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系统类型及生态保护.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态系统类型及生态保护.pptx(10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五章生态系统类型及生态保护 自 然 生 态 系 统 的 保 护 生 物 多 样 性 保 护第1页/共100页生态系统类型生态系统类型按环境性质分:水域生态系统和陆地生态系统水域生态系统又分淡水、海洋系统陆地生态系统又分森林、草原、荒漠、冻原生态系统按受人类影响分:自然生态系统、半自然生态系统、人工生态系统第2页/共100页生态保护生态保护生态保护就是以生态科学为指导,遵循生态规律,采取一定的保护对策和措施,对生态环境有意识地保护。第3页/共100页全球的环境问题全球的环境问题当今世界主要有三大(或五大)问题人口,资源与环境(粮食、能源)全球环境问题有八个温室气体引起的全球气候变化臭氧层的破坏
2、酸雨土地荒漠化热带雨林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有害废物的越境转移海洋污染全球变化的研究以气候变化为研究核心第4页/共100页第一节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第一节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一森林生态系统的保护(一)森林生态系统的特点:1最庞大的陆地生态系统2具有最强大的生产力3是陆地上最丰富的牿资源库4具有明显的区域性5具有复杂的空间结构6稳定性高,物质循环封闭程度高7森林资源是可更新的自然资源第5页/共100页(二)中国森林资源存在的问题(二)中国森林资源存在的问题覆盖率:13.92%森林资源集中采伐,更新跟不上采伐;摧毁林开荒;滥砍滥伐;森林火灾频繁;病虫害加剧;造林保存率低;管理上的失误第6页/共100页(三
3、)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的对策(三)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的对策1大力植树造林2抓好森林资源保护和,如认真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抓好森林防火和病虫害防治工作等3提高人民绿化意识和生态环境意识,实施依法治林;4建立健全稳定的投入保障机制5实施科教兴林战略,推进林业建设6加强森林生态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第7页/共100页二草地生态系统的保护二草地生态系统的保护(一)草地生态系统的特征1占很大的生存面积2生产力低于森林生态系统而高于荒漠生态系统3草原动物区系丰富第8页/共100页(二)中国草原存在的问题(二)中国草原存在的问题面积:1.73106Km2 从东往西:森林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出现问题:超载放牧
4、、草场退化;毁草开荒,耕地沙化;连年割草,滥采药材;煤矿、油田要,污染草原环境;乱捕滥杀野生动物第9页/共100页(三)保护对策(三)保护对策1健全完善法律法规,严格执法2加大草原建设投资力度,加强草原建设3加强划地畜牧业管理4开辟新能源5加强科学研究,实行科技兴草6加强草原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第10页/共100页三荒漠生态系统的保护三荒漠生态系统的保护(一)特点:1面积巨大占陆地面积的30%2气候条件恶劣3植物、动物种类少,但独特、古老4初级生产力低5 生态系统多样第11页/共100页(二)存在问题(二)存在问题1对植物资源滥采和乱挖药材,使植物遭到严重破坏,沙丘活化,珍贵药材急剧减少2过
5、度猎捕和破坏本息地使动物濒危或来绝,如野马,高鼻羚羊3不合理的农业开垦,对石油和大规模勘探和开采,破坏了栖息地,给野生动植物造成威胁4水资源利用的不合理,使依赖河水补给的大面积天然林和人工林衰退,甚至枯死第12页/共100页(三)保护对策(三)保护对策1加强法制建设,控制生物资源的利用2增加投入,加强保护区建设3加强生态教育,提高公民认识水平4加强对荒漠生态系统保护的科研5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第13页/共100页四海洋生态系统的保护四海洋生态系统的保护(一)类型1浅海生态系统2深海生态系统3大洋生态系统4河口生态系统第14页/共100页(二)存在问题(二)存在问题1过度捕捞2海洋环境污染3海洋管
6、理干部破坏4过度的水产养殖5海岸侵蚀等第15页/共100页(三)保护对策(三)保护对策1加强海洋意识,树立法制观念2制定有利于海洋开发的经济政策3确立科技兴海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针4积极参与国际合作5完善海洋立法第16页/共100页五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五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分近海和沿岸湿地、内陆湿地和人工湿地三大类特点:1湿地类型多,分布广2面积大3生物多样性丰富第17页/共100页(二)存在问题(二)存在问题1农业围垦、城市开发造成湿地大面积削减2水土流失、泥沙淤积使湿地面积日益减少3环境污染严重4湿地多样性下降5功能下降第18页/共100页(三)对策措施(三)对策措施1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
7、的湿地保护意识2制定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湿地开发利用政策3加强对湿的的科学研究4完善湿地保护法规,加大执法力度5建立湿地保护和合理利用的示范区6建立湿地保护区,实行典型湿地保护恙恢复7加强湿地保护领域的国际合作与交流第19页/共100页第二节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第二节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一概念与类型概念:指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有特殊意义的自然足迹等保护对象所在的陆地、陆地水域或海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第20页/共100页类型:自然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野生生物类型自然保护区自然遗迹类自然保护区第21页/共100页保护区的规划与建立保护
8、区的规划与建立确定保护对象的标准保护区规划尚未解决的主要问题建立保护区的基本原则保护区的一般模式第22页/共100页确定保护对象的标准确定保护对象的标准特色性具有稀有物种的生物群落具有优先保护权;危机性存在濒危物种的生物群落应优先考虑;效用性对人类具有利用价值或潜在利用价值的物种具有优先等级。第23页/共100页自然保护区与持续发展自然保护区的成效泰国以8%的国土面积保护了88%的鸟类;扎尼尔以3.9%的国土面积保护了89%的鸟类;自然保护区的管理确保保护区内的物种及种群能够长期存在;发挥保护区的应有潜力;尽可能地扩大保护区。第24页/共100页二自然保护区的功能二自然保护区的功能1有利于提供
9、生态系统的本底2是动植物和微生物物种及其群体的天然储存库。3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4是活的自然博物馆。5有助于改善环境,保持地区生态平衡。第25页/共100页三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三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一)建设我国自然保护区始建于1956年截至2000年底,全国共建立各种类型自然保护区1276处,总面积占全国国土面积的12.44%第26页/共100页(二)自然保护区的管理(二)自然保护区的管理1科学合理规划核心区:绝对保护区,是保护区内没有或很少经人为干扰过后自然生态系统本底区,以保护种原和自然本底为目标,区内严禁干扰活动缓冲区:指环绕核心区的周围地段,是试验性和生产性的科研基地,
10、也是对该保护区进行研究的重点地区。外围区:一个多用途地区,可开展一定范围的生产活动,可有少量居民点和旅游设置。第27页/共100页保护区的一般模式保护区的一般模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提出的人与生物圈计划(MAB)见图保留未受干扰的核心区,并受绝对保护;建立一个缓冲带,允许研究人员进行检测和管理,并进行无破坏性的研究;在保护区与人类活动区之间还要有一个过渡带,进行各种实验性科学研究第28页/共100页图图 保护区的一般模式保护区的一般模式第29页/共100页2 2严格科学管理严格科学管理常规性工作,主要是收集和整理保护区基本数据及我生态环境变化动态对保护区产生的影响。专题性工作:保护
11、区的基础研究工作,区内生物群落的动态变化研究,生态系统生物生产过程和生产力研究宣传教育工作:宣传教育群众,增强生态意识,保证自然保护区不受到人为破坏第30页/共100页第三节 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概念生物多样性的格局生物多样性的测度濒危生物的评估与分级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第31页/共100页一、一、生物多样性的概念生物多样性的概念生物多样性:生命有机体及其赖以生存的生态综合体的多样化和变异性;反映地球上所有的生物(植物、动物、微生物)及其生存环境和组成部分的综合体。生物多样性的内容包括三个层次(图15-5)遗传多样性:含有的潜在价值最大物种多样性:是关键生态系统多样性:是基础第32页/共100
12、页图1 生物多样性的层次第33页/共100页(1 1)遗传多样性)遗传多样性概念所有生物个体中所包含的遗传物质和遗传信息。物种和物种之间基因的多样性,包括分子,细胞和个体三个水平上的遗传变异度,因而成为生命进化和物种分化的基础。一个物种的遗传基因愈丰富,它对所生存的环境的适应能力愈大,进化潜力也愈大。遗传多样性世界上的生物大约存在10109 9种不同的基因;控制生命基础的基因在物种之间差别不大,少量特殊的基因控制着物种的差异。第34页/共100页(2 2)物种多样性)物种多样性概念生物类型及种类的多样性;代表物种演化的进程,是进化机制的主要产物。物种多样性地球上的物种估计有500万种,也有估计
13、为2500万种或5000万种,已被描述的有170万种;还有科学家指出:现存物种与已灭绝的物种之比达1:100001:10000。中国的物种多样性居世界第八位,北半球第一;世界上90%90%的食物来源于2020个物种,75%75%的粮食来源于7 7个物种。第35页/共100页(3 3)生态系统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概念生态系统多样性生态系统中生境类型、生物群落和生态过程的丰富度;生态系统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动态特征和复杂性使生态系统多样性的划分难以进行;生态系统类型的划分必须考虑生物群落、生境以及气候条件;第36页/共100页生物多样性研究的进展生物多样性研究的进展生物多样性的研究已经从结构特征进入
14、到功能特征结构特征主要指生物物理组成或格局,包括种类成分、生境的复杂性、景观中的缀块和其他生物多样性元素的格局;功能特征主要指生态系统的生态过程和进化过程,包括基因流动,干扰,养分循环等。功能性研究可以定量化。第37页/共100页二二 生物多样性的空间格局生物多样性的空间格局生物多样性在地球上的分布是不均匀的不同生物类群的物种多样性分布具有一致的趋势特定生物类群在特定地区可以达到最大的物种多样性空间分布格局分布格局成因第38页/共100页(1 1)空间分布格局)空间分布格局物种多样性呈现出宏观规律在平面格局中,随着纬度的增加而降低;在垂直格局中,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降低(图);受水分的影响,随
15、着干旱程度的增加而降低;受盐分的影响,随着海水深度的增加先降低而后升高。第39页/共100页图 生物多样性的宏观格局a.安第斯山脉鸟类种数随海拔高度的变化;第40页/共100页图 生物多样性的宏观格局b.美国亚利桑那山植物种类随海拔高度的变化第41页/共100页(2 2)分布格局成因)分布格局成因成因:多样性分布格局形成的驱动力主要成因:地质历史地质历史越古老,越具有生物的多样性环境异质性和资源多样性生境如含有多种不同的资源比,就有较多的物种共存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岛的面积越大,且离大陆越近,生物多样性越高第42页/共100页生物因素生物因素包括种间关系,生态位幅等,如共生、寄生、传粉、捕食、竞
16、争等,是影响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因素尺度因素大尺度上物理因素起主导作用,小尺度上生物因素起主导作用。第43页/共100页三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和作用三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和作用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是人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重大战略任务。1生物多样性为人类提供了食物的来源2生物多样性可以为人类提供工业原料3是许多药物的来源4野生生物是培育新品种的基础5具有科研价值6有助于保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7具有美学价值第44页/共100页四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四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生态系统的破坏,物种丧失速度太快。最近300年,全球约减少一半的森林面积。2000年来约有110种、130多种鸟类灭绝,有2/3是近2
17、00年灭绝的。现在还有许多生物的物种受到威胁。温带哺乳动物2540%受到威胁,爬行动物情况更遭,温带海洋中的物种也同样受到严重威胁,鸟类情况好些。热带哺乳动物的11%,鸟类的11%,爬行动物的5%也受到生存威胁。影响:先是局部灭绝,野生动物本息地破碎成海岛状,迁徙繁衍被隔绝,使得遗传狭窄,最后导致物种退化灭绝第45页/共100页五中国生物多样性面临的严重威胁五中国生物多样性面临的严重威胁(一)中国生物多样性概况(二)中国生物多样性危机1森林生态系统受威胁现状我国天然林面积大幅度减少,生态效益明显下降。19711975年为9817为2,19811985年间减少到863522 草原生态系统受威胁现
18、状近20年来我国草原产草量下降了1/31/2。已有1/3处于退化中,还有许多草原已沙化第46页/共100页(二)中国生物多样性危机(二)中国生物多样性危机3湿地生态系统受威胁现状近30年,我国海岸湿地大量开垦,红树林面积大量减少,由50年代的5万hm2减到目前的2万hm2。部分还在退化中。4淡水生态系统受威胁现状淡水面积也在围垦中,湖北少原有湖泊1000多个,现在只剩下326个,面积由83万hm2减少到23.7万 hm25物种及遗传多样性受威胁现状我国目前有398种脊椎动物濒危,温带10%的植物濒危或临近濒危,热带亚热带濒危植物占全国总数的15%20%。我国原有的犀牛,麋鹿,高鼻羚羊,白臀叶猴
19、,植物中的崖柏,雁荡润楠,喜雨草等已经灭绝。还有大量物种处于濒危状态第47页/共100页六生物多样性保护途径六生物多样性保护途径v 就地保护 v 迁地保护 v 离体保护第48页/共100页a.a.就地保护就地保护是一种建立自然保护区进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途径。全世界已建成10001000haha以上的自然保护区45004500多个,列入联合国国家公园和保护区清单的有35003500多个,总面积达425425万kmkm2 2,其中最大的格陵兰国家公园,占地70007000万haha。我国已建700700多个保护区,占国土面积的5.54%:5.54%:如吉林长白山,四川卧龙,贵州梵净山,湖北神龙架等
20、。我国还有480个风景名胜区,和510个森林公园。第49页/共100页b.b.迁地保护迁地保护野生植物的迁地保护:利用植物园;已建成110110多个(如武汉磨山植物园);建立迁地保护中心和繁育中心,进行保护性繁育;野生动物的迁地保护:利用动物园;共建动物园4141个,加上大型公园中的动物展区,总数达175175个;建立迁地保护中心和繁育中心;以保护为目的的有26座,以商业为目的的230个;第50页/共100页c.c.离体保护离体保护作物品种及其亲缘种的收集和保存我国作物遗传资源的收集总数达3535万份,已入库的作物遗传种质达2323万份;家养动物品种的收集与保存已保存禽畜地方良种398个,并在
21、建设一批具有现代化水平的动物细胞库和动物精子库,以及配子库。第51页/共100页可持续发展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生态恢复生态工程第52页/共100页15.3.1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概述 资源与可持续发展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第53页/共100页(1)概述问题的提出环境与发展前景展望增长与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第54页/共100页a.问题的提出1983年第38届联合国大会委托瑞典首相布伦特兰夫人为领导组成了“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该委员会经过几年的工作,于1987年提出了一份报告,题目是“我们共同的未来”,首次提出了“持续发展”概念。原文是:“本委员会相信:人民有能力建设一个更加繁荣,更加正义
22、和更加安全的未来,我们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不是对一个污染日益严重,资源日益减少的世界环境恶化,贫困和艰难不断加剧状况的预测。相反,我们看到了出现一个经济发展新时代的可能性,这一新时代必须立足于使环境资源库得以持续发展的政策。我们认为,这种发展对于摆脱发展中世界许多国家正在日益加深的巨大贫困是完全不可缺少的”第55页/共100页这份报告有两个基本内容:这份报告有两个基本内容:肯定了“一个一个污染日益严重,资源日益减少的世界的环境恶化,贫困和艰难不断加剧”的现状。提出了“必须立足于使环境资源库得以持续发展的政策”,使得“出现一个经济发展新时代”成为可能。这份报告的贡献在于:把环境与发展这一矛盾看作
23、一个整体:环境制约发展,而只有发展才能解决环境问题。第56页/共100页b.环境与发展前景展望环境与发展前景的展望实质上是人类对自己未来的展望。自古以来一直有着各种看法。归纳起来,也可以说是两种:乐观派和悲观派。中国的哲学史上,有关“人天(自然界或环境)关系”的争论就有两个学派:孔子和老子悲观派代表:孔子:“天命论”、“尊天命”、“畏天命”老子:“自然无为”,认为人在自然面前无能为力。旬子乐观派 主张“明于天人之分”,提出“制天命而用之”,即最早的人定胜天思想。第57页/共100页当代的两派以“罗马俱乐部”为代表的悲观派以康恩为首的乐观派第58页/共100页以“罗马俱乐部”为代表的悲观派196
24、8年4月,意大利的经济学家贝切尼鼓动和召集了意大利、美国、德国、日本等十个国家的科学家、人类学家、实业家和国家国际文职人员在罗马科学院集会,由此诞生了“罗马俱乐部”,该俱乐部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米都斯(D.L.Meadows)为首的研究小组,历时21个月,耗资25万美元,完成了一个报告“增长的极限”,形成了当代的一大流派。该报告采用系统动力学的理论和方法,对人口、粮食工业化、非再生资源和环境污染等五大问题及其相关关系进行了系统研究。第59页/共100页主要观点:认为人口增长,粮食生产,工业发展,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都在呈指数增长;如果速度不变,则在21世纪的某个时候,将达到增长的
25、极限,到时,系统将趋于崩溃(图15-10);科学进步不足以摆脱这种恶性循环;结论:停止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图15-11)意义:引起了全世界对五大问题(人口、粮食、能源、资源、环境)的关注;问题:1)忽略了科学进步的作用;2)模型过于简单,不能完全反映客观情况。如任何事物都不可能稳定在指数增长,大多呈波浪形发展。第60页/共100页“增长的极限”对五大问题列举了十种表现,应该说,在3030多年后的今天,这些表现依然严重存在:人口爆炸人类缺乏计划和规划支持人类生活的四大系统农田,牧场,森林,渔业已开发过度,生态系统已受到威胁;世界性经济危机使人类必须重新审查基本的经济观念军备竞赛和核武器的使用人类
26、社会过于拥挤,带来一系列的犯罪无政府主义状态的技术陈旧的和不适应现状的社会制度东西之间的紧张局势和南北之间结构上的不平衡人类缺乏道德和政治上的领导,领导人中没有人替全人类讲话第61页/共100页图15-10 系统崩溃图第62页/共100页图15-11 停止增长图第63页/共100页以康恩为首的乐观派以美国赫德森学院美国未来研究所所长H.康恩(H.Kahn)为主要代表,针对“增长的极限”,采用了逐条批驳的形式,发表了“下一个200年美国和世界的一幅远景”主要观点:五大问题是过渡性问题,可以通过技术进步加以解决的;认为:1976年的前200年和后200年,即1776-2175这400年为世界 由贫
27、穷繁荣的过渡时期,即所谓的“大过渡理论”提出:到2175年,世界人口150亿,总产值300万亿,人均2万美元。意义:有助于克服悲观心理,强调了科技进步的作用问题:a.对人类面临的困境认识不足;b.过分强调科技进步的作用,忽视了资源因素和社会因素。第64页/共100页c.增长与协调发展v 增长与发展v 协调发展v 实际情况第65页/共100页增长与发展增长:主要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即经济增长。发展:既包括经济增长,也包括社会进步,只有经济增长了,经济结构,社会关系,经济关系和经济管理体制也有了进步和改善,我们才能说是发展了。第66页/共100页协调发展是指在以人类为核心和主体的全球生态经济系统
28、中,人类通过不断理性化的行为和规范,以协调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和自然生态的关系。包括:(三个方面)经济发展和环境的统一:既要发展经济,又不能破坏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人类的持久生存:要追求美好的生活,又要使人类永久的生存;世代福利;既要追求当代的美好生活,又要追求子孙的美好生活资源分配的当前和长远利益:既要满足我们的需要,也要满足子孙的需要这就是早在1981年奥尔利欧.佩奇在世界的未来和R.布朗在建设一个持续发展的社会中提出的协调发展的思想第67页/共100页实际情况我们面临着一个两难的选择:一方面:面对西方国家的经验,我们不能不补课,不能不超越:这需要我们高速发展经济;即使我们保持8%的经济增长速度
29、,我们与发达国家仍有几十年的差距;我们必须努力赶上,否则,在这弱肉强食的全球一体化进程中,我们有被开除球籍的危险。另一方面:我们又不能自毁家园,以牺牲环境来谋求发展,这样无异于杀鸡取卵,也有被开除球籍的危险。GNP和HDIGNP:国民生产总值HDI:人文发展指数 第68页/共100页GDPGNP历来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但是近年来,有人喊出了打倒GDP的口号,因为GNP很难反映甚至掩盖一个事实,就是某个地方的生产发展了,但居民的健康和环境却恶化了,这种发展是“吃祖宗饭,断子孙粮”,在这方面:GDP仅仅是一个数字GDP有时起着“鼓动浪费”、“包庇污染”、甚至“为虎作伥”的
30、作用第69页/共100页HDIHDI为人文发展指数,是由出生时的预期寿命,成人识字率和综合入学率,经修正的实际人均收入合成得到,以衡量人类发展方面已实现的福利水平。HDI 强调了国家的发展应从以物为中心转向以人为中心,强调了达到合理的生活水平而非对物质的无限占有;将收入与发展指数相结合,将人类在健康,教育等方面的社会发展作为对传统的以收入衡量发展水平的重要补充,这些,与持续发展的原则是一致的。第70页/共100页d.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基本原则公平性原则包括代际公平和代内公平持续性原则在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的范围内确定自己的消耗标准;把资源当作财富,而不是把资源当作获得财富的手段。系统性原则将
31、自然、社会、经济和文化等诸多因素看作一个综合系统;人类的各种活动不能离开系统的综合分析和宏观调控。评价体系对可持续发展概念的理解正确的评价体系能够描述某一时刻发展的各个方面的现状;能够描述某一时刻发展的各个方面的变化趋势;能够描述发展的各个方面的协调程度;第71页/共100页对可持续发展概念的理解可持续发展一词一经提出,得到了全世界范围的广泛认同并成为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可持续发展很快成为一些学科的新开拓领地,一个一个冠以可持续的学科(可持续学)产生了,学术界也是一片可持续热。对于可持续发展的解释,各种文献中已下的定义已超过100多个,而讨论这些定义的论文已超过1万多篇,有人开玩笑,对可持
32、续发展定义的讨论将永远可持续下去。主要分歧正确的理解第72页/共100页对可持续发展的解释布伦特兰定义(1972):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概念鲜明,但空泛,不同的人可以有不同的解释)。世界自然保护同盟提出(1980):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生物体系的自然保护(仅限于生态学的范畴)美国世界资源研究所 建立极少废料和污染物的工艺和技术(仅反映技术人员的理解)世界银行 建立在成本效益比较和审慎的经济分析基础上的发展和环境政策,加强环境保护,从而导致福利的增加和可持续水平的提高(广泛适用)里约宣言中国21世纪宣言第73页/共100页里约宣言1992年6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
33、开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关于可持续发展的解释人类应享有与自然和谐的方式过健康生活的权利,为了公平地满足今世后代在发展和环境方面需要,求取发展的权利必须实现。第74页/共100页中国21世纪宣言1994年发表。是世界上第一个完成国家级21世纪议程的国家,全称为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可持续发展对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同样是必要的选择,但对于象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是发展。第75页/共100页主要分歧南北国家的分歧对可持续发展的不同解释和理解,最终还是归结为南北国家,或发达和发展中国家的分歧。南方国家(发展中国家)认为:要共同生存但要平等生存。北方国
34、家(发达国家)认为:要共同生存但不要计较平等与否。不同领域的分歧自然科学家:最容易发现环境问题带来的危害,不断的呼吁和警告;经济学家:离开经济实力和经济刺激,一切都毫无意义,经济决定科学的现实价值,决定道德价值。社会学家:人不是技术的奴隶,也不是金钱的奴隶,一个人心不齐,一个相差悬殊的世界是不可能持续的。第76页/共100页所以,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中似乎有一些危险成分:对发展的理解,不同的国情有不同的理解,对可持续的理解也就不同了;发展和可持续既能互补有时又是一对矛盾,所以将其放在一起有时会掩盖矛盾,大家都欢迎,大家都按自己的理解去做。(WTO,游戏规则,三个意识等)由于可持续发展的内容太广泛,
35、几乎包括人类的一切重要方面,这就把可持续发展变成一个大筐,什么都可以装,都可以贴上这一时髦的标签,甚至变成一种暗码,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含义,大家都把它奉为美德,但都是别人必须奉行的美德。第77页/共100页正确的理解正确的可持续发展概念应该是全面的(图15-12)强调发展,并把消除贫困作为一项不可缺少的条件;将环境保护作为衡量发展质量、水平和程度的标准之一;强调国际之间的机会均等和代际之间的机会均等;改变传统的生产和消费方式,应少投入多产出,多利用少排放;把自然界看作是人类生命的源泉和价值的源泉(文化)。第78页/共100页图15-12 可持续发展图解第79页/共100页(2)资源与可持续发展
36、资源:即自然资源,自然界中人类可以直接获得的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所谓直接获得:是指自然界中自然存在和产生的,如:矿产资源,水土资源,动植物资源等种类:a.不可更新资源(不可再生资源),如矿产资源。b.可更新资源(可再生资源),如土地,水,动植物资源。资源与可持续发展对可更新资源保护其增殖能力不能杀鸡取卵;对不可更新资源要合理利用不要挥霍无度第80页/共100页(3)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图15-14)环境保护的内容保护自然资源改变资源无价,原料低价,产品高价的现状开发可再生能源降低能耗,减少能源需求,开发新能源倡导绿色工业实行清洁生产(图15-15)发展持续农业提倡
37、多种经营,避免水土流失,减少化学污染保护生物多样性第81页/共100页图15-14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第82页/共100页图15-15 清洁生产示意图第83页/共100页15.3.2 生态恢复概念恢复生态学的主要内容恢复生态学的研究方法第84页/共100页(1)概念生态恢复(ecological restoration)受损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1975年3月召开了第一次“受损生态系统的恢复”的国际会议各种生态系统恢复过程的特征所有生态系统恢复过程中的一般性原理和概念;人类参与下对生态系统恢复和重建的展望。恢复生态学(restoration ecology)研究受损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
38、的理论和科学。恢复生态学是生态学的一个分支。第85页/共100页(2)恢复生态学的主要内容恢复不是复原,包括在一定原则下的创造与重建。完全的复原是不可能的;应在恢复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与其他生态系统相融合的原则下进行主要内容干扰与致损受损机理与受损过程恢复措施与恢复途径第86页/共100页干扰与致损干扰自然干扰:自然界偶发事件的干扰,如火山,地震等;人为干扰:砍伐森林,开垦,过度放牧,工程等;干扰的影响干扰是生态系统致损的主要原因干扰使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发生位移(displacement);位移的结果使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和障碍,形成破坏性波动或恶性循环,造成生态系统受损。对于干扰的研究致损
39、因子的确定;受损类型与受损等级的评估体系的确定。第87页/共100页受损机理与受损过程为受损生态系统的恢复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持,是研究的核心。研究内容受损生态系统的一般规律;生物对胁迫因子的适应机理;各种生态学过程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第88页/共100页恢复措施与恢复途径自然干扰的恢复自然干扰使生态系统返回到生态演替的早期状态。新的演替过程将使生态系统趋于新的稳定。人为干扰的恢复人为干扰使生态系统的演替产生加速、延缓、改变方向或逆向进行,形成脆弱的生态系统,恢复到原有的顶级状态已成为不可能;人类的参与可以加速恢复或进行改建与重建;自然恢复也许是最好的途径“三八”线的启示;沙漠治理的新途径。自然
40、生态系统的管理策略(图15-16)四种结果:恢复,改建,重建,恶化。重建对策与途径(图15-17)第89页/共100页图15-16 自然生态系统管理的几种策略第90页/共100页图15-17 受损生态系统恢复和重建的对策与途径示意图第91页/共100页(3)研究方法描述与关联的方法实验研究的方法确定研究方法的原则第92页/共100页描述与关联对系统现状的描述可以预测系统的演替方向;对植物信息的描述可以预测生境;对生境的描述可以预测植物的组成。对系统原来演替的描述可以发现系统的受损情况。生态系统是自然演替的结果;与自然演替的对照即能预测系统的受损。方法的局限性对系统的预测依赖于原有的因果关系;这
41、种关系本身难以了解;人为干扰的结果不可能恢复到原来的演替。第93页/共100页实验研究实验研究必须在掌握系统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实验研究的重点是测试种群和系统的工作机理;实验研究的结果有助于建立真正可预测的生态系统。第94页/共100页确定研究方法的原则要重视受损生态系统物理因子的研究;能够进行种群过程和生态系统功能之间的联系的研究;可以采用先进的研究手段和方法(如遥感、GIS等);要重视研究方法的研究第95页/共100页15.3.3 生态工程概念生态工程学原理生态工程实例(自学)第96页/共100页(1)概念生态工程(ecological engineering,ecologineering)
42、生态工程是应用生态系统中物种共生与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结构与功能协调原则,结合系统分析的最优化方法,设计的促进分层多级利用物质的生产工艺系统。生态工程的目标是在促进自然界良性循环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止环境污染,达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同步发展 (马世骏,1984)生态工程与环境工程的区别环境工程:利用各种科学原理防止与治理环境污染。生态工程:利用生态系统所具有的自我设计特点进行恢复或重建;低消耗,高效益,可持续。第97页/共100页(2)生态工程学原理整体原理必须在系统水平上进行整体调控,整体性质的了解又必须依赖各种成分的性质及其相互关系的了解。协调原理必须维护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协调性。自生原理(self-resiliency)包括自我组织,自我优化,自我调节,自我再生,自我繁殖和自我设计等一系列机制;依靠自生原理进行设计和操作。再生循环原理利用生态系统的再生循环机制,调整循环运转的各个环节和途径,协调各个环节的输入与输出量,保证各个环节的运转的畅通第98页/共100页推荐阅读文献与思考题思考题研究全球变化有什么重大意义?简述生物多样性的类型及保护意义。简述环境保护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与作用。第99页/共100页感谢您的观看!第100页/共1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