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有影响因素与应对措施,农业推广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有影响因素与应对措施,农业推广论文.docx(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我们国家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有影响因素与应对措施,农业推广论文随着我们国家农业经济的不断发展,基层农业技术的推广是近年来人们所关注的重点问题。当前,主要由基层农业技术部门承当着将基层农业技术转化为现实农业生产力的任务,这对农村的农业生产方式有着较大的促进作用。但在总体来讲,我们国家的农村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进展还是较为缓慢,制约了农业技术的成果转化率与推广率的提高。 1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定义及受益之处 基层农业技术的推广,即通过示范试验、咨询指导等方式来使农民对农作物有一个更为全面的了解,进而使农民在进行农业生产时使用生产经济效益高、营养价值水平高的产品和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调节生产规模,改良生产
2、方式。大力推广基层农业技术,将有利于提高我们国家农业科技的水平,增加农民的农业种植收入,促进我们国家农业产业的发展,进而加快农村当代化建设的进程的实现,促进社会的稳定与经济的发展。 2 我们国家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现在状况 从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建设总体上获得了较大的成就。根据中国统计年鉴,截止到2020年,我们国家的种植业、水产业、农机生产业、兽医畜牧业以及经营管理业分别有2.78万、0.65万、1.93万、4.25万和2.83万个。科学技术在基层农业生产中所占有的比重越来越大,由原先改革开放时的27%提升到如今的51%。当前,我们国家的农技人员数量较为充足,我们国家的5个基
3、层农技站共有农技人员89.84万人,但农技人员的受教育水平总体偏低,大专程度的占到了43.5%,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我们国家的基层农业的推广。 3 影响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因素 3.1 农民对新技术态度保守 农业作为一种弱质生产行业,其本身在使用新技术时必然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加上容易出现自然灾祸的影响,农民们在没有使用经历体验的情况下往往不敢轻易的尝试新技术,更多的人会对其具有保守的态度。同时,遭到农产品市场经济调控作用的影响,农民在使用基层农业技术更多的会先采取观望的方式,进而不容易接受基层农业新技术。 3.2 新的基层农业技术存在使用风险 如今,若一项新的基层农业技术在进行推广前,农技部门或科研
4、单位会进行一系列的试验,但当其真正推广到农民的农业生产中时,由于受生产环境等其他因素的影响,或由于某些操作方式方法出现了改变,往往最后使用新技术的结果差强人意。另一方面,现前阶段在我们国家农村的农业生产大多采用家庭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方式,农业生产规模较小,农业的生产技术推广时遭到较大的限制,使得农民难以从中得到明显的增产效果。 3.3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困难 当前,农村中农民的整体文化水平较低,学习能力较差,在接受先进的生产技术时往往存在着力不从心的状况,不能够良好地把握关键的技术。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的推广积极性较差,在为农民讲解先进的基层农技时缺乏热情,没有能够充分认识到基层农技推广的重要性,
5、同时领导没有能做好领导工作,不能为基层农技推广提供足够的物质及资金支持,使得基层农技推广工作难以正常地发展,制约了基层农技的推广。 3.4 研究与实际基层农技推广断层 我们国家的农业科研成果在不断地出现,但却存在着转化率不高的问题,很多的新农业技术没有能够得到实际的应用,如今我们国家的基层农业技术转化率仅仅只要30%35%。而这种研究与实际基层农技推广的断层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不利于基层农业技术整体水平的提高。 4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策略 4.1 国家财政设立农业技术推广项目 为促使基层农业技术在农村得到良好的推广,解决农村地区存在信息沟通不畅等问题,国家必须建立专门的推广项目与推广机构,确保
6、农村能够对基层农业技术有一定的了解并把握,进而使得农业技术在农业地区得到切实的推广。 4.2 健全农业社会保障措施 由于农业生产的特殊性,为有效促进基层农技推广工作的开展,国家及部门应健全农业社会保障措施,减少农民采用先进技术时的风险,使农业生产有一定的资金保证,农民在农业生产的经过中能够放心地使用新农业生产技术,解决其担忧问题,进而促进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 4.3 进行农民的技术培训工作 为使基层农业技术能够在农民的日常农业生产中发挥作用,农业生产部门必须在农业生产前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工作。技术是农业生产的动力,为不断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需将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到农民手中,使农民能够认可与把握,
7、同时将技术运用到农业生产中,详细可在田间手把手地使农民把握生产技术、邀请农业的科研专家来对农技推广进行指导、农业生产部门现场演示等方式。通过对农民进行农业生产基础技术的培训,加强农民对新基层农业生产技术的认识,进而促使基层农业生产技术得到更广泛地推广。另外,当前很多地区的农民对基层农业生产技术的了解往往是来源于农民之间的相互沟通。为此,能够鼓励农民通过日常的技术沟通来改良生产方式,促使农民的农业生产方式不断进行调整与发展。 4.4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工作 为使农民在剧烈的农产品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应鼓励农民能够学习先进的生产技术,并根据其实际情况对其进行技术指导与技术推广。除此之外,还需促进农业
8、生产整体水平的提高,通过解决高校农业专业学生的就业编制问题与任职待遇问题,鼓励他们到农业技术推广队伍中进行任职,促进农业的科技创新水平的提高。除此之外,还需提高研究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转换率。只要将我们国家的农业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的农业生产的生产力,才能将农业科研成果为农业的生产创造便利,增加效益。有关部门在对科研项目审核时,应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对项目进行可行性的分析,充分考虑资金的分配问题,充分发挥出有限的科研资金的作用,拓宽研究成果的转化方式。为此,不能够仅仅只是进行实验的研究,而应更多地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将科研成果和生产发展进一步结合起来,进而促进农业科技创新工作的有序进行。 4.5
9、健全农业技术推广时的监督机制 随着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基层农业的发展不但要紧紧地依靠媒介的宣传,而更应使得农业生产部门与农民团体介入到基层农业技术的推广当中,让农民能够设身处地地感遭到先进农业技术的优势,确保农业技术得到有效推广。当前,我们国家的农业推广机构组织构造较为稳定,基层农业推广机构配置较为合理,但仍需做好对农业技术的监督工作,对资金的使用问题进行综合的考虑,充分考虑各方面的影响因素,使得农业生产技术在实际的操作工作中能够物尽其用,进而促进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切实有效的开展。 5 结 语 基层农技推广作为我们国家农业的一项长期而冗杂的宏大工程,关系着我们国家农业的当代化进程。在实际操作经过
10、中,必须将该项工作进行进一步的调整与深化,合理调整农村的生产构造,使基层农技的推广符合农村的生活水平,进而减少农村与城市的发展差距。总体来讲,当代农业生产力的提高与农业技术的推广改良有着极大的联络,为此,通过国家财政设立农业技术推广项目、健全农业社会保障措施、进行农民的技术培训工作、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工作、健全农业技术推广时的监督机制等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共同促进农业技术推广与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 以下为参考文献: 1 杨芳.我们国家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的现在状况及发展对策J.种业导刊,2018(9):11-12. 2 郭建业.我们国家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方式现在状况与对策J.农业工程,2020,3(Z2):95-97. 3 邹岳威,刁建华,张海波等.农业技术推广的现在状况与考虑J.农民致富之友,2020(10):61-62. 4 林铁军,张敬梅,刘再奇等.农业技术推广的现在状况与考虑J.赤子,2020(2):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