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针刺联合中药治疗耳闭,耳鼻咽喉科论文.docx

上传人:安*** 文档编号:73290167 上传时间:2023-02-1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以针刺联合中药治疗耳闭,耳鼻咽喉科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以针刺联合中药治疗耳闭,耳鼻咽喉科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以针刺联合中药治疗耳闭,耳鼻咽喉科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以针刺联合中药治疗耳闭,耳鼻咽喉科论文.docx(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以针刺联合中药治疗耳闭,耳鼻咽喉科论文耳闭是指以耳内胀闷堵塞感及听力下降为主要特征的中耳疾病。隐袭性、渐进性耳聋为本病主要异常感觉和状态。耳闭多因邪毒滞留,脏腑功能失衡,耳窍经气闭塞所致,故属于 气闭耳聋 范畴。耳胀日久失治,或反复发作,以致邪毒滞留,气滞血瘀,脉络阻滞更甚,耳窍闭塞,亦可转化成耳闭之症。耳闭多见于病之久者,耳内如物阻隔,清窍闭塞,听力明显下降。中医学以为肾开窍于耳,耳之疾病莫不与肾中之精气虚衰相关。耳闭为风邪外袭,痞塞耳窍,或为肝胆湿热,上蒸耳窍;故治疗应以补益肾气为主,或以疏风通络,或兼以补肝利胆。然若素体脾虚,水湿失运,或耳胀病程过长,拖延日久,邪毒滞留,气血瘀阻,亦有耳

2、胀日久而致耳窍闭塞,听力下降甚或耳聋之症,故治宜补脾益肾兼顾健脾利湿,化浊通窍,或益气活血,通络解毒。 1 病案举例 赵某,男,37岁,双耳胀闷不适反复发作3月余,期间经院外治疗月余乏效故前来我院试治。患者自述听力下降,自声加强,间歇性低频耳鸣。现症:面色微黄,时有头身困重、肢倦乏力,腹满便溏,舌淡白胖嫩,边有齿痕,苔薄白,脉细滑。检查:双侧外耳道通畅,鼓膜完好,鼓膜混浊内陷,左耳鼓膜外表可见积液线。声导抗示左耳 B 型波,右耳 C 型波,电测听示双耳传导性聋。拟诊为耳闭,证属脾虚失运,湿浊困耳型。该患乃久病伤脾,脾虚失运,湿浊不化,上困于耳窍所致。治以健脾利湿,化浊通窍。针刺方以: 双侧听宫

3、、听会、耳门、翳风、百会、四神聪、内关、合谷、中渚、足三里、脾俞、伏兔、天枢、公孙。针刺时先选取耳周双侧听宫、听会、耳门3穴,直刺0.81寸,施捻转泻法1min,第3疗程起,每次仅取一穴双侧,3d一循环。百会、四神聪平刺0.50.8寸,小幅高频捻转(180r/min)1min。双侧翳风张口取穴斜刺向耳前方向11.5寸,施捻转泻法1min。双侧内关直刺0.51寸,采用捻转提插泻法;双侧合谷直刺0.8寸,施捻转泻法1min;双侧中渚直刺0.50.8寸,施捻转泻法1min。双侧天枢直刺11.5寸,平补平泻。双侧脾俞斜刺0.50.8寸,施捻转补法;双侧足三里、伏兔直刺12寸,施捻转补法;双侧公孙直刺0

4、.61.2寸,施捻转补法。方用参苓白术散加减:人参10g,白术6g,茯苓10g,白扁豆10g,薏苡仁10g,山药10g,白芍10g,芡实10g,莲子10g,砂仁6g,陈皮6g,炙甘草6g,石菖蒲10g,7剂。1剂/d,水煎服,早晚分服。 上述治疗以7d为1个疗程,共治疗5个疗程。 华而不实前3个疗程针药结合,后2个疗程停服中药,仅进行针刺治疗。治疗前后,观测患者的一般异常感觉和状态、体征及听力情况,同时根据患者异常感觉和状态调整中药及针灸处方。 第1、2个疗程结束后,患者耳内胀闷、堵塞感有所改善,自听加强,耳鸣较之前减轻,肢体倦怠间作,偶感周身乏力,纳寐可,小便调,大便黏腻偶有便溏,舌脉同前。

5、查体:双耳鼓膜混浊、内陷减轻,左耳积液减少。声导抗示:双耳 C 型波,电测听示:平均听阈有所提高。第3疗程起,调整中药汤剂,加泽泻10g,桂枝10g,加强温化水湿之效,同时调整针刺治疗方案,在原方基础上,加颈部夹脊穴,刺向棘突,进针0.5寸,施捻转泻法,留针30min,以通经活血,通畅耳窍。第3疗程结束后,患者间歇性耳鸣、自听加强,余症缓解,查体:双耳鼓膜轻度混浊、内陷,左耳积液明显减少。第4疗程开场停用口服中药,仅针刺治疗,改善耳部胀闷感,减轻耳鸣及自听加强异常感觉和状态。至第5疗程结束后,患者诉耳内胀闷、堵塞感消失,无自听加强及耳鸣,肢体倦怠、周身乏力感消失,纳寐可,二便调。检查:双耳鼓膜

6、完好,无混浊、内陷,左耳积液线消失。声导抗示:双耳 A 型波,电测听示:双耳无骨气导分离下降,平均听阈均在正常范围。舌淡红,苔薄白,脉细滑。随访月余,未见复发。 2 体会 在临床上,耳闭常伴有耳胀,耳闭多由耳胀失治或误治而来,耳胀、耳闭除单独出现外,亦常兼见、合并。本病相当于当代医学的卡他性中耳炎,其临床表现为耳内胀闷堵塞感,或伴耳鸣、耳聋等,查体多见鼓膜内陷、充血或鼓室积液等。 祖国医学以为耳胀耳闭是邪犯耳窍,气血失畅,或痰湿积聚、气滞血瘀及肝肾亏虚所致。历代医家文献对 耳胀 耳闭 早有阐述。古人对本病多从肝火、风寒、血瘀等方面进行阐述。 然本则病例之耳闭乃由耳胀失治、误治而来,耳内胀闷堵塞

7、感,病程长,为久病所致,虚实夹杂证,当责之于肺脾肾三脏,故临床采用针药并用的方式方法治疗,并获得了较好效果。通过针刺可到达疏风清热、健脾利湿、散邪行气、活血化瘀、滋补肝肾,以到达开闭通窍聪耳之目的。针刺遵循虚则补之、实则泻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以及因人制宜的治疗原则,选穴亦遵循近部选穴配合远端取穴,且辨证对症选穴原则。针刺治疗以经脉所过主治所及,故选耳周局部穴。听宫是手太阳与手足少阳经脉的交会穴,又在耳旁,属小肠经,是其经气直入耳中之处,为耳疾要穴;听会穴属胆经,是胆经经气入耳中出耳前之处,可疏通耳部经气,调节耳部气血运行;耳门为手少阳三焦经穴位,是手少阳经气发于耳窍之

8、处,局部有颞浅动、静脉前支,布有而颞神经核面部神经分支,针刺此穴可改善局部神经血供,加速血液循环起到濡养神经的作用。3穴结合应用共奏宣窍聪耳之效。远端选取足三里、脾俞、伏兔等穴,以健脾利湿,配合合谷穴,通利耳窍;手足少阳两经经脉均入耳中,治疗中选取手少阳之翳风,足少阳之听会,两者相配有疏风泻热、聪耳开窍的作用。 诸穴同用,有疏通经络之效,可有效促使气血上达于耳,并具调节脏腑经络的功能,使五脏经气充盛,经络气血畅达,令耳得到脏腑气血充养,听力得以提高、恢复。同时对腧穴持续施以捻转补泻手法,加强对腧穴的刺激,以达治疗的目的。而 气速效速,气迟效迟 ,施以捻转补泻手法可使针刺部位更迅速地获得经气感应

9、,促进病变经络气血运行,进而到达 刺之要,气至而有效 的作用。 本例耳闭脾虚湿困异常感觉和状态表现明显,治宜健脾利湿、通利耳窍。处方选用参苓白术散为基础方,在这里基础上进行加减。本病例属脾虚失运,湿浊困耳型,由于病程较长,应以扶正为主,采用扶正健脾,化湿通窍的治则,且 脾为生痰之源 ,脾气得以健运,则耳窍得以通畅。 利用穴位和药物双重作用,将针刺和中药两种治疗相结合,一方面利用针刺刺激改善局部的神经调节,加强血管的营养和加强淋巴循环,使得内耳微循环、组织细胞的缺血缺氧状态,以及迷路周围组织代谢均得到改善和调节;另一方面配合中药健脾除湿,促进听力的恢复,改善耳闭之异常感觉和状态。且鉴于本病之异常

10、感觉和状态,听力水平短时间内下降较快,急则治其标,故以针刺之力可迅速、直接作用于患处局部,较之中药汤剂,其更能迅速改善耳闭之异常感觉和状态;但患者脾虚日久,中药汤剂可有效。故择针刺为主要治疗方式方法,针药并施,以求标本兼治。 以下为参考文献: 1王士贞中医耳鼻喉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57-61 2慈勤仁,解乐青,靖海波,等针刺治疗耳胀耳闭J中国针灸,2018,31(5):394 3石学敏针灸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147-190 4陈惠珊,张志渝远近取穴法针刺治疗突发性耳聋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8,30(9):601 5石学敏石学敏临证实验录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20:454-457 6陶波谢强教授学术思想及临证经历体验撷要J江苏中医药,2008,40(7):19-21 7吴富东针灸医籍选读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148 8温群,赵军针药结合治疗肾精亏虚型耳鸣耳聋疗效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2020,28(4):17-1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毕业论文 > 农业相关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