60页/共90页脑脊液主要功能包括:保护脑和脊髓免受外界震荡损伤;调节颅内压力变化;供给脑、脊髓的营养物质,并运走代谢产物;调节神经系统碱储量,维持正常pHpH等。第61页/共90页一、脑脊液采集及检查适应证(一)适应证及禁忌证 脑脊液检查的适应证如下:1 1、有脑膜刺激症状,如脑膜感染、脑膜白血病。2 2、疑有颅内出血,如蛛网膜
26、下腔出血,脑出血破入脑室。第62页/共90页3 3、中性神经系统恶性肿瘤。4 4、脱(神经)髓鞘疾病。5 5、有剧烈头痛、昏迷、抽搐或瘫痪而疑为中枢神经系统疾患者。6 6、中枢神经系统疾病需椎管内给药治疗者。第63页/共90页禁忌证:对疑有颅内压升高者须先作眼底检查。处于休克、衰竭或濒危状态以及局部皮肤有炎症者亦不宜作腰椎穿刺。第64页/共90页二、检验项目(一)一般性状检查1 1、颜色正常脑脊液为无色水样液体。病理状态下可有不同颜色改变。(1)(1)红色:常因出血引起,主要见于穿刺损伤、蛛网膜下腔和脑室出血。(2)(2)黄色:又称黄变症,常因脑脊液中含有变性血红蛋白、胆红素或蛋白量异常增高引
27、起,见于蛛网膜下腔出血,血清中胆红素超过26mol/L26mol/L,椎管阻塞(如髓外肿瘤)、多神经炎、脑膜炎(3)(3)乳白色:多因白细胞增多所致(4)(4)微绿色:(5)(5)褐色或黑色:第65页/共90页2 2、透明度 正常脑脊液清晰透明,如病毒性脑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中枢神经系统梅毒等由于脑脊液中细胞数仅轻度增加,脑脊液仍可清晰透明或微混;结构性脑膜炎时细胞数中度增加,呈毛玻璃样混浊;化脓性脑膜炎时,脑脊液中细胞数极度增加,呈乳白色混浊。第66页/共90页3 3、凝固物 正常脑脊液内不含纤维蛋白原,静置2424小时,不会出现凝块或薄膜。急性化脓性脑膜炎时,脑脊液静置1-21-2小时即
28、可出现凝块或沉淀物;结核性脑膜炎的脑脊液静置12122424小时后,可见液面有纤细的薄膜形成,取此膜涂片检查结核杆菌阳性率较高。蛛网膜下腔阻塞时,由于阻塞远端脑脊液蛋白质含量常高达15g/L15g/L,使脑脊液呈黄色胶胨状。第67页/共90页(二)化学检查1 1、蛋白质检查 正常脑脊液中蛋白含量甚微,不到血浆蛋白含量的1%1%,主要为清蛋白。(1)(1)蛋白定性试验(蛋白定性试验(PandyPandy试验)试验)参考值参考值 正常人多为阴性或弱阳性正常人多为阴性或弱阳性 临床意义临床意义 见蛋白定量试验。见蛋白定量试验。第68页/共90页(2)(2)蛋白定量试验:参考值范围 儿童(腰椎穿刺)0
29、.200.200.40g/L0.40g/L 成人(腰椎穿刺)0.200.200.45g/L0.45g/L 小脑延髓池穿刺0.100.100.25g/L0.25g/L脑室穿刺0.050.050.15g/L0.15g/L第69页/共90页 临床意义 蛋白含量增加见于:血脑屏障通透性增加;脑脊液循环障碍;鞘内免疫球蛋白合成增加;鞘内免疫球蛋白合成增加伴血脑屏障通透性增加;损伤性腰椎穿刺。第70页/共90页蛋白含量减少见于:脑脊液更新加快,如大量脑脊液丢失;损伤或腰穿引起的脑脊液漏;颅内压增加及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第71页/共90页2 2、葡萄糖检查 参考值范围 儿童2.82.84.5mmol/L4
30、.5mmol/L成人2.52.54.5mmol/L4.5mmol/L 脑脊液/血浆葡萄糖比率0.30.30.90.9第72页/共90页 临床意义 脑脊液中葡萄糖低于2.25mmol/L2.25mmol/L或比率小于0.30.3为降低。主要见于: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其他:累及脑膜的肿瘤:梅毒性脑膜炎。低血糖 脑脊液中葡萄糖增高病毒性脑炎第73页/共90页3 3、氯化物检查 参考值范围 120120130mmol/L130mmol/L 临床意义 结核性脑膜炎时脑脊液中氯化物明显减少,可降至102mmol/L102mmol/L以下;化脓性脑膜炎时减少,不如结核性明显,多为102102116m
31、mol/L116mmol/L;非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第74页/共90页4 4、酶学检查 正常脑脊液中含有多种酶,如ASTAST、ALTALT、CKCK、LDHLDH等,其活性远低于血清。(1)(1)乳酸脱氢酶(LDHLDH)及其同工酶测定:参考值范围 成人3 340u/L40u/L第75页/共90页 临床意义 细菌性脑膜炎与病毒性脑膜炎的鉴别,前者脑脊液中的LDHLDH活性多增高;颅脑外伤与脑血管疾病的鉴别,前者因新鲜外伤的红细胞完整,脑脊液中LDHLDH活性正常;后者LDHLDH活性多明显增高。脑肿瘤、脱髓鞘病的进展期脑脊液中的LDHLDH活性增高,缓解期下降。第76页/共90页(2)(2)天
32、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AST)测定 参考值范围 5 520u/L20u/L 临床意义 脑脊液中ASTAST活性增高见于脑血管病变、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脑肿瘤、脱髓鞘病、颅脑外伤等。第77页/共90页(3)(3)肌酸激酶(CKCK)测定:参考值范围 0.940.25u/L 0.940.25u/L(比色法)临床意义 CK-BBCK-BB增高主要见于化脓性脑膜炎,其次为结核性脑膜炎、脑血管疾病及脑肿瘤。病毒性脑膜炎CK-BBCK-BB正常或轻度增高。(4 4)溶菌酶:结脑明显增高。第78页/共90页(三)显微镜检查1 1、细胞计数正常脑脊液中无红细胞,仅有少量白细胞。参考值范围 成人(0 08 8
33、)10106 6/L/L 儿童(0 01515)10106 6/L/L2 2、细胞分类正常脑脊液中主要为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病理情况下出现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浆细胞、肿瘤细胞等。参考值 正常脑脊液中多为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两者之比为7 7:3 3。第79页/共90页 临床意义 脑脊液中细胞数增多见于:(1)(1)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化脓性脑膜炎细胞数显著增加,常达数千10106 6/L/L以上,以中性粒细胞为主;结核性脑膜炎细胞数中度增加,但多不超过50010500106 6/L/L,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及浆细胞同时存在是本病的特征;第80页/共90页病毒性脑炎、脑膜炎,细胞数仅轻度
34、增加,多为数十10106 6/L/L,以淋巴细胞为主;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细胞数中度增加,多为数百10106 6/L/L,以淋巴细胞为主。第81页/共90页(2)(2)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性疾病:细胞数可正常或稍高,以淋巴细胞为主。(3)(3)脑寄生虫病:(4)(4)脑室和蛛网膜下腔出血:为均匀血性脑脊液,除红细胞明显增加外,还可见各种白细胞,但仍以中性粒细胞为主,出血时间超过2 23 3天可发现含有红细胞或含铁血黄素的吞噬细胞。第82页/共90页(四)细菌学检查 疑为结核性脑膜炎,涂片作抗酸染色镜检,如疑为隐球菌脑膜炎,印度墨汁染色,可见未染色的荚膜。第83页/共90页(五)免疫学检查1 1、免
35、疫球蛋白检测 参考值范围 IgG 0.01IgG 0.010.04g/L0.04g/L IgA 0.001IgA 0.0010.006g/L0.006g/L第84页/共90页 临床意义(1)IgG(1)IgG增加见于多发性硬化、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以及结核性脑膜炎和梅毒性脑膜炎等。(2)IgA(2)IgA增加见于各种脑膜炎及脑血管疾病。(3)(3)正常脑脊液中无IgMIgM,若出现IgMIgM,提示中枢神经近期有感染(如急性化脓性脑膜炎、急性病毒性脑膜炎)、脑肿瘤及多发性硬化症。第85页/共90页2 2、结核性脑膜炎的抗体检测3 3、乙型脑炎病毒抗原检测4 4、用单克隆抗体技术检测脑脊液中的癌细胞(六)常见脑及脑膜疾病的脑脊液特点第86页/共90页三、临床应用1 1、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2 2、脑血管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3 3、协助脑部肿瘤的诊断4 4、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及治疗观察第87页/共90页第88页/共90页第89页/共90页感谢您的观看!第90页/共9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