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方法.pdf(1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方法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方法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方法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方法第 3 页第 4 页的情感?)分析写景方法的情感?)分析写景方法(含顺序含顺序)()(如如 20192019 卷卷 2 2:材料为宋:材料为宋祁词木兰花祁词木兰花:这首词上的上半阙是如何描写春色的?):这首词上的上半阙是如何描写春色的?)作为“诗眼”(含“炼字”)的某个字词的含义与用法。作为“诗眼”(含“炼字”)的某个字词的含义与用法。(如如宋祁这首词中的“红杏枝头春意闹”中的“闹”,宋祁这首词中的“红杏枝头春意闹”中的“闹”,“你认为“你认为写的好不好,为什么写的好不好,为什么?)?)又如又如(2019(2019
2、 年全国卷,材料为王维诗年全国卷,材料为王维诗过积香寺过积香寺,命题为“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两句中,命题为“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两句中的“诗眼”是哪两个字?)意象的含义。的“诗眼”是哪两个字?)意象的含义。(如如 20192019 卷三中考卷三中考查晏几道词鹧鸪天查晏几道词鹧鸪天,命题为“作者为什么要描写杜鹃的,命题为“作者为什么要描写杜鹃的啼叫声?”又如啼叫声?”又如 20192019 广东卷,材料为杜甫诗江汉广东卷,材料为杜甫诗江汉,命题,命题为:诗中二、三联用了“片云”、“秋风”几个意象,分析为:诗中二、三联用了“片云”、“秋风”几个意象,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其情景交融的意境)。
3、分析主旨句蕴含的感情分析主旨句蕴含的感情(如上首词中如上首词中主旨句为“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不可期”,命题为主旨句为“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不可期”,命题为“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写作技巧的作用写作技巧的作用(如如 20192019 天津卷中材料为李白的天津卷中材料为李白的听蜀僧弹听蜀僧弹琴琴,命题为:”“结合全诗谈谈你对第四联“不觉碧山暮,命题为:”“结合全诗谈谈你对第四联“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的理解。”不单考查对此联内容的理解,还考秋云暗几重”的理解。”不单考查对此联内容的理解,还考查此联的表达作用侧
4、面描写)诗歌风格查此联的表达作用侧面描写)诗歌风格(如如 20192019 辽宁辽宁卷,材料为苏轼词蝶恋花卷,材料为苏轼词蝶恋花,命题为“有人对此词整体评,命题为“有人对此词整体评价为价为“絮飞花落,每易伤春,此为旷达语”,你同意他的看法“絮飞花落,每易伤春,此为旷达语”,你同意他的看法吗?)对诗歌类型的认识吗?)对诗歌类型的认识(如如 20192019 江苏卷,江苏卷,材料为柳中庸诗材料为柳中庸诗征人怨征人怨,命题为“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命题为“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结合诗句具结合诗句具第 5 页体说明)对意境的理解体说明)对意境的理解(如如 20192019 年福建卷,材料为朱淑真年福
5、建卷,材料为朱淑真诗秋夜诗秋夜,命题为:“简要分析诗人在这两句中是如何营,命题为:“简要分析诗人在这两句中是如何营造意境的?”)对用典表达作用的分析造意境的?”)对用典表达作用的分析(尚没有出现)、尚没有出现)、抒抒情方式情方式(如如 20192019 年上海卷,材料为蒋捷诗听雨年上海卷,材料为蒋捷诗听雨,命题为,命题为“对悲欢离合总是情”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诗歌体裁“对悲欢离合总是情”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诗歌体裁(如如 20192019 年全国春季卷,材料为韦应物诗闻雁年全国春季卷,材料为韦应物诗闻雁,赵瑕诗,赵瑕诗寒塘寒塘,命题为“这两首诗从体裁上看都是属,命题为“这两首诗从体裁上看都
6、是属于。”、修辞,于。”、修辞,20192019 年全国卷,材料是李华诗春行年全国卷,材料是李华诗春行即兴即兴,命题为“这首诗的三、四两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命题为“这首诗的三、四两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请具体说明“。另外还有一些省的考题考查了对比、拟人、请具体说明“。另外还有一些省的考题考查了对比、拟人、夸张、衬托、比喻、对偶、顶针等修辞格。夸张、衬托、比喻、对偶、顶针等修辞格。、评价。如、评价。如 20192019 年重庆卷材料是梅尧臣诗本溪命题年重庆卷材料是梅尧臣诗本溪命题为:“有人认为这首诗洋溢着诗人自强不息的精神,也有人为:“有人认为这首诗洋溢着诗人自强不息的精神,也有人认为这首诗表
7、达了诗人的怒愤之情,你同意那种看法:请说认为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怒愤之情,你同意那种看法:请说明理由,亦可另抒己见。”明理由,亦可另抒己见。”4 4、师生共同整理诗歌鉴赏常用术语,并理解这些术语的意、师生共同整理诗歌鉴赏常用术语,并理解这些术语的意思。这么做是为了在理论上武装学生头脑,建构他们的认知思。这么做是为了在理论上武装学生头脑,建构他们的认知图式,作为鉴赏活动时的上位概念。图式,作为鉴赏活动时的上位概念。5 5、教师在范例教学时,教给学生完成不同命题的解题方法、教师在范例教学时,教给学生完成不同命题的解题方法与思路。并且自命模拟试题,以期达到举一反。与思路。并且自命模拟试题,以期达到举一
8、反。二,巩固提高之功效。二,巩固提高之功效。第一步、分析高考试题,教师引路。第一步、分析高考试题,教师引路。第 6 页如如 20192019 年全卷三鹧鸪天年全卷三鹧鸪天(作者晏几道作者晏几道)十里楼台倚翠微,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惊梦百花深处杜鹃啼,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惊梦觉,弄晴时。声声只道不如归。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觉,弄晴时。声声只道不如归。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未可期。(问题问题)在这首诗中,作者为什么要描写杜鹃的啼叫在这首诗中,作者为什么要描写杜鹃的啼叫声。声。解析:解析:先明确全诗主旨。先明确全诗主旨。寻找主旨句
9、(“天涯”、寻找主旨句(“天涯”、“争奈”“争奈”两句两句),由分析可知其主题为游子思乡。再由“杜鹃”这,由分析可知其主题为游子思乡。再由“杜鹃”这一意象知识可知。一意象知识可知。(也可从诗中“声声只道不如归”,联系也可从诗中“声声只道不如归”,联系“行人”一词可知“行人”一词可知):它的叫声像“不如归去”,以杜鹃的:它的叫声像“不如归去”,以杜鹃的啼叫引发“行人”的“惊梦觉”,再联系最后两句,可知:啼叫引发“行人”的“惊梦觉”,再联系最后两句,可知:“行人”不是不想回家,只是自己不能决定回去的日期。这“行人”不是不想回家,只是自己不能决定回去的日期。这样写表达了作者无法主宰自己的生活,样写表
10、达了作者无法主宰自己的生活,浪迹天涯有家难归的浪迹天涯有家难归的感慨。感慨。归纳:解读这类诗时的思路应是:先整体感悟诗的主旨,联归纳:解读这类诗时的思路应是:先整体感悟诗的主旨,联系意象的特定含义,再联系的意思,即可写出答案。系意象的特定含义,再联系的意思,即可写出答案。第二步:教师拟出模拟试题,让学生运用相同的思路与解法第二步:教师拟出模拟试题,让学生运用相同的思路与解法解答此模拟题,目的是巩固这一解题方法。解答此模拟题,目的是巩固这一解题方法。如:应物诗闻雁如:应物诗闻雁、赵瑕诗寒瑭、赵瑕诗寒瑭:故园渺何处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归思方悠哉。淮南秋夜雨,高斋闻雁来。淮南秋夜雨,高斋闻雁来。
11、晓发梳临水,寒塘坐见秋。晓发梳临水,寒塘坐见秋。乡心正无限,一雁过南楼。乡心正无限,一雁过南楼。第 7 页(问题问题)这两首诗为什么都写到雁这两首诗为什么都写到雁?师生共同解析:感悟两诗的主题,师生共同解析:感悟两诗的主题,(借“雁”抒发乡愁借“雁”抒发乡愁),主旨句:“归思方悠哉”,“乡心正无限”。明确“雁”主旨句:“归思方悠哉”,“乡心正无限”。明确“雁”这一意象的含义:雁是候鸟,春秋迁徙。秋天,大雁南飞,这一意象的含义:雁是候鸟,春秋迁徙。秋天,大雁南飞,常牵动游子的思乡之情,以物喻人,寄托思乡之情。常牵动游子的思乡之情,以物喻人,寄托思乡之情。第三步,组织学生作几道意象诗,达到迁移形成
12、能力。第三步,组织学生作几道意象诗,达到迁移形成能力。每个命题点都以上述方法训练,效果应是理想的。每个命题点都以上述方法训练,效果应是理想的。三、文言翻译训练的方法。三、文言翻译训练的方法。复习策略:复习策略:让学生积累与记忆文言实词与虚词等古汉语知让学生积累与记忆文言实词与虚词等古汉语知识。识。具体方法:在第一轮复习时,教师教给学生归纳实词虚词等具体方法:在第一轮复习时,教师教给学生归纳实词虚词等知识的方法,知识的方法,尤其应教给他们运用语法结构分析法来判断词尤其应教给他们运用语法结构分析法来判断词类活用、句式的变化情况。然后组织学生自行归纳。类活用、句式的变化情况。然后组织学生自行归纳。让
13、学生学会在具体语境中认读实词,让学生学会在具体语境中认读实词,利用语法结构法判断利用语法结构法判断虚词的用法与含义。虚词的用法与含义。具体方法:找一些典型文言段落,教师作示范教学。具体方法:找一些典型文言段落,教师作示范教学。教给学生翻译的一般方法:对教给学生翻译的一般方法:对(译译)、增、增(词词)、删、删(字字)、补、补(成分成分)、调、调(语序语序)。例举:例举:20192019 年全国卷年全国卷 A A 中要求翻译下面这句话:中要求翻译下面这句话:夫陛下以一人之誉而召臣,一人之毁而去臣,臣恐天下有识夫陛下以一人之誉而召臣,一人之毁而去臣,臣恐天下有识闻之有以窥陛下也。闻之有以窥陛下也。
14、解析解析 阅卷时的是“以”、阅卷时的是“以”、“毁”、“毁”、“去”。“去”。“以”为虚词,“以”为虚词,第 8 页介词,这里表原因,介词,这里表原因,“毁”根据语境:“复有言其勇,使,“毁”根据语境:“复有言其勇,使酒难近。”季布认为这是有人在诋毁酒难近。”季布认为这是有人在诋毁(或毁谤或毁谤)他,所以,这他,所以,这里就译为“毁谤”。“去”这里是使动词,是“使里就译为“毁谤”。“去”这里是使动词,是“使(之之)去”去”之意,即是“赶走”的意思。但学生翻译时难点还有“召之意,即是“赶走”的意思。但学生翻译时难点还有“召臣”、“有识”、“窥陛下也”三处。“召臣”,很容易译臣”、“有识”、“窥陛
15、下也”三处。“召臣”,很容易译为“召见我”,但从全文看,尤其是此句前有“孝文召,欲为“召见我”,但从全文看,尤其是此句前有“孝文召,欲以为御史大夫”句,可见,“召”是“召用”的意思。“有以为御史大夫”句,可见,“召”是“召用”的意思。“有识”不能译为“有见识”,识”不能译为“有见识”,用语法分析可以确定为“有识之用语法分析可以确定为“有识之土”;“天下有识闻之有以窥陛下”这个主谓短语是“恐”土”;“天下有识闻之有以窥陛下”这个主谓短语是“恐”的宾语。其中“有识”应为短语中的主语。所以“有识”不的宾语。其中“有识”应为短语中的主语。所以“有识”不能译为“有见识”,能译为“有见识”,而应译为“有见
16、识的人”也可译为“有而应译为“有见识的人”也可译为“有识之士”。同理,“窥陛下”如译为“窥测皇帝您”时与全识之士”。同理,“窥陛下”如译为“窥测皇帝您”时与全文的意思不符合,可见“陛下”不是“窥”的宾语。只是宾文的意思不符合,可见“陛下”不是“窥”的宾语。只是宾语的定语,宾语应是“深浅”(即“城腑的深浅”)。语的定语,宾语应是“深浅”(即“城腑的深浅”)。由此可见,复习时,应让学生归纳实词义项、虚词的用法、由此可见,复习时,应让学生归纳实词义项、虚词的用法、句式、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词等古汉语知识,使之网络化、句式、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词等古汉语知识,使之网络化、秩序化、这样才便于进入学生们的认识
17、结构,以便成为其认秩序化、这样才便于进入学生们的认识结构,以便成为其认知策略的基础。知策略的基础。四、现代文学散文阅读的复习教学法。四、现代文学散文阅读的复习教学法。1 1、明确考点:、明确考点:(1)(1)理解理解(B)(B)A A、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第 9 页B B、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2)(2)分析综合分析综合(C)(C)A A、筛选并整合义中的信息、筛选并整合义中的信息;B B、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C C、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D D、分析概括作者在言语训
18、的观点态度、分析概括作者在言语训的观点态度;E E、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3)(3)鉴赏评价鉴赏评价(E)(E)A A、鉴赏文学作品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鉴赏文学作品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B B、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以上考点,自科文和新科文阅读检测侧重以上考点,自科文和新科文阅读检测侧重(1)(2)(1)(2)两点,文学两点,文学教文阅读检测侧重教文阅读检测侧重(2)(3)(2)(3)两点。两点。2 2、复习文学散文涉及到的各种知识:、复习文学散文涉及到的各种知识:文学散文的特点:文学散文是有别于社科类散
19、文的概念,文学散文的特点:文学散文是有别于社科类散文的概念,它包括写景状物抒情的各类散文,也包括记人叙事类散文。它包括写景状物抒情的各类散文,也包括记人叙事类散文。常用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表现手法,但以记叙、描写和常用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表现手法,但以记叙、描写和抒情为主。与其它散文体一样,它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取抒情为主。与其它散文体一样,它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取材自由,表现方式灵活,结构上具有形散神聚的特点。材自由,表现方式灵活,结构上具有形散神聚的特点。散文的线索及其作用;散文的思路与结构;散文的主散文的线索及其作用;散文的思路与结构;散文的主题题(含作者观点与态度含作者观点与态度)
20、及其表达;散文的各种表达技及其表达;散文的各种表达技巧;散文中的意象、意境以及其它形象的作用。巧;散文中的意象、意境以及其它形象的作用。以上内容的掌握为学生答题时奠定了认知基础。以上内容的掌握为学生答题时奠定了认知基础。第 10 页3 3、明确高考中涉及到的阅读文学散文的各种思维能力明确高考中涉及到的阅读文学散文的各种思维能力(即筛即筛选、整合、分析、概括,评价选、整合、分析、概括,评价)。这是复习训练时的重点。应先单项训练,再综合训练,既可这是复习训练时的重点。应先单项训练,再综合训练,既可以选取一些文章的相近文段,作这些能力的训练,也可在综以选取一些文章的相近文段,作这些能力的训练,也可在
21、综合训练时侧重某一点强化训练。如合训练时侧重某一点强化训练。如 20192019 年全国卷,材料为年全国卷,材料为牛汉文牛汉文 绵绵土绵绵土,其中的其中的 1414 小题(“本文描写的绵绵土小题(“本文描写的绵绵土有哪些特点?”)重在考查考生筛选信息的能力,有哪些特点?”)重在考查考生筛选信息的能力,当然就可用当然就可用来训练的例子来训练的例子(即把文中即把文中 5 5、6 6 两段视为例文两段视为例文),此考卷的,此考卷的 1515题(“从全文看,为什么作者一踏上大沙漠,就全身心激荡题(“从全文看,为什么作者一踏上大沙漠,就全身心激荡着近乎重逢的狂喜?”)所涉及到的着近乎重逢的狂喜?”)所涉
22、及到的 2 2、3 3、4 4、5 5 段文字可作段文字可作为筛选与整合训练的例文。为筛选与整合训练的例文。4 4、下面具体谈谈训练这些语文阅读能力的一般方法。、下面具体谈谈训练这些语文阅读能力的一般方法。筛选信息。首先,根据题目要求找到相关段落,再从相关筛选信息。首先,根据题目要求找到相关段落,再从相关段落中找到关键句,稍加整合就可以了。段落中找到关键句,稍加整合就可以了。整合信息。整合信息。“整合”就是把筛选出来的各个信息用一句或“整合”就是把筛选出来的各个信息用一句或几句话将其串联起来,或分层次叙述。所以筛选信息是整合几句话将其串联起来,或分层次叙述。所以筛选信息是整合的基础,只有筛选准
23、确,才能整合得准确。的基础,只有筛选准确,才能整合得准确。分析,既有对全文结构和主旨的分析,也有局部问题的分分析,既有对全文结构和主旨的分析,也有局部问题的分析,分析就是要找出问题的因果、条件关系,或者分析出文析,分析就是要找出问题的因果、条件关系,或者分析出文章的结构关系。分析常用来解决回答理由的考题,或考查学章的结构关系。分析常用来解决回答理由的考题,或考查学生对文章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评价。如生对文章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评价。如 20192019 年全国年全国卷第卷第1717小题(“作者对绵绵土的回忆和对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小题(“作者对绵绵土的回忆和对塔克拉玛干沙漠的第 11 页抒
24、写,抒写,寄托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这道题就得用分析与概寄托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这道题就得用分析与概括的方法。先分析文章两个部分各写了什么内容,找出文心括的方法。先分析文章两个部分各写了什么内容,找出文心所在所在(即第二部分即第二部分),找到两部分的关系,找到两部分的关系(即第二部分是全文即第二部分是全文的中心所在,第一部分是因为与后者的关系才有了意义的中心所在,第一部分是因为与后者的关系才有了意义),然后对这两部分内容进行提练归纳,对其中心意思进行概然后对这两部分内容进行提练归纳,对其中心意思进行概括。括。概括,概括的方法是从文中找到要点概括,概括的方法是从文中找到要点(也可能是关键句
25、也可能是关键句),然后把这些要点提炼成一句话,文学散文的概括比议论文、然后把这些要点提炼成一句话,文学散文的概括比议论文、说明文的概括要难,议论文说明文中常有中心句,中心句即说明文的概括要难,议论文说明文中常有中心句,中心句即可统领一段或全文的观点,可统领一段或全文的观点,而文学散文中常常是具体琐粹的而文学散文中常常是具体琐粹的记叙或描写中隐藏着文章的主旨或要点,记叙或描写中隐藏着文章的主旨或要点,所以要善于透过现所以要善于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如解答此卷象看到本质。如解答此卷 1717 题时,就要筛选出那些重要的题时,就要筛选出那些重要的语句语句(即暗寓作者态度和感情的语句即暗寓作者态度和感情的
26、语句)。如“谁也不敢亵。如“谁也不敢亵读”,“对故乡绵绵土的恋情”、“现在我终于找到了绵绵读”,“对故乡绵绵土的恋情”、“现在我终于找到了绵绵土的发祥地”,土的发祥地”,“但一经触到了与母体里相似的温暖的绵绵“但一经触到了与母体里相似的温暖的绵绵土,生命就像又回到了母体里安生地睡去。”从中可以概括土,生命就像又回到了母体里安生地睡去。”从中可以概括出“作者写沙漠是表,寄托对故乡的热爱之情才是真正目出“作者写沙漠是表,寄托对故乡的热爱之情才是真正目的。”的。”鉴赏。鉴赏。(1)(1)鉴赏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要从文章出发,鉴赏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要从文章出发,将对人物的定性判断和具体分析结合起
27、来。如鉴赏小说祝将对人物的定性判断和具体分析结合起来。如鉴赏小说祝福中“祥林嫂”这个人物形象,既要指出她是遭受封建礼福中“祥林嫂”这个人物形象,既要指出她是遭受封建礼教迫害摧残的旧时代女性的悲剧形象,教迫害摧残的旧时代女性的悲剧形象,又要分析小说中表现又要分析小说中表现第 12 页她悲剧性格和命运的种种典型事件。她悲剧性格和命运的种种典型事件。(2)(2)鉴赏文章语言技巧,鉴赏文章语言技巧,要了解词语的一般意义和用法,要了解不同句式的不同特要了解词语的一般意义和用法,要了解不同句式的不同特点,点,然后在文章具体的语境中分析鉴别,然后在文章具体的语境中分析鉴别,通过横向纵向比较,通过横向纵向比较
28、,体会其用法址意义,进而总结出语言运用的技巧、风格及其体会其用法址意义,进而总结出语言运用的技巧、风格及其作用。作用。(3)(3)要寻求语言背后的“隐含信息”。语言有表层义、要寻求语言背后的“隐含信息”。语言有表层义、有隐含义。仅仅知晓语言的表层义,无法准确深入地鉴赏语有隐含义。仅仅知晓语言的表层义,无法准确深入地鉴赏语言,只有结合语言的深层意义,才会真正洞晓语言的魅力。言,只有结合语言的深层意义,才会真正洞晓语言的魅力。荷花淀中,水生嫂说“怎么了荷花淀中,水生嫂说“怎么了?你”,仅仅从表层上看,你”,仅仅从表层上看,这种语言表达也没有什么新巧之处,这种语言表达也没有什么新巧之处,但真正研究语
29、言背后的但真正研究语言背后的东西,我们才会感觉到这种倒装手法对表现水生嫂的关爱、东西,我们才会感觉到这种倒装手法对表现水生嫂的关爱、惊讶之情的重要作用。惊讶之情的重要作用。(4)(4)鉴赏罚分明评价文章的表达方式,鉴赏罚分明评价文章的表达方式,首先是要辨明表达方式的一般特征,首先是要辨明表达方式的一般特征,然后根据不同表达方式然后根据不同表达方式的特点并结合文章具体内容,恰如其分地理解其含义和作的特点并结合文章具体内容,恰如其分地理解其含义和作用。解答这类题目的具体方法当然要随文章的实际而变化,用。解答这类题目的具体方法当然要随文章的实际而变化,但有一个可借鉴的基本程式,但有一个可借鉴的基本程
30、式,就是将语言或表现手法的特点就是将语言或表现手法的特点和它在文中的具体作用结合起来。如和它在文中的具体作用结合起来。如 19881988 年全国高考试题年全国高考试题第第 2828 题问“作者在第三自然段中写自己种太阳花的经历,题问“作者在第三自然段中写自己种太阳花的经历,这样写有什么作用?”答案是“反衬”(手法特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答案是“反衬”(手法特点)玉簪花生玉簪花生命力之强命力之强(具体作用具体作用)。在教学这些语文能力时,教师先示范,然后依照循序渐进的在教学这些语文能力时,教师先示范,然后依照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让学生先作浅显的题目,再作较难的题目。每次教学原则,让学生先作浅显
31、的题目,再作较难的题目。每次训练都要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然后在小组里交流、讨论、训练都要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然后在小组里交流、讨论、第 13 页讲题。达到能力迁移的目的。在单项训练后再综合训练讲题。达到能力迁移的目的。在单项训练后再综合训练(即即布置完整的阅读材料,命几个题目布置完整的阅读材料,命几个题目)。五、作文训练的方法五、作文训练的方法:1 1、命题趋向:供料作文十话题、命题趋向:供料作文十话题 作文作文2 2、分析优秀作文,明确写作标准、分析优秀作文,明确写作标准3 3、明确这种命题的特点:材料即范围、明确这种命题的特点:材料即范围(内容与含义);比内容与含义);比过去供料作文开放,
32、不限于写议论文。过去供料作文开放,不限于写议论文。4 4、材料的处理:作为引子;作为论据;提炼观点;作、材料的处理:作为引子;作为论据;提炼观点;作为故事情节的基础。为故事情节的基础。5 5、作文训练的策略和方法:、作文训练的策略和方法:高三阶段正进入总复习,各科复习压力很大,很多教师就放高三阶段正进入总复习,各科复习压力很大,很多教师就放弃了作文指导和训练,只在月考时才让学生写作文,这种教弃了作文指导和训练,只在月考时才让学生写作文,这种教法对提高学生作文水平效果很差。正确的教学策略应该是:法对提高学生作文水平效果很差。正确的教学策略应该是:高三的第一学期仍应坚持每周写一篇作文,高三的第一学
33、期仍应坚持每周写一篇作文,且每次作文前都且每次作文前都应先由教师进行作文指导,应先由教师进行作文指导,每次作文后,每次作文后,教师先选择优、教师先选择优、中、中、差三类习作精心批改,然后进行小型讲评,给学生明示此作差三类习作精心批改,然后进行小型讲评,给学生明示此作文题的正确审题与成文方法,然后让学生互相批改。教师收文题的正确审题与成文方法,然后让学生互相批改。教师收回作文本后再浏览一下,进行第二次讲评。这样,既减轻了回作文本后再浏览一下,进行第二次讲评。这样,既减轻了教师的负担,教师的负担,又使学生在互批中逐渐提高了辨识优劣作文的又使学生在互批中逐渐提高了辨识优劣作文的水平,提高了审题、选体
34、、选材、构思、表达等多方面的能水平,提高了审题、选体、选材、构思、表达等多方面的能力,何乐而不为呢力,何乐而不为呢?再则,应让学生买一本高水平的作文辅导书,让学生在课余再则,应让学生买一本高水平的作文辅导书,让学生在课余第 14 页时间有选择地阅读背诵。时间有选择地阅读背诵。我的看法是让学生自选我的看法是让学生自选 2-32-3 个主流文体个主流文体(当然是自己喜欢当然是自己喜欢的文体的文体),然后从这个作文辅导书中琢磨这些文体的写法然后从这个作文辅导书中琢磨这些文体的写法(当当然要从满分作文及其评语、写作指导中领悟然要从满分作文及其评语、写作指导中领悟)。再选择。再选择 1212个另类文体,
35、了解这些文体的文体特点与写法。个另类文体,了解这些文体的文体特点与写法。除此外,还要强化审题、选体、选材、构思、剪材的训练,除此外,还要强化审题、选体、选材、构思、剪材的训练,审题要明确材料中的立意倾向审题要明确材料中的立意倾向;选体要明确是何种文题型选体要明确是何种文题型(话题作文、供材料作文话题作文、供材料作文),就选择何种文体写作,就选择何种文体写作;选材要确选材要确定现实题材还是历史题材,抑或是书本内的题材。这里特别定现实题材还是历史题材,抑或是书本内的题材。这里特别强调从课本中选材的问题。当代高中生生活阅历少,没有多强调从课本中选材的问题。当代高中生生活阅历少,没有多少生活题材可写,
36、虚构能力又差,所以可以从书本中少生活题材可写,虚构能力又差,所以可以从书本中(包括包括课本课本)选材,如往年高考满分作文中有许多考生是从语文、选材,如往年高考满分作文中有许多考生是从语文、历史、历史、政治课本中选材的,政治课本中选材的,如曹操、如曹操、文天祥、文天祥、谭嗣同、谭嗣同、李白、李白、李清照、苏轼、屈原、王安石等历史人物都是满分作文中的李清照、苏轼、屈原、王安石等历史人物都是满分作文中的中心材料,还有学生从中外世界名著中选取材料的,如红中心材料,还有学生从中外世界名著中选取材料的,如红楼梦楼梦、水浒水浒、三国演义等,还有的从课文中选取材料三国演义等,还有的从课文中选取材料的,如孔雀东南飞的,如孔雀东南飞、木兰辞木兰辞、屈原列传屈原列传、祭妹文祭妹文,以及一些古诗词,如岳飞的小重山等,所以提倡学生在以及一些古诗词,如岳飞的小重山等,所以提倡学生在考前要整理考前要整理 1212 个历史人物的个人生平与著作,熟悉这些个历史人物的个人生平与著作,熟悉这些内容,到高考作文时也许用得着。内容,到高考作文时也许用得着。第 1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