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普通高中《生物》新课程实验实施意见.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普通高中《生物》新课程实验实施意见.pdf(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XXXX 省普通高中省普通高中生物生物新课程实验实施意见新课程实验实施意见根据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精神,按照省课改办提出的我省高中课改要积极稳妥地逐步深化、逐年推进的要求,结合我省高中生物教学实际,对我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的实施,提出如下意见:一、指导思想一、指导思想1深刻领会课改精神,全面贯彻课标要求,切实把握课程理念。普通高中生物学科课程改革是这次高中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高中生物教育领域的一次深刻的变革。这次高中生物课程改革提出了四项基本理念。(1)从全面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的出发,提出了以提高公民生物科学素养为宗旨的教育定位,努力让所有学
2、生经过生物课程的学习都有机会使自己成为具有良好生物科学素养的人。(2)从面向全体学生的出发,提出了打好“共同基础”的教育理念,指出课程标准中必修部分内容是最基本的要求,是每一个高中学生通过努力都应该达到的要求。因此,课程和教学必须着眼于面向全体学生,在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发展的权利,承认他们在发展方向、发展速率差别的基础上,实现课程标准的要求,为学生选择今后的职业方向和学习方向提供帮助。(3)从学习自然科学的本质和特征的出发,提出了倡导探究性学习的教育理念,指出让学生通过类似于科学家科学探究活动的方式获取科学知识,并在这个过程中学会科学的方法和技能、科学思维方式,形成科学观点、树立科学精神。(4
3、)从学以致用教育价值观的出发,提出了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的教育理念,指出生物学教育要面向现实世界,激发学生到生活中寻找学习生物学知识的兴趣,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取新的知识,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世界观。2全面把握高中新课程结构、教学目标体系以及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方式。高中新课程结构由学习领域、科目和模块三个层次构成。高中生物课程是高中科学领域中的一个科目,在必修部分的要求方面,它同该学习领域中的物理、化学等科目处于同样重要的地位。课程标准从促进学生的生存和发展出发,构建了包括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力三个维度的课程目标。实现课程目标需要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形成与之相适应新的教
4、学策略和教学评价方式。3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充分发挥XX 省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和教育资源作用,以探索的精神和进取的态度,努力在高中生物课程改革实验中凸现出我省的教育传统和特色,积累适合我省各地各校的教学经验。同时,注意及时研究和解决课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推动高中生物课程改革实验平稳、有序地进行,为我省基础教育再上新台阶作出贡献。二、课程目标二、课程目标课程标准既规划了高中生物课程的总体目标,也明确指出了具体目标。总体目标较宏观地描述了高中学生应该达到的要求;具体目标则包括了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能力三个方面的具体要求,而每个模块又都有自身的学习目标。这些都体现了生物学新课程的价值
5、追求和课程理念。1 1总体目标。总体目标。(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1/8的应用;(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实验的基础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6、2 2具体目标。具体目标。(1)知识获得生物学基本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知道生物科学和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和成就,知道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了解生物科学知识在生活、生产、科学技术发展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应用。积极参与生物科学知识的传播,促进生物科学知识进入个人和社会生活。(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形成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局部与整体、多样性与共同性相统一的观点,生物进化观点和生态学观点,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关心我国的生物资源状况,对我国生物科学和技术发展状况有一定的认识,更加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增强振兴中华民族的使命感与责任感。认识生物科学的价
7、值,乐于学习生物科学,养成质疑、XX、创新及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认识生物科学和技术的性质,能正确理解科学、技术、社会之间的关系。能够运用生物科学知识和观念参与社会事务的讨论。热爱自然、珍爱生命,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确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式。(3)能力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
8、知识;确认变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2/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思和修改。三、课程设置三、课程设置高中生物课程的结构可图示如下:“必修模块”选择的是生物科学的核心内容,同时也是现代生物科学发展最迅速、成果应用最广泛、与社会和个人生活关系最密切的领域。所选内容能够帮助学生从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认识生命系统的物质和结构基础、发展和变化规律以及生命系统中各组分间的相互作用。因此,必修模块对于提高全体高中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具有
9、不可或缺的作用。“选修模块”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而设计的,有助于拓展学生的生物科技视野、增进学生对生物科技与社会关系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实践和探究能力。“拓展”、“增进”、“提高”,是分别针对 3 个不同选修模块的教育价值和对应的学生群而言的。每个模块在高中生物课程中的价值如下:“必修 1:分子与细胞”模块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必修 2:遗传与进化”模块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规律
10、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生物进化观点。“必修 3:稳态与环境”模块有助于学生认识生物体自身和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选修 1:生物技术实践”模块重在培养学生设计实验、动手操作、收集证据等科学探究的能力,增进学生对生物技术应用的了解。本模块适于继续学习理工类专业或对实验操作3/8感兴趣的学生学习。“选修
11、2:生物科学与社会”模块围绕生物科学技术在工业、农业、医疗保健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应用,较全面地介绍了生物科技在社会中的应用,适于继续学习人文和社会科学类专业及直接就业的学生学习。“选修 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模块以专题形式介绍了现代生物科学技术一些重要领域的研究热点、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科技意识,为学生进一步学习生物科学类专业奠定基础。每个模块 36 学时、2 学分。学生在学习了必修 1 的内容之后,既可以先学习必修2 的内容,也可以先学习必修 3 的内容。在修完必修模块的基础上,进行选修模块的学习。从我省高中生物教学实际出发,确定“选修 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为侧
12、理学生限定选修内容;“选修 2:生物科学与社会”为侧文学生选修内容;“选修 1:生物技术实践”为自由选修内容。XX 省高中生物学科课程结构如下:侧理学生限定选修选修 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必修 1:分子与细胞必修 2:遗传与进化必修 3:稳态与环境根据高中课程改革的要求和我省高中生物教学实际,稳步推进高中生物课程改革。在课程设置上,统一从高二年级第一学期开始进入高中生物课程教学,具体安排为:高二年段完成三个必修模块教学,每周3 课时,共计 108 课时。学生每学完一个模块获得2 个学分,即高二年段共计 6 个必修学分。侧理学生在高三年级第一学期限定选修模块3:现代生物技术专题,每周3-4 课时,
13、共计36 课时,可获得2 个学分。侧文学生在高三年级可选修模块2:生物科学与社会,每周 2 课时,共计 36 课时,可获得 2 个学分。高三年级第二学期作为侧理学生的高考复习准备时间,每周 3-4 课时;对于不参加高考且对生物学有兴趣的学生可选修模块 1:生物技术实践,每周2 课时,可获得 2 个学分。四、教学建议四、教学建议 1领会新课程理念,将全面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放在重要地位。通过生物课程的学习,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比较系统的科学探究方法和生物科学知识分析和解决与产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实际问题,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和步入社会做好准备。2把握课程目标体系,既要重视知识方面的
14、目标,又要重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目标和能力方面的目标,重视让学生直接参与科学过程和学习科学史,促进他们对生物科学产生深刻的心理体验。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应当体现目标的整体性;目标表述中尽量应用行为动词,使教学目标具有可操作性。3理解模块教学的价值与意义,运用模块的灵活性和选择性,促进教学内容的整合,解决生物科目设置的相对稳定性与现代生物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之间的突出矛盾;同时,根据侧文学生选修自由选修选修 1:生物技术实践选修 2:生物科学与社会4/8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潜能,实施好各个选修模块的教学,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实现学生自己的远大志向。4通过改革教学方式,切实引导学生转变学
15、习方式。新课程提倡学生采用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学习。学习方式的转变是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检验课程改革成效的标志之一。在正确、全面把握各类教学方式的基础上,围绕提高教学效益与质量,结合高中学生心理特点和生物教学的实际,针对不同教学内容、不同教学对象、不同教学条件合理设计和运用教学方式。5加强生物实验教学和其它实践活动的教学,让学生在“做科学”的过程中获得体验和发展。这是此次高中生物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在新高中生物课程中实验和活动的量与质都有了较大增加和提高,根据 XX 省的教学实际,确定了学生必做的实验和活动。广大生物教师要高度重视开展实验教学和其它实践活动的意义,
16、积极创造条件,确保必做实验和活动的开设。6开展校本教研制度建设与课程资源的开发,结合实际,发挥优势,整合学校内外各种有利的教育因素,树立“大课程观”,打破“唯教材施教”的狭隘课程观念,多渠道、多途径开展教学活动,全面实现课程标准所确立的课程目标。高度重视现代信息技术对教学产生的深刻变革,积极推行信息技术与生物课程的整合,提高生物课程的教学效率与效果。五、评价建议五、评价建议进行教育评价改革也是高中生物新课程实施中的一项艰巨而复杂的任务。在高中生物教学评价中,教师必须切实遵守以下基本原则。1依据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为了使教学目标能够具体化,对较抽象的教学目标可以再用几个更具体的行为目标分别加以表
17、述。教师应根据行为目标来决定适当的评价工具和方式。2考虑教学目标的多重性。高中课程目标包括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力三个方面。教学评价应当兼顾这三个方面的目标,不能只看重认知领域目标而忽略情感态度和技能领域目标的评价。同时,教学目标也应体现不同层次性,例如,认知目标可以分为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六个层次,所以在评价时应当兼顾各个层次目标。3采用多元评价方法。一方面,要针对教学过程的前、中、后三个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另一方面,教学评价要依据多重教学目标,采用多种评价方法来进行,逐步建立并完善切合生物教学实际的多元化评价制度。根据高中新课程要求,在实施过程中还应注意以下几个
18、问题:1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把教学评价的重心放在能够改进教学品质和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的形成性评价上。2应当正确认识纸笔测验的性质与功用,充分发挥其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和良好的教学导向作用,着力考查学生对生物学主干知识和核心内容的理解;注重考查生物学科的基本能力和技能;同时也应注意体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中的要素。3考查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以及其它科学探究能力是生物学科教学评价的重要组织部分,也是高中生物新课程中的一项重要改革内容。对于该类教学评价,既可用评价量表等工具对实验和活动的各环节进行考查,也可对实验报告、研究报告等作出评价。在评价时,要5/8注意检核项目的科学、规X,评价结果尽可能做
19、到定性与定量相结合。4对学习过程的观察、记录和评价是课程改革所强调的教学评价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系统、及时地记录并保存学生发展过程状态的关键信息,标识其发展优势和不足,综合反映学生成长与发展情况。对于该类评价应当关注其激励性,引导学生学会自我反思,增强学习动力,树立成功的信心,进而自觉达成教学目标。六、保障措施六、保障措施 1加强师资培训工作。课程改革的关键在教师,没有广大教师对新课程的全面理解和自觉行动,新课程的实验推广是难以进行下去的。因此,提高广大教师实施和驾驭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关系到新课程改革实验工作能否顺利推进,是新课程改革实验推广工作的“重中之重”。此次高中生物课程改革的
20、力度较大,课程内容中充实了大量现代生物科学技术的新成就,以及生物学与当今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相关联的知识,加之课程理念、教学方式的转变,对生物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不进行适当的培训,广大教师难以适应新的教学任务。在省高中课程改革领导小组和有关部门的统一领导下,高中生物学科着重在生物课程改革、各模块教材和教法分析、现代生物学进展、高中生物新课程实验等方面,按照“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展开对新任教师的全员培训。使广大教师领会高中生物课程改革精神,把握新课程教材的编写思路、结构、内容和要求等方面的新特点和新变化,努力提高教师驾御新教材的能力。为了确保培训工作扎实
21、、有效地开展,有必要建设一支以本地区专家为主、数量充足、相对稳定、高素质的新课程培训者队伍,充分发挥他们在新课程培训和实施新课程改革中的带头和示X 作用。同时,各地教研部门和学校生物教研组,要围绕高中课程改革,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校本教研活动,让广大生物教师在实践过程中得到提高。教师要坚持对自己教学不断进行反思评价,增强自我调整教学的能力,通过同伴互助、师生互助的方式来促进教学的发展和质量水准的不断提高,实现教师的专业成长。2建立和完善各项教学制度。教学制度建设既高中课程改革顺利进行的保障,也是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教学制度创新,加强制度建设,建立起适应高中生物教学的新秩序,确保高中新课程实验
22、工作顺利实施。各地、各学校要结合本地区的实际,着手建立与实施高中生物新课程相适应的教学管理制度、教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校本教研制度等。在教学制度建设上,也要充分体现新课程“以人为本”的理念,以尊重人的价值和潜能,发挥人的主观性,调动人的积极性,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生个性彰显为宗旨,为实施新课程创造和谐、宽松的环境。必须指出的是,教学制度建设,并不是完全抛弃这些教学常规,而是要改革教学常规中不适应新课改的部分,实现教学常规的创新。3重视生物实验设施、设备建设。实验设施、设备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是课程改革的物质基础和保障。高中生物新课程对学校实验室建设和其它教学设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验设施、设备能
23、否尽快适应高中新课程改革、满足高中生物新课程改革对教学装备的新需求,将直接影响高中新课程实验的顺利进行。各级有关教育部门、学校要重视生物实验室的建设,增加、更新必要的实验设备、器材,增加实验经费的投入。在现阶段,学校应充分利用现有6/8实验设施、设备,开足我省规定的必做实验与活动,确保高中生物新课程实验与活动教学目标的达成。4充分发挥教研部门的教学研究、指导和服务的作用。我省广大生物教学研究人员是实施新课程改革中的一支重要力量。教研工作是落实新课程目标的核心环节,教研人员要深入课堂,与教师建立平等、合作的伙伴关系,共同研究解决课程实施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提供专业咨询、信息服务和技术帮助
24、。通过组织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为广大教师搭建交流平台,引领教师落实新课程教学理念和课程标准中的具体要求。同时,要加强教学调研,收集课程实施情况,总结推广优秀教学经验和教学成果,建立教学资源共享机制;要积极组织开展课题研究和课例研究,充分发挥典型案例对教师教学的指导作用,增强教学研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切实提高新课程的实施水平。在开展教研活动中,尤其要重点支持和帮助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因地制宜地实施课程改革。5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课程资源是课程实施中所有可利用教育资源的总称。没有必需的课程资源支持,再美好的课程改革设想也很难变成实际的教学效果。必须强调,教材虽然是重要的课程资源,但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
25、。生物学课程资源十分丰富,应该重视校内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针对教学实际要求和学校现实条件,积极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益。七、研究专题七、研究专题教学研究是新课程科学实施的重要保障,是推进高中课程改革的源动力。教师不仅是新课程的实施者,更应该是课程改革的研究者。学校要结合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开展高中生物课程改革的专题研究,确保高中生物课程改革实验科学、有效地进行。高中生物新课程实验中教师可以开展以下的专题研究。专题一: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1 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中教学目标细化研究2 基于高中生物课程标准的“内容标准”的教学策略3 高中生物不同版本教材的比较研究4 高中生物课程
26、标准与教材内容的一致性研究5 高中生物新教材施教方法的研究专题二、课堂教学研究1 高中生物多元教学目标的达成2 基于模块设置的生物教学策略3 实施高中生物科学探究的策略与案例4 实施高中生物合作学习的策略与案例5 高中生物新课程课型教学设计研究6 高中生物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7 现代信息技术与高中生物教学的整合研究专题三新课程生物教学评价研究1 高中生物教学过程性评价研究2 对高中生物实验与活动的考核研究7/83 高中生物模块教学的学分认定方案4 生物学课堂教学评价研究5 生物学教学评价的评价6 实验教学评价体系与方法研究专题四、教师专业发展及科组建设研究1 新课程下生物教师专业素质的要求2 新课程生物教师专业知识结构的重新建构3 校本生物教研的内容和方式研究4 新教师与新课程共同成长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