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设置与教材处理.ppt

上传人:wuy****n92 文档编号:73413738 上传时间:2023-02-18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2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目标设置与教材处理.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教学目标设置与教材处理.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学目标设置与教材处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目标设置与教材处理.ppt(3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教学目标设计与教材处理教学目标设计与教材处理张彦春张彦春二.课堂教学目标1.目前教师教学目标中的主要问题:当前的教学设计中,很多教师忽视教学目标,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 1)不认识教学目标的重要性,认为教学目标是形式,可有可无。在进行教学设计时,直接设计教学过程,根本不考虑教学目标,造成教学无方向,不知道要达成什么结果(2 2)不知道如何确立教学目标,照抄教案或课程标准。(3 3)教学目标太笼统,太空泛,太模糊,不确切,只有知识技能目标,没有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目标。(4 4)用“教师做什么”的词句陈述教学目标或以教学要求代替教学目标。陈述教师的教学行为,而不是陈述学生学习后的行

2、为变化。如“教师通过,使学掌握”等。2.教学目标的功能导向功能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预期结果,对教学过程有指引作用,能使教学中师生的活动有明确的方向,可以使教师把精力集中到与目标有关的事情上,排除无关干扰。评价功能对教学结果进行评价,要编制测试材料,编制材料的标准就是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是评价一节课好坏的标准。指导功能依据目标选择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教学媒体,开展教学活动。激励功能在教学过程开始时明确告诉学生教学目标,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学习新内容的期待和达到教学目标的欲望,调动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教学目标有:课程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课时教学目标。以下主要讨论课时教学目标。新课标将教学

3、目标分为“三维”(1)(1)知识与技能 课程标准将结果性目标作为知识与技能目标,并将教学(按认知领域)分为了解、理解、掌握、灵活运用四种水平。了解包括再认或回忆知识;识别、辨认事实或证据;举出例子;描述对象的基本特征等。可简单概括为“知是非”。3.教学目标的内容使用的行为动词如:说出、辨认、回忆、举例、复述、描述等。例如“了解数轴的概念”可分解为:能说出数轴的三要素,能正确画出数轴。能将已知数在数轴上表示出来。能将数轴上已知点用数表示出来。理解包括把握内在逻辑联系;与已有知识建立联系;进行解释、推断、区分、扩展;提供证据;收集、整理信息等可简单的概括为“明因果”。使用的行为动词如:解释、说明、

4、比较、概述、判断、预测、推断、检索、收集、整理等。例如“理解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可分解为:能解释根的判别式的由来。能概述根的判别式定理的内容和推导过程。能用根的判别式定理判断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能解释配方法在该定理推导中的作用。掌握指在新的情境中使用抽象的概念、原理、规则;进行总结、推广;建立不同情境下的合理联系等。可简单的概括为“会运用”。对应数学用语:行为动词如应用、质疑、设计、解决、撰写、拟定、检验、计划、总结、推广、证明、评价等。例如“掌握有理数大小的比较”可分解为:能通过绝对值概念归纳出两个负数大小的比较法则。能利用整体比较原则比较两个有理数的大小。能利用绝对值的概念比较两

5、个有理数的大小。能熟练运用“正数 零 负数”比较两个有理数的大小。灵活运用能综合运用知识、灵活合理地选择运用有关方法完成特定数学任务,可简单概括为“善运用”对应数学用语:会转化、会转换、会类推、会类比例如“灵活运用各种判定方法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可分解为:能对判定全等的方法进行归纳、分类、总结,会在具体的环境中选择恰当的判定方法证明。能利用综合法、分析法探求解题思路,并确定判定方法。会在具体问题中添加辅助线,以利用判定方法。(2 2)过程与方法 过程与方法:是指运用相关的认知策略在达到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各教学目标水平的过程中获得能力。行为动词如经历、发现、考察、探索、解决问题等。把教学

6、目标转化为相应水平上的行为表现。(1)经历:“在特定的数学活动中,获得一些初步经验。例如,从学生熟悉或了解的实际问题,抽象出方程这一数学模型的过程经历这一过程的目的,是让学生获得数学抽象过程的一些初步经验,这些初步经验具有感性认识的特征,例如,知道方程是反映现实世界数量相等关系的一个有效的数学模型。(2)体验:“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经验这些经验具有理性认识的特征和亲身实践所获得的结果例如,不仅知道方程是反映现实世界数量相等关系的一个有效数学模型,而且要明白方程的解法,并亲身实践求得方程的解。(3)探索:“主动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通过观察、实验、推理等活动

7、发现对象的某些特征或与其它对象的区别与联系。探索性数学活动的内涵是活动内容与数学学科发展过程有吻合之处,具有“做数学”的特征例如,让学生探索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的过程探索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推理等活动发现对象的某些特征或与其他对象的区别与联系,这一目标指向要高出经历与体验性活动水平探索是实现过程性目标的最高级数学活动。(3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分三个学习水平:一是经历(感受)水平,包括独立从事或合作参与相关活动,建立感性认识等。行为动词如经历、感受、参加、参与尝试、讨论、交流、合作、考察、体验等。二是反应(认同)水平,包括在经历基础上表达感受、态度和价值判断;做出相应的反应

8、等。行为动词如遵守、拒绝、认同、尊重、接受、同意反对、欣赏、关心、关注等。三是领悟(内化)水平,包括具有相对稳定的态度;表现出持续的行为;具有个性化的价值观念等。行为动词如形成、养成、热爱、树立、坚持、保持、确立追求等。4.4.编制教学目标的要求全面性必须考虑三个维度,不随意写。具体性不空洞。是什么能力;什么思想方法;什么数学概念;什么数学原理;什么态度;什么观念;什么数学美;什么思维能力,通过什么来培养;准确性符合学情,不高也不低(最近发展区内)明确性规范术语进行描述,可以进行评价。灵活性注意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目标;注意在教学过程中依据实际反馈情况调整目标。几个案例课题:循环结构知识

9、与技能目标:理解循环结构,能识别和理解简单的框图的功能。能运用循环结构设计程序框图解决简单的问题。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模仿、操作、探索,学习设计程序框图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发展有条理的思考与表达的能力,提高逻辑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节的自主性学习,感受和体会算法思想在解决具体问题中的意义,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应用数学的意识。课题:椭圆及其标准方程知识与技能目标:准确理解椭圆的定义,掌握椭圆的标准方程及其推导.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引导学生亲自动手尝试画图、发现椭圆的形成过程进而归纳出椭圆的定义,培养学生观察、辨析、归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经历椭圆方程的化简,增强学

10、生战胜困难的意志品质并体会数学的简洁美、对称美.通过讨论椭圆方程推导的等价性养成学生扎实严谨的科学态度案例1:勾股定理(一)四川省大竹中学邓红芳【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勾股定理的文化背景,掌握直角三角形三边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能运用勾股定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2.过程与方法:通过动手操作,探索并发现直角三角形三边数量关系;经历小组协作讨论,进一步发展合作交流的能力和数学表达能力;并感受勾股定理的应用意识。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介绍勾股定理在中国古代的研究,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祖国悠久文化的思想,激励学生发奋学习。养成数学说理的习惯,培养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严谨的数学学习的态度,体会勾股

11、定理的应用价值。案例2: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北京三帆中学耿旭龙【教学目标】1、通过对多个实际问题的分析,让学生体验从算术方法到代数方法是一种进步,归纳并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领悟一元一次方程的意义和作用.2、在学生根据问题寻找相等关系、根据相等关系列出方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3、使学生经历把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方程的过程,认识到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种有效的数学模型,初步体会建立数学模型的思想.案例3:中位数与众数贵州省贵阳市第七中学赵淑俊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目标掌握中位数和众数的概念,并会求一组数据的中位数和众数过程方法目标通过结合具体情境,区别平均数、中位数和

12、众数三者的差异,能初步选择恰当的数据代表对数据作出自己的评判情感态度目标统计作为处理现实世界数据信息的一个重要数学分支,必然要求素材本身的真实性,以培养学生求真的科学态度;将知识的学习放在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情境中,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现实的联系分组训练:完成下列课题的教学目标设计1、认识不等式2、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关于教材的处理观念上:走出“教材权威”的怪圈,摒弃教师教学的“惰性”,树立: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观念。行为上指:对教材内容的改造和教学法加工。具体行为包括:对教材内容的增、删、置换,改造。一个适当的问题情境,可能不是教材的引文,而是例题或者习题中包含的材料;一个使概念形成的范例,

13、也许由某个习题来充当比例题本身更为合适;阐释教学问题的例题可能不够充实,需要习题来补充;概念出现的先后次序,经调整后可能更加自然,由编者刻意分散的内容可能整合起来更好,或者反之,集结起来的元素可能有必要分解到多个环节中去。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我们理解教材能力不到位,不能领悟编者意图,往往在组合教材的过程中,打乱了知识的形成过程,破坏了知识的体系。在重组教材和创新方面,我倾向于“创新”。案例1:以八年级“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为例:首先画出一个平行四边形,把它分成两个三角形,擦去其中的一个三角形,提出问题:如何根据这个三角形把它还原为平行四边形呢?在这个问题下,学生自然想到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一组对边

14、平行且相等,两组对边分别相等,对角线互相平分,它们都分别对应着一种画法,准确地说,每一个性质都给我们以某种画法的启示,这样,我们就可以从学生的画法中获取命题,产生猜想,你画的是不是平行四边形呢?接着就是证明它,确认它可以作为判定定理。这个设计和教材的设计是不同的,我们来看它的好处。(1)画图虽然不能以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为依据,却要联想到性质,这样来复习前次的概念,要比直接提问好;(2)画图是学生的一种行为,我们通过学生的行为获取命题,这实际上是一个实践到理论的过程;(3)图是你画出来的,在画图的过程中,性质只是为了给我们一种启示,但不能作为依据。你凭什么确认它是平行四边形呢?这样,判定定理的产生

15、就成了一种必须证明,证明也就成了探究活动的自然延伸;(4)一个问题,生成了本节课的全部知识,既表现了一节课的整体美感,又提高了整节课的效益。这个设计,和教材的重组是不同的,它立足于教材的基本问题,又不拘泥于教材所提供的素材。这种对教材内容的创新使用既尊重了教材,又体现了知识的形成过程,比对教材的内容重组更体现了用教材,这样做出现错误和失误的风险也小,案例2:七年级数学第四章第三节角的度量与表示本节课有两个重点:一是角的表示,二是角的度量。而教材只突出了角的表示,而对于角的度量,则是轻描淡写,点到为止。我认为应该把第四节角的比较中的角的单位和单位换算及例2,还有有关角度的计算练习题等,放到第三节

16、,而把第三节中平角、周角的定义,放到第四节中,和锐角、直角、钝角以及角的分类一起学习。一方面,是对本节课角的度量这个重点进行了充实,另一方面,显得所学知识比较系统。这样,有利于学生理清所学知识的脉络。打折销售这一节课的教学中,学生对于常见的商场中的打折销售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这是生活常见的问题,几乎每个学生都在与家长购物时都会遇到的问题,陌生的是学生对于打折销售中出现的一些专业名词从来没去深究过,那么教材中的引例是这样的:一家商店将某种服装按成本价提高40%后标价,又以8折(即按标价的80%)优惠卖出,结果每件仍获利15元,问这种服装每件的成本是多少元。这是一道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

17、例子。我对这道题的处理是这样的。先给学生介绍清楚打折销售中出现的一些专业名词,如:成本(进价)、售价、标价、打折数、利润、利润率。因此先给出下面的一道简单的问题。案例3:打折销售1、一件衣服的进价是80元,售价是100元,那么这件衣服的利润是多少元?利润率又是多少?2、一件衣服的进价是80元,售货员把这件衣服在成本的基础上提高了50%后标价,那么这件衣服的标价是多少?3、一件衣服的进价是80元,售货员把这件衣服在成本的基础上提高了50%后标价,但在出售时按标价打了8折,那么这件衣服最终是以多少钱出售的?4、在第三题中,如果你是买家,你节省了多少钱?5、在第三题中,一件衣服的利润是多少?利润率又是多少?6、请大家完成课本中的例题。案例4:二面角“二面角”是新的教学目标要求学生了解的内容,也是高考的内容。但教材中只设计了概念,没有相应的练习题目。而“二面角”又是立体几何中最难以理解的问题。如果按教材走,“走马观花,蜻蜓点水”。学生根本不理解此知识,甚至连二面角的平面角都找不到。何谈去求一个二面角的度数。我找了一些适合我们学生认知特点的题目对照定义引导他们去找二面角的平面角。然后求二面角的度数。对于一些简单的设计二面角的题目通过练习学生掌握。这就是我灵活应用教材的成功之处。Thank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大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