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会计学总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础会计学总论.ppt(7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基础会计学基础会计学王维晓内蒙古大学经济管理学院1第一章第一章 总论总论l内容提示 本章主要阐述了会计的职能、特点和定义;会计的产生和发展;会计对象;会计要素;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一般原则;会计方法体系;会计目标及会计学科体系等内容。本章是会计的基本理论部分,也是全书内容的导论和引言。2l第一节第一节 会计概述会计概述l第二节第二节 会计对象和会计要素会计对象和会计要素l第三节第三节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一般原则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一般原则l第四节第四节 会计核算方法体系和会计循环会计核算方法体系和会计循环3第一节第一节 会计概述会计概述一、会计的含义一、会计的含义二、会计的产生和发展二、会计
2、的产生和发展三、会计学及其体系三、会计学及其体系4一、会计的含义一、会计的含义 (一)会计的基本职能 1.反映(核算)职能反映(核算)职能 指会计通过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把大量数据转换为财务信息并加以提供的过程。收集信息加工信息提供信息5 该职能的主要特点:(1)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 (2)以会计凭证为核算依据 (3)进行全面、连续、系统和综合反映 (4)主要反映客观信息,同时开展预测,参与决策,提供未来信息。(5)应与信息技术紧密结合6 2.监督职能监督职能 会计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要求,利用会计反映所提供的经济信息,对各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控制,使之达到预期目标的功能。会计监督设及经济活动的
3、全过程,包括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两两大大职职能能的的关关系系:反映是监督的基础,监督是反映的目的。7l(二)会计的概念(二)会计的概念 会计的两层含义会计的两层含义:第一,会计是管理的一种工具,源自于反映职能。第二,会计是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源自于监督职能。会会计计概概念念:会计是以货币为计量单位,利用专门的方法和程序,对企业、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完整的、连续的、系统的反映和监督,旨在提供经济信息和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种管理工具和管理活动。8关于会计概念的争论l信息系统论信息系统论 会计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一系列方法,从量的方面对经济活动过程中的价值运动及其结果,进行连续、系统
4、、全面、综合地核算和监督,以提供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会计信息系统是一个收集、加工和报告以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该系统的运转过程可简单地概括为:信息输入 信息加工 信息输出9l会计管理活动论会计管理活动论 会计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提供经济信息、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的一种管理活动。它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采用一系列专门的程序和方法,对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进行反映和监督。l有观点认为:是由于对会计对理解角度不同出现上述差别,信息系统论信息系统论 是将会计理解为会计方法,而会计管会计管理活动论理活动论 是将会计理解为会计工作。10二、会计的产生和发展二、会计的产生和发展 (
5、一)会计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会计的产生也缘于人们有效管理财产、提高生产经济效益的主观需要。产生的条件:1.生产力有一定的发展,剩余产品出现,才有可生产力有一定的发展,剩余产品出现,才有可能产生会计。而管理财产的主观要求也随之出现。能产生会计。而管理财产的主观要求也随之出现。2.2.生产过程较为复杂,由于生产管理的要求才产生产过程较为复杂,由于生产管理的要求才产生了对会计的需要。生了对会计的需要。11l(二)古代古代会计会计会计会计是官厅会计为主,是官厅会计为主,近代会计近代会计近代会计近代会计以企业会以企业会计为中心,计为中心,现代会计现代会计现代会计现代会计分为分为财务会计财务会计
6、财务会计财务会计和和管理会计管理会计管理会计管理会计两大分支。两大分支。在古代社会,由于生产力的限制,会计主要被各级官在古代社会,由于生产力的限制,会计主要被各级官府用于管理财产。府用于管理财产。在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后,使用会计的主体集中于企业。在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后,使用会计的主体集中于企业。近代会计出现的两大特点标志着会计已经形成较为完整近代会计出现的两大特点标志着会计已经形成较为完整的体系。的体系。特点一特点一,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特点二,特点二,广广泛使用复式记账法。泛使用复式记账法。两权分离以及会计管理功能的加强导致两权分离以及会计管理功能的加强导致现代会计现代
7、会计区分区分为为财务会计财务会计财务会计财务会计和和管理会计管理会计管理会计管理会计两大分支。两大分支。12(三)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 1.1.财务会计的产生及特点财务会计的产生及特点 股份有限公司的出现(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导致股份有限公司的出现(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导致了财务会计的产生。了财务会计的产生。股份制企业组织形式带来的问题:股份制企业组织形式带来的问题:优点优点:广泛筹集资金;专家治厂;责任有限。:广泛筹集资金;专家治厂;责任有限。问题问题:两权分离加大了股东的风险;责任有限加大了债权人的两权分离加大了股东的风险;责任有限加大了债权人的风险。风险。要求要求:企业外部出现了一个与
8、企业有厉害关系的集:企业外部出现了一个与企业有厉害关系的集团,他们需要了解企业的信息,以便作出相应的决策,团,他们需要了解企业的信息,以便作出相应的决策,这给企业会计提出了新的要求。这给企业会计提出了新的要求。13 为了保证企业所提供信息的客观、公正和易于理解,为了保证企业所提供信息的客观、公正和易于理解,导致了导致了公认会计原则公认会计原则公认会计原则公认会计原则的产生。的产生。公认会计原则公认会计原则公认会计原则公认会计原则在会计中的在会计中的贯彻产生了贯彻产生了财务会计财务会计财务会计财务会计。财务会计的特点:(1)财务会计是一个面向外部的经济信息系统经济信息系统。(2)财务会计主要提供
9、有关企业过去过去已发生和完成的微观信息。(3)财务会计受到公认会计原则公认会计原则规范。(4)财务会计有一套科学的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财务数据之间形成了严密的钩稽关系钩稽关系。14 2.2.管理会计的产生及特点管理会计的产生及特点 管理会计的产生与发展是以管理科学的产生与发展管理会计的产生与发展是以管理科学的产生与发展为基础的。它经历了执行性管理会计阶段(责任会计)为基础的。它经历了执行性管理会计阶段(责任会计)和决策性管理会计阶段(决策会计)。和决策性管理会计阶段(决策会计)。责任会计的产生基础是泰罗的科学管理学说。该学责任会计的产生基础是泰罗的科学管理学说。该学说的说的核心核心:研究制定最
10、有效的工作标准(时间、工作方:研究制定最有效的工作标准(时间、工作方式等),实现生产各个方面的高度标准化,避免一切可式等),实现生产各个方面的高度标准化,避免一切可能的浪费,提高生产和工作效率。该学说的具体落实需能的浪费,提高生产和工作效率。该学说的具体落实需要要“最完善的计算和监督制度最完善的计算和监督制度”,具体包括:标准成本,具体包括:标准成本的确定,预算控制和差异分析。会计从事此项工作就形的确定,预算控制和差异分析。会计从事此项工作就形成了责任会计。泰罗制的成了责任会计。泰罗制的两大缺陷两大缺陷:忽略了企业经营决:忽略了企业经营决策问题和人的主观能动性问题。策问题和人的主观能动性问题。
11、15 决策会计的产生基础是现代管理科学。现代管理决策会计的产生基础是现代管理科学。现代管理科学的科学的两大支柱两大支柱两大支柱两大支柱:运筹学和行为科学。:运筹学和行为科学。运筹学运筹学运筹学运筹学:主要应用现代数学和数理统计学的原理和:主要应用现代数学和数理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建立许多数量化的管理方法和技术,如成本习方法,建立许多数量化的管理方法和技术,如成本习性,本、量、利分析等,对企业极为复杂的生产经营性,本、量、利分析等,对企业极为复杂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科学的预测、决策、计划、控制,促使企业活动进行科学的预测、决策、计划、控制,促使企业生产、经营实现最优化运转。生产、经营实现最优化运转
12、。会计利用运筹学提供的各种方法开展预测、决策、会计利用运筹学提供的各种方法开展预测、决策、计划、控制工作就形成了决策会计。计划、控制工作就形成了决策会计。16经营目标 最优决策 差异的对比分析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计算执行决策会计责任会计拟订改进措施即时反馈事后反馈计划(预算)17l l总结:总结:管理会计是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规划和控制的内管理会计是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规划和控制的内部信息系统。它利用财务会计提供的资料以及其他有关部信息系统。它利用财务会计提供的资料以及其他有关资料进行整理、计算、对比和分析,使企业各级管理人资料进行整理、计算、对比和分析,使企业各级管理人员能据以对企业一切发生或
13、潜在的经济活动进行规划和员能据以对企业一切发生或潜在的经济活动进行规划和控制,并帮助企业领导控制,并帮助企业领导作出各种决策。18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主要区别:1.1.主要服务对象不同主要服务对象不同 2.2.提供信息的性质不同提供信息的性质不同 3.3.核算规范不同核算规范不同 4.4.核算范围不同核算范围不同 5.5.核算方法不同核算方法不同 6.6.核算要求不同(提高信息的内容、计量的精核算要求不同(提高信息的内容、计量的精确度、时间等)确度、时间等)7.7.法律效力不同法律效力不同 19三、会计学及其体系 会计学是以经济学为理论指导,充分运用数学和管理科学技术,研究如何建立和运用会计理
14、论和方法,对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反映、监督和控制的一门科学。会计学属于经济管理学的一个分支。会计学的发展特点:1.会计实践产生较早,会计理论形成晚;2.研究内容侧重于方法研究(技术性强);3.随着会计实践、会计环境的发展变化,会计学的研究内容也在不断发展深化20会计学科体系:会计学作为一种知识体系,是由许多相互联系的课程组成的学科体系。会计学科体系的构成按研究内容划分,骨干课程包括:1.基础会计 主要阐述会计核算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操作技术,它是会计学的入门课程,是学习其他会计学课程的基础。2.财务会计 阐述企业如何按照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和账务处理程序,对经济业务进行确认、计
15、量、记录和编制会计报表,对外传递会计信息。3.成本会计 阐述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计划、成本核算、成本控制和成本分析的理论和方法。21 4.管理会计 阐述有关侧重于内部管理的执行性会计(责任会计)和以会计预测、决策为主要内容的决策会计的理论和方法。5.财务管理 阐述资金的筹措(筹资活动),资金运用、资金的分配和投资(投资活动),研究如何提高资金利用效果。6.审计学 阐述对会计核算的结果,经济活动的合法、合理和效益性的监督、检查的基本理论和方法。22第二节第二节 会计对象和会计要素会计对象和会计要素一、会计对象二、会计要素23一、会计对象 会计对象会计对象是指会计所反映和监督的内容,概括讲会计
16、对象是指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过程。不同行业 由于具体经济业务的不同,其具体的资金运动过程也有所不同。工业企业(制造业)的最为复杂,具体见后图。24工业企业的资金运动过程工业企业的资金运动过程投资投投资资总总额额银行银行存款存款材料材料生产生产产成产成品品银行银行存款存款采购阶段采购阶段生产阶段生产阶段销售阶段销售阶段(货币资金)(货币资金)(储备资金)(储备资金)(生产资金)(生产资金)(成品资金)(成品资金)(货币资金)(货币资金)固定资产固定资产(固定资金)(固定资金)折旧折旧工资工资进入下一轮循环进入下一轮循环进进入入企企业业退退出出企企业业25资金运动图总结:1.两个概念:资金循
17、环和资金周转。2.企业经济活动类型的划分:筹资活动、投资活动、经营活动。3.财务管理与会计的区别和联系4.企业的生命在于循环以及大循环观念26二、会计要素二、会计要素 会计要素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按经济内容所作基本分类,也称会计核算要素或财务报表的构成要素 会计要素的内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27(一)资产(一)资产 资产是由过去交易或事项形成、为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交易:指企业与外部发生的经济利益交换。事项:指企业内部发生的具有经济影响的事项。特点:(1)资产能够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2)资产都是为企业所拥有的,或者即使不为企业所拥有
18、,但也是企业所控制的。(3)资产都是企业在过去发生的交易、事项中获得的。28资产的主要分类:资产的主要分类:l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l货币资产和非货币资产l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l优良资产和不良资产l会计定义的资产和法律认定的资产l帐外资产、虚拟资产、抵押资产l生物资产、投资性房地产29 流动资产流动资产是指预期能在一年或超过一年的一个经营周期内变现或耗用的资产。非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除流动资产以外的其他资产,包括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递延资产(长期待摊费用)。此种分类的关键意义:衡量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分析企业资产构成及其合理性。30l 货币性资产货币性资产:指持有的现金及将以固定或可确定
19、金额的货币收取的资产,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应收帐款、应收票据等。l 非货币资产非货币资产:指货币性资产以外的资产,包括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l 此种分类的意义:非货币性资产存在资产计价问题,它关系到企业资产的市场价值与帐面价值是否相否问题即资产的实际质量。l其他分类的解释:其他分类的解释:31(二)负债(二)负债 负债负债是企业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特点:1.负债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现时义务是指企业在现行条件下已承担的义务。2.负债的清偿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3.负债是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32 负债的主要分类负债的主要分
20、类l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l货币性负债和非货币性负债l或有负债负债经营的必要性:负债经营的必要性:1.具有抵税效应;2.可以获取财务杠杆效益33l 流动负债流动负债是指一年内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偿还的债务。长期负债长期负债是指偿还期限在一年以上或一个经营周期以上的债务。此种分类的主要作用:分析债务结构的合理性;短期偿债压力与财务风险。34 货币性负债货币性负债是指债务到期后需要用货币资金偿还的债务;非货币性债务非货币性债务则主要是用产品偿还的债务。货币性债务分析侧重与企业的支付能力分析,如果是外币债务则必须考虑汇率风险;非货币性债务分析侧重于生产能力分析,考虑合同违约风险。35 或有负债:或
21、有负债:是指过去的交易和事项形成的潜在义务,其存在须通过将来不确定事项的发生或不发生予以证实,或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现实义务,履行该义务不是很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或该义务的金额不可能可靠地计量。如:已贴现的商业承兑汇票、未决诉讼、为他人提供担保、商品质量担保等。关注或有负债的目的,预防可能突然发生的财务风险。36 (三)所有者权益(三)所有者权益 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又称之净资产。所有者权益是所有者对企业资产的剩余索取权。其主要特点:(1)所有者权益是不需要偿还的企业长期资金来源;(2)所有者权益是剩余权益;(3)所有者权益是股东权力形成的基础。37
22、所有者权益的构成:所有者权益的构成:实收资本实收资本是指作为股权份额的股东实际投入资本。资本公积资本公积是指由投资者实际投入但不能构成股权份额的资本即股本溢价,或是由不能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或损失构成。盈余公积盈余公积是指依法按一定比率从税后利润中提取的积累资金。包括法定盈余公积、任意盈余公积等。未分配利润未分配利润是指已实现的税后利润作了各项分配后,余下来的可供以后分配的利润。38 (四)收入四)收入l 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收入的特征:1.收入应当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2.收入应当会导致经济利益的流入,该流入
23、不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资本;3.收入应当最终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增加。4.收入的表现形式:资产的增加或负债的减少。l收入按经营业务的主次分类:收入按经营业务的主次分类: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39 (五)费用(五)费用 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费用的主要特征:(1)日常活动中发生的;(2)费用是与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3)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减少;(4)费用的表现形式:资产的减少或负债的增加。费用的主要分类:费用的主要分类:费用按其归属不同(是否应该计入产品的成本)可以分为生产费用和期间费用。40 (1)(1)生产费
24、用生产费用:指应计入产品成本的费用。按其计入产品成本的方式不同,又可以分为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直接费用直接费用:不用分配,直接计入产品成本的费用。间接费用间接费用:需要通过分配计入产品成本的生产费用,如制造费用、同时涉及多种产品的材料费用、人工费用等。(2)(2)期间费用期间费用:是指当期发生的不能归入产品成本,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各项费用。管理费用管理费用:企业行政管理部门发生的费用财务费用财务费用:指为筹集资金而发生的费用销售费用销售费用:指为销售商品而发生的费用41 (六)利润(六)利润l 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 利润的内容:营业利润 投资收益 营业外收入(利得)营业外支出
25、(损失)从“利润=收入-费用”看广义的收入和费用42常用的几个利润概念常用的几个利润概念:第一步: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 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第二步:营业利润营业利润=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 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其他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支出第三步:利润总额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 营业外支出 投资收益投资收益,是指对外投资所取得的收益,包括股利收入和利息收入等。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营业外支出,是指企业发生的与其生产经营活动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收入和支出。第四步:净利润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43第三节第三节 会计核
26、算的基本前提和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一般原则一般原则一、财务会计规范体系二、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三、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44一、财务会计规范体系一、财务会计规范体系国际惯例:国际惯例:基本会计准则具体会计准则会计核算改革前中国会计规范体系:改革前中国会计规范体系:会计法会计制度(分所有制、分行业、分部门制定)会计核算45会计法会计法基本准则基本准则(92年颁布)年颁布)具体准则具体准则(93年开始陆续年开始陆续制订颁布;制订颁布;06年年集中制订颁布)集中制订颁布)会计制度会计制度(93年分行业制订)年分行业制订)(2001年统一制订)年统一制订)会计核算会计核算改革后中国会计规范体系:改革后中国会
27、计规范体系:46 基本会计准则基本会计准则:是会计核算工作的纲领性、概括性规范,近似于会计工作中的“宪法”,其基本内容包括:财务报告的目标,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一般原则、会计要素规范、会计报告规范等。具体会计准则具体会计准则:是对会计工作的具体规范,近似于会计工作中的“具体法”,具体准则有许多,并随着会计工作的复杂化,在陆续颁布新的具体准则,从其所起的作用角度看,可分为三类:1.共同业务准则;2.特殊业务准则;3.会计报告准则。47 中国会计的国际化进程中国会计的国际化进程 1、1992年,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财务通则、13项行业会计制度和10项行业财务制度(简称两则两制),结束了计
28、划经济的会计模式,确立了与市场经济相适应、并与国际惯例初步协调的会计模式。2、1993年,发布了股份制试点企业会计制度,1998年又进行了修订,形成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48 3、1997年开始,陆续发布了共16项具体会计准则。4、2000年,国务院发布了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财政部以此为依据,下发了企业会计制度,要求2001年1月1日起暂在股份有限公司执行,以后逐步推广。5、2001年,完成金融企业会计制度。6、2004年,完成小企业会计制度。7、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颁布了39项会计准则,要求上市公司在起执行,鼓励其他企业实施.49 二、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二、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 是为了
29、保证会计核算工作的正常进行而对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时间范围、计量工具、核算环境所作的一些限定或假设。我国会计准则规定了四项基本前提:1.会计主体 2.持续经营 3.会计分期 4.货币计量50 (一)会计主体(一)会计主体 会计主体是指组织会计核算,使会计为之服务的特定单位,也称为会计实体。意义:限定了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 会计主体的条件:1.有一定数量经营资金、2.独立开展生产经营活动,3.经济上独立核算。会计假设的原因:会计主体不完全等同于法律主体,一般来说,法律主体往往是一个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并不一定就是法律主体。51 (二)持续经营 持续经营,是指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企业将会按当前的规模和
30、状态继续经营下去,企业的各项资产将会按原定用途发挥作用。意义:为会计核算环境作了假定,由于企业的各项资产将会按原定用途发挥作用,依据”有用即有价”判别标准,企业的各项资产“物有所值”,“值”它被购买时的价格,所以企业采用历史成本原则对资产进行计价。基本准则第六条: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持续经营为前提。52 (三)会计分期 会计分期会计分期:是指将一个企业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成连续的、长短相同的会计期间,据以编报财务报告,从而及时地向各方面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信息。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均称为会计中期。意义:会计分期为会计核算提
31、供了时间界限。会计假设的理由:这只是人为的一种划分而非客观。难题:如何正确划分跨期收入和跨期费用。53 (四)货币计量(四)货币计量 货币计量货币计量:是指采用货币作为计量单位,记录和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我国关于记帐本位币的规定:会计核算以人民币为记帐本位币。业务收入以外币为主的企业,也可以选定某种外币为计帐本位币,但编制的会计报表应当折算为人民币反映。意义:货币计量为会计核算提供了计量工具。货币计量的假设性:假设币值稳定。54 三、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三、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 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是进行会计核算的指导思想和衡量会计工作成败的标准。具体包括两个方面,即:衡量会计信息质量的一般原则
32、、有关确认和计量的一般原则。衡量会计信息质量的一般原则:客观性,相关性,可比性,一贯性,及时性,明晰性,重要性。有关确认和计量的一般原则:权责发生制,配比原则,历史成本原则,谨慎性原则,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实质重于形式。55(一)衡量会计信息质量的一般原则 1、客观性(可靠性)原则 (1)含义: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如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2)客观性不等于精确性l会计信息在定性(即分类)上做不到精确l会计信息在定量上做不到精确 562、相关(有用)性原则:相关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对
33、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有用性的标准:满足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需要;满足有关各方面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需要;满足企业加强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l 可靠性与相关性存在矛盾。57 3可比性原则(静态可比)可比性原则是指会计核算应当按照规定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会计指标应当口径一致,相互可比。这一原则规定便于从横向上对同一期间不同企业的会计信息进行相互比较和分析,为有关决策提供可比的信息。l资本流动的社会性突出了对可比性原则的要求。58 4一贯性原则(动态可比)一贯性原则要求企业采用的会计政策在前后各期保持一致,不得随意改变。只有遵循一贯性,保持前后各期会计政策的一致性,才能
34、对前后期间的会计信息进行比较、分析和利用。如有变更应当将变更的内容和理由,变更的累积影响数以及累积影响数不能合理确定的理由等,在会计报表中予以说明。可变更会计方法的情况:(1)法律或会计制度等要求;(2)能够提供更可靠、更相关的信息。59 5及时性原则 及时性原则是指会计核算应当及时进行,不得提前或延后。具有时效性的会计信息才是有用的信息。6明晰性原则 明晰性原则是指会计记录和会计信息必须清晰、简明,便于理解和使用。60 7 7重要性原则重要性原则 重要性原则是指在选择会计方法和程序时,要考虑经济业务本身的性质和规模,根据特定的经济业务对经济决策影响的大小,来选择合适的会计方法和程序。如低值易
35、耗品采用一次摊销法。意义:(1)对于信息使用者来说,可以使他们抓住重点,有利于决策;(2)对于会计工作来说,可以使提供信息的效益大于成本,提高工作效率。注意:在评价某些项目的重要性时,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61 (二)有关确认、计量的原则 1权责发生制(记账基础)即按照收入的权利是否形成和支付的责任是否发生来确定收入和费用的归属期。凡属于本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无论款项是否收付,均应作为当期的收入与费用;凡不属于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经收付,也不应作为当期的收入与费用。与此相反的记账原则是收付实现制。即根据实际收到的款项和支付的款项来确认收入和费用。6
36、2 采用权责发生制带来的主要问题:(1)需要会计人员进行职业判断,即主观性认识;(2)收入和费用的发生与现金流不同步。63 2配比原则 配比原则是指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收入与其成本,费用应当相互配比,同一会计期间内的各项收入与该收入相关的成本、费用,应当在该会计期间内确认。配比原则的两层含义:(1)因果配比,将收入与对应的成本相配比。(2)时间配比,将一定时期的收入与同时期的费用相配比。643历史成本(计价原则)成史成本原则是指将取得资产时实际发生的成本作为资产的入帐价值。其后,如发生减值,应当按规定计提相应的减值准备。除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另有规定者外,企业一律不得调整其账面
37、价值。优点:(1)具有客观性;(2)具有可验证性;(3)记账的严肃性:(4)简化会计核算。缺点:物价变动时容易造成账面价值与市场价值的分离。65会计要素计量属性及其应用原则会计要素计量属性及其应用原则l计量属性:计量属性:l 1.历史成本2.重置成本3.可变现净值4.现值5.公允价值应用原则:应用原则:企业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一般应当采用历史成本,在某些情况下,为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实现财务报告目标,企业会计准则允许采用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计量。664 4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 凡支出带来的效益仅与本会计年度(或一个营业周期)有关为收益
38、性支出,收益性支出的结果增加当期费用;凡支出带来的效益与几个会计年度(或几个营业周期)有关为资本性支出,资本性支出的结果形成企业的长期资产。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是指,将与当期收益相关的支出计入当期的损益,将与当期以及以后多个期间的收益相关的支出计入资产的价值。混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将影响企业当期损益计量以及期末资产的计量。67 5.5.谨慎原则谨慎原则 是指在有不确定因素的情况下作出判断时,保持必要的谨慎,不得高估资产或收益,不得低估负债或费用,也不得计提秘密准备。会计核算 时,对可能发生的收入不予以确认;而对可能发生的费用、损失则予以确认、入帐。企业经营存在风险,实施谨慎原则,
39、对存在的风险加以合理估计,就能在风险实际发生之前化解风险,并防范风险,有利于企业作出正确的经营决策,有利于保护所有者和债权人的利益,有利于提高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68谨慎性原则的具体体现:谨慎性原则的具体体现:1.八项减值准备的计提:短期投资跌价准备 坏帐准备 存货跌价准备 长期投资减值准备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在建工程减值准备 委托贷款减值准备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2.加速折旧、69 6.实质重于形式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指交易或事项的实质重于其法律表现形式。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核算,而不能仅仅以其法律形式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如售后回购销售、售后回租、融资租赁等。70第四节第四节
40、 会计核算方法和会计循环会计核算方法和会计循环一、财务报告的目标和会计方法二、会计核算方法体系三、会计循环71 一、财务报告的目标和会计方法一、财务报告的目标和会计方法 目标: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会计方法:是指用来反映和监督会计对象,发挥会计职能,实现会计目标的手段。它是从会计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增加其内容。1.会计核算方法(狭义会计方法)2.会计分析和考核方法 3.会计预测、决策方法 4.会计检查方法72 二、会计核算方法体系二、会计核算方法体系 1、设置帐户2、复式记帐3、填制和审核凭证4、登记帐簿5、成本计算6、财产清
41、查7、编制会计报表73经济业务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登记帐簿编制会计报表设置帐户复式记账财产清查成本计算74 三、会计循环三、会计循环l会计循环是指会计信息处理的周而复始、循环往复的过程。其基本步骤包括:l1.交易分析;l2.编制会计分录;l3.过帐;l4.编制调整前试算平衡表;l5.编制期末调整分录并过帐;l6.编制调整后试算平衡表;l7.编制正式财务会计报表。75分分分分析析析析经经经经济济济济业业业业务务务务编编编编制制制制会会会会计计计计分分分分录录录录过过过过帐帐帐帐调调调调整整整整结结结结帐帐帐帐编编编编制制制制财财财财务务务务报报报报表表表表日常业务日常业务日常业务日常业务期末业务期末业务期末业务期末业务原始凭证原始凭证原始凭证原始凭证记帐凭证记帐凭证记帐凭证记帐凭证分类账分类账分类账分类账调整分录调整分录调整分录调整分录结帐分录结帐分录结帐分录结帐分录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