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煤矿组织责任管理下的员工工作承诺,组织行为学论文.docx

上传人:安*** 文档编号:73338497 上传时间:2023-02-1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0.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探讨煤矿组织责任管理下的员工工作承诺,组织行为学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探讨煤矿组织责任管理下的员工工作承诺,组织行为学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探讨煤矿组织责任管理下的员工工作承诺,组织行为学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探讨煤矿组织责任管理下的员工工作承诺,组织行为学论文.docx(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探讨煤矿组织责任管理下的员工工作承诺,组织行为学论文随着生产技术和管理形式的不断改良,我们国家煤矿事故发生率已显着降低,至2020年煤矿百万吨死亡率初次降至0.5以内,但与国际水平相比,我们国家煤炭行业各项指标仍然相对落后,煤矿的各种零星事故仍然频发。十分是随着煤矿行业 黄金十年 的结束与国家能源战略政策的转向,煤矿安全管理问题将日益复杂化。怎样对矿井作业人员主动、自觉、积极施行安全行为进行有效鼓励仍然是我们国家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关键。从社会交换理论出发,企业与员工之间存在一种互惠的交换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双方都要为对方承当一定的责任,以此获得相应的回报。因而在企业要求员工施行安全行为、保证生

2、产安全效率的同时,他们也会要求煤矿付出相应的责任回馈,例如尊重员工权利、保障生产安全、创造适宜的作业环境等,以达成企业-员工之间双向的责任交换。 Rousseau(1990)曾指出,企业组织责任承当状况是员工工作行为重要的影响因素。相关研究也证实,提高煤矿管理人员的组织责任感悟将有效地减少煤矿管理人员的不安全行为选择。但当前有关基层煤矿作业人员的组织尽责认知与工作承诺的关系研究还较少。因而,本研究从矿工认知的视角构建了矿工组织尽责认知与工作承诺的关系模型,试图讨论怎样通过煤矿组织责任管理以提高煤矿作业人员的工作承诺水平,以有效鼓励矿井作业人员自主承当安全责任、主动施行安全行为。 1 相关理论研

3、究及假设 1.1 组织责任 组织 责 任,即 组 织 对 员 工 承 担 的 责 任。Rousseau于1990年第一个从实证的角度提出组织责任的概念,对即将赴任的224名MBA毕业生进行调查发现,组织责任详细内容包括:提升、高额报酬、绩效奖励、培训、长期工作保障、职业发展、人事支持等7个方面。后来,Robinson(1994)等人研究发现,Rousseau研究所得的7项组织责任内容在 员 工 中 出 现 的 频 率 最 高。 Coyle和Kessler(2000)提出3个类似维度:交易责任、培训责任和关系责任。除此之外,陈红(2008)对于煤矿组织情境下的组织责任研究发现,矿工期望的组织责任

4、内容主要包括:生产保障责任、成长保障责任、组织发展责任和组织尊重责任4个方面。 综合上述文献,能够发现组织责任的内容研究具有较大的共性,主要牵涉员工与企业发展责任、经济福利等分配责任、工作环境与安全等保障责任以及员工生活与情感等关心责任等几方面内容。据此,我们将煤矿的组织责任内容划分为:发展责任、分配责任、保障责任和关心责任4个维度,将煤矿承当组织责任的实际状况称为组织尽责,将员工对组织尽责程度的感悟和判定命名为组织尽责认知,并提出假设1。 H1:矿工的组织尽责认知由发展责任、分配责任、保障责任和关心责任4个维度构成。 1.2 工作承诺 Carmeli等人(2005)基于层面理论以为工作承诺是

5、指个体(承诺主体)对于当下岗位、工作任务、工作团队或其所在的组织(目的对象)所做出的积极/消极表现(工作态度、行为和结果)。相关研究表示清楚,个体的工作承诺遭到组织和个人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个体因素包括性别、年龄、学历、情商水平等,组织因素包括组织气氛、工作特点、工作时长等(K-S Hong,2018;Abrahamsen,2018等)。因而本文基于Carmeli等人(2005)的工作承诺内容,将矿工工作承诺定义为矿工对其当下岗位、工作团队和所在企业表现出来的,与工作相关的态度、行为和结果的集合,并提出假设H2、假设H3。 H2:矿工工作承诺内容包括工作态度承诺、工作行为承诺和工作结果承诺。 H

6、3:矿井作业人员的工作承诺各维度在人口统计变量及组织工作变量上具有显着差异性。 Frink和Klimoski(1998)的角色理论模型以为,角色发送者根据自个的期望表现出某些行为,其他个体从这些行为中捕捉华而不实与责任相关的信息,对这些信息进行解释,进而采取相应的反响行动,在这一 期望-反响 互相作用的经过中,个体的责任感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大量后来研究都表示清楚,对组织责任承当的期望和现实感悟会对员工的心理、行为产生影响,进而影响他们的工作产出和绩效表现。据此,提出假设H4。 H4:组织尽责认知对矿井作业人员的工作承诺存在显着预测作用。 2 调研施行 2.1 问卷设计 本文问卷内容主要包

7、括个体基本情况调查、组织尽责认知调查和个体工作承诺调查三个部分。组织尽责认知和工作承诺的调查量表采用Likert五点量表,且均为自制量表。在个体的基本情况中,员工的人口统计变量和组织变量主要包括:学历、年龄和工种、井下作业工龄。组织尽责认知量表主要包括分配责任认知、关心责任认知、发展责任认知和保障责任认知4个维度,共设计题项21项,华而不实:分配责任认知维度测量了员工对企业在为员工提供经济报酬等方面尽责状况的认知;关心责任认知维度测量了员工对企业在关心员工生活与成长、尊重员工人格尊严等方面尽责状况的认知;发展责任认知维度测量了员工对企业在确保和促进企业 员工共同发展方面尽责状况的认知;保障责任

8、认知维度测量了员工对企业在保证企业安全高效生产、正常经营运行以及员工劳动保障等方面尽责状况的认知。矿工的工作承诺量表主要包括工作态度、工作行为和工作结果3个维度,共设计题项14项,华而不实:工作态度维度主要测量了矿工在工作情境下对待其本身与工作之间关系以及对待工友合作和相互支持的态度,工作行为维度则测量了矿工在工作中及团队中自主施行安全高效行为的实际履行状况,而工作结果维度测量了矿工以及其所在团队的实际工作绩效结果。 2.2 问卷调查 此次调研分为预调研和正式调研两个阶段。在预调研中,共访谈被试者100位,回收问卷100份,通过预调研的样本数据重新挑选并确定了组织尽责认知和个体工作承诺两个量表

9、的题项,以保证问卷的信效度。在正式调研中,共发放问卷707份,回收707份,有效回收率100%。 2.3 量表构造确定 采用因子分析和项目检验法分析了353份样本数据以确定矿工尽责认知题项量表和工作承诺量表的构造内容。设定提取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删除因子载荷值缺乏0.5的题项,如表1、表2所示,两个量表各维度的a系数均大于0.6,两个量表均呈现较理想的有效性。【表1.表2】 3 数据分析与结论 3.1 差异性分析 3.1.1 工作承诺在人口统计学变量和工作变量上的差异性分析 从表3可见,不同年龄、不同学历的矿工工作承诺均呈现出显着的差异性水平,且工作承诺水平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更高层次,随着学历的

10、增高而更低。而在工作变量上,工种为井下一线的员工与工龄较短的员工均表现出较低的工作承诺水平。可见,如今煤矿的新生代员工已表现出与以往员工不同的工作需求与组织需求。这一现实,一方面提示了煤矿管理者对新生代矿工思想和需求的关注,一方面对企业管理理念和方式的与时俱进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表3】 3.1.2不同组织尽责认知水平下的矿工工作承诺差异性分析 在差异性分析中(表4),矿工的工作承诺及各维度在不同的组织尽责认知水平下具有显着的差异性,表示清楚组织尽责认知状况显着影响矿工的工作承诺水平。【表4】 3.2 关系验证分析 在另 外354分 样 本 数 据 基 础 上,我 们 采 用AMOS 7.0

11、软件对矿工组织尽责认知与工作承诺的关系进行了详细分析。 3.2.1矿工组织尽责认知对工作承诺的预测力模型 为验证矿工组织尽责认知对工作承诺的预测作用,本文建立了如此图1的模型。模型拟合优度检验参数 (CDMIN/DF=2.289,GFI=0.945,IFI=0.936,CFI=0.936)均肯定了模型的可靠性,详细的模型参数估计见表5。【表5.图1】 从表5中可见,组织尽责认知对矿工工作承诺的回归系数为0.887,表示清楚矿工组织尽责认知对工作承诺具有较强的预测力。在组织尽责的4个维度中,发展责任对矿工组织尽责认知的回归参数值最大(0.819),关心责任次之。而在工作承诺的3个维度中,工作态度

12、承诺、工作行为承诺和工作结果承诺对矿工的工作承诺的回归参数值均大于0.6,肯定了本文量表构造的可靠性。 3.2.2矿工组织尽责认知与工作承诺的详细维度关系研究为进一步研究矿工组织尽责认知与工作承诺各维度之间的详细关系,本文建立了矿工组织尽责认知与工作承诺的关系模型见图2,以及模型参数估计(表6)。【图2.表6】 可见,发展责任对矿工的工作态度承诺、工作行为承诺和工作结果承诺的回归参数值最大;其次,关心责任对矿工的工作承诺的态度、行为和结果也具有显着的预测作用;分配责任对矿工的工作态度承诺和工作行为承诺具有显着的预测力;而保障责任只对矿工的工作态度承诺具有预测作用。因而我们以为在矿工工作承诺水平

13、提高管理中,煤矿企业仅仅尽到分配责任、保障责任已经不够了,而需要在员工关心、企 业-员 工 共 同 发 展 等 方 面 也 积 极 尽 到责任。 结论表示清楚,矿井作业人员为煤矿自主承当责任需要以煤矿的责任回馈为基础,这种责任的付出是双向的,假如要矿井作业人员对煤矿企业承当安全生产、高效生产等责任,就需要煤矿对矿工承当相应的物质回报、保障、关心、发展等各方面的责任。假如这些条件在工作中得不到很好的实现,矿工感悟到的组织尽责状况没有很好地到达他们的期望,就会引发员工的不平衡感,进而引发被动工作、不安全行为等消极现象,甚至发展为抵抗、毁坏等极端行为。因此,煤矿企业应当将关注人、尊重人、发展人纳入煤矿管理的内涵中,重视矿井作业人员与企业之间的责任交换达成状态,以平衡、公平的责任双向交换博得企业和员工双方和谐并进、共同发展的局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毕业论文 > 文化交流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