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剧叙事情节研究——以《新妓生传》为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韩剧叙事情节研究——以《新妓生传》为例.docx(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韩剧叙事情节研究以(新妓生传)为例摘 要:新妓生传是一部“高收视率且具有较大社会影响力的韩剧,从影视叙事学角度,分析它的四角恋情形式,相识相恋冲突调和大团聚的发展主线以及“悲剧调和喜剧大团聚结局,开掘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情节叙事秘籍,从一个角度探寻它成功的原因。 本文关键词语: 故事只是向我们交代了所发生的事件,情节则使我们认识了它。亚里士多德最早在其诗学中将情节界定为对“事件的布置。对此艾布拉姆斯在定义戏剧作品的情节时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戏剧作品或叙述作品的情节是作品事情发展变化的构造,对这些事情的布置与处理是为了获得某种特定的感情与艺术效果。情节是电视文本叙事策略的构成部分,是叙事主体包含作者
2、、隐含作者、叙述人等为了表达某种叙事意图,围绕某一个或几个叙事主题,试图到达某个叙事目的而建构的。这些定义固然简单,但切中了要害:即情节是为了表现与到达“特定的感情与艺术效果,对故事事件的从新“布置与处理。 1.2.1四角恋情 单一的三角恋情不足以强化主角的动机或所受的阻力,过于复杂的恋情形式又有悖于韩剧纯情的旨归,久经市场考验的韩剧组合逐步趋向“双生双旦。 新妓生传采取的就是“双生双旦的形式如此图1-3: 全剧以男女主角亚多模和丹丝兰周折的恋情为重要线索,中间插入了与之对立的两个配角马代表和金拉拉,马代表中意丹丝兰,金拉拉单恋亚多模,并通过各种情况阻拦男、女主人公恋爱的结合,这是韩国青春偶像
3、剧中惯用的情节处理手法。 1.2.2相识相恋冲突调和大团聚 20初,法国的乔治普尔梯在引证了一百部戏剧和二百部诗歌小说后,也以为至少存在36种比较固定的剧情形式。在民间故事形态学一书的前言中,普洛普曾比较了几个俄国民间故事的常见情节: 甲:国王给了英雄一只鹰,这只鹰把英雄带到了另一个国度。 乙:老人给了舒申科一匹马,这匹马把舒申科带到了另一个国家。 普洛普以为,上述几个例子中存在两种叙事因素:不变的人物行动功能与变化的人物角色。 在新妓生传和同类型的韩国青春偶像剧中也有很多类似的情节,固然主人公不同,背景不同,境遇不同,但其情节形式和叙事功能颇为类似。 甲:丹丝兰本来只是普通的学生,从小被亲生
4、父母抛弃,以至一度成为芙蓉阁的舞妓生,但不管条件多么困难,她都没有放弃,最终收获了幸福的恋爱。新妓生传 乙:周幼琳本来只是一个古灵精怪、谎话连篇的小导游,从小失去母亲,父亲因经济纠纷被黑帮盯上,但她却有着积极地生活态度,最终克制了重重困难,收获了幸福的恋爱。我的女孩 丙:申彩京本来只是一个平凡女高中生,父亲生意失败,家庭陷入经济窘境,出于生计考虑迫不得已来到宫中,固然在没有朋友、没有亲人的宫中她一度举步维艰,然而最终她还是凭仗着自己的仁慈、乐观、坚强收获了幸福的恋爱。宫 以上的三个故事都属于“灰姑娘类型剧,从语义范畴的角度研究属于范畴型情节,“指用为数不多的具有指代意义的概念去规范、统筹情节,
5、情节是某一范畴的繁衍,“灰姑娘型也就是新妓生传等这些剧中的重要范畴,它是一种寻求型情节,其基本语义是“某个人经过奋斗或碰上机遇而获得成认或实现了本身的价值。 而新妓生传的基本剧情就是在灰姑娘型的基础上扩大变化的,其发展主线的序列为:相识相恋冲突调和大团聚,它的详细情节也是在这里基础上加以扩大延展变化的,其重要情节如下: 1、故事伊始拉开差距、设置悬念 2、偶合的邂逅 3、出现优秀的竞争者 4、各种矛盾开始凸显,竞争者展开阻拦行动,主角之间发生误会、冲突,心生动摇 5、各种阻力造成灾难最大化 6、事情起色,调和者的出现以及各自经历独处生活,从新认识对方、正视内心 7、守得云开见月明 1.2.3“
6、悲剧调和喜剧的结局 固然都是大团聚的结局,但新妓生传的大团聚不同于一般的“皆大欢喜喜剧结局,而采取的是“悲剧调和喜剧的大团聚形式如表1-5。 表1-5新妓生传的结局设置 剧名 新妓生传 悲剧情节 丝兰自小被亲生父母抛弃,养母逝世多年,养父与继母生意失败,生活困窘,继母希望丝兰当妓生赚钱养家,对她千般刁难,丝兰不得已来到芙蓉阁,成为了一名舞妓生。 调和情节 丝兰坚强地扛起了家庭的经济重任,与多模的恋爱固然遭到多模父亲的剧烈反对,但两人意志坚决,做出了各种努力。 喜剧情节 丝兰的真心和真挚渐渐感动了多模的父亲,一家人终于冰释前嫌,成就了一段令人艳羡的“丝模之恋。 以下为参考文献: 1胡亚敏.叙事学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2006. 2李显杰.电影叙事学:理论与实例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0. 3宋家玲.影视叙事学M.北京:中国大学出版,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