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应用技术课程辅导.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据库应用技术课程辅导.pdf(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数据库应用技术课程辅导 7 第 7 章 数据库管理与维护 本章将介绍四部分内容:事务、安全管理、数据库备份与恢复以及数据的导入和导出。安全性对于任何一个数据库管理系统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SQL SERVER 通过三个认证过程进行安全控制。备份数据库是为了防止出现故障时丢失数据,恢复数据库是在出现故障时利用已有的备份将数据库恢复到正确状态。数据的导入和导出就是将数据从一个地方复制到另一个地方,从而实现数据的一致。一、教学要求 本课程关于这部分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有:掌握在 SQL Server 中进行安全管理的步骤和实现方法。掌握在 SQL Server 中进行数据库备份的方法。掌握在 SQL S
2、erver 中利用导入导出向导实现数据库、Excel 和文本文件之间的导入和导出操作。要求理解的内容有:理解备份数据库的概念以及 SQL Server 提供的备份数据库方法。理解数据库恢复的概念及在 SQL Server 中恢复数据库的方法。要求了解的内容有:了解事务的概念和特征。了解数据导入和导出的含义。7.1 事务 7.1.1 事务基本概念 事务(transaction)是用户定义的数据操作系列,这些操作作为一个完整的工作单元执行。一个事务内的所有语句作为一个整体,要么全部执行,要么全部不执行。7.1.2 事务的特征 事务具有四个特征,即原子性(atomicity)、一致性(consist
3、ency)、隔离性(isolation)和持久性(durability)。这 4 个特征也简称为事务的 ACID 特征。1原子性 事务的原子性是指事务是数据库的逻辑工作单位,事务中的操作,要么都做,要么都不做。2一致性 事务的一致性是指事务执行的结果必须是使数据库从一个一致性状态转到另一个一致性状态。如前所述的转账事务。当事务成功提交时,数据库就从事务开始前的一致性状态转到了事务结束后的一致性状态。3隔离性 事务的隔离性是指数据库中一个事务的执行不能被其他事务干扰。即一个事务内部的操作及使用的数据对其他事务是隔离的,并发执行的各个事务不能相互干扰。4持久性 事务的持久性也称为永久性(perma
4、nence),指事务一旦提交,则其对数据库中数据的改变就是永久的,以后的操作或故障不会对事务的操作结果产生任何影响。7.2 安全管理 7.2.1 SQL Server 的安全控制模型 用户要访问 SQL Server 数据库中的数据,必须经过三个认证过程。第一个是身份认证,这通过登录账户(SQL Server 称之为登录名)来标识用户,身份认证只验证用户连接到 SQL Server 数据库服务器的资格,即验证该用户是否具有连接到数据库服务器的“连接权”。第二个是访问权认证,当用户访问某数据库时,必须具有该数据库的访问权,即验证用户是否是该数据库的合法用户。第三个是操作权限认证,当用户访问数据库
5、中的数据或对象时,必须具有合适的操作权限。SQL Server 的登录账户有两种类型:Windows 授权用户:来自于 Windows 的用户或组。SQL 授权用户:来自于非 Windows 的用户,也将这类用户称为 SQL 用户。SQL Server 为不同类型的登录账户提供了不同的身份认证模式,主要有 Windows 身份验证模式和混合身份验证模式两种。1 Windows 身份验证模式 Windows 身份验证模式仅允许 Windows 操作系统用户连接到 SQL Server 数据库服务器。在这种身份验证模式下,SQL Server 将通过 Windows 操作系统来获得用户信息,并对账
6、户名和密码进行重新验证。2 混合身份验证模式 混合身份验证模式允许 Windows 授权用户和 SQL 授权用户连接到 SQL Server 数据库服务器。如果希望允许非 Windows 用户也能连接到 SQL Server 数据库服务器上,则应该选择混合身份验证模式。如果在混合身份验证模式下选择使用 SQL 授权用户连接 SQL Server 数据库服务器,则用户必须提供登录名和密码两部分内容。3 设置身份验证模式 按照教材中的介绍,学习 SSMS 中设置身份验证模式的具体步骤。7.2.2 管理登录账户 按照教材中的介绍,学习在 SQL Server 2008 中通过 SSMS 工具添加 S
7、QL Server 身份验证的登录账户的过程。7.2.3 管理数据库用户 管理数据库用户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建立登录账户与数据库用户之间的映射关系的过程。默认情况下,新建立的数据库中已有一个用户:dbo,它是数据库的拥有者。按照教材中的介绍,学习在 SSMS 工具中建立数据库用户的步骤。7.2.4 管理权限 当登录账户成为数据库中的合法用户之后,对数据库中的用户数据和对象并不具有任何操作权限,SQL Server 2008 将权限分为对象权限、语句权限和隐含权限三种。对象权限是用户在已经创建好的对象上行使的权限,主要包括:DELETE、INSERT、UPDATE 和 SELECT:具有对表和视图数
8、据进行删除、插入、更改和查询的权限,其中 UPDATE 和 SELECT 可以对表或视图的单个列进行授权。EXECUTE:具有执行存储过程的权限。语句权限主要包括:CRAETE TABLE:具有在数据库中创建表的权限。CREATE VIEW:具有在数据库中创建视图的权限。CREATE PROCEDURE:具有在数据库中创建存储过程的权限。CREATE DATABASE:具有创建数据库的权限。隐含权限是由系统预先定义好的,不需要再明确地授予这些权限。例如,数据库拥有者自动具有对数据库进行一切操作的权限。权限管理主要是指对对象权限和语句权限的设置,主要包含如下三个内容:授予权限:授予单个用户或一组
9、用户(一组具有相同权限的用户在数据库中称为角色)具有某种操作权。收回权限:收回(或称为撤消)曾经授予用户或角色的权限。拒绝访问:拒绝某用户或角色具有某种操作权限。一旦拒绝了用户的某个操作权限,则用户从任何地方都不能获得该权限。参考教材内容,学习利用 SSMS 工具进行对象权限管理、语句权限管理。7.3 数据库备份与恢复 备份数据库是为了防止出现故障时丢失数据,恢复数据库是在出现故障时利用已有的备份将数据库恢复到正确状态。7.3.1 备份数据库 备份数据库就是将数据库中的数据以及保证数据库系统正常运行的有关信息保存起来,以备系统出现问题时恢复数据库时使用。7.3.1.1 备份设备 SQL Ser
10、ver 将备份数据库的场所称为备份设备,备份设备在操作系统一级上实际上就是物理存在磁盘上的文件。SQL Server 支持两种备份方式,一种是先建立备份设备,然后再将数据库备份到备份设备上;另一种是直接将数据库备份到物理文件上。在 SSMS 中创建备份设备,在“对象资源管理器”中设置。备份设备的默认存储位置为 SQL Server 安装文件夹中的:Microsoft SQL Server MSSQLBACKUP文件夹下,默认的文件扩展名为:BAK。7.3.1.2 恢复模式 数据库的恢复模式决定了数据库支持的备份类型和还原方案。恢复模式的作用旨在控制对事务日志的维护,SQL Server 200
11、8 支持三种恢复模式:简单、完整和大容量日志。通常情况下,数据库都使用完整恢复模式或简单恢复模式。1简单恢复模式 简单恢复模式可最大程度地减少事务日志的管理开销,因为这种恢复模式不备份事务日志。2完整恢复模式 完整恢复模式完整地记录所有的事务,并将事务日志记录保留到对其备份完毕为止。如果能够在出现故障后备份日志尾部,则可以使用完整恢复模式将数据库恢复到故障点。3大容量日志恢复模式 大容量日志恢复模式只对大容量操作(比如批量插入)进行最小记录,使事务日志不会因记录批量加载操作而填充满。大容量日志恢复模式保护大容量操作不受媒体故障的危害,提供最佳性能并占用最小日志空间。7.3.1.3 备份类型 S
12、QL Server 2008 支持的备份类型包括数据库备份、文件备份以及事务日志备份几种方式。1完整数据库备份 完整数据库备份(可简称为完整备份)将备份特定数据库中的所有数据,以及可以恢复这些数据的足够的日志。完整数据库备份是所有备份方法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备份,是对数据库进行的第一个备份,也是恢复数据库时首先要使用的备份内容。完整数据库备份备份数据库中的全部信息,包括数据文件、日志文件、文件存储位置信息以及数据库中的全部对象。2差异数据库备份 差异数据库备份(可简称为差异备份)是备份从最近的完整备份之后数据库的全部变化内容,它以前一次完整备份为基准点(称为差异基准),备份完整备份之后变化了的
13、数据文件、日志文件以及数据库中其他被修改的内容。因此,差异数据库备份通常比完整数据库备份占用的空间小,且执行速度快,但会增加备份的复杂程度。差异备份也备份差异备份过程中用户对数据库进行的操作。在恢复数据库时,在还原差异备份之前,应先还原最新的完整备份,然后再还原基于该完整备份的最新差异备份。3事务日志备份 事务日志备份仅用于完整恢复模式和大容量日志恢复模式。事务日志备份并不备份数据库本身,它只备份日志记录,而且只备份从上次备份之后到当前备份时间新增加的日志内容。7.3.1.4 常用备份策略 在设计备份策略时,除了要考虑特定业务要求,还应尽量提高数据的可用性并尽量减少数据的丢失。1 完整数据库备
14、份 完整数据库备份策略适合数据库数据不是很大,而且数据更改不是很频繁的情况。完整备份一般可以几天进行一次或几周进行一次。当对数据库数据的修改不是很频繁,数据库比较小,且允许一定量的数据丢失时,使用完整数据库备份是一种比较好的策略。图 1 所示为只采用完整备份策略的备份示意图,该图每天零点对数据库进行一次完整备份。2 完整数据库备份加日志备份 如果用户不允许丢失太多的数据,而且又不希望经常进行完整备份(因为完整备份占用的时间比较长),则可将恢复模式设置为完整恢复模式或大容量日志恢复模式,这样就可在完整备份中间加入若干次日志备份。图 2 显示了采用完整数据库备份加日志备份的策略。3 完整数据库备份
15、加差异数据库备份再加日志备份 如果进行一次完整备份的时间比较长,用户可能希望将进行完整备份的时间间隔再加大一些,这时可以采取完整备份加差异备份和日志备份的策略。在完整备份中间加一些差异备份。这种策略的优点是备份和恢复的速度都比较快,而且当系统出现故障时,丢失的数据也比较少。完整备份加差异备份再加日志备份策略的示意图如图 3 所示。7.3.2 恢复数据库 当数据库系统出现故障或异常毁坏时,可以利用已有数据库备份恢复数据库。1恢复前的准备 在恢复数据库的过程中,不允许用户操作数据库。2恢复的顺序 恢复数据库的顺序如下:(1)还原最近的完整数据库备份。(2)还原完整备份之后的最近的差异备份(如果有的
16、话)。(3)从最后一次还原备份后创建的第一个事务日志备份开始,按日志备份的先后顺序还原完整备份 1 完整备份 2 完整备份 3 t 图 1 完整备份策略 周日 0:00 周一 0:00 周二 0:00 尾日志 周一 0:00 10:00 13:00 16:00 完整备份 1 日志 备份 1 t 图 2 完整备份加日志备份策略 日志 备份 2 日志 备份 3 图 3 完整备份加差异备份再加日志备份策略 完整备份 1 日志 备份 1 t 周日 0:00 12:00 周一 0:00 18:00 日志 备份 2 18:00 日志 备份 4 差异备份 2 周二 0:00 差异备份 1 12:00 日志
17、备份 3 所有日志备份。示例:表 7-1 所示为对某个数据库进行的备份操作序列:表 7-1 数据库备份操作 时间 事件 上午 8:00 进行完整数据库备份 中午 12:00 进行事务日志备份 下午 16:00 进行事务日志备份 下午 18:00 进行完整数据库备份 晚上 20:00 进行事务日志备份 晚上 21:45 出现故障 如果要将数据库恢复到晚上 21:45(故障点)时的状态,可采用如下操作过程:首先进行一次尾部日志备份;然后还原下午 18:00 进行的完整数据库备份;之后还原晚上 20:00 进行的日志备份;最后再还原尾部日志备份。3.实现恢复 根据教材内容,学习恢复的具体实现。7.4 数据导入与导出 数据的导入和导出就是将数据从一个地方复制到另一个地方,从而实现数据的一致。被复制的数据可以是存储在数据库中的数据,也可以是以某种文件中的数据。可以将复制的数据保存到某数据库中,或者是某种格式的文件中。SQL Server 提供了数据导入和导出向导,利用这些向导可以方便地实现同构以及异构数据源之间的数据传输,而且在传输时可以对数据进行处理,比如筛选数据、对数据进行合并或分解等。教材中重点介绍了数据导出到 Excel 文件和文本文件,以及将 Excel 文件中的数据导入到数据库中。根据教材内容学习具体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