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03讲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押题专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03讲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押题专练.doc(2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1 / 20【2019【2019 最新最新】精选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精选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第 0303 讲讲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押题专练治制度押题专练1. “公民不遗余力地献身国家,战时献出鲜血,平时献出年华,他没有抛弃公务照管私务的自由相反,他必须奋不顾身地为城邦的福祉而努力。”这主要反映出古代雅典( )A.少数精英操纵着政府权力B.公民意识强烈C.公民自由受到严格的限制D.人文精神浓厚【答案】B【解析】题中“公民”是城邦的主人,是政治的主要管理者,掌握政府的权力,故 A 项错误;由公民“献身国家” “奋不顾身为城邦”可知“公民意识强烈” ,故 B 项正确;“公民的自由
2、受限”并未体现,故 C 项错误;古希腊的人文精神是:提倡怀疑精神,反对迷信,强调人的价值、人的决定作用,材料中更强调“公民与城邦发展”的作用,故 D 项错误。2. “希腊民主城邦的宪政决定了普通公民具有在公共场合发言的能力,这种能力对于任何人都是不可少的要学会如何辩论,这就要求有一种较高层次的教育。 ”这表明古希腊城邦的民主宪政( )A.推动了自由观念的形成 B.提高了公民参政积极性C.有利于提高公民的素养 D.促进了教育体制的完善2 / 20【答案】C3.在古代雅典,当选高级公职人员如执政官、司库官、公买官,其任职资格在议事会初审后交陪审法庭终审。这说明当时的陪审法庭( )A.拥有执行监督的
3、权力 B.管理城邦各项的事务C.代表了公民大会意志 D.奉行私法公正的原则【答案】A【解析】陪审法庭成为最高司法与监察机关,与材料中“在议事会初审后交陪审法庭终审”相符,故 A 项正确;陪审法庭是最高司法与监察机关,并不管理城邦各项的事务,故 B 项错误;公民大会成为最高权力机关,商定城邦重大事务,而陪审法庭是最高司法与监察机关,故 C 项错误;材料中“当选高级公职人员任职资格”是公共事务而非私法,故 D 项错误。4.古代雅典人将流放视为一种比死刑更为严重的刑罚,因而雅典城邦对被处死刑者以逃亡他乡而逃避死刑的情形加以放任。材料体现了雅典的价值观念是( )A.平等自由 B.城邦至上C.人民主权
4、D.法律至上【答案】B5.亚里士多德说:对实际上平等的人们实行平等的待遇,的确是合乎正义的,既然合乎正义,也能有利于邦国。所以,限制官员的任期为六个月,使平等的人们能够轮番担任官职,可说是一个公道而有益的措施。材料中亚里士多德认为( )A.限制官员任期能有效遏制腐败3 / 20B.短任期制避免了官僚势力的膨胀C.短任期制有助于民主的广泛性D.短任期制使居民均有机会参与城邦管理【答案】C【解析】根据题意,亚里士多德认为任期制可以使平民平等的参与政权,体现了民主的广泛性,故 C 项正确。6.公元前 406 年,雅典的 10 位将军在指挥对斯巴达的海战中取得胜利,却被指控犯有不打捞海战时浮于海面的士
5、兵尸体之罪。他们虽然努力证明自己无罪,但是公民大会还是判处其中 8 位将军死罪。这说明古代雅典民主( )A.具有浓厚的人文主义情怀B.带有强烈的主观情绪化倾向C.缺乏权力之间的制约平衡D.程序的公开保证了结果公正【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不打捞海战时浮于海面的士兵尸体之罪” “判处其中 8位将军死罪” ,并不是一种理性的体现,说明存在主观情绪化,权力滥用,故 B项正确。7.法国学者费奈隆评价雅典民主制度时说道:“民众支配雅典,演说支配民众。 ”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所有的雅典居民对国家大事都享有决策权B.演说辩论缩短了决策时间降低了决策失误C.缺乏法制规范的民主容易被浮华形式误导4 /
6、20D.专业人士管理国家促进了雅典文明的辉煌【答案】C【解析】材料“民众支配雅典,演说支配民众”强调民众容易被演讲等浮夸形式所左右,因此缺乏法制规范的民主容易被浮华形式误导,故 C 项正确。8.从居民等级的划分看,雅典民主仅为拥有公民权的一些特权人物所享有;但从公民内部享有的权利看,全体公民都有权参加公民大会,都可担任五百人会议和陪审法庭成员以及其他民选公职。这反映出雅典民主的特点是( )A.狭隘性和普遍性相统一 B.实行直接民主C.广泛而又普遍 D.维护奴隶主特权【答案】A9.罗马帝国统治前期,出现了许多伟大的法学家。法学家的学术活动、教学活动以及提供咨询的活动都是自由的,法学家的著作充满了
7、独立和批判精神,富有创造性。这一现象的出现( )A.标志着罗马法进入完备阶段B.体现了罗马法理性务实的精神C.抑制了罗马帝国集权的加强D.成为近代资本主义法制的先声【答案】B【解析】法学家活动的自由,使法学著作“充满了独立和批判精神” ,体现了罗马法的理性和务实,故 B 项正确。10.孟德斯鸠在罗马盛衰原因论中指出:“罗马的法律贤明地把国家的权力分配给许多高级官吏,这些官吏之间起支持、制止和限制的作用它永5 / 20远能够制裁任何滥用权力的事件。 ”材料表明( )A.孟德斯鸠的分权思想来源于罗马法B.权力的制约与平衡推动了罗马发展C.法律对权力的约束是罗马兴盛的重要原因D.罗马法为近代西方法律
8、的制定提供了依据【答案】C【解析】 “罗马的法律贤明地把国家的权力分配给许多高级官吏,这些官吏之间起支持、制止和限制的作用” “它永远能够制裁任何滥用权力的事件”说明罗马法注意对权力的约束,故 C 项正确。11罗马帝国时期哈德良皇帝的一段批复明确指出:“你们(裁判官、行省总督)最好能够确定证人的诚实信用程度,他们的身份,他们的尊严,他们的名声,谁似乎闪烁其词,是否自相矛盾或显然的据实以答。 ”由此可知( )A罗马人自由平等观念普及B罗马法注重对证据、证人的判断C罗马法注重法官提取证据D法官必须依据事实断案【答案】B12罗马共和国时期,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法律。例如:公元前 445 年,坎努利斯法案
9、废除了平民不得与贵族通婚的限制;公元前 367 年,李锡尼塞克斯图法案授予平民与贵族分享公有土地的平等权利。罗马共和国制定上述法律的目的是( )A维护帝国统治 B保护平民的利益6 / 20C完善法律体系D稳定社会秩序【答案】D【解析】材料表明是“罗马共和国时期” ,故 A 项错误;罗马法的完善主要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而非被统治阶级的利益,故 B 项错误;“完善法律体系”是政府制定一系列法律的结果而非目的,故 C 项错误;罗马法的完善协调平民与贵族的关系与利益,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统治秩序,故 D 项正确。13. “在共和国晚期,特别是在罗马帝国时期,司法者建立起一项原则,即被告在被确认犯罪之
10、前是无罪的,被告有权利在法庭的法官面前同原告对质。 ”这项“原则”( )A.确保了罗马境内的居民权利平等B.推动了罗马法由公民法向万民法转变C.体现出古罗马司法追求公平公正D.反映出民主是罗马法精神的本质内涵【答案】C14.法学家塔利尼指出:欧洲的一些民族长期以来,一直尝试着去形成自己的一套立法;但是最终他们中大部分认识到还是罗马法适合于他们,因而他们吸收了罗马法。这一言论( )A.揭示了罗马法具有丰富的内容B.反映了罗马法成就突出的原因C.指出了罗马法得以不断地完善D.强调了罗马法对后世影响深远【答案】D7 / 20【解析】据材料“欧洲的一些民族最终他们中大部分认识到还是罗马法适合于他们”
11、,强调了罗马法对欧洲的深远影响,故 D 项正确。材料未涉及罗马法的内容,仅涉及罗马法与欧洲法律的关系,故 A 项错误;B 项表述与材料罗马法与欧洲法律关系的主旨不符,故 B 项错误;欧洲大部分民族“吸收了罗马法” ,属欧洲大陆法系,故 C 项错误。15.有学者认为:罗马法包含了习惯、平民会议决议、元老院决议、国王谕令、裁判官告示、法学家的学说、法律条文。在该学者看来,罗马法( )A.具有广泛的适用性B.渊源呈现多元性C.主要维护平民利益D.是以往习惯法的汇编【答案】B【解析】材料介绍罗马法的来源,没有涉及适用范围,故 A 项错误;“习惯、平民会议决议、元老院决议、国王谕令、裁判官告示、法学家的
12、学说、法律条文”都是罗马法的来源,可见其渊源呈现多元性,故 B 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罗马法保护的对象,故 C 项错误;习惯法只是罗马法的部分来源,因此罗马法不是以往习惯法的汇编,故 D 项错误。16.罗马法规定:诉讼当事人一方过了午时仍不到庭的,长官应即判到庭的一方胜诉。这说明在古代罗马( )A.诉讼双方存在不平等B.司法审判具有随意性C.注重维护法庭的权威8 / 20D.审判程序有待于完善【答案】C【解析】题干中并未提到诉讼双方的地位,故 A 项错误;题干中并未提到法官随意判案,故 B 项错误;题干中提到“诉讼当事人一方过了午时仍不到庭的,长官应即判到庭的一方胜诉” ,结合生活常识可知,不按
13、时到庭是对法庭的不尊重,判决这种人败诉,有利于维护法庭权威,故 C 项正确;题干中并未提到审判程序,故 D 项错误。17.对外征服给罗马帝国带来巨额财富,也使大批富有家庭的战士阵亡,致使其家产落入妇女手中,而妇女又不能和男子为国家出钱出力,导致国家陷入经济困境。执政者从国家的利益出发,让拥有财产的妇女遇到战争时向国家纳税。罗马执政者的举措( )A.限制了妇女对财产的管理权B.有利于维护妇女的权益C.使妇女获得平等的政治地位D.阻碍了罗马的民主进程【答案】B18.公元 468 年罗马法规定,如果一个自由民想转让其享有权利的土地,那么除非他将之转让给此地的在册居民,否则通过任何一种契约转让其土地所
14、有权和占有权都是非法的。外人应该知道,如果他故意违反这一禁令而完成上述交易或占有该土地,那缔结的契约是无效的,契约要被解除,且只返还其交付的价金。这体现罗马法承认( )A.所有权的相对性 B.财产权的绝对性9 / 20C.公民权的平等性 D.交易权的自主性【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不难得知,如果罗马自由民通过合法程序将自己的土地转让给本地在册居民,这种交易行为是得到罗马法认可和保护的,这是一种所有权相对性的具体体现,故 A 项正确。19.查士丁尼民法大全规定:不得基于怀疑而惩罚任何人,任何人不能仅因为思想受惩罚,拷问不得施加于 14 岁以下的未成年人。这体现了罗马法( )A.内容和体系丰富而完
15、备B.是人文主义精神的起源C.具有超越时间和民族的永恒价值D.具有理性和人文精神的价值追求【答案】D20.古罗马法关于所有权是所有人“对物的最完全的支配权”的定义以及关于占有、使用、受益、处分各种权能的理论,直接被归纳到拿破仑法典的第 544条中,备受当代各国民法学界的推崇,陆续被各国民法所采用。这表明( )A.罗马法具有适用性被有效继承B.近现代法律重视维护私有制度C.罗马法拥有普遍合理性的特质D.法律制定具有一定的发展性特征【答案】A【解析】根据“直接被归纳到” “陆续被各国民法所采用”可知罗马法具有适用性被有效继承,故 A 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罗马法的所有权理论被后世所10 / 20采用
16、,不能说明近现代法律重视维护私有制度,故 B 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罗马法的所有权理论被继承,并不代表罗马法都具有普遍合理性的特质,故 C 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罗马法的所有权理论被后世直接采用,没有体现出发展性,故 D 项错误。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古希腊人的“自由”是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不断发展的。在征服自然之后,如何在城郊生活中追求自由成为了希腊人的关注点。在雅典,一系列的政治改革应运而生。改革后的雅典公民更珍视自由,宁愿“在民主管理制度下受贫困,也比在贵族专权统治下享受所谓的幸福好” 。此外由于氏族血缘关系逐步消亡,个人需通过努力,方能获得幸福。这种变化又使雅典人认识到个体存
17、在的价值,人的主观能动性与主观判断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能“自由地思考这个世界,而不受外界权力的影响来追求真理” 。这样的自由,在苏格拉底之前的哲人就开始大胆的表达了。摘编自复旦大兰古希腊人的自由观念材料二 就总体而言,在中国古代社会, “自由”是被从否定意义上来理解和定位的,即一种与正统思想和正式制度相反的个体态度或行为,具有较强的贬义色彩。这导致了传统自由思想的内向化发展,从而形成了独特的心性自由思想,即一个人在人际之外、规矩之外、制度之外的自在自得。胡适认为,这种“自由”只来达到内心的自我安慰,而始终没有认识到政治自由的重要性。所以和现代自由所强调的权利、机会与能力的统一相比,心性自由是一
18、种束缚的、空想的、形式的自由。摘编自寇东亮中国传统自由概念与11 / 20心性自由思想辨正(1)依据材料一,指出作者观点,并结合雅典民主政治改革的史实加以说明。(9 分)(2)依据材料一、二,指出古希腊与古代中国“自由”的差异。结合所学知识,试分析造成二者差异的社会因素。(16 分)【答案】(1)观点:古希腊人的自由随社会发展而变化(雅典民主政治改革推动自由的发展)。说明:如梭伦颁布的解负令缓和了平民与贵族矛盾,使债务奴隶获得人身自由;财产等级制和公民大会打破了氏族贵族的专权,使公民获得了政治自由;克利斯提尼用十个地域部落取代四个血缘部落,扩大了公民的政治自由;民主政治激发人的能动性与自信,有
19、利于思想的自由与人文主义的发展。(2)差异:古代中国:心性的自由(内心精神的自由)。古希腊:政治和思想的自由。因素:政治上,中国专制制度的压制;希腊民主政治促进了自由的发展。经济上,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有利于实现心性的自由;希腊工商业经济的繁荣有利于自由观念的发展。思想上,中国封建正统思想的禁锢;古希腊人文主义思想的熏陶。【解析】(1)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古希腊人的自由是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不断发展的”和“在雅典,一系列的政治改革应运而生”可以归纳为古希腊人的自由随社会发展而变化或雅典民主政治改革推动自由的发展;第二小问,结合所学,列举梭伦改革和克利斯提尼改革中给予或扩大自由的内容即可。1
20、2 / 20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不得为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十二铜表法没有东西比皇帝陛下更高贵和更神圣。皇帝敕令具有法律的效用,奴隶和隶农必须无条件地服从主人,服从命运的安排,对逃亡的奴隶和隶农必须严加惩治。查士丁尼民法大全材料二 (在马克思看来)法作为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一定社会关系相互关联。在特定的社会阶段,法很可能不能正确反映特定的生产关系,如此,法便成为特定生产关系这个“真实”表面的“面具” ,只能歪曲的反映“真实” 。李静罗马法之歌马克思与维柯的一场“对话” 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二关于罗马法的观点进行探讨。【答案】材料二认为,罗马法与一定的社
21、会关系相互关联,但罗马法不能正确反映特定社会阶段的特定的生产关系。罗马法在共和国早期用来调整罗马公民之间的关系,适用范围主要限于罗马公民;在帝国时期则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主要调整财产关系和经济纠纷。但在奴隶社会这个特定的社会阶段,这些“法”只能代表奴隶主阶级的利益,并不能反映所有人的状况,由此甚至会带来社会矛盾的激化。罗马法即便能反映奴隶社会的剥削实情,也不过是“歪曲”地间接反映,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律原则不能真正体现。(若学生对材料二的观点持否定态度,13 / 20论证充分亦可)【解析】首先从材料二中提取观点,即“罗马法与一定社会关系相互关联,但罗马法不能正确反映特定社会阶
22、段的特定的生产关系” ,然后对此观点持赞同和不赞同的态度,如果是赞同,则结合罗马历史分两部分论证,第一部分论证罗马法与一定的社会关系相互关联,从罗马共和国早期的公民法和帝国时期的万民法角度论证,第二部分证明罗马法不能正确反映特定社会阶段的特定的生产关系,从罗马法的实质角度进行论证。23.法制是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中国法典的缘起与(罗马)查士丁尼法典的组成方式有相同之处限制中国法典之外的出版物的发行(政府除外),罗马亦是如此:两国都各自以公告、律令和诏书等形式立法,还有诸如过继、家庭财产共同占有关系等都有相同之处。田涛西方人眼中的中国法律接触
23、与碰撞材料二 新兴地主阶级反对奴隶主贵族垄断法律,坚决要求把成文法律公布出来,以保护他们的私有财产和其他权利。汉文帝接受贾谊的“儒家兴礼乐 ,更新秦朝法律, 刑不上大夫 ”的建议。汉律规定,对普通人犯随时逮捕,对有贵族官僚身份的人犯,如需要逮捕的,必须先奏请皇帝批准,逮捕后不加刑具,以示宽容。刘邦时,法令规定商人“不得衣丝乘车” ,吕后、惠帝时规定“市井子孙不得为官吏” 。据李小兵中国古代法律制度整理材料三 罗马帝国时期查士丁尼皇帝敕定的法学总论中明确界定:14 / 20“法学是关于神和人的事物的知识,是关于正义和非正义的科学。 ”法律的目的是保证“正直生活,不害他人,各得其所” , “人生而
24、平等,任何人都享有不能剥夺的一些基本权利;法是最高的理性;法是一种最高权力,是理智的人的精神和理性,是正义和非正义的人的标准。 ”法制史学者将唐高宗时颁行的唐律疏议与“罗马法”相提并论,并视之为古代中华法系的代表著作。 唐律疏议首篇开宗明义:“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 ,可见中国传统的法律思想实质上是“以法制国(the rule by law)”而不是“法治(the rule of law)” ,不过是君主用刑罚律令来控制臣民罢了。(1)根据材料一,归纳古代中国与罗马在法治方面,有哪些相似点。(6 分)(2)对比材料二、三,指出古代中国与罗马法律在保护对象、立法理念、经济主张等方面有何
25、不同。(12 分)(3)根据材料三,比较罗马法和中国传统法律精神(或原则)的不同。(7 分)【答案】(1)相似:政府垄断立法;立法形式多样化;保护私有财产。(2)保护对象:中国保护封建地主阶级;罗马保护公民。立法理念:中国注重等级观念(礼仪或以儒入法);罗马注重理性、平等(自然法)理念。经济主张:中国重农抑商;罗马保护商业。(3)不同:罗马法强调正义、平等、人权、理性原则,而中国古代法律强调为君主专制服务、为君主德礼治国服务、重视刑罚惩治。2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古希腊)这种自然环境导致多种经济形态并存,人员的频繁扩散、迁入、交流,侵蚀、瓦解着古希腊血缘亲族组织。在进入阶级社会时,地
26、15 / 20缘战胜血缘、私有制战胜原始氏族共产制,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民主制度的发展。中华文化主要发祥地中原地区,属于辽阔领域精耕细作型农耕经济,生产力的发展并没有使这里的血缘纽带遭受侵蚀,导致氏族首领直接转化为统治阶级新贵,形成君主集政权、财权、神权于一身的格局。探究性学习是高中历史学习的方法之一,试从上述材料提炼一个探究主题,并对该主题进行论述。(12 分)(要求:主题明确,逻辑清晰,史论结合。)【答案】示例:主题:中西方政治文明的不同走向古代希腊雅典确立了民主制度;东方的中国走向了君主专制的道路。主要原因在于古希腊是多山多岛的自然环境,而中国是辽阔的大平原;古希腊是多种经济形态并存,而中
27、国则是精耕细作的农耕经济;古希腊的血缘关系遭到破坏,而中国的血缘关系未遭到破坏。【解析】从材料一中自然环境、经济结构、血缘关系等方面归纳,古希腊多山多岛的自然环境“导致多种经济形态并存” , “瓦解着古希腊血缘亲族组织” ;而中国发祥地是中原地区, “耕细作型农耕经济”占据主导地位, “没有使这里的血缘纽带遭受侵蚀” ,可以看出材料论述的是东西方不同社会、地理环境造就了东西方不同的政治文明。2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古希腊人的“自由”是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不断发展的。在征服自然之后,如何在城邦生活中追求自由成为了希腊人的关注点。在雅典,一系列的政治改革应运而生。改革后的雅典公民更珍
28、视自由,宁愿“在民主制度下受贫困,也比在贵族专权统治下享受所谓的幸福好” 。此外由于氏族血缘关16 / 20系逐步消亡,个人需通过努力,方能获得幸福。这种变化又使雅典人认识到个体存在的价值,人的主观能动性与主观判断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能“自由地思考这个世界,而不受外界权力的影响来追求真理” 。这样的自由,在苏格拉底之前的哲人就开始大胆地表达了。摘编自复旦大兰古希腊人的自由观念材料二 就总体而言,在中国古代社会, “自由”是被从否定意义上来理解和定位的,即一种与正统思想和正式制度相反的个体态度或行为,具有较强的贬义色彩。这导致了传统自由思想的内向化发展,从而形成了独特的心性自由思想,即一个人在人
29、际之外、规矩之外、制度之外的自在自得。胡适认为,这种“自由”只能达到内心的自我安慰,而始终没有认识到政治自由的重要性。所以和现代自由所强调的权利、机会与能力的统一相比,心性自由是一种束缚的、空想的、形式的自由。摘编自寇东亮中国传统自由概念与心性自由的思想辩证(1)依据材料一指出作者观点,并结合雅典民主政治改革的史实加以说明。(12 分) (2)依据材料一、二,指出古希腊与古代中国“自由”的差异。结合所学知识,试分析造成二者差异的社会因素。(13 分)【答案】(1)观点:古希腊人的自由随社会发展而变化(雅典民主政治改革推动自由的发展)。(2 分) 说明:如梭伦颁布的解负令缓和了平民与贵族矛盾,使
30、债务奴隶获得人身自由;财产等级制和公民大会打破了氏族贵族的专权,使公民获得了政治自由;17 / 20克利斯提尼用十个地域部落取代四个血缘部落,扩大了公民的政治自由;民主政治激发人的能动性与自信,有利于思想的自由与人文主义的发展。(10 分。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2)差异:古中国:心性的自由(内心精神的自由)。古希腊:政治和思想的自由。(4 分)因素:政治上:中国专制制度的压制;希腊民主政治促进了自由的发展。经济上: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有利于实现心性的自由;希腊工商业经济的繁荣有利于自由观念的发展。思想上:中国封建正统思想的禁锢;古希腊人文主义思想的熏陶。 (9 分)【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
31、中“古希腊人的自由是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不断发展的”和“在雅典,一系列的政治改革应运而生”两句话概括观点;结合所学,列举梭伦改革和克利斯提尼改革中给予或扩大自由的内容进行说明。第(2)问,根据材料一“雅典人认识到个体存在的价值,人的主观能动性与主观判断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和材料二“独特的心性自由思想”和“达到内心的自我安慰”等关键句比较差异;其原因,从政治上来看中国是专制制度,古希腊是民主政治,从经济上来看,中国是封闭的小农经济,古希腊则是工商业繁荣,从思想上来看,中国受到较多封建思想的禁锢,古希腊则受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面分别是战国时期中国的法经与
32、古罗马的十二铜表法结构与内容归纳表内容说明18 / 20盗“盗”是指窃取财货贼“贼”是指对人身的侵犯,也包括犯上作乱网“网”即“断狱” ,是审断罪案的法律捕“捕”即“捕亡” ,是有关追捕逃亡的法律杂“杂”是对“轻狡、越城、博戏、假借、不廉、淫侈、逾制”等七种违法行为的惩罚具“具”是根据犯罪情节和年龄情况,对判罪定刑加重或减轻的规定,相当于现代刑法典的总则部分标题主要内容备注第三表:执行有关裁决执行的规定主要是有关债务的执行第四表:家长权有关家内身份的规定第五表:继承和监护有关遗产继承和债务继承及监护的规定第六表:所有权和占有有关所有权的转移,占有,纠纷裁定等规定出现了“现金借赁” “要式买卖”
33、等契约第七表:土地和房屋有关相邻关系的规律第八表:私犯有关伤害、盗窃、诈骗等规定但以刑罚制裁的共有 10 条,其余作民事处罚第十条:宗教法有关丧葬方面的宗教仪式和习俗的规定第十二条:后五表的补充有关祭品和债权及占有的规定从表中提取相关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论)【答案】示例一 论题:不同的经济基础决定了不同的阶级目的。(3 分) 阐述:建立在封建自然经济基础上,而且是通过统治者自身政治变革形成的法经必然要促进封建经济的发展,维护以君主为代表的阶级利益。从内19 / 20容看, 法经将“盗” “贼”放在法典之首, 杂中亦有诸多有关“逾制”罪名的规定,
34、显现出法经维护新兴地主阶级利益和等级秩序,而由于十二铜表法是平民与贵族斗争妥协的产物,它既要反映贵族的意志,也必然要反映一些平民在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利益诉求。同时,建立在高度奴隶制商品经济之上,必然要服务于商品经济的发展。(9 分)示例二 论题:不同的经济基础决定了不同的价值取向。(3 分) 阐述:由于二者建立的经济基础不同,因此,对于公私法内容的比重安排不同。 法经更注重于对封建等级制度和统治秩序的维护,因此,公法的比重远大于私法,而十二铜表法由于建立在奴隶制商品经济上,因此,私法的比重远大于公法。(9 分) (“示例”仅作参考,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钱
35、穆曾谈道:“各地文化精神之不同,穷其根源,最先还是由于自然环境之区别,而影响其生活方式。再由生活方式影响到文化精神。游牧文化发源于高寒的草原地带,农耕文化发源于河流灌溉的平原,商业文化发源于滨海地带以及近海之岛屿。 ”孟德斯鸠曾在论法的精神中阐述过地理风貌对人文精神的巨大影响:“土地贫瘠,使人勤奋、简朴、耐劳、勇敢和适宜于战争;土地所不给予的东西,他们不得不以人力去获得。土地膏腴使人因生活宽裕而柔弱、怠惰、贪生怕死。 ”摘编自吴岩岩从地理环境看中西方法制文化差异结合材料与所学相关知识,围绕“地理环境与文化”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20 / 20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
36、阐述须有史实依据)。【答案】示例 1:论题:地理环境影响文化的特性。阐述:地理环境的差异影响了不同文化的形成。古代希腊多山、多岛屿、海洋环绕的地理环境孕育了商业文化,商业文化又孕育了人们的平等精神,同时所形成的城邦国家也都是比较小的政治共同体,很难有一个城邦能够完全征服其他城邦,专制王权很难出现,从而形成了多元化的民主政治体制。与古代希腊相反,中国拥有广阔的平原,形成了农耕文化,此文化的分散性需要强有力的政府进行管理,且广阔的平原也很容易产生彼此的兼并和征服现象,因此在中国,王权从一开始就很强大,从而形成了中央集权的一体化专制政治体制。示例 2:论题:地理环境不能决定文化的特性。阐述:地理环境的差异对文化特性的形成不起决定作用。古代中国和古代希腊文化的差异虽受到地理环境差异的影响,但并不由其所决定,而是经济、政治和文化等综合作用的结果;同样是海洋环境的英国也曾是极其专制的封建国家,而与中国地理环境大体相当且拥有广阔平原的美国建立了民主政治体制,这都说明地理环境的差异对文化特性的形成没有决定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