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的“新三农”问题及其政策制定,农村研究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时期的“新三农”问题及其政策制定,农村研究论文.docx(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新时期的“新三农问题及其政策制定,农村研究论文1996年, 温铁军将 农业、农村和农民 问题概括为 三农 问题。2003年(工作报告初次将 三农 问题纳入报告, 强调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 关系我们国家改革开放和当代化建设全局 .不过, 当时对于 三农 问题的详细内容并没有明确的界定, 不同时期和不同学者有不同的理解和解读。2018年, 华生将 农村土地制度、农产品价格和农民税费负担 称为 旧三农 问题, 将 农用地流转和规模经营 农村土地的非农使用 和 农民进城务工 界定为 新三农 问题;李培林 2006 将全球化和中国社会快速变迁衍生出的 农民工、失地农民和农业村落终结 视为 新三农 问
2、题;陈林 2007 则将 农民、农资和农官 视为 新三农 问题;吴太贵和陈湘舸 2020 将 农业劣质化 农村空心化 农民丰裕型贫困化 称之为 新三农 问题。固然不同的学者对 三农 问题有不同的解读, 但均以为其重点和内容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改变。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迅速发展, 农村空心化 农业边缘化 和 农民老龄化 日益突出, 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 新三农 问题。 一 农村空心化问题 农村 空心化 是城镇化经过中因农村人口空间分布变迁而衍生出的乡村聚落 空心化 和住宅 空心化 等一系列现象的统称。近些年农村人口的外流数量非常庞大。2021年(中国统计年鉴人口数据统计显示, 1995年农村人口
3、数峰值到达85947万人, 2021年农村人口数为60346万人, 农村人口净减少25601万人。据2018年和2021年(中国城乡建设统计年鉴的统计数据, 中国农村自然村数由2018年的2729820个减少到2021年的2644620个, 平均每年约有1.3万个自然村消失, 200人下面自然村从2018年的1311448个减少到2021年的1212396个, 平均每年减少约2万个。除了城镇近郊推动的 村改居 工程导致自然村数减少外, 很多远离城镇的自然村由于人口的大量外流而 自然 消失。估计2020年中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将到达60%左右, 将来几年将有1亿左右农村人口迁移进城, 农村空心化现
4、象将愈加突出。 二 农业边缘化问题 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 我们国家农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体系中的地位持续下降, 农民日益兼业化, 农村土地出现 抛荒 现象。1978年农业占的比重为28.2%, 到2021年农业产值仅占国民生产总值的8.9%.近年来农业产值年平均增长速度维持在4%左右, 明显滞后于第二、三产业的增长速度。从世界主要工业发达国家的经历体验来看, 工业化经过中农业产值比重下降不可避免。这些国家农业产值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当前大多维持在1%左右, 如日本2018年农业产值占整个比重为1.2%, 世界主要农业产品大宗出口国之一美国的农业产值仅占的1%.由此观之, 随着工业化的推
5、进, 中国农业产值占的比重会进一步下降。 三 农民老龄化问题 2021年中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所占比重为10.5%, 远远超过联合国提出的一个国家或地区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超过7%的人口老龄化衡量标准。在快速城镇化经过中, 大量农村青壮年人口进城务工, 导致农村地区老龄化问题愈加突出。根据2021年(中国人口与就业统计年鉴中相关数据推算, 2021年农村地区65岁以上老年人口所占比率为11.52%, 城镇65岁以上老年人口所占比率为8.88%, 城市65岁以上老年人口所占比例为8.91%.城镇化的发展不仅让农民老龄化问题迅速凸显, 也使传统农村 养儿防老 的家庭养老形式遭到严峻挑战。现前
6、阶段农村地区的社会化养老服务机制非常薄弱, 根本无法知足养老社会化服务的需要, 而基层地方普遍面临财政困难, 难以大规模投入公共服务型养老事业。固然大量农民进城务工为城市奉献了劳力、技术和税收, 但受城乡二元化体制的阻碍最终并未被城市接纳为市民, 年迈病弱后被迫回到家乡, 事实上成为农村社会和的 负担 , 需要农村社会和地方投入更多的资源来解决他们的就业、医疗以及养老问题。这进一步加剧了基层的财政压力, 使农村社会保障不堪重负。 二、 新三农 问题的两极判定 鉴于当下 农村空心化 农业边缘化 和 农民老龄化 日益突出, 不少人对中国工业化、城镇化和农村的将来发展表现出深深的忧虑, 甚至对农村的
7、将来作出悲观的判定。例如, 贺雪峰 2021 就以为, 当下中国农村 人情恶性竞争、住房无序攀比、人际关系变得冷漠、赌博愈益普遍、地下宗教泛滥 几乎牵涉农村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层面 , 对以上问题的解决 短期不抱太大希望 .有些人甚至以为, 随着中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发展, 将来农村将消逝, 农业将衰落, 农民将消失。由于, 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迅速发展, 大量农村人口迁入城镇, 农村社会日益城镇化, 乡土中国 也将过渡到 城镇中国 , 农业文明 最终将被 城市文明 所取代;随着大量农村青壮年人口向城镇迁移, 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将持续减少, 越来越多的耕地被 抛荒 将成为必然, 农业的衰落也
8、不可避免, 不少地区 老人农业 已成为一个普遍现象;由于农业因其产值低而无法获得相对较高的劳动报酬, 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壮年选择放弃农业而前往具有较高收益回报的制造业或服务业就业, 将来年青一代既无从事农业生产的愿望也无从事农业生产所需的相关技能, 人口大国将面临无人种地的窘境。 当二十世纪四十、五十、六十年代出生的农民一点一点凋亡殆尽之后, 中国的农民就彻底消失了 .正因如此, 唐克军 2004 以为20世纪60年代及其以前出生的农民很可能是中国 最后的农民 . 值得注意的是, 贺雪峰和温铁军等学者以为农村的衰败和 新三农 问题的出现是工业化、城镇化和市场化发展的结果, 对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及
9、破除城乡二元化体制等重大改革的正当性和必要性持怀疑甚至否认的态度。贺雪峰以为 土地流转和资本下乡弊病丛生 , 不应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 , 强调现前阶段城乡二元体制的存在为大量有进城失败担扰的农民提供了土地等生产资料保障, 为中国在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经过中实现社会的高度稳定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 更是将来走出 中等收入陷阱 的重要制度保障。温铁军、杨帅 2021 则强调在中国现行条件下应 立足于现有的城乡二元构造 建设新农村, 社会新农村建设, 针对的话语是当代化、工业化、城镇化 , 要在市场化和城市化以外来想办法 . 与此相反, 一批学者对 新三农 问题的解决及将来农村发展持 慎重乐观 的态度
10、, 他们将当下所面临的 新三农 问题视为难得的转型发展机遇, 以为很多长期困扰 三农 发展的问题可获得解决, 将来的农业和农村发展充满希望。黄宗智就曾指出, 人口迅速增长与土地资源有限之间的矛盾是长期困扰中国农村和农业发展的一对基本矛盾, 人多地少 的现实导致 农业内卷化 现象的出现, 不计劳动力成本地加大对土地资源的开垦和利用不仅导致自然生态环境日趋恶化, 更不可能实现农业当代化和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当下部分村庄出现的 空心化 现象既能够减轻长期以来人口过密对土地资源构成的压力, 有助于恢复自然生态平衡, 同时也能为农业科技的进步创造条件, 促进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因而, 刘守英强调, 工业化
11、和城镇化为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和制度布置转变提供了转型契机, 有助于解决长期困扰农业生产发展的过密农业人口与土地的紧张关系问题。韩长赋则从农产品市场供应的角度对当下农业生产中构造性矛盾进行分析, 强调农业发展经过中 量 的减少并不能被视为 农业边缘化 的有力证据, 而 质 的提升才是农业走向当代化的必由之路。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从供需两方面均对农业发展转型提出了新的要求, 这也是当下推动中国农业 革命 的根本动力。一些人士则批评 农民将消失 的论断或预言过于 杞人忧天 , 农民将消失 是一个伪命题, 由于, 工业化和城镇化不仅为新农业和农村发展提供了机遇, 也为新型农民的培育和成长提供了舞台, 一代拥有当代农业生产技术, 也懂得当代管理知识并能适应市场经济的新变化的新型职业农民的崛起将为农业当代化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正因如此, 将来新农村建设将提速, 新型农业将转型升级, 新型农民将应运而生。工业化和城镇化为新农村建设、农业转型和新型职业农民的诞生提供了难得的机遇。