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苏教版三年级数学备课.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苏教版三年级数学备课.doc(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方案苏教版三年级数学备课教学的概念是从教学现象和教学理论抽象和概括出来的,教学的内涵也随着历史的开展而开展。下面是WTT为你带来的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方案 ,。一、根本情况我们三年级3班学生一共有39人,其中男生19人,女生20人。通过两年的学习,学生的数学根底知识掌握得比拟扎实,多数学生思维比拟灵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也较浓,但也有个别学生懒散,承受力不强,成绩不太理想,本学期将在进一步培优的根底上,重点抓好后进生的培养。二、教材简析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包括:除法、认数、千克与克、加和减、24时记时法、长方形和正方形、乘法、观察物体、统计与可能性及认识分数。1除法主
2、要学习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这是学生在表内除法和简单的有余数除法的根底上学习的。2认数是在学生认识1000以内的数并能口算整百数加、减整百数,整百数加整十数及相应的减法的根底上,教学认识10000以内的数。3千克和克先教学千克的认识,再教学克的认识,然后安排了一个练习,稳固对千克和克的认识。最后还安排了一次理论活动。4加和减是在学生已经纯熟地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以及正确笔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根底上,教学口算和在100以内的两位数加两位数及相应减法。524时记时法主要有两局部:认识24时记时法和有关经过时间的简单计算。6长方形和正方形是在学生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根底上,教学各自的特征、
3、周长的含义及计算。7乘法内容主要包括: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及两步连乘计算解决的实际问题。8观察物体主要从正面、侧面和上面观察物体。9统计与可能性主要让学生会画“正”字记录数据,认识简单的条形统计图,初步体会有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相等的,有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10认识分数是在学生认识了万以内整数的根底上,联络实际生活的需要认识简单的分数,通过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分数。三、教学目的:1、知识与技能方面数与代数:认识“万”,知道10个一千是一万,理解万以内数位顺序表。理解10000以内数的意义,掌握数的读、写方
4、法,能在详细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会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整百数加整百数及相应的减法,整千数加、减整千数,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每一位都能整除及整百数乘一位数。能正确估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得数是几十多,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商是几十多,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积是几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积大约是多少。能正确列竖式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知道0与一个数相乘得0,会验算除法。结合详细情境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分母不超过10,能读、写分数,在详细材料的支持下能比拟两个几分之一或两个同分母分数的大小。能正确计算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在现实的生活情境里感受并认识千克和克,通过动手理论知道1千克1000克
5、。理解24时记时法,能进展普通记时法与24时记时法的换算。空间与图形: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一样的地方。知道长方形的长与宽、正方形的边长。理解平面图形周长的含义,能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和其他简单平面图形的周长。知道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知道从一个角度观察长方体形状的物体,最多只能看到三个面;能指出从正面、侧面和上面观察到的由三个同样大的正方体摆成的物体的视图,能根据视图摆出相应的物体。统计与概率:能用比拟有效的方法搜集、整理数据,会用表格或简单的条形图表达统计的结果。理解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时相等,有时大些或小些。会用“偶然”、“经常”等词语描绘可能性的大小。2数学考虑
6、方面。经历“在计数器上表示数分析p 数的组成探究数的读法与写法比拟数的大小”等一系列学习万以内数的过程,以及把一个物体或图形平均分并用分数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的过程,用详细的数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开展数感和符号感。在探究口算、笔算和估算方法的过程中,进展简单的归纳和类比,开展抽象思维。在观察常用物体并把几何体与其相应视图进展转换的过程中,在通过折、量、比,探询长方形和正方形特点的过程中,在动手围、量、画、算平面图形周长的活动中,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开展形象思维和推理才能。在摸球、抛小正方体等活动中,经历分类搜集信息、整理数据,用数据描绘现象以及判断可能性大小等过程,开展统计观念。在解决问
7、题的过程中,学会进展简单的、有条理的考虑,并在与同伴交流中,逐步学会明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3解决问题方面。能应用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一些简单的一、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并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会到现实生活中蕴含大量的数学信息,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初步具有主动灵敏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才能。逐步积累一些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和策略,初步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经常与同学共同开展学习活动,经常与同学交流考虑的过程和结果,初步体会到合作的意义。在老师的详细指导下,简单地反思、评价自己的学习活动。4情感与态度方面。进一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亲密联络,体会数与形
8、都能用来描绘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现象,逐步产生对数学的兴趣,能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经过独立考虑、动手理论以及与同学合作交流,克制学习中的一些困难,经常获得成功的体验,相信自己有才能学好数学。在教科书和老师的详细指导下,学习客观地评价自己与评价别人。四,教学措施2、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培养学生初步的概括才能和逻辑思维才能。3、结合教学内容,适当浸透一些函数、集合、统计等数学思想方法。4、重视创新意识和理论才能的培养。教学中尽量引导学生暴露思维过程,鼓励学生多角度考虑问题。5、教学中要联络学生的生活实际,从生活背景出发,让学生主动探究解题方法。6、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展思想品德教育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如安排有一定教育意义的例题和形式多种多样的练习题及数学游戏。第 7 页 共 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