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选择学派优秀PPT.ppt

上传人:石*** 文档编号:73432295 上传时间:2023-02-18 格式:PPT 页数:60 大小:2.4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共选择学派优秀PPT.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公共选择学派优秀PPT.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共选择学派优秀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选择学派优秀PPT.ppt(6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公共选择学派第1页,本讲稿共60页第九章 公共选择学派第一节 概述第二节 公共选择学派的主要理论第三节 公共选择学派的政策主张第四节 公共选择学派评说第2页,本讲稿共60页第一节 概述一、主要代表人物二、公共选择学派的历史背景与理论渊源三、公共选择学派的理论特征第3页,本讲稿共60页一、主要代表人物1.詹姆斯M布坎南:美国公共选择学派最主要的代表人物和创始者。美国著名经济学家,198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1919年出生在美国田纳西州,1940年在田纳西州立学院获理学学士学位,1941年在田纳西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1948年获芝加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49年返回田纳西大学任教,开始其学术生涯

2、。19561968年任弗吉尼亚大学经济学教授,19681969年任加利福尼亚大学经济学教授,1969年后又任弗吉尼亚大学和弗吉尼亚州乔治梅森大学教授。此外,他还担任过美国南部经济协会会长、美国经济协会会长、美国西部经济协会副会长等职。第4页,本讲稿共60页一、主要代表人物1.詹姆斯M布坎南:布坎南在40年代后期,受到芝加哥大学弗兰克奈特的影响,从原来信奉社会主义的立场转变为市场经济组织的坚定拥护者。50年代末至60年代是公共选择学派的成型期,布坎南在弗吉尼亚大学创建了并领导了托马斯杰斐逊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同时开始致力于公共选择理论的研究。1962年与塔洛克合著的同意的计算,为公共选择理论奠定

3、了强有力的基础,成为经典文献。1963年与塔洛克创立了公共选择学会。1969年在弗吉尼亚工艺学院创建并领导了公共选择研究中心。这一阶段,布坎南等任的研究范围较广,不仅主张恢复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把政治因素纳入经济分析之中,而且涉及到广义的政治经济学,促成了新政治经济学的形成,推动了公共选择理论的发展。70年代是公共选择学派独立出来并国际化的年代,布坎南等人出版了公共选择杂志,促进了公共选择理论的迅猛发展,同时使这一理论广为传播。80到90年代,越来越多的人受到公共选择理论的影响,1982年随着布坎南前往乔治梅森大学任教,公共选择研究中心再迁至乔治梅森大学,该大学被成为公共选择理论的大本营。这一时

4、期公共选择理论受到了广泛的重视和研究,但一直停留在学术上,而不象其他学派那样左右经济政策的制定,所以目前它始终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学科。第5页,本讲稿共60页一、主要代表人物1.詹姆斯M布坎南:布坎南的主要著作:公债的公共原理(1958),公共财政:入门教科书(1960),同意的计算:宪法中民主的逻辑基础(1962),财政理论与政治经济学(1960),公共选择理论(1972年,与托利森合著),自由的限度(1975)。民主过程中的公共财政(1976),立宪契约中的自由(1978)。征税的权利:财政宪章的分析基础(1980),公共选择理论:经济学的政治应用(1984年与托利森合著),自由、市场与国家

5、:20世纪80年代的政治经济学(1986)。此外,他在1965年发表的著名论文:俱乐部的经济理论对公共选择理论做了重要补充。第6页,本讲稿共60页一、主要代表人物2.戈登塔洛克,美国公共选择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出生在美国伊利诺伊州。1952年获康奈尔大学法学博士学位。19471956年曾在美国国务院驻外机构任职,19591962年在南卡罗来纳大学任教,19621967年人弗吉尼亚大学助理教授,19671968年任赖斯大学政治经济学教授,1968年以后任弗吉尼亚大学工业学院和州立大学经济学教授。公职方面,他1965年曾任公共选择学会会长,1980年任美国南部经济协会会长。主要著作:同意的计算:宪

6、法民主的逻辑基础(1962,与布坎南合著),官僚主义政治经济学(1965),社会的困境:战争和革命经济学(1974)等。3.其他人物:邓肯布莱克;奥托戴维斯等。第7页,本讲稿共60页二、公共选择学派的历史背景与理论渊源(一)历史背景(二)理论背景第8页,本讲稿共60页(一)历史背景1经济学界长期缺乏政府经济理论。不论是传统的古典经济理论还是凯恩斯及以后的经济理论均把政治过程和经济过程截然分开,把政策制定者的国家与政府看成经济体系的外生变量,是按照不同于经济生活中的“经济人”之外的原则行事,似乎政策失灵的原因在于经济学家及其经济理论的失误,而不是政治决策过程的失误,似乎政治无效率的问题根本就不存

7、在。公共选择理论认为这是传统理论的一大欠缺,应把政治决策过程作为经济活动的内在因素来考虑。第9页,本讲稿共60页(一)历史背景230年代以来的经济大危机使得人们开始对市场机制的不足和缺陷进行研究。20年代,以庇古为代表的福利经济理论致力于分析市场的缺陷,30年代,福利经济学有了新发展,伯格森在福利经济学某些方面的重新论述中把社会福利函数引入福利经济学中,这促进了人们对公共选择理论的研究。新福利经济学对公共物品和外部性存在情况下实现资源最优配置条件的探讨,以及对资源非市场配置问题的分析,激起了公共选择理论对资源配置的非市场决策的关注。第10页,本讲稿共60页(一)历史背景3随着战后政府对市场干预

8、的增强,带来了种种弊端(凯恩斯主义理论在实行过程中所引起的滞胀问题),促使公共选择理论通过非市场的集体决策过程来探讨国家干预失误的原因。第11页,本讲稿共60页(二)理论背景1维克赛尔的财政理论。维克赛尔以公共选择方法和立宪解释了公共财政问题,他的研究在方法论上奠定了公共选择理论的三个要素:方法论上的个人主义、个人的理性行为、政治是个复杂的交易过程。2意大利的公共财政学派。该学派提出的垄断专制国家模式中,各种集团都是自私的,被统治集团只能被动地接受或抵制统制集团的决策,统制集团会选择一个被统制集团抵制最小的财政结构。民主国家模型中,公共决策的基本单位是个人,每个成员既是决策的参与者又是决策的承

9、受者。第12页,本讲稿共60页(二)理论背景3投票数学。投票是现代民主的重要决策方式,布莱克重新研究了被人遗忘的18.19世纪的投票过程数学分析,并将其应用于公共选择理论。4以斯密为代表的政治经济学。这个学派注重政治分析对经济的影响、强调市场机制和制度的重要性、主张经济自由、反对国家干预等观点均为公共选择学派所继承。5美国的联邦主义观点和宪法观点影响了公共选择学派的宪制经济理论。联邦主义主张,联邦政府应实行分权,以产权(宪法)的实施为基础,构成以资源交换或协议为特征的个人或组织的相互合作、相互竞争的政治体制。第13页,本讲稿共60页三、公共选择学派的理论特征(一)与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分歧(二)公

10、共选择学派的方法论特色第14页,本讲稿共60页(一)与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分歧公共选择学派认为,人类社会是由两个市场组成的,一个是经济市场,一个是政治市场。在经济市场上活动的主体是消费者(需求者)和厂商(供给者);在政治市场上活动的主体是选民、利益集团(需求者)和政治家、官员(供给者)。在经济市场上,人们通过货币选票来选择能给自己带来最大满足的私人物品;在政治市场上,人们通过民主选票来选择能给自己带来最大利益的政治家、政策法案和法律制度。前一类行为是经济决策,后一类行为是政治决策,个人在社会活动中主要是要作出这两类决策。第15页,本讲稿共60页(一)与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分歧西方主流经济学主要研究经济

11、市场上的供求行为及其相应的经济决策,而把政治决策视为经济决策的外生因素或既定因素。西方主流经济学的传统是以完全不同的假定来讨论个人在经济市场和政治市场中的活动以及相应的决策过程。它认为:在经济市场上,个人受利己心支配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在政治市场上,个人的动机和目标是利他主义的,超个人主义的。第16页,本讲稿共60页(一)与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分歧公共选择学派是研究公共选择问题的,公共选择是指人们通过民主政治过程决定公共物品的需求、供给和产量,是把个人选择转化为集体选择的一种过程和机制,是对资源配置的非市场决策。作为政治过程,公共选择要经过立宪、立法(议会)、行政与司法三个阶段。由于资源的非市场配

12、置属于政治学的领域,因此公共选择理论实际上是经济学和政治学的结合,通常被称为政治的经济学。公共选择理论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它们都是研究选择问题的学问。所不同的是:私人物品的资源配置由个人选择,通过市场来完成,是一般经济学研究的对象。而公共物品的资源配置是由公共选择、通过非市场过程来解决,公共选择理论将经济学的方法连同“经济人”的行为假定延伸并应用在政治学领域中,由于政治过程中的人与市场交易过程中的人皆为“经济人”,而公共选择的政治观点又类似于经济权力的市场观点,所以,公共选择理论虽然论及政治问题,却使用的是一般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第17页,本讲稿共60页(二)公共选择学派的方法论特色1.个人主义

13、的方法论个人主义的方法论:经济学以分析单个经济人的自利性动机、个人偏好和个人预算约束为出发点,考察这些因素对消费者活动的影响。这种方法论认为,人类的一切行为,不论是政治行为还是经济行为,都应当从个体的角度去寻找原因,因为个体是组成群体的基本细胞,个体行为的集合构成了集体行为。传统的政治学忽视个人主义的方法论,考察集体行动时,把集团当作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体,分析国家行动时把国家看成代表整个社会的唯一决策单位,而且国家利益与公共利益是完全独立于个人利益的。公共选择学派的个人主义方法论与传统政治学的着眼点完全相反,他视个人决策为基本单位,而且个人是唯一的决策者,在政治行动中,个人不承担个人行动的后果

14、,只承担集体行动的后果。集团行动被看成是个人选择通过集体而不是经由个人来实现的有目的的活动,政府是允许这类活动产生的机构。第18页,本讲稿共60页(二)公共选择学派的方法论特色2.经济人理性行为原则经济学中有一个反映人类行为基本特点的假定,即所有参与经济活动的个人都是理性的,都以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为基本动机。布坎南将这一假定推广到公共选择领域,认为在公共选择活动中,个人同样谋求个人利益最大化。这一假定的理论价值在于:第一,保证对人类行为分析的一致性。在此之前,经济学家与政治学家对人类行为的分析采取的是两个完全相反的标准,市场领域的人们均是自利的,个人受利己心支配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在政治领域

15、,个人的动机和目标是利他主义的,超个人利益的。公共选择学派认为,在经济市场和政治市场上活动的是同一个人,没有理由认为同一个人会根据两种完全不同的行为动机进行活动;同一个人在两种场合受不同的动机支配并追求不同的目标,是不可理解的,在逻辑上是自相矛盾的;这种政治、经济截然对立的“善恶二元论”是不能成立的。第二,便于进行制度分析。如果假定人人都是利他主义者,就不存在什么坏体制,一切政策均是好政策,这样就无法解释现实中我们所能观察到的坏政策产生的原因。第19页,本讲稿共60页(二)公共选择学派的方法论特色3.政治的交易过程性质西方主流经济学把经济学界定为一门选择科学。根据罗宾斯的定义,经济学是研究在各

16、种可供选择的或有竞争性的目标中怎样配置稀缺资源的科学。根据这个定义,人们的选择行为和选择结果似乎与制度和宪政秩序无关,或者说,制度结构和宪政秩序不会影响人们的选择行为和选择结果,人们在市场选择时似乎并不关系选择环境的宪政问题。公共选择学派认为,经济学中的基本命题是交易而不是选择,经济学的核心问题不应该是资源稀缺和资源配置效率问题,而是交易的起源、性质和制度。经济学的主题是研究个人的交易倾向、交易过程和个人在自由交易中自发产生的秩序的。经济学的基本命题是个人之间的交易。经济学是关于交易的契约的科学。公共选择学派认为,政治与经济一样最重要的是交易,在政治活动领域重要的命题不是社团、党派与国家,而是

17、这些集团之间或组成集团的个人之间出于自利动机进行的一系列交易过程。有效的政策结果不是产生于某个政治领袖或神秘人物的头脑,而产生于集团之间或组成集团的个体之间相互讨价还价、妥协与协调的政治过程。第20页,本讲稿共60页(二)公共选择学派的方法论特色3.政治的交易过程性质因此在把交易为核心的分析扩展到政治领域过程后会产生两个重要的变化:第一,政治活动的目的改变了。过去人们认为集体活动基本上没有收益,国家的任务主要是保护市场制度的正常运行。公共选择学派认为,政治是人们之间一种复杂的交易结构,通过这个结构,人们能达到在简单的市场交易中无法达到的个人目标,因而这些目标只能以团体的形式来完成。追求个人利益

18、是实现集体利益的前提和保障。第二,政治活动的自愿合作性。国家过去被看作是大公无私的,现在被当作政治活动参与者进行交易的市场。尽管在政治市场上存在某种强制性,只要每个人都有选择合作与不合作的自由,政治选择的强制性也不会影响交易各方的相互获益。第21页,本讲稿共60页第二节 公共选择学派的主要理论一、国家理论二、投票规则与代议民主制三、利益集团理论四、寻租理论五、政府官员制度理论第22页,本讲稿共60页一、国家理论按照布坎南的理解,国家是个体公民做出集体决策以区别个人目的的手段和场所。1.个人主义这里的个人主义是指政治是一种以集体决策的形式实现个人目标的手段。布坎南用个人主义方法论来分析国家。他认

19、为,在市场上,个人用一种商品交换另一种商品;在政治上,个人用税收交换相对应的公共服务。布坎南把政治和政治制度看作一个普通的市场政治市场,在政治市场上,人们建立起契约交换关系。一切活动都应以个人的成本收益计算为基础,单个选民为例,如果一个政治家的纲领及行动将给他个人带来更多收益或更大的满足,他会选择投赞成票,反之,若一个政治家的纲领会使他的成本高于收益,他当然不会投赞成票。第23页,本讲稿共60页一、国家理论2.契约主义契约主义是说政治是个体间为维护和促进各自利益而自愿签约的过程,因而国家是作为一种社会契约的产物而出现的,它的职责、权力都严格受到社会契约所规定的各种条件的制约。对政治过程的互惠性

20、质的强调是公共选择学派国家理论中最重要的特征。布坎南认为:政治过程就像市场的交换过程一样,包含着来自自愿交换的互惠性,是一种博弈。每个具有独立价值和利益的个人,带着自身的利益要求参加政治决策,以谋图实现其个人的目标和利益。从这一意义上来说,国家是个体自愿选择的结果,它存在的唯一依据是促进国家这个共同体中每个成员的利益。据此,布坎南把他的这种政治学模型概括为个人主义和契约主义的结合。第24页,本讲稿共60页一、国家理论3.立宪限制与立宪改革有了个人主义和契约主义的基础,国家必然要有立宪限制和立宪改革的内容。立宪限制是从源头上对国家和政府的行为进行规范。布坎南认为,宪制指“一套事先同意的规则”。规

21、则是否符合人们的需要,要看它是否为建设性的社会合作,即人人遵从一定的行为规范、在自己谋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时候也同时尊重其他当事人的利益要求。只有这样,才能给所有的当事人带来利益。立宪时一定要考虑到这种限制。立宪改革是对不断变化的政府行为进行制约,布坎南针对七八十年代的具体现实,提出以下立宪改革的建议:第一,征税权力的限制。第二,对现行货币供应制度的立宪改革。第三,对简单多数制投票规则的限制。第25页,本讲稿共60页二、投票规则与代议民主制(一)公共物品的特点及市场选择的失灵(二)公共选择第26页,本讲稿共60页(一)公共物品的特点及市场选择的失灵1.公共物品的特点非分割性。公共物品的消费只能在

22、保持它完整性的前提下,由众多的消费者共同享受,而不能将其分割为可以计价的单位供市场销售。这也决定了公共物品只能由政府来提供和生产,因为这种物品不能分割并计价出售,对消费者的消费价格便无法确定,它的生产费用不能直接从消费者的购买得到补偿,而只能由政府的预算通过税赋的收入来筹集。非竞争性。对某种公共物品来说,消费者的增加不会引起该种物品生产成本的增加。公路、地铁等的建设成本不会因为行人或车辆的增加而增加。换言之,消费者增加对于公共物品来说所引起的边际成本等于零,即一定量的公共物品是按零边际成本来增加消费利益的。消费者越多,它所提供的利益越大,但成本始终不变。这意味着一种公共物品在既定数量下,服务的

23、对象越多,越值得生产。非排他性。指某个人消费某种公共物品不能同时排除他人也能消费这种物品。由于这个特点,它的生产者或卖主便不能保证只有付款购买此物的人才能获得它。因此,消费者也就有可能只想消费它,而不急于付款购买它,这样就产生了“白搭车问题”(free rider problem)第27页,本讲稿共60页(一)公共物品的特点及市场选择的失灵2.市场选择的失灵以上三个方面的特点决定了市场选择的失灵。私人产品的市场需求可以由所有个人的需求相加而成,然后在此基础上决定供给。根据需求和供给的现状找出均衡产量和均衡价格。但公共物品并非如此。公共物品的非分割性和非竞争性使得消费者不能准确表示他所需要的数量

24、,而其非排他性又使其不愿准确表示自己所需的数量,所以,公共物品的总需求很难以确定,这使得市场选择失灵。市场失灵后,就必须代之以公共选择。第28页,本讲稿共60页(二)公共选择1.公共选择的含义公共选择是指非市场的集体选择,实际是政府选择。公共选择与市场选择相比有以下特点:市场选择以私人物品为对象,公共选择以公共物品为对象。市场选择通过完全竞争的经济市场来抉择,即消费者用“美元选票”来购买私人物品,而公共选择通过一定政治秩序的政治市场来抉择,即消费者用投票来购买公共物品。抉择行为的主体在市场选择下是个人,而在公共选择下是集体。但是,公共选择论者认为,公共选择的思想基础和出发点与市场选择一样都是个

25、人主义。抉择者每个人都是根据自己的偏好和最有利于自己的方式进行活动,他们都是利己的,都追求自己利益的最大化。政治市场的均衡与经济市场一样,由供给和需求双方来共同决定。它的需求者和消费者是选民、纳税人,供给者和生产者是政治家、官员。供求双方通过政治市场的相互交换,最后达到有限资源的最优配置。第29页,本讲稿共60页(二)公共选择2.公共选择规则(投票规则和代议民主制)公共物品的需求在民主体制中有两种情况:直接民主制和代议民主制。前者由投票人直接投票决定,后者由投票人或选民先选举代表如议员,然后由民选代表投票决定。直接决策主要体现为投票规则,间接决策体现为代议民主制。第30页,本讲稿共60页(二)

26、公共选择投票规则A.全体一致规则含义:含义:在民主政治活动中,所有集体行动方案只有在所有参与者都同意或者至少没有任何一个人反对的前提下才能实施的一种表决方式。特点:特点:由该规则得出的集体行动方案能使每个人的偏好达到最大程度的满足,而不会使任何一个人的福利受损,从而实现帊累托最优状态;在此规则下,所有参与者的权利,能够得到绝对平等的保障;该规则可以避免“搭便车”行为。缺点:缺点:首先,它忽略了成员的策略行为,认为每一个成员都会诚实投票。实际上,每一个人都宁愿接受而不是反对哪怕是自己收益最小的议案。认识到这一点后,他们会隐瞒自己的偏好,为得到最佳效果而反对稍次一些的提案,最终防碍了协议的达成。其

27、次,全体一致规则需要花很多时间和成本才能达到一致协议,当成员很多而又偏好各异时就更是如此,结果通过议案的代价可能超过实施议案带来的好处,甚至难以达成协议。第31页,本讲稿共60页(二)公共选择投票规则B.多数投票规则含义:含义:在民主政治活动中,一项集体行动方案,必须由所有参与者中超过半数或半数以上的认可才能实施的一种表决方式。种类:种类:简单多数规则赞成票超过投票人的1/2以上者;比例多数规则赞成票必须达到一个相当大的比例以上者如2/3或3/4等才算通过。特点:特点:决策成本较低,因而使公共物品容易生产出来;能避免集体决策中参与者之间的策略行为或讨价还价行为。不足:不足:该规则下的集体决策往

28、往不符合帊累托最优状态,因为决策结果往往只体现参与者中属于多数派的利益,而属于少数派的利益则被忽视了;决策的最终结果带有强制性因素,处于多数派地位的成员会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处于少数派地位的成员;可能带来投票结果的不确定性和循环性,即阿罗的“不可能定理”所描述的“投票悖论”。第32页,本讲稿共60页(二)公共选择投票规则B.多数投票规则投票悖论:阿罗(KJArrow)在1951年出版的社会选择与个人价值一书中提出“阿罗不可能定理”的投票悖论。假如,一个社会只有甲乙丙三个人,可供选择的方案有A.B.C三种。他们各自对这三种方案的偏好如下:甲:ABC;乙:BCA;丙:CAB。如果在A.B两种方案之间

29、进行选择,甲、丙两人即有2/3的多数票赞成A;如果在B.C中间选择,甲乙也会有2/3的多数票赞成B;如果在C.A之间选择,乙丙也会有2/3的多数票赞成C。这就是说,当全社会按多数规则来对多数方案进行投票选择时,其中每一种方案都可能获得多数票,因而出现不确定的循环或团团转的多数通过的结果。所以,在上述情况下,多数规则作出的集体决策就可能是不一致的,甚至是矛盾的抉择,这就是投票悖论,它说明民主是无效率的。第33页,本讲稿共60页(二)公共选择投票规则C.加权投票规则为了适应所谓“利益差别”而提出的一项选择原则。特点:特点:根据利益差别,将参与成员按“重要性”程度分类,然后凭借这种分类分配票数,相对

30、重要者,拥有的票数较多,否则就较少。采取此项规则主要是承认各参与个体的差别。第34页,本讲稿共60页(二)公共选择投票规则D.否决投票规则做法:做法:首先让参与投票的每个成员提出自己认为可供选择的一整套建议或行动方案,汇总之后每个成员再从汇总的方案中否决掉自己最不喜欢的那些方案,此时各个成员投票的次序可以随意确定。而最后剩下的未被否决掉的方案就成为全体成员可以接受的集体选择结果。特点:特点:比较有利于参与成员之间的沟通和各成员真实愿望的表达。因为这种投票规则使每个参与者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偏好情况时又有权否决对自己最不利的方案,故而参与者都有这样的意识:最好不提出被其他成员强烈反对的方案,甚至还

31、会积极考虑其他成员的利益。缺点:缺点:当所有参与集体行动的个体,在利益与兴趣上存在较大的冲突时,实行这种规则就很难作出最终决策;随着参与投票人数的增多,参与的积极性也会下降;投票规则容易受到联盟的损害。第35页,本讲稿共60页(二)公共选择代议民主制代议民主制的公共选择理论主要表现为政党理论与公共选择者行为理论。在公共选择者眼中,政治活动的主体其实和经济活动中的主体一样,都是一个理性的经济人,总是追求个人的最大利益。政治活动的当事人主要有政治家、选民投票人和特殊利益集团。公共选择学派逐一分析他们的行为。第36页,本讲稿共60页(二)公共选择代议民主制A.政治家政治家就是通过选举获得任职的民意代

32、表如议员或总统,其行为的最终目的是力争当选或谋求连任。有三类政治家:第一:有理想的政治家。这类政治家追求某一种政治信念,是为了制定政策实现理想而参加政治并赢得选举,故他们政纲中的公共物品是他们所理解的公共希望得到的和应该得到的。该类的政治家一般人数较少,并且较难当选。第二:纯粹的政治家。这类政治家没有根本的理想与信念,有的只是权势与声誉,喜好从政,所以他们是为了赢得选举而制定政策,不是为了制定政策而赢得选举。一旦他们当选,一般会尽力反映拥护者的偏好,为他们提供所需要的公共物品。所以他们的行为就和新古典经济学的厂商一样,从个人利益出发,最终却增进了社会效益。第三:追求金钱的政治家。这类人从政只是

33、一种手段,目的是为了个人从中得到货币利益,如佣金、政治捐款和薪水,故他们提供的公共物品只是反映了个人利益,不能很好满足投票人意愿。当然他们会把追求个人利益限制在选民尚不能作出反应的限度内。公共选择学派指出,不一定存在某种纯粹类型的政治家,大多数政治家可能同时兼有上述三个类型的特点。第37页,本讲稿共60页(二)公共选择代议民主制B.投票人投票人就是选民,在决定公共物品的政治过程中,他们被认为是理性的。他们希望政府提供的公共物品能最大程度上满足自己的愿望,自己承担的税收能尽量的低。因此他们总是投票赞成与自己利益一致的候选人。参加投票对一个选民或投票者而言既带来好处,也需付出成本。好处是自己支持的

34、候选人当选时得到的潜在收益,以及投票过程中获得心理满足;成本是收集信息要花费的成本和出门投票要耗费的时间。既然是理性的,选民就会权衡比较投票活动的得失而决定是否投票,获益超过损失,就会投票,反之,则不投票。第38页,本讲稿共60页三、利益集团理论(一)概念利益集团,又称压力集团,是指那些有某种共同的目标并试图对公共政策施加影响的个人的有组织的实体。利益集团既包括由自愿的成员构成的组织,也包括由非自愿的成员构成的组织,如各种各样的协会、俱乐部、团体等。不同的利益集团在其规模、构成、权力及政治倾向等会有很大的不同。对任何集团来说,其中有一个共同的因素就是每一个成员均存在某种程度的共享利益。第39页

35、,本讲稿共60页三、利益集团理论(二)存在原因为什么利益集团会存在,有三种解释:1、有共同利益的人有走到一起增进该利益的趋势,尤其是在社会变得更复杂和动态化,即经济扰动会强化对集体行为的需要。2.集团有效地推进了成员的共同利益,通过结成集团个人可以享有集体利益却不承担集体成员的成本。即能以较小的成本付出获得公共物品。3.由于政治企业家的存在。这种政治企业家一方面愿意为集体行动负担必要的成本,另一方面期望从集体行动中获得利润和利益。第40页,本讲稿共60页三、利益集团理论(三)影响集团一旦形成,就会对经济、政治、社会的运行产生影响,这种影响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消极的,既能促进效率,也可以降低效

36、率。美国马里兰大学的经济学教授曼库奥尔森认为:集团的基本功能是向全体成员提供不可分的、普遍的利益,这种利益是一种具有排他性的公共物品或集体物品。由于这种物品对集团来说,意味着利益的共享,任何单个成员在集团中作出贡献,付出成本,其收益必然为集团中的每一个成员所共同拥有,正是由于这个原因,集团的规模大小与其成员的个人行为和集团行动的效果密切联系。一般来说,小集团比大集团更有效。为什么呢?在一个小集团中,由于成员人数较少,每个成员都可以得到总收益的相当大的一部分。与此不同,大集团的成员不会受到激励为获得集体物品而采取行动。所有,大集团的行动一般都不是依靠它所提供的集体利益来取得其成员的支持,而是通过

37、采用“选择性刺激”手段来驱使单个成员采取有利于集团的行动。所谓选择性刺激,是指对个人的奖励与惩罚都有其针对性,以期吸引或强迫个人为集体利益做贡献。在一个组织严密的集团内,每个成员都能认识到集团行动的利益所在(有福同享、有难同当),而且存在一种强有力的约束(如建立严明的组织纪律等)来阻止其成员成为“逃票乘车”者,因而这类集团会获得相当大的成功。与此相反,松散的公共利益集团获得成功的可能性极小,因为这类集团的单个成员不能指望获得他们努力的大部分利益,缺乏足够的激励,如果对其成员没有一种有效的约束的话,这类集团的集体行动往往不可能发生,由此就造成了效率的阻碍。第41页,本讲稿共60页四、寻租理论“寻

38、租”这个术语是美国的明尼苏达大学经济学教授安克鲁格在一篇题为寻租社会的政治经济学的论文中首先提出来。但是,有关寻租的理论的和分析寻租的方法却是塔洛克在更早的一篇题为关税、垄断和盗窃的福利成本的论文中提出来。在塔洛克和克鲁格的开创性贡献后,寻租理论迅速成为西方经济学中最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也是公共选择经济学中的一个热点内容。第42页,本讲稿共60页四、寻租理论(一)定义布坎南认为:寻租是指那些本当可以用于价值生产活动的资源被用于只不过是为了决定分配结果的竞争。他认为寻租从总体上看没有配置价值,是一种社会浪费。“租”或“租金”是指超过资源所有者的机会成本的报酬。租金可以有两种来源,一种是在价格制度

39、中自然产生的,另一种是人为创造的。通常把对自然产生的租金的追求称作“寻利”;把对人为产生的租金的追求称为“寻租”。显然,布坎南认为,寻利活动是一种生产性的活动,这种活动会通过生产新产品或重新配置资源来创造价值;寻租则是一种非生产性活动,这种活动会通过浪费有价值的资源来消灭价值。这是寻利和寻租的最主要区别。托利森:寻租是为了获得人为创造收入转移支付而造成的稀缺资源的耗费。第43页,本讲稿共60页四、寻租理论(二)表现(以权谋私,权钱交易)既然“寻租”中的租金来源于“人为”,这种“人为”是外力对市场的干预,如垄断、特权、管制等,在现代社会,这样的“人为”往往通过政府的力量来实现。由此造成两个方面的

40、结果:一是企业和个人会从政府那里去“寻”,因为一旦获得这样的“租金”,就得到了自己的私利,寻租就是有利可图的,寻租活动的存在就造成了市场的扭曲。另一方面,政治家为了自身的利益也会对厂商和个人的寻租行为作出回应,政府决策因而被扭曲。寻租活动往往表现为通过游说政府和院外活动来获得某种垄断、限制和特权。比如,企业为了获得对特定产品、特定市场的垄断权而游说政府,结果政府下发红头文件、制定条例、规定等认可这样的垄断权,企业寻租成功。第44页,本讲稿共60页四、寻租理论(三)寻租活动的层次与寻租支出的类型1.寻租活动的层次布坎南认为,寻租活动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次,如果获取租金的权利不是在所有的人中间平等的

41、或随机的分配,也不是公开拍卖,于是,潜在的进入者将通过游说政府以给他们优惠的差别待遇来进行寻租,这是第一层次的寻租活动。比如,政府的管制、许可、审批造成了某一个行业供给的稀缺,就会在这一行业出现租金,引来试图进入该行业的寻租者的寻租活动。第二层次,如果政府职位的薪水和额外收入包含有经济租金,且这些薪水和额外收入高于私人部门类似职位的待遇,潜在的政治家和官员将会花费大量的资源来谋取这种政府职位,这样的谋取活动是第二层次的寻租活动。第三层次,个人和集团为保护对自己有利的差别待遇或避免对自己不利的差别待遇而展开的活动。第45页,本讲稿共60页四、寻租理论(三)寻租活动的层次与寻租支出的类型2.类型和

42、以上三个层次相符,寻租支出也可分为三个类型:第一,潜在的垄断者谋求垄断地位所付出的努力和支出。第二,政府官员接受或抵制潜在垄断者支出的努力。第三,垄断本身或政府政策作为寻租活动的一种结果而引起的第三方的扭曲。不管哪一个层次的寻租活动,也不管哪种类型的寻租支出,其结果都一样,即都造成资源的浪费。第46页,本讲稿共60页五、政府官员制度理论(一)政府与官员的产生(二)政府失灵第47页,本讲稿共60页(一)政府与官员的产生公共选择学派认为,政府是为了解决经济的外部性和公共物品的生产而产生的。经济的外部性:由于市场活动而给无辜的第三方造成的成本。外部性又可称为溢出效应、外部影响或外差效应,指的是一个人

43、或一群人的行动和决策对另一个人或一群人强加了成本或赋予利益的情况。外部性可以分为外部经济与外部不经济两种。外部经济:某人或某企业的经济活动会给社会上其他成员带来好处,但该人或者该企业却不能由此得到补偿。外部外部不经济不经济:某人或者某企业的经济活动会给社会上其他人带来损害,但该人或该企业却不必为这种损害进行补偿。经济的外部性造成了市场机制失灵,防碍了帕累托最优状态的实现,所以需要政府出面通过征税和津贴、明确产权等方式来解决。官员通称为政府行政官员或公共雇员,他们由当选政治家任命而不是通过投票人选举而产生。在公共选择学派看来,官员是与普通的经济人一样追求个人利益,具体表现为追求薪金、津贴、公共声

44、誉、任免权、地位和提升等。第48页,本讲稿共60页(二)政府失灵1.含义政府失灵是指政府行动不能增进效率或政府把收入再分配给那些不应当获得这种收入的人。萨谬尔森给政府失灵下的定义是:“当国家行动不能改善经济效率或当政府把收入再分配给不恰当的人时,政府失灵就产生了。”2.原因斯蒂格利茨(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把政府失灵的原因归结为三个方面:第一,信息不完全。第二,政府官员的动机。第三,预期私人部门对政策计划的反应,从而使政府行为的后果具有不确定性。第49页,本讲稿共60页(二)政府失灵3.表现.没有代表性的政府。在西方民主制度下,由于金钱等的作用,通过政治程序做出的公共选择,如立法、政策

45、方案等,往往体现的是财力雄厚的极少数人的利益和偏好,并不能代表广大的选民的利益和愿望。.政府目光短浅和行为短期化。竞选的压力和政治竞争的间断性必然导致政治决策上的近视眼或目光短浅,政治家往往重视的是眼前的地位和未来的选票,很少看重国民的未来利益。.政府活动的低效率。本来让政府介入的理由是解决市场失灵的,但事实说明,政府干预不能往往矫正市场失灵,市场不能解决的,政府不一定能解决,有些问题政府可以解决,但要么成本很高,要么副作用很大。有时政治家为了扩大其权力范围和政府开支,往往有意扩大市场失灵,这使得政府干预越多,效率损失越大。公共选择学派认为政府官员制度的效率是低下的,造成这种后果的原因如下:A

46、.政府官员制度垄断了公共物品的供给,缺乏竞争。B.政府官员缺乏利润观念。C.政府官员缺乏监督。以上说明,在公共选择学派看来,现代国家的官僚体制并非尽善尽美,而是存在严重缺陷的。由于政府失灵的存在,政府和社会就表现为浪费、冗员和低生产率。所以,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是多余的,失败的。第50页,本讲稿共60页(二)政府失灵4.防止政府失灵的政策.应在公共部门行政管理体制内部建立竞争机制。公共选择学派认为,只要打破了生产公共物品的垄断,在行政管理体制内建立竞争机制,就可以消除阻碍政府效率的最大障碍。可从以下方面来建立这种机制:第一,是公共部门的权力分散化,即要使过于庞大的公共机构分解为几个比较小的,有独立

47、预算的机构。第二,有些公共物品可以承包给私人生产的就承包给私人生产者。第三,强化各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第51页,本讲稿共60页(二)政府失灵.应在最高行政领导层中恢复能发挥个人积极性的制度。这种制度的作用将与私营经济部门中的利润最大化的作用相同,能使政府官员持有利润概念,促使他们千方百计地把公共物品的成本尽量减少,效益尽量增多,从而解决由于行政部门具有公共服务过剩的倾向而产生的问题,如机构臃肿,企图高薪等浪费现象。第52页,本讲稿共60页(二)政府失灵.应对政府的税收和支出进行长期约束,控制政府无限膨胀的趋势。可从政府建立预算的程序和数量两方面入手。程序约束:要求在批准程序上更直接地连接赋税和

48、支出的决策,即要求立法机构注意到更好地保持收入和支出的平衡,并且在批准支出项目之前就考虑用于支出项目的资金如何取得,基本上杜绝采用债务和增加货币供应量来提高收入的做法。数量约束:要求对政府税收和支出的增长,应该直接和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的速度相联系,前者可以随着后者的增加而增加,但二者应保持一定比例,不能把税收所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任意提高。第53页,本讲稿共60页(二)政府失灵建立真正的民主宪制政体,规范宪制设计的原则。要克服政府官员制度效率的低下,就要首先改变政府官员活动赖以存在的制度结构,建立科学的高效管理体制。这种体制要使每个人的价值得到实现,要有效提高政府官员的办事效率。为做到这一点,就

49、必须改善过时的宪制,实行立宪革命,进而规范宪制设计的原则。第54页,本讲稿共60页第三节 公共选择学派的政策主张一、经济方面1.取消国家干预,恢复古典学派的自由放任政策。2.应放弃凯恩斯主义,公共选择学派反对凯恩斯的国家干预主义,即反对凯恩斯扩张政府权力的膨胀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而主张预算平衡政策,即应对政府的税收和支出进行长期约束,控制政府无限膨胀的趋势。二、政治方面1.改革现有政治制度,发明新的更民主的政治制度体系,建立真正的民主立宪政体。2.把竞争机制引入政府公共部门行政管理体制。3.在最高行政领导层中恢复能发挥个人积极性的制度第55页,本讲稿共60页第四节 公共选择学派评说 一、不足

50、1.公共选择理论是完全立足于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上的分析,它信奉“经济人”的说教,把商品经济的市场交换原则广泛地运用于政治领域,这是社会主义国家所不能接受的。因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府官员是人们的公仆,是以为人们服务为宗旨的。(现实情况可能会发生变异)政府和人民之间并非利益对立的关系,因而也就不存在商品市场交换的原则。2.公共选择理论还用超阶级的观点来看待国家的本质,把资产阶级国家与公众之间的关系看为完全平等的商品等价交换关系。实际上国家从来就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工具,资产阶级国家是资产阶级压迫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的工具。资产阶级的民主,不管它在形式上多么“公允”,实质上都是少数资产阶级的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资格考试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