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师师德问题及其成因分析,德育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职教师师德问题及其成因分析,德育论文.docx(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高职教师师德问题及其成因分析,德育论文内容摘要:老师职业道德 师德 的构成与发展受一定主客观因素的制约, 当下社会背景下影响职业院校师德建设成效的因素有其独特性。分析和讨论新时期师德问题构成因素, 有助于构建新时期师德建设的新机制和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本文关键词语:师德建设; 高职院校; 影响因素;老师职业道德 简称师德 是老师素质的核心, 是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所构成的职业道德意识及应遵循的行为规范的总和。老师的师德状况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的质量和学生健康成长。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是我们国家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加强高职院校的师德建设, 提高老师的职业道德已成为我们国家建设人力资源
2、强国的重要影响因素。1、新时期高职院校师德问题的突出表现近年来, 高等职业教育老师队伍不断壮大, 为我们国家当代化建设培养了大量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与此同时, 老师素质的参差不齐, 个别老师道德意识的缺失也引来了学生、家长、社会等多方面的批评。当下高职院校老师职业道德方面所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1.1 重利益, 轻学习个别老师的 义利观 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发生了错位。一切以个人经济利益为出发点, 在工作中拈轻怕重, 不顾大局, 过度关注个人得失。还有部分老师忽视老师职业在思想倾向和人格要求上的特殊性, 崇高的理想和信念不坚定, 轻视思想学习和高尚人格的塑造, 社会核心价值观不强, 世界观、人
3、生观、价值观有失偏颇, 对时事评论过于偏激, 容易在学生中造成不良影响。1.2 重教书, 轻育人很多老师把 老师 简单理解成知识传递的 工具 , 混淆了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的区别, 将教授知识和训练技能看成自个的唯一责任, 以为解决学生生活中的疑问、思想上的困惑、精神上的苦恼、职业规划中的迷茫应该是学生辅导员、政治课老师、心理辅导老师、就业指导人员等的工作, 进而推卸自个的育人职责。少数老师无视老师职业的示范性, 为人师表意识淡薄, 自律意识不强, 不尊重学生的人格甚至歧视高职学生。1.3 重功利, 轻责任为了增加收入, 有些老师热衷于 第二职业 , 甚至以教谋私, 仅把责任心维持在完成教学工作
4、量这一底线, 不关心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以不变应万变, 忽视对教学规律的讨论和技能的学习。少数老师为了涨工资、评职称而急功近利, 学术浮躁。他们无心钻研业务, 缺乏科学精神和求真意识, 治学不够严谨, 弄虚作假, 捏造数据, 随意剽窃别人的成果, 败坏了老师的职业形象。2、师德问题出现的原因分析2.1 社会方面原因2.1.1 社会观念对职业教育的鄙薄受片面人才观的影响, 社会上普遍重视学历教育, 轻视职业技能教育。 学而优则仕 的传统观念主导着人们学习和择业的思想, 在高等教育群众化背景下, 进入高职院校的学生通常被以为是被应试教育的淘汰者, 以为他们知识基础差、学习积极性不高、纪律意识不强,
5、 在社会中造成了职业院校学生素质较低的刻板印象。除此之外, 部门重视程度缺乏、投入相对较少也使职业教育的形象与发展遭到了严重的影响。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 当下很多高职院校原有的行业主管部门已不复存在或改制转体, 致使部分高职院校管理体制不顺、经费渠道不畅、国家财政投入缺乏1.高职院校办学条件差, 社会地位不高, 自然增加了高职老师的自卑感和生存压力。2.1.2 传统的师德标准对老师行为缺乏有效的引导作用老师道德内容的核心更多地表如今公德而不是私德2.社会风俗一向用 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 为人师表 无私奉献 淡泊名利 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铺路石 等高尚品德形容老师的人格, 把老师看成了崇高道德的化身
6、。这种传统的师德标准回避了市场经济对社会个体的现实影响, 不能合理引导当下老师的经济诉求和人格发展。这些关于老师的理想人格形象很崇高、很完美, 对部分老师加强自律、提高自我人格修养有一定的号召力, 但是过于理想化且高度抽象, 脱离了老师的生存基础, 对老师日常行为缺乏有效的指导和约束, 过高的道德要求还使部分老师产生距离感, 在日常工作中找不到依从的标准。2.1.3 市场经济所带来的功利化倾向市场经济作为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以实际的功利性目的为出发点, 对效率观念的强调, 对竞争意识的倡导, 使社会原有以讲究 奉献、辞让 为主的价值规范和评价标准遭到冲击, 原有老师职业道德的滞后性和不协调性使老
7、师的 自我认同感 遭遇了重重危机。为了获得社会的认可, 高职院校在 教书 与 育人 道 与 器 谋生 与 乐生 等方面的选择上难免要迎合社会上急功近利的需要, 以加强学生的就业能力为直接目的, 使职业教育日渐等同于技术人员的培训。高职办学的功利化倾向对老师的道德认知自然产生了严重误导, 很多高职院校为了增加生源迅速扩大老师队伍, 片面强调知识和能力的标准, 忽视了对老师思想道德的考察, 在人才培养中又片面追求就业率, 过度强调以市场为导向、以实用为内容、以就业为标准, 高等职业教育异化为 技术+就业 教育 3, 这种功利化倾向使很多老师忽视了对自个的道德要求, 缺失了责任心和敬业精神。2.2
8、学校方面原因2.2.1 高职院校基本办学条件的局限很多高职院校由 三改一补 改制而成, 起步晚、基础差、起点低, 部分来源于中专或者成人院校的老师观念陈旧、思想保守、育人意识差, 不适应当代高职发展的要求。高职院校在办学条件方面严重落后于本科院校, 老师缺乏职业自豪感、铁饭碗被打破、职业发展迷茫、学生质量下降带来的教学成就感缺失4, 以及超负荷的工作, 使很多老师无暇学习与提高自个, 给他们造成了严重的心理负担, 以致于缺乏成就感、自自信心, 丧失了职业信念, 严重影响到他们对教育事业的热情。2.2.2 高职院校人事管理制度的局限公办高职院校在管理体制上缺乏办学自主权和独立的人事权利。高职院校
9、在入职门槛和职称评聘方面通常要根据普通高等教育的标准, 强调对学历和学术科研成果的重视。这种评价标准无法反映职业教育的类别特征, 老师在平衡学术与技术的关系中将消耗损费更多时间和精神, 增加了老师负担, 无形中减少老师在道德学习与人格的完善方面投入更多精神。2.2.3 高职院校的师德培养、考评机制不够完善一些高职院校没有良好的老师培养机制, 不注重对老师职业道德的宣传和教育, 很多学校尚未建立起行之有效的师德评价、考核、鼓励机制, 在师德考核中也缺乏客观公正的量化指标, 不能有效规范和约束部分老师的不良思想倾向和行为。3、老师本身原因3.1 对生存现在状况的困惑高职院校老师大多为高校扩招后引进
10、的青年老师, 他们在市场经济的竞争浪潮中成长起来, 有较高的学历、锐意进取的精神和对将来美妙生活的较高等待, 然而, 其踏上老师工作岗位后往往会感觉到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与某些行业比起来, 很多老师感觉工资待遇较低, 生存压力大, 晋升时机少, 在现有计划经济色彩比拟浓烈厚重的分配和管理体制下他们看不到迅速改善生活现在状况的希望。受急功近利思想的驱使, 一些老师消极应付教学工作, 将自个的精神更多投放在兼职、跑课题做项目、搞科研、开公司等非教学工作方面。3.2 对职业道德的认知缺乏我们国家职业技术师范院校较少, 无法知足高职院校对专业老师的需求, 当下高职院校的很多老师来源于普通高校、工厂企业,
11、 他们没有接受过专门的师范教育, 少数高职院校在老师上岗前又缺乏系统有效的入职培训, 导致很多老师对老师职业道德的认识比拟浅薄, 没能领会到老师形象的重要性, 缺乏相应的责任感和责任意识。当下高职院校的很多年轻老师又是在安闲的生活环境中成长, 本身缺少艰辛奋斗精神和吃苦耐劳的品格, 他们把教学工作看成维持生存的 饭碗 , 而不是一份能够具体表现出人生价值的事业, 因而很难产生 为人师表 的自豪感、崇高感和责任感。综上所述, 师德是高职院校老师素质的基石。加强新时期高职院校的师德师风建设需要找准当前师德问题产生的原因, 分析其产生的根本源头, 才能在提升职业老师的社会地位, 关心其成长与发展;完
12、善师德建设的领导、监督和考核机制, 提高老师待遇, 完善鼓励机制等方面, 有的放矢地构建师德师风建设的新机制和创新工作方式方法, 进而构成建立师德师风建设的长效机制。以下为参考文献1于志晶, 孟凡华, 荣国丞。法行20年:职业教育的法治之路J.职业技术教育, 2021, 18 :10-18.2唐玉春, 梁峰。开展合理师德评价, 促进老师职业发展- 师德评价与老师发展 高端学术研讨会会议综述J.教育参考, 2021, 6 :109-112.3张艳芳。窘境与重构:高等职业教育文化自塑之路J.职教论坛, 2021, 8 :40-44.4黄志坚。高职老师职业倦怠研究:基于全面报酬的视角J.职教论坛, 2020, 26 :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