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2022年中考化学真题.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南通市2022年中考化学真题.pdf(1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1/19 江苏省南通市 2022 年中考化学真题 阅卷人 一、单选题(共 14 题;共 28 分)得分 1(2 分)证据推理是化学学科的重要素养之一。下列宏观事实与相关解释或结论不一致的是()A50mL 水和 50mL 酒精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 100mL,是由于分子间存在间隙 B夏日雨后初晴,路面的水渍很快消失,主要是由于水分子运动到空气中去了 C水通电分解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中含有氢、氧两种元素 D将 CO2通入紫色石蕊试液,试液变红,说明 CO2是一种酸 2(2 分)下列化学用语中,既能表示一种物质,还能表示一种元素的是()ANa BH CCl2 D2N 3(2 分)如图所示,滴管中吸入
2、某种液体,平底烧瓶中盛有另一种物质,挤压滴管滴入液体,一段时间后气球明显鼓起。下列选项正确的是()选项 滴管内物质 平底烧瓶内物质 A 稀盐酸 镁条 B 水 氧化钙 C 氢氧化钠溶液 二氧化碳气体 D 碳酸钠溶液 稀硫酸 AA BB CC DD 4(2 分)2021 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A推广使用新能源 B大力提倡使用一次性餐具 C生活垃圾分类投放 D人走灯灭、节能减排 2/19 5(2 分)金属 M 与 AgNO3溶液发生反应:+23=(3)2+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M 一定排在氢的前面 BM 的金属活动性比 A
3、g 弱 CM 可能是铝 D反应前后 M 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 6(2 分)下列有关“水”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用肥皂水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 B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C通过活性炭的吸附可以将海水转为淡水 D电解水时,在正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是负极的 2 倍 7(2 分)下列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是()A金属铜 B干冰 C石墨 D食盐 8(2 分)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玻璃破碎 B动物呼吸 C水结成冰 D酒精挥发 9(2 分)下列现象或事实,其中解释错误的是()A热胀冷缩,说明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B“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C25m3的石油气可以装入 0.024 m3的
4、钢瓶中,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 D一滴水中有 1.671021个水分子,说明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10(2 分)鉴别下列各组物质,所选用的试剂错误的是()A面粉和米粉:碘酒 BNaOH 固体和 NH4NO3固体:水 C硬水和软水:肥皂水 DN2和 CO2:澄清石灰水 11(2 分)现代航空技术使用高能燃料液氢和助燃剂液氧,在发动机内氢气和氧气发生燃烧时生成水。下列有关氢气与氧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氢气、氧气和水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B氢气和氧气燃烧生成水的过程中,分子种类发生了变化 C氢气和氧气燃烧生成水的过程中,原子种类没有发生改变 D氢气、氧气和水都是化合物 12(2 分)下列化肥属于复合肥料
5、的是()3/19 A氯化钾 B磷矿粉 C硝酸钠 D硝酸钾 13(2 分)下列关于燃料与燃烧的说法错误的是()A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属于氧化反应 B木柴架空燃烧更旺是因为增大了木柴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C“烟头”能引发火灾是因为烟头改变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D镁条可以在氮气中燃烧,说明燃烧不一定有氧气参加 14(2 分)化学符号是独特的化学语言。有关下列几种化学符号说法正确的是()2CO2K2CO3N 42 A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B表示一个氮分子 C表示的是一种离子 D表示每个硫酸根离子带 2 个单位负电荷 阅卷人 二、填空题(共 3 题;共 17 分)得分 15(5 分)t1时,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
6、化钾分别加入到盛有 100g 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 1 所示,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 2 所示。(1)(1 分)烧杯中的上层清液属于 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2)(1 分)烧杯中溶解的溶质是 。(写化学式)(3)(1 分)将 t1时 50g 硝酸钾的饱和溶液稀释成 10%的溶液,需加水 g。(4)(2 分)关于图中烧杯内的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A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烧杯内上层清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B蒸发一定量的水,两烧杯中都一定有固体析出 4/19 C将两个烧杯中的溶液混合,充分搅拌后,烧杯中一定还有剩余固体 D将温度升高到 t2,两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
7、质量分数相等(不考虑水的蒸发)16(8 分)中国与俄罗斯在能源领域加强双赢合作,2010 年 10 月中俄原油管道已经全线贯通,按照双方签署的石油管道运输协议,中俄输油管线每年向我国输送 1500 万吨原油,合同期为 20 年。则回答:(1)(2 分)化石燃料是当今人类获得能量的主要来源,其中有石油、和天然气,则化石燃料都属于 (“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资源。(2)(5 分)石油又叫原油,没有固定的沸点,炼油厂根据石油中各成分沸点的不同将其分离开来,可得到汽油、煤油、柴油、石蜡、沥青等。则说明石油属于()A化合物 B 混合物 C 纯净物 D单质(3)(1 分)为了珍惜石油等化石燃料,我们从生
8、产、生活中如何作以考虑 。17(4 分)用化学符号表示(1)(1 分)3 个钙原子 ;(2)(1 分)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3)(1 分)硫酸根离子 ;(4)(1 分)显正三价的铝元素 。阅卷人 三、综合题(共 2 题;共 15 分)得分 18(7 分)(1)(2 分)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们以“稀盐酸与氢氧化钡溶液能否反应”为课题进行了科学探究。他们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同学们在烧杯中加入 10mL 氢氧化钡溶液,然后滴加无色酚酞试液,继续向烧杯中滴加稀盐酸,边滴边搅拌,观察到 ,从而得出稀盐酸与氢氧化钡能发生反应的结论。5/19 他们继续向溶液 M 中滴加碳酸钠溶液,发现只有白色沉淀产生,无其
9、它实验现象。由此可知,溶液 M 中除了含有酚酞外,还含有的溶质是 (填化学式)。(2)(2 分)【提出问题】反应最终所得溶液 N 的溶质成分是什么(不考虑酚酞)?【猜想与假设】甲同学猜想:NaCl、BaCl2 乙同学猜想:NaCl 丙同学猜想:NaCl、Na2CO3【分析与交流】上述猜想中不合理是 同学的猜想。甲同学猜想溶液 N 中含有 NaCl 的依据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3)(2 分)【活动与探究】同学们取少量溶液 N,向其中滴加 ,观察到 ,即可确定乙同学的猜想正确。(4)(1 分)【总结与提升】通过上述探究可知:一般我们都是从生成物和反应物两个角度对反应后溶质成分做出猜想,并结合
10、 排除不合理猜想。然后再设计实验验证猜想。19(8 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对课本实验“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完毕后集气瓶中是否还含有氧气产生质疑,于是同学们设计了如图 1 装置来探究磷在空气中燃烧后氧气浓度的变化情况。【提出问题】足量红磷在密闭的四颈平底瓶内燃烧熄灭后,容器中是否有氧气剩余?【作出猜想】猜想:有氧气剩余;猜想:无氧气剩余。【实验验证】该小组同学按图 1 组装好实验装置,利用高能激光笔照射燃烧匙上的红磷,红磷燃烧直至熄灭;待装置完全冷却后,将装有白磷的燃烧匙提出水面,再次用高能激光笔照射,白磷居然也被点燃。(1)(1 分)激光笔的作用是 。(2)(1 分)红磷燃烧产物与瓶底的热
11、水发生化合反应生成磷酸,其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6/19(3)(1 分)【实验结论】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是:猜想 正确。(4)(2 分)课本上用红磷燃烧的方法 (填“能”或“不能”)精确地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理由是 。(5)(2 分)【拓展延伸】图 2 是该小组同学从开始实验到最后装置冷却后的整个实验过程中,用传感器测量容器内氧气浓度变化的曲线图。在图 2 中 (填“A、B、C、D、E”)点时红磷燃烧熄灭;白磷开始燃烧至燃烧结束对应的曲线为 段(用图 2 中字母表示)。(6)(1 分)【反思与评价】兴趣小组分析对比曲线 BC 段和 DE 段,得出了“不同物质燃烧,需要的氧气浓度不一样
12、”的结论。同学们由此联想到课本上的一个实验:(填物质名称)在空气中不能点燃,但在氧气中能点燃并剧烈燃烧。阅卷人 四、计算题(共 1 题;共 8 分)得分 20(8 分)二氧化锰因应用广泛而备受关注。某研究小组采用下图装置通过焙烧 MnCO3制取MnO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3+2_22+22 (1)(1 分)实验过程中,石英管内剩余固体的质量和成分随温度的变化如上图所示,则焙烧MnCO3制取 MnO2应该控制反应的温度不高于 。(2)(1 分)若加热到 300900时,锰的氧化物会分解产生一种常见气体,该气体为 (填化学式)。(3)(5 分)试根据化学方程式求 46.0gMnCO3通过熔
13、烧最多制得的 MnO2的质量是多少?(请写出计算过程)(4)(1 分)若把反应温度控制在 900,充分反应后管内剩余固体的质量为 g 7/19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解析】【解答】A.50mL 水和 50mL 酒精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 100mL,是由于分子间存在间隙,部分酒精运动到水分子间隔中去了,不符合题意;B.夏日雨后初晴,路面的水渍很快消失,主要是由于水分子运动到空气中去了,不符合题意;C.水通电分解成氢气和氧气,根据反应前后元素不变可知,说明水中含有氢、氧两种元素,不符合题意;D.将 CO2通入紫色石蕊试液,试液变红,是因为 CO2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使石蕊变红,符合题意;故答
14、案为:D 【分析】A、根据分子间存在间隔分析;B、根据分子的不断运动分析;C、根据水由氢、氧元素分析;D、根据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分析。2【答案】A【解析】【解答】元素符号能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化学式能表示一种物质,当元素符号又是化学式时,就同时具备了上述意义 A、Na 属于金属元素,可表示钠元素,还能表示钠这一纯净物,故选项符合题意;B、H 属于气态非金属元素,可表示氢元素,但不能表示一种物质,故选项不符合题意;C、该符号是氯气的化学式,不是元素符号,故选项不符合题意;D、该符号可表示 2 个氮原子,不是元素符号,故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分析】根据化学式与元素符号
15、的含义进行分析解答,金属、大多数固体非金属等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故它们的元素符号,既能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一种物质 3【答案】C【解析】【解答】平底烧瓶中盛有另一种物质,挤压滴管滴入液体,一段时间后气球明显鼓起,说明瓶内压强变小。A、稀盐酸和镁条反应生成氢气,瓶内压强变大,不符合题意;B、水和氧化钙反应放热,瓶内压强变大,不符合题意;8/19 C、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瓶内压强变小,符合题意;D、碳酸钠和稀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瓶内压强变大,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气球明显鼓起,说明瓶内压强变小,可能是温度降低或气体反应减少分析。4【答案】B【解析】【解答】A.推广使用新能
16、源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故正确,不符合题意;B.提倡使用一次性餐具既浪费资源,又增加了垃圾的产生,会造成污染,故 B 错误,符合题意;C、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既能将可回收垃圾重新利用,节约资源,又能减少环境污染,故正确,不符合题意;D.人走关灯、少开空调可以节约电能,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故正确,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根据保护环境的措施,进行分析。5【答案】D【解析】【解答】A、M 能将银从其化合物中置换出来,说明 M 比银活泼,但是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M 不一定排在氢的前面,如铜,不符合题意;B、由 A 的分析可知,M 的金属活动性比 Ag 强,
17、不符合题意;C、在化合物中,铝元素一般显+3 价,而 M 元素在化合物中显+2 价,故 M 一定不是铝,不符合题意;D、化学反应前后,M 元素由游离态转化为化合态,化合价一定发生了改变,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根据活动性强的金属能与弱金属的盐溶液发生反应分析。6【答案】A【解析】【解答】A、硬水遇到肥皂水产生浮渣,软水遇到肥皂水产生气泡,所以用肥皂水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选项符合题意;B、水由水分子构成,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氢原子统称氢元素,氧原子统称氧元素,即水 9/19 是由氢元素与氧元素组成的,选项不符合题意;C、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够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不能将水中的可溶
18、性物质与水分离,即通过活性炭的吸附不可以将海水转为淡水,选项不符合题意;D、电解水时,生成的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为 2:1,连接电源正极的玻璃管中生成氧气,负极玻璃管中生成氢气,所以电解水时,在正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是负极的 1/2 倍,选项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A、根据区分硬软水的方法分析 B、根据水是由元素组成分析 C、根据活性炭的吸附性分析 D、根据电解水的现象分析 7【答案】B【解析】【解答】A、金属铜由铜原子构成,不符合题意;B、干冰是固体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符合题意;C、石墨是由碳原子构成,不符合题意;D、食盐是氯化钠的俗称,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不符合题意。故
19、答案为:B。【分析】根据金属、碳单质等由原子构成,二氧化碳、水等由分子构成,氯化钠等盐类物质由离子构成分析。8【答案】B【解析】【解答】A、玻璃破碎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 A 不符合题意;B、动物呼吸过程中生物体内的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最终生成二氧化碳、水或其他产物,并且释放出能量,产生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 B 符合题意;C、水结成冰过程是由液态变为固态,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 C 不符合题意;D、酒精挥发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 D 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根据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的特点分析
20、,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10/19 判断变化种类就是看变化后有没有新物质生成。9【答案】A【解析】【解答】A、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而不是大小)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符合题意。B、酒香不怕巷子深,是因为酒中含有香味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酒香,不符合题意。C、25m3的石油气可以装入 0.024 m3的钢瓶中,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气体受压后,分子间隔变小,不符合题意。D、一滴水中有 1.671021个水分子,是因为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根据分子的性质分析,分子体积和质量都很小,状态改变、热胀冷缩是分子间间隔变
21、化,闻到气味是分子不断运动。10【答案】A【解析】【解答】A、面粉和米粉中均富含淀粉,均能使碘酒变蓝色,不能鉴别,选用试剂符合题意。B、NaOH 固体和 NH4NO3固体溶于水分别放热、吸热,使温度升高、降低,可以鉴别,选用试剂不符合题意。C、硬水和软水的区别在于所含的钙镁离子的多少,可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加入肥皂水,若产生泡沫较多,则是软水,若产生泡沫较少,则是硬水,可以鉴别,选用试剂不符合题意。D、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二氧化碳,没有明显现象的是氢氮气,可以鉴别,选用试剂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对于物质鉴别题,首先要掌握各物质的性质,然后根据
22、物质的性质选择所需物质,再利用反应的不同现象加以区分,鉴别题时各物质的现象必须不能相同,否则无法区分。11【答案】D【解析】【解答】A、氢气、氧气和水都是由分子构成的,其构成分子分别是氢分子、氧分子、水分子,不符合题意;B、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的过程中,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氢分子、氧分子变成了水分子,不符 11/19 合题意;C、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的过程中,原子种类没有发生改变,不符合题意;D、氢气、氧气分别只由一种元素组成,是单质,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是化合物,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A、根据氢气、氧气都由分子构成分析;B、根据化学变化时分子种类发生变化分析;C、根据化学
23、变化中原子种类不变分析;D、根据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分析。12【答案】D【解析】【解答】A、氯化钾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故不符合题意;B、磷矿粉中含有磷元素,属于磷肥,故不符合题意;C、硝酸钠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故不符合题意;D、硝酸钾中含有氮元素和钾元素,属于复合肥,故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根据化肥的分类分析,植物所需氮、磷、钾三种营养元素,含氮元素的化肥为氮肥,含磷元素的化肥为磷肥,含钾元素的化肥为钾肥,含两种或以上营养元素的为复合肥。13【答案】C【解析】【解答】A、氧化反应是物质跟氧发生的反应,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属于氧化反应,符合题意;B、木柴架空燃烧更
24、旺是因为增大了木柴与氧气的接触面积,符合题意;C、燃烧是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氧气或空气,“烟头”能引发火灾是因为烟头使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不确;D、镁条可以在氮气中燃烧,说明燃烧不一定有氧气参加,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根据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分析,燃烧需要同时满足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三个条件,缺一不可,若缺少一个则可灭火,所以灭火原理为撤离可燃物或隔绝氧气或降温至着火 12/19 点以下。14【答案】D【解析】【解答】A、化学式可以表示一种物质,但化学式前加数字只能表示一个分子。不能表示一种物质,可以表示碳酸钾。不符合题意。B、是氮元素符号,不能表
25、示一格氮分子。不符合题意。C、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3,不带电,不能表示离子。不符合题意。D、是硫酸根离子,右上角数字和符号可以表示每个硫酸根离子带 2 个单位负电荷,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根据化学符号的意义及原子结构示意图分析,元素符号表示元素和一个原子,表示多个原子元素符号前加相应数字;化学式表示一种物质和一个分子,表示多个分子,化学式前加相应系数;离子符号是在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符号右上角标上所带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号在后,表示多个离子,在符号前加相应数字;元素化合价标在元素符号的正上方,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15【答案】(1)饱和(2)KCl(3)50(4)A;D【解析】【解答
26、】(1)烧杯底部有固体剩余,所以上层清液是达到饱和状态;(2)t1时,氯化钾的溶解度大于硝酸钾的溶解度,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分别加入到各盛有100g 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烧杯中有固体剩余,烧杯中溶解的溶质是氯化钾;(3)t1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 25g,50g 硝酸钾的饱和溶液稀释成 10%的溶液,需加水5025125100%10%50=50;(4)t1时,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分别加入到各盛有 100g 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烧杯中的固体全部溶解,烧杯中有固体剩余,所以 A、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烧杯内上层清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说法正确;B、蒸发一定量的水,烧杯不
27、一定有固体析出,说法不正确;C、将两个烧杯中的溶液混合,充分搅拌后,溶剂质量增大一倍,烧杯中不一定还有剩余固体,说法不正确;D、将温度升高到 t2,硝酸钾、氯化钾的溶解度相等,溶质质量、溶剂质量相等,所以两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说法正确。13/19 故答案为:AD。【分析】根据溶解度曲线含义分析,溶解度曲线可以确定同一温度下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可以确定各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规律,确定结晶方法及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转化方法,若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很大,适用于降温结晶,若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则可采用蒸发结晶;可以根据溶解度/(溶解度+100)确定某温度下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16【答
28、案】(1)煤;不可再生(2)B(3)节约使用化石能源,寻求石油的代用品,开发和使用新能源和燃料,推广使用乙醇汽油等【解析】【解答】(1)煤、石油、天然气等燃料属于化石燃料,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故填:煤;不可再生;(2)根据石油中各成分沸点的不同将其分离开来,得到汽油、煤油、柴油,说明石油由很多物质组成,属于混合物。故答案为:B;(3)节约使用化石能源,寻求石油的代用品,开发和使用新能源和燃料,推广使用乙醇汽油等可以节约化石燃料。故填:节约使用化石能源,寻求石油的代用品,开发和使用新能源和燃料,推广使用乙醇汽油等。【分析】(1)根据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天然气,属于不可再生能源分析;(2)根据化
29、石能源属于混合物分析;(3)根据节约使用化石能源,寻求石油的代用品,开发和使用新能源和燃料等可珍惜石油资源分析。17【答案】(1)3Ca(2)N(3)42(4)+3【解析】【解答】(1)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表示,3 个钙原子 3Ca;(2)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为氮元素 N;(3)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 1 个电荷时,1 要省略;硫酸根离子为42;14/19(4)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显正三价的铝元素为+3。【分析】根据化学符号的意义分析,元素符号表示元素和一个原
30、子,表示多个原子元素符号前加相应数字;化学式表示一种物质和一个分子,表示多个分子,化学式前加相应系数;离子符号是在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符号右上角标上所带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号在后,表示多个离子,在符号前加相应数字;元素化合价标在元素符号的正上方,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18【答案】(1)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BaCl2(2)丙;2+23=3+2(3)碳酸钠溶液;没有白色沉淀生成(4)实验现象【解析】【解答】氢氧化钡稀释溶液始终为碱性,不能使酚酞变红。而氢氧化钡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钡和水,恰好完全反应或酸过量,溶液变为中性或酸性可使酚酞变为无色。所以观察到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从而得出稀盐酸与氢氧化钡能
31、发生反应的结论。继续向溶液 M 中滴加碳酸钠溶液,发现只有白色沉淀产生,无其它实验现象。说明溶液 M 中没有盐酸,因为盐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气体,溶液 M 中没有氢氧化钡,因为氢氧化钡溶液呈碱性,酚酞遇到碱性溶液变红,所以溶液 M 中只有生成的氯化钡化学式 BaCl2。分析与交流:上述猜想中不合理是丙同学的猜想。向溶液 M 中滴加碳酸钠溶液,发现只有白色沉淀产生,无其它实验现象,说明没有碳酸钠,因为碳酸钠溶液呈碱性,酚酞遇到碱性溶液变红。甲同学猜想溶液 N 中含有 NaCl 的依据是碳酸钠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23=3+2。活动与探究:乙同
32、学的猜想正确,说明没有氯化钡,碳酸钠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取少量溶液N,向其中滴加碳酸钠溶液,观察到没有白色沉淀生成,即可确定乙同学的猜想正确。总结与提升:通过上述探究可知:一般我们都是从生成物和反应物两个角度对反应后溶质成分做出猜想,并结合实验现象排除不合理猜想。然后再设计实验验证猜想。15/19 【分析】(1)根据酚酞遇碱性溶液变红,遇中性和酸性溶液不变色,氢氧化钡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钡分析;(2)根据氯化钡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碳酸钡沉淀,反应后溶液中一定有氯化钠,氯化钡和碳酸钠可能剩余一种分析;(3)根据碳酸钠与氯化钡反应产生沉淀分析;(4)根据探究物质成分需进行实验,通
33、过实验现象判断分析。19【答案】(1)点燃白磷或红磷(2)五氧化二磷水磷酸(3)(4)不能;红磷不能把装置中的氧气耗尽(5)C;DE(6)铁【解析】【解答】(1)激光笔的作用是使温度达到红磷、白磷的着火点,即点燃白磷或红磷。(2)红磷燃烧产物与瓶底的热水发生化合反应生成磷酸,其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五氧化二磷水磷酸;(3)白磷燃烧,说明红磷燃烧后氧气有剩余,即猜想正确。(4)课本上用红磷燃烧的方法不能精确地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理由是:因为当氧气浓度小到一定程度时,就不能支持燃烧,即红磷不能把装置中的氧气耗尽。(5)在图 2 中 C 点时红磷燃烧熄灭;白磷开始燃烧至燃烧结束对应的曲线为 DE 段
34、,因为此段氧气浓度急剧减少。(6)铁在空气中不能点燃,但在氧气中能点燃并剧烈燃烧、火星四射,说明不同物质燃烧,需要的氧气浓度不一样。【分析】(1)根据燃烧需温度达到着火点分析;(2)根据五氧化二磷与水反应生成磷酸结合文字表达式书写分析;(3)根据白磷燃烧说明红磷燃烧后氧气有剩余分析;(4)根据红磷不能耗尽氧气分析;(5)根据白磷燃烧消耗氧气分析;(6)根据铁在空气中不能点燃,但在氧气中能点燃并剧烈燃烧分析。16/19 20【答案】(1)300(2)O2(3)解:设最多制得的 MnO2的质量是 x。23+2_22+2223017446.0 230174=46.0 x=34.8g 答:最多制得的
35、MnO2的质量是 34.8g。(4)28.4【解析】【解答】(1)根据图像可知,300时对应的剩余固体为 MnO2,温度再高,MnO2会分解,则焙烧 MnCO3制取 MnO2应该控制反应的温度不高于 300;(2)加热到 900时,剩余固体为 MnO,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推知,还会生成氧气,化学式为 O2;(3)列化学方程式,利用 46.0gMnCO3计算生成的 MnO2的质量,过程见答案;(4)若将反应温度控制在 900,充分反应后管内剩余固体为 MnO,可根据锰元素质量来求 MnO 的质量;46.0gMnCO3中 Mn 的质量为:46.0 55115 100%=22g,则 MnO 的质量为
36、:22(5571 100%)=28.4g,即充分反应后管内剩余固体质量为 28.4g。【分析】(1)根据图像中物质的变化情况及对应温度分析;(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3)根据反应 MnCO3的质量及方程式中物质间质量关系计算 MnO2的质量分析;(4)根据元素质量为物质质量元素质量分数分析。17/19 试题分析部分 1、试卷总体分布分析 总分:68 分 分值分布 客观题(占比)28.0(41.2%)主观题(占比)40.0(58.8%)题量分布 客观题(占比)14(70.0%)主观题(占比)6(30.0%)2、试卷题量分布分析 大题题型 题目量(占比)分值(占比)填空题 3(15.0%)17
37、.0(25.0%)计算题 1(5.0%)8.0(11.8%)综合题 2(10.0%)15.0(22.1%)单选题 14(70.0%)28.0(41.2%)3、试卷难度结构分析 序号 难易度 占比 1 普通(85.0%)2 容易(15.0%)4、试卷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认知水平)分值(占比)对应题号 1 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 7.0(10.3%)18 18/19 2 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2.0(2.9%)12 3 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8.0(11.8%)20 4 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2.0(2.9%)1 5 酸的化学性质 2.0(2.9%)3 6 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4
38、.0(5.9%)1,9 7 水的性质和应用 2.0(2.9%)6 8 化学反应的实质 2.0(2.9%)11 9 绿色化学 2.0(2.9%)4 10 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2.0(2.9%)2 11 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 2.0(2.9%)5 12 酸碱指示剂的性质及应用 7.0(10.3%)18 13 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2.0(2.9%)8 14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 2.0(2.9%)3 15 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8.0(11.8%)20 16 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4.0(5.9%)1,11 17 化石燃料的利用与保护 8.0(11.8%)16 18 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 2.0(2.9%)2 19 物质的简单分类 8.0(11.8%)16 19/19 20 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2.0(2.9%)5 21 燃烧与燃烧的条件 10.0(14.7%)13,19 22 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 2.0(2.9%)7 23 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5.0(7.4%)15 24 物质的鉴别、推断 2.0(2.9%)10 25 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 8.0(11.8%)19 26 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6.0(8.8%)14,17 27 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 5.0(7.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