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光潜前期学术思想中的“有机体”概念,文艺美学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朱光潜前期学术思想中的“有机体”概念,文艺美学论文.docx(1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朱光潜前期学术思想中的“有机体概念,文艺美学论文有机体 是朱光潜前期着述中经常出现的概念,从1927年的(谈中学生与社会运动到1944年的(知识的有机化,在前后约二十来年的时间里,朱光潜大量提到 有机体 及与此相关的 有机整体 、 有机观 等概念,对这些概念的使用也明显地烙下了朱光潜的治学观、人生观、艺术观及至世界观、宇宙观的印迹。朱光潜研究对这概念也早有涉足,如钱念孙、劳承万等,但这些研究几乎都是从一个较为狭窄的视角,即从朱光潜治学 博学守约 的角度指出朱光潜先生非常重视知识与人生的有机联络及精深与广博之间关系的处理,这虽然是朱光潜研究的一个重要视角,但是仅仅从知识积累和学问方式方法的角度并
2、缺乏以反映出 有机体 概念在朱光潜前期甚至是整个学术生涯中的重要性,本文试图通过对 有机体 概念在朱光潜前期着述中的考释,恢复 有机体 概念在朱光潜前期学术思想中应有的地位,希望能够通过对这个概念的初步研究,为朱光潜前期研究做一个基本定位,为朱光潜研究开启别一种视角。 一 有机 本是自然科学中经常使用的名词,(当代汉语词典中对 有机 以及 有机体 两个词语的解释也基于此。(当代汉语词典中对 有机 这一词语的解释有两个义项: 1原来指跟生物体有关的或从生物体来的(化合物),如今指除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碳酸盐、某些碳化物之外,含碳原子的(化合物);2指事物构成的各部分相互关联协调,而具有不可
3、分的统一性,就像一个生物体那样。 对 有机体 的解释是: 具有生命的个体的统称,包括植物和动物,例如最低等最原始的单细胞生物、最高等最复杂的人类。也叫机体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1401)。将 有机 或者 有机体 这两个自然科学中的概念移用到人文学科与社会学科中,当然是取其引申义,即首先将事物类比成一个有着鲜活生命、不断生长的个体,其次这个个体由若干个部分组成,更为关键的是组成这个个体的若干个部分之间、部分与整体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也因而, 有机整体性 通常成为与 有机体 能够相互通用的词汇。就如人体四肢与人体的关系一般,四肢生长在身体之上是身体的一个部分,假如将四肢从身体
4、上切割下来,就不能称之为四肢了,由于此时四肢对于整个身体来讲已经丧失了其功能与意义,而且,即使四肢完好无损地安顿在人类身体之上,但是四肢的任何动作也不是其本身能够完成的,它们需要身体其他部位的协调配合才能够完成。以 有机 或 有机体 隐喻社会或人文对象,为人熟悉的如 生命之树常青 等。 维特根斯坦曾经讲过, 想象一种语言就叫做想象一种生活方式 (11),一种新的语言的发现, 其实是发现了一种新的讲话方式,一个新的比喻,甚至能够讲,一种新感觉 (维特根斯坦142)。 有机体 概念从自然科学进入人文社会学科,不仅仅是一个新的喻词的使用,不仅仅是修辞学意义上人们用以描绘叙述这个世界的词汇发生了变化,
5、而且同时也意味着人们观察和理解世界的目光、方式发生了变化。同样,当我们发现朱光潜使用 有机体 这个在他之前的着述中从来没有出现过、而此后着作中反复出现的词汇时,我们同样可以以讲,朱光潜其实是在以一种新的讲话方式、新的比喻以致是一种新感觉来观察、理解和描绘叙述世界。 二 朱光潜以 有机体 及 有机整体 观观察社会、人生,始于1927年,在作于此年的(谈中学生与社会运动一文中,朱光潜就提及: 我从前想,要改造中国,应由下而上,由地方而,由人民而,由部分而全体,近来觉得这种见解不甚精当,国家是一种有机体,全体与部分都息息相关,所以整顿中国,由而地方的改革,和由地方而的改革须得同时并进 ( 给青年 2
6、2)。这表示清楚:朱光潜写作此文前后思想有过一些变化,从前以为 要改造中国,应由下而上,由地方而,由人民而,由部分而全体 ,近来思想的变化即是 这种见解不甚精当 ,国家并非是由一个个纯粹的个体组织起来的混合物,而是 有机体 。在国家这种有机体当中,部分与全体的关系,并非是 由 而 的递进层次关系,而是 全体与部分都息息相关 的有机关系,这是朱光潜首度采用 有机体 这一概念来陈述自个的思想,然而引文中更值得重视的是 我从前想 与 近来觉得 两语。朱光潜一生学术思想多有变化,通常以解放前后分为前期、后期,即朱光潜从解放前的一位资产阶级唯心主义美学家转变成为解放后的一位主义美学研究者。相对而言,对他
7、前期思想转变的研究较为薄弱,十分是此处1927年朱光潜所讲的 我从前想 到 近来觉得 的变化普遍被研究者忽略了。而在我看来,1927年朱光潜所讲的这个由 从前 到 近来 的变化相当关键,对于理解朱光潜前期学术思想而言,这个关键的关键之处就是 有机体 这一概念开场进入朱光潜的视野,成为朱光潜考虑国家、社会、人生、艺术与宇宙的重要标准。这表示清楚,朱光潜开场由一位信奉原子式的个人主义者开场转为一位信奉 有机整体 的 有机主义者 。 1927年是朱光潜整个学术生涯中非常值得关注的一年,除了(谈中学生与社会运动一文之外,这个年度朱光潜还有另外一项非常重要的学术活动,正是这项活动,使他得到西方学术主流话
8、语的认可,进而正式开场了自个中西合璧的学术生涯。是年,他在爱丁堡大学心理学研究小组讨论会上宣读了论文(论悲剧的快感,论文得到了心理学系主任詹姆斯 竺来fo博士(DrJamesDrever)的认可,并且在他的建议下,朱光潜一度想把这篇论文扩展成一部论着。为此,他投入了一年(1927 1928)的时间进行研究,固然后来朱光潜放弃了这个打算,但是事实上,从1928年至1933年, 近期五年来,我学习的各门课程都与悲剧有关 ( 悲剧 5-6),而且以悲剧研究为基础完成了博士论文(悲剧心理学。 (悲剧心理学堪称朱光潜早年最为严谨的学术着作 (王攸欣117)。1933年,(悲剧心理学通过博士学位答辩后,由
9、斯特拉堡大学正式出版,这是朱光潜留学欧洲数年的一个学术成果,也是朱光潜唯一的一部英文着作。 这也是朱光潜以纯正的西方学术话语方式发出的声音,因而也是最为西方学术界认可的着作 (王攸欣125)。 (悲剧心理学的主题 能够用一句话来概括:我们为什么会喜欢悲剧? ( 悲剧 7)。实际上,(悲剧心理学研究的是悲剧研究中一个更小的即 悲剧快感 问题,诚如(悲剧心理学的副标题 各种悲剧快感理论的批判研究 所示,朱光潜批判性地检查了西方理论史上各种着名的悲剧快感理论。他由方式方法论 萨利 原因的多样性 入手,指出西方理论史上悲剧快感研究的一个失误是,不管是哲学家、文学批评家还是美学家,当他们提出一种对于悲剧
10、快感进行解释的理论时,总是试图为悲剧产生的审美快感找到一个统一的或者是单一的原因,对其他原因往往视而不见。为此,他从 原因的多样性 这个方式方法入手,提倡 批判的和综合的,讲坏一点,就是 折衷 的 方式方法。然而,方式方法毕竟只是手段,方式方法背后隐藏的是对悲剧快感、悲剧及世界的看法,在批评柏拉图、休谟、叔本华、尼采等人 固执地 不成认 原因的多样性 时,朱光潜同时也提出了自个对于世界 有机整体 的看法:但不幸的是,在像我们这样的世界里,任何一件事情都扑朔迷离地和无数件别的事情相关联,整体总决定着局部,既没有相互孤立的原因,也没有相互孤立的结果。假如讲物质世界的情形如此,精神世界的情形就更是如
11、此了。 孤立的原因和孤立的结果都是形式逻辑和原子论心理学虚构出来的幻影,在实际的精神生活中绝非不存在。( 悲剧 14-15)无论是柏拉图、霍布斯、康德、叔本华、柏格森还是弗洛伊德,都犯了同样的错误,他们忽略了 原因的多样性 和世界是扑朔迷离互相关联有机整体的特性。 假如讲,这里还没有明确提到 有机体 概念的话,那么在(悲剧心理学的,两者观点相近,内容相近,只是在详细的写作时间和写作方式上有差异不同。通过考察(文艺心理学和(谈美我们同样能够发现1930年代 有机体 这一概念在朱光潜学术思想中的重要性。 除了1927年(谈中学生与社会运动一文中,朱光潜阐述过 从前想 近来觉得 思想的变迁之外,前期
12、朱光潜至少还在另外一处主动谈到自个思想的变化,这即是为人所熟知的(文艺心理学。在(文艺心理学的 作者自白 中,朱光潜表示清楚了自个在(文艺心理学写作初稿与最终定稿之间的一个思想变迁: 我对于美学的意见和四年前写初稿时的相比,经过一个很重要的变迁 ( 文艺 111)。这个变迁即是:从前,我受从康德到克罗齐一线相传的形式派美学的束缚,以为美感经历体验纯粹地是形象的直觉,在专心致志中我们观赏一个孤立绝缘的意象,不旁迁他涉,所以抽象的考虑、联想、道德观念等等都是美感范围以外的事。如今,我觉察人生是有机体;科学的、伦理的和美感的种种活动在理论上虽可分辨,在事实上却不可分割开来,使相互相互绝缘。因而,我根
13、本反对克罗齐派形式美学所根据的机械观,和所用的抽象的分析法。(朱光潜, 文艺 111)这段话经常被研究者所引,以用来讲明朱光潜前期思想从对康德-克罗齐的服膺到批评、反省的变化。(文艺心理学初稿于1932年即已经写好,并请1932年在伦敦的朱自清先生写好了序言,但是直到1936年才交由出版社出版,是由于 自个觉得有些地方还待修改 ( 文艺 111),因而一下子就延期了四年,从作者的自白能够看出,(文艺心理学初稿与(悲剧心理学几乎差不多同时完成,但不同的是,(悲剧心理学于1933年即已经出版,而(文艺心理学直到1936年才出版,并且已经出版的定稿与初稿相比,增加了 幅。当然,这只是出版时间、书稿内
14、容与篇幅的变化,详细到内容,除了 作者自白 这段内容外,在(文艺心理学中我们还能够发现一些与(悲剧心理学中相差无几的表述:由此可知艺术作品中些微部分都与全体息息相通,都受全体的限制。全体有一个生命一气贯注,内容尽管复杂,都被这一气贯注的生命化成单整。这就是艺术上的 寓杂多于整一 (varietyinunity)这条基本原理,也就是批评学家和心理学家所常争论的 想象 (imagination)和 梦幻想象 (fancy)的区别。( 文艺 198-99)人在生理和心理一方面都是完好的有机体,华而不实部分与部分,以及部分与全体都息息相关,相依为命。我们虽然能够指出某一器官与某另一器官的分别,但是不能
15、把任何器官从全体宰割下来,而仍保保存它的原有的功能。我们不能把割碎的四肢五官堆砌成一块成为一个大活人,生命不是机械,部分之和不一定等于全体,由于除此之外还有全体所特有的属性。( 文艺 221-22)近代美学家能够粗略地分为 克罗齐派 与 非克罗齐派 。我们相信克罗齐派在大体上接近于真理,不过我们也很明白他们的缺点。在我们看,克罗齐美学有三个大缺点,好文章一定是一个完好的有机体,华而不实全体与部分都息息相关,不能稍有移动或增减 (92)。 艺术家传达室事物的价值,全以它能否纳入和谐的整体为标准 (95)。 不但善与美是一体,真与美也没有隔膜 (97)。历来对 人生艺术化 观点批评众多,最典型的莫
16、过于 朱光潜的美学主张割断文学与现实人生的联络,提倡一种超然的无利害的静观态度 (旷新年200),这虽然是看到朱光潜将人生分为 实际人生 与 整个人生 的 割断 ,但同时也忽略了朱光潜这个 割断 背后蕴涵的双重努力,一方面,他要努力克制康德-克罗齐形式派将艺术与人生隔绝、将美感经历体验视为纯粹是形象的直觉的弊端,另一方面,他也不满意中国文学 文以载道 的传统和柏拉图、卢梭、托尔斯泰将文艺寓于道德的训诫。 有机体 观念中既重视构成整体的局部的存在权利,又注重局部构成整体的必要联络,以及部分与整体之间既有区别又双向互动的思想,在这里刻就成为他这双重努力所倚重的一道理论光辉。 无论是将人生分为实际人
17、生、整个人生,还是将艺术视为人生化,人生视为艺术化,都是朱光潜运用 有机体 观念重新观察、考虑社会、艺术、人生与世界的结果,从 有机体 出发,我们就很容易理解,他自1927年、1936年提出的两次思想转变,就能够理解他为什么要反思与批评康德-克罗齐学派,为什么要提倡 人生艺术化 等观点了。由于,他用 有机体 这样一种新的讲话方式、新的比喻以致是一种新感觉来观察、理解和描绘叙述世界。固然事实上, 有机体 这一概念既无法在理论上为其提供坚强有力的支撑,也无法在实际上将 为人生 和 为艺术 的两种观点进行实际有效的整合,但是,这是另外一个层面的问题,不能因而而否认朱光潜曾经进行过的探寻求索与努力。
18、五 朱光潜前期至此只是到了1936年,因而,即使(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悲剧心理学、(文艺心理学、(谈美是朱光潜前期的重要着述,也并缺乏以完全反映朱光潜在前期以 有机体 为基点观察、理解社会、人生、世界的全貌,缺乏以完全反映朱光潜前期以 有机体 为基点重新考虑康德-克罗齐派学术观点的思想变化,缺乏以完全反映出朱光潜在思想变迁之后,用 有机体 构建以 人生艺术化 为核心内容的、独具特色的朱氏艺术、美学观的认识前提。事实上,除了上述几本着述外,朱光潜在其前期的其他着述中,同样留下了以 有机体 为基点思考人生与艺术的烙印。 在落款是 民国三十一年冬在嘉定脱稿 的(谈修养 自序中,朱光潜说到: 我的先天
19、的资禀与后天的陶冶所组成的人格是一个完好的有机体,我的每篇文章都是这有机体所放射的花花絮絮。我的个性就是这些文章的中心 (91)。这里用有机体来形容人格,讲明自个的文章都是有机体结出的果实。其实,在收入(谈修养的文章中,朱光潜不仅从文章-人格统一的角度将 有机体 理解成沟通文学与人格的通道,而且在(一番语重心长的话一文中,也提到 我们必须改过自新,把一切自私的动机痛痛快快地斩除干净,好好地在国家民族的大前提上做工夫。我们须知道,我们事事不如人,归根究竟,还是我们的人不如人。如今要抬高国家民族的地位,我们每个人必须培养健全的身体、优良的品格、高深的学术和熟练的技能,把自个造成社会中一个有力的分子
20、 (谈修养97)。这虽未明确提到 有机体 概念,但是 有机整体 的观念仍然清楚明晰可辨。历史惊人地类似,早期朱光潜在其(中学生与社会运动一文中,提及 有机体 即是从个人与国家、民族这一政治学角度来理解 有机体 这一概念的,而在将近朱光潜前期学术的末期,朱光潜仍然秉持了视个人与国家为有机统一的 有机整体观 。 (谈文学收录的几篇文章中也经常出现 有机体 或 有机整体 的讲法。在(资禀与修养中提到 人是有机体,直觉与意志,艺术的活动与道德的活动恐怕都不能像克罗齐分得那样清楚 (谈文学168),将人本身视为不可分割的有机生物体;而在(文学上的低级趣味(上):关于作品内容一节中,朱光潜以为, 本来文学
21、之所以为文学,在内容与形式构成不可分拆的和谐的有机整体 ,内容与形式不可偏废, 假如有人专从内容着眼或专从形式着眼去研究文学作品,他对于文学就不免是外行 (谈文学179)。同样,在(选择与布置一节中,朱光潜说到,作文在选择之外还要布置,就是摆阵势,它的特点是 击首则尾应,击尾则首应,击腹则首尾俱应 ,并且引用亚里士多德对 完好 的强调,援引自个对艺术作品必须是有机整体的看法: 一个艺术品必须为完好的有机体,必须是一件有生命的东西。有生命的东西好的文章布局也应如此 (谈文学210-11)。 在朱光潜解放前的着述中,最后一次出现 有机体 字面的是1944年的(知识的有机化一文。这篇文章中,朱光潜提出 我们应该把自个的知识加以有机化,也就是讲,要使它像一棵花,一只鸟或是一个人,成为一种活的东西。 朱光潜具体地分析了有机体的三大特征,并且以为,这三大特征实际上也是学问的特征,因而, 学问的生长是有机体的生长 ,做学问假如 只强调记片断的事实,不能加以系统化或有机化,这种人,在学问上永不会成功。 既然学问有如有机体,所以 做学问幅所能完成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