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年级的信息技术教学工作总结.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年级的信息技术教学工作总结.pdf(1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高一年级的信息技术教学工作总结 高一年级的信息技术教学工作总结范文 回顾这个学期信息技术教学工作,顺利地实现了学期工作目标。当然在工作中我享受到收获喜悦,也在工作中发现一些问题。工作中碰到的问题我会认真思考,想办法解决。在这个学期中,本人能在保持原有良好工作态度的基础上,不断进步,不断进取,不断学习,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为了保持优良的工作姿态,以使下一学期能以更优秀的面貌去继续工作,现将本人该学期的工作情况进行全面的总结,总结如下:一、思想方面 思想上严于律己,热爱教育事业,各方面约束自己,鞭策自己,对自己要求更为严格,力争在思想上、工作上在同事、学生的心目中树立良好的形象,使自己的思想再
2、上一个新的台阶,同时也对自己思想上有了更加高的要求。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业务水平,提高自身的思想觉悟。二、教学、工作方面 这学期主要担任高一年级的信息技术教学和学校电教设备的检修、维护等工作。工作是繁忙的,相对于上一年,无论是工作方法、工作经验、还是工作效率都有了明显的改善。虽然工作量比较大,但为了提高教学水平和提高业务水平,向有经验老师请教的基础上,利用本人有限的.时间建成个人教学博客,这有利于同行同事间的交流和学习,方便学生与我的交流,这大大有利于我教学的提高和及时掌握学生的动向,有利于引导学生的学习。在教学之余,我也注重自身发展进步。除了听课,评课,参加教研组教研活动外,我还注意到要
3、自学。从思想上,利用行评机会端正自己;从行动上学电脑技术,学教学技能等;在生活上注意形象,为人师表。三、继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探索合适的教学方法 1、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 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始终体观“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相结合的原则,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合作精神和探究欲望,在学习的整个过程中领悟信息文化内涵。教学实施的过程中,在充分理解新课程标准的情况下,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重组教学内容。信息技术教学应该充分关注个体差异,设计分层次的学习目标。在教学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不同兴趣爱好和解决具体问题的不同技术思路。对学习起点较低的学生,要多鼓励、多
4、帮助,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要少限制、多支持,鼓励自主探究。2、努力转变学生学习方式 课堂中倡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信息技术课程无论从教学内容、教学环境和教学方法上都非常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学习能力。比如:我们学完文字处理软件后,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个电子作品,确立作品的主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创作出集知识性和趣味性与一体的电子报刊,主题选择方向可以是环境保护、西部开发、世界无烟日、科技活动周、机器人、奥运等。老师给出作品要求,给学生两节课时间,可以上网搜集素材,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电子报刊的制作,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协作学习的习惯。可以从作品的思想性、科学性、创造性、艺术
5、性、技术性几个方面给打分,全面给出评价,使学生得到一次很好的锻炼机会。3、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影响学生学习方式的形成、完善以及改变的重要因素。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有:任务驱动。“任务驱动”教学强调学生在密切联系学习、生活和社会实际的有意义的“任务”情境中,通过完成任务来学习知识、培养技能、形成能力,提升素养。在“任务驱动”中所设置的任务要求做到科学、适当、适度。启发式。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前提下,根据教学目标,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展开思维活动,主动获取知识。这种方法有利于学生积极参与和学习,主动思考和实践。讲授法。信息技术教师根据信息技术课程的不同教学内容,做
6、成各种教学课件,借助于有关设备,边讲授边操作,讲练结合,完成教学任务,达成教学目标。分层递进教学法。根据不同层次学生学习水平的差异,确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实行分层施教、分层测试评价。在教学过程中形成一种促进各层次学生不断递进的机制,开发学生潜能,发展个性,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四、总结:作为一名信息技术老师,应具有比别人更超前的目光,及时掌握最新的科技资讯,明白到自身的责任,为此,我经常通过订阅中国信息技术教育、计算机应用文摘等书籍,上网浏览新课程教学等形式,学习更加多的、好的、新的知识。从中学习别人的长处,领悟其中的教学艺术。平时要虚心请教有经验的老师。努力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形成自
7、身的信息技术教学风格。葫芦种植技术 选茬整地选择排水良好、土质肥沃的平川及低洼地和有灌溉条件的岗地。忌西瓜等瓜类重迎茬。整地:顶浆打垅,及时镇压保墒。移植垄为长口垄。垄宽 913 厘米,中间 78 条空垄也要打垄利于灭草 葫芦种植方法 浸种、催芽品种选用日本青皮葫芦,用 40温水浸种 1224 小时,捞出后用纱布包好甩干,并嗑开浸好的甜葫芦种子。用木槽或普通的盆子,垫一层消毒的锯末或沙子,再垫上一层纱布,将浸好的种子均匀地放在纱布上,上面盖上拧干的新毛巾,盖上盖帘,蒙上棉被催芽,每天用新刷帚掸水 2 次。催芽温度一般在 2528。要求每天捡出已出芽的种子,放在另外的盆里,置于室内阴凉的地方,控
8、制芽的生长。苗床播种 苗床准备。苗床底垫 810 厘米马粪或碎草,上面铺一层土,踩平。同时用 70%的 0.30.6 克/平方米敌可松可湿性粉剂消毒,同时扣棚。待播完种子后,在苗床上再扣小棚。营养土准备。选择没有使用过普施特、豆磺隆等除草剂的土壤,并筛好,与筛好的腐熟农家肥按 72 比例混拌。装袋播种。将营养土装入 10 厘米15 厘米的塑料袋中,并在塑料袋底 1/3 处放入 2030 粒二铵作底肥,装满墩实,并将营养袋底角剪开或者在底部扎孔径为 810 毫米的眼 24 个以便透水。播种时间根据当地的季节为准。用木棒在营养袋中间扎 34 厘米深的眼,将催好芽的种子,芽眼朝下放好,复完土后进行一
9、次浇水。苗床管理适当浇水,不能过涝;防治鼠害、虫害:可用辛硫磷、敌百虫拌麦麸子(毒饵)均可;及时锄草,喷施叶面肥;在真叶长到34 片时开始定心,防止徒长;苗床适宜温度 2528,夜间不低于 15。一般苗龄 3540 天,栽前 57 天炼苗 适时移栽(1)挖大穴。移栽前挖 20 厘米20 厘米大穴,株距 1.31.6 米,亩保苗 80100 株左右,每穴施 57.5 公斤农家肥和 100250 克化肥(二铵、钾肥、镁粉比例为 311)做底肥。(2)人工移栽。移栽前把营养袋浇足水,将苗移植穴中,盖土,并浇足水。同时覆膜,抠眼放苗。也可选择双膜移栽,即移栽后加盖拱膜。.田间管理(1)人工锄草,及时防
10、治病虫害。(2)结合追肥耢平空垄并铺草。每平方米用稻草或麦秸 1 公斤左右,防止草荒。在主蔓长到 50 厘米左右时,最好结合灌水,每株追施尿素 100250 克,追肥不要距主根太近,防止烧根。不要将尿素散落于叶面上,防止烧叶。(3)顺蔓、掐尖、打杈、人工授粉。顺蔓,每株留两个主蔓。两条主蔓均横向摆在空垄上,可培一次定向土。掐尖:一级分杈,长到 3 片叶时,开始掐尖,看住并掐调二、三级分杈,主蔓掐尖在 8月 23 日以后。人工授粉:一般甜葫芦每天上午打杈,掐尖,下午16 时开始授粉,过了处暑以后就可停止授粉,一般两条主蔓结瓜68 个。瓠瓜的吃法很多。元代王祯农书说:“匏之为用甚广,大者可煮作素羹
11、,可和肉煮作荤羹,可蜜前煎作果,可削条作干”又说:“瓠之为物也,累然而生,食之无穷,烹饪咸宜,最为佳蔬。”可见古人是把葫芦作为瓜果菜蔬食用的,而且吃法多种多样,既可烧汤,又可做菜,既能腌制,也能干晒。烧汤清香四飘,其味鲜美。与其他瓜果不同的是,不论瓠瓜还是它的叶子,都要在嫩时食用,否则成熟后便失去了食用价值。瓠瓜食部:每 100g 含蛋白质 0.7g、脂肪 0.1g、碳水化合物2.7g、膳食纤维 0.8g、胡萝卜素 40g、硫胺素 0.02mg、核黄素0.01mg、尼克酸 0.4mg、抗坏血酸 11mg、钾 87mg、钠 0.6mg、钙16mg、镁 7mg、铁 0.4mg、锌 0.14mg、硒
12、 0.49g 等。现代科学研究表明,瓠瓜具有清热利水、止渴、解毒功效,适应于治水肿腹胀、烦热口渴、疮毒、肺炎、肠炎、糖尿病等症。其治病之剂,如:治湿热型急性肠炎,用瓠瓜 150g、马齿苋 70g、薏苡仁 50g、粳米100g、煮粥食。治肺炎:用瓠瓜 80g、玄参 12g、鱼腥草 30g、白茅根 20g、甘草 8g,水煎服,每日 2 次。瓠瓜幼果含水量达 95%,每 100 克鲜重约含维生素 C1015 毫克,以及少量的糖和磷、钙等。味清淡,品质柔嫩,适于煮食,不宜生吃。有些品种,因果肉中含瓠瓜苷的配糖体而带苦味。生产上选用无苦味的双亲本并控制授粉,所结种子的后代即无苦味。在食用上,瓠瓜分为甜瓠
13、瓜和苦瓠瓜。甜瓠瓜营养丰富,是夏季受市民喜食的蔬菜。瓠瓜的食法有炒、烩、做汤、制馅,如:辣炒瓠瓜条、瓠瓜烧肉块、瓠瓜汤等等。烹调时不宜煮复太烂,否则营养损失多。营养:瓠瓜含有蛋白质及多种微量元素,有助于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同时,瓠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 C,能促进抗体的合成,提高机体抗病毒能力。从瓠瓜中能分离出两种胰蛋白酶抑制剂,对胰蛋白酶有抑制作用,从而起到降糖的效果。胡萝卜素在瓠瓜中含量较多,食后可阻止人体致癌物质的合成,从而减少癌细胞的形成,降低人体癌症的发病率,从而起到防癌抗癌的作用。相关人群一般人群均可食用。特别适合免疫力低下、高血糖、癌症患者多食。瓠瓜性平,味甘淡;入肺、脾、肾经;具有
14、利水消肿,止渴除烦,通淋散结的功效;主治水肿腹水,烦热口渴,疮毒,黄疸,淋病,痈肿等病症。节能环保技术对水利工程建设的运用论文 节能环保技术对水利工程建设的运用论文 摘要:针对节能环保技术的应用,做了简单的论述。开展水利工程建设,要合理运用节能环保技术措施,才能够达到工程建设的标准,实现工程建设效益。基于此,深度分析此课题,提出有效的把控方法,有着重要的意义。关键词:节能环保;水利工程;技术措施 节能环保技术指的是,为节约能源资源,促进循环经济发展,保护环境所采用的技术措施以及装备,比如节能环保技术和装备等。目前,水利领域积极响应国家节能环保号召,在工程建设中,积极推广应用节能技术,获得了不错
15、的成效。现结合具体实践,分析节能环保技术的应用。一、水利工程建设中节能环保技术的应用要点 从工程实践角度来说,节能环保技术的应用,主要要点如下:1)强化工程的自排能力。作为运水系统,在建设时,消耗的资源较多。若能够实现一次性投资,能够有效节约能源资源,这需要强化工程的自排能力。举例来说,做好地质勘察,分析工程后期运行可能会发生的洪涝和堤坝淹没等情况,采取防范措施,建设绿色水利工程。2)合理布局。以泵闸为例,要从气候和雨水量大小等方面,做好综合分析,保证水利工程运行的节能环保。3)贯彻节能理念。积极引用信息技术和用电设备的节能措施等,最大程度上保障工程建设和运行的节能环保。总的来说,绿色水利工程
16、不仅要从施工方面实现节能环保,还需要保证工程后期运行的节能环保水平。二、水利工程建设中节能环保技术的具体应用(一)案例概述 以某水利工程为例,其为引滦暗渠进水口护坡工程,总占地面积约 3000m2,护坡设计坡比是 1:3。使用绿色植被混凝土块,块体的厚度为 120mm,实际测量孔隙率为 26%。选择的植被为高羊茅和野茅牛,以混播的形式组合,采取喷播方式进行施工。播种 2 周后,幼苗出土,生长 2 个月以后,高度达到 5-12cm,植物的根系穿透混凝土砌块。现结合此工程背景,分析节能环保技术的应用。(二)采取的节能环保技术措施 此工程中,使用环保型绿色植被混凝土,实现了工程和绿化的有机融合。不仅
17、能够防洪挡土,还能够保证生态景观性。环保型绿色植被混凝土是基于环保理念,研发而成。其基于植物生物学特性,结合生长发育规律,形成的综合环保技术措施。传统混凝土材料,在实际应用中,极易破坏自然环境,需要采取绿化处理。基于节能环保理念,环保型混凝土材料被推广应用于水利工程,为实现节能环保,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图 1 为应用效果图。(三)技术要点 为保障水利工程建设达到节能环保要求,在应用此技术措施时,要做好以下要点的把控:1)材料的配制。一般来说,混凝土填充材料是由多种材料混合配制,包括土料颗粒和保水剂等,满足植物生长需求。在进行配制时,要先确定混凝土的砌块厚度,以及空隙率,精准计算土壤颗粒用量,依据
18、填充的密实度,确定土壤颗粒使用量,再按照材料使用量,进行填充材料的配制。2)合理选择植被品种,在环保型绿色植被混凝土技术的应用,其效果受到植被品种的影响。因此要做好选择环节的把控,从工程环境和绿化效果等各个方面进行衡量、选择。(四)应用效果 从技术措施的应用效果来说,此类混凝土的使用,不仅制作简单,而且施工便捷,能够节约大量的石料,减少工程造价,有着较好的经济效益。使用的此类材料,其能够达到环境保护的要求,并且实现了改善生活环境的目标,有着较好的社会效益1。三、水利工程建设中节能环保技术的应用措施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水利工程建设,可应用的节能环保技术措施较多,要结合具体的施工内容,选择技术
19、措施,保障工程建设的节能性以及环保性。在具体实践中,要贯彻相关政策,做好施工全过程的环保把控。参考文献:1郑雪峰.浅谈节能环保技术运用于水利工程建设J.科技风,2017(07):125.2杨慧.环保型绿色植被混凝土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J.混凝土世界,2016(10):72-74.宜昌长江公路大桥工程设计与技术特点论文 宜昌长江公路大桥工程设计与技术特点论文 摘要:宜昌长江公路大桥是沪蓉国道在宜昌跨越长江的工程,主桥采用主跨 960m 钢悬索桥。本文重点介绍该桥的建设条件、主要设计构造以及设计、施工、科研的特点。关键词:道路桥梁 一、桥位概况 宜昌长江公路大桥是沪蓉国道主干线在宜昌长江河段跨越长江
20、经湖北省西段进入重庆市的特大型一级公路桥梁,是国家九五重点建设工程。桥址位于宜昌市虎牙滩,距城区约 15km,上游距葛洲坝22km、三峡大坝 40km,下游距枝城长江大桥约 45km。二、主要设计标准 1公路等级:一级公路。2荷载等级:汽-超 20,挂-120;人群:3.5kN平方米。3大桥设计时速:80km/h。4大桥桥面宽度:钢箱梁全宽 30m,按四车道布置,两侧风嘴上各设一人行道,桥面净宽 26m。5接线路基宽:24.5m,四车道。6地震烈度:基本烈度为 6 度,按 7 度设防。7温度:桥位区域极端最低温度一 14.6,极端最高温度43.9,年平均气温 16.5。8风况:设计基准风速为
21、29ms,成桥颤振检验风速为 44ms。三、工程设计 1主桥总体布置 悬索桥主跨跨度为 960m,主梁简支在两侧桥塔横梁或交界墩承台上。主桥南岸通过三孔 30m 简支梁桥同南岸互通工程相接,北岸通过跨度为 16,20,25(m)空心板组合的引桥跨 318 国道、接北岸接线工程。主桥桥梁全长 1206m。2悬索桥主要设计参数 结构型式:单跨双绞悬索桥;主缆跨径(m):246.255960246.255,主缆矢跨比:110;主缆直径(mm):655(索夹外,空隙率 20),647(索夹内,空隙率 18);主缆中心距(m):24.4 吊索直径(mm):45;吊索间距(m):12.06(边吊索距桥塔中
22、心 1569);桥塔高度(m):北塔 112415(承台顶面以上),南塔142227(承台顶面以上);加劲梁全宽(m):30.00 加劲梁中心高(m):3.0。3结构设计(l)桥塔结构 由于南北两岸地势条件及地质情况不尽相同,南北两桥塔结构上略有区别:南塔承台以上塔高 142227m,有三道横梁,行车道主梁及南岸引桥支承在下横梁上;北塔承台以上塔高 112415m,设上、中两道横梁,行车道主梁及北引桥支承在交界墩上。南北两塔均采用分离式承台,每一承台长 19.1m、宽 9.1m、高 7m,其下设 8根直径 2.5m 的桩基础。北塔上游塔 柱下桩基长 186m;下游塔柱下桩基长 146m。南岸桥
23、塔 16 根桩基长度均为 27m。两塔身塔柱均为空心矩形箱结构。塔顶顺桥向 6m 宽,并按 1:100 的坡度分别加宽至塔脚 8.40m(北塔)、8.84m(南塔)。塔顶横桥向等宽 5m。塔柱壁厚度按上、中、下三道横梁分为三种,壁厚分别为 0.7m、0.8m、1.0m。为有效地扩散塔顶主鞍传递的巨大压力,塔顶设有 12.8 高渐变段。塔冠设有 34m 高实体段。上横梁高54m、宽 508m;中横梁高 7.5m、宽 608m,壁厚均为 0.8m。南岸下横梁高 6.8m,宽 7.19m,壁厚为 1.0m。为改善桥塔外观效果,在塔柱的四角及外侧中央设有 0.3m*0.5m,3m*0.15m 的凹槽。
24、塔柱竖向主筋采用 32,间距 15cm。水平箍筋采用 16,除桥塔根部变化段间距 15cm 外,其余均为 20cm。同时在间距 20cm 的水平箍筋之间设置了两根 6.5 防裂分布箍筋。横梁主筋采用 25,间距 15cm;箍筋采用 16,间距 15cm。在各道横梁上设有根数不等的钢绞线预应力束。塔身及横梁为 50 号混凝土,承台为 30 号混凝土,桩基为 25 号混凝土。全桥桥塔 50 号混凝土 10554 立方米,30 号混凝土 4867 立方米,25 号混凝土 4768 立方米。(2)加劲梁 加劲行车道主梁为类似鱼鳍形扁平钢箱梁结构。主梁结构全宽为30.0m,中心梁高 3m,高宽比为 1:
25、10。顶板宽度为 22m,设 2的双向横坡。上斜腹板水平宽度为 1.2m。悬臂人行道宽度为 2.8m,设1.5的向内单向横坡。桥面为正交异性板,顶板及上斜腹板厚 12mm,行车道 U 形加劲肋中心间距 0.59m,板厚 6mm。底板及下斜腹板板厚 10mm。底板、斜腹板球扁钢加劲肋中心间距一般为 0.4m,球扁钢规格为 16a。加劲梁横隔板间距 4.02m,无吊索处板厚为 10mm,有吊杆处板厚为 12mm。为有效改善桥面板在汽车荷载作用下的变形及受力状况,在每两道横梁之间没有一道矮加劲肋。矮肋高 0.45m,板厚 16mm。人行道顶板板厚 12mm,其下横向设有间距为 2.01m 一道、板厚
26、 12mm的横肋板。顶板纵向设有球扁钢加劲肋,间距 0.3m。加劲梁上的锚箱是钢箱梁重要的传力结构,本设计进行了特殊设计处理。锚箱主要由三块承力板、一块承锚板组成。三块承力板门距为 50cm,中间一块板厚 32mm,另两块板厚 20mm。三块承力板均穿过加劲梁斜腹板,其中间一块与横隔板相连接。承力锚板厚 50mm,其上设有多道板厚 20mm 的加劲板。为适应加劲梁端部结构的复杂受力的需要,对长 733m 的端节段进行了特殊加强设计。端节段节段设有 6 道横隔板,横隔板板厚为 16mm 或 20mm,并结合支座系统连接的需要进行局部加劲处理。加劲梁钢材材质为 Q345-E,结构钢材共用 1039
27、0t。加劲梁顶板上铺设 7cm 厚改性沥青混凝土铺装层,人行道上铺设3cm 厚的沥青砂。(3)锚碇 南北锚碇所处的地质情况不尽相同。北锚碇基坑基岩在高程54.8m 以下整体性较好,无明显的夹层及破碎带,基岩为泥钙质胶结砾岩;高程 54.8m 以上基岩破碎,且多为红色粉砂岩。南岸整个岩体整体性差,基岩破碎,有多条夹层及断层,岩体以泥钙质为主,夹有粉砂岩或红砂岩的砾岩。南北基岩均为强度较低的软质岩。故南北两锚碇均设计为重力式钢筋混凝土锚碇。为保证锚碇上方行车道的宽度,锚碇采用埋置式,利用其上方回填路基上压重,以减少锚碇混凝土的数量。锚碇结构最大长度为65m、宽 39m,前缘高 42m,后部高 22
28、.8m。每一锚碇混凝土为 42584立方米,锚固体及前支承墙为 40 号混凝土,其他各部分均采用 25号混凝土。本锚碇为少筋结构,仅在锚碇内外表面设置直径 22cm 间距 20cm的分布钢筋网。为防止大体积混凝土产生有害的裂纹,在锚碇内外表面及每一施工层面上设置了规格为 BQ3030(间距 75*150)的金属扩张网。后锚室在锚固体系张拉完成以后用低标号混凝土回填密封,前锚室设有通风除潮设备。在锚碇支承墙前缘,结合保护路面以下主缆的需要,设有地下展览室。(4)主缆及吊索 主缆为预制平行钢丝束,每根为 104 束 1275.1 平行镀锌钢丝集结成束、定型包扎带绑扎、两端嵌固热铸锚头而成。钢丝为强
29、度1600MPa 普通松弛镀锌钢丝。为方便施工,在热铸锚上设有与锚固体系连接为一体的连接器。主缆防护层由防护油漆、4 软质镀锌钢丝、表面防锈腻子构成。吊索为中心配合绳芯(CFRC)钢丝绳,单根钢丝绳直径 45mm。每侧每一个吊点有 4 根吊索。主缆钢丝共 6670t,吊索钢丝绳约195t。(5)主索鞍及散索鞍 主索鞍和散索鞍由鞍头、鞍体、底座组成。鞍头、鞍体分开浇铸、焊结成一体的铸焊组合结构。为方便加工、运输、主鞍吊装施工,主鞍分左右两半制造,吊装就位后用高强螺栓联接为一体。主鞍鞍体与底座之间,主鞍施工期间设有聚四氟乙稀滑板。散索鞍鞍体采用摆式结构,以适应施工期间及成桥后的微量位移。主鞍最大吊
30、装重量为 32t,散鞍最大吊装重量为 43t。为使主缆在鞍内能保证相对固定、不滑动,在鞍槽内设有竖向镀锌隔板,并在主缆调股到位后顶部用锌质填块填平、压紧。主索鞍及散索鞍鞍体铸钢材质采用 ZG275-485H,底座铸钢材质采用 ZG230-450,槽盖等材质采用 Q235-A。(6)锚固体系 锚碇内锚固系统是由 64 根预应力锚固体系组成,其中单锚 24 个,双锚 40 个。单锚采用 16 根公称直径 1524mm 的低松弛高强钢丝锚固,双锚采用五根公称直径 15.24mm 的低松弛高强钢丝锚固。在锚碇结构中,设有型钢骨架以便锚固预应力管道的精确定位施工。前锚面设有锚固连接器与主缆相连接。(7)
31、主桥伸缩缝 为适应主跨加劲梁在活载作用下的大变形,加劲梁两端各设一道最大伸缩量为 1360mm 的大位移伸缩缝。(8)支座 为传递主梁端节段受力、约束主梁端节段的变形、保证梁端伸缩缝正常工作,在主梁每一端节段设有两个竖向支座、两个梁侧辅助支撑、两个风支座。竖向支座能适应加劲梁在温度及荷载作用下的纵向位移及面内梁端转动,能承受一定的竖向拉压反力。风支座主要承受横向风载。梁侧辅助支撑主要用于控制由于风载或活载偏载作用下的梁端扭转,能适应梁端纵向位移及转动,承受结构扭转倾覆拉力,不能承受压力。支座系统均为材质要求较高的铸焊结构。四、设计、施工及科研的技术特点 1设计与施工的技术特点(1)加劲梁采用鱼
32、鳍式断面,并在两道横隔板之间增设了一道矮肋,改善了加劲梁受力及气动性能,同时减少了钢材用量。(2)对加劲梁母材及焊材的 S,P 等有害的杂质进行严格的控制,为提高加劲梁焊接质量创造了条件,使焊接工艺控制达到了较高的水平。(3)桥塔采用大块整体钢模板(9m 高)进行施工,极大地提高了工效和结构表面的平整度;采用钢管支承进行桥塔横梁施工,消除了支架非弹性变形,同时提高了工效。(4)桥塔塔上设有直径 6.5mm 的防裂分布钢筋,成功地克服了桥塔在施工过程中易出现收缩裂纹的通病。(5)锚碇基坑的开挖广泛采用预裂爆破和光面爆破技术,使锚碇高(高 88m)、陡(边坡率 07508)的基坑开挖成功,并保证了
33、高陡边坡的稳定。(6)采用埋置式锚碇,既确保了工程结构的安全可靠,又极大地减少了锚碇混凝土数量,并为成功解决锚碇大体积混凝土开裂问题创造了有利的条件。(7)采用综合的降低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和防止混凝土开裂的技术,使得浇注两锚碇 10 万多方混凝土均未发现一条裂纹,锚碇大体积混凝土浇注的质量得到了突破性的提高。具体的措施为:调整混凝土的设计龄期为 60d,降低水泥用量;采用低热微膨胀水泥;对大体积混凝土进行分块分层浇注,并在每层混凝土中加一层防裂金属扩张网;采用循环水,对大体 积混凝土进行降温等。(8)国内第一次采用强度高、弹性模量高且稳定的中心配合绳芯(CFRC)钢丝绳作为吊索钢丝绳;同时,吊
34、索锚头设计为可适当调节的锚杯,克服了吊索不能调节长度的缺点。(9)采用构造简单、受力明确、造价经济的滑转支座系统,满足结构受力及变形需要。(10)桥面铺装采用 7cm 厚的双层 SAM 结构,人行道采用彩色沥青砂结构铺设。(11)在施工猫道的设计施工中,采取增加适当数量的猫道横向天桥的道数而不设风缆的办法,来提高猫道的抗风稳定性。这样既保证猫道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又简化了设计与施工,有利于缩短工期和降低造价。2科研试验 宜昌长江公路大桥关键技术研究是交通部九五行业联合攻关项目。在部、省有关主管部门领导的支持下,该科研项目进展顺利,全面开展了有关科研试验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果,并成功地指导宜昌大桥的
35、建设工作。(1)基岩原位测试进行了大型的现场基岩原位测试,获取岩石与岩石、混凝土与岩石之间抗剪、抗滑等力学参数,为锚碇、桥塔等的设计提供依据。参加研究的单位:长委三峡勘察研究院、长江科学研究院。(2)风洞试验进行了悬索桥全桥及节段模型试验,验证结构的抗风能力,并以此结论指导主梁吊装施工;进行了猫道节段模型试验,研究有效提高猫道抗风稳定性的措施,并以此成果指导了猎道设计。参加研究的单位:同济大学、西南交通大学。(3)仿真分析广泛采用计算机仿真计算技术,对主梁、锚碇、桥塔等结构关键受力部位进行分析,验证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和可靠性。参加研究的单位:西南交通大学。(5)锚碇大体积混凝土防裂技术的研究对锚碇合理的结构形式及分层、分块进行研究;对锚碇混凝土配合比进行研究;对锚碇建筑材料选用的研究;对锚碇施工及水化热控制技术的研究。参加研究的单位:武汉港湾设计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