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类期刊的学术影响力与论文被引频次的关系研究,文献计量学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类期刊的学术影响力与论文被引频次的关系研究,文献计量学论文.docx(1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医学类期刊的学术影响力与论文被引频次的关系研究,文献计量学论文一般而言,期刊载文被引用的次数愈多,该刊的学术质量愈高1-2,那么,能否不同学术影响力的期刊对其内载文的被引用次数也有影响呢?有研究报道,论文的被引频次完全取决于其学术质量,与发表论文的期刊影响力大小没有关系3-4,即一篇学术论文无论发表于哪类期刊,其被引频次都是等同的,笔者对此持怀疑态度.由于严禁一稿多投,同一篇论文不可能同时出如今两个或两个以上期刊上,所以无法确切地比拟发表在不同期刊上对论文的被引用会产生多大的影响.因而,本研究收集了不同期刊同一时期内刊发的同一主题的文章,对其被引情况进行分析比拟,以讨论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对论文的
2、被引频次能否有影响. 本研究选择的论文主题为医学关注度相对较高的 心力衰竭 的 治疗 类论文(下面简称该类论文),由于学术论文的被引半衰期较长,为 58 年5-7,又由于 2008 年中华系列杂志独家进入万方数据库,为使结果更可信,本文使用 2001-2002 年医学期刊发表的该类论文,至 2007 年的被引情况,计算各期刊的篇均被引频次.另外,基于一样数据库,本研究使用(中国学术期刊综合引证报告(2008 版) 内给出的各期刊的主要文献计量学指标做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式方法 1.1 数据来源 进入中国知网的中国引文数据库,输入用户名和密码,检索2001-2002 年发布的题
3、名内含有 心力衰竭 和 治疗 的期刊论文,记录论文在发布当年至 2007 年的总被引频次.期刊的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5 年影响因子和基金论文比均选自 2008 年版(中国学术期刊综合引证报告.手工翻阅 2004 年版和 2008 年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以查看期刊能否为中文核心期刊. 1.2 方式方法 利用 Excel 的分类汇总和计算功能,得出不同期刊该类论文的篇均被引频次.采用 SPSS 17.0 统计学软件,将不同期刊该类论文的篇均被引频次与期刊各文献计量学指标做相关性分析,经检验,数据均不呈正态分布(均为 P=0.000),因而,相关性分析均使用 Spearman 等级秩相关.另外
4、,应用单因素 ANOVA 分析及独立样本的 t 检验比拟不同分组期刊该类论文的篇均被引频次.以 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状况 2001-2002 年,中国知网的引文数据库给出的题名中含有 心力衰竭 及 治疗 的论文共计 505 篇,来自 195 种期刊,至2007 年的总被引频次共计 2 757 次.195 种期刊该类论文的篇均被引频次为 145 次,平均为 3 次.华而不实,篇均被引频次 10 次者10 种期刊,59 次者 29 种期刊,24 次者 88 种期刊,篇均被引频次为 1 次者 68 种期刊.篇均被引频次 5 次的 39 种期刊中,22种期刊(56
5、.4%)至少入选 2004 版和 2008 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1 次,14 种期刊(35.9%)2 次均入选.尤其,篇均被引频次 10 次的 10 种期刊中(见表 1),70.0%的期刊至少入选 2004 版和2008 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1 次,60.0%的期刊 2 次均入选. 2.2 相关性分析 将 195 种期刊该类论文的篇均被引频次与期刊各文献计量学指标做相关性分析,结果表示清楚,不同期刊发表的该类论文的篇均被引频次,与期刊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5 年影响因子和基金论文比均呈显着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 0.308、0.367、0.386、0.268,均为 P=0.000).讲
6、明不同期刊该类论文的篇均被引频次随着期刊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5 年影响因子和基金论文比的增加而增加.也就是讲,随着期刊学术影响力的增加,该类论文的被引用次数逐步增大. 2.3 不同总被引频次的期刊该类论文被引频次的比拟 总被引频次是文献计量学中的一个基础性指标,它反映了期刊在学术沟通中总体被使用和受重视的程度.195 种期刊的总被引频次为 9510 959 次,平均为 1 342 次,中位数为 860 次.华而不实, 1 000 次者 90 种期刊,该类论文的篇均被引频次为 145次,平均为 5 次; 1 000 次者 105 种期刊,该类论文的篇均被引频次为 113 次,平均为 2 次.二
7、者该类论文的篇均被引频次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07,P=0.002).讲明总被引频次高的期刊,其发表的该类论文有更高层次的被引用. 2.4 不同影响因子的期刊该类论文被引频次的比拟 影响因子是国际上通行的传统期刊评价指标,一般来讲,影响因子越大,期刊整体的学术影响力也越大.195 种期刊的影响因子为 0.0701.736,平均为 0.382,中位数为 0.293.华而不实,影响因子 0.500 者 46 种期刊,该类论文的篇均被引频次 145 次,平均为 5 次; 0.3000.500 者 50 种期刊,该类论文的篇均被引频次为 118 次,平均 4 次; 0.300 者 99 种
8、期刊,该类论文的篇均被引频次为 113 次,平均 2 次.经单因素 ANOVA 分析,3 组该类论文的篇均被引频次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8.169,P=0.000).进一步两两比拟发现,影响因子 0.500 者和 0.300 者期刊该类论文的篇均被引频次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其余组间比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 P 0.05).讲明在高影响因子期刊上发表的该类论文,能够获得更高层次的被引用. 5 年影响因子是指某一期刊前 5 年发表的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与该期刊在前 5 年内发表的论文总数之比,它反映了期刊在 5 年内的平均学术影响力8.详细到本研究中,5年影响因子
9、比 2 年影响因子更有讲服力.由于部分期刊参加统计源期刊时间不长,没有统计到所有前 5 年载文量,故(中国学术期刊综合引证报告内没有列出其 5 年影响因子.最终有 5 年影响因子数值者共计 189 种期刊.189 种期刊的 5 年影响因子为0.0832.454,平均为 0.402,中位数为 0.302.华而不实, 0.500 者 51种期刊,该类论文的篇均被引频次为 145 次,平均为 5 次;在0.3000.500 之间者 45 种期刊,该类论文的篇均被引频次为 118 次,平均 4 次; 0.300 者 93 种期刊,该类论文的篇均被引频次为 113 次,平均 2 次.经单因素 ANOVA
10、 分析,3 组该类论文的篇均被引频次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878,P=0.000).进一步两两比拟发现,5 年影响因子在 0.500 和 0.3000.500 之间者与 0.300 者间该类论文的篇均被引频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13).再次表示清楚,高学术影响力的期刊发表的该类论文的被引频次较高. 2.5 不同基金论文比的期刊该类论文被引频次的比拟 基金论文比是衡量期刊论文学术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本研究 195 种期刊的基金论文比为 00.98,平均为 0.15,中位数为0.09.华而不实, 0.15 者 67 种期刊,该类论文的篇均被引频次平均为 5 次; 0.1
11、5 者 128 种期刊,该类论文的篇均被引频次平均为 3次,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07,P=0.030).讲明在基金论文比拟高的期刊上发表的该类论文,有更高层次的被引频次. 2.6 核心与非核心期刊该类论文被引频次的比拟195 种期刊中,入选 2008 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者共计 38 种,该类论文的篇均被引频次平均为 6 次;非核心的 157种期刊中,该类论文的篇均被引频次平均为 2 次.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03,P=0.017).入选 2004 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者共计 44 种,该类论文的篇均被引频次平均为 6 次,非核心的 151 种期刊中,该类
12、论文的篇均被引频次平均为 3 次,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07,P=0.010).结果均表示清楚,核心期刊内刊发的该类论文有更高层次的被引频次. 3 讨论 很多人都注意到高被引论文对期刊的影响,如高被引论文的发表对提高期刊的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h 指数等文献计量学指标均有促进意义9-11,因而,产生了很多关于高被引论文的分析,以找出某学科哪类主题论文容易被引或者哪类机构易产生高被引论文或者哪些作者易有高被引论文的产出等.但是,期刊的学术影响力能否也会对其内论文的被引用产生影响呢?换句话讲,同一篇论文发表在不同影响力的期刊上,其被引频次能否会产生差异呢?理论上,高影响力的期刊,由于
13、其在学科领域内会遭到较多的关注,其内刊发的论文自然会产生较多的被引用.但查阅文献后发现,较多研究报道论文的被引用情况与其所在的期刊没有相关性.如 2018 年,孙书军等通过对 2 篇发表在国内期刊的高被引论文分析后以为,论文的被引频次决定于其内容质量,即发表在影响因子不高期刊上的论文同样能够获得很高的关注度和被引频次;2008 年王昌盛对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的 3 个研究组同一时期发表在国内外的论文进行了跟踪调查,结果发现,发表在 Chinese Phys Lett 上的论文,与发表在 PhysRev Lett/Phys Rev B 上的论文相比,无论总引用次数、被其他研究组引用的次数,还是被
14、境外机构引用的次数,以及被境外刊物引用的次数,二者结果都相当,并无本质性区别. 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5 年影响因子和基金论文比是用来衡量期刊学术影响力大小常用的正性指标.本研究结果表示清楚,不同期刊该类论文的篇均被引频次与期刊的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5 年影响因子和基金论文比均呈显着正相关(均为 P=0.000),即该类论文的篇均被引频次随着期刊各指标的增加而逐步增加.讲明随着期刊学术影响力的增加,其内该类论文的被引频次增高.根据各指标大小对期刊进行分组后发现,各指标大的期刊,其该类论文的篇均被引频次较指标小的期刊大.以上结果均讲明,期刊学术影响力越大,该类论文的被引频次就越高. 由北京大学
15、图书馆和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共同主持和发布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是国内最早,也是当前影响力最大、应用最广泛的核心期刊评价体系.本研究 195 种期刊中,入选 2004 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的期刊,该类论文的篇均被引频次平均为 6 次,远高于非核心的 3 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入选 2008 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的期刊,该类论文的篇均被引频次平均为 6 次,亦远高于非核心的 2次(P=0.017).讲明发表于高学术影响力期刊上的该类论文有更多的被引用.接雅俐等12曾对 299 篇被引频次超过 80 次的医学论文进行分析,发现 87.96%(263 篇)的论文
16、发表于核心期刊内,这与本文结果互相印证. 从本研究结果能够看出,随着期刊学术影响力的增加,其内该类论文的被引频次也逐步增加.以此类推,能够以为高学术影响力期刊对论文被引频次的提高有促进作用.这个结果应该是能够理解的.首先,高影响力期刊受关注度较高,其内发表的论文也水涨船高,被普遍以为学术质量较高,固然高影响力期刊上的论文未必学术质量都较高,但无可否认的是,刊发在高影响力期刊上的论文会获得更多的读者,换句话讲,读者在有限的阅读时间内,会首选发表在高影响力期刊上的论文阅读,进而产生更高层次的被引用.其次,高影响力期刊其内文章的显示度较高及获取途径多样、读取方便也是其内论文被引频次较高的一个原因.譬
17、如,高影响力期刊能够进入更多的国内外影响力较大的数据库,尤 其 由 德 国 Springer -Verlag 集 团 开 发 的 Springer LINK 及Elsevier 公司开发的 Science Direct 数据库等,使得其内论文能够很快在电子平台上发布,进而供全世界阅读,读者群大的期刊,其内论文被引的可能性自然就会增加.再次,有些作者为使论文选题及研究思路根据的概念有较强的可靠性,并显示其重要性,及研究有较高的起点和深度等,多项选择择权威期刊发表的论文引用13,这样也增加了高影响力期刊论文的被引频次.最后,可能还与以下为参考文献引用中的马太效应有关14,即假如有两篇类似或者研究内
18、容相关的文献能够引用且只能选其一,作者可能更倾向于引用发表在高影响因子期刊上的那篇,这种心理也促使了发表在高影响力期刊上的论文被引频次多的情况发生.总之,发表在高学术影响力期刊上的论文,会获得更多的被引频次. 综上,论文的被引频次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期刊的学术质量,但反过来,期刊的学术质量也影响着其内论文的被引用情况,发表在高影响力期刊上的论文会获得更多的被引用.当然,论文的被引用频次主要取决于论文的学术质量,只要作者的成果真正被同领域人员认可并遭到重视,在学术领域内有较高的地位和对学科发展有较大的推动作用时,其论文才能获得更多的被引用,其作者在学术领域的地位才会更突出.随着网络化程度的提高,期刊
19、易获取性加强,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可能会越来越倾向于发表时滞较短的期刊,以到达论文尽快发表,并被国内外同行尽快阅读到,以抢占先机.但是,不可否认的是,高学术影响力期刊对论文被引频次的提高有确定的正性作用. 以下为参考文献. 1 李宗红(.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1-2003 年被引分析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5,16(6):837-841. 2 方红玲.2003-2008 年眼科学高被引论文统计分析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8,21(2):197-200. 3 孙书军,朱全娥.内容质量决定论文的被引频次J. 编辑学报,2018,22(2):141-143. 4 王昌盛.走出期刊与影响因子的崇拜
20、误区N.科学时报,2008-06-30(1). 5 方红玲.我们国家科技期刊论文被引量和下载量峰值年代:多学科比拟研究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8, 22(5): 708-710. 6 刘雪立,方红玲,苗媛, 等.五种综合性眼科学期刊论文下载量与被引量的关系及部分论文的量引背离现象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8,21(5):629-632. 7 刘宇慧,高燕华,侯维娟,等.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10年刊发论文统计分析J.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2018,15(4):189-192. 8 万锦堃,薛芳渝.中国学术期刊综合引证报告:2008 版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9 肖唐华,吴克
21、力,王丽芳,等.提高科技期刊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的探寻求索与实践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8,22(6):947-949. 10 关卫屏,游苏宁.高被引医学论文及其启示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8,20(1):90-94. 11 刘雪立,徐刚珍,方红玲,等.怎样提高医学期刊的影响因子:从(眼科新进展论文分类被引情况谈起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8,19(4):659-661. 12 接雅俐,汤先忻.高影响力论文是名牌医学期刊的特征J.编辑学报,2008,20(1):93-94. 13 庞海波. 科技期刊以下为参考文献的合理引用J. 编辑学报,2008,20(5):406-407. 14 任胜利,祖广安.我们国家英文版科技期刊的现在状况分析J.编辑学报,2004,16(4):303-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