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退休人员的心理健康及社会支持情况调研,心理学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离退休人员的心理健康及社会支持情况调研,心理学论文.docx(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离退休人员的心理健康及社会支持情况调研,心理学论文研究发现,离退休后老同志易出现不适应、失落、人际关系敏感等心理特点。例如空巢老人易被抑郁、孤单、寂寞及行为退缩所困扰,长期体弱多病者可能会有无助、悲观等消极情绪,尤其是癌症患者的这种心态更严重。研究以为一些孤寡老人较易出现焦虑、抑郁、孤单的心理特点,高龄老人可能会出现死亡恐惧心理; 也有研究以为高龄老人一般阅历丰富,面对很多事情能够有较好的心态,他们一般在家庭和社会中的地位也较高,内心易产生出知足感和充实感,进而拥有更健康的心理。对离退休人员进行关爱是社会支持的一种。 本研究调查离退休人员特殊群体的心理健康及社会支持状况。 1 对象与方式方法
2、1. 1 对象 根据实际状况,将老年特殊群体定义为五类人员:空巢老人: 有子女但不在同城寓居的离退休人员。孤寡老人: 当前无配偶、无子女的离退休人员。瘫痪、癌症老人: 瘫痪在床或者身患癌症的离退休人员。痴呆、精神类疾病类,由于生理或心理原因导致的思维不清楚明晰,无法与人正常沟通的退休人员。高龄老人: 年龄在 80 岁及以上的退休人员。假如出现同属于几类人员的重合情况,将孤寡类、痴呆精神类、瘫痪癌症类、空巢类、高龄类依次降低优先性。重庆师范大学 861名离退休人员 221 名,华而不实空巢类 52 人,孤寡类 10 人,瘫痪癌症类44 人,痴呆精神类10 人,高龄类105 人。排除由于部分调查对
3、象不在重庆市内、身体严重不适或不愿意接受调查 25 名,然后又随机抽取 20 名非特殊群体,共发放问卷 216 份,回收有效问卷 130 份。年龄 52 93( 平均 76. 69) 岁。 1. 2 方式方法 采用李娟等编制的老年心理健康量表 ( 城市版) ,该问卷包含性格、情绪、适应能力、人际交往和认知功能五个维度,共 68 道题,采用 4 点计分法,为 不符合 、 较不符合 、 较符合 、 符合 ,分别计 1 4 分。分数越高表示心理健康状况越好,华而不实认知维度分数较高,表示个体总的认知效能良好,主要表现日常认知功能良好,能完成日常任务,对外部事件的认知正确; 情绪维度分较高,表示个体情
4、绪状态良好,心情愉快; 自我维度分数较高,表示个体对自我有正确的认识和了解,自我评价恰当; 人际维度分数较高,表示个体人际交往能力强,人际关系和谐; 适应维度分数较高,表示个体适应社会和环境的能力良好,能积极应对应激事件。社会支持调查采用肖水源等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该量表有 10 个条目,包括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社会支持利用度 3 个维度。均采用个别施测,在调查前对调查人员集中培训,统一指导语。在调查经过中由调查员讲解,被试自填,由于身体原因不能自填者或文盲者可据其回答由调查员代填。 1. 3 统计学分析 采用 SPSS15. 0 软件进行描绘叙述性统计、t 检验、方差分析、Pearson 相关
5、分析。 2 结 果 2. 1 性别差异比拟 在人际分问卷中女性得分显着高于男性,而在其他分问卷及心理健康总分上并无显着性差异; 女性得分在社会支持总分和各维度上均显着大于男性( P0. 05)( 见表 1) 。【表1】 2. 2 年龄差异比拟 低龄组人际、心理健康总分显着高于其他被试,其他项无显着差异; 在社会支持各项上,低龄组得分均高于其他组( P0. 05) ( 见表 2) 。【表2】 2. 3 受教育程度差异比拟 不同受教育程度的老年人在人际、认知、适应和心理健康总分上存在显着性差异,在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及支持总问卷得分上差异显着。在人际层面上,本科或大专学历、高中或中专学历的得分显着高
6、于初中及下面,在认知、适应分问卷及心理健康总问卷方面,本科或大专学历得分显着高于初中及下面得分。在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及支持总分上初中及下面被试得分显着低于其他被试( 见表 3) 。【表3】 2. 4 婚姻状况差异比拟 不同婚姻状况的被试在心理健康的认知上得分无显着性差异,在社会支持及各维度上得分有显着性差异。多重比拟能够看出,在社会支持总分及各维度上的已婚者得分显着高于其他( 见表 4) 。【表4】 2. 5 心理健康及社会支持的特殊类别差异比拟 5 类特殊群体及非特殊群体在 5 个维度及总问卷得分均存在显着性差异。多重比拟能够看出,在心理健康问卷的各项得分上,非特殊群体都显着优于特殊群体,而
7、空巢和高龄类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要显着优于其他特殊群体。在社会支持的利用度层面上,非特殊群体与其他类别群体无显着性差异,但在主观、客观支持和支持总分上都要显着高于其他群体,特殊类别中空巢类得分显着高于其他类别( 见表 5) 。【表5】 2. 6 心理健康与社会支持的偏相关分析 因受教育程度、年龄、类别等因素的差异显着,对这些变量控制后,经偏相关分析( Pearson 相关) 可知,社会支持总分及各维度与心理健康总分及各维度的相关密切,除了客观支持维度外,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及支持总分与心理健康总分及各维度的相关性特别显着( 见表 6) 。【表6】 3 讨 论 本研究发现,心理健康的性别差异( 除
8、人际外) 和婚姻状况差异( 除认知外) 不显着,这与以往研究( 以为男性心理健康状况显着优于女性) 不一致。而年龄和受教育程度差异显着,这与以往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即低龄老年人和受教育水平较高者的心理健康水平较高。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特点类似,只是在性别和婚姻状况两个方面不同,女性的社会支持状况优于男性,已婚者社会支持得分高于其他婚姻状况被试。 在特殊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差异分析中发现空巢类被试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好,这可能有几点原因: 一是本调查中空巢类群体年龄偏低,身体状况较好。即便退休,有的还在继续工作,甚至返聘,继续为社会作奉献,因而,他们脑功能得到较好锻炼,介入社会活动较多,促使他们情绪良
9、好,擅长调适自个,认知功能也保持正常。二是这些空巢群体的子女要么是在外读书,要么是在外面发展的比拟好。有的是在外地有自个的事业,有的是在国外定居工作,这些空巢类人员也会经常去子女那里享天伦之乐,他们的晚年生活比拟丰富,因而这部分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好,类似的,空巢类群体的社会支持状况也较好。除此之外,高龄类群体在适应、自我、情绪 3 个方面的健康状况要好于其他被试,这可能是由于这部分群体年长,基本上出生于 20 世纪 20 30 年代,经历过大风大浪,人生阅历丰富,思想觉悟高,对于世事看得开,适应能力较强,遇事不会过于喜悲,情绪稳定,对于本身有客观的评价,心理健康状况较好。而孤寡、瘫痪癌症、痴
10、呆精神类群体的心理健康和社会支持水平均不高,值得重视。 社会支持水平是影响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提高特殊群体的社会支持水平能够促进其心理健康状况,结合当下离退休工作状况来看,除了物质方面的关心外,还能够在精神上抚恤安慰、关爱该群体,开展一些定期走访慰问活动,多倾听他们的想法,了解其实际困难,十分要重点关注孤寡、瘫痪癌症、痴呆精神类群体。除此之外,开展一些身心健康知识讲座和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能够提高他们的认知水平,减少焦虑、抑郁等消极情绪的产生,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 以下为参考文献 1 焦 艳 . 老年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对策J 中国实用医药 . 2018; 5( 6) : 15. 2 莫丽萍 .
11、空巢老人身心健康存在的问题及护理J 全科护理,2018;7( 4) : 1028-9. 3 高 健,贾 梦,康铁君,等 . 授受性社会支持对退休老人心理健康和主观幸福感的影响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8; 30( 18) : 2655-9 4 聂 淼,汪全海,姚应水 . 我们国家留守和空巢老人心理问题研究进展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8; 31( 12) : 2364-6 5 刘小林 . 浅谈老年心理健康A. 武汉市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 2004: 308-96 Reich JW,Zautra AJ,Hall JS. Handbook of adult resilienceM. NewYork: Guilford Press,2018: 192-26 7 李 娟,吴振云,韩布新 老年心理健康量表( 城市版) 的编制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8; 23( 9) : 656-60 8 肖水源 社会支持评定量表 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 增订版) 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 ( 增刊) : 267-75 9 吴振云,李 娟,许淑莲 . 不同养老方式下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的比拟研究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03; 23( 11) : 7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