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双师双能”的物流工程课程体系与培养模式,物流论文.docx

上传人:安*** 文档编号:73321951 上传时间:2023-02-1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1.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面向“双师双能”的物流工程课程体系与培养模式,物流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面向“双师双能”的物流工程课程体系与培养模式,物流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面向“双师双能”的物流工程课程体系与培养模式,物流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面向“双师双能”的物流工程课程体系与培养模式,物流论文.docx(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面向“双师双能的物流工程课程体系与培养模式,物流论文2008 年国家发改委(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明确提出 要采取多种形式,加快物流人才的培养 ,物流专业人才已被列为我们国家 12 类紧缺人才之一,人才缺口高达 600 余万人。为知足用人需要,国内开展物流专业院校从 2008 年的 292个增长为 2020 年的 475 个。尽管物流专业一次就业率较高,但大量专业人才择业时转行,而物流企业工作人员却是大量非物流专业人士。另一方面,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和教育部卓越计划对物流工程专业 双能 和 双师 提出明确要求,即 企业走入课堂,学生进入企业 .当前,国内开设物流工程专业的高校,行业背景鲜明,例如武汉

2、理工大学港口物流、西南交通大学轨道交通、长安大学道路运输、上海海事大学海事航运、北京交通大学物资流通等,人才培养形式与行业严密结合。但是,高校理论和实践的教学体系与行业需求存在较大鸿沟,毕业生眼高手低。究其本质,高校人才培养形式同质化严重,学生创新能力、工程实践能力薄弱双能。因而,在 工程专业认证 和 卓越计划 背景下,怎样与企业协同发展,构建和谐 双师 环境,探寻求索物流工程 双能 卓越人才培养形式,就成为物流工程专业建设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当下,武汉理工大学对物流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牵涉课程体系设计、校企协同培养形式和实验室建设,总道路如此图 1 所示,获得了一些显着成绩。本

3、文将结合本校物流工程专业的工程认证和卓越计划,对面向 双师双能 的物流工程卓越人才培养形式进行研究,目的是探寻求索物流工程专业 双师双能 要求下的课程体系改革,实现卓越能力达成;研究以实践为导向的校企协同培养形式,促进校企资源分享和利益统一,构成 双师 教学体系健康发展的良性机制;从理论和实践层面,为物流工程专业 双能 人才培养和专业持续发展,以及工程能力培养平台建设,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推动高等学校工程教育改革。2 面向 双师双能 的物流工程课程体系及其施行方式方法教育部分别于 2007 年和 2018 年开场施行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和卓越计划。2020 年 6 月,中国正式成为(华盛顿协议

4、的第 21 个成员。在以上背景下,武汉理工大学物流工程专业面临国家教育工程专业认证和教育部卓越计划的双重认证要求。因而,我校物流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及其课程体系设计需要综合考虑美国 ABET 标准1、国家教育工程专业认证标准、教育部卓越计划标准和物流管理与工程类教指委标准。当前,一些老师结合中国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现在状况2 - 3,通过调研和分析,认识到课程体系是高校施行人才培养的载体,是培养什么样的人和如何培养人等问题的详细解答4.所以,课程体系合理设计是关系人才培养的根本,也是 双师双能 物流工程卓越人才有效培养的基础条件,牵涉课程体系和教学形式的合理设计与有效施行。2. 1 物流工程国家专

5、业认证下的 双师双能 课程体系设计以 国家专业教育认证 和 卓越计划 为抓手,分析物流工程专业培养目的、课程体系、达成能力之间的关联,构建能力达成矩阵;在这里基础上,从专业发展和专业能力两个方面,根据时间维度和养成维度,设计 双师双能 教学体系形式,为物流工程专业的理论和实践教学提供课程体系支撑。除此之外,还要分析高校、企业合作的协同创新动机,以 资源分享、协同培养 为导向,通过项目实践导引,从社会用人需求角度,构成企业、高校联合制定培养计划、课程目的的机制,动态修订课程体系,实现项目资源分享,构建和谐双师环境,为专业的理论和实践教学提供制度保障。2. 2 基于主体性和反思型的 阶梯渐进、同步

6、实践 教学形式以 团队合作、思维创新 为目的,设计物流工程专业课程的主体性教学形式,结合 阶梯渐进、同步实践 教学理论,制定主体性教学目的,设计主体性教学内容及其策略,构建主体性教学评估考核程序,增加了现场模拟和团队协作时机,突出了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怎样去创新考虑。此处,主体性教学注重的是学习、考虑、经过、联想等要素,让学生 学会怎样去学习 ,而不是 学会怎样去记忆 ,培养的是创新和团队协作能力。以 情景演绎、工程实践 为目的,设计物流工程专业课程的反思型教学形式,在主体性教学下的课堂讲授、案例研究与练习基础上,结合 阶梯渐进、同步实践 教学理论,设计实践案例及其情景演绎,凝练教学材料显性知

7、识,反思实践隐性知识,通过行动,解决工程实践问题。此处,反思型教学注重开放式、启发式教学等要素,通过与传统教学要素的结合,实现双师教学下的显性教学材料知识与隐性实践知识的联络,培养的是工程实践能力。当前,我院对物流工程专业的多门核心课程物流工程、运筹学、计算机控制技术、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物流自动化系统设计及应用进行了课改,十二五期间将建设 5 10 门省级或校级精品资源分享课,培养 5 名校精品名师;除此之外,学院近 3 年已聘用了 30 多位企业兼职老师和 10 多位国外兼职教授,牵涉物流装备、物流自动化、港口物流、物联网等多个领域,他们全程介入到了本科培养计划的修订,负责或介入了企业实训

8、、毕业实习、生产实习、认知实习、课程设计、毕业答辩等实践教学环节,部分理论教学工作也由经历体验丰富的教授和企业兼职老师共同完成。以上部分成果(面向行业的物流工程专业综合教学改革研究与实验也获得了湖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和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3 校企资源分享、协同合作的双赢培养形式与实验室建设随着卓越计划和国家工程认证的开展,对高等学校卓越工程专业毕业生的达成能力提出了一系列指标要求,例如:卓越计划要求毕业生达成 具有分析、提出方案并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介入生产及运作系统的设计,并具有运行和维护能力;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进行产品开发和设计、技术改造与创新的初步能力 国家工程专业认证要求毕业生

9、达成 具有系统的工程实践学习经历,具备设计和施行工程实验的能力,具有综合运用理论和技术手段设计系统和经过的能力 物流管理与工程类专业教指委要求毕业生达成 具备从事物流系统分析与规划设计、企业物流业务运作管理、物流企业经营管理、物流信息管理、采购与供给链系统运作管理等基本工作与实践能力 .显然,这些能力的培养与达成,需要为学生提供校企联合培养的教学形式和条件,这离不开校企协作办学。当下,校企合作的最大障碍在于双方出发点不同,无法达成利益分享,即双赢。部分原因如下:企业重视盈利,不愿意花费过多精神培养人才,而是所得即所用;高校忽视企业盈利的需求,片面强调人才的实践,对企业生产造成干扰;双方缺乏合作

10、办学的基础和平台,尤其是科研引导,无法将双方利益和人才需求有机融合;双方缺乏有效的奖励机制,导致企业基层技术人员抵触或应付;双方单位缺乏明确的协议,无法有效规范双方的权责,校企无法可持续合作发展。鉴于以上条件的约束,武汉理工大学物流工程学院探寻求索了一条校企资源分享、协同合作的人才培养形式,详细步骤如下:大力推进科研项目的开展,密切联络科研项目较多的企业,通过项目开展和人才输送,扩大校企的合作,加强双方认知;在前期项目合作基础上,为企业在职人员进行人才培养,通过工程硕士研究生的指导,摸清企业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及其技术,梳理合适本科实践的内容和方向,为后续本科联合培养进行前期探寻求索和调研

11、;双方洽商,联合申报国家工程实践中心或共建产学研基地,签署具有权责分明的协议,保障双方权益,联合购置设备,知足双方研发与工程实践的需求,并分享资源;以技术攻关、产品研发等为抓手,双方人员联合攻关与协同合作,并引入本科生介入,能力优异的,优先保障就业与签约;定期互访,通过沟通和座谈,了解存在的问题,例如:课程设置、课程施行手段、人员配置、考核机制等,促进校企的可持续良性发展。在以上经过中,双方成立专门的组织体系,例如我院与河南卫华、中铁科工联合成立的两个国家工程教育中心,就由企业与学校联合组成,设主任一名,由企业主要负责人担任;设副主任两名,由企业与学校各派一人担任;其他管理成员由企业人员与学校

12、教师担任。培养阶段采用 3 +1 的形式,即在校内课程学习阶段为 3 年,在企业学习和实践 1 年。为了使培养的学生具有鲜明的工程技术特色,我院以物流工程技术的装卸设备和自动化为关键主线,制定了物流自动化方向和物流装备方向培养计划,即 1 +1 工程形式。高校和企业共同设计培养目的,制定培养方案,共同施行培养经过,相互聘用双方人员,构成双师队伍,丰富教学内容。当前,我校每年均向河南卫华、中铁科工输送毕业生,知足了企业用人需求;也联合攻关了一批物流装备、物流自动化等方面的难题,研发了克令吊、抓斗挖泥船、新型减速器、轻量化起重机等一批产品,提升了企业的研发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真正到达了双方的共赢。除

13、此之外,双方近 2 年累计投入近 600万,购置了相关设备,并建设了校内和校外实验室,通过设备分享,来知足研发、工程实验的需求。以上极大丰富了我校实验室建设。在以上基础条件下,2020 2021 年我校物流工程卓越专业班级分别在河南卫华、中铁科工进行了企业实训,开展了嵌入式系统开发训练、工业控制总线实验、远程监控系统实验、电气安装实作训练、大吨位设备电子系统集成训练、无线网络组网实验、工控组态软件训练、电气工艺设计训练、主流厂家控制器和传感器调试训练、直流电机伺服系统训练。4 结束语在工程专业国家认证和教育部卓越计划背景下,武汉理工大学物流工程学院结合 国家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建设,探寻求索了物

14、流工程卓越人才培养形式,研究了该培养形式下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方式方法,在物流学院和国家工程实践中心进行了试点,利用课堂教学、企业实践、毕业设计等环节,提升了学生 创新能力、工程实践能力 ,为物流工程卓越人才的可持续培养,提供了理论与实践支持。研究的理论成果适用于物流管理与工程大类的专业人才培养和教学形式创新,亦可推广到卓越工程师及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中。后续研究将引入课程体系阻抗辨识方式方法,探究课程体系中课程设置的短板,知足培养形式持续改良和发展的需求。以下为参考文献:1 毕家驹。 美国 ABET 的工程专业鉴定新进展J. 高教发展与评估,2005,5.2 李涛。 我们国家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现在状况分析及对策研究。 大学教育,2020,6.3韩晓燕,张彦通,王伟。 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研究综述。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6.4李红梅,江志斌,郑益慧。 强化工程能力培养的高校课程体系改革。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0,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毕业论文 > 文化交流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