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串讲资料(四)-精品文档资料整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学》串讲资料(四)-精品文档资料整理.doc(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美学自考笔记(四)第四章 审美经验论一、【考试类型】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二、【考试的重点内容】本章主要考点集中在审美经验理论的历史回顾、基本性质、主要特征、构成要素、结构法则、心理建构、动态过程。如2008年7月单选第4题(审美经验的历史回顾)、2008年7月简答第30题(审美感知的特点)、2008年7月多选第25题(审美想象与审美情感的关系)2008年4月简答第31题(审美经验的动态过程)等,考生应注意掌握。三、【重点内容解析】(一)审美经验的性质和特征1、审美经验理论的历史回顾 (1)古希腊时期:柏拉图的“迷狂说”和“回忆说”。(2)中世纪时期:奥古斯丁把审美经验归为对上帝的爱
2、。(3)18世纪中叶之前,夏夫兹伯里 “内在感官说”(第六感觉说);荷加兹提出蛇形线最美,这种线条使人愉悦。 (4)德国古典美学时,康德及以后的德国古典美学家开始把审美经验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统一起来。(5)现代,分为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两大类型。2、审美经验的基本性质(1)为什么用审美经验代替美感?美感理论强调主观感受;审美经验强调人与对象之间便是一种浑然一体、水乳交融的关系。审美经验根本上乃是人生实践的一种重要形式。(2)审美经验的定义:指的就是人们在与对象的审美关系当中,构成并评价审美对象的过程。3、审美经验的主要特征审美经验在根本上是一种非理性活动,但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理性与感性、理性与
3、非理性的统一。(1)直观性它是一种感性直观的活动。同时也是一种本质直观活动。 (2)非功利性从审美对象的角度来看,由于审美经验具有直观性的特点,因此只涉及事物的外观和形式,与事物的实际存在毫无关系,自然也就不会与对象发生任何利害关系。从审美主体的角度来看,审美经验的基本功能在于让人们产生审美的愉悦, 这要求人们摆脱功利困扰。审美经验是一种非功利性的行为,却并不意味着审美经验不可能产生任何功利性的作用。(3)超越性从物质世界向精神世界的超越。从现实世界向理想世界的超越。从经验世界向超验世界的超越。(二)审美经验的内在结构1、审美经验的构成要素(1)感知是感觉和知觉的总称。感知是审美经验的起点,视
4、听起主导作用。特点:总与情感交织;具有积极选择能力;以完形方式把握对象,因而具有整体性。 功能:使审美主体与对象之间出现了一种物我不分、主客统一的密切关系 (2)想象审美经验的核心是想象。定义:想象是一种通过加工和改造记忆中的表象来创造新的思维表象的过程。分类:又分为初级形式和高级形式两种。 初级形式的联想: 接近联想:指由于两件事物在时间和空间上比较接近,人们在有关经验中经常把它们联系在一起,因而很自然地会从其中的一个联想到另一个。 类似联想:由两件事物在性质和特征上的相似而引起的。 对比联想:是指由对于某一事物的感知和回忆,而引起与其具有相反特点的其他 事物的联想形式。高级形式的想象:它们
5、综合运用上述三种想象形式,因而能够进行更加复杂的艺术创造和审美欣赏。再造性想象:主体根据自己或他人原有的知觉表象进行加工和综合,从而在自己的 头脑中重新形成关于事物形象的心理功能。创造性想象则不是为了再现原有的思维表象,而是要通过主体的创造性思维产生原来没有的新表象。 (3)情感教材强调情感主客关系背后的社会根源。自然的人化与感觉的人化通过实践相互对应。审美情感具有比日常情感更为显著的社会性和理性特征。因为它是从对象能否满足自己的审美需要和审美理想出发作出判断,因而具有更多的理性因素和社会色彩。(4)理解理性因素在审美经验和科学认识活动中的参与方式有根本的区别:不是从普遍性的概念、规律出发去判
6、断特殊事实,而是从特殊的事物和感受出发去寻找普遍。理解的特点 必须具有非概念性的特点,与其它心理要素和谐无间地交织在一起。 多义性特点。 审美理解并不是无客观规律可循。 2、审美经验的结构法则(1)审美感知与其它要素的关系感知是审美经验的起点,是其它要素的基础。 想象需要感知活动先来提供表象材料 想象必须表达一定的意义,这就必须与审美知觉联系在一起。 其它因素也影响审美感知 情感实际上成了人们进行审美感知的选择尺度理解促成感知成形。 (2)审美想象与审美情感的关系。 审美情感是审美想象的原动力。 情感也是审美想象的对象和内容。 情感活动对审美想象的支配和调节,渗透在艺术形象之中,使其染上明显的
7、情感色彩。(3)想象与理解的关系想象要受到理解的制约才能产生审美价值;二者通过游戏的方式统一在一起。(4)情感与理解的关系:理智渗透于情感之中,而情感又受到理智的引导。3、审美经验的心理建构 同化与调节是审美心理结构建构中两个不可或缺的方面。审美心理结构是在同化调节的相互作用中建构起来的,以它作为审美经验的生成规律。同化:人类认知结构的形成是一个不断建构的过程,一种认知结构一旦形成就造成一种认知心理图式,遇到外界新事物就用这种图式去同化它,把它纳入现成的图式去解释。调节:审美主体的自我调节就是这种有意识的功能调节与无意识的结构调整的有机统一。(3)二者的关系和功能在调节的后面有着同化的基础,因
8、为同化不了才需要调节; 同化使人稳定在一定的水平上,使人产生自然而然的反应或反映;调节,却使人打破这种稳定,从而不断地进入新的、更高的审美层次。整个人类的审美经验的产生和发展,既是同化的结果,又是调节的产物。(4)自调节审美建立在审美的一般规律基础之上,服从审美的一般规律即审美经验特性部分;自己的特殊要求主要体现在 :有目的与无目的辩证统一;反馈调节。 (三)审美经验的动态过程根据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在审美活动中关系的变化,可以把审美经验划分为呈现阶段、构成阶段和评价阶段。1、呈现阶段(1)定义:是借助感知对对象感性特征加以把握,也就是使对象在主体的意识之中呈现出来。(2)特点:以审美的态度对待
9、对象的,因而审美态度的确立就成为审美活动开始的主观标志。(3)审美态度指主体在摆脱了日常的功利和实用态度之后,所产生的一种观照、欣赏的态度。2、构成阶段(1)定义:构成阶段就是通过想象力的作用来构成完整的审美对象。(2)先验想象力和经验想象力的区分。想象力得已发生的前提:审美距离。审美距离指主体在审美活动中必须与对象保持一定的心理距离。在经验想象中,最终结果乃是构成了关于审美对象的格式塔。这并不是两种不同的想象力,而是同一种思维活动的两个方面。所谓先验的想象力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它在根本上乃是一切想象活动得以进行的先决条件。而这种条件是任何人的想象力都必然具备的。3、评价阶段(1)定义:主体要从自己的价值标准出发,对于已经构成的审美表象做出具有普遍性的评价和判断。主体的理解力在此起着关键性的作用。(2)在评价阶段审美主体表现出来的仍然是感觉,但这感觉与一开始的直观感受已经有了差别:对象不同。前者所把握的只是对象的外观,而后者所把握到的则是具有一定深度的意义。主体在后一种感觉中呈现出了一种新的态度。对于审美对象的深度体验使审美活动本质上成为一种与对象的精神交流,审美活动中的理解活动也就成了一种特殊的交感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