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kV线路工程架线施工方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20kV线路工程架线施工方案.pdf(6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架线施工方案 批准 审核 编制 架线施工方案 1 目 录 1、编制说明.2 2、工程概述.2 3、工程主要设计技术特性及相关规定.3 4、现场组织管理架构图.10 5、架线施工.11 6、张力放线施工.17 7、紧线划印.26 8、附件安装.31 9、质量措施.36 10、安全措施与环境保护.38 11、主要工器具表(按一个施工组配置).41 12、导、地线液压工艺.46 13、光缆展放补充措施.47 14、跨越措施.49 15、危险点预控及措施.56 架线施工方案 2 1、编制说明 1.1 编制依据 110kV500kV 架空送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33-2005)超高压架空输
2、电线路张力架线施工工艺导则(SDJJS2-87)110kV500kV 架空电力线路工程施工质量及评定规程(DL/T5168-2002);架空送电线路导线及避雷线液压施工工艺规程(DL/T5285-2013)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 第 2 部分:架空电力线路(DL/5009.22013)放线滑轮基本要求、检验规定及测试方法(DL/T 685)输电线路施工机具设计、试验基本要求(DLT875)跨越电力线路架线施工规程(DL/T5106)工程建设强制性条文(电力部分 2011 版)电力建设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导则(国家电网工2003153 号)输变电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实施实施指南(2013 版)1.2
3、 架线方式 本工程单分裂导线张力架线方式为一牵一,即用一台牵引机和一台1 线张力机组合,通过一牵一走板和单轮放线滑车,一次展放一相1 根子导线。1.3 计划工期 2、工程概述 2.1.2 本工程路径示意简图如下:1、一标段路径图:2、二标段路径图 2.2.3 导、地线型号 本工程导线采用 JL/LB1A-400/35 铝包钢芯铝绞线。地线采用 JLB40-100 铝包钢绞线。2.2.4 交叉跨越、交通情况 1)本工程一标段线路均在山坡走线,交通条件困难。新建段交叉跨越:跨 10kV 1 次。架线施工方案 3 拆除段交叉跨越:跨 10kV 3 次、跨临时板房 5 次、跨北环大道 1 次、跨水泥路
4、 1 次、跨露天停车场 1 次、钻 220kV 清中甲乙线 1 次。2)本工程二标段线路均在市区道路附近走线,交通条件良好。新建段交叉跨越:跨 10kV 1 次、跨凤光小学 1 次、跨房屋 2 次、跨街心公园 2 次、跨二线路 2 次、跨水泥路 6 次、跨露天停车场 1 次。拆除段交叉跨越:跨 10kV 1 次、跨深圳中学 1 次、跨排洪渠 2 次、跨凤光小学 1 次、跨房屋 2 次、跨街心公园 2 次、跨二线路 2 次、跨水泥路 6 次、跨露天停车场 1 次。2.2.5 拆除及其它 1 3、工程主要设计技术特性及相关规定 3.1 导地线 3.1.1 导线 3.1.1.1 原线路情况 原梅水线
5、全线使用 1LGJQ-400 轻型钢芯铝绞线。3.1.1.2 导线选型 新建线路与利用原梅水线导线截面一致,导线布置示意详见“SK211S-A0101-07、SK211S-A0102-07”。参考最新的品类优化成果,本线路导线选用常规铝包钢芯铝绞线即可,即选用JL/LB1A-400/35 型铝包钢芯铝绞线,相导线采用单根导线。3.2地线 3.2.1 原线路情况 a)良导体地线:原梅水线使用一根LBGJ-100-33AC铝包钢绞线。b)OPGW光缆:原梅水线使用一根OPGW-S-36B1型通信光缆。3.2.2 地线选型 a)新建段线路采用JLB40-100型铝包钢绞线。b)利用原 OPGW 光缆
6、重新紧线。3.3 导地线参数 本工程所采用的导地线参数如表 4-1。架线施工方案 4 表 4-1 导地线参数表 导地线 计 算 总截面(mm2)结构(股数直径)(mm)计算 外径(mm)额定拉断力(N)弹性 系数(Mpa)线膨胀 系 数(1/)20直流电阻(/km)单位长 度重量 kg/km 铝或铝包钢 钢芯 JL/LB1A-400/35 425.24 48/3.22 7/2.5 26.82 105700 66000 21.2*E-6 0.07177 1307.5 JLB40-100 100.88 19/2.60 13 61740 103600 15.5*E-6 0.4332 474.6 注:
7、表中设计使用拉力=0.95破断张力。3.4 导地线设计张力 表 4-2 导地线设计安全系数 导地线型号 JL/LB1A-400/35 JLB40-100 安全系数 2.85 3.0 最大设计张力 33471.5 20580 平均张力系数 25%25%平均运行张力 23848.5 15435 3.5 导地线防振 为了充分利用导地线的强度,其平均运行应力均按其抗拉强度的 25%进行设计,采用防振锤进行防振。表 4-3 防振锤使用情况表 导地线 JL/LB1A-400/35 JLB40-100、OPGW-S-36B1 防震锤型号 FDZ-5 预绞式防振锤 3.6 地线接地方式 全线地线按逐塔接地设计
8、,OPGW 光缆也按逐塔接地设计。3.7 绝缘配合 根据通知要求,按系统最高工作电压计算,采用玻璃或瓷质绝缘子时,爬电比距按 2.482.78cm/kV 进行配置。采用复合绝缘子时,爬电比距不小于 2.5cm/kV。3.8 污区划分 本工程新建线路污区等级均按 d 级污区上限考虑。3.9 导线绝缘子型式的确定 架线施工方案 5 根据 输电线路防风设计技术规范(2013年试行版)第7.3条之规定,“220kV、110kV线路跳线串宜采用固定式绝缘子串”。本工程跳线串采用 100kN 固定式防风偏 FS-220/100-0.8-NT 型复合绝缘子;耐张串采用 U100BLP-2 型玻璃绝缘子。选用
9、的绝缘子型号及其参数如表 5-1 所示。表 5-1 本工程选用绝缘子机电特性表 绝缘子 型号 机械破坏强度不小于kN 结构高度 mm 盘径 mm 爬电 距离 mm 冲击耐受电压kV 工频电压有效值不小于kV 单位 重量 kg 备注 湿耐压 击穿 U100BLP-2 100 146 280 450 125 50 130 5.9 耐张串 FS-220/100-0.8-NT 100 2500 250/164/98 6300 1000 395 25 跳线串 表 5-2 绝缘子机械强度安全系数 情况 最大使用荷载 常年荷载 验算 断线 断联 盘型绝缘子 棒型绝缘子 安全系数 2.7 3.0 4.0 1.
10、5 1.8 1.5 3.10 绝缘配置 本工程绝缘配置见表 5-3。表 5-3 绝缘配置计算表 电压等级 220kV 线路 绝缘配置要求值(cm/kV)2.78(合成2.5)导线 JL/G1A-630/45 跳线串 绝缘子型号 FYTX-220/100-0.8-PT 绝缘子泄漏距离(mm)6300 组合(联片)11 整串爬电比距(cm/kV)2.5 耐张串 绝缘子型号 U100BLP-2 单片绝缘子泄漏距离(mm)450 架线施工方案 6 电压等级 220kV 线路 组合(联片)218 整串爬电比距(cm/kV)3.21 终端站进出线档 绝缘子型号 U100BLP-2 单片绝缘子泄漏距离(mm
11、)450 组合(联片)118 整串爬电比距(cm/kV)3.21 注:上表爬距数值是按 220kV 系统最高运行电压为 252kV 计算所得。以上配置满足 d 级污区上限的爬电比距的要求。3.11 空气间隙 根据线规)中的规定要求,各工况下的带电部分与铁塔构件的空气间隙数值见表5-4。表 5-4 空气间隙值 工 况 工频电压 操作过电压 雷电过电压 带电作业 间隙值(m)0.55 1.45 1.90 1.80+0.50 相应气 象条件 T()20 20 15 15 V(m/s)37 18.5 15 10 3.12 绝缘子串和金具 3.12.1 绝缘子串 跳线串采用防风偏复合绝缘子,按 1FS-
12、220/100-0.8-NT 组合;耐张双串采用防污型玻璃绝缘子,按 218U100BLP-2 组合。耐张单串采用防污型玻璃绝缘子,按 118U100BLP-2 组合。新建耐张塔使用的玻璃绝缘子全部喷涂 PRTV 涂料。3.12.2 金具 本工程金具以电力行业 97 标准中的定型金具为主,部分金具采用企业标准金具或在以往工程中使用过的金具。耐张线夹和接续管均采用液压型。本工程一标段利用原 OPGW 重新紧线,原 OPGW 金具串的预绞丝无法使用,需要更换现状梅水线 21#塔的 OPGW 耐张金具串。本工程二标段利用原 OPGW 重新紧线,原 OPGW 金具串的预绞丝无法使用,需要更换 架线施工
13、方案 7 N27N29 原塔的 OPGW 金具串。本工程一标段更换了铝包钢芯铝绞线,原耐张塔的钢芯铝绞线用耐张线夹无法继续压接。需要更换现状梅水线 21#塔的导线及普通地线的耐张线夹。本工程二标段更换了铝包钢芯铝绞线,原耐张塔的钢芯铝绞线用耐张线夹无法继续压接;同时,直线塔加装预绞丝护线条后,原悬垂线夹口径不满足要求,无法继续使用。需要更换 N27N29 原塔的导线及普通地线的耐张线夹和悬垂线夹。导线选用 NY-400/35BG 型耐张线夹,地线选用 NY-100BG-40 型耐张线夹 3.13 防雷与接地 3.13.1 防雷 本工程地处雷电活动频繁,年雷电日达 70 日之多,属于典型的多雷区
14、。为提高线路的耐雷水平,降低雷击跳闸率,本工程在防雷保护方面采取以下措施。a)全线架设双地线,新建塔地线对导线的保护角取 0 度;b)塔上两根地线之间的距离不大于导地线间垂直距离的 5 倍;c)在 15,无风的状态下,档距中央导地线之间的距离满足下式的要求:S0.012L+1 (m)式中:S导线与地线之间的距离,m。L档距,m。d)杆塔逐塔接地,并采用接地模块,接地电阻满足规程要求。3.13.2 接地 根据防雷导则,本工程的铁塔逐基接地,为减少变电站进出线段的地线返回电流,并相应提高该段的耐雷水平,变电站进出线段 1.5km 内接地电阻控制在 10以内,线路中间每基塔的接地电阻满足表 7-1
15、的要求。表 7-1 输电线路杆塔工频接地电阻 土壤电阻率(m)1000 10002000 2000 接地电阻()10 15 20 变电站进出线 1km 以内及大跨越档杆塔在不连接地线时杆塔接地电阻不宜超过 10。一般地区接地装置采用环型加射线。水平接地体采用12 圆钢,垂直接地体以及接地引下线采用热镀锌16 圆钢。平地、耕地或经济林地的接地体埋深为 0.8m;丘陵、山地的接地体埋深为 0.6m;开挖困难的岩石地段埋深可为 0.3m。架线施工方案 8 对于高电阻率地区接地电子难以降低时,接地装置采用方框加射线加垂直接地体再加接地模块方式,接地模块采用150mm1300mm 梅花形接地模块,垂直敷
16、设。本工程各杆塔实测土壤电阻率详见表7-2。表 7-2 土壤电阻率 杆塔号 地貌特征 表土描述 天气 AB/2(m)电阻率(m)K1 丘坡 砾质粘土 晴 1.5 1442.9 3 900.01 6 734.28 杆塔号 地貌特征 表土描述 天气 AB/2(m)电阻率(m)K2 丘坡 砾质粘土 晴 1.5 854.81 3 682.59 6 568.34 杆塔号 地貌特征 表土描述 天气 AB/2(m)电阻率(m)X2 平原 粉质粘土 晴 1.5 325.74 3 438.47 6 275.79 3.14 杆塔与基础 3.14.1 铁塔 3.14.1.1 铁塔数量 本工程一标段新建 1 基单回路
17、耐张塔、1 基单回路终端塔。本工程二标段新建 1 基单回路终端杆。具体塔型及数量见表 8-1。表 8-1 铁塔数量表 塔型 呼高 数量 2D1Wb-J2 27 1 2D1Wb-J4 30 1 DGB1141 21 1 3.14.1.2 塔材说明 架线施工方案 9 铁塔用钢材为 Q235、Q345 及 Q420 钢,其质量标准符合碳素结构钢(GB/T700)、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T1591)的要求。角钢铁塔连接螺栓采用 4.8 级、6.8 级普通螺栓,其质量标准符合 紧固件机械性能(GB3098.1-GB3098.2)的要求。钢材手工焊接用焊条符合碳钢焊条(GB/T 5117)和低合金钢焊
18、条(GB/T 5118)的规定。3.14.1.3 登塔设施、防卸及防松、防腐措施 a)登塔设施 铁塔设置脚钉为登塔措施,脚钉间距 450mm。b)防卸及防松措施 第一个横隔面以下及以最短腿起算离地面 9m 以下的塔腿部分采用防卸螺栓;所有受拉力的螺栓采用双帽;其余螺栓采用单帽加一扣紧防松装置。c)防腐措施 杆塔的所有零部件均采取热浸镀锌防腐措施。3.14.1.4 地震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本线路所经地段抗震设防烈度均为 7度,执行电力设施抗震设计规范(GB50260-2013)的规定,常规一般高度的自立塔不进行抗震验算。3.14.2 基础 3.14.2.1 基础型
19、式的选择 根据沿线地形、地质条件及施工的可行性,基础采用人工挖孔桩基础。基础参数详见铁塔及基础一览图(图号 SK211S-A0101-04、SK211S-A0102-04)。3.14.2.2 基础材料 混凝土:基础、护壁及保护帽均采用 C25 级混凝土。钢筋:基础主筋采用 HRB400 钢筋,其他钢筋采用 HPB300 钢筋。地脚螺栓采用 35#钢。3.15 线对地距离和交叉跨越距离 3.15.1 导线对地距离 本工程设计考虑导线对地、山坡、建筑物和树木等的最小距离满足线规的有关规 架线施工方案 10 定,除塔位附近及穿越线路时有关树木必须砍伐外,其余段按跨越树木考虑。3.15.2 交叉跨越距
20、离 本工程与公路及各种架空线交叉时,导线对被跨越物的垂直距离应附合表 9-1 的要求。表 9-1 导线对被跨越物的最小垂直距离 线路经过地区 最小距离(m)导线状态 对地面(平地、丘陵)7.5 50弧垂 对树木 垂直距离 4.5 50弧垂(绿化区)净空距离 4.0 最大风偏 公路 路面 8.0 50弧垂 对果树、经济作物、城市路树的垂距 3.5 50弧垂 至电力线、弱电线路 4.0 50弧垂 3.16 通信保护 本工程属 220kV 三相对称中性点直接接地的架空送电线路。新建线路沿线无通信设施,与本线路接近的通信线路有终端站附近的一些电信通信光缆,本线路与这些通信光缆交叉走线,不产生干扰和电磁
21、危险影响。4、现场组织管理架构图 现场组织管理架构图 架线施工方案 11 5、架线施工 5.1 人力放线施工 5.2 张力放线施工 5.3 紧线划印 5.4 附件安装 5.1 工序交接 张力架线施工应满足下列条件:1)基础回土完好,基础混凝土强度已达到设计强度的100%。2)牵张段内的铁塔已组立完毕,并已通过中间验收合格,允许转序施工。3)铁塔无缺件,螺栓紧固符合要求。4)铁塔位移和塔位标高符合设计要求。5)挂点金具与铁塔挂点配套,挂点铁已安装。6)接地装置已安装完毕。5.2 架线施工程序 架线施工方案 12 搭设跨越架挂绝缘子金具和放线滑车确定牵、张场架线前期准备工作 道路及场地修整运输架线
22、材料和工器具 无人直升机、飞艇设备就位初导绳展放初级牵引一牵四展放导引绳、绕牵展放牵引绳展放导线紧线附件安装交叉跨越测量地线、光缆展放紧线和附件安装转场1、现场调查2、施工图审查3、编制施工作业指导书4、材料准备5、机具准备6、通道处理 架线施工流程图 5.3 牵张场选择 5.3.1 牵张场选择的原则 1)放线段长度宜控制在 35km,且不宜超过 20 个放线滑车。2)符合相关规程要求和必要的交通运输条件。3)基本符合必要的牵张设备和绳线盘布置要求。4)导引绳、牵引绳、导线出线既符合相关角度要求,又确保满足对电力线、公路等跨越物的距离。5)张力场导线出线尽可能不设转向,牵引场导引绳、牵引绳必要
23、时可采取转向措施。6)张力场尽量布置在海拔高处,牵引场尽量布置在海拨低处,以降低最大牵引力和提高架线效率。展放导引绳、绕牵 架线施工方案 13 5.3.2 牵张场选定 经过详细的现场调查、复核调整及校验计算,该工程全线分为二个牵张段,其牵张场地选定见下表。牵张场布置汇总表 序号 起止桩号 牵引场 张力场 放线段长度(km)架线张力(KN)架线牵引力(KN)第一区段 21#-22#22#21#0.504 12-16 30-38 第二区段 26#-29#26#29#0.893 13-17 32-40 5.4 架线施工流程 5.4.1 导引绳展放工序流程 6迪尼玛绳10 迪尼玛绳14迪尼玛绳13导引
24、钢丝绳18导引钢丝绳24 牵引钢丝绳双分裂导线。5.4.2 牵张机配置 1)牵引场 90kN 牵引机 1 台.50kN 绞磨 1 台。2)张力场 70kN 张力机 1 台.50kN 绞磨 1 台。5.5 耐张线夹、接续管握着力试验 按照工程中实际使用的导地线及相应的耐张线夹、接续管,同配套的钢模,制作检验性试件。每种型式的试件不少于 3 根(允许耐张线夹与接续管做成一根试件),其试件握着力不得小于导线或地线保证计算拉断力的 95。各种连接的检验试件的导地线长度应不少于其外径的 100 倍。见下图。5.6 其它相关技术准备 100d100dd握着力试验示意图 架线施工方案 14 1)认真核查架线
25、施工相关图纸,核对架线施工说明、杆塔明细表、架线施工图之间是否一致。2)认真进行施工场地调查、熟悉各牵张段的地形、地貌和交叉跨越情况,对作业指导书进行细化。3)架线施工作业指导书经公司内部审批后报监理、业主审查,在架线施工前对全体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4)根据选定的牵张场段绘编全线布线图,布线图中要对放线段的段长、塔号、塔型、档距、转角方向和度数、导线布线码单、余线长、接头位置、交叉跨越、沿线监护点等标注清楚。5)特殊工种、主要工器具报监理、业主审查。6)安全施工作业票、施工记录表格准备齐全。5.7 线路通道清理 1)架线施工前对沿线的交叉跨越等障碍物进行详细调查,凡是设计规定需要拆除的建筑物
26、、构筑物必须拆除,对影响放线的树木进行砍伐,按规定要迁移的电力线、通信线则及时迁移。2)跨越等级公路及通航河流,应事先与公路、航道部门达成协议。跨越公路时,按照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 第 2 部分:架空电力线路(DL 5009.2-2004)的规定搭设跨越架,对于机动车辆很少的乡村便道,可不搭设跨越架,但架线施工期间,要派专人看守监护。3)跨越架根据被跨越物具体情况,可采用毛竹跨越架或带电跨越网。4)跨越电力线路时,首先考虑停电跨越架线。跨越 110kV 及以上电力线,应停电落线,并搭设较低跨越架,尽可能降低电力线的高度;跨越 35kV 及以下等级电力线,实行停电落线或搭架跨越;若不能停电跨越架
27、线时,跨越 35kV 及以上电力线时采取停电跨越的架线施工方法(若建设分公司有其他要求,项目部及时编制措施);对于 35kV 以下电力线则采取搭设毛竹跨越架进行不停电跨越施工;施工期间,所有停电线路,在确认停电,并在被跨越电力线路的两侧挂好工作接地线后,方可工作。具体详见该工程跨越电力线路架线施工措施。架线施工方案 15 5)跨越等级通信线时,应遵照安全规程的要求搭设跨越架。对级以下通信线和农村广播线,在征得用户的同意后,采取落线或临时断开。6)需停电施工的低压线、三级以下通讯线、农村广播线,由施工队负责与用户联系,不得任意开断或降线。落线或临时断开处理时要做好原始记录,并做好防护工作,施工完
28、毕后通知用户并给予恢复。5.8 跨越架搭设 1)张力架线中跨越架的几何尺寸,应满足规范要求。2)跨越架与被跨越体之间的最小安全距离见下表。跨越架与被跨越物的最小安全距离 跨 越 架 部 位 被跨越物名称 公路 通讯线 与架面水平距离(米)至路边:0.6 0.6 与封顶杆垂直距离(米)至路面:5.5 1.5 3)在考虑最大风偏的情况下,跨越架(网)与带电体应保持的最小安全距离见下表。跨越架对电力线路的最小安全距离 跨 越 架 部 位 被 跨 越 带 电 体 电 压 等 级 10kV 35kV 110kV 220kV 500kV 架面与导线的水平距离(米)1.5 1.5 2.0 2.5 6.0 无
29、避雷线(光缆)时,封顶网(杆)与导线的垂直距离(米)1.5 1.5 2.0 2.5 5.0 有避雷线(光缆)时,封顶网(杆)与避雷线(光缆)的垂直距离(米)0.5 0.5 1.0 1.5 3.6 4)跨越架应搭设稳固,较高的跨越架应分层打好落地拉线,跨越架顶部全部用尼龙绳绑扎牢固,并采取保护导线的措施。5)拆除毛竹跨越架时,对绑扎毛竹用的铁丝进行集中回收,避免遗留伤及到人、畜。5.9 直线塔绝缘子串及放线滑车的悬挂 5.9.1 放线滑车悬挂说明 1)直线塔悬垂串悬挂方式 从上至下为:横担挂点挂板(UB-10)球头挂环(QP-10)合成绝缘子碗头挂板(W1-10)UB 挂板(UB-10T)三轮放
30、线滑车。架线施工方案 16 2)耐张转角塔放线滑车的悬挂方式 转角塔转角度数超过 10 度时,顺线路方向每相挂 2 只滑车,与挂线板上施工用孔相连。转角塔滑车的悬挂方式:顺线路方向在导线挂线板施工孔+U-30+241m 拉棒+U-30+三轮放线滑车。两滑车在线路前进方向用角钢连接架连接,连接架另行加工,长度略小于横担宽度。在 U-30 与横担主材间用151m 钢丝绳套做好保险。转角塔转角度数超过 10 度时,顺线路方向每相挂 2 只滑车,与挂线板上施工用孔相连。放线时转角塔的滑车应采取预偏措施(在滑车底部连接一根钢丝绳,通过转向滑车引至地面与链条葫芦连接),滑车如碰横担,应用方木将滑车与横担隔
31、离,防止导线受损。本工程放线滑车槽底直径为 660mm、916mm,额定工作载荷共有两种,分别为 120kN、150kN,各 100 个。耐张转角塔、直线转角塔、垂直档距超过 800m 且挂单个放线滑车的直线塔及牵引机、张力机出口首基直线塔悬挂 150kN 放线滑车。下列铁塔必须挂单放线滑车,单滑车间用支撑杆间隔,见下表。挂放线滑车塔位汇总表 塔 型 桩 号 耐张转角 21#、22#、26#、29#直 线 27#、28#5.9.2 耐张临时拉线设置 本工程需对牵张段两端的耐张塔设置临时拉线,导线临时拉线每相采用 2 根 GJ-100 转角横担 24 拉棒 U-30 滑车 架线施工方案 17 钢
32、绞线,一端为耐张钢锚,一端为 UT 线夹(可调式)。地线临时拉线采用16 钢丝绳(或GJ70 钢绞线)。临时拉线对地夹角不宜大于 45 度,并与地锚坑马道相一致。5.9.3 牵张机进出口首基塔位放线滑车悬挂 为保证牵、张机进出口与邻塔悬挂点的高差角不大于15,牵、张机进出口首基塔位放线滑车的悬挂可采取低挂措施。6、张力放线施工 6.1 张力放线施工综述 1)导地线张力放线,采用耐张塔直通放过,耐张塔紧线及耐张塔平衡挂线的施工工艺。2)OPGW 光缆采用小牵小张进行张力放线,OPGW 光缆的牵张段长度与光缆盘长一致。3)导线的架设采用一牵二的架线方式,在牵引场布置一台大牵引机,在张力场布置一台二
33、线张力机,一次牵引二根导线。4)导线及普通地线连接采用液压连接方式。6.2 牵张场布置 6.2.1 牵张场布置说明 1)牵、张机宜布置在线路中心线上。在顺线路方向,两场中的主机位置均应使两侧施工段中两基邻塔的放线悬垂角接近相等,且均不超过铁塔的设计条件,当地势平坦时,均应设置在与邻塔相距 150m 左右处。2)大、中、小牵、张机就位后,用道木将机身垫平、支稳,并用地锚和链条葫芦将机身固定。每台大牵、张机不少于 4 个锚固点,小牵、张机不于 2 个锚固点。3)在大张力机后约 15 米处,分别布置 4 个导线盘架,使导线的出线方向垂直于线盘中心轴,导线盘起吊采用 25 吨吊车。4)牵、张两场中的锚
34、线位置应设置在两场主机前方要锚的那一相导线的下方,其顺线路方向的理想位置是放线过程中这一段导线的最低点处,以便进行锚线和松锚作业。按规定,牵张机进出口与邻塔悬挂点的高差角不得大于 15。5)张力场中的小牵引机和牵引场中的小张力机是一对同时工作的机械,用于牵放牵引绳;为防止因牵引绳与导线发生交叉磨线,应按放线作业顺序将两机布置在最后才展放的那一相导线的同侧。6)放线顺序:先放上横担外相,然后放上横担内侧,最后放中横担外侧,左右回路 架线施工方案 18 交叉放。7)牵张场平面布置简图见下图,布场应严格控制土地占用面积,尽量减少青苗损失。5.2.2 牵引场转向布场 受地形限制,牵引场选场困难而无法解
35、决时,可通过转向滑车转向布场。转向滑车可设一个或几个,但张力场不宜转向布场。牵引场转向布场应注意如下各点:1)每一个转向滑车的荷载均不得超过所用滑车的允许承载能力。各转向滑车荷载应均衡,即转向角度应相等。2)靠近邻塔的最后一个转向滑车应接近线路中心线。3)靠近牵引机的第一个转向滑车应使牵引机受力方向正确,应使滑车与主牵引机之间牵引绳垂直于卷扬轮或导线轮的主轴。4)转向滑车应使用允许大荷载、连续高速运转的大轮径、大轮槽专用滑车,每个转向滑车均应可靠锚定。转向滑车轮槽材料与通过材料相匹配。5)转向滑车的个数根据转向角度、放线张力和转向滑车的允许承载能力经计算确定。当转向滑车使用个数大于 1 时,应
36、将两个滑车的转向角度布置成基本相等,以期每个滑车荷载接近,各滑车均匀承担转向荷载。转向滑车的包络角不宜大于 60。6)为了避免和减少在展放导引绳及牵引绳时拖地甚至压入地面以下,必须在牵引机与终端转向滑车之间根据需要在各转向滑车间设置装有滑车的支点滑车架。7)转向滑车围成的区域及其外侧为危险区,不得放置其他设备材料,工作人员不应进入,牵引机转向布场示意图如下图。架线施工方案 19 牵引机转向布场示意图 6.3 导引绳、牵引绳展放 6.3.1 按照6 迪尼玛绳10 迪尼玛绳14 迪尼玛绳13 导引钢丝绳18 导引钢丝绳24 牵引钢丝绳双分裂导线。6.3.2 导引绳、牵引绳的展放和临锚,应确保对跨越
37、物和电力线路的安全距离。6.3.3 重要跨越及直线转角塔,耐张转角塔,应设专人看管,并携带提升工器具,一旦引绳跳槽,及时进行处理。6.3.4 相邻两段导引绳展放完后,用 30kN 的抗弯连接器连接。牵张段内整根导引绳连通后,一端锚住,在另一端收紧升空,至一定程度锚住。6.3.5 当天展放的导引绳应当天进行临锚并升空,不得拖地过夜。6.3.6 放线段的导引绳全部放通后,拆除当中的临锚进行升空,升空后再次检查导引绳是否在五轮滑车的中轮。6.3.7 导引绳的布线裕度按 1.1 倍考虑。6.4 OPGW 架设 6.4.1 光缆的架设采用张力放线法,耐张段长度由光缆盘长确定,以保证光缆在展放过程中不受外
38、力的损伤。6.4.2 牵放设备采用小牵引机和小张力机,依靠其较大直径的张力转轮,对光缆施加张力,同时,满足了光缆自身弯曲半径的要求。6.4.3 光缆放线滑轮为D820 光缆专用放线滑轮。6.4.4 牵引机根据光缆限定的最大张力,设定保安值,以防过牵引损坏光缆。放线程序同一般架空地线,展放中的张力的设定,不大于光缆最大使用张力的 25%。6.4.5 在施工过程中任何时候光缆的弯曲半径不小于产品或设计要求。6.4.6 导引绳与光缆的连接用专用网套,中间用旋转性能良好的旋转连接器连接以防在展放过程中光缆发生扭转。6.4.7 在展放过程中,在转角塔、跨越架处设专人监视展放过程,发现卡线或磨跨越架等异常
39、现象立即报告停止牵引。6.4.8 按照设计规定的弧垂紧线并挂线后,在接续塔光缆留不小于设计要求的线头长度,以便光缆的连接;在收紧光缆安装耐张线夹时,对卡线器尾部的光缆进行绑扎,以防过度弯曲。架线施工方案 20 6.4.9 紧线后,在固定光缆时,按产品或设计的要求,不得损伤光缆的不锈钢管。6.4.10 在按规定进行附件安装后将余线头盘绕好临时挂在塔上,其盘绕直径不小于产品或设计要求的直径,并用遮雨布将盘绕好的光缆包裹好。6.4.11 光缆的紧线、挂线采用予绞丝缠绕在有护线条缠绕的光缆上进行牵引紧、挂线。注意予绞丝缠绕次数至少为两次,同时在紧、挂线时要注意缠绕点位置,以确保能满足挂线要求。6.4.
40、12 其它详见该工程OPGW 光缆架线施工图说明书。6.5 张力展放导线 6.5.1 展放前的准备 1)对通讯设备进行必要的检修和试验,以确保放线时,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通讯畅通无阻,灵敏可靠,以随时监控牵引绳及走板的运行情况。若有异常,应及时报告。放线时任何人不得进行与放线工作无关的通讯。2)采用连续布线法进行布线,按照有效控制接续管位置、最大限度减少接续管数量、最大限度的节约导线、减少余线转运量等的原则进行布线设计。3)按布线表规定运送摆放导线,按放线次序分组堆放,因该工程采用的一牵二的方式进行架线,摆导线时应分别对应张力机的张力轮。4)通知各监护人员,检查各自负责区域有无影响导线展放
41、的障碍,并予以清除,对重要的跨越架更应加强检查。5)牵张设备按规定的位置停放,并严格按各牵张机的要求进行地锚埋设,并确保地锚规格、数量及埋深符合要求。6)牵引机、张力机及附属设备是张力放线的重要设备,应加强检查,维护保养,并严格遵守“牵张机械的使用与维护”规定。6.5.2 牵引场操作程序 1)将牵引绳按要求缠绕在牵引轮上。2)启动牵引机先慢慢收牵引绳,解除临锚。3)将牵引绳缠绕于尾车上,固定好,并收紧牵引绳。4)若需松牵引绳时,应把尾车千斤顶松开,此时尾车上应带有足够的张力。5)需换盘时,应先锚紧牵引绳的尾部,再解除抗弯连接器。6)用吊车吊下牵引绳盘,换上空盘,并固定好。架线施工方案 21 7
42、)牵引准备就绪后,由张力场统一指挥,下达牵引命令,否则不得牵引。8)当导线牵至牵引场时,应及时锚固。9)导线放完时,若需调头,调头后应留出一定距离,以便紧线操作和摆放余线。若需转移时,应解除牵引车的锚固。非自行式牵张车用专用拖车转场时,挂钩必须挂牢,并用钢丝绳作保护,行走时应缓慢,时速 25-30km/h。10)导线展放过程中,导线与地面及被跨越物的距离应不小于:农田、荒地等一般地段,导线至少距离地面 3m;只通行行人及少量车辆的道路,施工时可以不搭设跨越架,而只设置岗位,派专人监护,导线至少距离路面 5m;导线及走板上的平衡锤距离跨越架架顶距离不小于 1 米;经济林区、经济作物区,当不要求砍
43、伐时,导线及牵引板上的平衡锤距离作物顶端2m。11)导线展放前再次检查:牵、张机是否对准邻塔的放线滑车;牵、张机锚固是否可靠;放线段跨越架牢固程度及位置是否正确;牵、张场的布置是否符合要求;线盘架的位置及方向是否正确;线盘与张力机之间是否用帆布或编织袋铺垫;耐张转角塔放线滑车的预偏措施是否做好等。6.5.3 张力展放牵引绳 13 导引钢丝绳18 导引钢丝绳24 牵引钢丝绳双分裂导线。5.5.3 张力放线 1)线号的规定:每相导线面向大号,由左向右的 2 根子线分别为 1#、2#、号子线。2)用吊车将线盘按扇形置放在张力机后适当的位置,一次支好 2 盘导线,并使线盘离地,线轴能自由转动。3)拆下
44、导线外包装,引出线头,套上蛇皮套,网套夹持导线的长度不得小于导线直径的 30 倍,根据蛇皮套结构用 14 号铁丝分三层进行绑扎,第一层未端和第二层未端绑扎不得少于 5 圈,第三层在蛇皮套末端绑扎不得小于 20 圈,然后将蛇皮套头部同张力轮上 架线施工方案 22 的尼龙绳连接。4)用人拉住尼龙绳头,发动张力车,将导线慢慢放出张力车。5)把两根导线头联在走板上,收紧导线,解除牵引绳临锚,收紧导线支架的刹车装置。6)总指挥再次讯问各点情况,确定各点均无问题时,可以牵引时,命令缓慢牵引。7)在走板刚刚启动时,及时调整两线张力,张力机操作人员应协调一致使两线张力尽量一致,使走板平衡、平稳行进。8)调平两
45、线张力后,可快速牵引,其速度不大于 80m/min。9)走板将要通过滑车时,护线人员及时报告:距离从距滑轮 50m 处开报,直至通过;若走板有异状,应立即停止牵引,及时调整;走板通过滑轮后,应及时报告通过情况。10)对于耐张转角塔则根据转角大小在开始牵引时采取预倾斜措施,钢丝绳一端连接在放线滑车上,另一端通过铁塔横担合适位置的转向滑车与地面牵引系统相连。随着牵引力及滑车倾斜度的增大调节倾斜角度以使其受力符合要求。11)对于双滑车应对两个滑车均采用预倾斜措施。走板通过转角塔处,应提前报告,并使放线滑车预倾至合适位置以利于走板缓慢顺利通过。转角塔放线滑车预倾斜示意图如下。转角塔放线滑车预倾斜示意图
46、 12)在控制档或跨越架处,密切监视导线触地或磨碰架子杆情况,必要时可通知张力场提高张力。13)线轴剩余一层导线时,应通知缓慢牵引,剩 6 圈时,停止牵引,更换线轴。14)新换上的线轴,将线头与双头网套相连,并将余线缠绕在线盘上。15)通知缓慢牵引,当接头前方蛇皮套到张力机前的导向轮时停止牵引,牵引机灭火。枕木 架线施工方案 23 接头必须到达张力轮最后一圈且到张力轮上方时才可停止牵引,不可提前,否则将造成压接管将进张力轮时临锚绳仍无法拆除的问题。16)用张力机前的两根根 GJ-10015m 临锚绳锚于导线上距蛇皮套 5m 位置,然后缓松张力机以溜放出导线,导线长度以满足压接需要为宜。17)去
47、掉蛇皮套,剪掉套进蛇皮套内部分导线头,进行液压连接。18)压接完毕并检查合格后,及时填写记录,张力机收余线,解除临锚,即刻继续进行放线。19)压接后的压接管应用钢保护套管进行保护,以防压接管过滑车时导致压接管弯曲。在钢护套管前后侧凹槽外,用铁线缠绕三圈,回头应和牵引方向相反并用胶布缠绕铁线线头,使其不外露。20)钢保护套管安装完毕,张力车即可收紧导线,解除临锚,通知牵引场继续牵引。21)当第一相牵到位时,在张力机前侧导线锚线架上挂 GJ-10015m 临锚绳,并用卡线器卡在导线上,此处应双临锚,卡线器卡好后张力机释放导线直至临锚绳受力为止,在张力机前合适地方剪断导线,并将第二相走板连接好,将第
48、二相的大牵绳与走板连接后牵放第二相导线。22)正常放线时,两根子导线从左到右依次按 1#、2#、布置,互不干扰,互不磨线,相互平行,但在 600m 及以上大档距中的导线在张力放线过程中可能出现子导线顺序被打乱,导线无规则错位的相互缠绕现象。其原因如下:不均匀风荷载影响,引起子导线在横线路方向发生相对偏移;子导线张力不一至造成弧垂相对偏差;放线张力较小 为防止施工时子导线出现缠绞现象,在大档距中安装导线分离器,安装原则如下:600m档距900m 在档距中的弧垂最低点处安装 1 个导线分离器;档距900m 在档距的 1/3 处各安装 1 个导线分离器;当走板到达须安装分离器档距的中央时,停止牵引,
49、施工人员上塔将分离器安装在导线上并绑好控制绳,采用 6 钢丝绳引至地面,挂好后通知牵引导线;当走板通过该档时,将分离器拉至标准位置,安装 1 个导线分离器时,标准位置在弧垂最低点,安装 2 个导线分离器时,标准位置时在档距的 1/3 处并固定在地面,使固定钢丝绳不要受力,保持导线顺利牵引及分离器平衡即可。架线施工方案 24 直角挂板卡线器导线防磨胶管横担链条葫芦放线滑车临锚钢绞线地锚地锚卡线器导线阻尼线导线牵到位后拆除分离器用于下一相,紧线前必须先拆除。23)展放两根导线时控制两根导线使其张力保持平衡。一方面,提高张力机操作人员的熟练程度,另一方面,加强护线人员的责任心,加强监视,及时通知牵张
50、场人员调整牵张力,使两线张力尽量保持一致,走板平稳前进。24)护线人员应加强走板的监视,特别是在通过转角塔时,防止走板翻转。25)导线采用集中液压,液压人员应严格执行液压操作规程和该工程导、地线液压施工工艺。具体详见本工程导、地线液压连接施工作业指导书。6.6 临锚及接地 6.6.1 临锚 张力放线时临锚工作较为频繁,且非常重要,如:导引绳、牵引绳临锚及导线端锚、过轮临锚及耐张塔高空临锚等,现分述如下:1)导引绳及牵引绳:展放完毕若不能及时进行下一道工序,其两端应临时锚固,锚线张力不得少于其弧垂对地 5m 及确保对跨越物的距离所对应的张力。2)导、地线展放完毕,两端应临时锚固,其锚线张力不得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