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桥梁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pdf(2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桥梁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一、桥梁安全风险评估编制依据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设计规范 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公路施工安全技术规程 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 河南省公路水运工程复杂构造物设计和施工方案安全评审制度 关于开展公路桥梁与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试行工作的通知 项目风险管理方针及策略 项目设计和施工方面的文件 设计阶段风险评估成果 我项目部现有技术装备、施工能力、管理水平,以及多年从事山区复杂地形地质条件公路路基、高墩、技术复杂型特大桥梁和黄土隧道施工的丰富经验。二、桥梁工程概况 1、基本设计情况 柳家凹大桥位于卢氏县东明镇党家河村境
2、内,跨越十组和十四组附近两条天然冲沟,设计为左右两幅,左幅中心桩号为 ZK73+177.5,孔跨为 15*25m,桥长为 381m,右幅中心桩号为 K73+170,孔跨为 14*25m,桥长为 356m。本桥上部为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梁底宽 1m,顶宽边梁 m、中梁 m,梁高 m,梁体混凝土为 C50,桥梁下部结构为圆形实体 2 墩,墩台均采用桩基础,桩基直径分 1.6m、1.8m 两种形式,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李家沟大桥位于卢氏县东明镇党家河村十七组旁边,跨越十七组附近的一条天然深沟,设计分左右幅,左幅中心桩号为 ZK,孔跨为 9*25m,桥长为 231m,右幅中心桩号为 YK,孔跨
3、为 7*25m,桥长为 181m。本桥上部为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梁底宽 1m,顶宽边梁 m、中梁 m,梁高 m,梁体混凝土为 C50,桥梁下部结构为圆形实体墩,墩台均采用桩基础,桩基直径分 1.6 两种形式,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2、主要技术标准及工程数量表 1、主要技术标准 汽车荷载等级:公路-I 级 桥面净宽:左幅净米,右幅净米;设计洪水频率:1300 地震峰值加速度为:,相对应的地震基本烈度为度区。2、主要工程数量表 柳家凹大桥 1.2m 钻孔桩 136m/8 根 钻孔桩 144m/8 根 1.6m 钻孔桩 1218m/38 根;钻孔桩 420m/14 根;桥台 4 座、系梁 30
4、 座,立柱 60 根、肋板 4 座,盖梁 30 座;25m 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 116 片 桥面系双幅共 737 延米。李家沟大桥 钻孔桩 320m/16 根;1.6m 钻孔桩 804m/28 根;3 桥台 4 座,立柱 28 根,系梁 14 座、盖梁 14 座;25m 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 64 片;桥面系双幅共 412 延米。三、工程地质、水文、气象 1、地形地貌 本标段桥位所在地隶属河南省三门峡市卢氏县东明镇党家河村十四组和十七组,交通条件不好,仅有一条乡村土路和羊肠小路与线位相交,侵蚀剥蚀黄土覆盖低山,线位上有多处大小不一的冲沟,多呈 U 字型或 V字形,冲沟深约 10-30 米,覆
5、盖层主要为第四系下更新统老黄土及粉质黏土,微地貌单元为灌木、杂草等。2、工程地质 本标段桥址区基岩主要为远古界中统熊耳群马家河组(Pt2m)的中风化片岩及新生界下地三系始新统张家村组(E2z)的泥质粉砂岩组成,上部覆盖层为下更新统(Q1a1)冲击成因的老黄土、下更新统(Q1a1)冲积德圆砾及下更新统(Q1b1)坡积成因的碎石组成,地层岩性特征如下:(1)老黄土(Q1a1)5.8 米,推荐承载力 fa0=600700Kpa,推荐摩阻力 qik=8090Kpa。(2)圆砾(Q1a1):灰褐色、褐黄色,潮湿,密实状,成份主要是安山玢岩等,多为硬质岩,含量约为 55%,粒径一般 515mm,夹少量卵石
6、,局部富集呈卵石状,胶结程度较差,推荐承载力 fa0=600Kpa,推荐摩阻力qik=150Kpa。(3)碎石(Q1d1):褐黄色,稍湿,密实,成份主要是安山玢岩,含量约 73%,粒径 208.5 米,推荐承载力 fa0=800Kpa,推荐摩阻力 4 qik=160Kpa。(4)中风化片石(Pt2m):灰绿色,变晶结构,片状构造,岩心多呈节长 1020cm 的柱状,岩石遇水易软化,锤击声哑,属较软岩,钻孔揭露厚度 2.2 米,推荐承载力 fa0=1200Kpa。(5)泥质粉砂岩(E2z):紫红色,黄褐色,泥质结构,层状构造,泥质、钙质胶结,胶结程度较差呈半岩半土状,局部夹薄层砂砾岩,36.8米
7、,推荐承载力 fa0=400-500Kpa,推荐摩阻力 qik=100-110Kpa。3、水文地质 本标段线路所穿的地表水系主要为季节性流水,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水量随季节性变化明显,桥址区地下水不发育。4、地震动参数 本合同段处于地震动峰值加速度 g0.05 的区域,即相当于地震基本烈度度区。5、气象特征 项目所处位置气候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干燥、光照充足、四季分明。平均气温度,极端最低气温度,极端最高气温度,年平均降水量为 630MM,雨量集中在 7、8 月份,冬季温度较低。四、风险评估与管理的流程 1、施工阶段风险评估流程 见“施工阶段风险评估流程图”5 施工阶段风险评估流程图 施工阶
8、段开始 检查施工图阶段所做的全部风险评估结果和相关数据资料,以及招投标和合同中反馈的信息 结合自身施工水平和现场情况对风险进行识别和管理 对风险进行评估 在施工组织计划中制定风险管理计划,包括预设的应对措施和残留风险的处理措施 全过程对残余风险进行风险监控 建立专门机构定期检查施工中实际地层条件和各种风险 检查结果是否满足要求 满足 不满足 改变预设的风险应对措施、施工方法和步骤,选择更优化的施工方案和管理措施 直至整个桥梁完工 实施变更后的施工方案和管理措施 表示 直接经济损失等级标准 后果定性描述 一般 较大 重大 特大 后果等级 1 2 3 4 经济损失(万元)Z10 10Z50 50Z
9、500 Z500(4)、环境影响等级标准 环境影响是指桥梁施工对周围建(构)筑物破坏或损害、环境污染等,根据其影响程度进行分级,如表示。环境影响等级标准 后果定性描述 灾难性的 很严重的 严重的 较大的 轻微的 后果等级 5 4 3 2 1 环境影响描述 永久的 且严重的 永久的但轻微的 长期的 临时的 但严重的 临时的 且轻微的 注:“临时的”含义为在施工工期以内可以消除;“长期的”含义为在施工工期以内不能消除,但不会是永久的;“永久的”含义为不可逆转或不可恢复的。(5)、专项风险等级标准 根据事故发生的概率和后果等级,将风险等级分为四级:极高(级)、高度(级)、中度(级)和低度(级)。风险
10、等级标准 后果等级 概率等级 一般 较大 重大 特大 1 2 3 4 很可能 4 高度 高度 极高 极高 可能 3 中度 高度 高度 极高 偶然 2 中度 中度 高度 高度 不太可能 1 低度 中度 中度 高度(6)、风险接受准则与采取的风险处理措施 风险接受准则与采取的风险处理措施表 风险等级 接受准则 处理措施 低度 可忽略 此类风险较小,不需采取风险处理措施和监测。8 中度 可接受 此类风险次之,不需采取风险处理措施,但需予以监测。高度 不期望 此类风险较大,必须采取风险处理措施降低风险并加强监测,且满足降低风险的成本不高于风险发生后的损失。极高 不可接受 此类风险最大,必须高度重视并规
11、避,否则要不惜代价将风险至少降低到不期望的程度。六、施工阶段风险评估 施工准备情况风险因素核对表 施工准备情况 气象调查 与施工有关法令调查 设计文件的核对情况 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其他 施工地质勘察风险因素核对表 施工地质勘察 资料收集情况 常规地质法情况(地质素描)超前地质预报情况 其他 施工管理风险因素核对表 施工管理 培训情况 检测情况 应急预案情况 人员管理情况 施工队伍状况 机械装备程度 施工质量 施工经验辅助工法的掌握与应用 监理情况 其他 其他风险因素核对表 交通事故 司机 运输设备 交通管理 道路状况 9 其他 用电事故 用电设备 施工组织 设备状况 用电管理 其他 七、桥梁
12、工程风险分析 1、风险辨识的主要内容 风险辨识是风险评估与控制的基础。风险因素辨识是否全面、辨识的结果是否准确将影响风险评估和控制过程。风险辨识主要内容有:(1)在桥梁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有哪些风险应当考虑?(2)引起这些风险的主要因素有哪些?2、各项基本风险、引起风险的因素 根据设现场勘察资料和给定的计图纸对柳家凹大桥和李家沟大桥危险单元划分及风险分析:(1)柳家凹大桥和李家沟大桥桥头和桥尾地势陡峭,桩基和承台施工过程中需要开挖原土体,存在高边坡失稳的滑坡的安全隐患。尤其在雨季危险性更大。(2)柳家凹大桥和李家沟大桥跨越多条村里上山耕作的小路,一旦桥上施工发生危险,存在影响村民正常通行的危险。
13、(3)桥梁上部施工属于高空施工,存在人员高空坠落和高空坠物等危险因素。(4)起重机具等特种设备存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故障的危险因素。(5)在上部结构风雨天施工(小风雨),存在人员跌落等危险因素。(6)架桥机安装、拆卸、架梁过程中存在多种危险因素。4、桥梁工程总体风险评估指标体系 评分依据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具体见下 10 表。柳家凹大桥和李家沟大 6865 工程总体风险评估指标体系 总体风险大小 R=A1+A2+A3+A4+A5+A6=11 根据桥梁工程施工安全总体风险分级标准,8R11,磨湾桥梁总体风险等级在级(高度风险)。5、桥梁工程专项风险评估 施工作业程序分解后,通过相
14、关人员调查、评估小组讨论、专家咨询等方式,分析评估单元中可能发生的典型事故类型,并形成风险源清单。公路桥梁工程施工安全风险源普查清单 序号 风险源 判断依据 1 深基坑施工 可能导致坍塌、物体打击、高处坠落 2 人工挖孔灌注桩 可能导致坍塌、物体打击、高处坠落 3 墩塔模板法施工 可能导致坍塌、起重作业、物体打击、高处坠落 4 模板、支架和拱架安装与拆除 可能导致坍塌、物体打击、高处坠落 5 钢筋工程作业 可能导致物体打击、机械伤害、触电 6 架桥机安装作业 可能导致坍塌、机械伤害 7 模板、支架安装与拆除 可能导致坍塌、物体打击、高处坠落 8 临时设施(塔吊、龙门可能导致坍塌、物体打击、高处
15、坠落 评估指标 分类 分值 说明 建设规模(A1)100 米L1000 米或 40 米LK150 米 2 结合实际,综合判定 地质条件(A2)地质条件较好,基本不影响施工安全因素 1 无特殊地质 气候环境条件(A3)气候环境一般,可能影响施工安全,但不显著。2 大风影响高墩、架梁施工 地形地貌条件(A4)丘陵地区 2 结合勘察资料判定 桥位特征(A5)跨乡村公路 3 综合考虑交通量 施工工艺成熟度(A6)施工工艺成熟,国内有相关应用 1 施工经验丰富 11 架等)拆除 9 防护栏、隔离墩施工 可能导致高处坠落、机械伤害、触电 10 桥面与人行道铺装 可能导致高处坠落、机械伤害 评估小组从人、机
16、、料、法、环等方面对可能导致事故的致险因子进行分析,具体填入下表:风险源风险分析表 单位作业内容 潜在的事故类型 不安全状态 不安全行为 备注 深基坑施工 坍塌 防护不当等 忽视安全、忽视警告等 物体打击 无防护等 操作错误等 高处坠落 无防护、无警示标志等 忽视警告标志等 人工挖孔灌注桩 坍塌 防护不当等 忽视安全、忽视警告等 物体打击 无防护等 操作错误等 高处坠落 无防护、无警示标志等 忽视警告标志等 墩塔模板法施工 坍塌 防护不当等 忽视安全、忽视警告 物体打击 无防护等 操作错误等 高处坠落 无防护、无警示标志等 忽视警告标志等 起重作业 起吊作业绳索等不合安全要求 操作错误等 模板
17、、支架和拱架安装与拆除 坍塌 防护不当等 忽视安全、忽视警告等 物体打击 无防护等 操作错误等 高处坠落 无防护、无警示标志等 忽视警告标志等 钢筋工程作业 物体打击 无防护等 操作错误等 机械伤害 使用不安全设备等 设备带“病”运转等 触电 未经许可开动、关停等(电气)未接地等 架桥机安装作业 坍塌 防护不当等 忽视安全、忽视警告 机械伤害 使用不安全设备等 设备带“病”运转 模板、支架安装与拆除 坍塌 防护不当等 忽视安全、忽视警告 物体打击 无防护等 操作错误等 12 高处坠落 无防护、无警示标志等 忽视警告标志等 临时设施(塔吊、龙门架等)拆除 坍塌 防护不当等 忽视安全、忽视警告等
18、物体打击 无防护等 操作错误等 高处坠落 无防护、无警示标志等 忽视警告标志等 触电 未经许可开动、关停等(电气)未接地等 防护栏、隔离墩施工 高处坠落 无防护、无警示标志等 忽视警告标志等 机械伤害 使用不安全设备等 设备带“病”运转等 触电 未经许可开动、关停等(电气)未接地等 桥面与人行道铺装 高处坠落 无防护、无警示标志等 忽视警告标志等 机械伤害 使用不安全设备等 设备带“病”运转等 6、重大风险源风险估测 桥梁工程重大风险源风险估测采用定性与定量结合方法,事故的严重程度的估测方法采用专家调查法。事故可能性的估测方法采用指标体系法。人工挖孔评估指标主要基于坍塌事故、瓦斯爆炸事故等 人
19、工挖孔桩作业事故可能性评估指标 序号 评估指标 分类 分值 说明 1 桩长 L15 米 4 工程经验丰富 2 地形条件 丘陵区 2 作业场地综合考虑 3 土石条件 六类土(常采用爆破)3 土石条件不均 4 地质条件 施工区域内地质条件好 1 结合工程经验 5 地下水 浅层分部,水量较小,施工可能需穿越 2 结合地下水分布综合判定 6 有毒气体 无 0 结合施工区域整体综合判定 7 地下构筑物 无地下构筑物分部 0 根据可能性判定 人工挖孔桩作业评估指标分值 R=4+2+3+1+2=12 基坑施工事故可能性评估指标体系主要基于基坑坍塌。基坑施工事故可能性评估指标 13 序号 评估指标 分类 分值
20、 说明 1 基坑深度 3 米H5 米 4 根据基坑实际深度 2 岩土条件 二类土 0 普通土 3 地下水 地下水分布对施工安全基本无影响 0 情况良好 4 基坑支护 采用专业设计支护方案 1 结合工程经验 5 作业季节 较适宜施工作业季节 1 季节因素对土力学的影响 6 开挖方式 放坡台阶法开挖 0 结合施工区域整体综合判定 基坑施工评估指标分值 R=4+1+1=6 墩柱(塔)施工事故可能性评估指标主要基于支架坍塌事故,临时结构坍塌事故及高处坠落事故。墩柱(塔)施工事故可能性评估指标体系 序号 评估指标 分类 分值 说明 1 墩柱(塔)高度 H30 米 4 结合实际综合评定 2 气候环境条件
21、气候环境条件一般,可能影响施工安全 2 主要考虑强风 3 施工方法 机械滑模法 1 作业人员经验丰富 4 临时结构设计 采用专业设计支护方案 1 结合工程经验 墩柱(塔)施工事故可能性评估指标分值 R=4+2+1+1=8 架桥机安装法施工事故可能性评估指标主要基于架桥机倒塌事故 架桥机安装法施工事故可能性评估指标体系 序号 评估指标 分类 分值 说明 1 行走方式 横向 墩顶移梁 2 无 纵向 步履式 1 2 导粱形式 双导梁 1 无 3 喂梁方式 尾部喂梁型 1 无 4 桥梁线性 弯桥,纵坡大影响施工 1 结合曲线半径,综合考虑 5 气候环境 气候条件较好,基本不影响施工安全 1 主要考虑强
22、风 6 设计与制作 采用专业设计验证方案或相关合格且可靠产品 1 无 14 评估指标分值 R=2+1+1+1+1+1+1=8 人的因素及施工管理引发的事故可能性的评估指标体系 安全管理评估指标体系 评估指标 分类 分值 说明 总包企业资质A 一级 1 无 专业及劳务分包企业资质B 有资质 0 针对当前作业的主要分包企业 历史事故情况 C 发生过一般事故 1 指项目部主要管理人员从事过的工程项目上曾经发生的事故情况 作业人员经验D 经验丰富 0 从特殊作业人员、一线施工人员的工程经验考虑 安全管理人员配置 E 符合规定 0 三类人员持证在岗 安全投入 F 符合规定 0 机械设备配置及管理 G 基
23、本符合合同要求 1 专项施工方案 H 可操作性强 0 M=1+1+1=3,3M5,依据安全管理评估指标分值与折减系数对照表,折减系数为 0.9。典型重大风险源事故可能性等级划分:人工挖孔桩作业事故可能性等级:P=R=120.9=11,6P14,属于级(可能)。基坑施工事故可能性等级:P=R=60.9=5,3P6,属于级(偶然)。墩柱(塔)施工事故可能性等级:P=R=80.9=7,6P14,属于级(可能)。架桥机安装法施工事故可能性等级:P=R=80.9=7,6P14,属于级(可能)。专项风险等级依据风险矩阵法和指标体系法进行动态风险估测。大风险源风险等级汇总表 重大风险源 事故可能性 严重程度
24、等级 风险等级 15 等级 人员伤亡 经济损失 人工挖孔桩作业 级(可能)一般 较大 高度(级)基坑施工 级(偶然)一般 一般 中度(级)墩柱(塔)施工 级(可能)较大 重大 高度(级)架桥机安装法施工 级(可能)一般 重大 高度(级)八、成立工程风险评估与管理 1、风险管理领导小组及工作职责(1)、领导小组 组 长:张彦光 副组长:林根罗 朱伟才 焦红卫 各组成员如下:、桥梁组:安俊成 张国干 曹胜才 张国庆 吴胜利 王恭让 张威 高瑞峰 侯大伟 谢晓理 廖超恒 、便道组:郭连喜 田彦 赵宗田 2、职责分工(1)、组长:负责安全评估与管理工作的领导工作。制定施工阶段 风险评估工作实施细则。(
25、2)、副组长:根据分组的情况开展本组的管理工作,并向组长负责。(3)、成员:在组长及副组长的领导下,开展安全评估与管理工作,成立抢险小组,并落实各项具体措施;与项目部其它相关部门紧密联系,共同抓落实,从人、财、物各方面给予安全评估与管理工作切实的保障。3、安全评估与管理小组办公室 日常工作由项目部安质科负责,值班电话:九、风险评估 本阶段风险评估以定性、半定量为主,结合现有统计数据及现行规范、规定,通过工程类比进行。根据已掌握的勘测、设计资料和桥梁工程的施工情况分析确定各风险因素导致的风险事件可能发生的概率和可能产生的后果。十、风险事件的技术对策 经过桥梁风险评估,被判定为高度风险的桥梁有:磨
26、湾 1#大桥、磨湾 2#大桥,其中高度风险事件有:坍塌、人员高空坠落、高空吊装坠落、起重机具事故;中度风险事件有:毒气、风、雨天气施工、高边坡失稳、交通堵塞。根据风险接受准则与采取的风险处理措施的规定,针对不同的风险事件、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拟采取如下技术对策。1、人工挖孔坍塌、毒气风险事件施工应对措施 深孔大直径挖孔桩发生塌孔的主要原因可分为内因和外因两方面,内因是施工区域内地下水位较高,地下水量丰富,土质情况较差,透水性土层如砂卵石层较厚,并含淤泥质土,形成流砂、流泥,造成孔壁坍 17 塌。外因是护壁施工质量不过关,如护壁混凝土厚度与强度不足,模板刚度不够,拆模时间过早或者钢筋配备不足等造成
27、护壁承受不了土压力与水压力,引起护壁混凝土开裂从而造成塌孔。针对这两种原因,需要采取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以保证挖孔桩的正常施工。a、针对每根桩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排水措施 桩孔内排水:桩孔内水量较少时,可在桩孔内挖小集水坑,随挖随用吊桶随弃土吊出孔外;如渗水量较大,可在桩孔内先挖较深集水井,设小型潜水泵将地下水排入到孔外的临时排水沟,随挖随加深集水井。涌水量很大时,可将某一桩超前开挖,排出此桩内渗水,同时可达到将附近桩孔地下水位降低的目的。b、正确施工护壁 护壁的施工是保证人工挖孔成功的重中之重,在挖孔的过程中要保证尽量减小对土体的扰动,根据土层的变化选择掘进深度和护壁的类型。正常地层挖孔时
28、,每次掘进深度可为 1 米,用与桩基同标号砼护壁即可。掘进后,把护壁定型组合钢模装好,然后根据桩孔中心点校正模板,保证护壁厚度、桩孔尺寸和垂直度,然后浇注护壁砼,上下护壁间应搭接 50mm,且用钢筋捣实、锤击振捣以保证护壁砼的密实度,应四周均匀浇注,以保证中心点位置的正确。当砼达到一定强度(一般为 24 小时)后拆模,拆模后进行校正,对不合格部分进行修正,直至合格。流砂、流泥层中,则每次只能掘进半模或1/3模深度(即30cm50cm),防止大面积砂体位移。而且因流体能产生较大的侧压力,应加大护壁厚度。护壁视具体情况留泄水孔,砼搅拌时可加入适量的速凝剂以加快砼的早期强度,由于基底对护壁无支撑,为
29、防垮模、掉模和变形,还需加大护壁配筋,以 1214 钢筋为宜。在流砂严重地段,可在上节护壁内预埋竖向 16 钢筋,每根约 11.5m 长,周围间距约,将钢筋沿护壁插入下一节护壁位置,主要承受外围流砂一定的水平推力,再开始往下挖,每挖左右用稻草捆塞入钢筋外围,形成阻砂过水层,直至流砂终止。18 或者用常用的钢筒护壁方法,制作长度相当、壁厚 68mm 的钢护筒垂直放入孔内,边挖边沉或使用高频振动器将钢筒直接沉入土体中,或者用锤打至土体中,尔后在筒体内掏土。当暗流出现于岩层间隙或护壁不密实处,处治办法宜用埋管封胶堵水法,实施过程不影响施工进度,堵水效果良好。埋管封胶堵水工艺是将橡胶导流管插入暗流孔,
30、然后用特制的胶泥挤满周围间隙,使积水全部由孔内排出孔壁,待胶体的强度可以抵挡积水时,再将导流管封住。挖孔时要切实提高挖孔的施工速度,要求工人动作熟练、准确,护壁材料事先准备充分,在最短的时间内一鼓作气,快速突破,完成每节()的掘进、护壁工作,然后停止抽水,尽量减少扰动。c、防止毒气中毒的安全技术措施 深度大的人工挖孔桩内往往含有 SO2、CO、H2S 等有毒气体,故每次(每天早、中、晚)挖孔人员下孔前,必须对桩孔内气体进行检测。一般用仪器,如快速检测管,也可用简易方法,即用鸟笼装入白鸽或是兔子后将其放入孔底,20min 后将鸟笼提上来检查鸽子或兔子的身体状况,无异常时才能下到孔底施工。发现有害
31、气体含量超过允许值时,应将有害气体清除至化学毒物最低允许浓度的卫生标准。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每隔 1 小时出孔休息并用鼓风机向孔内送风 5min;当挖孔深度超过 10m 时,应配备专门的向孔内送风的设备,风量不宜少于 25LS;孔底凿岩时应加大送风量。井上和井下挖孔人员应时刻保持联系,井上人员不得在井下人员挖孔时离开现场,以便及时发现险情,展开救治。挖孔作业一旦发生人员中毒、窒息等事故,必须在现场按应急措施规范要求实施抢救,根据情况及时送医院进一步抢救治疗,并报相关部门,以便采取相应措施。2、人工高空坠落风险事件施工应对措施 高处作业前,应系好安全带,穿好防滑软底鞋,扎紧袖口,衣着 19 灵
32、便;凡从事 2m 以上高处作业人员,须定期进行体检,凡不适合高处作业者,均不得从事高处作业。高处作业前,应检查作业点行走和站立处的脚手板、临空处的栏杆或安全网,上、下梯子,确认符合安全规定后,方可进行作业。作业过程中,如遇需搭设脚手板时,应搭设好后再作业。如工作需要临时拆除已搭好的脚手板或安全网,完工后应及时恢复。高处作业所用的料具,应用绳索捆扎牢靠,小型料具应装在工具袋内吊运,并摆放在牢靠处,以防坠落伤人,严禁抛掷。安放移动式的梯子,梯子与地面宜成 6070 度,梯子底部应设防滑装置。使用移动式的人字梯中间应设有防止张开的装置。搭设悬挂的梯子,其悬挂点和捆扎应牢固可靠,使用时应有人定期检查,
33、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如必须站在移动梯子上操作时,应离梯子顶端不少于 1m,禁止站在梯子最高一层上作业,站立位置距离基准面应在 2m 以下。禁止在万能杆件构架上攀登,严禁利用提升爬斗等吊送人员。严禁在尚未固定牢靠的脚手架和不稳定的结构上行走和作业以及在平联杆件和构架的平面杆件上行走,特殊情况下必须通过时,应以骑马式的方式向前通行。安全带应挂在作业人员上方的牢靠处,流动作业时随摘随挂。在易断裂的工作面作业时,应先搭好脚手板,站在脚手板上作业,严禁直接踩在作业面上操作。3、高空吊装坠落风险事件施工技术措施 起吊重物件时,应确认所起吊物件的实际重量,如不明确时,应经操作者或技术人员计算确定。栓挂吊具时,
34、应按物件的重心,确定栓挂吊具的位置;用两支点或交叉起吊时,吊钩处千斤绳、卡环、起重钢丝绳等,均应符合起重作业安全规定。吊具栓挂应牢靠,吊钩应封钩,以防在起吊过程中钢丝绳滑脱;捆扎有棱角或利口的物件时,钢丝绳与物件的接触处,应垫以麻袋、橡胶等物;起吊长、大物件时,应栓溜绳。起吊细长杆件的吊点位置,应经计算确定,凡沿长度方向重量均等的细长物件吊点栓挂位置可参照以下规定办理:单支点起吊时,吊点距被吊杆件一端全杆长的 0.3 倍处。双支点起吊时,吊点距被吊杆件端部的距离为 0.21 乘杆件全长。如选用单、双支点起吊,超过物件强度和刚度的允许值或不能保证起吊安全时,应由技术人员计算确定其起吊支点数和吊点
35、位置。物件起吊时,先将物件提升离地面 1020cm,经检查确认无异常现象时,方可继续提升。放置物件时,应缓慢下降,确认物件放置平稳牢靠,方可松钩,以免物件倾斜翻倒伤人。起吊物件时,作业人员不得在已受力索具附近停留,特别不能停留在受力索具的内侧。起重作业时,应由技术熟练、懂得起重机械性能的人担任指挥信号,指挥时应站在能够照顾到全面工作的地点,所发信号应实现统一,并做到准确、宏亮和清楚。起重作业时,司机应听从信号员的指挥,禁止其他人员与司机谈话或随意指挥,如发现起吊不良时,必须通过信号指挥员处理,有紧急情况除外。起吊物件时,起重臂回转所涉及区域内和重物的下方,严禁站人,不准靠近被吊物件和将头部伸进
36、起吊物下方观察情况,也禁止站在起吊物件上。起吊物件时,应保持垂直起吊,严禁用吊钩在倾斜的方向拖拉或斜吊物件,禁止吊拨埋在地下或地面上重量不明的物件。起吊物件旋转时,应将工作物提升到距离所能遇到的障碍物以上 21 为宜。起吊物件应使用交互捻制交绕的钢丝绳,钢丝绳如有扭结、变形、断丝、锈蚀等异常现象,应及时降低使用标准或报废。卡环应使其长度方向受力,抽销卡环应预防销子滑脱,有缺陷的卡环严禁使用。当使用设有大小钩的起重机时,大小钩不得同时各自起吊物件。当用两台以上起重机同吊一物件时,事前应制定详细的技术措施,并交底,必须在施工负责人的统一指挥下进行,起重量分配应明确,不得超过单机允许重量的 80%,
37、起重时应密切配合,动作协调。起重机在架空高压线路附近进行作业,其臂杆、钢丝绳、起吊物等与架空线路的最小距离不应小于规定距离,如不能保持这个距离,则必须停电或设置好隔离设施后,方可工作。如在雨天工作时,距离还应当加大。4、起重机具事故风险事件施工应对措施(1)根据起重量和施工安全要求选用千斤顶,使用前应了解其性能和操作方法,经试顶确认良好,方可使用。(2)千斤顶应安放在有足够承载能力而又稳定的地面或建筑物上。上、下接触面之间,应垫以木板或麻袋等防滑材料。(3)千斤顶的放置,应对正被顶物件的中心位置,当同时使用二台以上的千斤顶进行操作时,不得超过允许承载能力的 80%,须使各台千斤顶受力的合力作用
38、线与被顶工作物中心吻合,以防千斤顶负重后发生倾斜。(4)千斤顶安置好后,应将物件稍微顶起,确认无异常时,方可继续起顶。(5)千斤顶工作时,不得超过额定高度,随着物件的升高而逐步增加支承垫块,物件下降时,应边落边抽出支承垫块,严禁一次抽出多块。垫块每次加抽不宜超过 23cm,千斤顶每次起落完毕后,应立即旋紧保险箍。22(6)千斤顶起落时,必须缓慢的进行,几台千斤顶同时起落时,必须保持同步均匀起落,不可一个快一个慢。(7)当起顶又长又高的工作物件时,应在两端交替起落,即一端垫实和两侧支承牢靠后,在另一端起落。严禁两端同时起落,以防顶翻工作物而发生事故。(8)千斤顶工作时,应由专人观察压力表的工作情
39、况,如发现压力值突然增大时,要立即停止作业,待查明原因,处理好后,方可继续作业。(9)卷扬机安装应牢固平稳,方向正确,并符合设计。如底部用螺栓或电焊连接时,螺栓应上足拧紧,电焊质量应良好,采用地垄等方式固定卷扬机时,地垄受的拉力要有符合规定的安全系数,并捆扎牢靠,方向顺直。使用时须严格执行卷扬机安全操作规程的规定。(10)用电动卷扬机起重时,应指定司机和信号员(指装吊工操作的卷扬机),并经安全技术和安全操作培训,方可上岗操作,但不得随意更换司机和信号员。(11)卷扬机的钢丝绳“打梢”时,宜使用链条或钢丝绳,应按规定打好扣或上紧夹头,“打梢”人员必须站在钢丝绳余段的外边,距卷筒一米以上为宜。(1
40、2)卷扬机卷筒上的钢丝绳,应依次靠近,排列整齐,留在卷筒上的钢丝绳不得少于 3 圈,卷扬机卷绕钢丝绳时,不得用手引导,严禁人员在绳旁停留或跨越正在工作的钢丝绳。(13)滑车、吊钩应根据起重量选用,无重量标志的滑车、吊钩应经计算或试验确定,并要符合规定的安全系数。(14)滑车、吊钩使用前,应检查轮轴、钩环、撑架、轮槽、拉板、吊钩等有无裂纹或损伤,配件是否齐全,转动部分是否灵活,确认完好方可使用,吊钩如有永久裂纹或变形时,应当更换。(15)滑车、吊钩固定的位置应牢固可靠,方向正确、吊具拴挂好 23 后应封钩。(16)在使用两轮以上的滑车时,滑轮间的几根钢丝绳必须彼此平行,不得有扭转的情况,钢丝绳进
41、出滑车的两面要作明显标记,便于观察滑轮的转动方向和转速的情况,以防各滑轮的转动方向不一致,造成绳子扭转,磨损钢丝绳和消耗拉力。(17)起吊物件时,待物件提高 1020cm,暂停起吊,检查滑车,钢丝绳是否塞牙、跳槽等,确认无异常方可继续起吊。(18)应根据物件的重量选用倒链滑车,使用前应检查轮轴、吊钩、链条、大小滑轮等是否良好,转动部分是否灵活,确认完好,方可使用。(19)倒链滑车栓挂点应兼顾,并捆扎牢靠,吊钩应封钩,起吊物件时,应先缓慢收紧吊具,待物件稍离地面并经检查确认无异常,方可继续起吊。(20)用倒链滑车起吊物件时,操作人员应站在适当的位置,脚不得伸入被吊物件垂直下方,严禁将头伸入被吊物
42、件的下方观察情况。(21)不得用倒链滑车吊钩斜拉、斜吊物件,也不得起吊重量不明的物件。(22)绑扎扒杆所用的木料,应根据起重量大小选用,事先要详细检查,如有大的木节、伤痕、木纹扭曲等不得使用。一般情况下圆木大小的直径以 2025cm 为宜。(23)人字扒杆顶端交叉处根据起重量不同要求,用符合规格的钢丝绳捆绑牢靠;扒杆下部系以绊脚绳,并用木楔垫平扒杆脚,扒杆上应每隔 3040cm 钉以木条或绊脚绳,便于作业人员上、下。(24)扒杆使用前应按规定进行试吊,确认扒杆、地垄、缆风绳、卷扬机的等无异常,方可使用。(25)人字扒杆顶端,应拴好缆风绳,缆风绳应成 4560角,如吊重量较大时,可在后缆风绳中间
43、加一副滑车组,用以调正扒杆的前倾角度。24(26)钢丝绳、卡环的使用,按出厂的规格说明书,无规格说明书的钢丝绳,应做拉力强度试验确定合格,方可使用。(27)根据起吊物件的重量选用钢丝绳和卡环,使用前宜经计算决定。钢丝绳的允许承载力可用下面的简单公式来确定:钢丝绳的允许承载力=直径(毫米)直径(毫米)4.5(公斤)(28)钢丝绳的报废断丝标准和磨损,应符合规定要求,起吊重的结构或重大部件时,宜使用新钢丝绳。30cm,用绳卡连接时,必须选择与钢丝绳直径相匹配的卡子,卡子数量和间隔距离,应根据不同钢丝绳直径按规定使用。(30)钢丝绳禁止与带电的金属(包括电线、电焊钳)相碰,以防烧断。5、风、雨天气风
44、险事件施工技术措施 遇有六级(含六级)以上强风浓雾等恶劣天气,不得进行露天悬空的攀登从事高处作业。不得已需要进行雨天高处作业时,必须有可靠的安全防护措施。6、交通堵塞风险事件施工技术措施 要在跨线孔跨墩顶之间满布防护网。小型架梁设备在跨线拖拉过程中,小型构件要安装牢固,避免松动,掉入线路,影响行车安全。原则上架梁经过线路时,要求一次性架设完毕,但确需停止工作时,应拉好缆风绳,安放止轮器,以防被大风吹倒,掉入线路,损坏线路设备,影响行车安全。梁片就位后,应立即对梁片进行加固,并在梁端的两侧应有牢固的斜支撑,以防梁片倾斜,掉入线路,损坏线路设备,影响行车安全。车辆经过时,严禁进行架设桥梁,待车辆经
45、过后,方可进行施工。25 十一、残余风险评估 由于采用了相应的风险对策措施,加强施工过程中风险动态管理,桥梁施工的风险会相应地降低,但不可能完全消除,结合初始风险评估结果和制定的对策措施,对桥梁残留风险进行评估。根据施工的进展对实行动态跟踪管理,定期反馈,发现问题及时与相关单位进行沟通,不断完善处理措施。项目部领导小组将根据审批后的风险评估方案进行日常工作的实施,有效的开展工程安全风险评估和管理工作,深入现场调查研究,制定合理安全保障措施,确保安全、按期完成吕梁环城高速公路的施工任务。十二、桥梁风险评估结论 通过本次风险评估,认识到本标段水文地质条件较差,人工挖孔、高墩施工、架梁等施工难题,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高空坠物风险、人员高空坠落风险、触电风险、机械伤害风险、坍塌风险,这些风险事件均可能对桥梁建设的安全、工期、投资及第三方造成不利影响。柳家凹大桥和李家沟大桥,初始风险为级(高度)风险,但通过一系列对策措施,可将风险降至可接受区域。这仅是风险管理与控制的开始。在下一步的施工过程中还要加强监控,对风险做好动态管理,从而达到控制风险、减少损失、确保施工安全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