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秘书考核制度--_1.docx

上传人:安*** 文档编号:73292133 上传时间:2023-02-1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8.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代秘书考核制度--_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历代秘书考核制度--_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历代秘书考核制度--_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代秘书考核制度--_1.docx(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历代秘书考核制度中国封建中历代统治者为了督促官吏守职尽职,更好地为主官服务,都制定了对官吏奖勤罚懒、奖优罚劣的考核制度。研究一下这些制度,对今天完善各级秘书人员的岗位责任制当有所补益。秦统一天下,建立起封建君主专制政体后,在“明主治吏,而后治民思想的指导下,最早制定了对秘书官吏的考核标准,在全国施行。据云梦秦简中的(吏道)记载,秦朝对秘书官吏的原则要求是“凡为吏之道,必精洁正直,谨慎坚固,审悉无私,微密纠察,安静毋苛,审当赏罚。为了使秘书官吏便于理解和执行,又将这些原则要求分解为具体标准,颁令秘书官吏,必须遵守警惕。这一具体标准称为“五善和“五失。 “五善即: “忠信敬上,就是忠顺朝廷,尊敬、

2、服从上司、主官; “清廉毋谤,就是要廉洁奉公,不以权谋私,贪赃枉法,工作要任劳任怨; “举事审当,即办事要谨慎、妥当; “喜为善行,即思想境界要高,要自觉地多做利国利民的好事; “恭敬多让,即凡事谦虚礼让,与同事们和睦相处,敬重别人。 “五失为: “夸以,即夸夸其谈好唱高调而不务实; “资以大,就是喜欢自我吹嘘,为自己摆功而不实事求是; “擅制割,就是好自作主张,乱表态,随便许诺,越权行事; “犯上弗知害,即目无王法,犯上作乱; “贱士而贵贝货,即轻视士人,贪婪好利。凡是能遵守“五善而无一失的秘书官吏就予以升迁、授爵;如有“犯上弗知害之失者,处以死刑,有其他一失或多失者,分别处以罚款、降职、创

3、爵,直至罢职、治罪。汉朝在秦朝的基础上,发展了对秘书官吏的考核制度,规定朝廷百司中的秘书官吏由主官每年考核一次,称为“常课或“小考。每三年大考核一次,称为“大课。“常课是根据秘书官吏一年中的德行、勤懒、是否忠顺朝廷、服从主官、忠于职守,作出书面鉴定,好的评定为“最等,差的评为“殿等。“大课是根据三次“常课的评定等第予以综合,分出好、差等第,然后分别予以赏罚。郡、国的秘书官吏则由郡守或国相考核评绩,“以纠怠慢也(后汉书百官志注)。县衙中尉丞以下的秘书官吏由县长(或县令)考核,依据他们的表现、实绩作出评定。记录,这种记录称为“集簿,据此分别予以货、罚。可见,汉朝已建立起了对秘书官吏由各级主官负责定

4、期考核的制度,比秦朝更制度化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北魏孝文帝元宏吸取汉族政权的经验。为了“令愚滞无妨于贤者,才能不雍于下位(魏书高祖纪),也建立起对秘书官吏的考核制度,规定每三年考核一次,分为上上、中中、下下三等,上上者升官重用,中中者仍守原职,下下者降级或罢官。隋朝再度统一全国后,制定了对秘书官吏的考核制度,由于隋朝短命而亡,这些制度由唐朝继承、发展,形成了一套健全完整的制度。唐太宗贞观年间,修定了考课法,颁布施行,规定四品以下的秘书官吏由吏部考功郎中与考功员外郎负责考核,后改为由给事中、中书舍人各一人任监考使,考功郎中考核京城百司中的秘书官吏,考功员外郎则考核京外各地的秘书官吏。德宗贞元年间

5、,又改为由绘事中考核京城百司的秘书官吏。至于州、县官衙中的秘书官吏,则由功曹参军事和司功负责考核,并接受吏部考功司的指导。考核的标准包括德、行两方面。德包括秘书官吏的道德品行、对君主的忠顺;行包括其才能、守职的勤懒和实绩。德的基本标准称四善,即德义有闻、清慎明著、公平可称、恪勤非懈,简称德、慎、公、勤。行的标准依据业务不同,分成27类,称“二十七最,其中专对秘书官吏的标准有: “献可替否,拾遗补阙,为近侍之最,即要求皇帝身边的亲信秘书官要能献计献策,参议朝政得失,防止失误,起参谋、咨询作用,做到者即为最好的参谋式秘书官员; “承昌敷奏,吐纳明敏,为宣纳之最,即能及时、准确地收发、传递奏章、诏书

6、,不出差错,这是最好的从事公文收发事务的秘书官员; “详录典正,词理并举,为文史之最,即记注朝廷大事详细、正确,起草公文说理深刻,文辞优美者,是最好的文字秘书官员。根据“四善和“二十七最的标准,视各人所得“善“最的多少进行考核,分为九等。即:上上四善一最;上中三善一最,或四善无最;上下二善一最,或三善无最;中上一善一最;或二善无最;中中-一善无最;或一最无善;中下-善最皆无,职事粗理;下上-爱憎任情,处断乖理;下中-背后向私,职务废缺;下下-居官陷诈,贪浊有状。考核的程序是每年一小考,五年一大考。小考时先由本人写出一年中德、行表现,称“书考,然后由主官当众宣读,大家评议,定出等级,再张榜公布于

7、官署门口三日,如有不当,本人可以申诉,别人也可以补正,供主官参考后最后划定等第。然后将考核结果报送吏部。大考则综合各次小考的等第,决定奖罚。凡四次小考总评为中中以上者,升官一级,总评为上下以上者刚升官二级;凡总评中下以下者,则降官或扣发数月俸禄以示贬斥。可见,唐朝对各级秘书官吏的考核制度已相当完整。宋朝,朝廷专门设立了审官院、考课院,主持对包括秘书官吏在内的全国官吏的考核。其考核标准参照唐朝,列为“四善四最,分为三等:上等-四善一最或三善二最,中等-一善一最或二善无最,下等-善最皆无。规定每年考核一次,每一任为三年,考核三次。先由朝廷百司、地方官衙的主官对下属秘书官吏的德、绩予以记录,称为“历

8、纸,作为考核的依据,然后评定等第。最后将考核结果报送朝廷,由审官院、考课院进行审定,称磨勘。据此予以奖或罚。宋朝对秘书官吏的考核,采取下对上层层汇报,上对下层层审核,比唐朝的考核制度又前进了一步。元朝,由中书省主持对包括秘书官吏在内的全国官吏的考核,地方道、府、州、县的秘书官吏,每人都发给一份统一印制的表格,称历子,由本人填写姓名、出身、简历、功过、德能表现,即自我鉴定,然后交上级审查。规定朝廷百司的秘书官吏每30个月考核一次,地方官府内的秘书官吏每20个月考核一次,考核及格,即可升职,不及格者就卸职。这种考核方法以年资为主要依据,使秘书官吏但求无过,不求进取,只图熬到年资合格,就可升迁。这种

9、考核方法弊端显著,因此,元朝秘书官吏的素质普遍不佳。明朝对秘书官吏的考核方法发展为考课和考察两种形式并用。考课即以传统的形式对秘书官吏的德、能诸方面进行考核。规定每三年一次,九年中考课三次,然后决定奖罚升降。考课时由主官对他们的表现进行评估,送上级审阅,再由吏部复核,鉴定其表现优劣。考课的评定分称职、平常、不称职三等。九年中考课三次后,总评也分三等,即:称职-两次称职,一次平常;平常-两次称职,一次不称职;或二次平常、一次称职;或称职、平常、不称职各一次;不称职-一二次平常、一次不称职。后来,凡九年三次考课后,还须由吏部等部门对秘书官吏进行书面考试,再参照考课情况定出等第。考试内容分三方面:一

10、为文理粗晓,即公文写作能力基本过关;二为行移得当,即行文、发文能合乎规章;三为书札不谬,即草拟报告、文书时内容真实、不浮夸、溢美。三方面都合格者为第一等,二方面合格者为第二等,其余为第三等。考察即由吏部会同都察院,派员对京城百司和地方官衙中的秘书官吏进行检查,看其是否犯有“八条罪过。“八条即“贪(贪污受贿)、“酷(对百姓严酷,民愤很大)、“浮躁(轻浮急躁,办事不踏实稳重)、“不及(不称职)、“老(年老力迈)、“病(患有疾病,不能胜任本职)、“罢软(疲软涣散,办事吊儿郎当)、“不谨(作风不严谨、不能保守机密)。凡犯有“八条之一者,就予以淘汰。清朝,对秘书官吏的考核基本上承袭了明朝的制度,在具体做

11、法上稍有改进,规定每三年考课一次,每逢于、卯、午、酉年举行。考课的措施称“四格八法。 “四格指:才-知识、才能。分长、平、短(缺)三等;守-品行、操守。分廉、乎、贪三等;政-出勤、劳绩。分勤、平、怠三等;年-一年龄、资历。分青、中、老三等;凡才长、守廉、政勤、年轻者为第一等;凡才平、守平、政干、年中者为第二等;凡才缺、守贪、政怠、年老者为第三等。 “八法就是明朝的“八条,凡犯有其中一条者都遭淘汰。清朝考核后的奖惩制度很严格,凡评为第一等者予以加官;对评为第三等者,分别扣除一个月至两年的薪俸,以示警戒,称为“罚薪制度。至于犯了“八法中的“贪这条,只要贪赃十两银子以上者,就处以死刑。综观历代秘书考核制度,可以看出其由简单至健全,逐步臻于完备,其中有不少做法可借鉴其精华,剔除其糟粕,为提高今天秘书人员的素质和工作效率服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